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副署制度(课本P16)

正式法令或文书上有关负责人在正职人员签署之后连同签署,谓之副署。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的运作具备内阁制的一大特点,即副署。在孙中山就职前一日,宋教仁与吕志伊、居正就提出修正案,其核心就是将总统制变为国务员负责的内阁制,即将行政院各部改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发布法律及有关政务之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该主张虽然未被采纳,但影响也很大。(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试图通过国务员副署制度来约束袁世凯,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制度很快被袁世凯破坏。国务员实际上已成了大元帅的属吏,副署制度仅是一种形式。)

2、国民政府(课本P128)

国民政府自1925年7月1日成立至1948年5月20日改组为总统府,经历了广州、武汉、北平、沦陷前的南京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和抗战胜利后的还都南京国民政府等几个时期。一般来说,汪精卫投降日本之后在南京建立的汪伪国民政府不算入国民政府中。“国民政府”这个名称,在国民党政府文书中含义颇不一致,有广狭两义。广义上的国民政府,指包括五院及其所辖部会在内的中央政府,分为国民政府本体、五院及其所辖部会三级。狭义上的国民政府,则仅指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本体组织和若干直辖机关。

3、四级三审制(课本P66)

清光绪年间《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确认了四级三审制的审判机关组织制度。中国进入民国后,在晚清政府有关司法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革,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司法制度。四级三审制,规定以初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高等审判厅和大理院为审判机构。审判时,各级审判厅分别采用独任制或合议制。初级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的一审案件,由推事1人单独审判。二审、三审案件,由推事3至5人组织合议庭进行审判。

4、三三制(课本P28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不但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将之付诸于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制度的基本原则:①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②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③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④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地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汪伪国民政府(课本P320)

汪伪国民政府,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反共亲日派,屈服於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日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日本于1940年3月30日制造了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即在南京正式成立的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伪国民政府宣告解散。以陈公博为首的一批汉奸头目先后被处决。

6、训政(课本P91)

所谓训政,就是国家权力全部由国民党行使,各级政府是执行国民党意志的工具。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国民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1928年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蒋介石假训政之名,行军事集权之名。所谓“训政”就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即蒋介石独裁专制。)

7、伪满洲国(课本P317)

伪满洲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于1932年3月9日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抬出来,建立伪满洲国,宣布东北完全脱离国民政府而“独立”,将长春改为“新京”,定为“首都”。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了亡国奴的痛苦滋味。(1932年3月在长春成立,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发表“建国宣言”,宣布与中华民国脱离关系。同年4月,和日本政府签订《日满议定书》,使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一切大权,把该地区变成日本殖民地。1934年3月1日,又改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随抗日战争胜利而被摧毁。)

8、北洋政府(在课件上)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 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和会。

9、护法军政府(课本P93)

孙中山为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而组织的临时性政府。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拒不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为此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917年8月25日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约法》未恢复前,中华民国行政权由大元帅行使。在广州成立的临时政府,1917年9月,孙中山当选为军政府大元帅。10月,护法战争爆发。因

孙中山未掌握军事力量及滇、桂军阀破坏,护法运动失败。1918年5月孙中山辞职,随后军政府解散。(9月11日,护法军政府宣告成立)

10、中政会(课本P123)

1924年成立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有时称中央政治会议,简称中政会。中政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个重要机关,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具体体现机关。它既属于党的机构,但又主要不管常务而管政府。1927年,特别委员会成立,中政会及其分会取消。后特别委员会停止,政治会议恢复。进入训政时期后,中政会成为最高指导机关。抗日战争时期中政会停止活动,由国防最高委员会行使其职权。

判断题(三错两对)全部打叉吧,能保证拿到60%的分哦

简答题

一、简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序言P2--3)

西方国家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要分为3类,即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和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这3种都是民主共和政体下的不同政治制度,各自情况大致如下:1、总统制。始于美国,主要分为两种。

美国式:1787年召开的制宪会议,从根本上确定了美国实行以分权制衡为原则的总统制的政治制度。主要特点:

①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立法、行政、司法部门相互独

立。

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

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任命并组织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只对总统负责。

③议会只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的行政权只受议会的制约。总统无权解散议会,

议会也无权解散政府。

④国会议员不能同时兼任政府成员,政府成员不能出席国会的会议。

⑤总统所属的政党在议会中可能是少数党,因此不是以多数党和少数党来区分

执政党和反对党,而是哪个党占有总统职位,哪个党就是执政党。

实行美国式总统制的国家,出美国以外,主要是菲律宾、巴西、南非等位于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法国式的总统制:

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其后政治制度反复,有拿破仑推行帝制,有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行政权主要掌握在内阁总理手中。到1959年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实行的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政治制度,即法国式的总统制。

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由总统选举团选举产生,任期7年,职权主要有:①有行政权、人事任免权、军事权、外交权、颁布法律法令等。②特殊权力,主要有解散国民议会权、要求举行公民投票权、非常状态紧急处置权。

总理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组织政府,但总理和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

责。

法国式的总统制既具有总统制的特点,又具有内阁制的特色。

实行法国式总统制的国家,出法国以外,主要有奥地利、芬兰、冰岛、爱尔兰、葡萄牙等国家。

2、责任内阁制

这是一种政府即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爆发和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与实行,使英国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①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组成,

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

②内阁首相(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由他组阁。阁员

由首相(总理)提请国家元首任命。

③国家元首为虚位元首,主要行使礼仪性职权,无实权。元首发布命令或文件

必须经内阁首相(总理)和有关阁员的副署才能生效。

④内阁对议会负集体连带责任,受议会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⑤议会对内阁有不信任投票权。当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总辞

职。内阁有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的权力。这时,需提前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⑥内阁成员通常必须是议会议员。议会的一切重要法律提案都来自内阁。

⑦内阁一般不进行表决,以首相的意思为准。

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出英国以外,主要有日本、意大利、德国、希腊、印度和新加坡等国。

3、委员会制

这是一种国家最高行政权由议会所产生的委员会来集体行使的政治制度,以瑞士为代表。

①国家设置联邦委员会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由议会选举7名委员组成。这7人

地位平等,权力相当,分别掌握政府7个部,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但不得兼任议员。

②采取合议制,政府一切决定由7人合议决定,以集体名义通过、公布。

③不设总统或总理,而设1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主席即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

脑,其权力不但极为有限,而且任期只为1年,不得连任。任期满后,即由副主席升为主席,再选出新的副主席。

④联邦委员会受议会监督并向议会负责,无权解散议会,不但无权否决议会通

过的议案,而且必须执行。议会不信任时,联邦委员会必须解职。

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不多,出瑞士以外,主要有乌拉圭等国。

二、评述护国军务院。(课本P93)

1916年在护国战争中,西南独立各省遥尊黎元洪为总统,5月8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洋政府的护国军务院,权作“西南临时政府”,以代行国务院职权,指挥全国军事。军务院直属大总统,统筹全国军机和战后一切政务,在大总统不能亲临视事时,一切内外事务均有其代行。军务院设抚军长、副抚军长为正副主官,由唐继尧、岑春煊担任,梁启超任政务委员长。

军务院是西南地方军阀与部分国民党和进步党三派政治力量联合组织的与洪宪政权相对峙的权力机构。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遵守《临时约法》,召集国会。唐继尧遂于7月14日宣布撤消军务院。

军务院是护国运动的产物,它的成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①它以恢复《临时约法》相号召,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具有一定的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性质。

②在袁世凯死后,它又同段祺瑞进行斗争,迫使段祺瑞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但是,它有弱点和局限性:

①它的实权掌握在改良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手中。

②它没有提出从根本上推翻北洋政府的纲领,只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要求恢复临时约法。

在黎元洪于1916年6月29日宣布“恢复”临时约法之后,军务院于7月14日自行解散。

三、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本P297--301)

人民代表大会制,有一个逐渐发展到确立的过程。

①解放战争爆发后,一些解放区首先将基层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在抗战

时期,乡参议员虽然由人民直接选举并对人民负责,陕甘宁边区改乡议会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战略反攻开始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11月12日、1948年1月18日两次发

布指示,规定推行“代表会议制”。

③在战略决战即将开始、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只是时间的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

于1948年9月召开了著名的九月会议,决定推行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

④各界人们代表会议是新中国宪法颁布实施前所推行的制度。虽然它与人民代

表大会在职权上及代表产生方法上不同,即“人民代表大会是全权的,其代表主要应由人民直接选举或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而不是由各人民团体选举”,但是,它是向人民代表大会过度的机关。刘少奇于1951年2月28日在北京市第三届人们代表会议上指出:“目前的各级人们代表会议已在代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直接地过渡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到1954年新中国宪法实施后,人们代表会议就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确定下来。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普选基础上产生。各级政府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巨大的优越性: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四、简述租界的行政管理制度。(课本P311--314)

“租界”这一名词在中文中出现的时间为1860年代。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租界内的行政管理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大致分为4类:

(一)上海公共租界和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这两个公共租界的管理机构基本相同,因而列为一类)

1、董事会及其下设各委员会。董事会的职权为决定租界内日常行政事务,任免工部局职员,作为法人代表向有关法庭控告拖欠市政捐款者。董事会下设各种委员会作为咨询、智囊机构。

2、市政委员会。市政委员会亦称公部局。是最高日常行政事务的办理机关,由领取薪水的职员组成。

3、纳税人会议。该会议亦称选举人会议,负责选举行政机构负责人,对行政机构进行监督,决定各种事务,交行政机关执行。

(二)英租界

1、选举人大会。该大会的年会由英领事召集并主持,其职权同上述公共租界的纳税人会议年会的基本相同。

2、董事会。董事会是最高领导机关,职权为:执行选举人大会的决议,任免工部局职员等。

3、工部局。这是具体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机关。各个英租界的工部局的组织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天津英租界,最小的是广州英租界。

(三)法租界

1、选举人大会。与公共租界和英租界不同,法租界的选举人大会既无立法权,又无行政监督权,仅仅是选举工部局部分董事。选举结束,选举人大会即结束了当年的使命。

2、董事会。它是法领事之下的最高领导机关,由法领事直接指定和选举人大会选举的董事组成。董事的任期为2年。

工部局(上海法租界称公董局)。它是最高日常行政机关。

(四)日租界

日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自成体系,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日本称为“十分发达”的日租界,即天津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

1、居留民团。这是由有关租界内外的日侨组成的组织。

2、居留民会。它类似于英租界的选举人大会,由居留民选举的议员组成。

3、居留民团行政委员会。1934年,改称参事会。它类似于英租界的工部局董事会,负责执行居留民会的决议,处理各种日常行政事务,等。

4、民团事务所。它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其性质类似于工部局。

第二类是日本政府划为“未发达”的租界,也就是为组成居留民团的租界。这种租界有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这些租界的机构主要有下面两种:1、居留民会。这种居留民会的性质不同于“十分发达”日租界的居留会,即每年只举行一次会议,选举居留民会议员会。当选的议员必须经过日领事的认可,才能就任。

2、居留民会议员会。它既是议决机关,又是执行机关,兼有公共租界和英法租

界董事会和工部局的性质。

论述题

一、试论述孙中山的建国理论——五权三序说。(综合课件和课本P107--111)(一)五权三序说概论。

1.五权宪法。

孙中山早年就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号召鼓动革命,1916年12月2日,在《民报》周年纪念日,孙中山讲《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之前提》,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五权宪法的理论,以后并为此而在实践中做了很多努力——辛亥革命后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时,孙中山就提出按五权宪法来组织,但临时参议院不同意,故《临时约法》只提三权分立。

中华革命党本部设有协赞会,会下设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四院。

改组成中国国民党时,总章中明确规定,本党以创立五权宪法为目的。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也宣称:“以实现三民语文鲆权宪法为本党之目的。”

五权宪法基于孙中山权能分治的理论。孙中山认为政权应该属于人民,但又不相信人民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因而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权能分治原则——人民有权,政府有能。

权,即政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

能,即治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五权宪法即指五种治权之分立,互相制约,分别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这是从西方的三权分立学来的,又参考中国古代的御史监察制度和考试制度,形成了五权分立说。

2、三序。

三序说始于1905年的《中国同盟会宣言》,在此宣言中,孙中山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其措施之次序”分为三个时期——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

1914年《中华革命党总章》中称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1924年孙中山手定《建国大纲》中将建设之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其内容与前小有变化,并有稍具体之阐述: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

“一省完全底定之日,为训政开始之时。”

(二)五权宪法的内容:

1、孙中山五权宪法有以下内容:

1)五权宪法要在宪政时期实行,不是军政时期、也不是训政时期。

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大会——五权宪法由国民大会制定,五院的主要领导和主要成员由国民大会选举和罢免。

3)五院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特别是行政院、立法院并列,立法权不受行政权干预,等等。

2、建国程序三阶段:

1)1905年《中国同盟会宣言》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其措施之次序”分为三个时期——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

2)1914年《中华革命党总章》中称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3)1924年孙中山手定《建国大纲》中将建设之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

三时期。

(三)五权宪法的评价:

其积极意义:

1)针对军阀的,注意到要消灭军阀,把权力拿到革命党人手中。

2)以基层民主为基础,进而至于全国民主,循序渐进,自下而上,全国宪政以地方自治为基础,地方自治以人民为基础,

3)重视民权,无论中央、地方均由人民选举。

但也有不足或漏洞:

1)权能分开思想和三个阶段的划分,是建立在对人民参政能力的低估的基础上的,认为人民无能力行使治权。

2)注重政体,忽视国体,注意到了治权分立,但忽视了由谁掌权的问题。成为后来国民党利用来统治人民,使人民无权的借口。

二、试论述蒋介石权力工具的演变。(课本P171--193)

(一)、军治体制是蒋介石进行权力独裁的基础所在。中政会主席、中常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长可以不当。但是军权不可以不要。只要紧紧抓住最高军事机关和军队,就可以军御攻,进行军事统治。这样,就有一系列以军御攻工具的出现。

1、军事机关——以军御政工具

1948年“行宪”以前,国民政府所设的军事机关主要有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和军事参议院。另外,还一度设置过国民政府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华民国海陆空军总司令部。

一方面,它们是一个国家军事制度走向现代化的产物,是国民政府仿照西方和日本的有关制度而设置起来的,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们或者是蒋介石以军御攻的权力工具,消灭异己的指挥机关,或者是安排异己派系和失意军人的闲散机关,是为蒋介石的权力独裁服务的。

2、军事制度

除了军事机关以外,军事制度主要覆盖陆海空三军编制、兵役、军队人事和教育几大方面。国民政府陆海空三军编制的最大特点是也是蒋介石的目的:以军队现代化需要为借口,蒋消灭异己,吞并他派军阀军队。

3、警察体系与特务系统

①警察体系

蒋介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警察体系。它与特务、宪兵三位一体,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都警察厅在警察系统中占有突出地位,厅长由蒋介石集团内人物担任。

②特务系统

特务系统是蒋介石维护权力独裁、对付异己、镇压人民的重要工具,主要有中统和军统。

中统是蒋介石集团内一大派系CC系,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俩所控制的特务组织。军统是蒋介石集团内另一派系黄埔系控制的特务组织。

特务系统的成立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反动性决定的,也是蒋介石攫取独裁权力的需要。

(二)、对于蒋介石来说,单纯依靠军警、特务来独裁,是不够的。他在不担任

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长期间,设置了一系列权力工具——鄂豫皖三省“总部”,南昌行营和侍从室。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带着这些放在“口袋”里的权力工具。(1)南昌行营。在1931年12月到1932年2月间,南昌行营的组织和职权的演变经过前后两大阶段。在前阶段,它逐渐成为“剿匪”区域内党政军合一的机关;在后阶段,变成了蒋介石的御用权力工具,成为凌驾于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之上的“太上党部和太上政府”。

(2)内廷机构——侍从室

在所有国民党政府机关中,侍从室的性质非常独特。它不是国民政府明令设置的机关,它实际上是蒋介石的内廷机构,是为了蒋个人的政治目的和需要组织起来的一个独裁统治的御用工具。侍从室的规模虽然并不大,但地位凌驾于政府各部门之上。人员虽然不多,但精干,业务也集中。蒋介石经过侍从室直接控制政府各机关和下达命令的效率是相当高的,省略了法律上的许多必要的政府运作程序。

(三)、只有“口袋子”权力工具还不够,蒋介石还要建立正式的权力独裁体系。

1、国防最高委员会的成立

1937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把国防最高会议改组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其特点有实行委员长独裁制、组织特殊、权力广泛等。

2、行政三联制的推行

为了使自己的独裁权力得到顺利实施,也为了改革行政体制,蒋介石在国防最高委员会成立后就开始行政三联制。所谓行政三联制,是将各级政权机构划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大部分。

3、总裁制的确立

在国防最高委员会成立前后,蒋介石又确立了总裁制。1938年,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国民党总章做了修改,规定“总理”的称呼留给孙中山,蒋介石称“总裁”。4月1日,大会以起立的方式“推举”蒋介石为“总裁”,最终成就了蒋介石的独裁。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2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言(2学时)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 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 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 省——巡抚——从二品 道——道台——正四品 府——知府——从四品 县——知县——七品 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 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 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天京事变前中央机关主要有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滥封王侯,设置六爵,职官、机关都有很大的变化。 天平天国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国按军制建立“乡官制”基层政权和“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之谭嗣同

从平等观方面试析谭嗣同社会政治思想 【摘要】:谭嗣同是清末著名的改革派思想家,是一位极具政治魅力与学术魅力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只有短短 33 年,他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但是,他作为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和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提倡冲决网罗,力争树立平等的观念,对于时代的回应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也为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精神武器。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 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同时, 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 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与他人不一样的色彩。【关键字】:谭嗣同《仁学》平等观政治思想 十九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中国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从那时起,中华文明经历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与回应。在这些挑战与回应当中涌现出了许多思想上的精英,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虽然带有争议,却不乏鲜明的色彩,带动了那个时代思想上的激流与涌动。谭嗣同就是这些精英之一,他以无畏的精神和冲决罗网的勇气对封建制度和维护其统治的伦理纲常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投入变法维新的实际斗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谭嗣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面对死亡从容不惧,慷慨赴死的气度令世人钦佩,而他的思想更令世人称赞。梁启超称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光华璀璨的彗星。他说:“嗣同遇害,年仅三十三,使假以年,则其学将不能测其所至。仅留区区一卷,吐万丈光芒,一瞥而逝,而扫荡廓清之力莫与京焉,吾故比诸彗星。”①郭湛波在其著作中称谭嗣同是中国近代五十年思想第一阶段代表人物中除康有为外,思想足以自立,影响之最大者。②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说:“自清季以来真人物,唯复生一人足以当之而已。”③蒋维乔在他所著的《中国近代三百年哲学史》中谈到谭嗣同时颇为感叹地说:“在彼之时代,以彼之年令,即能直观东西人种之长短,且图东西思想之融合,真慧眼及直觉力之强,真可惊叹。倘能卒其天年,其发展当未可限量。”④张灏在《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一书中说:“正如梁启超在《仁学》的序言中所清楚表明的,谭嗣同把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②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③费永清.仁学:走不出去的中世纪[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第二,阶级性。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权威性。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四,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第五,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学分: 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本课程让政教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文化,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政治知识,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概况、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和历史地位,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 2.熟练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线索和主要特点。 3.学习掌握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 1.名词概念 社会思潮、政治思想。 2.研究对象 3.基本任务 4.基本理论问题 时代主题、斗争方式、发展主线、思想武器。 5.发展线索 6.主要特点 救亡性、多元性、实用性。 7.学习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社会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思潮发生转变的动因 2.熟练掌握“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与局限 3.学习评价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思潮发生转变的动因 2.新“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 程朱理学、“经世致用”今文经学。 3.新“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社会意义、历史局限。 4.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林则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魏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第三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史料及解析】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

新瓶中的陈年老酒—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琐议 接触新课程的历史老师都知道,与以前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相比,新课程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来以编年为纲、地域为纬涵盖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纳入一体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的编撰体例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分天下,古今中外同类问题融于一炉的专题结构。原本丰富多彩、互相联系的历史整体被断为并行不悖、但难以联系的三个必修模块(一为政治、一为经济,一为思想文化),必修模块的下脚料则编成了几个选修模块。不仅如此,每一个专题的内容安排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以前的知识结构。新瓶之中不仅更换了包装,连瓶中的酒都变了味道。这些教过新课程的老师自会品出其中的甘苦。不过,由于新旧观念的交替,并非所有的新瓶中都会更换新酒,有时不小心会装上旧酒,甚至是陈年老酒,必修一中的中国近代政治就是装在新瓶中的旧酒。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政治的单元内容安排与其它单元的内容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出入。按照07版的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每一单元都是重点叙述政治制度的沿革与特点,原来在政治史中的政治事件如王朝的更替过程,革命的过程都退居其次成为背景。虽然太多的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相关名词弄得同学一头雾水,虽然历史老师有时感觉政治文明方面的历史教学不象教历史倒像为政治课打工,有时连政治课都不必讲的内容在历史课还要不胜其烦地学习,感觉历史不像历史,但是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编撰风格基本上还是保持一致、枯燥无比的。 不料到了第四单元,却是风格大变,原来的条分缕析的制度、法律被一个个事件所取代: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些事件构成了第四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编写风格使老师们对教材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这不就是原来的高中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教材中中国近代史的压缩版吗?这些事件除了写的更精练之外,在结构上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嘛?只不过把原来的近代史不属于政治史的内容剔除把政治部分简写一下,与原来的教材的同样问题相比,真的更加简练,(笔者注:与之类似的还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第六单元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难怪老师们很熟悉。 再仔细阅读一下教材,却又有些陌生: 一则是因为,内容安排如此紧凑,紧张的有时透不过气来,教学中老师们普遍的感觉是时间的不够用。仔细一翻旧人教版的教材恍然大悟,原来一章的内容在这里变成一课了,原来一课学习一场战争都感到时间紧张,现在一课要学习两场战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前最少需要四课时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被挤在一课之内,难怪课时紧张。熟悉的内容现在竟然因内容的安排而变的陌生了,老师们不知道是原来的内容安排真的不合理需要改革呢?还是因为需要教育改革而历史本身的体系并不重要呢?只是现在的课程安排时间紧是真的,内容安排完成起来有困难也是真的,原来熟悉的内容因课时的安排不合理而变的陌生也是真的。这种陌生的解决之道也并非没有,毕竟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述下来完成任务也不算辱没了新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课真的能把两场战争的问题弄清楚吗?抗日战争用一课的内容来学习,这样的时间安排真的合理吗?历史是否只有这样的变来变就适应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需要呢?专家们会说,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来调节课程,安排时间,但是你的课程总量是不变的呀,我怎么敢在一个问题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呀。这样,即使教材内容是熟悉的,但是因为课时的安排,原来熟悉的教材也变的陌生了;二则,即使按照必修一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一贯的编写风格,制度、制度还是制度,政治事件只是背景和花絮,老师们若以为政治的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 (征求意见稿) 教务处编印 二〇〇九年六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编号:4341047 课程属性:专业方向课 学分: 2学分 学时: 32学时(讲课:32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 教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浦兴祖主编,2005年版。 开课院系:公共事业管理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该课程主要介绍当代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等。通过学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了解行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做出努力。授课时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既要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又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将各章节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 1.绪论(讲课2学时) (1)掌握政治制度的涵义 (2)掌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3)理解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 (4)理解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课8学时) (1)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掌握民主集中制原则 (3)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和工作程序 (4)理解如何改革和完善人大制度。 3.选举制度(讲课4学时) (1)掌握选举制度的原则 (2)熟悉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3)理解如何改革与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4.国家行政制度(讲课8学时) (1)掌握行政与行政制度的内涵 (2)了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职权、机构设置 (3)熟悉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趋势 (4)理解行政机构改革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原因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专题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时期代表人物主张地位 产生发展打击顶峰危机复兴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位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著作主张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条约名称 1842 1843 1844 188 1860 189 1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时间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1912年春,孙中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过哪几条统一战线?起了什么作用? 1924—1927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37—194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外阅读书目

课外阅读书目 林茂生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金鋙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 高军等人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十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年。 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8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戴昭、潘国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继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主编,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徐善广、柳剑平,中国无政府主义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路哲,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高军、李慎兆、严怀德、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葛懋春、蒋俊、李兴芝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刘健清等:《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张光宇主编:《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后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D. 总统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D )。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C )。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D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D )。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制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 夫 D. 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 BCD )。 A. 议政 B. 军政 C. 训政 D. 宪政 E. 参政 2.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 (ABC )。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士 E. 司寇 3.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4.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 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AD )。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 制 E. 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 至小分别是(ABD )。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7.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8.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张之洞 9.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ACD )。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 信仰 E. 法律 10.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 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南 人 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 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1)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题共1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宪法制度 B. 国家元首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农联盟 D.统一战线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A. 柔性宪法 B. 协定宪法 C. 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司法部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A. 中央委员会 B. 中央政治局 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 中央书记处 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A.17岁以上 B. 18岁以上 C. 19岁以上 D. 19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 B. 单一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 A.4700万 B.5700万 C.6700万 D.7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A.公共权力 B. 选举制度 C. 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制度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 A.宪法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政党制度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日本国宪法》 B.《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挪威王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 A,钦定宪法 B.协定宪法 C.民定宪法 D.柔性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委员会 D.国务院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B.社会保障 C.人权D.君主立宪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题点2新中国三大新型民主制度 3.至2012年底,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610亿元,年增长率达12.6%。(《2012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层面看,西藏地区自1965年成立自治区以来稳定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应是() A.实施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 C.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地区人民世代辛勤劳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执政党地位 B.属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C.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度 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

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的不同点有() ①经济基础不同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③活动原则不同④分别属于行政机构 和立法机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7.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新中国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部宪法都涉及地方管理方式。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题点3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8.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 B.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9.十年动乱时期,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0.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