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交通部分)

2017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交通部分)
2017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交通部分)

2017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交通部分)

旅游与交通的融合发展为两个产业的转型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交通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 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空间,旅游与交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旅游与交通的融合发展为两个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交通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 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空间,旅游与交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交通(航空)涉旅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呈现出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定位航旅融合市场、拓展航旅融合新业态的特点;旅游涉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紧密结合交通板块,通过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实现与航空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与交通的融合发展路径表明:在宏观上把握社会脉搏,寻求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中观上重视同行业间的竞合关系,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微观上企业内部需要围绕微观层次的企业或区域产业集群推进协同创新,重点落脚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业态创新和技术创新。未来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产品新业态。

“旅游+交通”融合发展

交通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沟通旅游需求与供给

的桥梁。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旅游业转型发展全

面快速推进,交通运输作为旅游业的基础性领域,对旅游业的

支撑和带动作用愈加凸显。近年来,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等

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新型的旅游产品,也重新塑造

着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局。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当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众多交通企业需要挖掘新的客源市场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实现运输企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的发展为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带来了新需求。交通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仅将旅游业视为运输领域的重要支撑,依靠旅游业为交通运输提供客源支持,而且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融合发展路径。

《“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专题聚焦航空领域,选择首都航空(海航旅业集团)、春秋航空(上海春秋旅行社)两家公司进行现场深度访谈,重点关注企业运营的发展轨迹、运营模式、战略思路等内容,尝试总结旅游与交通运输业融合发展特点,力图寻求推进两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关键着眼点。

2.1 交通涉旅企业运营特点

航空运输业为旅游服务体系提供大尺度空间交通(跨省、跨国)支持。民航和旅游是天然的战略伙伴,两者的服务对象具有重叠性,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在交通环节上,可以是航空客源,而在航空产品的消费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旅游客人。航空运输业离不开庞大的旅游市场支撑,旅游业的繁荣也会推动民航业的

快速发展。从近年来航空旅客出行目的来看,民航市场已经从过去的以公商务客人为主发展到公商务和旅游型旅客并举的客流布局,并且休闲观光型旅客成为民航客流增长的主导力量。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客流,航空公司做出积极充分的调整,实现航旅之间的跨界融合。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运营特点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2.1.1 延伸上下游产业链

航空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的行业积累。除了满足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的航运需求,航空公司围绕着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业务和产品的延伸,如利用航空公司在线平台向旅客推荐酒店、用车、国际签证等与旅客出行相关联的产品。另外,航空公司对接目的地景区、旅行社及其他旅游服务商,设计开发包含“机票+酒店+景区”在内的观光游、商务游、度假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在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过程中,并购重组相关业务、深入整合内外部资源成为旅游业综合运营商实现产品设计与航空运输产品紧密结合的强有力手段。调研中的海航旅业集团从1993年创业至今,历经24年发展,从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以科技、旅业、资本、实业、现代物流、金融为支柱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将所属的10家航空公司中偏重旅游业务的公司,包括首都航空、金鹿公务航空公司等放到旅业集团板块,可以使其更集中精力致力于旅游业务。母公司拥有的众多领域资源可以

为其下属的航空公司打造“旅游全产业链产品”提供重要基础。有了全产业链的支持,从游客有旅游意愿开始,到制定出行计划,再到抵达目的地的住宿、景区等一体化服务的提供将会实现。2.1.2 定位航旅融合市场

航空公司坚持航旅融合发展道路,在依托自身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最明显的体现包括旅游包机和航线设置。

旅游包机是航空公司针对中高端旅游市场提供的更具个性化、私密性的定制化出行产品。在被调研企业中,春秋航空挖掘市场中对于包机旅游的需求,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开辟了多条包机旅游路线,通过整体包机或承包一部分航班座位两种形式保证旅游市场的需要。但是由于运价过高、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市场结构的变化等原因致使包机旅游在航空领域销售额的比例正在下降,很多航空公司旅游包机正在向定期航班转换,以促进旅游客流由季节性向常规性转变。

航线设置是航空公司应对客流市场变化、提升上座率的重

要措施。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客流,航空公司在航线设置上采

取了多种措施,以优化旅游旺季航班配置。根据调研企业首都

航空的介绍,这些措施包括:第一,在开辟新航线之前,做详

尽的市场调研,综合评估旅游市场特点、中国游客出行热点,

以及运营商、旅行社的旅游产品需求;第二,开通旅游城市航线,如三亚、丽江;国际航线方面,欧洲、澳洲、日韩等地区

都有直达航线;第三,利用航班换季,为旅客提供更为优惠的

机票和便捷服务;第四,在航线营销方面,重点发展线上线下

代理和多渠道散客客票销售工作。

2.1.3 拓展航旅服务新业态

航旅服务新业态是指航空与旅游融合创造而产生的新的旅游组织形态、产品形态。

产业链延伸和相关产业渗透是航旅服务新业态形成的动力。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在旅游活动关键要素上拓展业务使得企业经营范围不断延伸。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能力,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同时催生了新型的旅游业态,推动传统的旅游业和航空业实现转型升级。以调研企业海航旅业为例,海航旅业负责整个海航集团旅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实现了运游一体化。依托海航集团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资源优势,海航旅业经营业务范围已经涵盖个人消费信贷、航空运输、公务机、旅游车辆租赁及景区运营等领域,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卓越全球旅行生活方式运营商。

通航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与航空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依托

通航文化与设施,,通航旅游可发展观光体验、运动休闲、赛事

活动等三大类旅游产品。其产品具有强烈的航空特色,可满足

游客求新、求奇的旅游心理,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游览视角和旅

游体验,且作为中高端的旅游产品,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在

利好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力推动下,国内航空公司已经开始涉

足该领域。海航旅业集团旗下的金鹿航空公司就是从事公务包

机租赁、私人飞机托管、公务机地面代理和维护、空中医疗救

援以及私人飞机购买咨询等服务的专业运营商。空域限制、人

才欠缺、通航飞行地面保障服务不足是限制通航旅游当前发展

的主要因素。

2.2 旅游涉航企业运营特点

以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与交通运输业有着休戚相关的利益关联。交通消费属于刚性支出,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很多旅游企业通过直接与间接参与交通企业的运营,服务于整个旅游产业链的通畅运行。调研企业中海航集团是从单一的地方运输企业沿着旅游产业链条延伸逐步发展成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公司通过集团内部采购,可以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旅游产品毛利率;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则是中国第一家全资创办航空公司的旅行社,通过自身直接运营航空板块实现整个集团公司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品牌。这些当前以旅游业务为主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紧密结合交通板块,其融合发展体现出自身的运营特点。

2.2.1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旅游企业与航空的融合发展可以打破传统业务模式单一的发展瓶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旅游企业聚焦于与自身的发展优势和资源相匹配的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发展发展战略。

海航旅业定位于全球旅行方式运营商,通过金融投资和创新业务带动,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服

务、定制化服务。春秋国际旅行社创办航空公司的起因在于包机旅游业务在2004年的前7年就已达到三万航次的规模,为了加强对资源的掌控和整合,于2005年创办春秋航空,定位于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战略,根本改变了旅行社与航空公司传统的签约和合作关系,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航空和旅游的紧密结合,为旅客提供“高安全、高准点、高服务、低票价”的高性价比服务取得了差异化成长优势。

2.2.2 构建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激烈的竞争是所有旅游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旅游企业与交通行业融合发展中需要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新的环境和竞争形势要求旅游涉航企业做出适时的调整和改变,推出更符合游客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旅游涉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键在于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营销渠道、市场应变等方面。春秋航空公司服务于低成本战略,自主研发销售系统,坚持直销模式,最大程度降低销售成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维修管理系统、航班运行系统、安全质量管理系统等,为本土化低成本运营模式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2.3 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启示

2.3.1 宏观上把握社会脉搏

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命脉之一,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和建设是国家宏观部署的重要内容。

首先,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航空运输业,在未来的融合发展上要紧密关注国家交通规划的动向,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寻求融合发展的契合点。近年来通航旅游的迅猛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关键的推动力量。未来这一领域的深入开发需要旅游业和航空运输业在国家宏观的交通规划框架下做出共同努力。

其次,当今社会变化迅速,特别是在新媒体、高新技术、金融资本的推动下,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融合发展要紧密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特别是其他跨界行业的参与或渗透,瞅准时机,果断决策,找准定位,满足游客需求,以应对外界尤其是跨界领域融合的竞争。

2.3.2 中观上重视同行业间的竞合

竞合已经成为常态,合作是最终的目标。交通领域涉及海陆空不同层次,航空是交通系统中的一种,在乘客出行选择中将与其他交通工具产生竞争。在不同出行距离中,航空与其他交通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有一定差异。除了竞争外,不同交通系统的合作有很大的空间。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依托城市内部的公

路、轻轨、地铁、公交车等构建“慢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

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争取做到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

换乘方便,减少游客在交通上的时间和费用。

2.3.3 微观上推进协同创新

旅游和交通运输业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特征,协同创新是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充分共享与深度协作过程,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旅游和交通运输业融合发展中的协同创新要围绕微观层次的企业或区域产业集群展开,重点落脚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业态创新和技术创新。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讲,内部的协同可以提高其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企业学习效应,解决工作中的困惑或难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在旅游产品、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创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协同创新是指区域内各旅游产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和共生、自成一体、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是“一体化”运作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

2.4 未来“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产品新业态

由于人力、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本专题只分析了航空运输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特点。但是,当前“旅游+交通”已经呈现海陆空立体化发展态势,大众旅游时代尤其需要旅游交通领域出现更加丰富的线路、更加多元的产品、更加完善的功能。未来“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产品新业态将会出现更多的表现形式,如:

●依托于高铁、豪华列车、旅馆列车的特色旅游专列;

●适合旅游特点的特种观光列车;

●重点旅游城市或旅游区的低空旅游航线,包括空中游览、

飞行体验、私人飞行、体育飞行等;

●邮轮旅游港口建设;

●自驾车旅游;

●房车旅游。

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商务旅游市场分析 一、中国商务旅游市场状况 (一)世界商务旅游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商务旅游是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从其规模和发展看,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全球每年旅游业收入的35,000亿美元中,有4,200亿美元属于企业的商旅支出,占全部旅游收入的12%,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这一比例仍会提高。目前全球商务旅游人数约占旅游者总数的1/3,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连锁饭店通过调查发现,商务客人已占全球住房游客的53%,占连锁饭店的60%。近年来由于许多新兴的旅游项目也推动了商务旅游的发展,例如增长最快的奖励旅游,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1亿人~18亿人次进行奖励旅游。同样发展很快的还有国际会议市场。国际会议自70年代中期以来就以其广泛的影响、高额的利润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注意。据专家估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全世界每年的会议收入将达到2200亿美元之上,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 全世界商务旅游的发展都呈现出良好态势。在欧洲,由于统一大市场已经形成,企业国际化加快,商务旅游市

场的发展前景良好。在亚太地区,商务旅游发展也非常迅速并具有持续发展之势,尤其是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此外,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中国大陆均已崛起,使亚太地区商务旅游市场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可以用“东西方共发展”来形容世界商务旅游的格局。 (二)中国商务旅游的发展概况 中国宏观经济和政局的稳定发展为商务活动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中国的旅游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商务旅游作为旅游高端市场的主力军日趋显现出优势和潜力,商务旅游正成为一块利润丰厚的蛋糕,且极具成长性。美国运通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惊人,规模已经达到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水平,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长幅度,将在今后5年内翻一番,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务旅游市场。总的来看中国商务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l 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专家预测,如果全国4000万商务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计算,全年商务旅游总量可达1.2亿人次左右。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目前我

2017旅游数据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2017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中国日报3月1日电 3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游客中国名片,消费升级品质旅游——2017 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双方专家团队基于全年旅游业数据,结合携程3亿会员以及业内规模最大的跟团游、自由行订单数据,对全年出境游情况和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出境旅游呈现“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选择升级型、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深度体验目的地的游客占比提升。出国目的也从观光购物转向享受海外优质生活环境和服务。出境旅游已成为衡量中国城市家庭和年轻人幸福度的一大标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旅游年”推动下,旅游合作更加紧密,跨越国境的旅行越来越便利。走出国门旅游,更像是“串门儿”,去别人的城市住上几天,换另一种生活方式。游客越来越强调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体验,目的地则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中国游客就是行走的中国名片,丰富着世界对中国人和中国的认识。 一、1.3亿人次,花费1152.9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国人出境旅游花了多少钱?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1098亿美元增长5%。 在线旅游平台和手机端成为中国旅游者的首选。根据携程旅游集团的统计,每5个中国出境游客人中,就至少有1位是在携程上进行的预订。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 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据报告统计,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俄罗斯、马尔代夫、印尼、朝鲜、南非等10个国家的第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7 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立项背景 根据《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 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青发[2013]7 号),设立旅游产业 发展专项资金。 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 动计划的通知》(旅办发〔2015 〕78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 2015 〕 203 号)、《青岛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方 案》(青政办字[2016]15 号)增加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 (二)项目预算和工作内容 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6,100 万元,包括两项: 一是 2017 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 万元;二是旅游厕所 扶持奖励资金2,500 万元。 1、青财预指〔算的通知》, 2017 2017 〕 2 号《关于批复年旅游产 业发展专项资金 2017 年市级部门预 3600 万元,资金 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 2、青财企指〔 2016 〕 43 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

2017 年度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旅游厕所 扶持奖励资金2,500 万元,用于按标准兑现政策。 3、根据青财企指 [2017]0029 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拨 付2017 年第一批旅游厕所扶持奖励及旅游景区奖励资金的通知》、青财企指 [2017]0037 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及调整拨付 2017 年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的通知》,实际拨付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专项资金 2,108 万元。 2017 年度实际支出 6,023.44 万元,用于旅游政策扶持奖励(含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质量提 升、旅游规划、旅游惠民月、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咨询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共 八类项目。项目资金涉及青岛市全部 10 个市区, 2017 年已全部完成计划。明细见下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调整后预 实际支出金额专项资金类别预算金额 算金额 小计其中:旅发委其中:拨付区 市 一、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00 3,992.00 3,942.44 2,175.10 1,767.34 1、旅游宣传促销1,256.00 1,256.00 1,240.07 1,240.07 2、旅游惠民月130.00 130.00 129.09 129.09 3、旅游规划40.00 40.00 39.48 39.48 4、旅游人才队伍建设90.00 90.00 89.70 89.70 5、旅游质量提升162.16 162.16 155.24 155.24 6、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维护500 500 501.87 501.87 7、旅游政策扶持奖励1421.84 1813.84 1787 19.66 1767.34 二、旅游厕所升级改造资金2,500.00 2,108.00 2,081.00 2,081.00 合计6,100.00 6,100.00 6,023.44 2,175.10 3,848.34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14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迈点网张淑萍)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2014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4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4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

中国旅游行业分析研究

中国旅游行业分析研究:旅行动机行为四要素分析 时间:2010-04-09责任编辑: 策马踏雪旅游_中国网 2W-2H从“人人皆有旅行需求”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发,模拟了从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动机和行为过程。其实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种相关的、诱导的信息激活成为旅行者,然后制定旅行计划,最后执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骤。 Where to play 去哪里 What to play 玩什么 How to plan 怎么去 How to play 怎么玩 人人都有梦想,有梦想就要去旅行。人类的梦想素材饱含着愉悦的心情、温暖的环境、甜蜜的亲情甚至财富的满足。而这一切可以因为旅行而改变、因为旅行而实现。旅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在异地的暂时性的生活方式,具有享受性,业余性等特点。旅行可以改变个人的观点、增加能力的积累、丰富自身的知识……这些都为实现以上梦想奠定了主观的基础。2W-2H从“人人皆有旅行需求”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发,模拟了从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动机和行为过程。其实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种相关的、诱导的信息激活成为旅行者,然后

制定旅行计划,最后执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骤。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各种比较成熟旅行的动机理论,比如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但是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诱发旅行动机、如何将旅行动机诱导为行为、旅行行为在执行层面有哪些必须的要素?这些问题在学界一直都未能获得公认并且满意 的答案。最关键的是,以前的旅行动机或者行为理论,往往都建立在传统旅行行业和传统信息传播基础上,并没有引入当今数字化互联网生活的新观点。比如常见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行要素曾经一直被旅行业界奉为产业链的经典,但现在众多涌现的旅行网络SNS就已经跳出了原始的行业 赢利框架。 另一方面,信息同动机的密切关系,尤其是社会科学家Gregory ?Bateson 提出的“自然与社会的认识”,也彻 底刷新了旅行产业链对旅行动机要素的认识。信息刺激行为动机,人人皆有旅行需求。2W-2H(去哪里、玩什么、怎么去、怎么玩)在继承传统旅行动机的研究基础上,融入当今传播学、行为学、心理学、控制论,乃至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趋势,为旅行行业提供了新的行为动机理论。 Where to play 去哪里 信息资讯刺激着普通自然人最本能的旅行渴望。比如在某个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分析报告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 分析报告 2017年11月

目录 一、中产家庭崛起,8090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加速旅游升级与新演绎 (3) 二、景区升级:观光型向休闲型大步转型,城市周边景区将显著受益 (5) 1、全域旅游丰富景区产品,传统景区迎来新变化。 (6) 2、休闲娱乐型景区迎来量价齐升,强IP塑造核心竞争力 (7) (1)休闲古镇:休闲属性带来量价齐升,古镇文化塑造强IP (8) (2)主题公园:受益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爆发,亲子属性带来较高粘性 (9) 3、城市周边游日益刚需化,二三线景区迎来发展机遇 (10) (1)周边游的低客单价特征更加符合三四线城市大众消费需求 (12) (2)消费能力增强,休闲类消费需求规模可观 (13) (3)城市周边地区的二三线景区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13) 三、住宿升级:追求品质与性价比,个性化、家庭化、非标化 (14) 1、品质升级,追求品质与性价比 (14) 2、特色+内涵升级,个性化与“酒店+”。 (16) 3、共享理念下,非标住宿产品民宿的快速兴起 (18) 四、旅游休闲娱乐升级:消费升级推动休闲游购娱产业百花齐放 . 19 1、旅游购物升级:出境买买买回流助力免税成长 (19) 2、旅游演艺:演艺形式推陈出新,大投入大制作云起 (21) (1)宋城演艺 (22) (2)三湘印象 (22) 3、博彩:受益消费升级与休闲度假游复苏 (23)

一、中产家庭崛起,8090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加速旅游升级与新演绎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稳健增长,我国人口结构中中产阶级的占比不断提升。按照Brooking Institution 的统计,2022 年国内中产阶级占比有望从2009的12%增加至43%。同时,如果若参考麦肯锡的统计,2012 年在我国主要城市中,中产阶级占比已经超过68%,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产家庭的快速崛起,为旅游消费升级提供了有利支撑,且更加注重出游的品质、体验与性价比。 与此同时,受过良好教育的80后、90后日益崛起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参考下图,占比超过50%),使旅游消费整体日益呈现以下特征。 1、自由行成主导,在线预订、定制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蓬勃兴起。8090 普遍受教育程度相对此前的一代人更高,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偏好在线预订等渠道,青睐自由行及偏好个性化的定制旅行等,喜欢尝试民宿等新兴事物。如下图所示,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2015 年,我国自由行人才占比已经达到95.5%,其中出境游自由行占比63.7%,国内游自由行占比已经96.6%。

中国旅游市场变化情况分析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继续

关于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4 级金融 1 班娜(40404041)一.引言 20 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崛起到平稳发展的过程。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为旅游事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颁布了17类旅游业行业标准,成为世界旅游业标准管理的先进国家。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的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正以年均约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国生产总值7%左右的平均增长率。去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为4995亿元,相当于国生产总值的5.2%。预计旅游外汇收入今年将达200亿美元,5年后将达300亿美元。中国首创的“假日经济”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迅速增长的助推器。去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7天长假,全国接待国旅游者近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假日旅游带动了吃、住、行、游、购等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有力刺激了居民消费而拉动“需”。旅游业这一无烟产业,还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就业,促进扶贫发挥积极作用。最近10年中,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为中国解决了3500多万人的就业。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功能越来越综合,贡献越来越巨大。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

TTC)13日在京发布了一份题为“旅游及旅行行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在未来10年有望实现10.4%的年增长率,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业发展经济体。这份报告对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经济在2004年和未来10年的 增长分别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的政策建议。按照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测,2004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增长率将达到33.6%,直接创造2892亿元的国生产总值和541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中国旅游及旅行投资将达到5121亿元人民币,约合612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9.6%。到2013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创造的国生产总值将达到8446亿元,直接及间接创造6580万个工作岗位,并吸引更多的投资。二.模型的设定(1)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政府方面—旅行社,旅行社职工,饭店个人方面—入境旅游者,国旅游者,城镇居民收入(2)建立模型: Yt 0 1 X 1 2 X 2 3 X 3 4 X 4 5 X 5 6 X 6 t 参数说明:Y—旅游收入,X1—旅行社总数,X2—旅行社职工人数,X3—饭店总数, X4—入境者旅游人数,X5—国旅游人数,X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三.参数估计(1)原始数据:旅游收入旅行社旅行社职饭店总入境者旅国旅游城镇居总数 工人数数游人数人数民可支配收入1993 1266.730

旅游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旅游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调查,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试图预测泉州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二、引言 20xx.12.26日我们对泉州市旅游的状况进行了市场调查,目的是有针对性的对旅游的消费状况、出游次数、旅游的项目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推动旅游市场进步的主要的因素,从而使旅游市场得到更高的进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格局,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近年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收入迅速增加,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三、正文 1.旅游成人们假期休闲的主流 在旅游市场的调查中显示,进行了统计分析的的数据显示,数据显示有百分之23.4的人们选择了外出旅游,这足以说明了外出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主流,紧接着有对出游的次数做了详细

的数据统计,结论证明一年内出游多次的人数比例略高于基本不出游的人数的比例,四分之一的人表示经常会去各景点游玩,绝大部分的人表示偶尔会去,而只去过一次的游客是极少数。 2.旅游消费问题 下一组的数据显示证明了旅游花费的多少事人们生活水平高低,以及被调查者的月收入所占的比例问题,总体的表现出的就是不同阶层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问题。 3.规划的目标市场 人们对出游时间的选择比较理性,注意到了旅游过于拥挤的现象,甚于此,各旅游景点如能按不同假期细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并针对具体目标市场制定出相应的促销活动,定能把握好的商机。目前假期制度对大多数人的出游时间长短该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4.出游的方式 有关旅游主要方式调查发现,42.8%的人选择是结伴而行,其次是与家人,参加旅游团等方式,而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团体旅游逐渐下降,散客旅游者不断上升,旅行社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推出各种更受欢迎的旅游线路,或者尽量为消费者提供“超级市场式”的自选旅游的项目,使他们有充分的挑选组合的空间。结论显示近期的选

【2019年整理】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1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 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 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 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 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 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 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 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 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 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 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 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旅游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预计到 2020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 今年中国旅游市场形势总体看好 《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认为,2010年中国旅游市场形势总体看好:国内旅游市场更加红火,出境旅游市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产品现状与旅游市场分析 一、旅游产品 目前,兴文县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石海洞乡、博望山。石海洞乡旅游区开发较早,旅游景区建设已经较为成熟,博望山尚处于开发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机制,缺乏与周边相关旅游产品的衔接,以及交通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兴文县旅游者规模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与兴文县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景区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旅游市场营销活动 目前,兴文县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营销活动主要依托四川省和宜宾市的一些旅游促销会,营销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但在最近3年里,兴文县的旅游营销活动较为集中,并出版了质量较高的宣传画册和光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影响。 三、客源市场分析 客源市场分析可以为准确选择兴文县未来旅游发展的目标客源市场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旅游市场细分,我们还可以了解本区域旅游者的特征及其旅游方式,兴趣偏好等。通过对游客抽样调查报告的分析,兴文县目前的旅游客源表现出以下特征:四川省和重庆市是兴文县的主要客源地,其中成都、重庆、宜宾、泸州、自贡、内江的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85%以上,区域中、短程市场在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兴文县旅游发展的主要支撑市场。同时我们注意到,兴文县省外旅游者的比例与宜宾蜀南竹海等旅游景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表明国内远程市场及区域联动市场的潜力巨大。 兴文县近5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数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为台湾及港澳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场的开发还很滞后。 旅游者在兴文县的停留时间短,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

过境观光游的特征十分明显。 旅游者在兴文县的消费少,景区门票、餐饮和住宿占了绝大部分(76%),这表明兴文县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旅游消费导向,如购物、娱乐等比例过小。 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对旅游景区质量及导游等景区服务感到满意,对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印象一般,对长途交通(外部交通)条件感到失望。 四、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在我们对兴文县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市场细分及兴文县市场营销状况作出具体分析后,有必要对兴文县旅游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做出科学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有的旅游行为都是在一个大的宏观环境中进行的。这个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既可能成为机遇,也可能造成威胁,这些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对旅游市场环境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机会而获得竞争优势,同时避免潜在威胁和可能遭受的打击。 1.机会与优势 国内经济和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出游动机日益增强。 四川已启动川南旅游大环线的建设,兴文县作为川南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将进一步显现。同时,川南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兴文县的可进入性,兴文县作为川南旅游环线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加强。 “僰人文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品牌,以此开发的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复制的垄断性,这是兴文县发展旅游业巨大的品牌优势。 近年来,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中持续走强,而兴文县的“僰苗文化”与喀斯特自然生态形成了配搭良好的资源组合,而且与川南周边旅游资

旅游市场消费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

旅游市场消费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外出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旅游市场消费调查报告,快来看看吧。 一、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必需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景点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此,泉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泉州各大旅游景点的环境和服务情况做了一次消费调查,以了解游客消费者对各景点的满意度及目前各景点存在的现状问题,从而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消费信息,以更好的服务方便景点旅游的游客。主要的调查目的是分析现在市场人们对于旅游的一些高追求,对于旅游的形式,消费的状况,出游的次数,对于旅游自身的一些目的,还有旅游的多种项目的一些选择,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泉州市的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调查,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试图预测泉州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二、引言 20xx.12.26日我们对泉州市旅游的状况进行了市场调查,目的是有针对性的对旅游的消费状况、出游次数、旅游的项目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推动旅游市场进步的主要的因素,从而使旅游市场得到更高的进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格局,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

代。近年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收入迅速增加,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三、正文 1.旅游成人们假期休闲的主流 在旅游市场的调查中显示,进行了统计分析的的数据显示,数据显示有百分之23.4的人们选择了外出旅游,这足以说明了外出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主流,紧接着有对出游的次数做了详细的数据统计,结论证明一年内出游多次的人数比例略高于基本不出游的人数的比例,四分之一的人表示经常会去各景点游玩,绝大部分的人表示偶尔会去,而只去过一次的游客是极少数。 2.旅游消费问题 下一组的数据显示证明了旅游花费的多少事人们生活水平高低,以及被调查者的月收入所占的比例问题,总体的表现出的就是不同阶层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问题。 3.规划的目标市场 人们对出游时间的选择比较理性,注意到了旅游过于拥挤的现象,甚于此,各旅游景点如能按不同假期细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并针对具体目标市场制定出相应的促销活动,定能把握好的商机。目前假期制度对大多数人的出游时间长短该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中国旅游业竞争状况分析

中国旅游业竞争状况分析 2010-11-30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旅游业运营状况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7年,48747家旅游企事业单位年营业收入达4042.36 亿元,向国家上缴营业税158.03亿元。 二、旅行社业运营状况 (一)运营绩效 2007年,全国18943家旅行社(仅限填报的有效数据统计,其中国际社1797家,国内社 17146 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639.30亿元,同比增长16.18%,毛利润总额106.86亿元,毛利率为6.52%,净利润总额10.81亿元,净利率为0.66%;旅游业务营业收入1585.52 亿元,同比增长 15.99%,旅游业务毛利润为 94.59 亿元,旅游业务毛利率为5.97%;实缴税金为10.97亿元,同比增长10.84%;外汇结汇13.10亿美元,同比增长25.61%;全年促销费支出5.75亿元,同比增长 2.09%。 2007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业务营业收入为265.52亿元,同比增长6.67%,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量的16.75%;入境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9.09亿元,同比减少9.91%,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毛利润总额的20.18%。 2007年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业务营业收入1009.01亿元,同比增长17.86%,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量的63.64%;国内旅游业务毛利润为60.11亿元,同比增长19.65%,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毛利润总额的63.55%。 2007年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业务营业收入310.99亿元,同比增长19.13%,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量的19.61%;出境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5.39亿元,同比增长16.96%,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毛利润总额的16.27%。 (二)运营管理 1.产业链整合力度加大 旅行社为寻求生存空间,不断加大产业链整合力度。中国旅行社数量以几何式增长,但是始终未能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业结构和行业生态,没有形成不可或缺的批零体系,不能适应中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旅行社的生存空间在不断被收缩,有被逐渐边缘化的趋势。为了改变旅行社业务单一、利润微薄、风险较大的不利局面,不少旅行社借助于自身掌握的客源优势和对游客需求的了解,不断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介入旅游交通运营、饭店经营、景区开发管理等已成为一些旅行社整合旅游资源、实现集团化发展的既定战略。2007年,中青旅开始了一场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战:

我国旅游市场分析

我国旅游市场分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旅游市场分析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我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旅游产品是指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 从旅游的目的地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国家旅游局1999年将旅游产品分为五种类型: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安全用品。 从消费流程看,交通工具、酒店、餐饮、目的地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四个维度,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指出2013年中国实现旅游总收入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 从消费者精神需求看,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专项旅游(购物游、体育健身游等)也是旅游产品划分的重要门类,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例从组织形式看,自助游与跟团游已经成为每个消费者出行前的必选项之一,同一旅游目的地的不同组织形式对游客的消费体验有着重大影响。 最后,一个旅游产品的成功有一半离不开服务,而服务的实现需

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传递。 导游水平的高低、地接人员热情周到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游客体验和满意度评价。 综上,我们认为消费流程、精神需求、组织形式、服务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四大特征,它们之间的相互叠加组成了形态多样、复杂度高的旅游产品,进而构成了万亿规模的旅游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至2013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从12900亿元增长至28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92%。 与此同时,中国日常消费用品、服装、零售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盈利素质在不断下降。 过去十年旅游业所形成的整体的向上态势,且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后仍然强势反弹,同消费领域的一些的低迷大相径庭。 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有理由预测中国旅游业市场规模仍然会持续扩大。 据芒果网旅游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其中出境游人数增长最给力,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旅游市场热潮明显增多,旅游淡旺季市场之间的差别正在一点点缩小。 芒果网副总裁邱佳认为,2015年旅游利好条件增多,共同催升今年旅游市场走向火热;同时,国家陆续颁布一系列鼓励居民休闲度假的政策与文件,签证利好消息不断放出,为旅游市场营造了良好环境。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和模式分析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和模式分析 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经过高速成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正在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发展阶段划分,角度不同,划分方式也不同,呈现的特征也不同。 1.1按照发展的成熟度划分 资料来源:根据张小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编制 1.11起步阶段(1978—1987年) 1978年,入境旅游者只有180.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只有2.63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41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当时还算了一笔帐:一个旅行者一千美元,接待一千万个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宣言,意味公民可以自由、自费出入,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1.12发展阶段(1987—1992年) 旅游逐渐加重其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旅游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这一阶段,我国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已基本具备条件,在发达城市的一些主要酒店,我们的硬件水平已不低于甚至超过发达国家酒店的水平,外国管理公司的介入使中国酒店业迅速从原来招待所概念的管理上升到国际酒店管理模式。但国有饭店和外资饭店在管理和效益上的差距非常明显,而且越来越明显。 1.13稳定阶段(1992年至今)

1992年以后,入境旅游逐渐成熟,团队旅游增长缓慢,打破卖方市场,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开始迅速发展。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从国家限制,到不鼓励,出境旅游目前刚刚兴起,未来会直线上升。 1.2按照发展的内容划分 旅游,在本质上是人类离开自己的常住地而进行的一种休闲活动。旅游需要其实质就是人们的休闲需要,休闲贯穿旅游发生的始终。可以说,休闲旅游涵盖了旅游的全部内容,它既能使人们愉悦身心,从而满足感官上的体验又能使人们增进社会交往,增长见识,从而提升自身素质还能使人们康体养生,颐养性情,从而满足回归自然,复归人性的需要。 度假旅游,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康体疗养。然而,在度假的过程中,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生命得以升华,因而度假旅游本身也是休闲旅游大范畴下的旅游形式之一。另一方面,与一般的休闲旅游相比,度假旅游的产生和开展需要比较高的条件和要求。见表2因而,度假旅游较之休闲旅游又有着较高的发展层次,是较高层面的休闲旅游活动。 中国旅游业的实践充分表明,目前的中国旅游正处在观光+休闲的旅游发展阶段。在经济发达国家,度假旅游一直是主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但是在中国,度假旅游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发展的也并不尽如人意,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及100多个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大多经营惨淡正是最好的佐证。然而中国旅游业向度假方向的转型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得以印证,即中国旅游业即将步入观光+休闲向度假+特色观光阶段。 2.3旅游细分领域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