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技巧

剪辑技巧
剪辑技巧

广播电视编导

附件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是为适应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在培养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培养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参照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要求,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学历层次和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专科,独立本科段两个层次,总体要求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相同专业相应层次一致.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4门课程的合格成绩,学分总数不少于70学分,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环节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凡专科毕业后取得本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2门课程的合格成绩,学分总数达到72学分以上,并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及其他实践性环节的学习任务且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业本科毕业证书.

本科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条件,由主考院校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其它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自学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党和国家的宣传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专科要求学习和掌握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电视节目基本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能,能胜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文字撰稿,节目设计制作等工作;独立本科段要求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能胜任广播电视频道与栏目策划,文字撰稿,音响设计制作及节目主持人等工作.

四,考试课程和学分

1,专科

专业代码:517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类别

考试方式

1

11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必考

笔试

2

117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

必考

笔试

3

1126

大学语文

4

必考

笔试

4

0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必考

笔试

5

1139

中国文化导论

6

必考

笔试

6

1197

导演艺术基础

6

必考

笔试

7

1198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必考

笔试

8

1199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6

必考

9

1200

编导概论

6

必考

笔试

10

1201

影视声音艺术

5

必考

笔试

11

4906

视听元素组合训练6

必考

实践

12

1202

视听元素基础

5

必考

笔试

13

1203

电视写作

5

必考

笔试

14

4907

电视作品赏析

5

必考

实践

总学分

70

2,独立本科段

专业代码:664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考试方式

1

178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2

178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必考

笔试

3

0359

英语(二)

14

任选一门

笔试

0244

日语(二)

14

笔试

0049

俄语(二)

14

笔试

4

0560

传播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5

1204

电视艺术概论

5

必考

笔试

6

1205

非线性编辑

6

必考

笔试

7

1206

电视采访

6

必考

笔试

8

3381

视听语言

6

必考

笔试

9

4908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

6

必考

实践

10

1207

电视文艺编导

6

必考

笔试

11

1208

电视艺术片创作

6

必考

笔试

12

1209

广播新闻节目创作

5

任选一门

笔试

1210

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5

笔试

13

4909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72

说明:

(1)报考条件:

学科门类为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管理学(11)类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

其他学科门类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电视摄影造型基础"和"电视画面编辑基础"两门课程.

(2)考生可不考公共外语,但须在"中国文化导论","企业文化","市场营销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四门课程中选考三门课程.

五,课程说明,自学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

(一)专科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明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程》刘瑞复李毅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程说明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钱淦荣罗正楷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大学语文(课程说明略)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大学语文》徐中玉,陶型传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说明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计算机应用基础》杨明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5,中国文化导论(课程说明略)

《中国文化导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中国文化导论》陈洪赵季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6,导演艺术基础

课程说明:课程涵盖了对影视各种元素的认知和运用,对形象思维的研讨和开发以及对导演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演练,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希望通过"学习基础理论,观摩分析影视作品,完成文字,实践摄录练习,讨论"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并学会将一些表述技巧,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成功的运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造就理论与实践并举的专业人才.

《导演艺术基础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影视导演基础》王心语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7,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讲授画面编辑的基本原理,法则和各种剪辑技巧,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使考生掌握编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电视画面编辑流畅,了解线形电视编辑设备,熟练驾驭多种非线性编辑软件,并能够恰当地使用技术手段为创作意图服务,在

节目编辑中做到画面组接合理,表意清晰准确,达到电视剪辑的专业水平,具有较强艺术创作能力.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画面编辑》王晓红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在掌握电视摄像技术和操作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运用电视摄影手段进行画面取材,建立电视节目创作本体意识的一门必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节目构思和创作,了解各类电视画面的造型功能和作用;熟悉不同焦距的光学镜头造型特点及艺术表现力;熟悉各种照明光线和色彩造型手段的运用;掌握各种运动摄影的造型功能作用;理解电视摄影场面调度的作用和类型.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任金州陈刚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9,编导概论

课程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技巧,包括视觉,听觉语言的运用,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电视新闻节目采摄与制作,电视编导思维的训练,文字和镜头的和谐统一,摄像机的驾驭使用以及节目生产过程中必备的蒙太奇思维的训练,光线与音响的处理等.本课程是门综合实践课,它涉及文字的能力,镜头语言的组织能力,认识生活和实际采写的综合能力,还有后期的制作能力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哲学的方法,需要学生具备编导艺术和一定的技术手段,是检验编导专业的学习效果的综合课程.在学习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当代电视艺术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

《编导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节目编导教程》刘坚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0,影视声音艺术

课程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影视节目制作中声音艺术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声音元素(有声语言,环境音响及动效,影视音乐等)的特性,掌握声音在视听艺术创作中叙事,表现的一般规律,声音在重构影视失控和作为节奏要素,剪辑要素和风格要素的特殊表现功能,以及声画关系处理和声音设计理论等,使考生在今后的视听艺术创作中具备必要的理论修养.

《影视声音艺术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影视声音创作艺术》伍建阳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

11,视听元素组合训练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实践训练课程,着重培养考生动手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可以独立制作电视节目;包括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通过三大环节:构思创作,拍摄录像和编辑混录,对考生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训练,掌握摄录设备,编辑设备的操作使用,灵活运用字幕,特技等手段,丰富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能独立完成10分钟左右电视片的制作.

《视听元素组合训练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孟群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2,视听元素基础

课程说明:本课程通过对电影和电视画面构成元素,镜头设计和运用,剪辑技巧和风格的简单介绍,建立考生的视听思维习惯,使考生了解视听语言的特性,学会解读影视作品,培养考生的视听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了.

《视听元素基础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威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3,电视写作

课程说明: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写作实践训练,使考生掌握在电视媒体的语境中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在了解电视写作的一般方法基础上能够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写作文稿,具备从事电视节目创作所必需的专业化的表述能力.

《电视写作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文体写作》孔德明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4,电视作品赏析

课程说明:本课程通过对大量中外优秀电视作品观摩和赏析,深入分析其整体结构,视听语言,叙事手法和意义构成,使考生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分析各种电视作品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的各种关于电视作品创作的基础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把握电视作品创作的基本思路和手段,从而掌握电视片创作的一般规律,为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打下基础.

《电视作品赏析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艺术学》高鑫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二)独立本科段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英语(二)(课程说明略)

《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4,传播学概论(课程说明略)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传播学概论》吴文虎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电视艺术概论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视艺术的界定,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电视艺术的语言语法,各类型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规律以及现状等基本问题.通过本课程使考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视艺术的艺术特性,创作观念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形成对电视艺术中各种重要艺术品种的基本创作规律和艺术特征的全面认识.

《电视艺术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艺术概论》高鑫周文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6,非线性编辑

课程说明:本课程通过对影视剪辑技术发展过程的回顾介绍了非线性编辑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中的作用,讲解了数字视频的基本原理和非线性编辑的基本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学会运用非线性编辑的制作手段,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从而具备基本的广播,电视后期编辑能力,具备与新闻业务相关的基础技术常识和技术能力,更好的适应广播电视行业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非线性编辑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影视非线性编辑》张歌东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版

7,电视采访

课程说明: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电视采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考生形成电视记者的思维和新

闻观念,掌握电视采访的基本规则,熟悉电视语言和创作规律,具备采访能力和新闻素养,电视意识,为从事电视记者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电视采访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采访》曾祥敏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视听语言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视听语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法则为基本内容,从声音和画面的角度详细的介绍了这一媒体构成形式的内部规律和客观法则.主要介绍了信息传播和电视审美理论规律及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作用;电视艺术本体和形式美表现形式及应用价值;声音的基本特征,表现,种类;声音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镜头语言与有声画面概念及特征,镜头语言与有声画面的规律和应用;音乐语言,音响语言的作用规律及应用;蒙太奇,长镜头和有声画面的内涵与作用;电视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及声画艺术处理等内容. 《视听语言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声画艺术》张凤铸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版

9,电视文艺节目创作

课程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掌握电视文艺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深可理解构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相关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组成员则,懂得如何操作实施各种类型的电视文艺节目,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有效地完成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目标,能创作出符合编导意图的电视文艺作品.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自学考试大纲》天津年考委制定

《电视娱乐节目新论》韩青郑蔚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10,电视文艺编导

课程说明:本课程介绍了电视文艺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历史脉络,使考生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整个学科的理论构架和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电视与其它各种艺术的关系以及电视与各门艺术结合的有效方式和深层原因,掌握相关的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知识,为从事电视文艺节目制作工作打下基础.

《电视文艺编导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胡妙德关玲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11,电视艺术片创作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文体特点,类型和风格,以及电视艺术片创作的文案写作,编导艺术,叙事模式,视听语言和基本创作技巧等,通过对大量优秀电视艺术片进行全面深刻地片例分析,使考生掌握电视艺术片创作的基本要领,创作规范和修辞技巧,并领会电视艺术片的创作规律.

《电视艺术片创作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艺术美学》高鑫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12,广播新闻节目创作

课程说明:本课程着重介绍了广播新闻节目制作流程,技巧与环节统筹,节目编制的基本方法及其要领和一般规律,整合了当代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理论和实务,以广播的媒介特性和新闻节目特性为切入点介绍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理念,以系统化的方式解构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本课程使考生了解广播新闻节目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方法,熟悉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规律,掌握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技能,使考生具备制作广播新闻节目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广播新闻节目创作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潘力董晓平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3,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

课程说明:本课程介绍了电视频道包装(含节目包装)与电视节目编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考生能恰当地运用编辑理念为频道的专业定位和提高节目收视率服务,理解电视包装与编排的一般方法,懂得如何运用不同的包装与编排手段,实现电视节目资源的优化配置,掌握电视频道包装与节目编排的基本技能,为电视机构的频道运作和管理打下基础. 《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自学考试大纲》天津考委制定

《电视包装与编排》李艳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年版

后期影视剪辑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

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由于

划:又称“划入划出”。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 校梢跃缮稀⑾隆⒆蟆⒂业榷喔龇较颉?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

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书中涉及的其他名词

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内景:也称“棚内景”。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

音的重要形式。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 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其基本特点是声音(尤其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

声画对位: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另一种情形,包括两种艺术处理方式:(1)声画对比。声音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一致,但存在量度、节奏的反差。 (2)声画对立。声音与画面的形象和情绪完全相反。

制片人:英文名称为Producer,一部影片行政上的监督者,地位和负责艺术的导演并驾齐驱。制片人负责为一拍片计划筹措资金、购买电影剧本和延聘导演与其他重要的相关人才,如大卫·塞茨尼克。

视频剪辑的基础知识

专题片制作中的剪辑基础知识

镜头的剪辑连接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镜头;加一类是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和焦距均不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画面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变化的。运动镜头的摄像机的机身、机位和镜头的焦距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段。

固定镜头的组接

(1)固定镜头的组接需要在镜头之间寻找某种一致性,通常是指一组固定镜头在内容上的相关性。

(2)画面内静止物体的固定镜头相互连接,可寻求镜头长度的一致性。

(3)画面内运动物体的固定镜头的连续组接,截取精彩的动作瞬间或选择完整的动作过程。

运动镜头的组接

(1)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的镜头相连,应除去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度。

(2)主体不同、运动方向相反镜头的连接应保留镜头的起落幅度。

(3)一组急推或急拉的镜头相连接,应适当地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度。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组接

(1)表现静态对象时,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连,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

(2)表现呼应的关系时,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连应视具体情况,决定镜头相接处起落幅度的取舍。

动作的组接

画面内的运动,主要包括人物的动作和物体的运动。人物的动作和物体的运动是否连贯,直接关系到影片结构的完整性和对影片主题表达的准确性。

(1)消失剪辑:当主体通过运动从画面上消失时,是组接的最好机会。

(2)封挡切换:封挡是指当画面上运动的主体挡死了镜头,无法分辨对象时,是最好的组接机会。

(3)出画入画:出画入画是指画面上的运动主体,运动出画面或运动入画面,这时也是剪辑的最好机会。

(4)直接对切:当同一场景或不同场景有一定的呼应关系时,可直接对切。

(5)镜头的切换与动作转换需要保持一致。

(6)把剪接点的位置选择在当画面上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的瞬间。

(7)在画面上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瞬间进行剪辑。

(8)画面上主体的动静转换。画面上的主体从运动到静止或从静止到运动的转换,在素材的片子中经常出现从运动到静止,剪接点应放在主体显示出静止偏向的瞬间。静止到运动的转换,剪接点应放在主体显示出运动偏向的瞬间。

(9)剪接点选择在动作的静止点或结束点上。

(10)运动的主体在做动作时总会有一个静止的点,利用这个点来作为剪接点

专题片制作中的剪辑基础知识

影片图像与声音素材的分解与组合。即将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是对拍摄的一次再创造。剪辑与剪接不同,后者指对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

从素材到一部完整的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等几个步骤。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在整个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传统剪辑

也可称为剪辑的基本功。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使观众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气呵成的;二是使影片段落、脉络清晰,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场面。因此,这种剪辑必须做到:

①防止混乱。镜头衔接必须准确无误,不脱节不重叠,人物动作的方向、空间关系必

须一致。

②镜头转换协调。剪辑往往以动作形态、节奏为剪辑点,即“动接动”、“静接静”。“动接动”指在镜头或人物的运动中切换镜头,如一个摇摄镜头接另一个摇摄镜头或一人奔逃的镜头接一人追逐的镜头等等。“静接静”指从一个动作结束后(或静止场面)接一个动作开始前(或静止场面)。

③省略实际过程。即省略不必要的、观众不看自明的过程,而仍能保持动作或情节的连贯。如一个飞机起飞镜头接一个飞机降落镜头可以省略旅行过程,一个桃花盛开的镜头接一个满地落叶的镜头可以省略时间的变化过程等等。传统剪辑,基本上是按着正常的生活逻辑进行,但又不是自然主义地记录生活中的全部过程。

创造性剪辑

习惯上把能提高影片艺术效果的剪辑方法称为创造性剪辑,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戏剧性效果剪辑。运用调整重点、关键性镜头出现的时机和顺序;选择最佳剪辑点,使每一个镜头都在剧情展开的最恰当时间出现。

②表现性效果剪辑。是在保证叙事连贯流畅的同时,大胆简化或跳跃,有选择地集中类比镜头,突出某种情绪或意念。将一些对比和类似的镜头并列,取得揭示内在含义、渲染气氛的效果。

③节奏性效果剪辑。一般说来,镜头短、画面转换快,能引起急迫、紧张感;镜头长、画面转换慢,可导致迟缓或压抑感。因此长短镜头交替,画面转换快慢结合可造成观众心理情绪的起伏。利用这一点,在剪辑上控制画面的时间,掌握转换节奏,就可控制观众的情绪,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这种剪辑节奏也称剪辑调子。然而镜头的长短、转换快慢不能超越观众对内容含义理解的限度,否则就会造成混乱。剪辑调子常常也表示出影片情节或情绪的段落,使影片起伏张弛有致。影片中一个段落的剪辑调子是由镜头的数目来计算的,称剪接率。镜头数目多,称剪接率高或快调剪辑;镜头数目少,称剪接率低或慢调剪辑。

实用剪辑手段分析

剪辑手段 剪辑的各种处理方法及其规律。电影的剪辑手段,主要是为了保证人物刻画的鲜明性、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时间空间关系的合理性、节奏处理的准确性。常见的剪辑手段有以下几种:1.为了调整时间空间关系,或延伸时间扩大空间,加重戏剧渲染和调整节奏,采用分剪多用、反复插接和移植借用的手法;2.画面中间挖格省略法和画面拼接延长法;3.声带的删挖、串改移位法;4.利用动作衔接镜头和利用动作错觉转换镜头法;5.为了取得情绪外延的回味或突兀的震惊效果,采用镜头长度的特殊处理;6.利用短镜头的反复跳切增强剧情节奏感,和利用静态的短镜头跳切造成动势感;7.利用特殊的“剪辑留格”(指动作和镜头运动后的停顿格数所造成的稳定瞬间)起到电影语法上的标点符号的作用;8.运用隐、显、化、划、叠印等附加的光学技巧或专用的特殊技巧作为场面、段落间的过渡; 9. 戏剧段落的移位调整和增删10.对音乐、语言(对白、旁白、独白、内心独白、解说)的剪辑和自然音响的配置。对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样式的影片,可使用不同的剪辑手段。

剪辑 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手法,是由特写镜头直接跳切到全景镜头或由全景镜头直接跳切到特写镜头的组接形式。两极镜头的组接能使剧情的发展在动中转静或在静中变动,产生特殊艺术效果。影片运用这种组接形式给予观众的直感极其强烈。节奏上形成突如其来的变化,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 阶梯式镜头剪辑 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手法。在同一方位上,对同一人物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逐步跳切的画面组接,或反过来从特写依次跳切到全景的画面组接。这种手法只有在特定场景中,为了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强调造型的对比,渲染气氛,加.强节奏,才能运用。 变格剪辑

MV的剪辑技巧

一部成熟的作品是将特效应用于无形,完全融入到作品的内容中去,如果说内容是“神”,那么特效就是“形”,只有做到“形神兼备”,并且让“形”完全为“神”服务,让特效完全融入到作品的骨肉中去,这才是成功的作品,也才是成功的特效,如果整个作品不成功,特效再好又有什么用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MV的制作一定要有设计意图 如果镜头象一盘散沙毫无章法,那一定是一部没有凝聚力的作品。 二、MV要有“编辑感” 在网上看过许多MV,大段大段的往音乐上堆砌镜头,不理会音乐的节奏,不理会歌词的内 三、MV要注意音乐与画面的节奏相结合 1、音乐的节奏与画面切换的节奏要协调

2、学会把握音乐重音 我把称为“踩点”,以前我对这一点注意得不多,直到前段时间我制作“大秦帝国”那个 四、镜头的剪辑要有章法 镜头的剪辑,因人而论,不一而论。很难用三言两语总结出哪些镜头是好的镜头,哪些在剪辑时应慎重,但是,我们还是有些一般性的规律: 1、剪辑镜头要注意近景、中景、远景的巧妙搭配 2、要注意画面本身的张力

3

6、转场 (一)无技巧转场 (1)特写转场 镜头进入某人或某物的特写画面后,周围的环境隐去,下一镜头转换为其它环境下的事物。(2)空镜头转场 所谓“空镜头”,就是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如月亮,树林,落雪,大雨等等,这些镜头可以用来做转场之用,它在渲染情绪方面的作用我在后边会有详细叙述。 (3)同类内容转场 如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片断,一只挂钟的特写,走着走着,镜头一晃,十八年过去了,依然是这只挂钟在墙上走着,这就是典型的同类内容转场。 (4)相似体转场 由我剪辑的小纪录片《怀》,第四幕是从茂陵博物馆到平阳公主墓的过度,在博物馆门外的小路上,镜头突然放大,再缩小时已经田间的泥土小道,后边就是平阳公主墓,这里用的就是小路和泥土路这两种相似体的转场。 (5)入画出画转场 正在激烈对打的人物,“嗖”的一声跳出画面,下一个镜头落在别处,或直接进入其它情节,这就是入画出画的转场。 (6)封挡切换 人物主体用身体或物体挡住画面时进行下一镜头的切换,叫做封挡切换。 (7)利用声音或解说词进行转场 (二)技巧转场

绝妙的视频剪辑技巧

绝妙的剪辑技巧 作者:Cesar Romero 宣传片已成为现今各大电影公司和众多电视台用来预告节目和吸引观众、打造品牌的主要手段,而如何能够做成功的宣传片是国内创作人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而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多。因此,我们《数码设计,CGWORLD》杂志与业内知名的中文媒体品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开辟《Cesar讲解宣传片》栏目,希望借助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把大量的国内外宣传片的先进创作理念、经验、技法介绍给国内的创作人员,也希望通过这一交流的平台能使国内从业人员都来关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望推动中文宣传片的发展。内容将涉及许多经典的宣传片、不同种类宣传片的不同运作策略、中美宣传片创作的对比、从宣传片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宣传片制作的技巧等等,可以说角度新、内容广。衷心希望各位读者从中有所收益,希望中文宣传片能够和其它片种一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主持人介绍-广 大家好,我是CesarRomero,欢迎来到我的专栏,本期我将和大家一起讨论影视宣传片的相关话题。我是美国人,学习电影研究专业和导演专业,在电影行业已工作了十多年。从剪辑师到声效师,从培训师到试镜导演,从预算庞大的制作公司到资金紧张的独立电影公司,我几乎涉足过电影行业的每个领域。作为苹果公司的认证培训师,

我有丰富的电脑后期软件教学经验,还曾参与约翰.弗雷滋领导的电影《蜘蛛侠2》的特效制作——该片获得了奥斯卡大奖。2000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做短途旅行,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国家。2004年,我离开好莱坞来到中国,在这里从事我最擅长的工作:电影和电 视。 引言 每个做电影的人,都会对运转更快的电脑,配备更好的摄影机,更廉价的成本心怀感激。通常用电脑剪辑成本不菲,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高。现在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剪辑软件,甚至可能是免费的——这取决于人们的品德。在数字革命的早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恐慌:剪辑师们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工作,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将从电视、电影而不是多年的实践中学会剪辑。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尽管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剪辑师涌现,剪辑依然有它自身的适用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剪辑非常成功的宣传片。 MTV剪辑:彻头彻尾的“MTV”风格 "MTV"风格”是最常被用来形容剪辑的词语之一。虽然对这一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实际上指的是用许多快切画面和着音乐节奏来剪辑的一种方式。通常“MTV风格”很吸引年轻人,因为让他们看到有些东西是那么“酷”。在认识到自己频道的品牌形象后,MTV在宣传片"ALbert和Nancy”中,运用"MTV风格”。大量快切画面随着摄影机位

影视剪辑方法的分类有两种

影视剪辑方法的分类有两种: ①有画面附加技巧剪辑与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 ②线性剪辑与非线性剪辑。 一、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特技” ?所谓画面附加技巧,也称光学技巧,即用光学印片方法在已有画面上印出(做出)的某种技巧处理,如:淡入、淡出、化出、化入、划出、划入、帘出、帘入、叠印、定格和多画面,等等。 ?相对于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人们称之为传统剪辑手法,简称为传统手法,日本人称为“古典法”。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1、显(又称渐显,渐明,淡入): 影视片镜头从全黑中渐渐现出画面,好比舞台上的灯光自黑暗中渐渐明亮起来一样(即开幕)。 往往用在一场戏第一个镜头的开端,表现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开始。 电影中淡入技巧制作的长度一般为1.5~4.5 英尺,常用尺寸为3~4 英尺。电视中 淡入的技巧制作的长度一般为2 秒。 2、隐(又称渐隐,渐暗,淡出): 影视片镜头中画面由明亮渐渐隐去,直至变成全黑,好比舞台上的灯光由明亮渐渐转暗(即闭幕)。 往往用在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的末尾,表现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终结。 电影中淡出技巧制作的长度一般为1.5~4.5 英尺,常用尺寸为3~4英尺。 电视中淡出技巧制作的长度一般为2 秒。 “淡出”和“淡入”在影视片中应用率很高,一般情况下连在一起运用,犹如戏剧舞台上的幕落与幕起一样。以实现段落分割和转场的创作意图。 前一个镜头“淡出”,下一个镜头“切入”,即先慢后快,可以起到加强节奏的作用。 前一个镜头“切出”,下一个镜头“淡入”,即先快后慢,可以起到舒缓节奏的作用。 3、化(又称溶化、溶变):

影视片在前一个镜头尾“渐隐”中,同时后一个镜头渐显入,直至上一个镜头画面完全消失,下一个镜头画面完全出现,前后两个镜头“变”的过程是经过“溶变”的状态来实现的,这种画面附加技巧称之为“化”。 它在同一场戏和同一段落中,或不同场景和不同时空中分隔时间与空间。 适用于比较缓慢或柔和的节奏。 “化”可以分为“化出”、“化入”。 电影中所用的长度一般为2.5~6 英尺,常用3 英尺和4 英尺两个长度。 电视中所用长度一般为3~4 秒。 “化”的表现手法比较单一,常用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转换,还可以作为一种情绪的渲染手段来使用。 4、划(又称划变,Mask): 影视片镜头中,前一个镜头画面渐渐划去,而在划的同时,后一个镜头画面渐渐划入,前后两个镜头“变”的过程是经过“划”的状态来实现的。 它的作用是在同一场戏和同一个段落或不同时空和不同场景中分隔时间和空间,而且还可以分别表现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里所发生的事件。 镜头转换采用“划”的技巧,可使节奏加快,具有容上的对比、映衬、活泼、明快之感。 “划”的技巧制作,电影需要长度一般为1~2英尺,常用1.5 英尺(24 格或10 格,0.5 秒)。 电视使用长度一般为1 秒(25 帧或13~16帧)。 5、甩出,甩入: 镜头突然从表现对象上甩开(甩出),或镜头突然从别处甩到表现对象上。 它可以用来分离时间和空间。 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可以采用这种技巧来表现不同的主题动作和事件。适用于快节奏。往往用在情节进展的关键时刻,使原来紧的气氛更加强烈。 6、翻转画面: 一个镜头经过180°的翻转换为另一个镜头。在影视片中特别适用于反差性较强的剧情对比,使影片通过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 7、倒正画面:

提升剪辑效果的五大技巧

提升剪辑效果的五大技巧 提升剪辑效果的五大技巧 我的剪辑流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做笔记,对于那些需要较长制作周期的大型电影或者项目来说更是如此。我发现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写下来是唯一能够理顺所有资料和信息的方法。 最近在我制作一部纪录片的片头时,我发现自己没有灵感、工作停滞不前。在尝试过多种方法之后,我还是觉得自己在白费力气。于是,我决定回头看看自己在其他项目上的笔记,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我找到了自己以前的笔记,它们能够帮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向。这些思路是独创想法的结合,想起自己当时跟剪辑师朋友们的讨论,很容易就能激发出这些想法。 Peter Hass 预先确定自己的剪辑思维和理念 在过去的经历中,我学到很重要的一课是预先确定自己的剪辑思维和理念。银幕就像是一个钥匙孔,观众要透过钥匙孔瞥见你的角色和故事。在你剪辑电影的时候,你需要将自己放到门外的位置,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能够将故事中的要点放到观众眼前,你就能为接下来的整部电影定下基调。 电影最开始的几个场景是至关重要的:你是在表达自己要使用的电影语言;这部电影会说出怎样的电影“方言”。我认为电影的第一卷可以说是你整部电影的基石。现在我不是说每部电影都需要有开场的字幕特效,或者一副上帝的声音在说明每个角色和剧情的背景,但是开场片段(或者是整个第一卷)都会讲到关于电影的很多内容,以及你打算如何与观众交流。 情节、主题和“这是讲什么的”是不一样的 Alan Moore,知名漫画小说家和漫画作者,其作品最为有名的当属《守望者》和《V字仇杀队》。他曾写过一篇关于自己创作漫画的流程的文章。他告诫新晋作家们说,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在早年的时候)经常会混淆故事的大意、情节和主题。Moore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述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过总结起来就是:故事的情节只是正在发生的时刻(动作),而故事的大意通常会贯穿整个故事的情节当中。 《V字仇杀队》 《闪灵》 我对此的理解,可以以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为例。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冬天大雪封路,杰克一家三口在一处偏僻的旅馆过冬,慢慢地杰克开始得了一种怪病,并开始折磨自己的家人,直到后来被困在旅馆外面一个结冰的迷宫中。但从这些情节中揭示出的主题就复杂得多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杀人恐怖片那么简单。酗酒、家庭不和以及家庭暴力这些主题已经深植于故事大部分内容中(从纪录片《Room 237》来看这些主题更加深刻)。而这部主要讲什么的`是什么,也就是所谓的大意,则是当人们将内心的恶魔释放出来后,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保持灵活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周密的计划都任何一部电影都非常重要,同理也适用于剪辑室和拍摄现场。但是如果我们过于死板地依赖计划,不懂得灵活变通,那么就会不断积累问题,最终导致失败。比如推拉镜头有问题,或者蒙太奇手法没能正确地讲故事,那么此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对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有清晰的想法,并且具备推倒重来的能力,和坚定自我的意志力。 找信得过的人征求他们的反馈意见 你在完成电影的过程中,最好的一个“工具”就是测试观众(首批观影的人)。在你的电影正式公开之前,能够听到一些特别私人的反馈是非常不错的。通常他们会是你的编剧或者

后期影视剪辑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后期影视剪辑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后期影视剪辑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 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

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

晚会剪辑技巧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策划、构思、采访、拍摄、剪辑、特技合成、解说配音、字幕等多道工序,而其中剪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建立节目的剪辑风格所谓节目的剪辑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剪辑师对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它体现了剪辑师对编导者创作意图的理解,对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剪辑师所做的剪辑提纲是其具体的表现。由于电视节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编导者的风格不同,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种类的节目应采用不同的剪辑方式。剪辑师在动手剪辑一部片子前,必须首先熟悉节目,把握住编导者的创作意图及艺术追求,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考虑所采用的剪辑手段,建立片子的剪辑风格。剪辑风格一旦确定,就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贯穿于整个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剪辑师来说,建立剪辑风格虽然重要,但表现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必须服从而不能违背编导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要求,要与节目的主题、内容、形式、结构达到有机地统一。 ?二、选择画面剪辑点在后期剪辑中,无论是剪动作、剪情绪、剪节奏,剪辑点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下面试例举几种选择剪辑点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1.不同类型节目的剪辑综艺晚会类节目,大多数以歌舞为主,其剪辑点需按歌曲内容及音乐旋律、节奏、乐句、乐段来选择,并且在音乐节拍强点上切换镜头比较流畅。电视剧类的节目,多数按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情绪的变化来选择剪辑点。 访谈性节目,一般按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及现场气氛来切换镜头。纪录片及纪实性专题片的剪辑要力求真实可信,尤其是长镜头拍摄时,剪辑要尽量保证镜头完整,避免剪得过细过碎。竞技体育类节目,由于动感较强,应选择动感强烈的地方作为切换点。 > 删除?2.镜头长度的选择一般说来,镜头景别、画面信息量的多少及画面构成复杂程度都会影响镜头长度的选择。就景别而言,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就画面信息量而言,信息量大时,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就画面构成复杂程度而言,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对于叙述性或描述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

宣传片中绝妙的剪辑技巧

羇腿薃蒅葿肂蒃宣传片中绝妙的剪辑技巧(转载) 羁螂芇虿薀蚂芄(2011-12-12 09:27:29) 袂螅衿莂袂肆膇 分类: 标签: 螅螅肀蚀蒁羆莈宣传片中绝妙的剪辑技巧(上) 薇芀蒂袅螈薈肁宣传片已成为现今各大电影公司和众多电视台用来预告节目和吸引观众、打造品牌的主要手段,而如何能够做成功的宣传片是国内创作人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而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多。因此,我们《数码设计,CGWORLD》杂志与业内知名的中文媒体品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开辟《Cesar讲解宣传片》栏目,希望借助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把大量的国内外宣传片的先进创作理念、经验、技法介绍给国内的创作人员,也希望通过这一交流的平台能使国内从业人员都来关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望推动中文宣传片的发展。内容将涉及许多经典的宣传片、不同种类宣传片的不同运作策略、中美宣传片创作的对比、从宣传片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宣传片制作的技巧等等,可以说角度新、内容广。衷心希望各位读者从中有所收益,希望中文宣传片能够和其它片种一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葿聿肅芅蚇袃羅主持人介绍 袁膅肇袇蒀膅肄大家好,我是CesarRomero,欢迎来到我的专栏,本期我将和大家一起讨论影视宣传片的相关话题。我是美国人,学习电影研究专业和导演专业,在电影行业已工作了十多年。从剪辑师到声效师,从培训师到试镜导演,从预算庞大的制作公司到资金紧张的独立电影公

司,我几乎涉足过电影行业的每个领域。作为苹果公司的认证培训师,我有丰富的电脑后期软件教学经验,还曾参与约翰.弗雷滋领导的电影《蜘蛛侠2》的特效制作——该片获得了奥斯卡大奖。2000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做短途旅行,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国家。2004年,我离开好莱坞来到中国,在这里从事我最擅长的工作:电影和电视。 莄蚅肇节芄袆蕿引言 蒇膇螀蒄莄蝿荿每个做电影的人,都会对运转更快的电脑,配备更好的摄影机,更廉价的成本心怀感激。通常用电脑剪辑成本不菲,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高。现在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剪辑软件,甚至可能是免费的——这取决于人们的品德。在数字革命的早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恐慌:剪辑师们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工作,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将从电视、电影而不是多年的实践中学会剪辑。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尽管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剪辑师涌现,剪辑依然有它自身的适用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剪辑非常成功的宣传片。 莆薂蚄膆罿膁薄MTV剪辑:彻头彻尾的“MTV”风格"MTV"风格”是最常被用来形容剪辑的词语之一。虽然对这一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实际上指的是用许多快切画面和着音乐节奏来剪辑的一种方式。通常“MTV 风格”很吸引年轻人,因为让他们看到有些东西是那么“酷”。在认识到自己频道的品牌形象后,MTV在宣传片"ALbert和Nancy”中,运用"MTV风格”。大量快切画面随着摄影机位的移动和音乐节奏一一亮相,最终Nancy的演唱打动了观众。如果用两位年轻歌手来取代

影视剪辑实用技法

一:影像剪辑者必备 ·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 ·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 ·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 ·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 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二: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寻找剪切点无疑是编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里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 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 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 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 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根据作品的不同,前后画面的不同,剪切点可以有所变化。正确的剪辑方法不是唯一的。当然,剪辑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几约定,它们可以说是剪辑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非常重要,但由于剪辑本身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时也会打破规则,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五:剪辑的目的 从物理制约中解放,自由控制时间和空间 ·在摄影和制作中有时需要分割镜头,在后面把它们构成一个情节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实际时间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间的移动 结合演出意图构成剧情,确定作品的最终面貌 ·有目的地进行镜头的连接,明确、强调想表达的内容 ·使镜头的顺序和结构更严密,突出情节性要素 六: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 动作连接,是指对被拍摄物体的动作进行的剪辑。 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卷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

宣传片中绝妙的剪辑技巧

宣传片中绝妙的剪辑技巧(转载) (2011-12-12 09:27:29) 转载▼ 分类:分享/软件 标签: 杂谈 宣传片中绝妙的剪辑技巧(上) 宣传片已成为现今各大电影公司和众多电视台用来预告节目和吸引观众、打造品牌的主要手段,而如何能够做成功的宣传片是国内创作人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而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多。因此,我们《数码设计,CGWORLD》杂志与业内知名的中文媒体品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开辟《Cesar讲解宣传片》栏目,希望借助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把大量的国内外宣传片的先进创作理念、经验、技法介绍给国内的创作人员,也希望通过这一交流的平台能使国内从业人员都来关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望推动中文宣传片的发展。内容将涉及许多经典的宣传片、不同种类宣传片的不同运作策略、中美宣传片创作的对比、从宣传片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宣传片制作的技巧等等,可以说角度新、内容广。衷心希望各位读者从中有所收益,希望中文宣传片能够和其它片种一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主持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CesarRomero,欢迎来到我的专栏,本期我将和大家一起讨论影视宣传片的相关话题。我是美国人,学习电影研究专业和导演专业,在电影行业已工作了十多年。从剪辑师到声效师,从培训师到试镜导演,从预算庞大的制作公司到资金紧张的独立电影公司,我几乎涉足过电影行业的每个领域。作为苹果公司的认证培训师,我有丰富的电脑后期软件教学经验,还曾参与约翰.弗雷滋领导的电影《蜘蛛侠2》的特效制作——该片获得了奥斯卡大奖。2000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做短途旅行,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国家。2004年,我离开好莱坞来到中国,在这里从事我最擅长的工作:电影和电视。 引言 每个做电影的人,都会对运转更快的电脑,配备更好的摄影机,更廉价的成本心怀感激。通常用电脑剪辑成本不菲,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高。现在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剪辑软件,甚至可能是免费的——这取决于人们的品德。在数字革命的早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恐慌:剪辑师们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工作,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将从电视、电影而不是多年的实践中学会剪辑。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尽管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剪辑师涌现,剪辑依然有它自身的适用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剪辑非常成功的宣传片。 MTV剪辑:彻头彻尾的“MTV”风格 "MTV"风格”是最常被用来形容剪辑的词语之一。虽然对这一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实际上指的是用许多快切画面和着音乐节奏来剪辑的一种方式。通常“MTV风格”很吸引年轻人,因为让他们看到有些东西是那么“酷”。在认识到自己频道的品牌形象后,MTV在宣传片"ALbert和Nancy”中,运用"MTV风格”。大量快切画面随着摄影机位的移动和音乐节奏一一亮相,最终Nancy的演唱打动了观众。如果用两位年轻歌手来取代ALbert和Nancy,宣传片将平淡无奇,但是通过这些年长歌手看似闲散、不经意的表演,宣传片诠释出了MTV特有的风格,也变得非常幽默。 看不见的剪辑:与故事融为一体 看完真实生活中的恐怖,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恐怖电影。天映电影频道用动画新闻的方式为8月将播出的韩国恐怖电影做宣传。宣传片将电影中的可十白镜头和轻松的卡通天气预报形式做了巧妙的结合,制作出非常有创意又充满趣味的宣传片。宣传片中,两种风格的鲜明对比非常独特,而剪辑师不得不考虑怎样将宣传片从可爱的画面切换到恐怖场景。通过把恐怖场景放到卡通电视屏幕上来表现的方法,恐怖故事仿佛离观众的真实生活远了一些,从而让观众感觉更安全。 时机的选择:把握好节奏 BBC ONE的宣传片《罗马圆形大剧场:罗马死亡竞技》也用到了“旁观”这一策略。一场交通事故使两个男人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司机大声吵骂,路人纷纷围观,此时画面突然转向了古罗马的死亡竞技场。起初的争吵过程用了慢动作来表现,两个男人的形象也比真实生活中要更高大。当他们向对方大声咆哮,观众驻足围观时,叮当的金

视频剪辑技巧

视频剪辑技巧 剪辑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手法,是由特写镜头直接跳切到全景镜头或由全景镜头直接跳切到特写镜头的组接形式。两极镜头的组接能使剧情的发展在动中转静或在静中变动,产生特殊艺术效果。为了使作品出来的更好,要用到一些剪辑的技巧!今天哈尔滨完美动力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几个非常实用的剪辑技巧! 形象的大小与角度转变范围 当2个镜头的差距相当小的时候连接在一起往往感觉相当别扭!因为2镜头的差距小,观众感觉不到应有的转变,因此会感到厌烦,这样就没有达到流畅的效果。比如说从远景切换到近景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远景切换到和远景差距不大的大概脚脖子的位置,观众就会觉得相当别扭了。另外从角度上来说,如果你第一个镜头是某人的正面在人的后面有个路灯,下一个镜头只转15度或者说30度拍摄很明显在演员位置不改变灯的位置也不改变的情况下取得的拍摄结果肯定是在背景中灯的位置相对于前一个镜头发生改变。这明显是一个错误。2个镜头接在一起当然很奇怪当然是错误。但是如果你转了90度或者180度的角度来拍摄所得到的结果是另外一种情形灯和人的相对位置也发生了改变,由于改变的角度很大,观众是可以接受的,观众知道这是动其他角度拍摄的。所以萤幕上人物的大小和角度的转变宁大勿小。 保持明确的方向感 视频剪辑中保持明确的方向感,所以这和导演对演员和摄像机的调度都有关系。对摄像机的调度:大家都知道轴线的概念,为什么一般来说不要越过轴线拍摄(声明:没有人规定不可以越过但是好莱坞为了让观众不动脑子看片子而这么做,大家别误解)就是为了保持一种方向感。比如正反打拍摄对话人物A 和人物B对话第一个镜头A朝右看B朝左看进行对话当反打的时候一定还是A超右看B朝左边看进行对话。恩这就是所谓的方向。再次声明这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手法,和艺术无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不会让观众感觉空间混乱(当然这不是唯一方法,很多方法你可以创造,因为电影是幻觉)另外一点大家看好莱坞的片子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人物从右边出画在下面的镜头他一定从左边入画。当你想让他从右边入画接上个镜头,中间必然要加入一个他转方向的镜头进行过渡。这是一个简单容易实现的好莱坞工业手法。大家可以借鉴。 剪辑点的选择 剪辑点,视频剪辑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也就是在什么时候进行镜头的切换。我不能概括这么大的问题,但或许以下的文字可以对你的实际剪辑中会有帮助。一般来说,剪辑点分为画面剪辑点和声音剪辑点。我们重点解释画面剪辑点。一般画面剪辑点分为1动作剪辑点2情绪剪辑点3节奏剪辑点。我们只谈论动作剪辑点。 大家在剪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用不同景别的镜头来表现一个动作的情况,因为这样会让镜头语言更多样一些。但是流畅的画面组接在剪辑的时候是有技巧的,例如前面所说的小白鼠奔跑的例子。视频剪辑中最常遇到的莫过于:起坐;起卧;拥抱;握手;脱帽;穿衣;抽烟;开关门窗;走路;跑步等等。第一帧用起就是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流畅的动作其实中间都会有相对的停顿。也就是说在逐帧观看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几帧画面是相对静止的,这个地方通常就是我们要选择的剪辑点。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些静止的帧(1-2帧)我们留在

电影剪辑技巧

电影剪辑技巧 剪辑说来容易,不过就是把一个个镜头“剪开”、“组接”而已。 但是仔细想想,选用哪儿些镜头,不选用哪儿些镜头,一个镜头从哪里剪,又从哪里接,其实还真不容易。好在剪辑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只要剪辑师愿意,便可以反复修改。镜头要长一点或者短一点都可以;把一组镜头往前挪、后向移,或者摆回原位也没问题。剪辑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尽管大胆地去尝试,剪辑、修改、再剪辑。 不过最终导演或制作人会作出最后的取舍和决定,否则,一部影片可以有无数种剪辑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没完没了了。一、传统好莱坞模式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剪辑模式在世界上占有统领地位,是故事片的标准剪辑模式,也是其他剪辑方式和风格的评价标准。甚至一些持反传统剪辑观念的人也不能忽略它,因为它太深入人心了。 1、剪辑为“讲故事”服务在早期的电影创作者(特别是美国的格里菲斯)手中,剪辑很快成为故事片叙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强调叙事的剪辑技法便已日趋成熟。在经典的好莱坞剪辑模式中,剪辑几乎完全是为剧情服务的。连续剪辑法,即想法设法使前后镜头从上一个切换到下一个时尽可能地平常顺畅,不留痕迹。这一点在电影的基本构成元素---场景中最为明显。 一场戏是指在单一空间下,一段连续时间所构成的时空单元。一场戏可以只有一个镜头,便是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多个镜头组合而成的。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中,故事是由一场戏接一场戏构成的。这些戏多半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起来的,不过一般只表现那些能够推动故事发展或为故事情节提供某些重要信息的事件。故事可以从一个时间段进入另一个时间段,或者从一个场景进入别一个场景,但是在同一场戏中,剪辑应该保持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单机作业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拍摄镜头。为了确保这些在不同角度、位置下拍摄的镜头能够流畅清楚地剪辑在一起,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工作模式,其中包括大量的剪辑技巧和拍戏程序,其目的就是要掩盖剪辑痕迹,使它们不那么明显。这种方式有时候被称作隐性剪辑。 要想有效地运用这一套不露痕迹的剪辑技巧,在镜头的衔接上就必须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电影理论家巴赞曾就这一点把电影和舞台剧作过比较。在观看舞台剧时,观众的目光很自然地随着戏剧自身的逻辑、舞台上的对白和演员的走位及手势从一个角色转移到另一个角色。而在电影中,前一个镜头里的演员突然转身向银幕之外看过去,下一个镜头接这位演员所关注的事物,那就显得非常自然。又比如,两个人正在讲话,其中一个停了下来,这时观众就会期待下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回答者身上。当然,并不是所有镜头剪辑的顺序都要符合观众的期待。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不过,按照传统的电影制作观念,把镜头切换到与一场戏的主线完全无关的内容是不可取的。 就其核心目的而言,好莱坞式的连续剪辑法具有自我掩盖的特性,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它自身。它要尽量避免时间和空间的生硬转换,努力使一场戏中镜头的衔接流畅自然。剪辑的目的在于为讲故事服务,在于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将各场戏,以及一场戏中的各个镜头有机地组织起来。用好莱坞剪辑师的话来说:如果观众没有注意到剪辑,就说明他们的注意力

MV剪辑技巧分析

MV剪辑技巧分析 一、MV的制作一定要有设计意图 一部成熟的MV,一定不能是胡乱堆砌镜头的作品。从头至尾所有的镜头一定要有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要明白,自己的MV要表现什么,无论是纯剪辑的还是片花式的还是剧情式的,如果镜头象一盘散沙毫无章法,那一定是一部没有凝聚力的作品。 二、MV要有“编辑感” 在网上看过许多MV,大段大段的往音乐上堆砌镜头,不理会音乐的节奏,不理会歌词的内容,不理会镜头的长度,只知道自己喜欢哪段镜头,就整段剪下来堆在音乐上,一个镜头压好几句歌词,十几、二十秒都不换画面,画面与音乐完完全全是脱节的,这样的MV不如直接去看剧。 三、MV要注意音乐与画面的节奏相结合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对于乐感好的人来说,可能要容易一些。主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音乐的节奏与画面切换的节奏要协调。所选取音乐的节奏决定了

整部MV的风格与基调,在拼镜头的时候,就要完全遵循音乐的节奏来控制画面切换的快慢,这样给人的感觉才是协调的、舒服的。 音乐的节奏与画面内部节奏要协调。什么是画面的内部节奏呢?就是画面中人物的活动速度或是运动镜头的运动速度。比如,在一段很舒缓的音乐背景下,画面中的人物却在风驰电掣的舞剑,这就显得很不协调,办法很简单,手工调节画面的速度即可。 学会把握音乐重音。笔者把这一条称为“踩点”,以前笔者对这一点注意得不多,直到前段时间笔者制作“大秦”那个MV时,前奏部分有个老者举刀喊杀的镜头,朋友提醒笔者,这个镜头要向后退一点,笔者不明白,朋友说,恰好有个音乐重音在后边一点处,要让老者的手臂举到最高处时恰好卡上音乐重音,这样看着才舒服。所以说,制作MV并不是仅仅把画面对上音乐就行,一定要考虑画面本身的内容、节奏、人物的动作等因素,再配以选取得当的音乐,才能真正做到音乐和画面的灵魂合二为一,总之一句话,快要快得有理,慢要慢得有理。 镜头的转场要谨慎。学作MV的朋友都知道转场,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方式。一般来说,转场分为无技巧转场和技巧转场两大类。利用空镜头使您的MV更出彩。

影视剪辑方法的分类有两种

影视剪辑方法得分类有两种: ①有画面附加技巧剪辑与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 ②线性剪辑与非线性剪辑。 一、有画面附加技巧得剪辑--“特技" ·所谓画面附加技巧,也称光学技巧,即用光学印片方法在已有画面上印出(做出)得某种技巧处理,如:淡入、淡出、化出、化入、划出、划入、帘出、帘入、叠印、定格与多画面,等等。 ·相对于无画面附加技巧得剪辑,有画面附加技巧得剪辑人们称之为传统剪辑手法,简称为传统手法,日本人称为“古典法”. ·画面附加技巧得种类 1、显(又称渐显,渐明,淡入): 影视片镜头从全黑中渐渐现出画面,好比舞台上得灯光自黑暗中渐渐明亮起来一样(即开幕)。 往往用在一场戏第一个镜头得开端,表现一场戏或一个段落得开始。 电影中淡入技巧制作得长度一般为1、5~4.5英尺,常用尺寸为3~4英尺。 电视中淡入得技巧制作得长度一般为2秒。 2、隐(又称渐隐,渐暗,淡出): 影视片镜头中画面由明亮渐渐隐去,直至变成全黑,好比舞台上得灯光由明亮渐渐转暗(即闭幕)。 往往用在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得末尾,表现一场戏或一个段落得终结。 电影中淡出技巧制作得长度一般为1、5~4.5英尺,常用尺寸为3~4英尺。 电视中淡出技巧制作得长度一般为2秒。 “淡出"与“淡入”在影视片中应用率很高,一般情况下连在一起运用,犹如戏剧舞台上得幕落与幕起一样.以实现段落分割与转场得创作意图。 前一个镜头“淡出”,下一个镜头“切入",即先慢后快,可以起到加强节奏得作用.

前一个镜头“切出”,下一个镜头“淡入",即先快后慢,可以起到舒缓节奏得作用。 3、化(又称溶化、溶变): 影视片在前一个镜头尾“渐隐”中,同时后一个镜头渐显入,直至上一个镜头画面完全消失,下一个镜头画面完全出现,前后两个镜头“变"得过程就是经过“溶变"得状态来实现得,这种画面附加技巧称之为“化”。 它在同一场戏与同一段落中,或不同场景与不同时空中分隔时间与空间. 适用于比较缓慢或柔与得节奏。 “化”可以分为“化出”、“化入”. 电影中所用得长度一般为2、5~6英尺,常用3英尺与4英尺两个长度。 电视中所用长度一般为3~4秒。 “化”得表现手法比较单一,常用来表现时间与空间得变化,场景与场景之间得转换,还可以作为一种情绪得渲染手段来使用。 4、划(又称划变,Mask): 影视片镜头中,前一个镜头画面渐渐划去,而在划得同时,后一个镜头画面渐渐划入,前后两个镜头“变"得过程就是经过“划”得状态来实现得。 它得作用就是在同一场戏与同一个段落或不同时空与不同场景中分隔时间与空间,而且还可以分别表现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里所发生得事件。 镜头转换采用“划”得技巧,可使节奏加快,具有内容上得对比、映衬、活泼、明快之感. “划”得技巧制作,电影需要长度一般为1~2英尺,常用1、5英尺(24 格或10格,0、5秒)。 电视使用长度一般为1秒(25帧或13~16帧). 5、甩出,甩入: 镜头突然从表现对象上甩开(甩出),或镜头突然从别处甩到表现对象上。 它可以用来分离时间与空间。 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可以采用这种技巧来表现不同得主题动作与事件。

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剪辑技巧

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剪辑技巧 在关于中国武侠电影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武侠电影在电影艺术的范畴内它自身所具有的美学特点是什么?不论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电影,还是作为电影的文化本文,武侠电影的美学特征究竟是什么?是我们潜心研究的历史命题。如果我们不能回答这个核心问题,而只是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源流和人物年表做一种事实性的陈述,那么,这种论述也许缺少一种真正的电影学的价值。在对中国武侠电影的研究中,我们过去关注较多的是它的历史发展、它的文化精神,而忽视了它的形式属性。尽管从学术态度、或是说从理论研究的方法来说,对电影艺术形式本体的探讨是一种古典的、传统的做法;然而,就中国武侠电影的研究现状而言,我们无疑对武侠电影的形式特征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暴雨剪辑”的剧情依据与心理依据 从客观上讲,雨是一滴一滴从天上落下来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雨水是在空中停滞不动的。正所谓:“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天下篇》)。庄子的这种哲学思想表明他意识到了事物运动的相对性。在庄子看来再快的箭,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它都有相对静止的那一刻。如果我们把射出去的箭拍成每秒24格的影片,那么在1/24秒内,它的影像无疑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在空间上它是固定的、在时间上它是停滞的。自然界中的暴雨也是同样。再大的暴雨,它的真实状态也并不是像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那样是连续的不断的水柱。暴雨之所以会造成一种连续不断的水柱从天而降的感觉,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有一种先天的“缺陷”,这就是“视觉暂留”。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把一个一个的雨滴连在了一起。所以,我们会用“暴雨如柱”来形容特大的暴雨。因为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暴雨中我们根本就看不清雨点的滴落,看到的只是“挂在”天地之间的无数的雨柱。电影的剪辑也会给观众造成这种“暴雨如柱”的心理效果。特别是在中国武侠动作电影中,勇猛、激烈的对打动作与快速的、密集的剪辑会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视觉影像的激流,给观众的心理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我们在此把这种剪辑方法,称之为“暴雨剪辑”或称之为“疾风暴雨式的剪辑”。也就是说,影片通过尽量缩小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使本来单个的、间断的电影镜头形成一种快速的、完整的、连续的影像叙事链。这种“标志性”剪辑语法,正是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美学风格所在。 一般的剪辑美学所包括的基本元素是:影片剧情,镜头的数量,镜头的时间。通常电影的剪辑都是以每秒(24格)为一个基本的剪辑单位,但是在中国武侠动作电影中并不是按照这个常规的格式来进行的。胡金铨对其快速剪接颇为自豪,他声称自己是首个运用8格镜头的武侠电影导演。实际上根据海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他其实拍过格数更少的镜头。他善于运用剪接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开来表现,进而加快影片镜头的切换节奏,增强影像的视觉冲击力。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威尔对胡金铨武侠电影的剪辑倍加推崇,他认为胡金铨在《忠烈图》中处理的凌厉的飞踢,都是“运用快如闪电的剪接法,但每次的镜头组合皆有所不同。他几乎每次都删去动作某些步骤,展现出构成剪接其实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省略效果”。([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何慧玲译,李焯桃编,第300—301页,海南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武侠影片,剑客总爱在半空中翻腾不休,突出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但胡金铨电影却与之不同。他的片中人物总是突地跃起又忽然落地。《龙门客栈》的动作高潮,表现人物的动作都采取的是像连珠炮似的电影速写镜头。省略了通常电影剪接那种严丝合缝式的方法,观众只能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间窥见武打动作的轨迹和侠客高强的武艺,因此也带出一种奇迹般的意味。

宣传片剪辑技巧

宣传片已成为现今各大电影公司和众多电视台用来预告节目和吸引观众、打造品牌的主要手段,而如何能够做成功的宣传片是国内创作人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而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多。因此,我们《数码设计,CGWORLD》杂志与业内知名的中文媒体品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开辟《Cesar讲解宣传片》栏目,希望借助口口口文化传播公司把大量的国内外宣传片的先进创作理念、经验、技法介绍给国内的创作人员,也希望通过这一交流的平台能使国内从业人员都来关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望推动中文宣传片的发展。内容将涉及许多经典的宣传片、不同种类宣传片的不同运作策略、中美宣传片创作的对比、从宣传片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宣传片制作的技巧等等,可以说角度新、内容广。衷心希望各位读者从中有所收益,希望中文宣传片能够和其它片种一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主持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CesarRomero,欢迎来到我的专栏,本期我将和大家一起讨论影视宣传片的相关话题。我是美国人,学习电影研究专业和导演专业,在电影行业已工作了十多年。从剪辑师到声效师,从培训师到试镜导演,从预算庞大的制作公司到资金紧张的独立电影公司,我几乎涉足过电影行业的每个领域。作为苹果公司的认证培训师,我有丰富的电脑后期软件教学经验,还曾参与约翰.弗雷滋领导的电影《蜘蛛侠2》的特效制作——该片获得了奥斯卡大奖。2000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做短途旅行,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国家。2004年,我离开好莱坞来到中国,在这里从事我最擅长的工作:电影和电视。 引言 每个做电影的人,都会对运转更快的电脑,配备更好的摄影机,更廉价的成本心怀感激。通常用电脑剪辑成本不菲,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高。现在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剪辑软件,甚至可能是免费的——这取决于人们的品德。在数字革命的早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恐慌:剪辑师们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工作,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将从电视、电影而不是多年的实践中学会剪辑。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尽管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剪辑师涌现,剪辑依然有它自身的适用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剪辑非常成功的宣传片。 MTV剪辑:彻头彻尾的“MTV”风格 “MTV”风格”是最常被用来形容剪辑的词语之一。虽然对这一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实际上指的是用许多快切画面和着音乐节奏来剪辑的一种方式。通常“MT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