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课件 脑炎



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由各种生物原性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 由各种生物原性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螺 旋体、寄生虫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旋体、寄生虫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如脑与 脊髓实质、被膜以及血管,引起急性、 脊髓实质、被膜以及血管,引起急性、亚急性 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 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途径
? 血源感染 ? 直接感染 ? 神经干逆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类
? 根据流行情况 流行性、散发性 流行性、 ?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程 急性、亚急性、 急性、亚急性、慢性 ? 根据病原性质 –病毒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 病毒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 病毒性 –非病毒性(化脓性细菌、结核杆菌、真菌、螺旋体、寄 非病毒性(化脓性细菌、结核杆菌、真菌、螺旋体、 非病毒性 生虫等) 生虫等) –不明原因性感染 不明原因性感染

? 根据感染部位 –脑、脊髓感染 脑 ? 脑炎是指脑受某种生物原性感染侵犯所引起的脑 脑炎是指脑受某种生物原性感染侵犯所引起的脑 实质的炎症性改变 –脑膜或(和)脊膜感染 脑膜或( 脑膜或 –脑/脊髓实质与被膜共同感染 脑

解剖和感染部位

病毒性脑炎
? 发病率:3.5-7.4 /100,000 发病率:3.5?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行为异常、意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行为异常、 识障碍、神经系统局灶受累、 识障碍、神经系统局灶受累、癫痫发作 ? 感染途径
–呼吸道 呼吸道 –皮肤粘膜 皮肤粘膜 –昆虫叮咬、动物污染或咬伤 昆虫叮咬、 昆虫叮咬

Causes of Viral Encephalitis
? Herpes viruses – HSV-1, HSV-2, varicella zoster virus, cytomegalovirus, Epstein-Barr virus, human herpes virus 6 ? Adenoviruses ? Influenza A ? Enteroviruses, poliovirus ?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iruses ? Rabies ? Arboviruses – examples: Japanese encephalitis; St. Louis encephalitis virus; West Nile encephalitis virus; Eastern, Western and Ven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tick 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 Reoviruses – example: 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 ? Arenaviruses – example: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神经病学试题~整理版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右侧周围性面神经瘫。 右角膜反射减弱,右脸裂变大,右眼睑闭合无力是右侧面神经损害4、视野检查发现,左眼视野图为○,右眼为○,其视通路病变部位在?侧?。 左侧视束病变引起右侧同向偏盲 左同向偏盲是右侧视囊(或视反射)损害 视交叉中份损伤出现双颞侧偏盲。 双颞侧偏盲病变部位在视交叉 单眼全盲损害部位在视神经,双颞侧偏盲损害部位在视交叉中部。 5、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_,颅神经损害可出现复视 6、眼运动神经瘫痪的共同表现是眼肌瘫痪和复视。 7、左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是左视神经损害, 左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是左动眼神经损害。 8、右上睑下垂,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是由于右侧动眼神经损害。 9、颈交感神经损害时瞳孔缩小,动眼神经损害时瞳孔扩大。 10、张口下颌歪向左侧是由于左侧三叉神经的损害。 11、三叉神经损害可出现面部感觉障碍、咀嚼肌麻痹、萎缩、角膜反射消失 12、三叉神经第Ⅰ支损害引起_____颅顶前部头皮前额等区痛觉和温觉障碍。 13、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面神经、舌咽神经神经支配。 14、耳鸣是听神经(耳蜗神经)神经的刺激性性症状 15、皮质觉消失是由于对侧(或一侧)侧大脑顶受损所致 16、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舌咽、迷走、舌下_等神经损害。 17、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右侧后角损害。 左胸3-胸10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左侧后角损害。 1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锥体束损害引起。 5、锥体外系病变出现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病变在尾状核和壳核,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过少病变在苍白球和黑质。 1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右侧。 20、剪刀步态见于脊髓或脑性瘫痪病人。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见于锥体外系统损害;醉汉步态见于小脑病变,慌张步态见于锥体外系,跨阈步态见于周围神经或腓神经,剪刀步戊见于截瘫或脑性瘫痪,划圈步态见于锥体囊损害。 21、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系统组成 2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是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肌萎缩和肌群瘫痪为主 23、上级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有、无或轻度废用性肌萎缩;下级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无_,明显肌萎缩。 24、下级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患侧鼓腮时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第七版

第一单元神经病学概论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一、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解剖生理 中央前回——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行。 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1锥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脊髓前角。 2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挥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是执行系统。

(二)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可以表现为软瘫。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硬瘫。 例题1: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2000)ZL】 A.肌群瘫痪为主 B.有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 E.无病理反射 答案:C 例题2:周围性瘫痪也称为(2004)【ZL】 A.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 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 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 D.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E.脊髓损害性瘫痪 答案:D (三)定位诊断 1.皮层:损伤——单瘫(对侧对应部位):病变刺激性,对侧相应部位阵发性抽搐(相应部分扩散——杰克逊) 2.内囊锥体束——对侧偏瘫,丘脑皮质束,故该处损害——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视放射——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 例题1:右侧内囊后肢(后脚) A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12、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是()

神经病学(第7版)

脑电图: 1特殊电极 (1)蝶骨电极:将小锈钢针灸针作为电极,在耳屏切迹前1.5?3.0cm,颧弓中点下方2cm垂直刺入4~5?n进行记录。该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2)鼻咽电极:主要用于检测额叶底部和颞叶前内侧的病变,但因易受呼吸和吞咽动作影响,而且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3)深部电极:将电极插人颞叶内侧的海马及杏仁核等较深部位进行记录。主要用于癫痫的术前定位,属非常规的检测方法,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感染。 脑电图的描记 (1)脑电图的描记和诱发试验脑电阌的描记要在安静、闭眼、觉醒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记录’房间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常采用诱发试验提高脑电图的阳性率。常用的诱发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下: ⑴睁闭眼诱发试验:主要用于了解a波对光反应的情况,方便易行,是常规的诱导方法。其操作为在描记中嘱受检者睁眼,持续5秒后再令其安静闭眼,间隔5~10秒后再重复,一般连续做2?3次。睁眼后a节律抑制,闭目后恢复正常或增强为正常反应c (1)过度换气:其原理足让患者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引起短暂性呼吸性碱中毒’使常规检测中难以记录到的、不明显的异常变得明显。过度换气频率一般为20?25次/分,持续时间通常为 8分钟,检査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任何不适反应,如头痛及肢端麻木等,一旦EEG上出现痫性放电最好停止过度换气,以免临床上出现癫痫发作。儿童过度换气时出现对称性慢波可为正常反应,成人则应视为异常:过度换气时出现痫样放电、节律异常、不对称性反应均应被视为异常。 (2)闪光刺激:方法是将闪光刺激器置于受检者眼前20~30cm处,刺激光源给予不同频率的间断闪光剌激,每种频率刺激10~20秒,间歇10-15秒后更换刺激频率,观察脑波有无变化。闪光刺激是EEG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特别是对光敏性癫痫具有軍要价值。 ⑷睡眠诱发试验:通过自然或药物引起睡眠诱发脑电图异常。主要用于清醒时脑电阁正常的癫痫患者,不合作的儿童及精神异常患者。半数以上的癫痫发作与睡眠有关,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发作,因此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EEG检查的阳性率,尤其对夜间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更适用:睡眠EKG记彔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最好为整夜睡眠记录, (5)其他:包括药物诱发等,常用的致痫药物有戊四氮和贝美格等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匕已经很少应用。 (2)正常EEG ⑴正常成人E EG:在请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脑电的基本节律为8-13H z的α节律, 波幅为20?100uV,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β活动的频率为14~25Hz,波幅为5~20 uV,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部分正常人在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Hz的θ波;频率在4Hz以下称为δ波,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出现,而且由浅入深逐渐增多。频率为8Hz以下的脑电波称为慢波。 (2)儿童EE G:与成人不同的是以慢波(少于8Hz)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波逐渐减少,而a波(8-13Hz)逐渐增多,14?18岁接近于成人脑电波 ⑶睡眠E E G:根据眼球运动可分为: (1)非快速眼动相(non-mpid eye irmvRtnetil.,NKKM):①第1期(困倦期),1清醒状态向睡眠期过渡阶段,a 律逐渐消失,被低波幅的慢波取代,在顶部出现短暂的高波幅双侧对称的负相波称为“V ”波;②第2期(浅睡期),在低波幅脑电波的基础上出现睡眠纺锤波(12-14Hz );③第3、4期(深睡期),笫3期作睡眠纺纺锤波的基础上出现高波幅慢波(δ波),但其比例在50%以下;第4期睡眠纺锤波逐渐减少至消失,δ波的比例达50%以上= 2)快速眼.动相(ftipid (.'ye ..itinv.eme.nl,KEMh从NREM第4期的高振幅.δ波为主的脑电图. 变为以低波幅δ波与间歇出现的 低波幅a波为主的混合频率脑电图,其a波比清醒时慢1-2Hz,混有少量快波。 (3)常见的异常EEG (1)弥漫性曼波:活动为弥漫性慢波.是常见的异常表现,无特异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脑损伤、缺血性脑病、脑膜炎、中 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脱髓鞘性脑病等。 (2)局灶性慢波;是局部实质功能障碍所致。见于局灶性癫痫、单纯疱瘘脑炎、脑脓肿、局灶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等。 (3)三相波:迎常为中至高振幅,频率幅为l.3~2.6Hz的负一正一负或正一负一正波。主要见于CreMtzfpldt-Jakoh病I:€JD)JJ 丨:性脑病和其他匣因所致的中毒代谢性脑病。 ⑷癫痫样放屯

神经病学习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B)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主管( ),();周围神经系统 主管()。 2、( )、( )、()共同管理眼球运动,合成眼球运动神 经。 3、对癫癎具有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就是(),对神经与肌肉疾病具有特异性的辅助 检查就是( )。 4、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 )。 5、检查失语症的前题条件就是( ),(),( )。 6、交叉性感觉障碍就是()与( )受损所致。 7、霍纳综合征表现为( ),(),( ),()。 ( ),()。

A、出血 B、感染 C、头痛 D、脑疝 2、两脚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称为( ) A、拉塞格氏征 B、昂伯氏征 C、克匿格征 D、霍夫曼征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就是( )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就是( )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就是( )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B、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C、大脑 半球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就是( )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就是( )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与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就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 A、C2-3 B、T10-12 C、S1-2 D、L5-S1 12、脑干与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就是()

神经病学试题-最全(填空、名解、问答)

神经病学最全整理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右侧周围性面神经瘫。 右角膜反射减弱,右脸裂变大,右眼睑闭合无力是右侧面神经损害4、视野检查发现,左眼视野图为○,右眼为○,其视通路病变部位在?侧?。 左侧视束病变引起右侧同向偏盲 左同向偏盲是右侧视囊(或视反射)损害 视交叉中份损伤出现双颞侧偏盲。 双颞侧偏盲病变部位在视交叉 单眼全盲损害部位在视神经,双颞侧偏盲损害部位在视交叉中部。 5、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_,颅神经损害可出现复视 6、眼运动神经瘫痪的共同表现是眼肌瘫痪和复视。 7、左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是左视神经损害, 左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是左动眼神经损害。 8、右上睑下垂,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是由于右侧动眼神经损害。 9、颈交感神经损害时瞳孔缩小,动眼神经损害时瞳孔扩大。 10、张口下颌歪向左侧是由于左侧三叉神经的损害。 11、三叉神经损害可出现面部感觉障碍、咀嚼肌麻痹、萎缩、角膜反射消失 12、三叉神经第Ⅰ支损害引起_____颅顶前部头皮前额等区痛觉和温觉障碍。 13、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面神经、舌咽神经神经支配。 14、耳鸣是听神经(耳蜗神经)神经的刺激性性症状 15、皮质觉消失是由于对侧(或一侧)侧大脑顶受损所致 16、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舌咽、迷走、舌下_等神经损害。 17、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右侧后角损害。 左胸3-胸10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左侧后角损害。 1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锥体束损害引起。 5、锥体外系病变出现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病变在尾状核和壳核,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过少病变在苍白球和黑质。 1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右侧。 20、剪刀步态见于脊髓或脑性瘫痪病人。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见于锥体外系统损害;醉汉步态见于小脑病变,慌张步态见于锥体外系,跨阈步态见于周围神经或腓神经,剪刀步戊见于截瘫或脑性瘫痪,划圈步态见于锥体囊损害。 21、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系统组成 2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是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肌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重点题型版

神经病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脊髓半侧损害: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2.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3.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4.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凡神经影像学检查有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6.孤立综合征(CIS):因首次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孤立的视神经炎、脑干脑炎、脊髓炎或某个解剖部位受累后症状体征(通常不包括脑干脑炎以外的其他脑炎,)亦可出现多部位同时受累的复合临床表现。 7.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 8.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传统定义认为癫痫持续状态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 9.脊髓休克:又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0.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11.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1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症状呈波动性,活动后症状加重,晨轻暮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二、填空题 1.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病变部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病因诊断)两个部分。 2.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按其表现可分为四组,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 3.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

神经病学精品课程题库(温医)

神经病学精品课程题库 说明 本题库来源于温医精品课程,不过大部分题目没有参考复习资料。其实这些题目基本都来自人卫版的作业本,所以复习资料可以自己在人卫版作业上找。网站地址见下: http://61.153.27.166/ec-webpage-show/page/resource/item-content.do?courseId=199&itemId=2581 神经病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Horner`s sign 2、感觉过度 3、假性球麻痹 4、下运动神经元 二.选择题 【A型题】 1.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E.基底节 2.一患者能被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及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 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谵妄 E.意识模糊 3.以下关于失语症不正确的表述是:A.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表现B.Wernicke失语:以口语理解障碍为突出表现C.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主要表现 D.经皮质性失语:以音量小、语调低为主要表现 E.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特征 4.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偏盲、黄斑回避D.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盲 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 5.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消失,病变位于: 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动眼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6.滑车神经受损时: 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 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 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 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 E.以上均不是 7.核间性眼肌麻痹病损部位在: A.皮层眼球同向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 B.脑干眼球水平凝视中枢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 C.内侧纵束 D.外展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8.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A.眩晕可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B.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C.位置性眩晕是周围性眩晕 D.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和听觉过敏E.高音调耳鸣提示为感音器病变,低音调耳鸣提示传音径路病变 9.以下关于癎性发作不正确的表述是: A.是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 B.常表现发作性意识障碍 C.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异常 D.有的发作类型可无意识障碍 E.可表现运动性、感觉异常发作及情绪、内脏、行为改变

神经病学选择题库完整

神经病学练习题(选择题) 1.右侧内囊后肢(后脚)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C.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D.对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E.右耳听觉丧失 答案:c 2.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 A.右侧痛温觉丧失B.右侧粗触觉丧失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 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答案:D 3.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A.滑车神经核B.三叉神经运动核C.面神经核 D.展神经核E.疑核 答案:E 4.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 A.帕金森病B.锥体系损害C.舞蹈病 D.脑干疾病E.肌张力障碍 答案:E 5.引出Chaddock征提示 A.皮质脑干束损害B.脊髓丘脑束损害C.锥体束损害 D.薄束损害E.楔束损害 答案:C 6.出现颞叶钩回疝时,有定位意义的瞳孔变化是 A.患侧瞳孔逐渐扩大B.患侧瞳孔逐渐缩小C.双侧瞳孔散大 D.双侧瞳孔缩小E.双侧瞳孔大小多变

答案:A 7.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小脑蚓部B.右侧小脑半球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答案:B 8.病人男性,21岁,右侧肢体抽搐2年。突然昏迷1小时。查体:神志浅昏迷,左侧肢体偏瘫。CT显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原发性癫痛B.脑动脉硬化C.脑动脉瘤D.脑血管畸形E.高血压脑出血 答案:D 试题点评:突然起病的颅内出血,无外伤史,病人年轻,最可能是脑血管畸形。 9.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 A.三叉神经运动核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C.疑核 D.舌下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 答案:D 10.正常人脑脊液中糖的最低含量为 A.4.0mmoVL B.3.5mmol/L C.3.0mmoVL D.2.5mmoVL E.2.0mmol/L 答案:D 11.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 A.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水肿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 C.嗜铬细胞瘤阵发高血压眼底出血D.垂体腺瘤鞍上发展 E.希恩(Sheehan)综合征垂体梗塞 答案:D

神经病学 期末重点

神经病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绪论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神经病学包括两部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讲述这两类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是神经病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一、意识障碍 1.意识: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意识的解剖学基础:大脑皮层及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完整性是维持意识或觉醒状态的基础。 【临床分类】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嗜睡: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醒后基本上能正常交谈,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睡眠状态。 (2)昏睡: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醒后对问话作简单模糊的回答,旋即入睡。 (3)昏迷: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及痛苦表情,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2)中度昏迷:对重的疼痛刺激稍有反应,很少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生命体征轻度改变。 3)深昏迷:对疼痛无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异常。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轻度意识障碍伴定向力障碍,有错觉。

(2)谵妄状态:较意识模糊严重,有丰富的错觉、幻觉,躁动不安,定向力障碍,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急性谵妄状态常见于高热或中毒,慢性谵妄状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醒状昏迷)包括: (1)去皮层综合征(dedcorticated syndrome):能无意识睁眼闭眼、咀嚼、吞咽,瞳孔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刺激无反应,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去皮层强直),尿失禁,可有病理征,保持觉醒-睡眠周期。为大脑皮层广泛损害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正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外伤和严重脑卒中等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2)无动性缄默症(askinetic mutism):对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能活动,可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有睡眠一醒觉周期,呈过度睡眠状态;体温高、心律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尿便潴留或失禁,无锥体束征。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鉴别诊断】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为桥脑基底部病变,双侧皮质脊髓束及桥脑以下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患者意识清醒,四肢及大部分脑神经瘫,只能以睁闭眼及眼球上下活动与外界联系。 二、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 (一)失语症 1失语症是后天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主要是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障碍。 2构音障碍是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病变使发音器官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所致的口语语音障碍。 【分类及临床特点】 1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病灶都在外侧裂周围,共同特点是均有复述障碍。 1)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典型非流利型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语量少,找词困难,口语理解较好,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不同程度受损。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或相应皮质下白质病变。 2)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流利型口语,语量多,发音清晰,但错语多,空话连篇,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复述及听写障碍。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 3)传导性失语:口语清晰,听理解正常,自发语言正常,复述不成比例受损是最大特点,自发讲话能说出的词也不能复述,为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白质病变。 2经皮层性失语综合征可为运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共同特点为复述相对较好,甚至不成比例的好。为分水岭区病变所致。

精品课程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精品课程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品课程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神经科实习的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教学对照组和精品课程实验组。实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精品课程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所学知识联系与应用、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交流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精品课程和传统教学结合教学法可用于现代医学教育实践中。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urse learning in neurologic internship. Methods The internship students in neurolog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est group and control ones. Quality course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was adopted to the tested group,wherea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the control ones. After research,students took the questionnaires (without signing their name)to subject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methods. Simultaneously,written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case analysis were given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quality course learning pattern could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learning content,enhance the conn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improv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and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higher in test group. Conclusion Quality course used in the neurological internship has advantage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which are applicable in modern medical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Quality course learning;Neurological;Clinical teaching 医学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性强,相关知识点比较深奥,传统的课堂讲授,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授课内容抽象,学生对知识点往往不能进行深入理解,造成对所学内容容易生疏和遗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神经病学尤其明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尝试采用精品课程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医学的临床教学中,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医学本科生,共86名,其中男性38名,女性48名,年龄22~24岁,按照进入临床实习的批次将其随机分组,其中,传统教学组46名学生,精品课程组40名学生。所有学生均已系统完成了医学基础及神经病学理论课的学习,在神经内科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 1.2研究方法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即查房时由带教老师为学生讲授本病区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不刻意向学生介绍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组

课程效果评估

课程效果评估 1、校内学生学生对课程的评估结果 2008年度学生评估统计表

2、校内专家对课程评价结果 3、校外专家对课程评价结果 (1)崔丽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专业具有一流师资队伍,学历高、整体学术水平高、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教学意识强、治学严谨、执教严格,国内公认。同时,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硬件基本现代化,“病例导入式教学”和“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令人印象深刻,多媒体、网络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改革成绩突出,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反映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注重教材建,参与主编多种国家规划教材,在国内应用广泛。教学基地与设备较齐全,对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保障作用。该课程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具有明显的自主特色。该课程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教学投入大,档案意识强,原始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认真,提供评估的有关材料规范有序、详实可信。该课程还获得08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年精品课程。因此,我推荐该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2)贾建平:中国医师协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专业多年来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自己的特色,在多媒体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该科室长期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教材建设,有良好的人才梯队及培养目标。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组成的教学队伍。教学设备先进,教学资料齐全。建立了完整而严谨的科室教学管理、实施体系,制定除了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承担并完成了多项教改课题,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注重教材建,参与主编多种国家规划教材,在国内应用广泛。专业实验室技术水平较高,教学基地与设备较齐全,对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保障作用。 总之,该课程已成为国内本领域内一个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硬件设备、教学特色、教学效果,均给国内同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国内高校中处于一流水平,是同行公认的国内高水平的神经病学课程。因此,我推荐该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3)王维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二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时间:三年 二、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神经内科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正确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三、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 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基础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限选课、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具体安排见下表:

全日制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备注 公共学位课(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 社会科学部 学校统 一安排.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部 .公共英语外国语学院 .医学统计学 公共卫生学 院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 学 公共卫生学 院 .医学文献检索图书馆 专业基础课(学分).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各附属医院.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医学法律法规 专业课(学分).神经病学(第八版) 神经病学教 研室 开课学 期各专 业确定.专业外语 专业选修课(学分) .临床神经解剖(第七版) 神经病学教 研室 开课学 期各专 业确定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学(第八版) 临床能力训练(学分)临床技能实践个月~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践~ 必修环节(学分)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各附属医院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四、培训时间及方法

神经病学精品课程题库

神经病学精品课程 神经病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Horner`s sign 2、感觉过度 3、假性球麻痹 4、下运动神经元 二.选择题 【A型题】 1.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E.基底节 2.一患者能被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及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 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谵妄 E.意识模糊 3.以下关于失语症不正确的表述是:A.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表现B.Wernicke失语:以口语理解障碍为突出表现C.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主要表现 D.经皮质性失语:以音量小、语调低为主要表现 E.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特征 4.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偏盲、黄斑回避 D.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盲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 5.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消失,病变位于: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动眼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6.滑车神经受损时: 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 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 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 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 E.以上均不是 7.核间性眼肌麻痹病损部位在: A.皮层眼球同向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 B.脑干眼球水平凝视中枢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 C.内侧纵束 D.外展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8.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A.眩晕可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B.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C.位置性眩晕是周围性眩晕 D.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和听觉过敏E.高音调耳鸣提示为感音器病变,低音调耳鸣提示传音径路病变 9.以下关于癎性发作不正确的表述是: A.是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 B.常表现发作性意识障碍 C.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异常 D.有的发作类型可无意识障碍 E.可表现运动性、感觉异常发作及情绪、内脏、行为改变 10.根性感觉障碍表现的错误表述是: A.感觉障碍呈节段型分布 B.可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C.可出现根性痛 D.症状出现于病变同侧 E.可见于髓外占位性病变 【X型题】

本科医学-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版)

1、一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病损表现为【B】 A、同侧面部痛温,触觉均障碍 B、同侧面部呈现洋葱皮样分布的分离性痛温觉障碍 C、同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 D、对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 E、咀嚼无力,下颌反射消失,张口时下颌向同侧偏斜 2、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诊断【D】 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系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 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 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 E、真性延髓麻痹时可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肌束颤动 3、右三叉神经病损表现为【A】 A、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 B、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左侧 C、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右闭目不能 D、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左闭目不能 E、左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 4、两足并拢站立闭目,此项检查为【B】 A、Laseque征 B、Romberg征 C、Kernig征 D、Hoffmann征 E、Babinski征 5、同向性偏盲病损位于【C】 A、同侧视神经 B、视交叉 C、对侧视束 D、对侧颞叶视辐射 E、对侧顶叶视辐射 6、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D】 A、上脸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 B、眼球向上、内、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 C、眼球向外呈外下方斜视 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7、滑车神经受损时眼球出现向哪一方向的运动障碍【B】 A、向外上 B、向外下 C、向内上 D、向内下 E、以上均不是 8、霍纳综合征由下列哪种病因引起【A】 A、眼交感神经麻痹

神经病学第七版

神经病学第七版

————————————————————————————————作者:————————————————————————————————日期:

第一单元神经病学概论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一、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解剖生理 中央前回——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行。 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1锥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脊髓前角。 2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挥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是执行系统。

(二)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周围性瘫 痪) 损伤结构皮质锥体细胞,传导束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运 动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瘫痪范围较广,偏瘫,单瘫局限,四肢肌群 肌张力高(痉挛瘫)低(弛缓瘫) 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 肌萎缩-+ 肌震颤-+ 肌电图传导速度正常传导速度减慢,失神经电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可以表现为软瘫。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硬瘫。 例题1: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2000)【ZL】 A.肌群瘫痪为主 B.有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 E.无病理反射 答案:C 例题2:周围性瘫痪也称为 (2004)【ZL】 A.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 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 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 D.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E.脊髓损害性瘫痪 答案:D (三)定位诊断 1.皮层:损伤——单瘫(对侧对应部位):病变刺激性,对侧相应部位阵发性抽搐(相应部分扩散——杰克逊) 2.内囊锥体束——对侧偏瘫,丘脑皮质束,故该处损害——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视放射——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 例题1:右侧内囊后肢(后脚)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

云南省双语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神经病学》

云南省双语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神经病学》 NEUROLOGY 神经病学题库 2006年09 月 (周围神经疾病) 一、选择题 A 型题 1.不适应用于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方法是 A ?皮质类固醇 B ?血浆交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C. 辅助呼吸及支持治疗D ?预防并发症 E ?以上都不是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 ?卡马西平口服B.封闭疗法 C ?手术治疗 D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E.大量维生素B12肌肉注射 B 型题 A. 大腿外侧面感觉异常,如蚁走感、烧灼感或麻木针刺感等 B. 疼痛位于臀部,并向股后部、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 C. 疼痛位于一或几个肋间 D. 疼痛起于枕部,可向头顶、乳突部或外耳放射 E. 疼痛位于面部 3. 股外侧皮神经病可出现: 4. 坐骨神经痛可出现: 5. 肋间神经痛可出现: A .局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 B .卡马西平口服 C. 大量维生素B12肌肉注射 D . 50%洒精封闭阻滞治疗 E.安定肌肉注射或口服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7 ?偏侧面肌痉挛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是: C型题 A ?血浆交换B.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C.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8 ?可用于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9. 可用于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A. 常用卡马西平治疗 B.常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C.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10. 可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1. 可用于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A .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B.有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C.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12.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X型题 14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特点是: A .多数患者可追溯到病前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症状 B .少数患者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 C. 可有脑神经受累 D. 严重病例可出现心电图异常 E. 有的患者以脑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双侧周围性面瘫最常见 二、填空题 15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早期的主要死因是 __________ 、______ 或_______ ,后期主要死因是_______ 和_______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围神经病理改变可分为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16 .简述先天性IgA缺乏患者伴发格林-巴利综合征时,为什么不能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17 .简述用抗痫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