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兴教

浅谈科研兴教
浅谈科研兴教

浅谈科研兴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深入,科研兴教成为越来愈多人口中关注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随着教师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对于高深理论的研究,而更多的则是属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层次。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则成了我们必须正面解决的问题,不论从一线教师方面还是从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这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研究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社会的转型,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历经实践的磨砺与考验,我们相信教育只有坚持科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肩负起“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历史重任。那么进入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是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我的理解中,科研是科学研究的简称,用科学研究来振兴教育,对这句话,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活动以求得到对该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的过程,科学研究工作可以按其性质、目的和过程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功利目的,它只是一个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探索,它的成果不但扩大了科学理论领域,而且提高了应用研究的基础;应用研究则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放入下一步有目标的研究之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开发研究则是把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随着教师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对于高深理论的研究,而更多的则是属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层次。那么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则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研究

对象,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为教育改革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用科学研究去振兴怎样的教育呢?世纪之交兴起的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潮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同样也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回声。可以说,素质教育是继“文革”结束、教育地位被重新肯定之后,我们对教育的又一次深刻反思和革命。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确是中国教育的软肋,在我们决心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之时我们有必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是:在当代中国国情之下,怎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素质教育?怎样的素质教育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我们希望看到的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结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希望通过科学研究而振兴的教育,我认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我们需要教育更公平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更好更快的推动教师自身建设,需要教育在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之上更能提高国民素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科研兴教”这个热点话题,我把重心定位在科研上。在我看来,不论做什么事情,目标容易确定,蓝图容易描绘,最难确定的是过程,怎样走才能高效快捷的实现理想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要问题,而研究该问题的最重要贡献者就是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一般分为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师,二者之间,我认为培养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去培养一线教师能力呢?

首先一点: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一说起搞教育科研,我想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很了解,为难情绪大,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专家的事,教师没能力搞,也没条件搞,因此,首先必须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信心是关键,多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研方面的理论,提高教师对科研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各省市等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教育科研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了解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动态,学习与汲取各地的先进科研经验,大力开拓教师的视野;其次,从多方面入手,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一、加强科研基本功培训。围绕教育科研论题的拟定,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

进行培训,使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常识和一般的技能技巧有所提高。二、进行专题研究。搞好专题研究是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专题研究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认真总结实际经验,并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学实践,求得规律性新知识的研究。三、进行整体改革实验。整体改革实验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后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培养教师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搞好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很重视整体改革实验,并逐步实现了由专题研究向整体改革实验的过渡,使我校的科研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第三点,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教育科研。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须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只有在有计划、有机制、有保障的条件下,教师才能完成教育科研活动,才能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为了加强科研工作,应建立学术科研组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科研工作,其次设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同时加大物质投入,保证教师搞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那么在专家学者们的科研工作上,如何培养出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并且使科研工作者不仅仅是做研究搞学问,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来讲,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策和需求,国家投入大,科研成果相对就多,人才成长环境优越,很容易出成果,同样地,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尤其在相同行业内,学校越好,科研之路越顺,导师越好,越容易出成绩。就大学来讲,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搞科研,本身就先天基因好,因为精英大学聚集了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精密仪器,师资方面,本科生老师的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高校的水平,再看科研环境,著名高校的实验室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很多,给本科生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铸就了平坦的科研之路,同时著名高校有更多的机会推荐学生到更高一级的国外大学进修、交换,这让学生尽早就接受了先进的科研理念和世界最先进的实验技术,而这些在普通高校都是很难实现的,同时,除了学校因素,导师因素也是众多影响因素里面影响极为深远的一个,有一个好导师,就有好的实验环境和高端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可以接触高一级的科研项目,这对于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下,教育科研是引导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搞好科研兴教不是靠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每个地区都有他人无法复制的优势,我们教育科研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些独特,

用较好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强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这无疑是一个很艰巨的工作,但是不论如何,这种发展是推动教师进步,提高教学水平,开创更美好的教育未来的必经之路,在未来的某一天,相信我们自己也会踏上这条充满爱和奉献的道路。

参考文献:孟万金官群:《教育科研——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王泽龙:《教研论文的类别》

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

科研训练文献综述模板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科研技能训练文献综述 矩阵的秩的应用 院(系、部)名称: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姓名:张晓杰 学生学号:1111110128 指导教师:张灵敏 2013年 12 月 10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务教处

矩阵的秩不仅是代数学中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应用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矩阵的秩是矩阵的一个重要不变量,是矩阵的重要数字特征,是高等代数课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矩阵的秩几乎贯穿矩阵理论的始终,是矩阵一个本质的属性,在求方阵的逆、判断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以及有多少个解、判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求矩阵的特征值等方面,矩阵的秩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不管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高等代数或者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线性代数来说,学习和理解它的含义都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1]讨论了矩阵的秩在解决方阵问题中的作用,即对于一个方阵n n A R′ ?是否可逆, 可根据方阵秩的大小来判断。方阵A可逆的充要条件是方阵A的秩为n。 文献[2][3][4]在矩阵的秩的应用中写了关于矩阵的秩在解线性方程组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矩阵的秩来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当方程组有解时,解的个数情况;并且在如何求解中对其增广矩阵实施初等变换,化为最简行阶梯形,还原成同解方程组,求出其解。 文献[5][6]讨论了矩阵的秩在求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以及判别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时的应用。将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的判别问题转化为判别向量组构成的矩阵的秩与向量组中向量的个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的判别简单化,并且为判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时使用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相关理论搭建了一个平台。 文献[7]综述了线性变换的秩与其对应矩阵的秩的关系,通过线性变换把矩阵的秩运用到线性空间的求解中,利用线性变换求解变换前后矩阵的秩的变化。从而使抽象问题得到具体化,让我们更好的解决空间问题。 文献[8]探讨了矩阵的秩在特征值和二次型问题中的作用,矩阵的特征值和二次型问题是线性代数的重要内容,它们都与矩阵的秩有关。在二次型中,更是把二次型所对应的对称矩阵A 的秩定义为该二次型的秩。 文献[9][10][11]讨论了矩阵的秩在解析几何的应用。①根据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判断空间两直线的关系;②根据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来判断两平面相交、平行重合的关系;③根据空间平面与直线的参数方程的系数构成的矩阵来判断平面与直线相交、平行;④根据空间三平面的方程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来判断三平面之间的关系。 文献[12]讨论了矩阵的秩在判定齐次马尔可夫链遍历性中的应用。判断齐次 Markov 链的遍历性,通常需要找到一个正整数k,使k步转移概率矩阵 k p无零元。 当k比较大时,通常的处理比较繁琐而且运算量大。因此,该作者引入矩阵的秩来判断齐次Markov 链是否具有遍历性。通过矩阵是否为满秩来确定齐次Markov 链具不具有遍历性。 文献[13][14]对矩阵的秩教学方法的探究,得出了通过运用矩阵的秩求解线性方程组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些研究和自身的教学实践, 探讨以知识点为基础的例题教学, 引导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文献[15]说明了矩阵的秩是矩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我们可以根据矩阵的秩解决很多东西。一个矩阵的秩等价于它的子矩阵的秩,矩阵的秩还是判断两个矩

浅谈我对科研助理的理解

浅谈我对科研助理的理解 转眼间大一已经匆匆走过,如今已踏上大二的征程。听得学校要招科研助理,既高兴又担忧,喜得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钻研锻炼的机会,忧的是自己未必能够胜任。可是还愿一试。 在我看来,科研助理是一个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在为老师做一些辅助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岗位。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浅谈我对科研助理的理解。 一、科研助理应具的素质 科研助理,顾明思义,一是要搞科研,二是要做助理工作。 因此第一科研助理需要对科研有兴趣,既能钻的进去,又有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强而又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同学。第二既然是助理类工作,就要求科研助理要善于与人沟通,乐于奉献。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好地尽好自己的职责。另外我觉得科研助理不仅要思维活跃,还得踏实严谨,因为科研不仅需要创新,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 二、科研助理的学习内容 之前没有做过科研,对科研助理的具体学习内容不甚了解。通过学校的宣讲材料了解到科研助理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如集中培训,参加比赛,聆听学术报告,外出调研,相互交流等。 还看到由于我们在科研方面基本都是零基础,会计学院对此制订了缜密的培养计划。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科研软件SATA、

SPSS和EMS等的操作与应用,还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子课题,参加一些学术比赛,更能跟从老师外出调研,接触企业。这些内容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不禁神往! 三、成为科研助理的意义 成为科研助理可以为我们以后工作带来一些优势,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能力,扩展我们的知识面,这是一般课本学习所未必能达到的。 以上便是我对科研助理的浅见。科研助理,我心向往之,更愿努力之!

做创新型教师 走科研兴教之路

做学习型教师走科研兴教之路 松原市扶余县弓棚子镇第一中学王国辉 【个人简介】:王国辉,男,1972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白城师范学院。中共党员,扶余县弓棚子镇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先后被授予“扶余名师”“优秀教师标兵”“松原市初中教学新秀”“松原市优秀教师”“松原市继续教育先进个人”“松原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松原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五年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一项。有两项成果获得松原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十几年来的教育科研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一名普通的师范生成长为学科教学能手,从一名中规中矩的“教书匠”成长为科研骨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学习和收获做以简要的回顾。 一、潜心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我 可以说,多年来的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我个人思想和观念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自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我县作为课改实验区后,我作为实验区课改骨干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学院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学习了较为前沿的新课改理念,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我又先后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等相关书籍,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音像资料、网络视频等途径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学习中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我查摆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地开阔视野,充实自我,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要。几年来,我坚持写自学笔记几十万字,平均每周写一篇心得体会,每月写一篇自我总结。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二、悉心培训,强化素质,丰富自我

十几年的教研经历也告诉我,一位教师的学科素养高度决定着他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进行教育科研的同时我始终把提升学科素养,丰富业务知识作为重中之重。 1、积极参加培训,完善自我。 为了能更快捷、更直接地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我倍加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先后参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松原市骨干教师培训”,“县科研骨干培训”以及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在培训中,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细心听讲,认真记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讲课教师沟通交流,在讨论中主动发言,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困惑的问题和同行们交换见解。每一次培训我都会进行自我总结,发现不足,阐发困惑,积累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验证,进行自我完善。 2、立足校本学习,强化自我。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的发展,始终会让我们有种充电不足之感。所以,我首先苦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最基本的电脑常识,到汉字输入,从幻灯片的制作,到多媒体的应用,我都一点一点地学习、反复地操作训练。学校的微机教师,网吧的管理员,电脑销售店的老板,我都会虚心求教。为了熟记字根我可以不吃饭,为了制作一组满意的幻灯片常常熬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我终于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并用之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领导的好评; 三、专心研究,提升技能,发展自我

浅谈有效的科研管理的重要性

浅谈有效的科研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提高科研管理的能动性,从项目选题、项目申报和成果推广方面进行能动策划;促进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抓好项目前期管理、中期检查和督促、做好结项、建立科研档案;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使科研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计算机及网络化科研管理;强化项目经费管理;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科研管理能动性重要性 科研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有着众多变量关系的动态管理。其中,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有科研管理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有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等众多需要不断协调和服务才能解决的矛盾关系。科研管理是一项集策划、协调和服务于一体的管理。 一、加强能动性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能动性科研管理是科研管理的创新内容之一,它更加强调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表现出的一种主动状态,体现管理者明确的目的性、导向性、策划性并与管理对象之间保持良好互动。由于互动经常是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发生的,所以也可以说能动性科研管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而静态科研管理则往往将目标限于一般意义

上的上情下达、项目申请、统计报表、经费下拨、填表结项等日常事务管理。加强这种能动性管理,对于使松散的个人或集体的研究之间加强联系,从而形成并体现出群体的专业优势有着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项目选题中的能动组织 科研活动是科研人员在学术领域中自由、自发、自主的活动,需要在一种和谐、松弛的环境下进行。我们的科研管理如何才能既充分尊重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研究个性,同时又加以适当的组织策划,使同一个学术群体中每一个研究者自由的松散的研究行为有机地加强联系,分工有所侧重,使本单位全体研究项目在某一时期的某一方面形成优势,是体现能动性科研管理、促进专业优势形成的一个方面。 (二)项目申报中的能动策划 项目申报同样是研究者自主的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静态的管理和能动性管理有不同的效果。静态的管理往往是将通知往外一贴,等着大家把项目申请书交来,然后上交科研管理部门。而能动性管理则是在大家自主申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有效协调,从而有效地保证申报课题的中标率。 (三)成果推广方面的能动设计 科研管理如果有了能动的策划,精心的组织,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并尽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研呢?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到定向、规范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必定起点低、盲目性大。 教育科研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每一项教育科研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研的永无休止的任务。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规律,使人们按教育规律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是从事教育科研还是不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什么好处。 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1、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位老师,可以说,从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尊重、领导认可,并有相当知名度的好老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可以说都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名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呢?上海市浦东区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时期。 职初期: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工作(如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谈心等),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作息制度、生源情况、备课组情况、教师情况等),与同伴形成工作关系。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是对教师职业的好奇、向往以及学校管理的压力(如教案、作业检查,听评课,各种材料的撰写,学生成绩的对比等)。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教师职前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是1到3年。 第一次专业成长期:教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1)是进一步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其主要方式是边教学边熟悉教材,其主要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式”掌握,尚未发展到对教材的“教学式”掌握。 (2)是对教学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成长方式是模仿,其成长标志是能够熟练驾驭和控制课堂,但主要是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上,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则思考不多。 (3)对学生的关注。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这种学生观并未受到审视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

科研训练的心得体会

科研训练的心得体会 【篇一: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科研训练总结 题目火车票订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专业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12 月 科研训练总结 科学研究,一部分是创造知识,即创新、发现和发明,是探索未知 事实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是整理知识,即对已有知识分 析整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继承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 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事物或未完 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的实践活动。在 接近毕业的时候,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能有机会在老 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 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 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能更好胜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是题目的选取,题目要与所学专业相关,不能太大,整体思 路与曾经做过的课程设计类似。所以我们组决定选火车票订票管理 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于上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中,做过关于 这个系统的需求分析,因此,相对来说,比较熟悉。我们通过数据 字典、e-r图、ipo图、数据流图、用例图等对实际的应用进行了详 细的阐述。这会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火车票订票管理系统。通过这 次科研训练,我不仅学会了很多工具的使用,像visio的使用,dreamweaver的使用,firework的使用等等,这不仅提高了我知识 的含量,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我感觉非常的有 必要;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的是上学期学的文献解锁,当时我的想法 是多么的错误,这其实是我们今后学习必备的一门技术,它可以让 我们能够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刚刚接触科技论文的撰写,刚入手时总会把 摘要与引言混为一谈,将摘要写成了引言,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从内容上区分: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不加评论和 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 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引言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

谈谈对科研的理解和认识

题目:谈谈对科研的理解和认识 专业: 10信管 班级:(2)班 学号: 1030050229 姓名:陈维栋 指导教师:宁正元 完成日期: 2013 年 05月 08 日 摘要 1. 科学研究的定义: 科学研究是指:发现。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深化对自然的理解,寻求其规律,容不得半点主观。这就是求真。 科学研究是指探求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活动。 没有探索性缺乏创造性只是重复他人做过的工作只能叫学习不能称为科学研究。 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 2. 科学研究的起源于问题:

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3.科学研究的类型: 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通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 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 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 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科学研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科技试验场所等。 4. 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 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能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呢? (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 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这也就是假设或假说。 (5)有了假说以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下一步,你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看看你的假说是否成立。 (6)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你的假说便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一条“自然定律”。 当然,任何理论或自然定律都不是最后定论。这一过程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下去。新的数据,新的观察和新的实验结果将不断出现,旧的自然定律将不断为更普遍的自然定律所替代,因为这些新的定律不但能说明旧定律所能解释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能说明旧定律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以上这些,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是一种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科学工作者并不需要像做一套柔软体操那样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而且他们通常也不这样做。 比起旁的事情来,像直觉、洞察力甚至运气这一类因素常常更起作用。在整部科学史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有不少科学家仅仅根据很不充分的数据和很少一点实验结果(有时甚至一点实验结果也没有),便突然灵机一动,得出了有用的、合乎事实的论断。这样的论断,如果按部就班地通过上述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就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 然而这是不是说,一切都是凭好运气得来的,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去思考呢?不,绝对不是的。这样的“好运气”只有那些具有最好领悟力的人才会碰上,换句话说,有些人之所以会碰上这样的“好运气”,只是因为他们具有十分敏锐的直觉,而这种敏锐的直觉则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深刻的理解力和平时爱动脑筋换来的。

浅谈科普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科普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一直在困扰很多人。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很有用,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就是自我安慰,啥用没有。但是,我认为科研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只有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满足现在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柯达公司成立于188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曾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多年来,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却申请了破产保护。 如此辉煌的百年公司却申请了破产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反应迟钝。其次,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通过柯达公司的从鼎盛到申请破产保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警示,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需要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获取信息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科学研究就必须需要发展科普工作,科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科普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科学知识与基本科学概念的普及,实用技术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具有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并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所以必须发动科普活动,科普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一是内容要更新。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传授给公众,教给他们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还要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使广大干部群众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形式要多样。对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形式要坚持和完善,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直接面对听众,便于交流,很受群众欢迎。科学家给学生做一次精彩的科普报告,能够引导他们对科学事业的向往和对科学家的景仰,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要动员更多的科技人员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社区、部队去宣讲科技知识。三是手段要先进。中国科协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电视已成为我国公众接受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要高度重视电视的科学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电视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作用。青少年上网的比例很高,要加强网络科普工作,使网络成为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营造全社会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切实搞好重点群体的素质提高工作。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特点做好素质提高工作。一是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形式,搭建互相交流创新思维的平台。鼓励“最

浅谈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条件谈一谈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意义

浅谈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条件谈一谈小学教师从事教 育科研的意义 一、明确理念坚定信念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明确这样的理念:教师即研究者。并且坚定这样的信念:我要成为研究者,我必须成为研究者,我能够成为研究者。 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消除教育平庸化,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需要 从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研究情况看,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容易产生“平庸化”现象。这是指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有固定教材,有课程标准,还有教师指导书,包括参考题。教师依靠这些,甚至用不着备课。国际上有专家把这种不用动脑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叫做“基础教育的平庸化”,与基础教育的平庸化相伴随的就是教师职业倦怠。消除教育平庸化,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需要教师本身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对教学始终抱有新鲜感,始终拥有一颗进取心。 2.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讲述了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在 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童话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变化总在发生,别人总在不断拿走你的奶酪,遇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尽快适应变化。 我们要以最灵敏的触角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国际知名的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其力作《课程与教师》中首次将教师的形象由“技术熟练者”转型为“反思性实践者”,将教师的使命界定为“帮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解放,而不是让学生就范”。这是在非常明确地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是研究者”。 二、学会观察现象学会发现问题 教师的观察主要是对教与学的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 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过程中,问题有两个作用:首先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无论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还是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

浅谈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谈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研处顾琴龙席晓莺钱关祥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而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根据我国国情,加快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履行职能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所高校在国内国际所处的地位,不仅决定于它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于它所具有的重点学科的数量、特色和优势。《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中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据此,自1988年起,我校经上级批准,分三批(分别是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对22个上海市级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前两批15个学科已完成建设计划,第三批7个学科正在进行之中),有2个学科在建设中又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加快了学科学术梯队建设,提高了科研竞争能力和学术水平,强化了研究基地建设和促进了课题建设,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校在各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而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全面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拟简要阐明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一.加快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相对稳定的学科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质

量和学术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作用的重要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中心就是学科梯队建设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是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的培养。我校重在点学科建设中,落实了学科带头人接班人的选拔和培养,加速了青年学术骨干成长,增强了研究生培养能力,从而加快了学术梯队建设。⒈选拔和培养了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建设成效和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学科带头人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人物。由于多数学科带头人年事较高,选拔好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是保证学科继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校“七五、八五”重点学科建设10年中,首先就是选拔接班人,完成大部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通过建设,使学科带头人平均年龄下降了9.2岁。其中有3名小于45岁(包括2名小于40岁)的博士生导师,随着“九五”重点学科建设的进行,其余学科带头人(包括前两批学科)的培养仍在继续进行,有1名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期间共有6名青年学者被列入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占全校列入该计划7名的8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全部是重点学科培养的人才。⒉加快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教师队伍中梯队断层现象较普遍存在。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迅速成长,是重点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方面。我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注重

科研训练报告

科研训练报告 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焊缝跟踪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王宏友 学生学号:201110101018 学 院:机械学院 班 级:机制11-2 指导教师:孙鹏文 2014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1选题的目的及来源 (1)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 (2)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 (3) 2.1研究目标 (3) 2.2主要研究内容 (3) 2.3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6) 2.4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6) 2.5预期研究成果 (6) 3主要参考文献 (7)

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因而发展和应用焊接机器人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的焊接机器人大多为可编程的不教再现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在其工作空间内精确地完成不教的操作。在焊接机器人施焊的过程中,如果焊接条件基本稳定,则机器人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焊接条件经常发生变化。例如:由于强烈的弧光辐射、高温、烟尘、飞溅、坡口状况、加工误差、夹具装夹精度、表面状态、和工件热变形等影响会使焊枪偏离焊缝,从而造成焊接质量下降甚至失败。因此,焊接条件的这种变化要求焊接机器人能够实时检测出焊缝的偏差,并调整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实时检测并跟踪焊接状态的系统,即焊缝跟踪系统。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埋弧焊刚刚诞生,电弧焊走上自动化道路的初期,人们就急待解决焊缝跟踪这一问题。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的完善与否,是决定焊接自动化水平高低的关键。因而,焊缝自动跟踪技术是焊接自动控制领域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 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窄间隙厚板自动焊、全位置自动焊及弧焊机器人的开发研究,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半导体传感器、激光及高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技术物质基础。目前,从传统的机械电子式到先进的弧焊机器人式焊缝跟踪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焊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焊接生产中的加工误差、热变形、电磁干扰、卡具误差及其他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焊缝跟踪系统还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控制方法落后、系统稳定性差、可靠性差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满足所有焊接过程的焊缝跟踪系统,每种焊缝跟踪系统都是针对具体焊接过程设计的。因此,焊缝跟踪至今仍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焊缝跟踪系统,它是以PLC作为控制核心,经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对焊炬的位置实时进行跟踪修正的系统,从而达到焊接机器人精确焊接的目的。本研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强烈的工程应用背景。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相关领域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于加速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科研的看法

对科研的看法 5091509064 刘心悦记得孩提时代,老师常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长大了要做什么呀?”。大家总是异口同声地说,“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各种各样很棒的东西。”其实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奋斗,想必是行行出状元。 我觉得,科研说来容易,真的做起来却是很难。如何开始自己的科研生涯,如何在今后的科研生活中走下去,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就以宋词里的几句话为核心,谈谈对科研的看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北宋词人晏殊在其词“蝶恋花”中,有意无意地道出了做科研所必须过的第一关。在研究生阶段,要注意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尽量地扩大知识面,并通过做毕业论文,来接受一次系统的科研训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文章数,不是追求片面的学术成果。做科学如同做人,首先要脚踏实地。一时的小聪明,一时的捷径,虽然可以让我们在一时获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毕竟很有限,我们能做的能发文章的东西,只能是一些别人结论的推广,没有一定的积累,永远也做不出原创性的工作。其实这就是做人,一种踏实的态度,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而一种浮躁的气氛,却可以让一个本来聪明的人收获一时浑浑噩噩一世。纵观各种成功的人,他们最基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认真与踏实。要过科学研究的第一关,靠的是“踏实”二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词用在科学研究工作上,就是指科研的具体过程了。科研是一项不同于其它工作的工作,它需要人的全身心的投入,要投入到一种如此的境界,才能算是投入。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可能根本没有料想到的困难,而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当如何去克服,应当如何去面对?其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的困难,我们克服这些困难,要靠的是自己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与热情,还有就是自己的毅力与决心。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得选择一个自己有兴趣的方向,人不能只靠毅力去完成一件事情,还得有兴趣。而要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必须广泛阅读文献,而在确定自己的兴趣之后,就应该精读此方面的经典文献,力图掌握其中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科研工作中最艰苦的阶段无疑是攻关阶段,但只要我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兴趣,我们就有理由坚持下去,最终获得成功。杨先生还专门讲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后要注意“扩大战果”,而不是停滞不前,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科研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人文。要像做人一样对待科学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必要性误区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分析了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误区,提出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旨在使小学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从事教育科研只是大学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的事,而小学教师只要会上课就行了,没有必要搞教育科研,甚至认为只是瞎折腾。但是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新课程的实施,所改变的都不只是学校的外在面貌,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教师原有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科研型小学教师首先表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环境发生的教育现象具有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养成敏感的探索习惯,这使小学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 一、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1. 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性决定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含量。 的确,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正处于人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时段的学生。在这一时段内,不但学生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其心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研究就成为小学教师做工作的前提。其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本身及教学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怎样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怎样组织教学,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领会教学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与判断。为保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教师有责任审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 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在变化,环境系统已从超稳定的一端移到了剧变的一端,在现实条件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已完全不同,信息时代需要新的素质品格。曾经,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途径,但是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有了网络媒体,学生完全可以从网络上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何把小学生从外面多彩的世界拉回到课堂上来,如何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再塑光辉形象,这对小学教师将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经验或教育是招架不住的,当传统教育慌乱地企图还以经验方式应付信息社会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陷入了拼时间和拼经历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误区 1.科研至上。 综观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相当数量不是在默默无闻地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而是在大张旗鼓地为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做广告,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背景下,教育科研成为某些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成为花瓶或摆设。在有些小学,教

对科研的认识和看法

对科研的认识和看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科研。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依照我的理解,科学研究的就是要不断拓展人类的认识边界,变未知为已知,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是去想一些前人没有想、不敢想;前人没有做、不敢做的事情。因此,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简单重复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学研究。 接着才是要知道应该怎样进行科学研究,这个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都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有几个方面我觉得应该是共通的。第一是应该多多的看其他人写得文章、做的研究,从中吸取经验,了解学术前沿,打好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第二就是在打好基础后,要想着为该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拓展人类的认识界限;第三就是在进行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三条原则:1、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做有意义的事情。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核心原则,就如同前文所讲,没有创新点的研究、只是简单重复前人工作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得做一些前人没有做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第二条则可以确保我们的目标能够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远大但不能盲目自大,我们得理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更好更快的得到科研成果。如果盲目自大,选择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会空费自己的时间、精力,还有大量的项目经费,这样是得不偿失的。第三条使得我们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对社会有进步意义。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劳动也要有实际意义才不枉我们的辛勤付出啊!我们不能做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 一般来说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很难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原则:首先我们觉得很有意义、值得做的,而且又容易做到的,一般来说别人已经做过了我们再做就是走前人的老路了;再者没人做过的,又是很有意义的工作,通常难度极大,我们又不够能力去做;还有就是他人没做过的而又相对容易的,则一般是大家不屑于去做的,意义不大的工作。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科研新人而言,导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常犯的

浅谈如何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浅谈如何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教育规律。作为基层学校的领导,应努力增强科研意识,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正确引导教师走科研强师之路,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诲校长们时讲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一、要拓宽教育视野,增强科研意识 1、学校领导应做教科研工作的有心人。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头人----校长,应开拓视野,增强科研意识,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有人说:“一个校长,不抓德育不称职,不抓教学不到位。”这是对的,但还得加现在上一句:“不抓科研不清醒”。教育科研可以为教育决策服务,校长能亲自参加教育科研,深入到教育科研领域,就是深入教育教学,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从这个角度上说,校长首先必须是研究者,然后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此外,校长视野开阔,参与科研可以更好地鼓舞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带动学校科研的整体发展。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形成广泛、持久的教育科研活动,校长必须带好头和领好路,做出榜样。 2、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成长与教育科研的关系。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满足于“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加上有的教师不懂也不会搞教育科研,自然会产生不少模糊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体会到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会促进自身素质提高。让教师懂得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一个不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 二、要认准科研方向,确立科研课题 课题是加速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如果没有课题,从眼前看,学校科研往往容易成为一句空谈;从长

浅谈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国外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走向中有一个主要的表现,那就是在教育研究水平要求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是在最直接的教育实践层面,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对教育对象产生最大影响的系统因素。而以上这些因素的迅速改变乃至持续的改观都离不开教育的科学研究,所以,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加强培训,创设科研氛围 科学研究必须把握研究的新动向、新方法、新策略,必须有较强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因此,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培训中强化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学校应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定期由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对全体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辅导,与此同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做专题讲座,就当前科研的形式、内容、方向、课题的确定、课题的申报以及课题的结题等有关事项予以讲解和指导,使全体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此外,学校还应重视校本培训,结合学校的办学和教育教学现状,定期组织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开展活动,强化科研意识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队伍,是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学术思想更活跃,课讲得也更有特色、更生动。因此,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看,教师的科研水平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并用取得的成果去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优化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有目的、有选择地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并利用科研的迁移效应,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是世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科学是社会经济繁荣的前提;科学是国家繁荣兴盛的象征。它是不断研究和探索的产物,是实验的结晶。而大学生作为科学的追随者,对科学进行研究和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科学中的医学来讲,它直接关乎人类的健康发展,健康与否,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的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对医学的研究,是对人类健康问题重要的保证,而以动物为实验品进行科学研究,保证了医学的可靠性,促进了医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医学尤其是在西医学的发展中,离不开对动物的活体解剖实验。正确的认识对动物进行活体解剖的研究,减少不必要的动物实验,是每一个医学类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观。 现阶段的大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阅读过大量的书籍,懂得许多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医学这一严谨的科学,理论知识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正是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有大量的丰富理论知识。对动物进行科学研究研究,它不仅对医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开拓视野,引领大学生对医学研究和发现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以牛蛙为实验器材进行研究,通过对牛蛙的解剖和观察,有助于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以及其对于环境适应的规律。在对牛蛙的解剖试验中,历史上有过重大的科学发现。例如,生理学家在对离体的青蛙心脏进行实验时,通常是使用生理盐水作为灌液的,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心脏继续保持约半小时的跳动。但有一次实验却发生了意外,在伦敦大学医院,生理学家林格发现他实验用的离体青蛙心脏却连续跳动了几个小时也没停。他非常惊讶,对此大惑不解。起初,他还以为可能是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但经过后来进一步研究和核对,他才发现这是由于实验助手违反了操作规定造成的。当初助手在制作盐水溶液时,没有按规定用蒸馏水,用的却是自来水。根据这个情况,林格断定这是自来水中的那些盐份引起了心脏生理活动的增加。林格就是这样在观察中意外地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溶液,也因此对实验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医学科学的大发现与动物实验的关系中,著名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中典型的有: 1、著名英国医生哈维,他采用狗、蛙、蛇、鱼、蟹和其他动物进行了 一系列动物实验。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了血液循环,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液受心脏推动,沿动脉流向全身各部,再沿静脉返回心脏,环流不息。这对生理学起了很大的发展作用。 2、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他在狗身上创造了许多外科手术,改进了 实验方法,以慢性实验代替了急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地观察整体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在研究消化生理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研究,他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对于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1904年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著有《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等著作。由于他在研究中经常不断地使用狗作研究对象,因此他的一些著作也以狗来命名,如《狗的血压的正常变动范围》、《狗的心脏的神经支配》等。他对动物实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试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