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农业生态系统

昆虫与农业生态系统
昆虫与农业生态系统

昆虫与农业生态系统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农业活动参与下所形成的生态系统。昆虫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农业昆虫种群数量的运动变化规律也不能脱离农业生态系统中与研究对象直接和间接有关的各种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些联系中找出通过人类的农业活动可以进行影响或转化的矛盾,我们也就有可能进行工作促使农业生态系统不利于有害种类的发展,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标。

【关键词】:昆虫,农业生态系统,害虫防治。

【正文】

1.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简介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按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被人类训化、较大程度上受人为控制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由以下三种类型组成:

1.1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积极干预自然,依靠土地资源,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田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人类所需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生产的半自然生态系统。松嫩平原生态系统、下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等48个农田生态区。

1.2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是以饲用植物和草食动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它可以分为温性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暖性草地生态系统、热性草地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和荒漠草甸生态系统7个目。

1.3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过渡生态系统。我国的湿地

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包括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太湖流域的湖东荡苇地区、东北的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2.农业昆虫概述及其调查统计

2.1昆虫的特征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六足总纲。昆虫种类繁多,已知有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界的2/3以上。昆虫的种类不同,它们的身体构造差别很大,但有共同特征:1)体分头、胸和腹3个体段;2)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有的还有1~3个单眼;3)胸部生有六足,大多还有四翅;4)腹部主要由10节左右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例如蝗虫、蝴蝶、蜜蜂等,都符合上述特征,所以都是昆虫。农业昆虫主要目有: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螽斯等)、等翅目(白蚁或螱等)、缨翅目(蓟马等)、半翅目(蚜虫、介壳虫、蝉、粉虱等)、鞘翅目(甲虫等)、脉翅目(草蛉、粉蛉、蚁蛉等)、鳞翅目(蝶类和蛾类)、双翅目(蚊、虻、蝇等)、膜翅目(各种蜂和蚁)。

2.2农业昆虫的调查统计

研究农业昆虫,解决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等问题,首先必须掌握昆虫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其基本方法是深入实际,调查统计,掌握数据,这样才能对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2.1昆虫田间分布型

1)随机分布型也称波松分布,通常是稀松的分布,个体之间的距离不等,但分布较均匀,调查取样时每个个体出现的几率相等。

2)非随机分布型是不均匀的分布,又可分为核心分布型和嵌纹分布型

2.2.2田间调查取样方法

1)对角线取样法此法适用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物和随机分布的结构,有单对

角线和双对角线两种。

2)棋盘式取样法此法适用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物和随机分布的结构。

3)分行取样法此法适用于成行的植物和核心分布的结构。

4)Z形取样法此法适用于嵌纹分布型的结构。

5)等距取样法一般适用于随机分布型的田块,如样点事长形样段而不是样方,则也适用于不随机分布型。

3.害虫与农业生态系统中其它因素的联系

3.1害虫与气候条件

害虫对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气候条件能对害虫的最适度的要求得到满足,则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恶劣的气候条件往往成为种群数量发展的限制因素;气候条件还可以通过对天敌的作用而影响害虫种群的数量等。

3.2害虫与作物

作物与害虫的联系主要是营养联系,也为害虫形成特殊的栖居环境。作为害虫食料的作物,从数量上说,可以充分满足害虫的需要,至少大多数情况下是如此;但从食料的质量来说,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条件,对害虫的满足程度将不同。当害虫的取食期于适应于取食的作物生长期不能配合,种群数量将会受到明显的抑制甚至不能生存下去。

3.3害虫与天敌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取食农作物的昆虫种类很多,但造成危害威胁种类的农作物种类却比较少。引起害虫间歇性大量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一些种类与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有密切关系。许多昆虫的自然死亡因素中,天敌常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3.4害虫与人类的农业活动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类农业活动对害虫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影响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农业而对小气候环境发生影响,通过对作物的选择、栽培制度和管理措施、抗虫品种的选育等而对害虫种群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还可能随着种子、苗木而不自觉的引进新的害虫种群;还可以通过引进外地天敌而作用于害虫种群等。

4.农业害虫可持续治理基本方法

4.1 农业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是根据农田环境、寄主植物与害虫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一系列栽

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保护农业生产的目的。农业防治法的具体措施包括合理的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深耕土地和晒土灭虫、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与灌溉、加强田间管理、植物抗虫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选育。

4.2生物防治法

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法。它的主要防治途径有: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和有益动物、人工繁殖和田间释放天敌、天敌的引种训化、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等。

4.3物理机械防治法

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捕杀、诱杀、趋性利用、温湿度利用、阻隔分离及激光照射等新技术的应用。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既可用于预防害虫,也能在害虫已经发生时作为应急措施,可与其它方法协调进行。

4.4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就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在所有化学农药中以杀虫剂种类最多,用量最大。杀虫剂的适用方法有喷粉法、喷雾法、浇灌法、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施毒土与颗粒剂、施毒饵、熏蒸法和烟雾法。杀虫剂要合理使用,应注意对症用药,适时用药,精确掌握用药浓度和用量,恰当的施药方法,保证施药质量,注意气候条件,合理混用药剂,交替施药,坚决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药剂。

参考文献:

1.陈阜.农业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彩万志等主编.普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袁修主编.农业昆虫学(4).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4.李照会.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农作物害虫优势种群变动与无公害或绿色食

品生产中的害虫可持续治理.

化学生态学(终)

化学生态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析 1.化学生态学:是化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间的化学联系及其 机制,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的一门学科。 2.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 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3.他感作用:植物、微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 4.诱导抗性:植物受到侵害后,它们不仅不受到削弱,反而使原来隐蔽的保 护能力得到活化,从而抵抗原来不能抵抗的病菌或者植食者. 5.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特殊腺体分泌的极微量的化学物质,是昆虫种内只 有同种个体或同种异性个体才能破译的信号物质,是昆虫内部联系的主要手段 6.同抗素:一种生物产生的物质,对这种物质的释放者和接受者都不利,这 种物质就叫——同抗素 7.短期诱导反应:植物产生的诱导反应在短期内消失的现象。这被认为是植 物为节省能量所采取的策略,但是防御效果不是很明显 8.生物测定:是将化学物质、粗提物或含有化学成分的材料直接施用于活的 生物,以便确定化学物质是否具有生物活性的方法。 9.天敌: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前者即为后者的天 敌 10.单食性昆虫:只取食几种关系相近的植物种类的昆虫,如许多鳞翅目幼虫、 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 11.昆虫解毒:一般通过对外来毒物的氧化、水解等作用,再利用体内的某 些物质与之结合,使毒物变成水溶性较强的物质,容易随粪便等一起排泄出去。 12.利己素:生物产生的对释放者有利而对接受者不利的化学物质。 13.植物的他感作用:一种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对另一种 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或有利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植物的他感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

? 第一章绪论 ? 1什么是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 ?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 控途径。 ? 2概括起来,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答:(1)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2)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提出? (3)系统论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4)生态工程原理及技术应用? (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 ? 3进入90年代,生态学研究热点集中在什么方面? ? 答: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 ? 4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 答:

? 任务: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问题,探讨协调农业 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 ?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 1. 概念: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系统的层次性和有序性、系统的结构? 2.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 答: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 ? 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非生物组分包括:太阳辐射、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土壤。 ? 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别有哪些? ? 答: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 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 4.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答:1、生物组分2、环境组分 ? 5.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别有哪些?

? 答:结构: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3、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流、价值流、 ? 6.农业生态系统有那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区别: ? 1、农业生态系统生物构成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2、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 3、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 4、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 5、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 6、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 7、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特征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 8、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 9、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服从的规律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抓机遇谋发展、积极发掘和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社会在不断进步,工业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得到了“解放”,洗脚上田,进入到城市务工,安居落业。经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慢慢好起来后的他们,开始去追求休闲度假和享受自然生态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工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抑;必须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来宣泄,让内心得到解放。他们想到了去条件比城市稍差的乡村度假游玩,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树林青葱,旷野开阔;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度假,也就渐渐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展示和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广大游客在游玩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品味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当见到阔别已久的绿色和满山遍野的花果,看到在农业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不用泥土而只用水和营养液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要求的新鲜环保的蔬菜和各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珍稀瓜果时,当你品尝到新鲜采摘的鲜果蔬菜时,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在旅游业遍地开花的今天,也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旅游投资策划者,将目光放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这个项目上;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而且都收到了很可观的效益。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业界也渐渐得到肯定和推崇。在机遇面前,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做好传统旅游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对市场的考察来;优先考虑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这一项目,去挖掘出其所隐藏的市场潜力,打造和树立独有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现结合景区实际,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作如下方案规划,恳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一、景区(内)农业观光作物栽培展示规划:(分区分点规划) (一)景区游客休息亭区域规划:分三段进行规划(建议把休息亭的顶部部分遮盖物揭去,保留骨架部分留作日后备用) 第一段(大门口篮球场至漂流终点站): 分段种植老鼠瓜、砍瓜、玩具南瓜(金童、玉女、白蛋、双色梨、佛手、西瓜皮、丑小鸭等品种) 第二段(漂流终点站至“黄金河道”景观石位置): 利用一段与二段连接处的一段“拱形”竹架,种植蛇瓜(瓜可长达2.2-3米),其它位置可种黑宝石南瓜、长柄瓜、大小葫芦; 第三段(“黄金河道”景观石至探险上山小桥位置): 种植西番莲(鸡蛋果),并配置“A”字形水培装置或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绿叶蔬菜。注:该栽培柱可以安放在棚架边与棚架的支柱一起支撑棚架,既起到装饰棚的作用,也突出其作支柱的特殊性,该栽培柱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采用,属于首创。 (二)、上山顶汽车公路:

实验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实验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一、目的意义 1.学会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结构和产出能效率分析和计算,分析各种能量流之间的关系; 2.从能量角度评价系统的基本情况,为改善系统投入能结构和建立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3.了解常用的能流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法和过程分析法等。 二、实验性质和学时 1. 实验性质:必修 2. 实验学时:3学时 三、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系统的边界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农田系统、林木系统、畜禽系统或鱼塘系统。也可以是一个由作物、畜禽、林木、桑园、茶园、果园、鱼塘等亚系统构成的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国家、省、地、县、乡、村的自然疆界(道路、田埂、沟渠、河流、分水岭等),或者是占有的田地、山场和边界,进入边界的能量和物质统称为输入,移出边界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输出。 2.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1)明确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各种大田作物、蔬菜、桑树、果树、竹木、水草、野草等。消费者包括牛、羊、猪、兔、鸡、鸭、鹅、蚕、蜂、鱼类等,分解者主要是存在于土壤、有机肥、塘泥、河泥中的微小生物,以及可用于食物生产的食用菌类等。在划分组分(即亚系统)时,根据研究工作的要求,可粗可细。例如,生产者组分可以把性质相近的并在一起,如农作物、林果木和草类分别划分为三个组分。

(2)在组分确立后,分别确定各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项目 对于生产者亚系统的输入,包括太阳辐射能和燃油、电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各种工业辅助能以及人畜力、秸秆、有机肥料等可再生生物能;输出则包括主要目的产品—粮食和收获的秸杆等。 对于畜牧业亚系统来说,输入部分有饲料、饲草、畜牧机械、管理畜牧的人工、畜舍和棚圈等建筑物形式的能量输入部分;其输出部分则有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以及畜力和粪便等。在各亚系统中,有对系统外部的输出,也有其它系统的输出。例如,作物亚系统的粮食和秸秆输出,通常可作为畜牧亚系统的饲料输入。畜牧业系统的畜力和粪便输出,可做为作物亚系统的动力和肥料输入。3.搜集资料,确定各种实物的流量或输入、输出量 (1)详细测定和记录(试验);(2)统计资料;(3)实地调查,抽样调查;(4)间接估算(如畜禽饲料、粪便、人粪尿、秸秆等的数量) 4.将各种不同质的实物流量转换为能流量 系统的实物流量计量单位各不相同,只有将它们转换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能量之后,才能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实物的折能系数除实测外,在实践中多数是依据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制定折能系数表,以便于根据不同类型的能量折算标准进行换算。 5.绘出能流图* 将农业生态系统各亚系统输入、输出及其相互流动的能量确定后,即可绘制能流图。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著名的生态家Odum(1967、1972)的能流符号图(课本)。 用这些符号按能量流动过程编绘出设计区的能流图,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设计区能量流动合理与否。 6.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所计算的结果和综合能流图,进一步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该系统总能量输入水平及各种输入能量占总输入能量的比例 总能量输入是指从所研究的系统或亚系统外输入到该系统或亚系统中的各能量流的总和,通常为太阳能以外的各种辅助能的总量。各种能量输入占总能量

观光农业生态园——让“生态农业”先行

观光农业生态园——让“生态农业”先行 随着人们追求自然、追求生态及低碳环保理念的流行,观光农业生态园也着实搭了一趟顺风车。作为一个地产投资商,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投资机会,也一直在着手向农业观光生态园项目靠拢。而且,在这样的项目上,国家有着一些扶持政策和惠农政策,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投资农业生态园可以说是一个良好前景的指示灯。 2008年,我在城郊投资了一块地,建了一个大约300亩地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这里有山有水,景色没的说,我们在里面建了一些度假村项目、休闲娱乐设施、农业观光园等,刚开业之初效益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一年以后效益就开始下滑,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主要就是农业观光园的游客较少,我们的农业观光园依托既有的自然资源开展了一些花卉种植、盆景栽培等园艺项目,该有的项目我们都上齐了,甚至还引进了一些名贵品种,但是效益却不见涨。于是通过一些地产朋友的介绍,以及网络上的了解,我们来到了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在这里,我们受到了杨总的热情接待,在我阐述了现在我们的经营现状和规划后,杨总一针见血的指出,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以生态农业为主,而不是以旅游度假为主。应该明确主题,重点在农业观光园这一块下功夫,当然,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都是必不可少的辅助项目,应该根据整个项目的规模及面向的市场做适当的调整。 在经过一番细致的解释后,我终于豁然开朗,原来我们投资的项

目与我们的主题发生了偏差,作为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以观光农业为核心,而不应该撇开这一点以旅游度假为核心,这样会使整个观光农业生态园收到本身规划设计的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同时,以观光农业为核心,不但可以完善基础设施,而且可以使农业和旅游业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原来,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啃自然资源的“老本”,我们建别墅和娱乐场所时没有考虑到“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导致了难以进行深度开发。 经过与山合水易专家的这次对话,我深刻体会到一个项目准确定位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地产投资商来讲,我们也希望钱能用到刀刃上,不希望走弯路,所以项目的根基要打牢,方向要定好,就观光农业生态园来讲,一定要让“生态农业”先行。我很欣赏山合水易的这种专业性和认真的态度,我也很有信心将自己的项目交给他们来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观光农业生态园一定会“浴火重生”,再现繁荣的!

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1.2 项目建设地点 ----- 1.3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4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7000亩规模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1.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高新技术展示区及标准化育苗中心,占地20亩;②新建综合管理服务区,占地300亩;③新建果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占地5000亩; ④生态养殖示范区,占地50亩;⑤新建特色百果示范区,占地1000亩;⑥新建农业休闲观光区,占地630亩。 项目建设规模为:具有7000亩规模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1.6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其中高新技术展示区及标准化育苗中心建设投资1500万元;综合管理服务区建设投资

5000万元;果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投资5000万元;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投资1000万元;特色百果示范区建设估算投资约500万元;农业休闲观光区建设投资约3000万元。 资金来源: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7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满负荷年生产果蔬种苗600万株,设施果蔬20000吨,储藏果蔬3000吨,加工果蔬3000吨,交易果蔬2000吨,出栏生猪10000头,沼气12.6万方;有机肥2300吨,鲜果2000吨,接待游客120万人次。生产经营期年均销售及服务性收入18423.32万元,年均税后利润7430.0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3.53%,投资利润率37.94%,投资利税率2.43%,税后投资回收期6.20年。预计该项目的完成将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0元左右。每年可直接向社会提供工作岗位300多个,间接工作岗位1000多个。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现代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建设旨在创造“局部优化的微环境”,培育现代农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点,是区域农业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_白降丽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4):464~468 Journal of Zhe jiang Forestry C 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5)04-464-0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白降丽1,彭道黎1,庾晓红2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 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 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 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 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 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参47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生境逐渐转变成农业和工业景观,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低、功能下降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 osystem)。这些变化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几个相关概念 1.1 退化生态系统 陈灵芝等[1]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或者在二者的共同干扰下,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系统也被称之为“受害或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不同的学者对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是不同的。余作岳等[3]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等类型。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应分为 收稿日期:2004-09-09;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0B) 作者简介:白降丽,博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bjl wtx@s https://www.360docs.net/doc/dc6519256.html,

生态观光型农场计划书

新街镇生态园观光型农场 商 业 计 划 书 2013年9月10 日

目录 1、背景介绍 1。1 我国农业生态园发展现状 1.2 新街镇农业生态园发展现状 1.3 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型农场的意义2、项目建设条件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 2。2.1 光照条件 2.2.2 水资源 2.2。3 土壤资源 2。3 农场建设 3、规划设计原则 3.1 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3。2 生态性原则 3.3 经济性原则 3。4 参与性原则 3.5 特色性原则 3.6 多样性原则 3。7 适宜性原则 3.8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4、农场规划具体内容 4.1农博馆 4.2 百果园 4。3养鱼池 4。4 蔬菜基地 4.5 农技研究中心 4。6 百草园 4。7 农家小院 4.8养殖场 4.9青饲种植区

1、背景介绍 1.1我国农业生态园发展现状 根据部分地区农业生态园的调查,我国生态园发展现状可概括为四个类型、三种发展模式、四个特点、六个带动. 四个类型:一是生态农业示范园。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规划区域内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农业特色.二是观光农业旅游园。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三是绿色食品生产园。以无公窖、生态栽培模式生产无公窖或绿色农产品,以无公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四是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既有粮油作物优质高产、名特优新果品生产、设施蔬菜栽培、花卉苗木种植,良种畜禽养殖、特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示范园,还有围绕产品的产业化开发而建设的科技示范园.同时,应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有的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 三种发展模式:一是“政府+企业”型,即“政府搭台、企业运作、中介参与”,最终建成集农科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一般占地面积较大,涉及领域行业齐全。二是企业主导型,即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通过资本和技术的密集投入,将园区建成拉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龙头。三是政府主导型,此类生态园主要是政府为缓解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着力打造的“城市绿肺”和市民休闲乐园。生态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带动农业投入、带动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带动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四个特点:一是结合了各自优势资源。在发展生态园过程中,全国各地都积极依托、利用地形地貌、产业资源、区位优势和资金实力等优势要素.二是享受了政府不同程度扶持。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发展农业生态园给予了扶持。三是体现了建设的高层次.发展起点高.全国各地区农业生态园都聘请了农业专家和专业规划机构开展总体或局部规划,有明确的功能区划、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并且多数都按高效示范、观光旅游、生态循环的定位要求引进项目。四是探索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全国有一批农业生态园通过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技术入股、土地流转等新的农业产业运行机制,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增强园区造血功能。 “六个带动”:一是带动了农业投入。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场需求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从2000年起,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据专家调查分析:近三年全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1260多处,总投资37.56亿元,其中以工养农占总投入的50上.二是带动了资源节约。园区从严从紧管理土地,依法依规用地,遏止乱占滥用土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

现代生态学 课程论文 题目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姓名胡节学号2016303110112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中国·武汉 2016年12月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 ——以休斯顿植物园与自然中心修复规划为例 胡节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景观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增加了对生态系统的胁迫。人类面临着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挑战,因此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成为现代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本文从生态恢复性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着手,探讨出了生态恢复性设计的一般方法,并以休斯顿植物园与自然中心规划为例详细分析了其从诊断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到制定方案、评估检测,再到实施实践后期的管理与监测整个恢复过程。以此推广到更多的恢复性设计中。 关键词:破坏;恢复;生态;恢复性设计 The Study of Common Approach for The Restoration of Ecosystems --Taking The Rehabilitation Plan of Houston Plantation & Natural Center As An Example Hujie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andscape destruction, land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are the challenges of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reasonable recovery,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general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causes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of Houston's botanical garden and Nature Center. Detection, and the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t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the entire recovery process. Key words:Destruction; Restoration; ecological;restoration design 1.绪论 近年来,因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使得植被受大规模的破坏,甚至全球生态系统在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在不断丧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遭受到极大威胁。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增加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胁迫。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已变成人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以成为现代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1.1相关概念辨析 1.1.1恢复 恢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受损状态恢复到未被损害前的完美状态的行为,既包括回到起始状态,又包括完美和健康的含义;广义则包含将一个目标或对象带回到相似于先前(并非原有)的状态;但目前所说的恢复是仅作为一个概括性词语存在,它包含改造(reclamation)、修复(rehabilitation)、挽救(redemption)、更新(renewal)以及再植(replantation)等术语[1]。 1.1.2景观生态学理论

《化学生态学》教学大纲

《化学生态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通过对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含“昆虫”,下同)、动物与动物、动物种内关系中生物化学内涵的学习,培养通过微观分析来阐明宏观生态现象的能力,加深对植物与动物在各自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行为的理解,确立“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间“协同进化”的基本概念。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习题要点:化学生态学的由来、发展;达尔文进化论与协同进化论的评述。 本章重点、难点:化学生态学的由来、目前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化学生态学的由来和发展趋势,掌握化学生态学的概念。第二章昆虫的化学感受 第一节神经系统和反射弧 1、神经元及其相互作用 2、反射弧 第二节昆虫化学感器 1、味觉器 2、嗅觉器 3、普通型与转化型感器 4、化学感器的进化 第三节化学感受机制 1、感觉通路 2、化学信号在外周神经的传导 3、化学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习题要点:两类感器的区别,昆虫的感觉通路,化学信号的传导机制。 本章重点、难点:嗅觉器和味觉器的概念,化学信号的传导机制。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昆虫的化学感受过程,掌握昆虫的化感机制。 第三章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第一节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和利用 1、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2、对寄主植物的利用 第二节传粉昆虫与植物授粉 1、传粉昆虫与植物的信息联系 2、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 第三节植物对害虫的防御

1、植物次生物质及其种类 2、次生物质与植物抗虫性 3、次生物质在三级营养中的关系 第四节植物的诱导防御 1、概念和意义 2、诱导的特异性 3、诱导防御的机制 4、植物诱导防御的利用 习题要点:决定昆虫对植物选择并取食的化学信号,植物次生物质对害虫的防御作 用,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害虫与寄主植物间、传粉昆虫与被授粉植物间的化学联系及互作。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昆虫与寄主植物间的多种关系,掌握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并取食的影响因素、植物对害虫取食的防御功能以及传粉昆虫与特定植物间的互惠关系。 第四章昆虫信息化合物 第一节昆虫信息素 1、信息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2、性信息素及其特性 第二节昆虫他感化合物与化学防御 1、他感化合物分泌腺体 2、他感化合物的合成与隔离 3、他感化合物的防御功能 习题要点:昆虫的各种信息素,阐明信息素的种内、种间作用,及其化学防御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昆虫信息素的概念和功能,他感化合物的防御作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信息素等概念以及性信息素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多种种内和种间作用。 第五章植物他感作用 第一节植物他感作用的概念与研究历史 第二节他感作用机制

如何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如何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有关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由农业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 其中太阳辐射能是一切生态系统能量的基本来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 人类还常常以栽培管理、选育良种、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进行农业机械作业等形式,投入一定的辅助能源,因而增加了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量。系统生产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从农业生态系统所能获得的生物产量。它是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功能的最终表现。系统总体生产力的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以化学肥料、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石油燃料等形式投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投入量增加可使农业增产。 二、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工具正在逐步实现机械化,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电力和燃油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得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

使用人类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人类为了提高系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大量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进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了恶性循环状态。但是并非在任何条件下投入的农业生产资料越多,系统总体生产能力就越强。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污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水体和农产品受到污染,害虫产生抗药性后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农作物减产。 此外,农业生产投入品中还常含有镉、汞、铅、镍等重金属,一旦被作物吸收之后,通过食物链的陆续传递和生物浓缩,其浓度可成百倍、成千倍地增加。由此造成的有害物质的富集,不但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使系统的总体生产力降低,而且有害人体健康。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产生的负面效应已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科学研究表明农药、化肥残留物完全分解需要100~150年,我们今天的行为需要今后2~3代人为之付出代价。其传递距离之远,富集程度之高,污染范围之大,危害之烈,损失之重已到了催人反思,令人深省的境地。由于化肥农药污染,使一只一年可捕食1.5万只昆虫,有“庄稼卫士”之称的青蛙大量死亡。撒施、灌施、间接灌

昆虫生态学整理

昆虫生态学就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研究昆虫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昆虫学和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昆虫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of insect):种群,环境和时、空,性比、出生率、存活率、迁移率、年龄结构、分布、种内竞争、种间竞争、生态对策、种群模型以及种群调节和数量波动原因等。 第二节昆虫生态发展过程 一、昆虫生态学在生态学和昆虫学中的地位 由于昆虫具有物种丰富、数量众多、生活史短、体形小、饲养容易和经济意义较大等特点,常被作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试验材料。生态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如种群动态、进化、性选择等19个生态学科领域的产生都来自于对昆虫的研究(Price,2003)。 一、昆虫生态学在生态学和昆虫学中的地位 昆虫生态学为生态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昆虫种群动态及其管理的研究对种群动态、数学生态学、种群调节学说的发展;昆虫种群能量学的研究对能流概念的发展;昆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对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的理解和定量描述;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的研究对植物—植食者间的协同进化和化学生态学等,均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在环境中,对生物(如昆虫)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有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子通常可分为非生物因子(abiotic factor)和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非非生物因子又称为环境因子,包括温度、光、湿度、pH等理化因子和土壤环境;而生物因子则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和异种生物的个体,前者构成了种内关系(in-traspecific relationship),后者构成了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它主要包括寄主植物,其他昆虫或同种昆虫其他个体,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病原菌等 2、环境因子对昆虫作用的一些规律 (1)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Law of Minimum”) 尽管本定律的提出来自于植物,但对昆虫的生长发育也同样适用。如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昆虫繁殖的最低取食量等。 (2)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Shelford’s“Law of Tolerance”) 谢尔福德进一步发展了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认为不仅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成为限制因子,因子过量(如过高温度、光强、水分)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由此,根据昆虫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和生态幅的宽广程度,可分为广温性昆虫或狭温性昆虫、广食性昆虫或狭食性昆虫等。根据昆虫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不同,可划分几个温度区域。 致死高温区45~60℃ 亚致死高温区40~45℃

生态农业观光园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湖南行寅贤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1.1.2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位于湘潭市湘潭县云湖桥镇史家坳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 项目建设单位:湖南行寅贤臵业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彭瑛 1.1.4项目主管单位 湘潭市林业局 1.1.5项目性质 新建、私有、生态公益性 1.1.6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增强保护、科研和公众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成一个融科学研究、产业化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效益的科技示范园,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养殖基地、四季果园、工业原材料林基地、附属设施。其中生态养殖基地包括一个养猪场(建筑面积4000㎡)、一个50亩的养鱼垂钓塘、散养10000只土鸡等;四季果园种植基地包括美国脐橙、桃、杨梅、柑橘、枣、柿、胡柚、无花果等优质水果1000亩;工业原材料林基地包括国外松、桉树、桤木等速生树种3000多亩以及珍贵药材金银花50亩、珍惜树种引种区10亩;附

属设施包括建设1栋办公楼和会所(建筑面积1000㎡)、1个40个车位的停车场(面积600㎡)以及道路10km,并购臵科研、办公设备器具及住宿餐饮用品。 该项目整体开发山地5500亩左右,其中核心区500亩,辐射区5000亩,以推广高效农林业品种及技术为主,开展农业观光生态休闲项目。 1.1.8 项目建设期 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其中核心区工程期为2年,即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 1.1.9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562万元。按投资来源划分,需申请国家基本建设投资 224.8万元,占总投资的 40%,地方配套资金112.4万元,占总投资的20%,湖南行寅贤臵业有限公司出资224.8万元,占总投资的40%。 1.1.10 项目效益 本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后,将在园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科研、养殖的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示范区的科技生产水平,有利于带动湘潭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效益。同时,项目建成投产后,生态养殖基地可年获纯收入90万元,四季果园年获纯收入50万元,工业原材料林基地年获纯收入40万元,全园年纯收入达170万元,4-5年即可收回投资。 1.1.11 编制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设计咨询研究院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 (硕士研究生) 一、研究方向 1、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是研究昆虫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昆虫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演化规律、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重要农业害虫的致害机理和灾变规律。在宏观上,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害虫监控体系,开发重要农业害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为农业重大害虫的灾变预测和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在微观上,应用现代气味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种群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重要农业害虫的致害机理和发生规律,为害虫综合治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提供依据。目前本学科点在昆虫化学生态学,特别是建立培植植物群体,田间释放植物源和虫源气味物质,利用气味物质调控害虫为害等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研究领域。 2、昆虫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 主要涵盖农、林害虫及天敌昆虫相关类群种的鉴定、种类调查及不同生态环境中昆虫区系特点和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不同种和高级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探索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昆虫多样性与昆虫群落稳定性的关系,以现代生物防治理论为指导,在深入研究膜翅目昆虫区系分类的基础上,继续调查研究重要农、林害虫的天敌种类及控制作用,明确主要害虫天敌资源种类,探讨各种自然制约因子的增强理论和技术,为农、林害虫综合治理和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昆虫生理学是昆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昆虫学和植物保护等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随着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的不断深入,随着新研究方法、手段的大量引进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新发现、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昆虫生理生化和昆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昆虫内部器官系统和组织功能的生理生化机制;昆虫对各种毒剂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昆虫基因功能分析和生物学信息探索,包括相关功能基因遗传分析、转化和利用等。为转基因昆虫和抗虫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4、农业昆虫(螨)综合管理 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害虫种群动态、重要害虫的灾变规律,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及其方法,尤其是现代新技术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以重要农业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研究害虫的生态适应机理,强调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害虫—天敌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注重开发以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的害虫治理策略,在系统研究昆虫动态及其成灾规律与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农业生产持续高产、稳产、高效。以实现主要农作物重大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系统与农业开发

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生产构成摘要:人类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而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就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强烈干预下进行的,因此,在系统性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所不同。农业生态系统是介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半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同样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认识和掌握生态系统基本规律,就能更好地控制生态系统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产系统;基本规律;农业生产构成 1 生态系统 1.1生态系统概念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农业生产为什么要使用化肥农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品要从系统中输出,因此需要补充营养物质,必须有输入。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我们施肥、灌溉都有控制指标,根据生态系统反馈的指标进行控制。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生态系统理论是我们人类观察复杂自然界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有力手段。 1.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非生物成分,包括太阳能、水、二氧化碳、氧和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第二部分是生产者,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藻类和绿色的微生物。第三部分是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利用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转化。第四部分是微生物与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将有机物残渣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回归到生态系统供植物利用。 生态系统有三大功能,第一是有机物质的生产,第二是生态系统能量的转化和流动,第三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水体循环,一个是气态型循环,气态包括碳、氧、氮、氯,第三个是沉淀型循环,包括磷、硫、碘等。 1.3 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1.3.1 生态学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 生物为了生存、生活和繁衍后代必须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能量和物质,同时还受周围的非生物因素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环境作用于生物。相反地,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又不断向环境排放气体、固体和液体,死亡后又把尸(残)体返还环境,这就是生物反作用于环境。受生物影响而变化的环境又作用于生物,这样生物与环境就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矛盾统一体之中。 1.3.2 生态金字塔规律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食物链(网)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以第一营养级的数量最多,随着营养级升高,数量越少,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称生态金字塔。能量在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一部分继续传递外,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据测定,每经一个营养级,只有1/10传递给下一级,9/10消耗掉。 1.3.3 生态学的物质循环不息定律 自然界的物质是循环不息的,生物学上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植物被动物吃,食草动物又被食肉动物吃,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死体经微生物分解返回环境又被植物所利用,就是生物小循环。动物排泄物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经过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沉积下来,经过造山运动、沧海桑田又被植物利用,就是地质大循环。前者周期较短,后者周期较长,千万年才能有一次。

观光农业生态园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概念 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发展情况 1、以农业(广义)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形态。 2、观光农业是指为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⑴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⑵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

⑶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⑷森林公园; ⑸民俗观光村:到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气息 分类 1.结构分类 ⑴观光种植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它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作物,组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自摘水果园、农俗园、果蔬品尝中心等。 ⑵观光林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等。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所具有多种旅游功能和观光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科考、森林浴等提供空间场所。 ⑶观光牧业。指具有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人提供观光和参与牧业生活的风趣和乐趣。如奶牛观光、草原放牧、马场比赛、猎场狩猎等各项活动。 ⑷观光渔业。指利用滩涂、湖面、水库、池塘等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如参观捕鱼、驾驶渔船、水中垂钓、品尝海鲜、参与捕捞活动等,还可以让游人学习养殖技术。 ⑸观光副业。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都可作为观光副业项目进行开发。如利用竹子、麦秸、玉米叶、芦苇等编造多种美术工艺品,可以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造艺或组织游人自己参加编织活动。 ⑹观光生态农业。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彩的绿色保洁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产环境的场所,形成林果粮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农业生态景观,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桑、鱼、蔗互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景观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