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作者:陈明燕

摘要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在现存的二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吟唱山水田园的,与王维一起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善于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相融合、情与景相契合。孟浩然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了“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从而形成了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使诗显示出平淡自然、以真入境、幽旷凄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关键词】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界山水、田园景物为审美对象,意境隽永幽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艺术地再现或表现自然美以及田园生活情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审美享受。对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研究,论者或重宏观述评,如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有章培恒本、袁行霈本等,还有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许总《唐诗史》等;或重微观阐释,较早的、富有奠基性的论文有闻一多的《孟浩然》。在该文基础上,诸多著名学者如傅璇琮、葛晓音等,或谈其隐逸思想,或谈其艺术风格。本文主要研究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这些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和借鉴。对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境美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孟诗,同时对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人所极力追求的审美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术语,指的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形象融为一体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情与景浑然融合,使感性的物象心灵化,而心灵也借助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又能超以象外,以特定的形象触发丰富的艺术想象,给人以无限悠远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带给人深刻的精神启示。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署名王昌龄的《诗格》,其中提出诗的境界分为三种情况:物境、情境、意境①。意境,顾名思义,包含“意”和“境”两个要素,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意”,是诗人由客观景物感发的主观情

①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2001.

思;“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对客观生活进行的艺术改造而创造出来的景象与氛围。

意境是山水田园诗的灵魂,完美的意境是诗人与自然,主观情感与客观之境,无形之情与有形之景的和谐统一中完成的,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生不仕的一位作家。40岁以前,他隐居于鹿门山不远的汉水之南,曾南游江、湘,北去幽州,一度寓寄洛阳,往游越中。孟浩然追求冲淡清旷、宁静悠远的审美理想,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所呈现的意境美与同时期的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的诗的意境美有所不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其意境多以冲淡清旷取胜。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由这一记载可以看出即在当时孟诗也足以“清绝”颠倒群英的。杜甫有诗称誉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闻一多也有诗评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看不见诗了,才是孟浩然的诗②。”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表现为平淡自然、以真入境、幽旷凄清、情景交融等。

一、平淡自然之美

所谓自然,“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也。”孟浩然长期隐逸田园,因此田园生活和周围环境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经常描绘朴实而又自然的农家生活,以及自然而又真实的景物。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朴实平淡的语言,纯真的情感,诗歌色彩的清淡上,可以看出孟浩然对平淡的偏爱,因此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平淡自然地意境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平淡实际上是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是深到极致而复归于平淡,而非寡淡无味。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这种平淡自然之美,可以从具体的诗中去感受。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初读觉得平淡无奇,然而反复读之,才觉得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其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得。写春之色,本应该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但诗中却不见色彩描写。诗人却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一声声的鸟啼,那潇潇的雨声。加上“处处”二字,大有起落之感,使人有置身山道之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和春雨,在寂静的夜间洒向大地,这沙沙声响让人想到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以及雨后万物的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雨却暴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体味春天的美好景象。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把平常话语点缀入诗,不假雕琢,不尚工巧,在‘不觉’之中写出了‘觉’。清新淡雅之致,而又韵味无穷。又如《过故人庄》的“就”字,清人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近人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实境实情,面面都到,末句‘就’字妙,谓不邀自就,则主人情重,自在言为。”《过故人庄》中“具”、“邀”、“至”三字,毫无渲染,在不着痕迹中将诗意与情景自然导入,写绿树掩映,青山环抱的农庄,以及宾主在一片泥土的气息中忘情的谈论这农事等,这一切都是一时兴到之语,无雕琢之迹,使读者在平淡中感受到农庄的乡情美和人情美,以及宾主之间的真挚友谊之情。再如“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越中逢天台太一子》)写瀑布:绿苔满壁,翠色可人。诗人以平淡的色彩来描写瀑布的颜色,使瀑布的颜色具体化,让读者可以通过绿苔的颜色想象到瀑布的颜色。这些诗都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花瓣的凋落,可以联想到诗人那种梦想如花而易凋零的惆怅。从《过故人庄》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农村待客的那种氛围和场面,以及待客的热情和农村的景色。这三首诗中所描写的景和事都是我们平时所见所遇的,但作者却能通过平淡自然的语言表现出不一样的美。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平淡自然地意境美。

二、以真入境之美

近代词学大家王国维认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金代诗人元好问说道:“何谓本?诚是也。”真人才能写真文,真文才能传至情。这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夫惟不诚,故言无所主,心口别无二物。”诗中只有真率自然地抒写才能创造出清新隽永的意境。孟浩然长期隐居,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其诗中不乏真实的生活。他的山水田园诗的“真”体现在写作内容的真实和抒发情感的真实。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真实地撷取山水田园生活中最能引起他感情共鸣的平常之景,这些生活场景极其普通,极其琐碎,但这些平常之景在他看来是清新美好的,融入了他的感受,给读者一种极高的审美愉悦。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具有朴实清新的自然美,也富有率真醇厚的人情美,表达了淳朴的乡情和深厚的亲情以及诗人隐逸生活的闲适之情。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在淡泊淳朴而有平易自然地艺术风格中表现出了至淳至浓的乡情美与人情美。首联写故人以鸡黍相邀,纯任农家风情,简朴而真淳;颔联写进入村庄所见,既

近平畴,绿树合围自成一统,又远接苍翠,郭外青山连绵开去,使故人的村庄显得幽静而不冷僻,安谧而不封闭;宾主临窗举杯,在一片泥土的气息中忘情的谈论这农事,“话桑麻”一词给人一种强烈的农村风味,真实之感油然而生。最后与故人相约,重阳秋日,就菊饮酒,共庆丰收,在不经意间,其对故人和田园的倾情已溢出纸外。淡淡几句诗却导出了农村淳朴的人情美以及故人对诗人的珍贵的友情。又如《耶溪泛舟》:“落景赊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这首诗表现了傍晚泛舟时的散淡逸兴,浣纱,垂钓等词均让人联想到山村的幽静安宁,淳朴自然地生活画面。老翁少女相视而笑,情淳意洁,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真实淳朴的乡情美和人情美。又如《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出谷未停车,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思,草虫寒不闻。横门犹不掩,伫立望夫君。”这首诗写了要下山的牛羊,在昏暗中寻找伙伴的樵子,倚在柴扉上等候丈夫的妻子,所以这些都可以在我们眼前呈现一幅真实的画面,诗中的生活就好像是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友爱,夫妻情深。所有这些诗都使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的淳朴的情感,体现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真淳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自己隐逸生活的闲适悠然之情。

三、幽旷凄清之美

孟浩然对于不被用,虽有过激愤,但他不同于杜甫,耗尽一生,采用外向的方式跟不平、污浊的社会抗争,而是逐渐内向,净化心灵,淡化心中郁积的愤懑,使自己的心灵的尽量归于旷达超逸。如《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这首诗由远及近,前四句写江行见闻,山寺昏钟,渔梁争渡,众人的喧闹与自己的独荡小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寂。后四句写夜至鹿门的隐听所见,葱茏的树木在月光下呈现一派清幽,一个“忽”写出了人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也见诗人夜行时心情是何等的平静。隐所的寂寥,幽人的独往,窥见了山林隐逸的真意。通读全诗,可见诗人写出了鹿门山的精神——幽旷凄清、寂寥,而与诗人的自我写照——幽人恰好吻合,同时幽旷寂寥的景物环境描写,也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凄清。又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鸣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士,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诗这首诗写客中愁思和念友之情,前二联写夜宿桐江的情景。山猿鸣愁,沧江急流,风声萧瑟,冷月照孤舟,写尽沧江夜泊时的幽旷凄清的氛围。后二联转为抒情,“非吾士”、“忆旧游”,

寄海西头则写尽客中孤独,思念有人而又不得相聚的凄苦。孤寂的情感与幽旷凄清的景象相结合,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幽旷凄清的意境美。再如《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西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秦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佳作,抒发自己独自乘凉时的感慨。山光西落,池月东上,夏阳的躁动在傍晚时归于幽静,诗人散发弄凉,开轩闲卧,心情同时归于幽静。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幽静中有透出了凄清。诗人在这种幽旷凄清的环境中,感到了一丝孤寂,欲取琴弹,而无知音,故又陷入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中,体现了诗的幽旷凄清之美。

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注意借景物来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旷逸之情与静谧之景交融,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孟浩然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具体的客观景物联系起来,把景物渲染成主观情景的诗歌意象,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茫茫,江水清清,举目四望,寂静无声,只有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陪着船上的诗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到。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等等纷至沓来,客观景物被移入主观之情,构成了具有移情作用的清旷冲淡的意境。孟浩然用简练、清淡之笔选取了小舟、烟渚、落日、旷野和清江这些意象,再加上自己对景物的直接感受“天低树”、“月近人”,流露出一位羁旅异乡的游子在天边旷野中幽思难遣之情,构成一幅清旷而有韵致的“清江夜泊图”。又如《耶溪泛舟》一诗,诗人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日落西山,余晖夕照,若耶溪碧波澄泓,水面轻舟荡漾,水底植物一一可见,溪这边坐着垂钓的野叟,彼岸则是浣纱的村姑,白首红颜相映成趣。诗以简单的景致勾勒出一幅清幽静谧的黄昏泛舟图。“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这四句诗以鱼在水中嬉戏和浣纱女的欢笑声概括的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以及诗人的悠然自得。结尾的“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诗人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多么和谐一致!因此,这“似相识”确是诗人的思绪所念,是情之所至。诗人的清悠之心、欣喜之情弥漫于此诗画般的境界中,且乐于斯、安于斯。整首诗通过清晖、溪渚、垂钓翁、浣纱女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悠然的江南生活图,意境优美,读之韵味悠长。再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

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这首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兴发,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三四两句中“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等万山”而不见友人,只有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既写景,又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的淡淡哀愁。“时见村归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虽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却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营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意境。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诗中的“尽”、“孤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飘零在外地的思乡之情、仕途不顺的抑郁和江上早寒之景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木落”、“雁南渡”、“北风”、“孤帆”、“平海夕漫漫”等景物为全诗创造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意境。

综上所诉,孟浩然以清新、流丽、自然的笔调,写山,写水、写田园生活,使山水田园诗呈现出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意纯粹,无枯燥的玄言议论的的意境。并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对超越脱俗的追求,融入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从而创造了有别于同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其他诗人的独特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2001.

[2] 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巴蜀书社,1990.

[3]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4] 刘怀荣.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齐鲁书社,2006.

[5] 杨立群.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6] 王志清.盛唐生态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 冷成金.唐诗宋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苏涵、王安庭等著.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论纲.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鉴赏 【复习要点】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掌握山水田园诗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 【知识梳理】 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此类诗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雄奇豪迈,杜甫早年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上则通常是一些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 二、思想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因美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山水田园诗(简介练习)

(一)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什么?有什么作用? 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三)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诗人这样写是不是违反了常理呢? 2、“城中增暮寒”暗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五)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六)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七)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1]绮筵,华美的筵席。[2]琴瑟:比喻友情[3]长河:指银河 1、请赏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一联。 (八)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1(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送别诗

1.送别诗 作者:【无名氏】年代:【隋】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2.送别 作者:【王维】年代:【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5.谢亭送别 作者:【徐浑】年代:【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6.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年代:【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暮春送别 作者:【韩琮】年代:【唐】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8. 赋得早燕送别

作者:【李益】年代:【唐】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9.送别 作者:【李百药】年代:【唐】 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 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10.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作者:【王勃】年代:【唐】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1.送别 作者:【骆宾王】年代:【唐】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12.金陵歌,送别范宣 作者:【李白】年代:【唐】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13.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年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3分)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4分)(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分)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 4.[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4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5.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②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过香枳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水诗特点 思想内容: 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 、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望终南山》 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二、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水田”、“白鹭”、“阴阴夏木”“黄鹂”四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四个意象渲染了宁谧清幽的环境氛围,将积雨之 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表达诗人由衷的喜爱之情。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本文转自:溧水.杨孝林的博客 [内容摘要]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不惑之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孟浩然是盛唐田园诗派的先导,在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寄情山水,寄情田园,关注田园生活,并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同化的境界,他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新自然之物,应该说,他的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他在诗中创造了“清”“淡”的意象群,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淡”之风。本文试从其的“清”“淡”意象群的创造和“清”美风格等方面简单作了一点论述。 [关键诗]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象群“清”美 作为盛唐著名的诗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孟独爱清淡之美。他的诗很注重清美的意境的创造。他在诗中创造出了一系列“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善于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新自然之物,从而形成了他的山水田园诗“清”美的风格。 一、具有鲜明个性的“清”和“淡”的意象群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古代诗论中一个常用概念,其内涵或指意和象,或指意中之象,或指一种境界,或指某种艺术形象。构成意象的要素是物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

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二是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带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载《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出版)。因此,诗歌中的意象最具有鲜明的个性,最能表现出诗人诗歌的风格。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高手,统观他的诗,不难发现,诗人在作品中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群,这意象群的特征可用两个字概括,即“清”和“淡”。 对“清”的特点,明代诗论家胡应麟有他独特的见解: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若格不清则凡,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 他认为“清”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清”是格调思才的浑融,是超凡脱俗的清远,是由“清”字而生繁出来的各种清澈明净、清幽淡远的艺术境界。 (一)“清”的意象 孟浩然诗中有许多“清”字的句子,如: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雨。(《西山寻辛谔》)

山水田园诗(导学案)

【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表达的情感内容】 1、描绘自然风光的宁静悠闲等特点,表现对美景的喜爱以及轻松喜悦的心情;淡远超逸的心境;胸襟开阔,豪放旷达等品质;伤春悲秋的感叹。山水写景诗、伤春悲秋诗“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向往闲适恬淡(自由随意、悠闲逸致)的田园生活(归隐生活);向往人们之间朴素的情感(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现实中遭遇挫折(贬谪)后,把田园当成是心灵的港湾。 ①放下: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寄托着他们决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乐观旷达的情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②放不下:身处田园是为了寻求安慰,却内心不平静,无法排解知音难觅,孤独无聊,抒发怀才不遇、心怀天下的苦闷。“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常见的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特别是山水写景诗,表现景色宁静的特点。“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白描,多用于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在诗歌中,指不用华丽的辞藻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

浅析孟浩然的友道

浅析孟浩然的友道 导语:孟浩然生活在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势必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求仕并非他交友的主要意图,他一生对朋友的感情至真至纯,是一个对朋友有着真性情的人。 在孟浩然不甚得意的一生中,虽未进入官场,不曾有一番政治作为,但却与不少官场上的人往来,有的甚至是“忘年之交”。孟浩然的一生,除了求仕、漫游的那几年不长的外出时间外,基本处于隐居状态,这也是有学者认为隐逸思想对孟浩然影响很大的原因之一。但生活中,他却是“往来无白丁”,不仅“谈笑有鸿儒”,而且还有上人、道士、禅师、隐士、逸人之类有着高雅情趣而又远离俗世之人,隐而不尽隐。与一些经历坎坷甚至命途多舛、宦海沉浮的文人相比,孟浩然一生的经历相对要简单,但这并未影响他生命的厚度。这也得益于所交往的这些朋友。据笔者统计,孟浩然所结交的有官职的友人约六十人,其中有曾贵为宰相的张说、张九龄,有一生亦官亦隐的王维,有王昌龄、独孤册、卢象、张子容等一些官职不显要的友人。孟浩然固然结交了这许多官场上的朋友,也不能否认这不是他求仕时曾寻求的一种途径,但仅仅把这视为他交友的目的而忽略了他真性情中的另一面,那就把人物片面化、简单化了。如此,孟浩然也不过是一个热衷于追求食禄的大俗人,李白也不会发出如此追慕之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1]2。在他的心目中孟浩然也不再是“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李白素有“浪漫主义诗人”之称,给予孟浩然如此高的称赞,融入如此浓郁的感情,这不是一个醉心功名,与人交往时不忘带上功利的孟浩然可以激发的,甚至连结交都未必可能,何况还是“忘年之交”。科举不第,求仕无望,伤心离京,诗人胸中虽有千般沟壑,但面对送别的王维,割舍不下的依然是那份深情厚谊,“寂寂竟何代?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留别王维》)①。古人很重离别,离别唯恐是诀别,多少话儿涌上心头,只怕从此“知音世所稀”。人生贵得一知己,后会未必有期,其间流露的感情可谓真挚深沉。面对友人失意离去,王维也不无伤感,但还是尽可能地宽慰他,希望他“醉歌田舍酒,

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一:山水田园诗 一、题材特征: 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山水诗是指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热爱和流连,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田园诗是以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营造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常用意向及情感(更多内容参看《600分700分》) 1、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情感: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内容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篇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整首诗由上而下: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表现了燕子和鸥鸟那“自去自来”和“相亲相近”的闲情逸致生活。颈联对偶句的运用,通过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通过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情态,以此表现出诗人经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

浅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诗的不同

浅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诗的不同 摘要:孟浩然、王维是唐开元、天宝年间“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在当时诗坛享有盛誉,影响很大。两人虽然都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但也有所不同,孟诗不但具有清新宁静的自然美,也常含淡淡的伤惜之情,而王诗则不同,是一种静谧超尘绝俗的意境,常含佛理;孟诗有有我之境,而王诗则有无我之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不同 王维、孟浩然都是陶渊明、谢灵运的后继者,在诗歌创作领域都具有领袖的地位。两位诗人情趣相投,在思想、风格上都是以“高人”、“隐士”著称,都擅长五言诗。 一、生活经历、性格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求取功名的欲望,热切地盼望出仕,以施展他的抱负。《二十五史.旧唐书》用四十一个字概括了孟浩然的一生,“隐鹿门,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 不第,还襄樊。张九龄镇荆州,属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率”① 一心求取功名的孟浩然在他的 求仕道路上却屡遭挫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次次的失败不免产生怀才不遇的怨恨:“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满怀用仕之心,却求仕无望,更好做激愤之言,牢骚之语。《临汉隐居诗话》记载:“孟浩然入翰苑访王维,适明皇驾至,浩然仓皇伏匿,维不敢隐奏知,明皇曰:‘吾闻此人久已,召使进所业,’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曰: ‘吾未曾弃卿,卿自不求仕,何诬之朕也!’因命放归襄阳。”② 一语触犯了龙颜,从此也断送了自 己念念不忘的求仕之路。无奈之下,辗转返乡,由此写下了很多田园诗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可见在字里行间染上了一层冷清的色彩,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也暗藏了他个人的失意、孤独和苦闷。尤其是在《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简单的生活经历、平凡、单纯的性格,缺少城府的语言断送了孟浩然的求仕之路。但是,这种单纯对于山水诗却是一件幸事。单纯的心灵最易贴近自然,与山水融合无间;以单纯的心灵关照山水,其山水诗自然呈现单纯明镜的意境。“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看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万山潭作》)

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点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①绘形、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角度变化上下、俯仰、高低、远近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3.细致程度:①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色彩 异常秾丽。 ②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 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

送别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及赏 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 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逐步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 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 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所以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 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 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 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 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 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 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 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 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 这个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 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实行的。李白心里 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 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 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个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 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所以一提到黄鹤楼,

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

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 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那么孟浩然的代表作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孟浩然的代表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与王维在唐朝并称“王孟”,他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诗歌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还有被收录在语文课本中,从很早的时候便被世人传诵、学习。那么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呢,别急,听慢慢道来。 孟浩然的诗大多是五言绝句,短小而好记,最耳熟能详的要数《春晓》,虽然已过去很多年,现在还是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诗歌描写了春天草长莺飞、春寒料峭、花开花落的美好图景,一场春的聚会如期而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特别的艺术手法,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打动人们,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引人深思。草木一长一败,花开花落的转瞬,人生亦不过如此,语言简洁含义深远。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路过友人生活的村庄,友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一边喝酒一边闲聊,酒过三巡后,看着窗外村庄里各自做着手头上的事,田园生活闲适安逸,典型的农家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再聚的真挚情谊都在字里行间中流转,语言朴实无华,表达最真的感情。孟浩然的诗总是会伴随着各自景色,或田园、或山水、或草木、或建筑,无论是什么,孟浩然总是能以这些最简单的事物,

传达出最自然最真的情谊。 孟浩然的诗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一,和另一位代表王维被称为“王孟”。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没什么官职,但是孟浩然的诗却永远的被人们传诵、学习。那么他都创作了哪些令人称绝的诗歌,听一一道来。 孟浩然的诗大多是五言绝句,多是描写山水田园和隐居于田园的闲适安逸,以及旅途时投住的一些不羁的心情,当然也有一些未能入仕的愤世嫉俗的词句,但是还是在田园诗的成就最好,虽然不及王维的田园诗的意境广阔,但在艺术上有非常独特的造诣,单这点也足以和王维媲美,受后人敬仰。 孟浩然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诗,最有名的当属《春晓》,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唐诗三百首里的名篇,还被收录进语文课本,很小的时候变朗诵、学习。还有《过故人庄》便是上面提到的旅途投住时的心情,也是一首有名的田园诗,朴实的田园生活,诚挚真切的友情,在孟浩然的诗句下栩栩如生。再有《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首赠友人的著名山水诗,山水和表意相结合,借盛唐的繁华,抒发自己想入仕却不得,闲居的无聊,以及对友人的羡慕和不甘的心情。还有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就不一一例举了,不过通过这几首都能发现,孟浩然的诗,无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总是和田园风景离不开,也是他独有的特色。 孟浩然生平简介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意象及特点:意象: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茑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輿,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田园诗意象及特点:意象:炊烟、桑麻、桑椅、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因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言特色:清新、虞朴、自然,洗练。 |表现于法: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明暗,绘形、绘声、绘色,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②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插写|结合,对比,粗笔勾勒(白描),拟人、比喻修辞等。3.抒情方式:借亲抒情(情深交脓),富情于景(或物),乐景|衬衰情或哀景写乐情。 边塞征战诗: 意象: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地名:?西、轮台、龟兹、夜郎、黑河、楼兰、安西、天山、阴山、关山、受降城、阳关、玉门关、凉州、楼兰;民族:胡、羌、夷、安西、单于;用品一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铖、刀、 铩;音乐一羌管、羌笛、芦笛、胡笳、胡琴、提吧、角、鼓、《折柳西》《梅花落》《阳关曲》。 景物特点:雄奇,奇丽、辽阔、壮阔、广阔。 语古特色: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表现手法:融情于景、直抒胸臆、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衬托、 烘托、对比、比喻、今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 知人论世: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最能体现国运盛衰,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戊,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②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 ③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 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复习目标: 1、掌握赏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2、明确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角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课时:9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二、诗歌意象含义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三、体验高考 1、(20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2、(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技巧方法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