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 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减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在小学算术里减法不能永远实施,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减法在有理数范围内可以永远实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2)-3+(-7);

(3)-10+(+3);(4)+10+(-3).

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教法说明】结合引入新课中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4.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1 (例题1、2)]

例1 计算(1)(-3)-(-5);(2)0-7;

例2 计算(1)7.2-(-4.8);(2)()-.

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两题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讲评.

【教法说明】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做示范,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例1(2)题是0减去一个数,学生在开始学时很容易出错,这里作为例题是为引起学生的重视.例2两题是简单的变式题目,意在说明有理数减法法则不但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小数,即有理数.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回答.

【教法说明】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怕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回授.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下面大家一起看一组题.

[出示投影2 (计算题1、2)]

1.计算(口答)

(1)6-9;(2)(+4)-(-7);(3)(-5)-(-8);

(4)(-4)-9 (5)0-(-5);(6)0-5.

2.计算

(1)(-2.5)-5.9;(2)1.9-(-0.6);

(3)()-;(4)-().

学生活动:1题找学生口答,2题找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法说明】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要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为以后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做准备.

用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5页的画面.

3.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生答:8848-(-392)=8848+392=9240.

所以两地高度相差9240米.

【教法说明】此题是实际问题,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贯彻《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用数学意识”的要求,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答:略.

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其计算.对于小学不能解决的2-5这类不够减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能实施.

八、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3-(-3)=____________;(2)(-11)-2=______________;

(3)0-(-6)=____________;(4)(-7)-(+8)=____________;

(5)-12-(-5)=____________;(6)3比5大____________;

(7)-8比-2小___________;(8)-4-()=10;

(9)如果,,则的符号是___________;

(10)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__________.

2.判断题

(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2)(-2)-(+3)=2+(-3).()

(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4)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

(5)若,,,.()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83页中2.偶数题,3.偶数题,4.偶数题.(二)选做题:课本第84页中5、8.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1.3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一、学什么 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3.初步的分类思想 二、怎样学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 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计算 (1)(+8)+(+5) (2)(-8)+(-5) (3)(+8)+(-5) (4)(-8)+(+5) (5)(-8)+(+8) (6)(+8)+0; 例2 三、学怎样: 计算: (1)(+21)+(-31)(2)(-3.125)+(+31 8 )(3)(- 1 3 )+(+ 1 2 ) (4)(-31 3 )+0.3 (5)(-22 9 14 )+0 (6)│-7│+│-9 7 15 │

有理数的加减法(2) 一、学什么: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3.通过操作、演算、讨论等数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怎么学: 1.在小学里我们知道,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例如有7+8=8+7,还满足结合律,例如有(7+8)+92=7+(8+92),引进了负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先计算下列各题: (1)(-8)+(-9)和(-9)+(-8) (2)4+(-7)和(-7)+4 (3)〔2+(-3)〕+(-8)和2+〔(-3)+(-8)〕 (4)10+〔(-10)+(-5)〕和〔10+(-10)〕+(-5) 小学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 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例1 (1)(-23)+(+58)+(-17);(2)(-2.8)+(-3.6)+(-1.5)+3.6 (3)16 +(- 27 )+(-56 )+(+5 7 ) 例2 ) 的差为 3 思考: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方法: 三、学怎样: 1.计算:(要求注理由) (1)23+(-17)+6+(-22);(2)(-8)+10+2+(-2);(3)(-4)+(-3)+4+3 (4) (-8)+10+2+(-1) (5) 5+(-6)+3+9+(-4)+(-7)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下列各题 (1)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上升300米,又下降500米,这时飞行高度是多少?

有理数加减法导学案.doc

《1.3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三)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 合运算。 学习的重点、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 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运算。 知识回顾: 1、回忆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一个数同0相加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用字母表示: 2、计算 (—1.5)—(—1.4) —(—3.6) —(+4.3) (—20)+(+3) —(—5) +(—7) 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的 转化为 ,然后省略 和 ; 2、运用加法 律、加法 律,使运算简便。 当堂练习: 1、计算: (1)(-23)+(+58)+(-17) (2)(-2.8)+(-3.6)+(-1.5) +3.6 (3) 61+(-72)+(-65)+(+7 5) (4) 12+(-8)+11+(-2)+(-12) 2、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3、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4、列式计算: (1)-13.75比543 少多少? (2)从-1中减去-12 5 与 -87的和,差是多少?

(3)(-2 .4)-(+1.6)-(-7.6)-(-9.4) (4) (-72)-(-28)-22 (5)(-4)-|-7| (6)(5-7 43)-(9-64 1) (7) )312(314)14(23------- 5、桥面比年平均水位高12.5米,年平均水位为1米,现在水位为-3分米。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石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二、自主探究 -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组成。 三、互评互教 (-9)+(+6)-(-11)-7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测。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2.8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案

2.8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 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运算简化是重 点也是难点 预习内容:课本第46到47页,目标手册第41到42页 预习要求:会利用简便运算解决问题,并完成课本第47页“练 习” 预习尝试题 1. 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合理交换加数的位置。 (1)(+16)+(-29)-(+11)+(+9)= ; (2)(-3.1)-(-4.5) + (+4.4) - (+103) + (-2.5) = ; (3)(+21 )-5+(-31 )-(+41 )+(-32 ) = ; (4)(-2.6)-(4.7)-(+0.5)+(+2.4)+(-3.2)

= ; 2.计算: (1)(-6)-(+6)-(-7) (2)0-(+8)+(-27)-(+5) (3) (-32)+(+0.25)+(-6 1)-(+21) (4) (+353)+(+443)-(+152)+(-343 ) (5)10-[(-8)+(-3)-(-5)] (6)-1-(6-9)-(1-13)

(7)[1.8-(-1.2+2.1)-0.2]-(-1.5) (8)-︱-32-(-23)︱-︱(-51)+(-5 2)︱ 课 内 练 习 1. 判断: (1)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加数( ) (2)两个相反数相减得零( ) (3)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 ) (4)两数差小于被减数( ) (5)两数和大于一个加数小于另一加数,则两数异号( ) (6)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 2.计算: (1)-30-(+8)-(+6)-(-17) (2) ︱-15︱-(-2)-(-5)

初中数学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 [本节课内容] 1.有理数的加法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本节课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知识讲解] 一、有理数加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 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 5m,向左运动 5m记作?5m; 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 5m,再向右移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 + (?3) = ?8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

探究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 3+(—5)=—2; 5+(—5)= 0; (—5)+5= 0. 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 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 5m.写成算式 就是5+0=5 或(—5)+0=—5. 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 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题 例1、计算 (-3)+(-9); (2)(-4.7)+3.9. 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 (-3)+(-9)=-(3+9)=-12 (2) (-4.7)+3·9=-(4.7-3.9)=-0.8. 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有理数减法1导学案

导学案 科目数学执笔人审核人 1.3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 一、预设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体验由减法法则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划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数学转化 思想。 二、自主学习(教材P21-22) 1、〔知识回顾〕 1)、计算 (1)(-3)+(-5)=___;(2)3+(-5)=___;(3)0+(-6)=___ (4)7+(-7)=___;(5)(-8)+(-3)=___;(6)-4+1=___; 2)、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______ 差+减数=______ 2、预习教材P21—22后,完成天下通第15页的1至8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某地的最高温度为4℃,最低温度为-3℃,这天此地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列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摄氏度吗? (温馨提示:可以借助数轴) 问题2:对于有理数的减法我们不能总是依赖数轴去求值,如何计算4-(-3)呢? 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 解法指导:要计算4―(―3)=?,实际上也就是要求:?+(—3)=4,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 也就是4―(―3)= ______ 再看看,4+3=______。所以4―(―3) ______4+3; 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得出: 有理数减法法则:

3、知识运用: 1)、(1) (-3)―(―5); (2)0-7; (3) 7.2―(―4.8); (4) ? ? ? ? ? - - ? ? ? ? ? - 4 3 4 1 ; (5)(-6-6)-7;(6)(1-5)-(2-8). 2)、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四、总结反思 五、巩固提高,熟练技能 天下通第15页9至18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课堂活动: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 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 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课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法则,应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归纳总结方法,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达标测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一天的气温为-3℃:4℃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表示最高温减去最低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有理数的减法。 1、一下是一个室温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

2014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13有理数的加减法471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2学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并能正确 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难点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3.(-8)-(-10)+(-6)-(+4),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二、探索新知 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 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因此所有加法、减法的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 (-12)+(-5)-(-8)-(+9)可以改写成 (-12)+(-5)+(+8)+(-9) 做一做:(1) (-9)-(+5)-(-15)-(+9) (2) 2+5-8 (3) 14-(-12)+(-25)-17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 12+(-8)=12-8; (-12)+(-8)=(-12)-(+8)=(-12)-8 (-9)+(-5)+(+15)+(-20)= -9-5+15-20 练一练:将(-15)-(+63)-(-35)-(+24)+(-12)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3.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 (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 (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正8、负7的和 4.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 (1)-3-5+4 (2)-26+43-24+13-46 三、 问题 问题1.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3)5 4)1.3()53(4.2+ -+--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 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1、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3.(-8)-(-10)+(-6)-(+4),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二、探索新知 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 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因此所有加法、减法的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 (-12)+(-5)-(-8)-(+9)可以改写成(-12)+(-5)+(+8)+(-9) 做一做:(1)(-9)-(+5)-(-15)-(+9) (2)2+5-8 (3)14-(-12)+(-25)-17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12+(-8)=12-8;(-12)+(-8)=(-12)-(+8)=(-12)-8 (-9)+(-5)+(+15)+(-20)= -9-5+15-20 练一练:将(-15)-(+63)-(-35)-(+24)+(-12)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3.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 (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 (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正8、负7的和 4.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 (1)-3-5+4 (2)-26+43-24+13-46 三、 问题 问题1.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3)5 4)1.3()53(4.2+ -+-- 练习:课本33P 练一练; 34P 4、5 问题2.寻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行走了7km ,休息之后继续向东行走了3km ;然后折返向西行走了11.5km ,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是多少? 课堂反馈: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 处出发,晚上到达B 处,记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当天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4,-9,+8,-7,13,-6,+10,-5 (1) B 在A 何处? (2) 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9升,球途中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四、归纳总结 1.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2.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技巧的应用。

有理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简述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运算,进一步巩固这两种运算,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并能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也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了条件,既考虑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还与现实生活、科学的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简要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也为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2、实际应用型3、方法多变型4、知识拓展型等。 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 五、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发现法:本方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也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3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1) 一、学什么 1. 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3. 初步的分类思想 二、怎样学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 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 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 (2) 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 (3) 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 (4) 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 (5) 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 (6) 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计算 (1) ( + 8) + (+ 5)(2)( —8) + ( —5)(3)(+ 8) + ( — 5) (4)( —8) + ( + 5)(5)(—8) + ( + 8)(6)(+ 8) + 0; 例2 (2019?天津)计算(-3) + (- 9)的结果等于( ) A. 12 B.-12 C. 6 D. - 6 三、学怎样: 计算: (1) (+21 ) + (-31 ) (2) 1 (-3.125 ) + (+3—) (3) 1 1 (-—)+ (+ 一 ) 8 3 2 2千米,_________________ 2千米,_________________ 2千米,_________________ 2千米,_________________ 5千米,_________________ 说一说: 较大的 (4) (-3 1) +0.3 3 9 (5) (-22 ) +0 14 -7 | + | -9 —| 15

有理数的加减法学案

正数和负数 一.知识点归纳 1.定义:像5、1、2……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 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3、-1 …… 注: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为了突出数的符号,也可在正数前加“+”号 2.数的分类 {负分数 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 有理数0 ? ?? 二、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零是整数;②零是有理数;③零是自然数;④零是正数;⑤零是负数;⑥零是非负数。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⑥ C :①②③ D :②③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示没有 B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C :0.5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而它不是有理数 D :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3)―100不是( ) A :有理数 B :自然数 C :整数 D :负有理数 (4)判断: (1)0是正数 ( ) (2)0是负数 ( ) (3)0是自然数 ( ) (4)0是非负数 ( ) (5)0是非正数 ( ) (6)0是整数 ( ) (7)0是有理数 ( ) (8)在有理数中,0仅表示没有。 ( ) (9)0除以任何数,其商为0 ( ) (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 (11)―3.5是负分数 ( ) (12)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 ) (13)0.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它不是有理数 ( ) (14)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 ) 数轴 一、知识点归纳 1.定义:在数学中,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画法: ①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 ,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 ②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艘潜艇在水下50 m处,过了一段时间又上浮了15 m,现在潜艇在水下________米,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该怎样计算呢? 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16至18页,完成下列问题: 1.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的符号__,并把__绝对值__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__的符号,并用__较大的绝对值__减去__较小的绝对值__.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6至18页,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①②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2.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③④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⑤⑥及对应的问题,归纳互为相反数相加及有一个加数是0的法则. 【展示点评】(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小组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几种情况?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哪些方面总结的? 【反思小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三种情况:同号、异号、与0相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进行的归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8页例1,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题(1)(2)分别是哪种类型?用什么法则? 【展示点评】第(1)题是同号两数相加,按法则1进行运算.第(2)题是异号两数相加,按法则2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反思小结】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__和__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__绝对值__.即“一辨、二定、三算”.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三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应用 例2 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零下10℃,下午上升2℃,夜间又下降15℃,则夜间的气温是多少?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步骤.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异号 0运算步骤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精品导学案2 北师大版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 学法指导 1.类比小学的数的加减运算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会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一.预学质疑(设疑猜想.主动探究) 。 1.与a+b -c 的值相等的是( ) A . a -(-b )-(-c ) B. a -(-b )-(+c ) C. a +(-b )-c D. a +(c -b ) 2.如果一个整数加4为正,加2为负,那么这个数与-2的和为( ) A.-4 B.-5 C.5 D.4 3.下面等式错误的是( ) A . 21-31-51=21-(31+5 1) B.-5+2+4=4-(5+2) C.(+3)-(-2)+(-1)=3+2-1 D.2-3-4=-(-2)-(+3)+(-4) 4.计算:??? ??+1131112)1(-- (2)?? ? ??3253-+- (3)??? ????? ??+??? ??4354524 1 -+--+ (4)()322.8310.2+--?? ? ??-+ (5)?? ? ??--??? ??-+??? ??-313231 (6)()47101836--+- 要做学疑之星,提价值性问题:阅读课文内容,你认为模糊或不懂的地 方记录下来:

二.研学析疑(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问题1】 (1)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怎样的?(2)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计算: 4.11.12.3 5.4-+- 提出问题: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全部转化成加法运算,反之也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在运用运算律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题1】计算:)8 3 ()31(8131-+--- 三.导法展示(巩固升华.拓展思维) 1.计算: 12345678910-+-+-+-+-的结果为( ) A. 5 B. 19 C.-5 D.- 19 2.若三个不相等的有理数的和为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3个加数全为0 B.最少有2个加数是负数 C.至少有1个加数是负数 D.最少有2个加数是正数 3.若│a │=5,│b │=2,且b a ,同号,则│b a -│=_________. 4.计算: (1) 21.1-(-32.9)-(-7.5) (2) (-16)+(-14)-(-5)+(-19) (3) 73723175---??? ??+??? ??- (4) ?? ? ??413235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学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 板块一 有理数的加减法 【知识导航】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①确定和的符号; ②求和的绝对值,即确定是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或差。 【例1】计算 ⑴3 (7.5)(3)5+++ ⑵3(7.5)(3)5-+- ⑶7 53()66 +-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把减号变为加号(改变运算符号) 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改变性质符号) ③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按照加法运算的步骤进行运算。 【例2】 ⑴计算20(15)(28)17-+---- ⑵计算2 1 1 3 ()()3838---+- ⑶计算1 1 3 2 2234343-+-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①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②省略加号与括号; ③利用运算律及技巧简便计算,求出结果。 【例3】

⑴计算()()434185353.618100555??????-+++-+++- ? ? ?????? ? ⑵计算111133334444??????????-------???? ? ? ???????? ? ? ? ⑶计算1111111 [()()][()][()]2 61220304256 --+-++--+--+ 【例4】 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纪录如下: 1.5 -3 2 -0.5 1 -2 -2 - 2.5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这8筐白菜中,最接近25千克的那筐白菜为 千克; ⑵ 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这8筐白菜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⑶ 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6元,则出售这8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数学:1.3.2《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数学:1.3.2《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 【重点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 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 2、长春某天的气温是―2°C~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2); 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3―(―2)= ; 二、自主探究 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 ; 差+减数= 。 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 要计算3―(―2)=?,实际上也就是要求:?+(—2)=3,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也就是3―(―2)=5; 再看看,3+2= ;所以3―(―2) 3+2; 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 . 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1—(—3)= ,—1+3= ,所以—1—(—3)—1+3; 0—(—3)= , 0+3= ,所以0—(—3) 0+3; 4、师生归纳 1)法则:

2)字母表示: 三、新知应用 1、例题 例1 计算: (1) (-3)―(―5); (2)0-7; (3) 7.2―(―4.8); (4)-341521 ; 请同学们先尝试解决 【课堂练习】课本 P23 1.2 【要点归纳】: 有理数减法法则: 【拓展训练】 1、计算: (1)(-37)-(-47); (2)(-53)-16; (3)(-210)-87; (4)1.3-(-2.7); (5)(-243 )-(-121 );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活动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作用】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近承本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教育、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与价值目标: 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善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1.3.1、有理数的加法学案20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课堂活动: 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 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