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综合处日期:2012-03-19

(2012年3月9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努力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0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5.6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6317.3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4481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为13.6:50.5:35.9,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53.6%和40.0%。

市场物价仍处于高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5.8%,高于年初调控目标(4%左右)。其中,城市上涨5.6%;农村上涨6.4%。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六升二降”:食品上涨12.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1.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5.9%)、居住上涨6.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5%、烟酒及用品上涨3.6%;衣着价格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2%、交通和通信下降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1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5%。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7.3万人,下岗职工失业再就业人员62.7

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人员27.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8%,比调控目标低0.2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经济总量平稳增长。我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05.6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4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167.8亿元,增长8.0%;林业增加值60.3亿元,增长4.8%;牧业增加值423.5亿元,增长1.7%;渔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67.3:3.4:25.8:1.5:2.0变化为68.5:3.5:24.8:1.3:1.9。

粮食总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全年粮食总产量5570.6万吨(1114.1亿斤),比上年增长11.1%,连续八年喜获丰收,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减”:水稻产量2062.1万吨,增长11.8%;玉米2675.8万吨,增长15.1%;小麦103.8万吨,增长12.2%;大豆541.3万吨,下降7.5%。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蔬菜产量789.9万吨,增长9.1%;水果225.6

万吨,下降3.2%;甜菜275万吨,增长57.1%;油料23.3万吨,下降15.5%;烤烟7.8万吨,下降8.7%;亚麻1.2万吨,下降46.7%。

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猪牛羊肉产量168万吨,比上年增长1.4%;禽肉产量31万吨,增长3%;鲜牛奶产量543.1万吨,下降1.7%;鲜蛋产量105.4万吨,增长0.1%。

绿色食品产业规模扩大。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1250个,比上年增加15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6430万亩,增长5.4%,其中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5980万亩,增长

5.3%,占总面积的93%。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5.2万户,增长5.0%。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435亿元,增长45%;实现利税42.9亿元,增长21.5%。

农村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壮大。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30.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14.5%。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按人均1570元及以下标准划定)163万人,比上年下降10.9%。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强化。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9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7%。拥有农用拖拉机142.1万台,增长5.4%;农用运输车16.1万辆,下降13%。全年农村用电量58.2亿千瓦小时,增长10.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3.3万公顷,增长11.8%;节水灌溉面积297.7万公顷,增长11.7%;农田受灾面积348.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3.3%;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3.9万公顷,增长3.2%。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我省有3085个村开展星级村达标建设,建成五星村50个,四星村200个。建设1059个中心村,整合368个自然屯,吸纳12万人口。253个村开展高标准规划建设。有177个村屯整体新建,其中建设楼房708栋,别墅356栋。改造农村泥草房26.1万户;新建通村公路4000公里;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681余处,受益人口152万人;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22个,建设生态型村庄近千个;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62处、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项目36个,2.9万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新建文化站25个;1283个村完善了多功能的村级活动室,993个村铺设了村级活动广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加值占GDP总量的4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

万元及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4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443亿元,增长12.9%;集体企业增加值153.9亿元,增长1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894.4亿元,增长13.9%;重工业增加值3914.2亿元,增长13.4%。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4024.8亿元,增长13.2%;小型企业增加值783.8亿元,增长15.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5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利润1270.5亿元,增长2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4.5,提高23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52.9亿元,增长30.4%,其中利润368.9亿元,增长37.4%;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6.4,提高25.3点。

四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42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4%。其中,食品工业增长19.6%;石化工业增长15.9%;装备工业增长9.8%;能源工业增长7.7%。

工业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5种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59种,占64.9%,其中有87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20%。在重点考核的27种工业产品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化学纤维增长99.2%,中成药增长68.7%,金属机床增长56.6%,大米增长29%,啤酒增长24.5%。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632.4万吨标准煤,增长1.6%。其中,天然原油4006万吨,与上年持平;原煤8780.1万吨,增长2.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增长12.1%。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实现利润49.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696.2万平方米,增长26.1%,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7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206.3亿元,增长33.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3694.4亿元,增长43.2%;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391.3亿元,增长2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20.6亿元,增长38.5%。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2177.7亿元,增长33.5%,占城镇工业投资的73.7%。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673个,比上年增加577个,完成投资3523.8亿元,增长36.2%。全年城镇建成投产项目613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9.3%。各类房屋竣工面积6438.9万平方米,竣工率30.9%。新增固定资产4692.8亿元,增长35.9%,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5.1%。

房地产开发增长较快,保障房建设规模空前。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商品房销售面积3395.4万平方米,增长2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14.5万平方米,增长22.4%;商品房销售额1357.5亿元,增长34.4%,其中住宅销售额1080.2亿元,增长30.1%。保障房建设力度空前,全年开工86.9万套,居全国第一位。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地域分,城镇零售额4173.9亿元,增长17.6%,其中城区3337.1亿元,增长18%;农村(县以下)零售额531.2亿元,增长17.4%。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14.5亿元,增长25.6%;零售业零售额3507.7亿元,增长16.5%;住宿业零售额53.8亿元,增长18.4%;餐饮业零售额528.5亿元,增长20.3%。

热销商品大幅增加。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6%,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8%,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5.9%,燃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6%。全省限额以上企

业(单位)批发零售贸易业24类产品中,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5.7%、26.4%和23.9%;文化办公用品和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50.2%和29.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8%;汽车增长23.2%;家具类增长35.8%。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8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9%。其中,出口176.7亿美元,增长8.5%;进口208.4亿美元,增长1.3倍。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295.8亿美元,增长66%;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64.5亿美元,增长28.5%;加工贸易进出口6.7亿美元,下降7.1%。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出口160.2亿美元,增长2.2倍;私营企业进出口212亿美元,增长10.1%;三资企业进出口11.4亿美元,增长2%。从国(地区)别看,对俄罗斯进出口189.9亿美元,增长1.5倍;对美国进出口34.3亿美元,增长52.8%;对印度进出口10.6亿美元,增长33%;对德国进出口9.3亿美元,增长48.5%;对韩国进出口8.6亿美元,增长13.9%;对日本进出口6.9亿美元,增长3%。从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52.8亿美元,增长1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亿美元,下降26.4%。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31个,协议利用外资额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5.2亿美元,增长22.6%。实际利用外资34.6亿美元,增长25.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5亿美元,增长2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984.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2%。其中,铁路1092.3亿吨公里,增长5.8%;公路843.5亿吨公里,增长

10.6%;水运7.4亿吨公里,增长5.7%;航空1.6亿吨公里,增长14.3%;管道40亿吨公里,下降17.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678.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其中,铁路259.7亿人公里,增长2.9%;公路273.9亿人公里,增长12.6%;水运0.4亿人公里,增长5.7%;航空144.3亿人公里,增长9.3%。

民用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42.3万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私人汽车182.7万辆,增长20.2%。民用轿车拥有量104.6万辆,增长23.5%,其中私人轿车87.9万辆,增长26.3%。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76.9亿元,增长16.9%;邮政业务总量25.5亿元,增长16.4%。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39940公里,增加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93.5万户,下降2.5%,其中,城市608万户,下降2%;农村185.4万户,下降4%;移动电话用户2566万户,增长14.4%。全省电话普及率为87.4部/百人,比上年提高7.4部。固定互联网络用户398.4万户,增长14.9%,其中宽带接入用户386.7万户,增长18.4%。

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44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91.5亿元,增长23.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236.9万人次,增长2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1.9亿元,增长24.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06.5万人次,增长19.8%,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2亿美元,增长20.3%。

八、财政和金融

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97.4亿元,增长32%。主体税种中,增值税145.5亿元,增长17.8%;营业税218.9亿元,增长32%;企业所得税80.8亿元,

增长31.1%;个人所得税34亿元,增长35.8%。地方财政支出3398亿元,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794.1亿元,增长24%。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28.1%、27.3%、26.3%、25%、20%。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328.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加1444.6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718.9亿元,增加483.3亿元;储蓄存款余额8147.4亿元,增加908.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48.7亿元,比年初增加143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39亿元,增加643.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818.3亿元,增加782.4亿元。

证券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年末,我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0家,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家(宝泰隆),首发募集资金17.46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年保费收入3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财产险收入84.5亿元,增长17.6%;寿险收入212.4亿元,增长10.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0.9亿元,增长23.6%。全年赔付额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5.8亿元,增长8.4%;寿险赔付金额46.6亿元,增长18.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4.4亿元,增长8.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招生19432人,比上年增长5.8%;在学研究生57829人,增长6.2%;毕业生15247人,下降1.4%。普通高校78所,招生19.9万人,增长2.1%;在校生71.1万人,下降1.1%;毕业生19.6万人,增长8.3%。成人高校19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1万人,在校生15.5万人,毕业生6.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95所,招生10.9万人,在校生32.3万人,毕业生12.3万人。普通高中411所,招生20.8万人,在校生62.2万人,毕业生20.4万人。普通初中1685所,

招生33.5万人,在校生122.4万人,毕业生39.9万人。普通小学5620所,招生33.4万人,在校生187.5万人,毕业生33.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664人,在校生6731人。幼儿园4504个,在园幼儿56.2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57.6万人次。扫除文盲536人。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年末全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19个,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8亿元,增长12.3%,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27项,应用技术成果1090项,软科学成果59项。受理专利申请23432件,增长1.3倍;授权专利12236件,增长80.4%。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918份,成交金额62.1亿元,增长16.3%。

质量检验、气象和地震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64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3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82万台件。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网站36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94个。地震台站45个,地震遥测台站47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2个,文化馆129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博物馆8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有线电视用户540万户,比上年增长3.6%;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00万户,增长36.6%。全省共有档案馆16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97万卷。全年出版报纸79498万份,出版杂志5513万册,出版图书8089万册(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9%。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共有卫生机构86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7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4.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5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6万人,注册护士6.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88个,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56个,卫生技术人员0.2万人。乡镇卫生院957个,床位1.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433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418.8万人,比上年增长0.6%。

体育运动员成绩优异。全年我省运动员共获得各类世界冠军33个。在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114枚、银牌39枚、铜牌48枚。全年举办运动竞赛会122次,参加运动会人数18.5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99‰,死亡率为5.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834万人。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6.2元,比上年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54元,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90.7元,增长22.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33.6元,增长21.5%。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5.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4.8平方米,增加2平方米。

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81万人,比上年增长2.9%。参加失业保险474.5万人,增长0.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78万人,增长1.1%,其中,职工587.4万人,下降1.3%;离退休人员293.6万人,增长5.5%。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5.6万人,增长3%。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较快。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8万张,收养人员6.7万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138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99个,社区服务站1285个,其他服务设施354个。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211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52万公顷。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626人,比上年下降7.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3,比上年下降23.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2.15,下降8.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72,下降14.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957,下降4.2%。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城乡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农村住户投资。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吃酸菜》说课稿 教学内容: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人文与社会》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吃酸菜》 教材分析: 本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黑龙江人的生产和生活。目的是从生产和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黑龙江人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黑龙江人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一个智慧的群体,具有着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 小学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对于酸菜,同学们都有所了解,而且这是他们冬季最喜欢的菜肴,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这节课我以发展学生生活经验为主体,走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热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酸菜在改善北方冬季饮食方面的意义。 2、通过对黑龙江本地产的蔬菜品种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认知,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3、让学生知道酸菜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家乡人们不甘寂寞,积极探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运用智慧解决不利自然条件给生活带来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黑龙江人积极探索,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黑龙江人在解决冬季保暖等问题中所体现的智慧和精神。 教学策略: 本课从学生入手通过图片展示,抓住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能在问题中思考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身边的食物来引发学生感受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乐趣。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三个问题的提出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主线清晰明了,有实效性。而且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酸菜的做法。 2、教师对学生调查活动适时了解,并做相应评价,制作课件和教具。 3、教师搜集各种做法的酸菜美食图片。 教学活动: 活动一:美食图片导入—了解酸菜的由来 1、图片导入:孩子们,你们在家最喜欢妈妈做的什么好吃的呀?想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哪些好吃的了么?小谗猫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酸菜做成的美食图片) 2、课外调查汇报:聪明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美食都是什么做的么?(出示课题)那你们都知道哪几种酸菜的做法呢?(学生汇报)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边境线长23 5公里。全地区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农林牧场。总人口万(含农一师万)其中,维吾尔族万,占%,汉族万,占%;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阿克苏市总人口万人。由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史称“龟兹”、“姑墨”,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姑墨、温宿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唐朝政府在此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三十六国,阿克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在此设置参赞大臣,冠名以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 二、资源现状 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298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21 54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其中流量在10000 以内的河流有15条,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地表水年径流量13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7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万千瓦,在全疆仅次于伊犁。现有耕地920多万亩,宜垦荒地4000多万亩,森林资源1000多万亩,草场5000多万亩。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3831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的种植。年产原棉1000万担,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疆的三分之一,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200万锭;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 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

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xx"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城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城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市、县政府及规划部门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城乡规划工作的战略部署,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规划,努力推进城乡规划由粗放型向精细特色型、由速度型向质量速度型、由把关型向把关调控型全面提升,各项规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措施 (一)围绕服务发展,完善规划体系,推行科学规划。 结合人大立法计划,加快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论证和立法步伐,配套出台《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制性规划实施通则》等政府规章,逐步建立以地方性规划法规为主体,以政府配套规章、部门管理规定和行业规范标准为补充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划管理,把好规划审批关。理顺政府部门执法工作程序和运转机制,严肃查处严重违反城乡规划、损害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违法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城乡启动了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和体育、文化、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深化完善供电、供气、供热专项规划;加快供排水专项规划研究,城市防洪规划编制,提升城市安全预警体系。做好各城乡街道卫生、建筑规划、河流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打开城市发展新格局。强化政府规划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城乡改造规划,开展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选址策划,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坚持把更新理念和创新思路作为推动规划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认真做好规划工作。 (二)统筹兼顾,协调城乡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面覆盖,构建和谐城乡。在大力发展城乡经济,投资开建各种工厂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就业率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城乡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基础上,加强对各地县(市)行业管理和重点规划指导,开展村镇规划管理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讲话稿-领导讲话模板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讲话稿 尊敬的xx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 岁末年初,xx常务副市长组织召开相关重点工作调度会,这是对我区工 作的关心和鞭策。下面,我代表中共xx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打造雁城商都,建设xx新城”的目标,深入实施“南优北拓、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富裕、美丽、平安、和谐、幸福的新xx,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经济发展提速增效。1—9月,全区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5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7元,同比增长%。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 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8%;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1060 万美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比上年同期 增长个百分点。 2、财税收入稳步增长。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截 至12月14日,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亿元,为年初目标(亿元)的%,为调整目标(亿元)的%,同比增收亿元,增长%。其中国税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 增长%;地税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长%;财政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长19%。 3、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今年以来,我区共实施项目116个,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产业项目65个、民生项目29个。截至11月底,全区竣工项目80个。3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中,竣工投产6个,开工动建21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为年度计划的%。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都有一批大项目。共创家世界投入使用,晶珠购物公园、南方中亿汽贸城开工建设,中油新兴能源产业集团华南总部基地等一批三产项目建设加快,衡阳苏宁广场、文化创意体验园、杨岭片区综合开发等完成概念性规划、正在深度洽谈。xx科技创业园完成3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工程,LNG储配站完成安评、环评两个控制性环节的审批。 领军现代农业、南国红金银花基地相继实施,来势较好,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城乡统筹协调并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平方公里中心城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x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新理念新面貌新体验 ——鸡冠区东风小学韩春兰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是基于我省实际,由我省自行开发,在全省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实施的 ,以进一步提高我省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本目的而开设的地方性必修课程和综合文科课程,是我省每个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其修习的质量同样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 部分。一、课程性质地方性、必修性乡土性、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经典性、具体性活动性、探究性浸润性、体验性生活性、真实性1、具有地方性和必修性:地方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担负着为 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本素质基础的功能,同样是必须认真开设的课程,根据前面所讲的设置黑龙江人文与社 会课程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本课程不是可开可不开的选修课,而是同国家开设的课程一样,必须同等对 待,是学生必须学好并且会学的一门课程,这是它的必修性。至于地方性,从字面上看,就是教材 所选取的内容都是发生在黑龙江省的风土人情、民族史话、物产名胜、人物事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 黑龙江省省情的学习、认识、感悟,传承和弘扬黑龙江的文化和精神。2、具有乡土性和综合性:乡土性是在全省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学生所处的地区选取本地有价值的可利用的区域性的教 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比如,根据具体的教学主题我们可以选取鸡西地区的一些人文景观、环境资源、民俗 风情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认识了解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也是置换教学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具体要求和体 现。综合性表现在本课程在取材范围上,以我省现行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 文社会类内容为基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多门文科课程的整合,它与龙江地理、历史、艺术相融合自不必说 了,它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时候是要运用活动化的教学策 略,指导学生走出学校,采用调查走访参观的学习方式来加深对家乡的认识,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更好的做 人。这体现了它的综合性。3、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本课程在取材范围上,以我省现行行政区域内 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类资源为基本课程内容,以综合反映我省概貌为基本方 式。在课程目标上,特别强调通过黑龙江人文精神的挖掘和分析,人类智慧的张扬和赏析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它属于人文社会类课程。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主题设置是“居民”,围绕着这个主题,教材从三个方面“和睦的群体”、“智慧的群体”、“爱国的群体”来让学生感受龙江、认识龙江、热爱龙江和贡献龙江。让学生知道我省是移民大省,有54 个民族居住在黑龙江境内,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通过让学生以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我省各族 人民和睦相处的事例,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贡献,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极探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运 用智慧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他们发明创造了弯子炕、火炕、捕鱼狩猎的工具滑雪板,为解决寒冷等不 利自然条件给生活带来困难而发明淹酸菜等。还有很多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游戏后来演变成各种体育活动, 像弓箭打猎演变来的打口袋游戏、拉网捕鱼演变来的拔河游戏、盖房子演变来的搭积木游戏等。近代在黑龙 江大地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比如,杨靖 宇、赵尚志、杨子荣、赵一嫚等;还有为了开发北大荒建设黑龙江,为了国家的石油工业、森林木材工业而 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铁人、科学家、支边青年、广大官兵等,这些人物、事迹即是经典的也是具体的,即具 人文性又是我们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其中人文精神、经典事例的挖掘和分析,像铁人精 神、大庆精神、智慧群体精神等人类智慧的张扬和赏析,对英勇无畏、乐观向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黑 龙江人的学习和崇敬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萌发保卫家乡和 用自己的智慧为龙豪,在相关联的教材内容的不断学习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达到 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性、探究性的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性认识。本课程以学生直接收集资 料并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将知识寓实践、体验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 程目标为目的,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本地 所能提供的教学条件,实事求是开展有实效的教学活动。活动中可采用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参观访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论) 2010年03月22日00:00人民日报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逆势而上,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反映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面临着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强化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6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71.0 6.5 第一产业 1.1-5.5 第二产业351.0-0.5 第三产业4818.97.1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1935.1-8.9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688.5-4.8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5.7-3.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74.44 2.09 其中:第一产业 1.29 4.03 第二产业112.95-1.88 第三产业490.17 3.21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691-4.14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654.5 5.6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155.17.6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284.810.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57.9 1.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5 5.7 房地产开发投资666.4-3.3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243.011.3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459.014.7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034.4-2.5 其中:新开工面积386.4-13.7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77.6-11.5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62.4-13.6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696.413.0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0568.3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00340.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万人)221.0 3.9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4603.68.9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85.6-2.5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74.8-5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42754.916.1 2、收入合计(亿元)29381.57.7 3、利润总额(亿元)4227.8-3.5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黑龙江省人文与社会》学科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伊春区第六中学人文与社会学科刘圣香 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本学期,我任教初一和初二两个学年的黑龙江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地方课程工作。现就本人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人际关系融洽,教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从不缺勤,按时坐班,服从安排,业余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 二、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加年级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

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提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学科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重点内容用电脑打印在纸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本学期学习开展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活动课。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调查、采访、体验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的记实材料。学生将自己的实际活动用照片、录音、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2017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7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7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635.5 6.6 第一产业 1.28.7 第二产业422.7 6.8 第三产业5211.5 6.5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3280.2 4.2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715.4 3.9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73.0 4.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86.08 1.33 其中:第一产业 1.23-4.65 第二产业103.72-8.17 第三产业493.270.63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572-4.90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762.3 4.1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329.315.1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973.99.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356.17.8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15.822.4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061.8-5.6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368.9-19.6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158.0 6.1 其中:新开工面积321.0-16.9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36.5-14.8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02.5-36.9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379.2-45.5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48418.0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1579 3.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万人)230.6 4.3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5538.920.3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73.9-3.0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68.8-3.4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59013.311.4 2、收入合计(亿元)32873.411.9 3、利润总额(亿元)4452.1 5.3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11803 【发文字号】中发〔2000〕16号 【发布部门】a01 【发布日期】2000.10.11 【实施日期】2000.10.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 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发〔2000〕16号)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远景目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二00一至二00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XX年,人口达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XX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

黑龙江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四年下册

学科人文课题1、中国第三大江------黑龙江 课型新授备课 时间2.28 授课 时间 3.11--3.15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 标 了解黑龙江的地理位置,物产,风土人情。 教学重 点 黑龙江的两源,全长,流经省内的长度,水色。 教学难 点 黑龙江的两源,全长,流经省内的长度,水色。 德育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准 备 挂图 特色教 学模式 整体感知—探究强化--巩固拓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俄两国界江,是位于中国最北面和最东面的大江,全长4370千米,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江。它的两岸都是森林,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二、探究强化 1、美丽神奇的黑龙江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其上源为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北源为石勒喀河,其上源为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肯特山东麓。两源于漠河县西北部的洛古河村附近汇合成黑龙江干流。干流全长2821千米,流经黑龙江省境内的部分有1887千米。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河,也是至今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黑龙江江水清澈,呈微黑色。 2、物产丰富的黑龙江 小资料一:黑龙江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一百多个品种,占全国淡水鱼种类的13%左右。其中,鳌花鱼、鳇鱼、鲟鱼、鳙鱼全国闻名。 兴凯湖大白鱼色白如玉、银光闪闪,体型颀长,个体多重达3千克左右,大者可达5千克,鳍尾发达,善游,有鱼中游泳冠军之称。大白鱼声名远播,同乌苏里江的鲑鱼和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还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小资料二:黑龙江两岸一片绿色,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山脉,森林覆盖率达43.6%,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中还盛产人参、木耳、蘑菇、林蛙等产品。 3、风情独特的黑龙江 东北人特别喜欢在冬天戴狗皮帽子。东北干菜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干豆角丝、干土豆片、干黄瓜片、干茄子块、干辣椒、干黄瓜菜、干南瓜片、干冬瓜片等。 三、巩固拓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家乡人,家乡的风土人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