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犹太文化的自由精神

论犹太文化的自由精神
论犹太文化的自由精神

论犹太文化的自由精神

作为历史上长期流散的民族,犹太人渴望、珍视自由并积极地为之斗争。作为西方宗教和精神的重要源头,犹太教通过《圣经》、《塔木德》和拉比文献传达了其尊重人的自由表达和行动权利的一贯传统。作为自由的创造者和监护者,犹太教的上帝赋予人类以神圣的自由意志,并希望人类参与世界的进一步创造和更新。犹太文化通过历史和宗教将自由元素融会到民族和世界精神之中,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标签:犹太教;自由;上帝;自由意志

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它们直接影响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和价值品性。然而,流行的观点倾向于分割它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即认为希腊文化给西方贡献了自由、民主与科学,而希伯来文化给西方贡献了以“一神论”为核心的宗教精神。然而,对于犹太人和犹太教历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希伯来文化对现今西方主流价值形态的影响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这种影响以宗教为介质得以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在讨论自由问题的时候,近代西方基督教学者对于犹太教宗教教条主义的指控常常带有明显的宗教意识形态的偏见。本文拟通过追述犹太历史和分析犹太教的内蕴来揭示犹太文化的自由精神。

一、对自由的追寻

作为一个在历史上饱受压迫、四处流浪的民族,犹太人没有在逆境中屈从于强暴,而是在竭力地追寻着自由的梦想。在《圣经》的《出埃及记》中,我们看到,犹太人不堪忍受埃及法老的奴役,在摩西的带领下,出走埃及,走向心中的自由之地——迦南——上帝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土地。这一事件具有伟大的象征意义,在现代西方社会,人们通常将“出埃及”作为奔向自由的同义语,许多文化题材也采用这样的文化意象。

信仰的自由是犹太教所坚定捍卫的原则。在希腊化时期,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四世推行敌视犹太教的政策,他劫掠了犹太圣殿,并在圣殿中进行偶像崇拜活动,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饮食法并对违反者施以重罚。犹太人为捍卫宗教自由,掀起了反对安条克王朝的玛喀比起义并取得胜利。玛喀比起义是一场捍卫信仰和传统文化的斗争,是一种有意识的抵制异质文化之举,它的自由主义精神照亮了整个犹太历史。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的压迫,爆发了两次反罗马帝国的起义,虽然起义遭到镇压,但犹太人争取自由的精神却是可歌可泣的,马萨达要塞犹太勇士的顽强抵抗已经成为犹太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大流散时期,犹太人在世界各国普遍地受到反犹主义的威胁,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存在使得犹太人成了异教之民,他们处处受到歧视和压迫,劝诱和强制改宗始终对犹太教的生存构成威胁。然而,出于对一神信仰的坚定信念,在渴望自由的强烈冲动下,犹太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作为自由宗教之民生存了下来。

第一章 古代埃及文化

第一章古代埃及文化 “失落的文明”历史分期: 始于公元前4500年,兴盛3000余年 26个王朝——早期王国、古王国、 中王国和新王国。 一、古埃及语言文字 1、属性:Hieroglyph神的文字 ——神圣的铭文、象形文字。 2、结构和特点:音、形、义。 每字表达完整的词和概念。 方向无定规。 符号+表音符号+限定符号 二.古埃及宗教观 2、诸神特征 1)形貌多元 2)大多与死亡相关 3)开放的神之谱系 4)人间神权 5)以神为媒介,宗教艺术化,艺术宗教化 (法老图坦卡蒙王黄金面具。高54厘米,重10公斤余。额头上是象征王权的秃鹫和眼镜蛇。面具与本人相貌几乎完全一致。) 古埃及诸神 阿吞Aton 外形:红色太阳圆盘,光线的末端是人手。阿吞是太阳神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阿肯纳顿统治时期,阿吞被视作众神之王。 贝斯特Bastet 外形:猫首人身的女性。贝斯特通常被看作保护神。有时也以狮头形象出现,保护战争中的法老。猫是贝斯特神的象征。古埃及人制作了许多猫的雕像用以供奉

贝斯特神。贝斯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在尼罗河三角洲就建有贝斯特的神庙。哈托尔Hathor 外形:长有牛耳的女人、牛、戴有角和太阳盘头饰的女人。 哈托尔是古埃及的爱情和欢乐女神,外形幻化成母牛。哈托尔是荷露斯的妻子,有时也被看作法老的母亲。 伊西斯Isis 外形:戴有王权头饰的女人、一对牛角和一个太阳盘。 古埃及人相信伊西斯是宇宙间最有魔力的女神。伊西斯是奥西里斯的妻子,荷露斯的母亲。因为法老是人间的荷露斯,所以伊西斯的地位相当显赫。伊西斯的双腿被看作是荷露斯最初的宝座。 护身符称作伊西斯结,象征着对主人的护佑。为供奉伊西斯,菲莱岛建有神庙,至今还在。 凯普里Khepri 代表太阳在天上周行一日的路径,也是代表旭日初生的太阳神。外形为圣甲虫推动太阳,或身体为人、头为圣甲虫. 穆特Mout 底比斯的女神,阿蒙之妻,威力强大的神母。 努特Nut 外形:天空女神,太阳之母,苏和泰夫姆特之女,给布的妻子与姐妹,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奈芙提斯的母亲,通常被画成一具有蓝色皮肤的拱形女人,身体含有星星,四肢撑在地面,表示天空在地面上的弧度。 古埃及人相信:每天晚上,努特吞下太阳,第二天又让他获得重生。 布塔Ptah 外形:长着胡子且戴着无边帽,身披白色抖蓬,手握着凤头权杖(Uas) 。 布塔是创造之神。万物的创造者,除了为国王与工匠的守护神之外,亦为孟斐斯的主神。他是塞克荷迈特之夫,奈夫提斯之父。

西方文化与礼仪题库

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答在横线上) 1.“无边的东方”是指,世界主要文化体系中除了 D 与之外,近代以来几乎都被笼统地称为“东方”。 A. 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体系,拉丁美洲文化体系 B. 非洲文化体系,北美大洋洲文化体系 C. 拉丁美洲文化体系,犹太文化体系 D. 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体系,北美大洋洲文化体系 2.“原逻辑思维”是指___A______,其为__________ A.东方逻辑,辩证逻辑 B.西方逻辑,辩证逻辑 C.东方逻辑,形式逻辑 D.西方逻辑,形式逻辑 3.欧洲有一个“中国”叫_____B__ A.法国 B.意大利 C.布拉格 D.卢森堡 4.哪些国家步行者于过街天桥上的行走速度是悠闲的?C A.布拉格,罗马B.慕尼黑,希腊C.马德里,雅典 D.罗马,斯德哥尔摩 5.英国下午茶调制的内容及次序:____A_______ A.冷牛奶—糖—茶 B.茶—糖—冷牛奶 C.冷牛奶—茶—糖 D.茶—冷牛奶—糖 6.西餐上餐次序:__C______ A. 咖啡或茶—头盘—汤—副菜—主菜—蔬菜类菜肴—甜品 B. 头盘—汤—副菜—主菜—蔬菜类菜肴—甜品—咖啡或茶 C. 头盘—汤—副菜—蔬菜类菜肴—主菜—甜品—咖啡或茶 D. 咖啡或茶—甜品—头盘—汤—副菜—主菜—蔬菜类菜肴 7.到英国从事商务活动要避开___B____ A.9、10月份 B.7、8月份 C. 11、12月份 D.3月、4月份 8.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__D_____,萨特和波伏娃经常出现的咖啡馆为______ A.巴黎,花神 B.埃塞俄比亚,双偶 C.威尼斯,双偶 D.君士坦丁堡,花神 9.最早把咖啡带回欧洲大陆的是__A____ A.意大利人 B.荷兰人 C.爪哇人 D.西班牙人 10.以下哪些大学属于英国的古典大学?__C___ A.伦敦大学,牛津大学 B.曼彻斯特大学,剑桥大学 C.格拉斯哥大学,阿伯丁大学 D.圣安德鲁斯大学,普利茅斯大学 11.历史上咖啡与巧克力的关系包括:B A.巧克力站着喝,咖啡坐着喝 B.咖啡坐着喝,巧克力躺着喝 C.咖啡是贵族饮品,巧克力为平民饮品 D.咖啡和巧克力都是贵族饮品

犹太人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人民族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人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它也曾忍受欺凌,时间长达 1800 多年, 但是秉承犹太文明的精神内涵,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上帝选民们却成为如今世界民族之 林不可缺少的大树。 从关注巴以冲突开始认识以色列, 从爱因斯坦开始认识犹太人。 犹太人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在中东乱局中竟然居主导角色, 而且在阿拉伯国家的集体讨伐下屹 立不倒,反而更加强大,看了《犹太人文化史》这本书,我完全被震撼了。对于犹太文化的曲折和坚韧, 对于犹太宗教的先进教义和犹太人对于传统宗教道德的严格遵守, 我只能敬佩。 我对于一些宗教里关于饮食的戒律常常不解。 原来, 对于饮食的禁忌是起源于犹太人。 犹太 人的饮食戒律是基于人的健康和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尽管如此, 也有人不守教, 也 有人怀疑, 但是这样一句话却将我幻想有朝一日能信仰一门宗教的愿望打破, 一个人连嘴巴 都管不住谈不上信仰。 犹太人一直在外人的排挤中保持群居的状态, 内部严格遵守教规和法 典, 这样的形式确保了犹太人在长大千年的驱逐流浪史中保持民族特性而不被同化。 我突然 对于宗教肃然起敬。 多少民族被历史的长河卷成烂泥,如古埃及、 古希腊、苏美尔,新月平原现在已成为阿拉伯 人的土地, 而原始的巴比伦文明早已作了古,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信仰,怎么立足长远,源

源不断地繁衍下去? 从第二圣殿时期, 犹太人就失去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国土基础, 巴比伦人、 波斯人、 希腊人、 罗马人、 阿拉伯人不管怎么奴役他们的身体和限制他们的生存, 毁坏他们的建筑和圣殿, 但 是犹太精神始终藏在书里,这群 “圣书之民”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让很多殖民者都屈服。 只 要书籍律法还在,他们就能坚持自己的信仰道德和民族精神。就像 18 世纪将自己已经失传 的文字希伯来语再度复活一样。 犹太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母教。犹太教始创一神论,对于宇宙认识坚持一元可认识论,特别的是他们一直强调人的作用, 坚信人生而平等, 历史是向前发展, 而没有那种维护统治 者残暴统治的所谓轮回一说。 犹太教能够流传至今, 而犹太人又能如此聪明也在于这种先进 的思想吧。 犹太教有 613 条诫命,一本《托拉》为主的圣经(也是基督教圣经的旧约部分,《古兰经》 的来源之一),一本《塔木德》还有众多经典,这些经典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 但是他们要读一生。 所以犹太人是少有的无文盲的民族。 每个孩子从小就被贯彻书籍 “比 蜜甜”的思想。 这些经典涉及人生活的许多方面, 衣食住行几乎都有, 然而犹太人坚持按照它们行事一做就 是上千年。

犹太文化与中华文化之对比

犹太文明与中华文明之对比小议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历史悠久,有着灿烂文明的民族。作为中国人,我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也对犹太人深感敬佩。这篇文章是我对犹太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比的一点浅薄之见。 犹太民族是一个只有1500万人口,流散世界各地,寄人篱下的弱小民族,数千年饱受异族奴役、蹂躏与践踏,经历了风雨沧桑,却曾执思想界、艺术界、经济界、科学界以及政治界之牛耳,创造了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奇迹!诸如爱因斯坦、马克思、萨缪尔萨弗洛伊德、奥本海默、卡夫卡、毕加索、洛克菲勒等人无一不是犹太人,这个名单还可以列举很长很长。据统计,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中,有15%是犹太人!而犹太人只占现在世界人口的0.3%。犹太人的成就可见一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犹太人的成就是要远超中国人的,我认为至少在近代是这样的。 犹太人和中国人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犹太人很早就亡国了。中国虽然历史上有过外族入侵,有过国家分裂,但是国家并没有最终灭亡,而犹太人则从公元前586年开始,就不得不背井离乡,散居于世界各地,期间经历的磨难难以想象,但是犹太人仍旧在各个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被当地的居民同化,仍旧保持这自己特有的民族习惯!这实在是不得不令人佩服!假使中国人和犹太人易地而处,中华民族能够依旧传承下去么?或许吧。但是犹太人确确实实是创造了这个奇迹! 犹太文明和中华文明还有一个很相似的地方就是两种文明都很重视伦理,即人与人之间健康而友善的关系。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拉比希雷尔把全部犹太学问浓缩为一句话为“不要向别人要求自己也不愿做的事情”,而用中国话来理解,最好、最方便的莫过于直接借用孔子的话:“己所不能,毋施于人”。不过,在了解犹太文化之后你会感觉到“己所不能,毋施于人”应该是一种双向使用的原则:健康健全的伦理道德体系不仅应该有“己所不能,毋施于人”的要求,也应该有“人所不能,毋施于己”的要求。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上的理解就不如从犹太文化中了解得透彻。 在对待善恶的态度上,犹太文明和中华文明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犹太人认为:恶,只要导入正常的渠道,就可以驱使人作出有功德之举。这要比简单的压抑恶的冲动有效、有利得多了。这就是犹太人对恶的态度“防范不如疏导”。犹太人对待罪人、恶人的态度总体上不是将作恶看作恶人的劣根性所致,这种罪恶是可以擦拭或洗涤掉的。所以,他们希望恶人能消除罪恶,虽然这种想法有些一厢情愿的意味,却亦和中国文化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和俗语中“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及佛家的“回头是岸”紧紧相扣。 这种对罪恶的宽容,淋漓地表现出犹太人反躬自责,豁达宽容的道德理念。而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是犹太人的一个重要道德特征。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要求的:“吾日三省乎吾身”以及慎独。一个道貌岸然的长者也许背地里干尽了坏事,骨子都是坏的。要想约束他的行为,或者从根本上不让这种形为产生,中国人所说的“慎独”和犹太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的道理和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犹太人在对待其他民族的态度上就不如中国人了。中国人历来认为人应该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对于曾经欺凌过我们的民族也能够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但是犹太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崇敬先进的民族,鄙视甚至仇视落后的民族,而恰恰是这些落后的民族给了他们极大的帮助! 对金钱的认识尤其是对钱的重视程度很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态、商业心态,犹太民族对金钱有着“准神圣”的膜拜,而善于赚钱同信仰宗教一样构成了犹太民族一个醒目的标志。犹太人可以改变宗教信仰,但改变不了犹太人以金钱为重要民族标志。这并不是说犹太人是财迷,而是他们把金钱视为第二上帝且肆无忌惮,不似中国人羞于谈钱却个个爱钱的事实。在这一点上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有着很大的不一样。而我觉得这正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糟粕。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个个说是金钱如粪土、“君子不言利”,好似不食人间烟花似的,但人能够离开钱么?所以中国人在这一点上不如犹太人坦然。 人们都说,犹太人是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这一点也不夸张。作为犹太民族智慧的基因库的《塔木德》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与精神,不论他是否信奉犹太教,《塔木德》的影响始终存在。“塔木德”是希伯来语的译音,其词源的含义为“钻研或研习”。这正代表了犹太人的一种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的态度,一直到今天,《塔木德》必须从第二页引起,第一页是空的,以便让读者在那张空的上记下自己的观感。犹太人善

《出埃及记》对犹太文明的哲学及文化意义

《出埃及记》对犹太文明的哲学及文化意义 内容提要:《出埃及记》是《希伯来圣经》中最重要的一卷,其中包括了史实、诗歌、法典、敬拜的礼节及神与人说话的实录。《出埃及记》用神话的笔法,记录了犹太人出埃及、如迦南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出埃及记》与《圣经》的对比分析,研究出埃及记对犹太民族极其文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出埃及记;犹太文明;哲学;文化 一、引言 《出埃及记》是《希伯来圣经》中最重要的一卷,其中包括了史实、诗歌、法典、敬拜的礼节及神与人说话的实录。《出埃及记》用神话的笔法,记录了犹太人出埃及、如迦南的历史。史诗《出埃及记》突显以色列的神祗将选民从奴役中解放出来,三次人口普查是以色列人信靠以色列的神祗、接受律法、进入应许土地迦南的前提。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是从奴役状态解放出来的家族,这些人感到了神祗的威力离开了埃及。第二次人口普查发生在西奈山下,是为了接受神祗的系统律法做准备,摩西为各个家族设立了在社会体系和宗教体系中的地位。 游历是一场艰苦卓绝地宗教战争,是两种宗教观念之间的直接对抗,是一神教战胜多神教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受到压迫的以色列人争取离开埃及前往荒野朝圣本民族神祗的权利。摩西作为神祗的使者使以色列人全部舍弃埃及多神教的宗教影响,回归并且严格地遵守本民族宗教,埃及人承认以色列神祗的权威性是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前提条件。摩西经过与法老十一个回合的较量,最终以色列的宗教战胜利埃及的多神祗教,法老允许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第一个回合是前奏,在这一回合中,法老的权威受到极大挑战。后面的十个回合中以色列的神祗显示了神迹,惩罚了埃及十场大的灾难,一步一步战胜了多神教。在斗争中以色列人感到了本民族宗教的强大,特别是在逾越节中以色列神祗杀死了未来法老(法老的长子),从而以色列的神祗彻底战胜了多神教的代表――法老。以色列人弃绝了多神崇拜的影响,回归了本民族的一神教。 这部著作深刻影响着犹太的文化与哲学,甚至对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目前,学界关于《出埃及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历史真实性方面的研究和发掘《出埃及记》对于犹太民族、犹太教、犹太文化的重要价值,如摩西·格·林伯格的《理解〈出埃及记〉》一书中探讨了《出埃及记》与希伯来历史的关系;或者挖掘《出埃及记》的宗教和哲学价值,如傅有德的论文《犹太释经传统及思维方式探究》;或从文本上对《出埃及记》的版本和成书进行研究;也有学者将《出埃及记》作为语言研究的标本,如郭丽娟的论文《跨文化交际下的英语禁忌语文化内涵探究》。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出埃及记》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分析,研究《出埃及记》在希伯来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二.《出埃及记》与相关史实关系简述 《出埃及记》对以色列人出埃及之事进行了传奇式的描写。从召唤摩西,到分开海水;从埃及降下“十灾”,到云柱与火柱引导以色列人前行,无不具有神话的色彩。学界普遍认为,出埃及事件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出埃及记》中有部分内容是与历史相符合的。目前,学界关于《出埃及记》所涉及史实的发生时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历程,揭示了她出现在历史舞台的的必然性。“犹太问题”是个古老的国际性问题,尤其在欧洲更是如此。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对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和世界犹太人地位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研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能够为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当代犹太民族问题,为研究中东的巴以冲突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撑。 关键词:犹太复国主义反犹主义西奥多·赫茨尔 一、解放浪潮和同化的梦想 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催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民族自由、民族平等、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意识在欧洲大地广为传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进行反思,提出不应再歧视和压迫犹太人,应给予他们平等和自由的权利。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大旗的法国大革命,最终使饱受苦难的欧洲犹太人似乎看到了新时代解放的曙光。 法国大革命加快了解放犹太人的进程。1791 年9 月,法国制宪议会赋予法国犹太人以国家公民身份进行宣誓的权利。1807 年2 月,拿破仑帝国政府通过了相关文件,第一次使犹太教享有同天主教、新教在法律上完全平等的地位,正式受到政府的保护。随着拿破仑战争的扩展德意志各邦、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宣布“解放”犹太人。到19 世纪60 年代,犹太人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依法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放。 犹太人在获得解放后,他们的自由、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他们要求走出“隔都”(Ghetto),融入居住国的主流社会。许多人兴高采烈地沉浸在“同化”的迷梦中,掀起了称为“哈斯卡拉”(Haskalh,意为启蒙运动)的社会文化运动。德国犹太人加布里尔里塞尔把犹太教和德国精神的结合概括为:“我们有一位父亲和母亲,父亲是上帝,万民之父,在天宇;母亲是德意志,在地上。”他们认为,只要改宗了基督教,做一个忠实的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奥地利人、意大利人,不再给人一种“流浪的犹太人”的印象他们最终

犹太人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他们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赚取了世界上30%的财富,获得了世界上17%的诺贝尔奖。他们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引导着世界先进科技与文化方向。——他们是谁?——他们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确是一个极为特别的民族。在美国历史上200名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在美国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教授占三分之一;在美国律师中,犹太律师占四分之一;在美国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6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有18名;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有10名;美国国会众议员中犹太人有27名;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格林斯潘、巴菲特、红色资本家哈默、壳牌石油大王塞缪尔;报界之王普利策;美国钢铁大王库恩·洛布;通讯之王路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威廉·利;美国全美广播公司总裁萨尔诺夫;纽约时报创办者雷蒙;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米高梅、派拉蒙、斯皮尔伯格;英国报业巨头马克斯·韦尔;控制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英荷壳牌公司创始人马库斯·塞缪尔;南非大富豪巴纳特······有人说全世界的财富都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美国的财富都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三大思想家,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他们三位都是犹太人杰。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唯物史观,这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新思路,新方法。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这三位思想家分别在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和心理学三大领域作出巨大贡献。从哲学上讲是分别在天人情三大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他们三位都是犹太人。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犹太民族绝对是一个特别的民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那么为什么犹太民族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犹太人杰灿若繁星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追溯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或许可以找到些许答案。 犹太民族发源于古代西亚闪米特的一个支脉。公元前18世纪中叶,犹太人在其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迁徙到迦南,被称为希伯来人,意即“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为躲避自然灾害迁徙到了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公元前13世纪末期,又返回迦南,于公元前11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大卫王时夺取了耶布斯城(耶路撒冷古称),并将首都建成在城南的锡安山上。从此,耶路撒冷成为历代王国的首都。因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和犹太人向往的圣地。公元前926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分别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在其后数百年中,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先后征服了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公元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被镇压后,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从公元7世纪起,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逐渐以阿拉伯人为主。在将近2000年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来自居住国的各种歧视和迫害,反犹排犹活动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极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的屠刀之下。18世纪,欧洲犹太人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开始争取犹太民族的解放。19世纪,

犹太人美国人日本人的商业文化的差异

犹太人美国人日本人的商业文化的差异 强烈的危机感是每个民族前进的动力;超常的自卑感是每个人发愤成功的缘由。 (一)犹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 犹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是犹太人在近二千年里失去了自己的国家,饱遭蹂躏。犹太人流散于世界各地,有利于犹太人吸收当地先进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取得重要的成就。另一方面,犹太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人的严酷统治开始,经过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的劫掠、欧洲各国对犹太人的歧视压抑、到二次大战期间这一民族的悲惨发展到了顶峰——纳粹集中营数百万的犹太人被残杀。这一事件公诸于世后,全世界才对犹太人受迫害的遭遇有了一致的同情。就受迫害的程度与历史之久方面而言,犹太人是世界各大民族中最悲惨的。但是,正是这一悲剧才赋予了犹太民族自强不息超赶他人的最大动力。 犹太人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一方面对自己的身分与地位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又坚信犹太教的教诲:上帝出于对犹太人的爱,选中犹太人作为把人类争取到上帝一边的民族。他们内心深处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优越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他民族平等的地位,消除不安感和自卑感,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奋自强。于是,一批批伟人相继出现了。 (二)犹太人在精神文化领域伟人辈出的原因 他们在广阔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屡建奇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犹太民族有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艺的传统。在古代有个惯例,父亲必须教会儿子一技之长以便谋生。(The Jewish Mind,P265~268) 2,古代犹太教推崇两种人,有责任心的平民家长与为学问而学问的学者。并且认为,两种人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事实上,两种人是对立的:平民变得无知,学者不问世事了。但犹太教士们认为,无知的人不能成为圣人,不能进天堂,只关注世俗事务,好钱财的人,只是平凡的人。劳心者是玉质金资,最有价值的(Gold en Vessel,同上,P269)。 3,犹太人自认为是上帝选出来的成为有道行的民族。他们追求心灵的纯洁高尚。而在历史上,他们遭受迫害歧视。为了摆脱这些不幸与烦恼,一些犹太人专心倾注于精神追求。在精神与文化世界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和思考,取得成功,忘掉失败与痛苦(同上,P33)。 4,犹太教宣扬上帝的存在,鼓吹上帝是主持公正的无形力量。后来,斯宾诺莎把犹太文化中的上帝改换成为“万物间关系的和谐”。后来,许多犹太学者,特别是自然科学家,不再相信宗教中的上帝。他们视科学规律、视被研究的事物间关系的和谐为上帝。这种信念,既激发了他们探求科学与知识的热情与虔诚,也锻造了他们简洁完善地描述出规律与发现的能力。 5,从古代时起,犹太人便有两种母语。这培养了他们学习外语的能力,又使他们自然发展出很强的综合能力。其次,《圣经•预言书》对人生作了高度概括的论述。受其影响,犹太民族有高度概括与抽象能力。思想清晰简练(同上,P35)。许多犹太人一旦掌握了西方科学、学术知识与方法后,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 6,犹太人经济方面很成功。一般情况下,极少有贫穷的犹太人。一般犹太家庭达到小康小富水平,而少数犹太人更是全国有名的大富翁。犹太人出得起钱送孩子上学。因此,犹太孩子知识水平较高。 7,有不少犹太人对书有特别兴趣。他们视书如命,每天必读书,以增长知识。犹太人在文学艺术方面之所以说能取得巨大成就,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古代犹太人有很强的美感、表达能力与艺术能力。《圣经》中的《旧约全书》与《伪经》,是他们主要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 2011-11-01 【原文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20054 【原刊页号】97~104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作者】胡志明 【作者简介】胡志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胡志明(1956- ),男,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犹太教的“原罪”论与基督教的不同,体现了两个宗教信仰体系之间的差异。卡夫卡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犹太化的情感心理结构。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和世界图像的理解,两个宗教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卡夫卡对于自身的犹太文化底蕴的自觉有1个逐渐明晰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卡夫卡/原罪观/犹太性/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 【正文】 卡夫卡遗著的1位编者艾里希?海勒指出:“(卡夫卡的)作品在整整1个时代里都是1个谜。”[1] (P177)其原因就在于卡夫卡作品的多义性,甚至无解性。人们对他笔下的人物何以会有如此行状,或者何以遭此罪孽的缘由,往往深感困惑与惘然:1方面,卡夫卡笔下的“K们”与生俱来的罪性似乎都明明白白,另1方面,我们却无从为其定性和解释。追根溯源,关键在于卡夫卡为其笔下人物进行定位的“原罪”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原罪”说,两者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卡夫卡关于原罪的理解,映现出1种犹太人的关于人的本性、他与世界的联系和他跟上帝的关系的理解方式。”[2] (P91)

中国文化神与圣

中国文化神与圣 中国人谈文化,谈来谈去,总离不开“神圣”二字。 我们早已习惯了将“神”、“圣”连在一起——“神圣合一”,而忘了分别它们不同的含义,当我们不断地提起“神圣”的什么、什么时,一味的赞美,便淹没了它们的本义。 欲知其本义,先要清楚它们的来历,将“神”、“圣”两字,放到王国维说的“殷周之际”,看它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如何从对立走向统一,从圣人革命走向神圣一体。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话,出自《殷周制度论》。新文化运动中,他像孔子那样“梦见周公”了吗?虽未言“吾从周”,就算向周公行个礼吧! 殷周之际,乃一大革命时代,《易》曰“革之时,大矣哉”,正其时矣。 “革命”,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然而,都说“革命”,谁革谁呢?是“圣”对于“神”的革命,所谓“圣人革命”,也可以说是圣人以“天”革了上帝的命,终于革出了个“天命”。因此,周人的“天命”观里,首先要有“革命”,其次要有“人民”,《易》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尽管“汤武革命”属于不同类型,但都顺天应人。 要从天和人两方面来确立“革命”的合法性,这里的“人”,尤其是与“天”相对应的“人”,肯定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而是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与天相对应的人或民。

周人的“圣人革命观”,是针对殷人的“神化帝王观”——“上帝”而言,其核心是“人民价值论”,把“上帝”放到“天人之际”,让人民去选择:要“上帝”还是“求民主”? 殷人的“上帝”,是只保佑殷人的,这有点像犹太教里的耶和华。有所不同的是,耶和华与犹太民族是契约关系,而殷人与他们的“上帝”则有血缘关系,所以,殷人有“帝祖合一”、“帝王合一”的说法。因此,殷人的“上帝”又有点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因为宙斯的子孙们统治着希腊各城邦,对于最高神天然便有着“帝祖合一”的血缘认同,有着“君权神授”时代王权分有神权的“帝王合一”的权威认同。 如果“上帝”仅与殷人有关,那么周人就不如“求民主”!“求民主”,往哪儿求?往天上求!有时,我们会从内心听到一种声音,那是自我在自语,可我们却抬头望天,用祈天来表达自我意识,以为自我意识的声音来自天宇——听天命。 就在“天听自我民听”的殷周之际,犹如尼采所言:上帝死了!但此上帝非彼上帝,此上帝乃“君权神授”时代的上帝,彼上帝为形而上学世界的上帝,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上帝也是殷人的祖先 “天”,在《尚书》里已出现,但卜辞中,“天”还比较简单。“天”之初,以人为本,有二义。其一,从一从大,像人形;其二,像人之头顶,即人头上所戴之天。或曰“殷人尊神”,称帝或上帝,故殷人所谓“天”,还是个具象的观念。

外国教育史第一章

课程导航 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 第三节古代罗马的教育制度 第二章外国古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中世纪西欧早期的教育 第二节中世纪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教育 第三节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 第四章外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四节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五节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六节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第五章外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英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德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四节美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五节日本现代教育制度 第六节前苏联的教育制度 第六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第三节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第四节科学教育思想 第五节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第六节新教育流派 第七节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第八节新传统教育流派 第九节当代欧美教育思潮 第十节前苏联的教育思想 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制度 人类的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原始,质量低下,没有产生正规的学校教育。到了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得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方法更完善,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也逐步形成并且得到了不断发展。 第一节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制度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希伯来等国家相继进入了奴隶社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人类文明的摇篮,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探索皆对东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即苏美尔语。同时苏美尔人还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他们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芒苇杆(或木棒、骨棒)做笔,把字刻在半干的泥板上,即"泥板书",其上面的文字称为楔形文字。这就为两河流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巴比伦时期,苏美尔人在几何、水利、建筑、机械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天文学、数学有了很大发展。如数学已采用了十进位和六十进位的计数法,会运用四则运算,知道怎样求平方根、立方根,怎样解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学方面已经能预测日蚀、月蚀,并区别五大行星和恒星。 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苏美尔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当时的学校多设于寺庙和宫廷附近。学校以泥板书作教材,以泥板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因而学校又称"泥板书舍"。学校对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十分重视。教学管理非常严格,体罚盛行,老师用木棒责打学生是经常的事情。到巴比伦时期,学校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知识,高等学校则除了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等。教学方法主要是师徒讲授式。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在公元3世纪以后逐渐衰落。后人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才得以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并将其视为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形成奴隶主专政的国家。中间经过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个时期,于525年为波斯国所灭。 古代埃及在文化科技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有了图形

西方文化与礼仪

1、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从地域上讲,主要是指欧洲,自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 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是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和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的。而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和流。 2、长期以来,在一般的观念中,古希腊和古罗马被视为是西方文明之源。其实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是19世纪以来流行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所造成的一种偏见。西方文明与其说是源于希腊的克里特岛,不如说是源于古代近东地区,特别是两河流域。 3、肥沃的新月地区在上古时期就孕育出了一连串的灿烂文明,其中尤以两河流 域文明和埃及文明最为著名。作为人类文明的曙光,他们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化进程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4、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史书通常根据希腊人的称呼冠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区域。其历史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域,北到巴格达,南至以巴比伦城命名的巴比伦尼亚。广义的两河流域则包括今天的叙利亚、伊朗的部分地区和整个伊拉克。 5、两河流域文明从萌芽发展到辉煌,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苏美尔人作为最早 创造出城市文明的人,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的开创者。 6、苏美尔最有创见的国王是在乌尔第一王朝当政的吉尔伽美什,他因其不凡的 生平和业绩成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主人公和不朽的英雄。 7、阿卡德人国王乌尔纳木颁布了《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出现 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8、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个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而永垂青史。 9、巴比伦之囚: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期间进入全盛时期,公元 前586年灭亡了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大王国,将犹大王和数万名上层犹太人掳至巴比伦,制造出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历史事件。 10、“空中花园”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1、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形容为“尼罗河的馈赠”。由于埃及人民的生 存与繁荣都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不仅是埃及人心目中的神圣之物,而且主宰和规范了埃及人生活和思维方式。 12、较之两河流域文明的动荡和紧张,埃及文明更多是以恒久和宁静著称。 13、埃及艺术是一种以永恒为目的的艺术,他的一切创作都有一个以崇拜死 者为核心的宗教目的。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最为著名的是她的建筑艺术。其中以用作古埃及统治者陵墓的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建于45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毫不犹豫地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14、神庙则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又一光辉体现,在众多神庙中,位于底比斯古 城北部的卡尔纳克神庙最为庄严宏伟。 15、为什么希伯来人可以“一以贯之”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人数少力量薄, 但文明能延续到今天?) 西伯来人除了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建立过自己的家园,享受过主权民族的生活,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她一直是强权的凌辱对象,是其他民族的迫害对象。这样一个“弱小”的民族,凭借着对民族理想的执着,对信仰的固守,对自身文化

浅谈希伯来文明及其启示

浅谈希伯来文明及其启示 摘要:时间的长河不曾停息,大浪淘沙,留下的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无论是古老的东方,还是神秘的西方,其文化的发展都已铸造出不朽的辉煌。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①”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这表明,希伯来文化不但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凭借其浓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和严肃而庄重的约制精神在历史上奏出了一曲震人心扉的强音。 关键字:希伯来犹太教圣经犹太人民族信仰 一、希伯来历史概要 希伯来人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属于闪族的一支。公元前2000年,当传说中的希伯来民族的始祖亚伯拉罕率领族人从两河流域来到迦南的时候,当地人称他们为“哈比鲁人”,意思是“渡河而来的人”,这个词又转音为“希伯来人”,后来希伯来人开始自称为“以色列人”,因为他们相信,先祖雅各曾经与一位天使摔过跤。“犹太人”是希伯来文“犹大”一词的希腊文与拉丁文的翻译名称,起初它是古希腊、罗马人对流离在外的希伯来人的蔑称,后来逐渐为世界各地通用,被用来统称希伯来民族留存下来的后代和信仰犹太教的人。这个多灾多难的小民族在古代历史上曾先后受到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等外族人的奴役,长期过着受人歧视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135年希伯来人最后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他们被强行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然而在遭受种种磨难的艰苦岁月中,希伯来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寻常的智慧生存下来,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 二、希伯来文化成就 (一)、宗教——犹太教教义 希伯来文明的核心是被称为“犹太教”的部分,犹太教还是一个有着基本信仰,明确教义,拥有宗教典籍和有组织形态的宗教。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一神论、契约观、末世论等。犹太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着明确教义和一整套基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它拥有自己“固定、不变”的宗教典籍,具体严格的对基本教义和信仰作出了界定。 (二)、律法 犹太教的思想和教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遵守律法体现出的。对于犹太教而言,检验一个人是否守教主要不是看他是否“信”,而是看其是否遵守律法,是否依据这些律法“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守教与否要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根据这样的传统,人们把犹太教说成是“因行称义”,以有别于宣扬“因信称义”的基督教。犹太教的律法数量众多,其核心是“摩西十诫”②。 (三)、文学——《圣经》 古代犹太民族在文化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毫无疑问是《圣经》的编撰和流传。《圣经》作为记录着犹太人信仰体系的书不仅被犹太人视为其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而且被世人公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部书籍,是希伯来文明伟大成就的高峰和代表。人类学家把它看成是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6951655.html,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 作者:罗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年第03期 西欧和美国具有事实上相似的心理,溯其源有三:一、希腊文化;二、犹太教及其伦理; 三、现代工业主义——这本身就是现代科学的产物。……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三者没有起过积极作用,除了希腊间接地影响过中国的绘画、雕塑和音乐。尽管有地理和经济环境的相似条件,中国人与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思想观念之间却很少共同之处;把一切都归结为经济因素起作用的人,会难以对中国与埃及和巴比伦之间的差异作出解释。气候和经济条件可以说明部分问题,但不可能说明整个问题。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恰好在平常年代临世的卓绝人物的个性,比如像魔西、穆罕穆德和孔子那样的人物。 中国最早的贤哲是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他与孔子同一个时代(按传统说法),比孔子年长,但他的哲学在我看来远更有趣。他认为,每一个、每只动物和每件事物,都具有某种与他、她或它相宜的行为准则;应当遵循这一自然的法则,也应鼓励别人这样做。“道”即“道路”,但多少带有一种神秘的意味,正像在《圣经》里的这句话:“我即道、真理和人生。”我想他认为,死亡是由于离开“道”的结果,倘若我们都严格按自然之道行事,我们就会像天体一样永生。庄子比他的老师更有趣。他们两人都倡导自由哲学,都鄙视政府以及对自然的任何干预。这两位贤哲身上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的幽默、节制和含蓄。 有一天,我在北京遇见一位中年人,他对我说,他对政治理论抱着学术性的兴趣。由于初来乍到,我便信以为真,但后来我发现他是一省之长,而且早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界人物。中国诗歌明显地缺乏热情,这也是由于克制含蓄的缘故。他们的古乐,有一些是很美妙的,但乐音轻微,只能勉强听见而已。他们的艺术讲究雅致,他们的生活追求合理。莽撞的武夫不会受到称赞,无节制的热情不会受到赏识。 这一古老的文化与欧洲文化相接触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目前中国已有一股获得西方知识的巨大热情,不纯粹是为了增强国力、抵御外侮,许多人把学知识本身当作一件好事。中国有崇尚知识的传统,但是过去却只向经典文学索取知识。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西方知识更有实用价值。 应当说,我们文化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而中国文化的显著长处则是人生目标的合理观念,这就是人们希望看见逐渐结合的两点。 老子把道描写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我想人们会从这几句话里领会到富于沉思的中国人所持的人生终极观念;应当承认这与大多数白人确定的人生观念是大为不同的。

西方文化与礼仪

西方文化与礼仪 一、文化的涵义与层次;西方文化的定义和基本精神。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是超过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文化。 四层次:a、物态文化层:是由人类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制度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c、行为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规范。 d、心态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又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西方文化:相对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欧洲,美国的这些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层面。 基本精神:1.科学精神2.个体本位精神3.崇力尚争精神4.开放精神 二、礼仪的现代意义;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礼仪意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可增进自身修养,规范人的态度和言行;作为社交必不可少的手段,可提高社交能力,调节人际关系;在生活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凝聚力作用。 主要内容:称谓礼仪,西方人姓名排列正好跟我们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介绍礼仪,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结交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作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达的名字。对方若不作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用句型“This is╳╳╳ and this is ╳╳╳”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老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在西方,人们的确一切行为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日常交谈不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问价钱。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问“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啊?”; 拜访礼仪,应邀去家中作客,务必要准时。不守时是失礼的。一般性拜访可送小礼物,若赴家宴,可再丰厚些。礼物应交给女主人,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不要说“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中国人送礼时常爱讲的话。这类话会让外国人觉得你看不起他们。; 女士优先礼仪,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要谦让女士。步行时,入座时,上下电梯应让女士走在前边。进门时,女士先进。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士应走在前边,为女士找好座位。进餐时,要先请女士先点菜。同女士打招呼时,男士应起立。 餐桌礼仪,外国人一般没有让酒让菜的习惯,所以你喜欢吃什么,不妨多取点。应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拿起她的刀子和叉子示意后才可以用餐。餐巾应铺在膝上。可用餐巾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但绝不可揩拭餐具。进餐时身体要坐正,不要两臂横放在桌上。使用刀叉时,应左手用叉,用手用刀。切肉应避免刀切在瓷盘上发出响声。中途放下刀叉,应呈“八”字型分放在盘子上。如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毕。要喝水时,应先将食物咽下。用玻璃杯喝水时,要先擦去嘴上的油渍,以免弄脏杯子。如打噴嚏或咳嗽,或想去洗手间,应向周围的人道对不起。进餐时,始终保持沉默是不礼貌的,但咀爵食物时不要讲话,咽下去再答。当侍者依此给客人上菜时,走到你的左边,才轮到你取菜。用餐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