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fifth year lesson history lesson 5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教案 湖北省襄阳四十七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教案 第14课时《钢铁长城》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制造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国产化、空军现代化、导弹部队建立、导弹部队的装备。 2、运用教材图片、收集资料、说明人民空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装备。 3、感受国防力量的壮大,,增强国防观念,增强为国防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难点: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阅读“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完成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舰队。 (2)、找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建设分别取得哪些成就? (3)、人民空军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后,在战争中取得辉煌成就。 (4)、人民空军在早期、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哪些发展? 。 2、阅读“导弹部队的发展”,完成以下问题。 (1)、1966年,我国组建部队。 (2)、我国导弹部队不断壮大,陆续装备了、、、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二、合作交流: 分三个表演小组,分别代表海军、空军、导弹部队,设计模拟战争,运用战略战术,打一场现代化战争。 三、拓展延伸: 为什么旧中国有海(军)无队?而新中国的海军却能保卫祖国的海疆?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 四、系统总结: 第15课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3.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重难点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2.难点:完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过程 一、单元知识要点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2.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措施。 3.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以及最终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是中考知识点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以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线顺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进行整理。构筑知识结构,并请学生自主完成填充任务,任务见学案。

三、小结:(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 (2)对外开放 (1)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四、巩固练习(基础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2.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寓意是什 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 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2、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是() A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手工业 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是指()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上海浦东大桥 D 钱塘江大桥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10、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2020新版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新课堂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D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2.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D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4.“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D ) 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D )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6.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B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7.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为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你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B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B ) A.新时期 B.新时代 C.新征程 D.新阶段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页眉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单元概述】 这一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学生认识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网络】 【典例分析】

1.(2008年江苏省中考试题)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到() A.美国的影响B.苏联的影响C.德国的影响 D.英国的影响 解析:此题以一个“五年计划”将中国史和世界史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相关知识衔接在一起进行考查,整题自然流畅,且信息含量大。通过试题本身还隐性的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对苏联经验的借鉴的史实。 参考答案:B 2. (200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A.兰考 B.大庆 C.武汉 D.鞍山 解析:此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同时要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同时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在精神文明中,就出现了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这样的铁人、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参考答案:B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B.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4.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你知道青藏公路是什么时候通到“世界屋脊”的吗?()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5.他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每年3月5日,全国人民都要开展向他学习的纪念活动。他是() A.王进喜 B.雷锋 C.孔繁森 D.邱少云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国家坚持() ①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②人民民主专政③社会主义道路④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业生产共同协作的客观要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下边的表格中) 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 科学发展观 2.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B.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 15倍,30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实行() C.改革开放政策 D .土地改革 5.中国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B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 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A.厦门B .福州C 8.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 .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 .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提出了与时俱进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间 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总路线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改 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广州D .南 京 ①开天辟地②当家做主③星星之火④伟大转折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4.宁夏统计局:“ 2008年,宁夏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098.51亿元,比1978年增长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分)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A.邓小平B.叶剑英C.胡耀邦D.陈云 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 开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 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1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3.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

八年级下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十四课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人民海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建成北海、东海、南海舰队;研制多种舰艇(如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组成海军部队的多兵种。 人民空军:人民空军在陆军基础上建立,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辉煌战绩;自行研制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等。 导弹部队的发展 初步建立: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成立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初期成就;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美国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周恩来首次提出。周恩来与印度、缅甸领导人一 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内容的变化完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历史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的万隆。 主要内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历史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十六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背景条件: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基本过程: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历史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试卷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1.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B.海上巡逻C.空中侦察D.两栖作战 2.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兵种是() A.潜艇部队B.海军陆战队C.空军D.导弹部队 3.1956年国庆节,*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在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B.歼5型强击机 C.歼5型歼击机D.歼5型轰炸机 4.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 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 7.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其背景主要是()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 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9.1960年尼克松在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口的政府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这表明() A.尼克松要承认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势均力敌 C.美国统治阶层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出现分歧 D.美国政府要与台湾*断绝往来 10.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1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访问苏联B.*访问印度 C.尼克松访问中国D.江泽民访问美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按照出生日期的先后来排列以下三个人的名字,正确的是( ) A.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B.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 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 D.刘援朝、钱红卫、周跃进 5.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这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为此作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 )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6.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 7.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十年“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经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第9 改革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我国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样的?怎样形成的?▲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过程:⑴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⑵后,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重心和金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7课内战烽火 1.重庆谈判: (1)背景:①国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②国际:美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积极扶蒋反共. (2)目的: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进一步赢得时间,欺骗人民②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时间: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4)结果: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5)影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 2.全面内战: (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防御: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战略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首先攻占、起到关门打狗作用的地方:锦州 3.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淮海战役 4.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傅作义 5..三大战役的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

结果:4月23日,解放南京 作用: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7.胜利原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2)创办的企业:大生纱厂等。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阶段:①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②“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 (2)原因: 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外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一战”后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卷土重来,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3.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4.发展特点:①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④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 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的出现:火车、轮船的传入 2.近代通讯的出现: 有线电报、电话。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电影传入 (2)报纸出现: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的《申报》 (3)印刷出版机构出现: 著名印刷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 (4)社会习俗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40分)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2、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是() A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手工业 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是指()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上海浦东大桥 D 钱塘江大桥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10、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一) 班别姓名 (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开天辟地②当家做主③星星之火④伟大转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4.宁夏统计局:“2008年,宁夏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098.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5倍,30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实行() A.社会主义总路线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改革开放政策 D.土地改革 5.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 厦门 B.福州 C.广州 D.南京 8.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9.回眸中共走过的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③②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10.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第9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 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⑵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个五年计划。 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 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时间:1953年---1957年 ▲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㈠工业方面: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汽车制造厂生 产出辆汽车;中国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架喷气式飞机;中国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 机床厂建成投产。 ㈡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

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㈢工业基地方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发展;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时我国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意义? ⑴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完成:农业: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 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 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导弹部队的发展:导弹部队时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分别是什么?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次没有指明注意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针对帝王注意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列举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⑴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⑵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一致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⑶1954年,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⑷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和知识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思维导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阶段特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解读1】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温馨提示】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解读2】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方法技巧】

比较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制的归属: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农民是土地的主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仍属集体所有,农民只是承包土地,对土地享有生产自主权,两者有本质区别。 (2)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2.对外开放 【方法技巧】 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有三个城市属于广东:深圳、珠海、汕头;一个城市属于福建:厦门。【考点解读3】 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考点解读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过程 【温馨提示】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检测】 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报纸之魂、历史之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报纸的头条新闻反映了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是( ) 3.2014年伊始,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新一年的期待。小海同学选了“深化改革”。使小海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 A.“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 D.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方法指导】 对内改革为便于掌握,可将其分阶段记忆。以1992年为界,之前属于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为目标,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之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如大中型企业股份制等。 【知识整合】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部编八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1-6课复习提纲 【1-6课历史事件时间】 1、新中国成立时间? 2、西藏和平解放时间? 4、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 5、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的时间? 6、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 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 8、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会议是? 2、该会议通过的文件是?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2)地点? (3)内容? (4)基本政治制度是? 3、开国大典 (1)时间? (2)过程:毛泽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是? 升五星红旗奏国歌《》。 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5、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 (2)和平谈判的协议?

(3)意义? 第2课抗美援朝】 1、朝鲜战争的性质及其变化 (1)1950年6月? (2)1950年10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朝鲜的背景是?目的? 3、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 4、中国近现代史的两次获胜的反侵略战争? 5、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的战役是? 6、“最可爱的人”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代表人物?学习他们的精神? 7、抗美援朝参战双方军队? 8、结果? 9、意义?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 2、改革的地区? 3、改革的内容? 4、土地改革的结果? 5、土地改革的意义? 6、依法改革的法律依据?

7、与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一脉相承: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8. 土地改革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关系 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需具备两个前提:大规模社会改革,解放生产力;国民经济恢复。 9.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是? 10、推翻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事件是?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53-1976 年)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 前提:经济恢复——到 1952 年底,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2. 背景?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5、请你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成就(各两项)? 6“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意义? 7、毛泽东的豪迈: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桥”指的是?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上述材料是属于什么文件的内容?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颁布的? 2、在这个文件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通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