德国、荷兰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德国、荷兰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德国、荷兰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德国、荷兰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来源:王诗成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0日

点击数:1080

一、德国海洋环境保护情况

(一)德国自然社会概况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面积约为3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8 303万(2001年7月的统计)。主要自然资源有铁、煤炭、木材、铜、天然气等,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的31%。德国经济发达,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机械、木材、造船、化工、食品等。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总统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但总理是事实上的政府首脑。议会实行两院制,目前分别有656个和69个议席,负责制定国家的法律。总理和其任命的各个部长在法律的授权下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二)德国环境保护特点与立法

德国是欧洲和世界在现代意义上最早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鉴于当时大气、水体和其他方面的污染都已十分严重,加之一系列有关环境污染危害的研究报告的发表,在德国掀起了从政府到公众、从城市到乡村的广泛的环境热潮,环境法制建设也得到很快发展。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德国就已先后制定了《废弃物处置法》、《联邦水管理法》、《大气污染控制法》等早期的环境法律。之后,随着1976年的《能源节约法》、1980年的《化学品法》、1985年的《原子能控制法》、1987年的《废水纳税法》等法律的制定,到90年代随着一些有关全球环境问题立法的颁布,德国的环境法制体系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环境保护作为德国的基本国策,政府采取了如下有效措施:①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国际上有关的海洋环境保护条约以及欧盟环保法律,德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海

洋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各州依据上述法律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使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法制化;②从战略高度增加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公民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在自然保护区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让公众亲身接受环境保护教育;③采用经济措施保障环境持续发展,即采取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使用者付费的措施;④禁止的原则,即没有通过评价说明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禁止建设;⑤完善环境标准,根据国际以及欧盟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联邦德国的环境标准,使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⑥环境承受能力的定期检查制度,对已建立的项目进行评估检查。

德国涉及海洋环境管理的政府部门主要为联邦海洋与水道局、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联邦环境保护局、联邦自然保护局。其中,联邦海洋与水道局是负责实施海洋管理的综合部门,其主要职责为: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海洋与水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海洋使用及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和航道使用的协调;负责组织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负责组织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水文地理调查和水文预报;海底电缆管道铺设活动的管理;航运管理;污染海洋环境处罚;海洋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主要是制定各种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及环境标准,具体实施管理的分别为其下属的环境保护局和自然保护局、放射线保护局。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3个直辖市组成。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职责划分是由其基本法规定的,实行立法统一、执法相互监督的原则,即立法由联邦政府统一负责,执行分别由州政府和赋予职能的联邦机构执行。在海洋管理上,联邦德国实行分区管理的形式。即离岸12海里内海域由沿海各州政府实施管理,

12海里以外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由联邦政府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管理。在环境保护方面,联邦政府各执行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制度:州政府的任务是执行国家的环保政策,负责制定较为具体的实施细则,并负责监督实施。

德国环境立法完备。现在,德国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之完备具体,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其环境标准之严格,也是其他国家包括欧盟国家所不及的。德国不仅有环境基本法,也有很具体的环保法律,如《滴滴涕法、洗涤剂法》、《飞机噪声法》等,已形成了健全的环境法体系。同时法律规定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如《水管理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罚款10万马克,加之执法很严,因而对水域的管理收效甚好。五六十年代,莱茵河水污染严重、鱼虾绝迹,而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已达到饮用水标准。此外,德国环境法的原则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盟立法。

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德国在欧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国内立法常常成为欧盟立法的范本,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立法。在环境法方面,不少在德国首先提出和实施的环境法原则和制度如污染者负担制度、环境污染控制的预防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都在欧盟的环境立法中得到体现,并为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采纳。

(三)德国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以预防为主,严密监测环境现状,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明确环境保护的职责和服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协调各方力量与能力,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是德国环境保护的工作纲领。根据环境保护国策,在环境保护工作纲领的指导下,联邦德国制订了五大环境措施:

1.对环境保护要以防为主,严格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海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对海洋环境现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监测的控制,完善污染处理体系,最终达到水体质量优良的目标。

2.积极的环境经济措施。从宏观上正确平衡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两大国策所形成的各项政策,以避免片面的经济发展和极端的环境保护行为,力图找到经济发展及其对环境所产生污染的一个适宜尺度,以使经济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最小。在各种产业发展中,利用多种经济手段调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采用“绿色”税收政策,增收环境保护税,以控制过量的生产,调节生产力的结

构和布局,同时增加了政府的环境保护经费的收入。建立新的“绿色”商业模式,制定国家商品环境标准等。

3.法律体系保障。

4.公众参与。

5.注重海洋环境科学的研究。

(四)实例:不莱梅港海洋环境保护管理

不莱梅港位于WESER河的入海口,现有Ⅰ、Ⅱ、Ⅲ号货柜作业区,共长3千米,港区水深145米,可停泊第六代“超级巴拿马”。该港是德国主要的集装箱货运港、德国最大的汽车出口港。

港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港口建设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工作。对新建的Ⅳ号货柜作业区在建设前,开展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提出和落实了保护、恢复措施。

该工程使得89公顷的自然滩涂消失,损失了16公顷湿地。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海洋生物、陆地生物、鸟类的影响上。对海洋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密度等,潮间带生物(海京、贝类、多毛类、甲壳类等)的种类、数量、分布、密度等,陆上生物的种类、数量等,湿地鸟类的种类、数量、行为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定期设置了四个观测站,对可能影响的生物进行定期

与不定期的监测。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措施是在港口附近的滩涂上进行修复工程。该修复工程的实质上是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并建设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同时进行了修复跟踪监测。

二、荷兰海洋环境保护情况

考察主要了解荷兰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荷兰巴黑尔大坝围海造地工程环境保护、荷兰环境保护策略等。

(一)荷兰自然社会概况

荷兰王国位于西欧,西、北两面濒邻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南接比利时,东接德国。国土面积为41 548平方千米(包括水面),人口1 527万。荷兰人多地少,平均每平方千米420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荷兰又是“低洼之国”,全国一半以上土地低于海平面,仅有1/3土地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是国家的最高元首。最高行政首长为首相,议会实行两院制,分别有75个和150个议席,负责制定国家的法律,荷兰的法律以成文法为特点。

荷兰是一个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然而特殊的资源国情和相对稳定连续的资源管理政策,改善资源环境,使得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荷兰己成为国力雄厚(人均GDP列世界第7位,农产品出口额列世界第3位,对外投资列世界第6位),人民生活富裕,自然环境优美,草地成方,林木成行,渠道纵横,道路成网,令人羡慕的国家。

(二)荷兰环境保护特点与立法

荷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以富营养化为特点的水污染问题、酸雨问题、机动车污染问题等。荷兰是世界上环境管理和环境标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也是在国际环境领域最为积极和活跃的国家之一。环境法制建设有以下特点:一是环境立法体系完整。荷兰是一个面积仅4万平方千米的小国。但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早,各种产业发展比较齐全,因此环境问题仍然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荷兰的环境立法涉及了污染控制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各个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荷兰陆续制定了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针对各种环境媒体和环境问题的法律,如地表水污染控制法、地下水法、海域污染控制法、空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治理法、危险物质法、化学废料法、杀虫剂法、噪声治理法、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核能法等构成了

荷兰环境法比较完整的体系。二是重视各项法律制度的协调。在环境立法的早期,荷兰在不同的环境法律法规中确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制度,如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民诉讼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各个单项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给政府执法和公民守法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荷兰从80年代开始重视立法程序和技术的协调,做到各项法律要求的统一。90年代中期荷兰又颁布了综合性的《环境管理法》,对各项法律制度在基本法的层面上进行了统一。三是制定了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法》。该法于1995年制定,是在荷兰多年环境保护实践基础上总结许多环境法律法规完成的。该法可能是目前除法国《环境法典》外世界上综合性最强的一部环境法。《环境管理法》出台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很大关注,成为很多国家环境立法的重要借鉴。该法规定了荷兰有关机构的环境管理职能、环境规划和计划的制定、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许可证的颁发与更新、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环境保护项目的财政支持、环境行政法庭的设立和运行、污染损害的赔偿、环境污染破坏的法律责任等。

(三)荷兰海洋生态保护策略

荷兰的近代文明发展史,是一部围海造地实行国土资源强力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历史。特殊的国情使荷兰王国近百年来把拦海围田增加国土资源作为第一国策。从1928年起政府组织开始拦海,1936年实现四坝合笼,1972年围田工程基本竣

工,1998年达到规划标准。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共围海造地60多万公顷,成为今天如此浩瀚的规模。驱车来到宽阔的巴里尔大坝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荷兰政府和人民近百年来,锲而不舍,前赴后继,几代人拦海围田,展现了“洋愚公”移山填海的感人英姿。

荷兰一直将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在荷兰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实行生态系统管理,都十分重视决策的科学、民主和公开。近百年荷兰政府在围海造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继续开发和利用问题上,荷兰则更多的具有科学理智性,注重资源环境生态平衡,并不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例如马克维多湖区是荷兰

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拦海土坝,属拟开垦新区。对于此区是否排水造地的

问题,政府在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由各界人士对新垦区的环境保护及总体生态平衡等问题持有不同意见,此项工程至今仍处在搁置状态。荷兰东北垦区动工于1937年,完工于1942年,建成4.8万公顷垦区,土地利用以发展农业为主,建有排水渠等。东弗莱沃兰法垦区始建于1950年,经过7年开发建成5.4万公顷垦区。这个阶段注重总结前一垦区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土地沉陷与土壤干裂的教训,侧重以开拓人工淡水湖,调节和控制了垦区的地下水位,提高了土地标准,南弗莱沃池垦区始建于1959年,完成于1968年,建成34.4万公顷土地。该垦区特别重视生物链功能,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行资源的生态系统管理,保留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

三、几点体会

1.两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合理,分工明确,渠道顺畅。通过上述基本情况的介绍,上述两国均有专门的海洋综合管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机构,且分工十分清楚,各部门各司其责,很好发挥了各自作用。

2.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环境保护。如两国在能源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中,

特别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鼓励新型能源的开发,如开发风力发电产业,不仅陆地上建立风力发电群,鼓励在海上建立风力发电群。政府也通过税收鼓励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此外,对特定的行业和商品,增加了环境税,将收入直接用于环境整治与保护。

3.环境保护思想深入人心。表现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个人环境保护意识十分强,保护区等实施的免费教育基地内容十分丰富,专职人员义务进行讲解,并开发出适宜于不同层次人群的教育软件、宣传材料等。

4.环境措施得当。通过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补偿等一系列法律措施,通过多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德国与荷兰均出现了水质、海洋环境较上世纪有极大改善的状况。

四、几点建议

1.加强海洋环境法制建设,严格执法监督,控制海洋污染。海洋环境法制建设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切实加强海洋环境法制建设。通过法规的修订和地方性海洋环境立法,建立并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海洋与环境法规相接轨的海洋环境法规体系,为海洋环境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海洋的环境监测监视,定期开展海洋环境执法检查,制定和实施生态防治海洋污染应急计划,以减轻海上重大污染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认真做好大中型用海工程项目资源环境的监测评估工作,避免盲目上马用海工程项目,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控制新污染源污染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2.建立海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提高海洋管理部门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群众和领导干部环境意识、法制观念淡漠,有法不依,以言代法,而且缺

乏海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的约束。能否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机性,对于保护好海洋环境与资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海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提高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第一,要把海洋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纳入沿海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第二,在进行沿海区域开发、滨海城镇建设和围填海工程以及海岸、海洋工程时,应当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力戒决策不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失误。第三,在发展海洋产业、开发利用海洋海岛资源时,要把海洋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正确处理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

3.加强环境宣传和法制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意识,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与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海洋环境意识和法规观念淡泊不无关系。海洋气候条件恶劣,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随机性大,

因而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难度大,公众参与海洋环境管理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加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使公众了解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树立公众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形成强大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力量。

4.利用生物工程加强修复莱州湾海洋生态环境。一是通过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改善莱州湾海水质量:二是通过建立贝类保护区,增加保护净化水质的贝类:三是在滩涂建立半成水人工湿地,培植芦苇等水生植物。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教案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监测防治的措施。 2.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以及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教学建议 1.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分析各经济生产部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泄漏和排放到海洋的途径,给海洋生态带来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等。在分析了海洋污染问题之后,可自然过渡到海洋生态破坏的问题上。针对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别着重在人为因素的的分析上。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印象。 2.关于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在教学中,教师将此部分内容合并到海洋环境保护标题下,在讲海洋石油污染

时,以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为例,说明造成的危害和监 测防治措施。关于海洋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可以用有关 的科教片进行展示,比用语言描述效果要好。 3.关于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堂阅读讨论的方式,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和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讨论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教学分析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 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 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 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 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还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部分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海水的 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 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 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 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 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 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及可借鉴经验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西欧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环保产业发展也居世界前列。中国作为一个承载着环保重任的发展中大国很需要学习借鉴发展环保方面的经验。下面以英国、德国和瑞典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德国 德国是世界环境保护搞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绩显著的国家,今天的德国,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森林茂盛,草地青青,到处生机勃勃。在环保技术领域也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这充分体现在水与空气污染的控制,例如在1990至1994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5%,这在欧洲是最佳成效,其减少原因部分是在工业生产中消除燃烧褐煤,更重要的是将燃煤电站改为燃烧天然气,这使日常生活与商业活动中的排放 量大为减少的同时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亦同步下降。水污染的控制也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在易北河中汞污染量减少了80%。德国也是世界上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的领先者,2000年这方面市场约有70亿马克,专家们指出直接焚烧技术,与生产过程诸如流化床,和高温分解(废物干馏)成为更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其市场前景 被专家看好。 德国环保成功经验: (1)用法律确定环保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一整套环境保护系统,把环境保护法规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各领域。 20世纪70年代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94年把环保责任写入基本大法。目前德国大约有8000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欧盟还有400个法规,政府部门约有50万人在管理环保法律法规,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环保法律很完善,对环保的投入也很大,经过长期努力德国环保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几乎达100%,而且欧盟范围内汽车都要安装一个三通调节催化器,使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日益减少,氮氧化物降低50%,虽然汽车从1970年的1500万辆增长到1995年的4000万辆,但污染水平并未提高。 (2)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德国有一个由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学校组成的庞大环保教育网络,它们向民众做环保知识介绍,向企业推广环保技术,向社会宣传新的环保立法,联邦环境部对全国环保意识建设进行总协调,德国正在实行“国家环保行动计划”,目的使全 国与环保意识建设相关的机构形成更紧密网络以在全社会更好地推广可持续发 展意识的教育。德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建设环保意识方面十分活跃,德国有“联邦自然保护协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800多个全国和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或环保信息中心,它们向民众免费提供讲座和环保知识小手册,并深入民众中宣传环保,在节假日的街头常能看到不同环保组织的志愿人员搭起的临时宣传摊,向行

试析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试析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论文摘要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而海洋生态环境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也日益重要。 论文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生态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强国的概念 21世纪毫无疑问是“海洋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匮乏,海洋的重要性已不仅体现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资源和便利,它的发展更是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准,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制定本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然而,何为海洋强国,真正的海洋强国应具备哪些要素,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虽然如此,但发达的海洋经济、强劲的海洋科技、强大的海防力量却是所有学者公认的海洋强国的共同点。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陆地资源的大肆开发所造成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出现,全球各个国家在加大对海洋的开发力度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制定本国的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时,纷纷将保护海洋环境纳入其中,而优美的海洋环境和健康的海洋生态也成为新世纪的海洋强国的必备要素之一。 我国地处亚太地区的重要位置,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同时拥有众多岛屿和油气资源,在海洋产业、海洋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海洋资源开发无度、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科技水平较低、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与世界海洋强国之间的距离仍然较远,因此,我国只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 综上,本文认为真正的海洋强国必须是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以及海上力量等各方面能力均位于全球前列的,是能够实现以海强国、国海互兴、人海协调的海洋综合能力较强的国家。 二、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陆地资源终归有限,我国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大海,进行调整,制定新的发展大战略,而海洋强国战略正是我国现阶段所需要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发展的规律。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王继远 摘要: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露天;采矿;环境 Abstract: the mineral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modern society cannot do without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causedenvironmental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 the mining area around the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social stability, but also makes the mineenvironmental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work is very ardu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in a rapid, sustained, stable stage, the need for mineral resource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mine environment problems caused by the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management of mine environment has been crunch time. Keywords: open pit mining; environment; 一、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露天矿山主要表现在:一是露天开采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矿渣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堆放,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堆放,遭遇下雨,沟内汇水携带大量矿渣形成泥石流。 2、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采矿工业占用和破坏土地,包括采矿活动所占用的土地(如厂房、工业广场);为采矿服务的交通(公路、铁路等)设施,采矿生产过程中堆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等。 3、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采矿往往把周围植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地表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生态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甚至荒漠化。 4、环境污染。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水、粉尘和废渣。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 露天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破碎、排土等均产生大量的粉尘,随风漂浮,弥漫空中,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大量堆存的废渣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有些尾矿废渣中甚至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二、露天煤矿开采中引发的环境问题 1、过度开采对土地的破坏。露天煤矿的过度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工业

4德国安全管理体制

德国的安全管理体制 一、充分发挥同业保险公会的行业管理作用 立法、检查和工伤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使雇主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达到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目的。德国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是事故预防,其次是医疗康复,再次是赔偿。同业公会每年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出大约15%的资金用于事故预防工作;德国的工伤保险费率在不同行业之间相差很大,平均费率最低的是造纸与印刷业,为0.71%,平均费率最高的是建筑业、矿业,为8%。每一个同业公会都确定了各自的企业风险等级表,对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也差别对待。企业在被确定为某一风险等级后,处在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彼此之间缴费相差幅度可达到25%,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安全能动性的提高。 虽然同业公会不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任何政府部门,但它仍然具有公共管理部门的性质。因为它管理的工伤保险属于公共法的调整范畴,国家法律规定了它的义务与权限职责,它可以依法强制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由政府进行监督。从工伤保险的强制实施上来看,同业公会与企业之间不是契约关系,其对企业而言是官方机构。从资金运行的自我管理上,同业公会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其对国家而言是自治机构。因此可称其为半官方的自治机构。德国法律意在赋予工伤保险管理机构极大的自主权,让其“使用所有适用手段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工作带来的健康危害,调查事故和危害原因,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同业公会对工伤保险进行管理的同时,德国联邦政府劳动和社会秩序部在工伤保险的立法和监督方面负有职责。 由于坚持了预防为先、民主管理和低积累这三大原则,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后基本没有改变。德国的工伤死亡人数从1960年的3021人,逐年较大幅度下降,到2002年为773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同业工伤保险制度。 二、促进企业建立内部安全保证体系 德国的《劳动保护法》对雇主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雇主有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和义务。雇主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考虑提供先进、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要对各岗位的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2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2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每小题1分,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

( 安全管理中的本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 从1.)消除事故发生的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可能性。 B.根本上A.技术上思想上 D.C.管理上 。2.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国家监察、部门监管、群众监督、社会支持A.群众监督、国家监察、企业负责、部门监

管、B. 社会支持 C.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 D.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企业负责 。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A.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B.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缺陷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C. 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 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4.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 应用动力, 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理中的()原则。 A.激励 B.保障 C.动力 D.监

督 5.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有害的作业环境

6.根据骨牌理论提出的防止事故措施是()。 A.防止能量失控转移 B.防止人、物运动的时空交叉 C.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 D.从事故模型中移走最后一个表示事故发 生的图形 7.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系统原理的()的应用。 A.反馈原则 B.封闭原则 C.整分合原则 D.动态相关性原则 8.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责是:贯彻执行本单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位对安全生产的 规定和要求, 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 A.尽职尽责,措施完善

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

《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比较的视角》 问题的提出:第一,中国环境问题的发展。中国政府建立了各种环境保护制度,将环境议程放进五年计划甚至宪法当中,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实施环境测定的国际标准。中央政府下拨了大量财政资金,用来建造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节能与节水,工厂技术革新,以及促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管如此,中国环境形势仍不稳定。环境问题可能给中国政府的统治合法性提出质疑,威胁国家机制的运行和管理障碍。 第二,“执行鸿沟”。中国已经修订或新制定了许多法规——其中,公共机构在这一政策领域的参与度持续提高。但是,政策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是否适宜和有效,都只能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执行鸿沟”。影响执行鸿沟有两组主要因素:第一组涉及这些政策不得不处理的那些问题的基本特征;第二组涉及政治行政体系的构造——国家总体概念,公共法律的特殊功能,为了执行政策而做出的安排等。 研究内容:研究运用了一些中国城乡的案例,同时也关注到德国的发展,重点在于评析不同地区政策的执行情况。研究项目由托马斯·海贝勒和迪特·格鲁诺发起,并与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完成。实证调研工作涵盖了厦门、石河子和营口(2007年)和南丰县、寿光县、德清县(2009年)的调研,并对6个县市进行了比较。项目还包含针对德国经验(鲁尔区和东德地区)的比较研究。本书是基于杜伊斯堡的一次国际会议,项目的参与者向大会提交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

进行分析,为更深入的发展提供了选项。 书的结构:本书一共介绍了三组论文。 第一组论文与中德合作项目密切相关,这条途径是以两国分别进行的比较研究作为指导的。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调研地点各自具体的环境问题:沙漠化、沿海污染、采伐森林、过度灌溉、工业区净化等。另外两篇与本项目有关的论文则是通过两个相关案例而有所补充。 第二组论文通过聚焦于具体的政策执行机构和执行程序而增加了一些分析政策执行问题的维度,其中包括这些机构和程序的能力和缺点: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掌控;地方的控制结构;法院除了作为强化个体生态权利的司法手段之外的功能角色;还有公众的参与方式。第三组论文的重点是对德国的案例进行更详细论述。第一篇论文是中国的观察者关于鲁尔区和东德地区的观点,随后是对德国政策执行结构的简要介绍,以及有关欧盟未来环保政策的一些新视角。

国外安全生产的经验值得借鉴(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国外安全生产的经验值得借鉴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国外安全生产的经验值得借鉴(新版) 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重特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逐年有所下降,但是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安全生产的成功做法和和取得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法国:光靠制度不是够的 法国是安全事故发生最少国家之一。但2004年5月23日,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厅一段走廊顶棚坍塌,造成4人死亡的事故却让人记忆犹新。候机厅造价不菲,刚刚交付一年,本应成为法国人的骄傲,却因这起事故让所有法国人心痛。痛定思痛,机场方面最终作出了把走廊完全推倒的艰难抉择。其实走廊除了30米长的事故段,其他部分经检测仍然耐用,一些专家曾建议对其他部分只需修复加固。但由于这种方案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机场最终决定将发生事故

的那段走廊全部拆除重建。 这不能不说是痛定思痛后的一种觉醒,法国人正是靠着这种觉醒,不断地改进着各种生产安全措施。比如全国成立较独立的工作监察处,负责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日常监察。与此同时,法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不断开发新的安全技术。此外,法国对发生事故的企业还加收分摊费。法国安全生产的法律也非常完善,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强责任人对事故的认识,总结教训。 格里博达是欧洲科学院建筑艺术领域的院士,对于戴高乐机场候机厅事故,他认为:有了施工安全监督程序,并非万事大吉。如果每个环节都有松懈,累积起来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格里博达说,不能过分相信制度,制度是死的,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会出现许多制度以外的新问题,要强调人的主动因素。不能把所有的风险都依赖制度规避而忽视人的能动性,这是机场方面需要反省的。 在法国,法律规定施工企业的老板是生产事故的责任人,出了事故,要被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事故责任的判定无疑有利于人们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哪些

1法对重大危险源实督,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依法承担基本责任,依法承担教育培训责任;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开展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定期安全检查;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保证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需要。包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配合日本清朝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按规定将安全储存在生产风险抵押中。 2、教育正确佩戴和使用。 负责租赁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工作。委托、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注册安全助理工程师,按照规定为其提供安全管理服务,包括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设施的规定;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安全管理责任;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费。 包括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制定规章制度责任和物质安全责任:包括按规定编制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统一协调管理和承包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均与经营管理层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监管措施不落实密切相关。以贵州为例,近年来这个省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多达数十起。据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这些事故没有一起不是责任事故。 国家规定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制度,目的是促使煤矿管理层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像珍视自己生命一样珍视矿工生命,从严从细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这项制度发布后的大量现象显示,一些煤矿对执行这项制度不重视、不认真,有的阳奉阴违突击安排“矿长助理”做替身,有的在值班记录上做手脚糊弄检查。这些弄虚作假既是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有令不行肆意破坏制度的行为,影响极坏。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时评: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不容弄虚作假 企业安全管度主2113要包5261括: (一4102全生产会议制度; (二)安全生产资金投入1653及安全生产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管理制度; (六)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 (七)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八)危险作业管理和职业卫生制度; (九)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十一)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十二)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十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十四)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十五)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十六)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十七)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教案 王梦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理解海洋污染防治的意义。 2.知道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了解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以及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3.结合“中国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图,归纳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整理有关我国近海生态环境的资料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讨论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现实生活中可能引起海洋污染的事件,体会海洋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海洋自然保护区 3.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结合案例分析、探究导学完成教学任务。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复习提问】海洋污染的类型、来源以及危害。 【导入新课】海洋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防治海洋污染,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 【板书】第三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一、海洋污染的防治 【案例分析】阅读课本82页材料“水质污染鱼先知”探究讨论与陆地污染相比,海洋污染有哪些独特性?在治理上有哪些难度?你有什么治理良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不仅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危及人类的健康。 2.特点:海洋污染容易,治理难 3.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 对向海洋直接排污的企业实行强化管制; 2. 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 3. 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 4. 禁止含磷洗涤用品的销售和使用; 5. 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使用可降解塑料,不把海洋作为废水排放地和垃圾填埋场等等 【启发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防治海洋污染?

国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国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摘要:如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时防止环境污染,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环境法执法、提高公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发展生态文化、减少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等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境执法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当前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地球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密切。人类是地球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对某一圈层施加的影响,将会通过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其他圈层产生作用,针对某一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也会对其他圈层产生影响。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水圈、土壤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所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变化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环境发展现状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 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2、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其 中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

德国安全生产管理特点

德国安全生产管理特点 德国在“二战”之后,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也走在世界前列,每千人死亡人数从1949年的0.38下降到2005年的0.03,已经基本消除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现了真正的“预防为主”,实行隐患管理而非事故管理。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德国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工作态度的严谨,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安全文化氛围的浓厚。 1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德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十分完整,包括欧盟的法律规定、德国基本法的相关条文、国家劳动法体系、社会法体系等四个方面共约十部法律。德国的行业标准可谓“相当庞杂”,条款规定相当细致,操作步骤不厌其烦。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依法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劳动者强烈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全社会已形成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照章办事的良好氛围。 2“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管理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国家基本法规定,“不得侵犯个人尊严、生存权和不得对身体造成伤害、男女平等权、不得歧视残疾人、组织社团权利”等条款并得以坚决执行。《劳动时间法》规定了职工休假的低限,《商店关门法》规定各个商店平时关门停业不得超过晚上八点钟,周日则全部休息,这一点与国内晚上和周末商店人满为患形成了鲜明对照。德国较早提出了劳动人道化的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在预防控制事故和职业病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护员工精神和心理的身心健康。 3严格执法和严厉处罚 德国对发生事故的企业,采取严格执法、严厉处罚的做法,对减少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取得实际效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劳动保护工作中同样得到充分体现。德国的事故成本非常高,如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经法院定为责任事故后,企业将要承担高额的罚款。另外,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世人皆知的,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来确保生产安全。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4独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德国职业培训制度在世界上最具特色,以德国特有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了雇主、雇员和政府三大社会力量的协商与合作机制。在德国,大多数青年(大约同一年龄的70%),能够通过“双轨制”职业教育,在中学毕业后得到一份国家承认的职业证书。职业学校由政府出资设立,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学生毕业先上岗后培训,边培训边工作。学费一般由雇主承担,使德国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队伍,从根本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5劳动保护工作双元化管理 德国劳动保护双元化管理的模式,是自1870年普鲁士王朝开始至今100多年的历史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职业协会便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国家联邦劳动保护部门和职业协会对企业实行双重管理。德国联邦经济劳动部是全国安全生产(德国称劳动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劳动保护工作由该部下设的劳动保护局具体负责。德国的职业协会相当于半官方机构,主要是针对生产事故而建立的。法律规定了工业企业工伤者由职业协会负责,具体由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执行。雇主参加职业协会是强制性的,是开办企业的前提条件。职业协会技术力量雄厚,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机构。职业协会下设不

安全生产管理有哪些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管理有哪些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管理是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和消除事故以及减轻工人繁重体力劳动,保证生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执行安全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伤亡事故的报告,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人员提高认识和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安全生产管理有助于提高认识和工作自觉性 1.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由各部委和全国总工会领导组成,共同担负起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关系全局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把各部委的力量全部调动和组织起来,用之于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工会组织)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国家监察 由劳动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实施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国家监察是一种执法监察,主要是监察国家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预防和纠正违反法规、政策的偏差,它不亏预企事业内部执行法规、政策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具体事务。它不能替代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 (2)行政管理 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管理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机构,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定行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检查、考核。 (3)群众(工会组织)监督 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是工会的职责。工会对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现象有抵制、纠正以至控告的权力,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这种监督是与国家安全监察和行政管理相辅相成的,应密切配合,相互合作,互通情况,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4)群众性安全科技团体组织

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 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劳 动保护方针。 2、制定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和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3、制定并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4、积极采取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保障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条件, 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 5、采取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及职 业危害,做好女工和未成年的特殊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6、定期对企业各级领导、特殊作业人员和所有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 识。 7、及时完成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上报。 8、推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深化企业 安全管理。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1、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生产部门对安全生产要坚持“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即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确保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4、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 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规定,以及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应包括:

1、事故控制目标:企业职工(含项目部管理的所有从业人员)伤亡事故、火灾 事故、机械设备事故的控制目标。 2、绿色文明施工目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制定绿色文明施工工地达标和 创优目标;; 3、基础管理工作目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确定后,企业应根据安全责任将目标进行分解,企业各职能部门、项目部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制定自身管理目标和措施,共同保证目标实现。 四、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 1、安全生产委员会 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决策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人员组成应包括:企业法定代表或实际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企业主管安全生产、技术、财务、施工、物资、劳务、人事、消防保卫、行政卫生、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其他相关人员。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时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领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审议、决策重大安全事项。2、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置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独立职能部门,配备足额的专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下列要求,并应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 (1)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2)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3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3)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4)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2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项目安全人员配备 (1)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配备: <1>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浅谈矿山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浅谈矿山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矿山开发及建设所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行论述。通过对我国矿山环境污染出现的现状的分析论述,提出了矿山环保建设中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矿山建设;污染;治理;环境保护 1矿山环境污染现状 1)地表生态环境。无论是地上或地下开采。在矿山的采掘施工中都影响到地表生态环境严重问题。随着它们要改变土地利用的类型,可以减少地表植被覆盖度,引起地表迳流的变化和土壤表层的丧失,可致水土流失、地表形态造成破坏。在开采地下的矿山时会形成巨大的采空区。加之矿床疏干,会打破地壳初始平衡状态,造成采空区岩体的移动。导致地表塌陷,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造成了改变,使大量农田废弃,地面上建筑物和道路损坏。2)废石和尾矿。矿山废石和选厂尾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污染源,而其中一半废石还容易发生自燃,并排放出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周围旁边环境的污染。3)废水。影响矿山的废水主要因素来自露天矿坑水、地下坑道水、废石场淋溶水、选厂排出的洗矿和尾矿废水、辅助车间废水和生活产生的污水。矿山废水包括有两种:酸性与碱性,其中特点就是水量较大,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和多种悬浮固体。如果将这些废水不经处理就排进江河、农田,那就必将造成水生物死亡、土壤的板结、农作物产量的减少等等严重后果。同时,由于其中含有的金属硫化物、氮化物和炭等物质缓慢氧化,产生大量的CO,SO2,C02及氮化合物,造成严重空气污染。4)粉尘和废气。在矿井建设施工中,井下用于支护的混凝土喷射机,矿山开采的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钻孔、爆破、铲装、运输以及选厂、废石场和尾矿库都是粉尘的主要来源。而爆破以及主要使用柴油燃料的各种采矿机械设备则是矿山废气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粉尘和废气弥漫在作业工地,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多风、干旱缺水地区尾矿库的细粒粉尘也容易加重空气污染。 2矿山环境治理措施 2.1充分利用矿山废弃资源回填采空区 矿区生产年年都会排放出非常多的尾砂和废石,很多矿区都将它们堆积在尾矿库中,这样做,既造成环境污染,又大量增加了尾矿的堆积,减少了它的使用寿命。因此,将废石磨成砂后可以和选矿分级尾砂一起用于填充采空区,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尾矿库的堆积量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这是矿山充分地利用废弃物进行环保建设的新途径。 2.2积极开展和推广矿山土地的复垦与绿化 在我国,矿山大多是处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以地坡为主。所以,也就决定了

第9章 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第9章国内外安全生产管 理经验 一、单选题 【问题】1、新加坡政府规定,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建筑工程安全课程培训,时长(),内容包括如何避免事故及法律规定的安全职责。(分值:1.00) A、1天 B、5天 C、15天 D、30天 【答案】A 【解析】新加坡政府规定,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建筑工程安全课程培训,时长1天,内容包括如何避免事故及法律规定的安全职责。 【问题】2、美国、德国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他们认为()。(分值:1.00) A、严格执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就是政府加强监督 B、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加上严格的处罚,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方法 C、严格执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就是要严格处罚 D、这是最适用、最有效的管理办法 【答案】D 【解析】美国、德国和新加坡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这是最适用、最有效的管理办法。 【问题】3、在美国对于员工的违规操作一般有3种处理方式,如果不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其处理方式是()。(分值:1.00) A、口头通知 B、书面通知 C、停工一天 D、马上开除 【答案】C 【解析】在美国对于员工的违规操作一般有3种处理方式,如果不安全事件再次发生,该员工就要停工一天,在家里认真考虑能不能做到安全生产。 【问题】4、在一般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上,()采取了重对策、轻处罚的原则。(分值:1.00)

A、中国 B、德国 C、美国 D、新加坡 【答案】B 【解析】德国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以资产所有者为主,调查组由保险公司、行业协会、技术监督部门、企业负责人及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在一般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上,采取了重对策、轻处罚的原则,原因在于希望职工自己提出所犯错误,重点不是处罚,而是制定防止今后再次发生的措施。 二、多选题 【问题】1、国务院要求,强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安全责任、()“五到位”,做到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分值:1.00) A、管理 B、投入 C、技术 D、培训 E、应急救援 【答案】A,B,D,E 【解析】强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做到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 【问题】2、德国法律规定,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分值:1.00) A、健康保险 B、退休保险 C、转业保险 D、伤残保险 E、商业保险 【答案】A,B,C,D 【解析】按照德国法律规定,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健康保险、退休保险、转业保险以及伤残保险。前三种保险费用由企业与个人各承担一半,职工“伤残保险”由企业全部承担。 【问题】3、新加坡在制定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体系时,特别强调雇主的安全责任,包括()等。(分值:1.00) A、实行风险评估,消除或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B、确保工作实施的安全,合理安排就业 C、确保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各类物资及工作过程安全 D、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紧急事件 E、提供充足的资金 【答案】A,B,C,D 【解析】新加坡在构建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体系时特别强调雇主的安全职责:(1)实施风险评估,消除或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风险。(2)确保工作设施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