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2020年高考语文热门考点透析及对点过关训练

专题07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命题透视

1.考纲要求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命题角度:

第一道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常见错误设置方式有:曲解文意,对象、范围、程度改变,句子间逻辑关系错误。

第二道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常见选项设置方式有:①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分析;

②论证内容的角度分析,③论证内容的主次分析,④论点提出的背景、前提分析,⑤论证的结构层次、过程分析,⑥论证方法分析。

第三道题考查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常见错误设置方式有:①前提错误(改变了文本信息),前提改变了,往往不能推出结果;②结果错误,前提符合文本,但与结果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3.备考建议:

从寻找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入手,提升信息获取能力;从把握高考命题特点入手,确定清晰的思维方向;从实际训练的问题入手,查找知识漏洞和思维误区。

掌握有效阅读方法,提升信息获取能力

思维发展提升

一、典型问题聚焦

1.粗枝大叶,仅凭主观判断。阅读文本时过于粗糙,不能有效获取信息,判断时不能认真地把选项和文本进行比较,仅凭主观判断,好一个“蒙”字了得,正确率难以保障。

2.咬文嚼字,单纯比较词句。将选项和原文进行仔细对照是对的,但有些同学钻牛角尖,仅凭词语变化就认为选项是错误的。这样做题,常常将正确选项判断错误。殊不知所有选项都要对原文进行转换,重新组织语言,应重点看文意和关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2.南辕北辙,不明答题方向。论证分析题、信息推断题各有其命题特点,要清晰考查方向和思考方向,仅靠“找”、“比”,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二、关键能力提升

(一)有效阅读方法——“分析阅读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整体把握和局部细查相结合,既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思路,又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关注重要细节。

在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静心、细心、耐心,不急不燥,尽可能获取信息,在阅读时要加入理性分析。

高考的文本一般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分析阅读法”能够清晰把握文意,还可以迅速

回位比较。有效的阅读是准确答题的前提和保障,开始可能慢一些,但驾轻就熟,还会加快答题速度。

(二)借我一双慧眼,明晰错误类型

熟悉高考的错误设置类型,能加强对文本特点的认识,

准确把握高考的考查方向,提升

答题的敏感度。下面对高考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加以分析说明。

1.信息筛选整合类

①曲解文意。对文中的重要概念、观点等信息,要能够准确、清晰把握,但阅读时常因为粗心大意、惯性思维等造成对文意的曲解。命题人常有意曲解文意,考查学生对文意准确把握的程度。

【例1】(2019新课标Ⅱ卷,T1,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

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文本信息】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解析】“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

【活学活用】(2019广州二模,T1,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文本信息】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曲解文意。文中“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并不是“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②改变对象。一篇文章常有一个核心事物和多个次要事物,一句话也有一个清晰的主语,要看清楚每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是什么。

【例2】(2009新课标卷,T2,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文本信息】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解析】原文中“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的主语是“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选项转换成了“流行歌词”。

【活学活用】(2019唐山一模,T1,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价值共识,成为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

【文本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的社会价值共识。比如,着眼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彰显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回答了人们处理与他人、社会共同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秉持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陈述对象错误,主语应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活学活用】(2013新课标卷,T1,B)

【文本信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陈述对象错误,“也无从谈起”的主语应为“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

③改变范围、程度。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客观,范围、程度的改变也常常受到命题人青睐。

【例3】(2016新课标Ⅰ卷T1,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文本信息】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解析】并非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原文只是证明了“《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的真实性,扩大了范围。

【活学活用】(2010新课标卷,T1,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

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文本信息】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中只是说书法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扩大了范围。

④逻辑关系错误。常见的语句间关系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要关注带有逻辑关系的选项,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否成立。

【例4】(2015新课标Ⅱ卷,T2,C)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文本信息】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解析】原文语句间的关系是先提出“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观点,然后进行阐发,“心理文化结构影响着理解”。选项把观点变成了原因,把阐发内容变成了结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错误。

【活学活用】(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T1,B)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文本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是“遗忘变得困难”的原因,而不是“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的原因,因果关系不成立。

2.分析论证类

⑤材料与论点的关系错误。论证是运用材料证明论点的过程,所以材料和论点的关系必然成为论述类文本考查论证的重点。考生要认真分析材料与证明的观点是否和原文一致,材料与观点是否一一对应。

【例5】(2017新课标Ⅱ卷,T2,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文本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解析】依据原文,比较的目的是在论证对外贸易对瓷器发展的影响。

【活学活用】选项:文章通过举例,阐述了城乡在土地空间权利方面的差异,进而论述推进城乡权利均等化、平等化的重要性。

【文本信息】原来城乡分立式的空间权利结构,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的良性推进。一方面,城市土地与乡村土地的空间权利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城市与乡村在诸如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基本公共权利以及工作机会、社会流动性等发展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户籍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但

城乡在发展权利方面依然差异明显。调整城乡分立性的公共资源投入机制与公共服务配置方式,推进城市权利与乡村权利的均等化、平等化,对可持续地推进城乡融合,具有方向引导及基础保障作用。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析】文章通过举例,阐述的是城乡基本公共权利、发展权利方面的差异。

⑥论证结构分析错误。论证结构彰显着文章的思路,常见论证的结构有总分、总分总、并列、递进、正反对照等。考生要清晰论证结构的知识,在答题时通过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合理判断。

【例6】(2018广州高三调研,T2,D)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总领全文,并与末段遥相呼应,形成“总-分-总”的结构。

【文本信息】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

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

【解析】文章的结构为“总-分”的结构,最后一段并未对全文进行总结,只是从一个角度阐发如何对传统手艺进行生态化保护。

【活学活用】(2019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T2,D)文化反思的两种形式、内容的三个维度、深浅的层次差别的论述,是并列关系。

【文本信息】文化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

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

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顺差”;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所谓“挟洋自重”,此之谓也。这两种态度里并非没有文化反思的因素,文化反思的层次递进,就是将人们对文化的反思以及形成的自傲或自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文化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同时都纳入进一步反思审视的范围,在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前提下,客观地分析本民族文化的优长劣短,搞清楚我们是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我们经过努力能获得什么。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关于文化反思种形式、内容的论述是为层次差别的论述服务的,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

⑦论证内容分析错误。论证总要针对某个问题、某个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论证的内容有清晰的把握,是对文章论证的基本把握。

【例7】(2018全国新课标Ⅱ卷,T2,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文本信息】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解析】不是“对我们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而是对大数据技术作出了全新论证——它可以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活学活用】(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T2,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文本信息】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论证观点分析有误,应为彰显了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立场。

⑧论证方法错误。命题者常对论证方法——推导、证明论点的方式,进行设题。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对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要清楚论证方法知识,能够结合文本实际加以判断。

【例8】(2018全国新课标I卷,T2,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

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文本信息】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解析】文中并没有使用对比论证,文章主要是谈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同样的品格”。

【活学活用】(2019长沙二模,T2,D)文章将儒家与道家楷模理论对比,证明了楷模仿效理论在儒家思想中发展得更充分。

【文本信息】楷模仿效不是儒家的专利。在道家思想中,圣人以道为楷模,人民则效法圣人,效法的是楷模的“无为”。儒家思想中,楷模仿效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得很充分。因此,

不断出版的用于青年教育、赞扬楷模生平的文学作品,忠、孝等各种榜样几乎被推崇到了神明化身的地步。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中并没有将“将儒家与道家楷模理论对比”,而是指出两者都有楷模仿效理论。

3.逻辑推断类

⑨逻辑推理错误。依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信息,原文信息表述错误,选项的推论往往错误;其次要分析推断是否严密,重点看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例9】(2017全国新课标Ⅲ卷,T3,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文本信息】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

【解析】“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属于呵护乡村记忆的内容,活化乡村记忆属于下一段内容,二者没有逻辑联系。

【例10】(2017全国新课标Ⅱ卷T3,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文本信息】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分析:注意原文中的“一般来说”,“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并不是绝对的,可能有特殊情况,所以不能推断出“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活学活用】(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T3,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文本信息】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正确。依据原文“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也就是说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不和谐,但是城市仍然可能繁荣,所以城市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活学活用】(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T3,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文本信息】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依据原文,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只能保证“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推论错误。

真题解答示范

(2019年新课标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课后提升练

(2019年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蘊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Y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的艺术特征,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显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干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教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沫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1. 答案 C

解析“应当避免西式改编”分析错误,原文否定的是机械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的做法,并不是否定“西式改编”。故选C。

2.答案 C

解析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故选C。

3. 答案 D

解析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B项,扩大范围,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故选D。

(2019郑州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近代科学兴起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限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小了,而是变大了。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

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践行负

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

(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

B.科技伦理的目的是“追求善”,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

C.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

D.人类认识的局限使未来可能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科学的发展会加大这种可能性。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

B.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

C.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深人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D.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

B.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

C.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

D.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评价模式功利化等不良因素,增加了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险。

4.答案 B

解析概念理解错误,“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不当,根据文意,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是针对人类的“有限性”而预设的完美的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是“道德法则”的一种,见原文第三段。

5.答案 C

解析无中生有,文章第三段并未论证“可操作性”。

6.答案 A

解析归因不当,根据文章第一段,科技伦理兴起的原因是科技发展有潜在的危险,而非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B.“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说法绝对。D.曲解文意,“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不能视为“不良因素”,原文最后一段为“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广州市2019届高三期末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资源。上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超之若鹜。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

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释,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每个时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期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

(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资源与“内源性”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

B. 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C. 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是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能使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

D. “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资源的必要性。

B. 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资源的影响之大。

C. 文章对“外源性”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

D. 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 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

B. 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

C. 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

D. 当我们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

7.答案 D

解析“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不正确,原文为“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8.答案 B

解析“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正确,从原文来看,应是分两类进行例举,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列举。

9.答案 C

解析A项,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未能达到时代高度”的是“当代文学学科建构”,而不是“当代文学”。B项,“根本原因”推断不当,由原文来看,“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一个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D项,“就能脱羽成熟”的推断结果过于绝对。由原文来看,“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是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成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10~12题。

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大数据具有的强大张力,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但在大数据热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别是正确认识和应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以更好地趋利避害。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隐私泄露问题。大数据技术具有随时随地保真性记录、永久性保存、还原性画像等强大功能。个人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观念、情感与社交关系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记录、保存、呈现。在现代社会,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智能设备面前,时时刻刻在产生数据并被记录。如果任由网络平台运营商收集、存储、兜售用户数据,个人隐私将无从谈起。二是信息安全问题。个人所产生的数据包括主动产生的数据和被动留下的数据,其删除权、存储权、使用权、知情权等本属于个人可以自主的权利,但在很多情况下难以保障安全。一些信息技术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伪造、失真等问题,影响信息安全。此外,大数据使用的失范与误导,如大数据使用的权责问题、相关信息产品的社会责任问题以及高科技犯罪活动等,也是信息安全问题衍生的伦理问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应针对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确立相应的伦理原则。一是无害性原则,即大数据技术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二是权责统一原则,即谁搜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三是尊重自主原则,即数据的存储、删除、使用、知情等权利应充分赋予数据产生者。现实生活中,除了遵循这些伦理原则,还应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大数据异化引起的伦理风险。

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控制。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就是推动技术进步。解决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从根本上看要靠技术事前保护。应鼓励以技术进步消除大数据技术的负面效应,从技术层面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对个人身份信息、敏感信息等采取数据加密升级和认证保护技术;将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纳入技术开发程序,作为技术原则和标准。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发展战略,明确规定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大数据技术发展目标以及大数据核心技术突破等内容。同时,逐步完善数据信息分类保护的法律规范,明确数据挖掘、存储、传输、发布以及二次利用等环节的权责关系,特别是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加强行业自律,注重对从业人员数据伦理准则和道德责任的教育培训,规范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标准、流程和方法。

(杨维东《有效应对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社会,人们时时刻刻暴露在智能设备面前,人的隐私面临被泄露的风险。

B.如果一种信息技术本身存在安全漏洞,且不加以弥补,必将出现信息安全问题。

C.大数据使用的权责问题、信息产品的责任问题属于大数据直接生成的伦理问题。

D.技术进步能解决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可减少大数据技术的负面效应。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大数据发展带来了一些列问题为前提,论述了大数据运用的伦理问题。

B.第三段分条阐发了解决大数据伦理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并分别做了具体阐释。

C.第四段运用举例的方法,阐述了推动技术进步对解决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意义。

D.文章指出了大数据的意义和问题,重点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针对大数据问题确立的伦理原则得到落实,就能消除大数据引起的伦理风险。

B.从技术层面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是防止隐私泄露,保障信息安全的有效方法。

C.如果完善了信息分类保护的法律规范,大数据使用的失范与误导问题将得到缓解。

D.加强对从业人员数据伦理准则和道德责任的教育培训,有助于保护好个人的隐私。

10.答案 D

解析 A项,原文为“几乎无时无刻不”,程度加重了;B项, 过于绝对,原文为“可能导致”;C项,“直接生成”错误,原文为“衍生问题”。

11.答案 C

解析“阐述……意义”分析错误,应为“阐述了解决大数据伦理问题的具体做法”。

12.答案 A

解析表述绝对,原文为“除了遵循这些伦理原则,还应采取必要措施”。

(2019成都二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真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人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板”的读书人。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13.答案A

解析B项,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读书的意义。C项,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个说法是针对“诗人的创作”,并不直指读书法。D项,以偏概全,太绝对。“学而时习之”这一读书法与孟子提出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不一致。

14.答案 D

解析“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分析错误。

15.答案 C

解析文章只是反复阐释了读书应使人“学以成人”并“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并没闸释必要性,且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