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画的传承状况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纳西族东巴画的传承状况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纳西族东巴画的传承状况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纳西族东巴画的传承状况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08)12-00

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东巴画的传承机制及传承历史

东巴画记载了纳西族人民社会生活生产的各方面,是纳西族发展历程的清晰写照。东巴画的保护和传承,其实就是对纳西族以及东巴文化发展历史的保存。

(一) 东巴画的传承机制

东巴画的传承,目前主要是四种方式:

首先,自然传承,即东巴传习。这是传统东巴画传承的主要机制。同东巴文化中的其他内容一样,传统的东巴画是由东巴作为活体来传承的。东巴们将一代代积累的关于东巴画的知识经验传给下一代东巴。

其次,现代教学。随着现代教学制度的扩张和国家及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东巴文化的教学机构日益增多,纳西地区许多小学、中学都开设了东巴文化的课程,同时,针对成人也设立东巴文化学习班,开办培训学校,主要教授传统的东巴文、东巴画、东巴舞等各种文化形式。

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

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为材料,选取其中图画、准文字、单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非单字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非单字结构从类型学上划分为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四种,分别从四种结构的构件、读音以及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考察。除了附录外,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1、在介绍了目前东巴文研究领域中被忽略的一些文字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选题缘由。2、从东巴文的性质、造字方法、前辈学者对非单字结构的研究三个方面追溯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3、介绍了目前可以看到的东巴文研究材料,在提出本文选择取舍材料标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本论文要使用的三部研究材料《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第二章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的含义及其相关术语1、东巴文单字的判定。东巴文里的单字是指可以用六书理论分析的字形。2、东巴文里除了单字,还有图画和准文字。我们将单字、图画、准文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组合称为非单字结构。3、介绍汉字构形学中构形、构件、构件功能这三个术语的含义;说明如何将这三个术语应用于非单字结构的研究领域。第三章纳西东巴文合文的研究1、合文的判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组合在一起像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词、词组,每个单字都被读出并且没有其他读音,我们将这样

的组合命名为合文。2、根据构件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合文分为二字合文、三字合文、四字合文、五字合文。二字合文160个,占到合文总数的88.4%。这说明从构成合文的构件数量看,二字合文是主要类别。3、《纳西象形文字谱》共有2288个字形,其中二字合文160个,三字合文15个,四字合文4个,五字合文2个,共计181个,占到字形总数的7.9%。4、从构成合文的单字结构来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义借字均可作为合文的构件。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构件都可与其他构件共同组成合文,但实际上从我们接触的材料看只有25种组合方式。5、虽然合文与会意字、形声字在构件数量、组合方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我们认为合文与会意字、形声字是性质完全不一样的文字结构,必须加以严格区分。6、通过东巴文合文与汉字合文的对比研究,证明了东巴文合文在形式和记录的内容上比汉字合文丰富得多,这是由东巴文在文字发展史上所处的阶段决定的。第四章纳西东巴文字组与字段的研究(一)字组的考察1、字组的判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遵循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记录一句话、一段话,有部分读音没有文字记录,我们将这样的组合命名为字组。2、根据构件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字组分为二字字组、三字字组、四字字组、五字字组、六字字组、七字字组、八字字组、十字字组。在我们研究的材料里没有发现九字字组,构件最多的是十字字组。3、字组的构件具有三种功能:表义功能、示音功能、音义功能。4、根据字组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字组分为紧凑式字组和松散式字组。5、根据字组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将字组分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简介 东巴文化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特有的文化。纳西族仅24万人左右,居住在云南丽江和 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有大约17万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 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这已成为当今一些文化人前往 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东巴文化其实是一个体系,它包含有:东巴象形文字、服饰、舞蹈、东巴音乐、东 巴绘画、东巴仪式、东巴艺术品几大类。 1、东巴象形文字 据专家考证,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基 本上是由很多简单抽象的图画组成。最早是写、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有 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由于只有东巴——纳西族祭司——才掌握这种文字, 所以又称这种象形文字为东巴文。据说,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而现在,凡是冠以“东巴饰品”的民族工艺品,其标志性的符号之一就是都带有“东巴文字”的符号。 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 简练,色彩鲜艳,而且目前很多东巴仍然在使用这些文字。 2、东巴服饰 纳西族的服饰最典型的是妇女的服饰,其特点可以用“披星戴月”四个字形容。纳西族妇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她们运送重物主要靠肩背,这时披肩可以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妇女们上身身穿大褂,外加坎肩,着长裤,腰系多褶围裙,在劳动或出门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最后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嘎嘎易购云南民族工艺品批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b3518544.html,)就有大量的东巴类饰品。 3、东巴舞蹈 东巴舞是纳西民族的典型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从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驱鬼之类的动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是表现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这种正规的东巴舞刀可能只能在一些祭司活动中才能看到。而民间老百姓所跳的集体舞蹈被称为“打跳”,它可能脱胎于东巴舞蹈,但又融入了现代和民间色彩。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在丽江古城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当地纳西族姑娘和小伙带着外地游客集体绕圈打跳的热闹场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 、了解民歌与民间音乐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 1 、传统音乐的历史概况 2 、民歌的特征 三、教学时间:四学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 (2 学时)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 1 、原始社会时期 A )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的20 余支骨笛,能准确奏出七声音阶,距今约7000 ——8000 年。(1986 ——1987 年发掘) B )浙江杭州湾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 余支大小与形制不同的骨笛,已有开管乐器、闭管乐器、拉管乐器三类不同的管乐器的雏形。 2 、先秦时期 A )殷商甲骨文中的“乐”字、“鼓”字、“艺”字等。 B )春秋时期孔子编辑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歌曲总集。 C )周代的“八音” D )钟属乐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十二律俱全,可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音阶) 3 、汉、魏晋时期: ?相和大曲: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套曲。 ?鼓吹乐的发展。 4 )隋唐时期: ?西域音乐盛行。主要有:天竺乐、龟兹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安国乐、疏勒乐。?法曲、鼓吹、古琴音乐等。 ?说唱音乐形成(寺院的变文讲唱为标志) 5 、宋代:词乐、古琴音乐的高度发展 6 、金元时期: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 7 )明清时期: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音乐均得以发展。(从明代的四大声腔到清代的京剧的产生) 第二单元 (2 学时) (二)、民间歌曲的界定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歌是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体验。 民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民歌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纳西东巴文字组研究

纳西东巴文字组研究 李晓亮 (西南大学文献所,重庆 400715) 摘要:合文是汉古文字中的一个概念,近年有学者把这一概念引入东巴文的研究中来,把那些写作一团表示一个多音节词或短语的字符称为合文,又叫字组。由东巴文中的字组的判定、字组构件数量及构件结位置、字组的语义、字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可找出东巴文字组发展演变的一些线索。 关键词:东巴文;合文;字组 Abstract: Combined graphs is a concept of Word-character in ancinent Chinese. Recently some scholars hav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to the study of Dongba character , said those writing more than one syllable word or phrase in the character known as combined graphs. In this paper, Word-character in ancinent Chinese and Dongba character in the co-determined the number of co-text elements and components knot location, combined meaning of the text type of co-text symbols, and their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areas such as comparison, find the script development clues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general. Key words: Dongba character; combined graphs; Multi-syllable words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象形文字,其内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纳西象形文字谱》(下简称“谱”)和《麽些象形文字字典》(下简称“字典”)中所看到的字组都是少量的,且大多数字符之间多少还有些会意的成分。但是在《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下称“辞典”)中的字组已经具有音节文字的雏形。当然,这与字典与辞典的性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东巴文中的合文不全是图画文字的孑遗,还有一部分合文各部分之间没有表意关系,跟现代汉字的合写无异。 一、字组的判定 喻遂生师认为,东巴文的字组指几个独立的字在记录语言(词、词组、语句)时构成的组合,这种组合在汉古文字的研究中称为“合文”。李静在《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一文中提出东巴文合文的三个要素:1. 构成合文的必须是几个独立的单字;2. 合文的读音是读出,并且只读出构成合文单字的音;3. 从外形上看,我们强调的是整个组合结合得非常紧密,像是一个字,并不是说单字与单字一定要完全融合成一个形体。 在纳西东巴文中,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字组是单字,用六书的理论分析它,而且给这些合文找出很多异体字。我们试举以下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谱176(??r21kh?33树根)。该字是树和脚的组合。这类字与汉古文字中的合文是最 收稿日期:2012-03-01 作者简介:李晓亮(1983—),男,汉,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博士生,比较文字学专业。E-mail:longer_2411363@https://www.360docs.net/doc/db3518544.html,

浅析旅游发展下纳西东巴文化的保护

浅析旅游发展下纳西东巴文化的保护

摘要 东巴文化是居住在丽江纳西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它以极其高的科学、历史、美学、艺术等价值而闻名与海内外,从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东巴象形文字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其珍贵和稀有程度不言而喻。近年来,丽江旅游愈发白热化,对于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就显得愈发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解释东巴文化的概念,东巴文化对丽江旅游的意义,东巴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及利用。分析丽江旅游发展对其的利害关系,阐述当前东巴文化面临的危机,对目前东巴文化的保护作出介绍,从而清楚的明确东巴文化保护对丽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最终阐明旅游发展过程中东巴文化保护的解决办法及保护东巴文化的有效途径,以便今后从事旅游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 关键字:旅游发展纳西东巴文化文化保护

英文摘要及关键字 Abstract Dongba culture is the wisdom of Naxi ancestors who lived in Lijiang.Becaues of the value of its science,history,aesthetics and art,Dongba culture is extremely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ttracts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Dongba hieroglyphs was known as"the world's only living hieroglyphic",and its precious and rare degree is self-evident.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concept of Dongba culture, status of Dongba culture,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Lijiang,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ongba culture in tourism.Analysis its stakes in development of Lijiang tourism,explaining the current crisis the Dongba culture is facing,in order to clearly express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Lijiang Dongba culture to Lijiang tourism development,and ultimately clarify the protection solutions of Dongba culture and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Dongba culture,so that to make a better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hen engage in tourism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Keyword:Tourism Development Naxi Dongba culture Cultural protection

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论文

论丽江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 这次的云南之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收获,很多的收获是我没有想到的,经过这次考察,我了解了很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也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文化氛围,尤其是丽江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设计匠心独运,富有神奇色彩的东巴文化,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烁,为什么丽江的具有这样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呢?这就需要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啊分析,得出这个结论。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她是云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以坦荡的胸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巨大的迷宫。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刮风不起尘沙,雨天没有泥泞。源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河水,到了城头双石桥后,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院中有奇花。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术楞房,以术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古城建筑——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 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丽江古城建筑)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东巴艺术

东巴艺术是指生活在中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所衍生的艺术。纳西族主要居住在滇(云南)西北和川(四川)西南的金沙江、无量河和雅砻江流域一带,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白盐井等地也有少量纳西族居住。纳西族共有人口三十多万,其中二十余万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 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东巴教,因其宗教祭司被族人称作“东巴”而得名。纳西族文化中,以东巴教为轴心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称为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过巨大作用和影响。东巴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瑰宝,如东巴文字、东巴经卷,还有东巴文学、东巴音乐、东巴舞、东巴绘画等。东巴艺术作品凝聚着古代纳西人民的神思奇想和艺术才能,从古拙传神中道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对美的追求。东巴皆懂得本民族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并能用此文字创作文学和抄写经书;他们也能用东巴文绘制各种用于宗教仪式的神鬼图案木牌画、纸牌画和卷轴画;他们又擅长用纸、木、树枝、泥或面粉,编扎、砍制、捏塑和雕刻宗教仪式所用的纸扎物、面偶、树枝编物、祭木等;在祭祀仪式中东巴又善跳各种舞蹈,可以说,东巴是东巴艺术的主要创作者、掌握者和传承者。 东巴音乐是东巴艺术的有声部分。主要是指东巴作仪式时诵唱经文的唱腔和一些仪式中东巴与参与群众共同演唱的调子。近世东巴作仪诵经时伴以板铃、皮鼓、马锣、钹、海螺、牦牛角等,以打击、摇动、吹响作出节奏单调、谱点简单而基本没有旋律性可言的调子。东巴画是东巴们所绘的直接用于东巴教仪式活动的各种绘画。以东巴教中的神、鬼、精灵、人物,以及动植物和各种神话传说为题材而作。东巴画主要用于宗教仪式中,所以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民间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由于东巴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字,与之相呼应便会产生记录当地社会生活的书籍。东巴经就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记载有纳西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纳西族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广阔内容,以及纳西先民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社会组织的认识和观念;记载有绘画、音乐、舞蹈等古代纳西族艺术;同时也有许多完整的纳西族古代文学作品。这部分的文学作品,有别于纳西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又不同于纳西族用汉文创作的作家文学,它们是由东巴用象形文字记写,用于东巴教仪式中吟诵,我们称其为“东巴文学”。东巴文学描述了异彩纷呈的神话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神话艺术形象──神、神格化的人、人格化的神、人格化的飞禽走兽、想象出来的灵怪异兽、妖魔鬼怪等。东巴的雕塑艺术主要反映在面偶、木偶的制作上。在东巴教的三十多种仪式中,东巴们都要在仪式举行之前捏制各种面偶。面偶形象分神、鬼、精灵三类。制作面偶的原料也有分别,神与精灵的面偶要用青稞炒面。鬼面偶要用苦荞炒面捏制。面偶一般须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捏制完成。面偶的数量、形象依仪式的不同而有异,有些仪式需近百个面偶。在仪式活动中,神面偶置于上方神坛上,与神坛上所挂的神轴画上的神对应。鬼面偶置于下方鬼寨。东巴按仪式的不同制成各异的鬼偶。 东巴文化及艺术蕴涵了纳西族对于自然界,对于人的生老病死等问题的探索和哲理性思考,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解释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的问题。揭开其宗教信仰的神秘面纱,内里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论文

聆听世界民族音乐有感 出于对音乐的喜欢,我在本学期选择了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每个星期我都带着憧憬期待晚上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的到来。而不知不觉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课已经到了尾声。在杨老师一个学期的全心授课下,我学会了很多音乐知识。在没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只是听一些流行歌曲,对民族音乐认知,也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乐,并没怎么了解。当我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程是,我觉得自己的音乐世界真的太渺小了。甚至可以说是肤浅。在课上我知道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而我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上这门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整个课堂气氛让人感觉很轻松,也很舒服。你要做的就是跟着老师的步伐,去享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在一片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世界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各宗文化的综合,同时也需要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创新和改善后形成的。音乐文化包涵了多种文化,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同的民族,因为历史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文字的不同,其产生的民族音乐自然而然的就是有很大的差别。而我觉得差别只是单纯的表现在形式的不同,其根本上还是一样的,都是对自己民族精神或者是信念的一种表达,又或者是对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总之,音乐的根本就是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整个民族的,亦或是关于爱国的,关于爱情的等等。 说到世界民族音乐就不得不谈到世界民族的乐器。不同的民族,各式各样的乐器,在这堂课上,我算是长眼界了。有爱尔兰的风笛和竖笛,有蒙古的马头琴,有我国的古筝,琵琶.......真是数不胜数。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非洲手鼓,它不仅是个非常好听的乐器,而且是个非常有激情的鼓.当你熟练打出一小段一小段时,你会发现你的鼓在深情的说话.当你和朋友们共同演奏同一个速度节奏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融入了其中,在和你的朋友们没有语言的沟通交流.这些感觉真的都是妙不可言. 民族音乐文化总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代表的一种民族意志,那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感知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体会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让民族音乐来净化并升华我们的灵魂吧!

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民间音乐 戏曲音乐 戏曲: 是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以文学剧本为主体,是集音乐、舞蹈、表 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表 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 同剧种的标志。 戏曲发展概况: 一) 宋以前——戏曲艺术的孕育期 二) 宋元年间——戏曲艺术的形成期(戏曲艺术的第一个繁盛期) 三)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期(戏曲艺术的第二个繁盛期)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念:是 对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和独白的总称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 打:指戏曲中对点头场面的表演手段,也叫‘开打'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切自然状 态的喜剧材料,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变 趟马 走边 自报家门 跑龙套 档 一、 昆腔: 又名昆曲、昆山腔,为百戏之祖。 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省昆山一 带,是南曲与当 地民间音乐结合衍变而成。明嘉靖年间经魏良辅、梁辰鱼等艺 术家改革昆山腔,创立以笛、鼓 板为主,辅以笙、箫、三弦、琵琶、月琴等的 伴奏乐队,曲调柔婉优美、圆润舒缓、表情细 腻,人称‘水磨腔'。两人合作 的《浣纱记》誉为昆腔传奇,代表着昆腔的改良。 昆腔的套曲结构: 引子+正曲 +尾声。 节拍形式: 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散板和加赠板的四八拍 代表作—— 明代汤显祖的 《牡丹亭》选段 游园惊梦 传统剧目—— 《十五贯》、《钟馗嫁妹》、《雷峰塔》 一、 高腔: 即明代的弋阳腔,产生在江西省弋阳一代。弋阳腔以不用丝竹 乐,仅用锣鼓铙 钹等打击乐伴奏和运用人声帮腔而区别于其他声腔。行腔灵活 自由、通俗、纯朴等特点。属 戏曲声腔的剧种 根据各地方言,音乐曲调的异同、流行地区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 中国 戏曲的艺术总称。 戏曲的特点: 1 综合性: 2 写意性: 3 程式性: 形,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规整的戏 剧(起霸 子 对子 刷下场 抬轿 跑圆场)。 4 虚拟性: 对时间的虚拟 对空间的虚拟 戏曲中的 主要声腔和代表剧种

少数民族文化--纳西族

少数民族文化--纳西族 纳西族,有人口278009人。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蒗、永胜等县。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由于同音异写,汉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称之。"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纳西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端,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群山耸峙,江河交错。丽江北部的玉龙雪山和中甸东南部的哈巴雪山,终年玉积琼堆,宛若腾空而起的玉龙。玉龙山区植物群落多样,素以"植物仓库"著称,并以"花的世界"闻名,仅杜鹃花就有40多个品种。金沙江上游自北向南流泻,至石鼓镇为山势所阻,于是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接着江流急转东北奔腾而去,在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中间形成了的"虎跳涧"大峡谷,是世界上难觅的探险旅游胜地。 纳西族地区的气候差别较大,可分寒、温、亚热三种类型,宜农宜林宜牧。珍贵的雪茶和丽江马一直名扬全国。

丽江名胜 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以坦荡的胸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巨大的迷宫。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刮风不起尘沙,雨天没有泥泞。具有宋、明建筑风格的屋宇,星罗棋布,鳞次栉比。源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河水,到了城头双石桥后,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院中有奇花。由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设计匠心独运,吸引着无数学者来这里采风。 丽江城北百余公里处,有一座人称"石头城"的纳西村寨。它于明代建在一个巨大岩石上,面积不过几百平方米。尽管四周悬崖绝壁,仍然建了一圈高2米许的石围墙。险要的地理形势加上构筑独特的艺术,古城堡犹如一朵秀美、挺拔的灵芝屹立在金沙江峡谷处据史籍记载,唐朝初年,金沙江曾架设过一座的铁索桥,可谓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可惜仅用了100多年便毁于战火。迄至清代光绪年间,新的铁索桥又修建起来。它位于丽江与永胜之间,取名"金龙桥"(俗称梓里铁索桥),桥身宽约3米、长90米,用16条铁链跨江拉成,两则有两条手扶护链,中间铺上厚木板,像彩虹飞悬在金沙江两岸,把边疆和内地联结起来,至今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甸县东南部的白地乡是纳西族聚居区之一。这里有一个白水塘,塘水系碳酸泉,纯白清澈。由于矿泉沉积物的堆积,凝结成一大片银

纳西东巴七年级作文

纳西东巴七年级作文 在这个泱泱华夏,开满了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的衣着、饮食、信仰、风俗、文化,那么,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纳西族的信仰和文化吧。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意为智者,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根据《东巴经》的记载,古代关于天象的专有名词即有数十种之多。《创世纪》里还出现了专管气象、星辰和历

法的忍劳、苏陀、尼罗、吉阿等人的名字;从《巴格图》和《十二生肖的来历》等经书上看,纳西族早就对四方四隅(类似汉族的八卦)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确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阴阳“精畏”(“五行”)配合十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创制了以月亮圆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天的历法,并用十二属相来记日、记月和记年。民间还从对天象及生物活动观察,摸出一套关于风、雨、花、雪,以及布谷鸟、野鸭、大雁、白鹤等的活动规律,来分别季节的特征,不误农时地进行农事活动。 纳西族原始口传神话主要有天文神话、山岭植物神话等。例如天文神话有《太阳月亮的来历》、《七星与昂星》等。其中《太阳月亮的来历》是天文神话的代表作。这个神话说的是:古时天上有9个太阳、7个月亮。9个太阳出来时,大地就起火,人类无法生活,祈求大神念咒语,咒落了8个太阳、6个月亮,天上就只剩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了。这类神话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纳西族先民朴素的太阳崇拜和女性崇拜,以及对天文学现象最原始的想象。植物神话《矮松的来历》,形象地解释了松、栗地域分布的自然现象。

东巴文化

东巴,即东巴文化,也指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纳西族,自称“纳”,“纳西”,“纳汝”。晋、唐史籍称“摩沙”或“摩些”。分布在云南丽江、中甸、维西、宁蒗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或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云南省丽江,为国内惟一的纳西族自治县。这里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象形文字从它的造字以及整个发展的情况来看,它是从图画逐步发展演变成现在的东巴文字,所以现在的东巴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一个东巴文字都是很美的一幅画。 在东巴舞中,有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而形成的。据《东巴舞谱》记载,纳西最古老的舞蹈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如今在丽江西北部山区仍然保留着一种古老舞蹈《勒巴舞》。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而《勒巴舞》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拿着牛尾巴跳的,它分别模仿大象、鹰、猴、蛙及虎,并使之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舞蹈动作。《牦牛戏老虎》是根据纳西民间的一个典故改编而成的动物舞,舞蹈分为颂经、牦牛戏老虎等几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两只猴,分别代表人类最早的两个家族,一族崇拜老虎、一族崇拜牦牛,两家族为此发生争执的故事。 东巴神谱则是纳西人的图腾,在神谱里有神保佑他们,“青蛙、飞螺、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吉祥双鱼”等等数不胜数。一个民族想要强大,首先它必须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能够很快地繁衍后代。据说纳西人迁徙到生息的土地,看到青蛙的繁殖能力是最强的,就把青蛙选作他们的繁殖之神,飞螺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海螺,它是海神,亦是一种东巴用的法器,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双鱼则分别是保护、勇气和吉祥的象征,从古至今许多木雕艺术反映的正是这些神的传说,这些神谱木刻构思缜密,线条流畅优美,图案栩栩如生。久久凝视,仿佛就回到了遥远的年代。 古代的纳西族人民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农牧生产,一般以自织的麻布或粗棉布做衣料,男穿短衣、长裤,女着短衣、长裙。无论男女,大都不穿鞋袜,束花布腰带,外披一块羊皮或毛毡。纳西族妇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她们运送重物主要靠肩背,这时披肩可以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后来由于受汉族的影响,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她们身穿大褂,外加坎肩,着长裤,腰系多褶围裙,在劳动或出门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 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最后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

(完整版)外国民族音乐复习资料汇总

外国民族音乐复习资料: 一、概论 1、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2、论述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文化区划有其依据。 要点:(1)客观基础(2)文化背景(3)音乐形态特征 3、请从音乐视野、音乐观念和文化价值几方面谈谈你学习外国民族音乐后的体会。 要点: (1)音乐视野的开阔。世界上不仅有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还有大量的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音乐艺术。 (2)音乐观念的扭转。要培养自已具备聆听世界音乐的耳朵,扭转我们惯常熟悉和理解的音乐观念。 (3)文化价值的平等。通过学习,明白任何音乐文化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世界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部分。 二、东亚音乐 日本 1、雅乐----雅乐意味“雅正之乐”,根据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日本称之为唐乐、高丽乐,以及从新罗、百济、高勾丽传来的“三韩乐”;二是指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如神乐、东游等;三是指受唐乐和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如催马乐、郎咏。雅乐的著名乐曲有《平调越天乐》、《兰陵王》、《纳曾利》等。 2、日本的特色乐器有日本筝、尺八、三味线 3、能乐——能是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它是一种象征性的戏剧,独具端庄典雅的色彩。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融合了舞蹈、戏剧、音乐和诗歌等多种艺术元素。 4、能乐源自于“猿乐”和“田乐”。能的舞台由本舞台、地谣座、后座、引桥四

部分组成。 5、歌舞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形成于江户时代,是融舞蹈、对白、歌唱、器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大致可分为两类“所作音乐”与“下座音乐”,剧目按构成因素的特点有科白剧和舞蹈剧之分。 6、民谣——曾用过俚谣、俚歌等称呼,古代也叫风俗歌,相当于英语folk-song。它具有创作方式的集体性、口耳相传、易于传唱、易于被成员接受等特点.民谣是日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风俗习惯,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7、日本的四大古典戏剧是能、狂言、歌舞伎和人形净琉璃。 8、能和狂言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区别在于,能是一种歌舞剧、抒情剧,狂言则是一种科白剧、滑稽喜剧;能的主人公多是神灵,狂言的主人公则以现实中存在的无名小辈为主,典型角色是一位名叫太朗冠者的仆人;能的唱词典雅工整,狂言的对话通俗幽默;能庄严凝重,狂言则轻快活泼。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是孪生姊妹剧,母体都是猿乐与田乐,二者虽有各自的体系,但同台演出。在一出能剧之间可插演狂言剧目。此外,二者的固定姿态与步行姿态的演技基础是相同的。总之,能以象征的手法追求美,狂言以真实的手段表达幽默,二者皆传达了人性的真实。 朝鲜 1、朝鲜雅乐:朝鲜历史上的雅乐包括源于中国的仪式音乐和唐乐(中国风格的歌曲体裁),以及源于朝鲜本土的娱乐性音乐“乡乐”。目前朝鲜雅乐主要以乡乐和宫庭仪式音乐主,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等形式。 2、雅乐的乐器编制以“三弦”(玄琴、伽倻琴、琵琶)和“三竹”(大笒、中笒、小笒) 为核心乐器,辅助乐器有鼓、拍板等。 3、朝鲜特色乐器有玄琴、伽耶琴和大笒 4、盘索里:盘索里是朝鲜的一种说唱艺术,由唱者、鼓手和听众共同表演的。一人在长鼓的伴奏下表演,鼓手在伴奏过程中可以喊出一些感叹词并鼓励唱者,听众则偶尔为演员叫好。盘索里历史上有12部曲目,目前只有5部还在表演。 5、盘索里留传下来的五部作品分别是《赤壁传》、《春香传》、《沈清传》、《兔子

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元素的设计应用研究

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元素的设计应用研究云南省丽江市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带,不仅拥有独特的民族自然风光,还拥有独特的民族遗产资源。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它具有一般宗教文化的共同品质,又具有自己民族的特性。东巴文化经历了由自然宗教向人为宗教发展的过程,它有自己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 纳西族是丽江古城区内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所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接受了一千多年历史长河的洗礼与考验,被世界誉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属于早期形态原始象形文字的东巴文,其本身就承载着纳西族的历史渊源与东巴文化特色。为记录东巴经而创造的东巴象形文字,体现了东巴教的教义思想,在历史的变迁与融合中,东巴教又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所以东巴象形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 东巴象形文字追求不似而似、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及身在山川而取之的写意哲学;东巴象形文字的字形能让人“望文生义”、“望文知义”,可以说其象形特征和符号特征是一种“图形化方式”的产物,每个字均具有独立的意义,并且有很强的图画感,即使不熟悉东巴象形文字的人也可以从其形态粗略了解其涵义。正因为东巴象形文字的图画性,能够快速地传播信息,这与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上是不谋而合的。法国的罗兰·巴特说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形象不再用来阐述词语。 过去是从图像到文本的含义传递,今天存在的却是从文本到图像的含义传递。”当今社会是以图像传播为主的信息时代、读图时代,信息的传播出现了移动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使整个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愈发迅速,快读时代就要求信息的传达更简洁明确。东巴象形文字的符号特征不

揭秘东巴纸: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东巴纸: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导语:纳西聚居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后来保留着图画文字,历史上由祭师东巴掌握,从而称“东巴文”,用于书写东巴经。东巴经在纳西语中称“ 纳西聚居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后来保留着图画文字,历史上由祭师东巴掌握,从而称“东巴文”,用于书写东巴经。东巴经在纳西语中称“森究鲁究”,意思是“刻在木头或石头上的文字。”所以东巴经出现时,纸还未传入纳西族地区。 根据记载,大约在元代,丽江地区已有造纸业,但未有对东巴纸的记录。东巴经一般没有题写抄书时间,最早有时间记录的经文出现于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用于书写东巴经的纸称“东巴纸”,又称“白地纸”。东巴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后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在历史上,妇女不参加造纸过程,主要是因为东巴纸一般用于神圣目的,妇女一般被认为不洁,从而即使妇女知道技术也不允许参与造 生活常识分享

纳西东巴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纳西东巴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刘利1,王红波2 (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106;2.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摘要:对纳西文化中的色彩崇拜、绘画、象形文字、东巴纸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将东巴文化中的这些艺术形式应用于云南本土的包装设计中,尝试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东巴艺术,一方面丰富包装设计的设计元素,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设计素材;另一方面也注重东巴文化实际应用价值的挖掘,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纳西东巴文化。关键词:东巴文化;包装设计;启示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1)02-0071-03 Inspiration of Naxi Dongba Culture in Packaging Design LIU Li 1,WANG Hong-bo 2 (1.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Kunming 650106,China ;2.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China ) Abstract :It analyzed the color,painting,hieroglyphs and Dongba paper in Naxi Dongba culture,made them applied to packaging design in Yunnan and tried to integrate Dongba culture into packaging design.On one hand,it could enrich design elements of packaging design which provides more design materials for designer.On the other hand,it paid attention to the actual value of Dongba culture which could better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Naxi Dongba culture.Key words :Dongba culture ;packaging design ;inspiration 收稿日期:2010-10-18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刘利(1975-),女,云南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与设计理论。 纳西东巴文化以其原始、质朴的特点引起世人的关注。纳西族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兼收并蓄不同民族文化,形成了为世人所惊叹的东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巴文化中的色彩崇拜、绘画、象形文字、东巴纸等元素越来越被现代人认知和接受。东巴文化给包装设计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素材,东巴文化的神秘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做优秀的设计,更要挖掘各民族所尊崇的文化,将民族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设计,让作品能被消费者接受,并且得到大众的喜爱。 1东巴文化的色彩崇拜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纳西族是典型的“黑”、“白”崇拜民族,“黑”、“白”贯穿整个东巴经书和祭祀活动中[1]。古籍中常把“白”具体说明为白海螺似的“白”色。“黑”具体说明为黑乌 鸦似的“黑”色[2]。“黑”在纳西语中读“纳”。“纳”的引申义为“尊”、“贵”、“伟大”等。另外,汉代的纳西族先民被称为“牦牛夷”,牦牛的黑色皮毛在纳西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对牦牛皮毛的需要,使“黑”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色彩而存在,而且含有了审美内容、文化意义,并最终导致了对“黑”的崇拜[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纳西族从遥远的北方迁到滇西北及川西地区。新的环境到处是雪山、飞瀑,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终年积雪,四时皎洁。这些熠熠生辉、璀璨如银的风光景色逐步改变着纳西族的审美观念。纳西族开始向农耕生产过渡,对畜牧业的依赖减少,尚黑风俗受到动摇,纳西族对色彩的崇拜逐渐从尚黑过渡为尚白[4]。 人们看到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原始先民很明显地看出光明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原始先民便由此引申,以“白”概括善的东西,是正义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