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目前,――市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截止XX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兰的老年人口已达38.29万,占总人口的12.28%,并继续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居住在兰而未将户口迁入兰的老年人亦有3万多人。据预测,到“十一五”末期,户籍在兰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6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4%以上,并且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远的。

“十五”时期,是我市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老龄委的指导、支持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面对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及时研究出台对策性意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解决老龄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

建立健全了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XX年以来,为适应我市在全省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重视加强了对老龄工作的领导。一是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作出了对90岁以XX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的决定。二是督促

各级党委政府把老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实现了将老龄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总体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之列、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了与中心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同步落实。三是狠抓了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建设。督促市县、乡镇,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成立了以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和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并下设了老龄委办公室或配备了老龄工作专干。同时还积极推进了老龄工作向各行政村、社区的延伸。至目前,从市到县区、各乡镇和村、居委会,都明确了各分管领导、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形成了市、县、乡镇、村四级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深入开展了“老龄工作创先活动”。

XX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创建敬老模范村、模范社区居委会活动。全市先后涌现出了敬老模范村104个、敬老模范社区35个。从XX年起,我们按照省上的安排部署,在全市认真开展了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先进单位活动,促进了老龄工作深入发展。各县区党政领导把创建活动摆上日程,提要求、作安排,层层进行督导,促使全市广大基层单位和群众踊跃投入到了创建活动之中。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和群众在落实老龄政策、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活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实实在在地为老年人办了一些实

事和好事。

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是在城市,基本落实了退休人员的生活待遇,并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了退休金或养老金,进一步扩大了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截止目前,全市为8578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58718万元,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2.8%。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19.4万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9166万元,其中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8234人。

二是积极探索开展了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所属街道、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全市70%企业退休人员已纳入社区管理。

三是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分类施保措施,使全市141224名城镇居民、51850户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有3.8万符合低保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按提高10%的规定发放了低保金,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四是在城乡救济、救灾中将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列为重点给予了特别照顾,救助标准三县年人均救济达180元,――、――、--、――四区年人均救济250元。使城乡6.8万特困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维持。经济基础较好的街道社区和村委会,还为老年人发放了养老金。――区――街道――村委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

850元。

五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试点为农村老年人就医提供了一定保障。如――县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为1073户、2262名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农村特困户、患大病家庭实施了医疗救助,其中85%以上为老年人。

六是加强和完善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三个机制”的管理运行工作,离休干部“两费”无拖欠,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得到了普遍落实。各县区四年间连续三次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定补标准。XX年在乡复员军人年均抚恤、补助金达2320元。据统计三县已达到每人每月185元,五区达到每人每月265元。

有效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市上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XX年以来全市积极构建了以各级司法部门、基层组织和社区、村一级老年人协会为主体的为老法律服务体系,加大了对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审判力度。实行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三优先制度,对较复杂和易反复的案件实行了回访制度;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实施了司法救助。近年来,全市老年法律援助、救助案件100多件,开展法律咨询1200多场,律师共代理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案件65件;减免代理费5万余元;公证人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上门服务,办理遗嘱、赠与等多类公证78件;调解各类涉老纠纷81件,其中大型纠纷11件。全市共接待、处理老年人来信来访757件。

普遍落实了老年人优待政策。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深入检查督促,使应实行优待服务的单位和场所较好地落实了老年人优待政策规定。老年人进公园免收门票,进国有体育场所和影剧院购半票入场,在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半价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进公厕免费,进市属博物馆、图书馆免费,乘座公交车按同路段普通价格的50%优惠刷卡已形成制度。目前,已为老年人办理优惠IC卡12.4万张,年优惠金额达600多万元。XX 年开始,市政府决定为90-94岁、95-99岁和10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600元、960元和1800元的高龄老人特殊生活补贴优待政策,扩大了老龄工作的影响,提升了老龄工作的地位。两年来,共为全市1700多名高龄老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204.2万元。

加强了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

近年来,全市国有、集体、个体户共投入各类资金6千多万元,兴办各种类型的老年医疗保健机构592个,老年公寓和农村敬老院52家,设置床位2430张,使XX多名老人得到了集中照料服务,比“十五”前增长了3倍多。争取国家、省市扶持资金XX多万元,新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

331个,总建筑面积达8.65万平方米,使大多数街、镇和社区有了为老年人活动服务的固定场所。同时,全市还兴办老年大学7所,老年临终关怀机构11个。在市政建设中,积极推进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在黄河风情线上,新建了一批老年人锻炼的场所和设施。在社区新建、改建了一批老年人体育健身路径和场室并配备了器械。既为老年人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又体现了老龄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大力营造了尊老敬老社会氛围。

近年来,全市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党和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了老龄工作的重要活动,宣扬了敬老、助老典型事例。同时全市还先后开展了“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好儿女”、“孝亲敬老好儿媳”、“文明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全市累计涌现出“孝亲敬老之星”12名,“敬老好儿女”345名,“孝亲敬老好儿媳”196名,“文明幸福家庭”548户。XX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对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敬老好儿女进行表彰的决定。在刚刚召开的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表彰了30个先进单位,40名先进个人,40名敬老好儿女。既促进了敬老养老风尚的形成,又促进了家庭和谐,提高了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营造

全社会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市老龄办、《西部商报》与哈药集团“金晚霞”共同协作推出了“关爱老年健康重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倡导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文明新风,动员激励在兰企业乃至全社会更加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

不断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全市各有关部门从老年人需求和特长出发,发挥各老年群众团体和各类老年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市老年大学设置图画、书法、文史、英语、音乐、武术等9个专业,开办教学班22个,学员达1000多人。市老年艺术团先后在省、市、县区演出140余场次。全市的老年晨练点达280多处,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老年人参与了健身锻炼。XX年,举办了“――市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组织了由400多名老年人参加的大型文艺汇演; 今年6月,在黄河风情线上举办了“文秘部落市老年人健身活动大展示”,来自24个表演单位的200多位老年人,分别进行了舞蹈、秧歌、健身操等多项健身活动的展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年来的老龄工作实践表明,要保证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稳步发展,必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必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必须既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立足当前办实事,着力解决好广大老年人在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我们虽然在老龄事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市老龄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我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养老负担明显加剧。另一方面,我市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窄,特别是绝大多数城乡人口仍处于养老保险制度之外。面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养老负担,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

二是现行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医疗需求剧增的趋势。目前,我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不足。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将给我市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三是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不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多的高龄、病残、独居、空巢老人,要求提供社会照料服务的需求日益加大。国家十部委要求“九五”末

集中供养老年人的床位数要达到每千人10张以上,而我市至“十五”末每千人还不足8张。全国居家养老服务业已呈蓬勃发展之势,而我市尚在试点启动阶段,所以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已经刻不容缓。

二、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刚刚召开的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讨论制定了《――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安排部署了下一步老龄工作。老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基本要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以及即将下发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个“老有”目标,统筹加强城乡老龄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构建为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加快建立完善养老生活保障体系。要在落实老年生活家庭供给为主、确保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适时提高离退休金发放额的同时,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力争到“十一五”末,使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人达到老年人口的40%以上。要继续加强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在确保把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的同时,认真落实各类施保政策,对独居的孤寡老人按提高10%的比率给予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年低保标准三县达到700元、五区达到1000元以上。继续实施9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政策。同时要在加强灾害救济、临时救助中对老年人给予优先照顾,动员社会力量对老年人开展慈善捐助扶贫帮困,从而在全市形成以家庭供给为主,以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为方向,以救助低保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老年人生活供给体系。

2、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在城镇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设老年专科或病房,加强老年病医疗研究攻关和治疗。要大力整合和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体质检查,全面建立起老年人健康档案。要进一步完善贫困老人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传授,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先、优惠的政策,建立起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上门医疗、家庭病床、保健咨询和医疗救助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

系。在农村要加强县乡中心医院和村卫生站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突出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从而在全市形成以医疗卫生部门为指导,以医疗卫生设施为支撑,以医务工作者为主体的市、区、街、社区四级老年医疗预防保健体系,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努力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切实满足农村老年人对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

3、加快建立完善老年教育文体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建立一所面积不少于100平米的老年大学;80%的街道、社区,50%的乡、村建立起集老年人活动与学习、受教育为一体的老年活动室或老年学校;在城镇社区要配建一批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要动员驻区单位将各自所有的文体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以满足老年人文体活动需求。市老年大学在现有基础上增设课程内容,扩大招生范围,增加投入,扩大辐射面,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各类培训班,开展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等内容的学习讲座。市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强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服务。要大力发展老年人文娱体育组织并依托各级群众文化组织,组织老年人开展经常性的老年文体健身活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老年运动会和文艺汇演等竞赛活动,活跃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力争到“十一五”末,在全市形成以文体部门为主导,以文体活动设施场所为支撑,以各种文教组织为骨干,以文教服务

人员为主体的老年教育文体服务体系。

4、加快建立完善老年维权服务体系。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家21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执法检查,加强舆论监督,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提高全民的孝老、敬老、养老、助老意识和法制意识。要积极协调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和院校、律师事务所及专家、教授、律师等单位和个人,建立老年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当事人给予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推行对涉老案件的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制度和涉老纠纷案件的陪审员制度,组织、指导、协调“为老”法律援助工作,开设为老年人服务的窗口。要引导、帮助老年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和增强法律意识,参与涉老纠纷的调节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市形成以公检法司组织为骨干,以法律执业人员和社会公益服务人员为主体的老年维权服务体系。

5、要加快构建“银龄行动”服务体系。要根据健康老年人所占老年人口比率不断增高,老年人才济济,为小康社会建设再做贡献的愿望比较强烈的实际,加快构建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队伍建设。要采取以市区和部门、行业、工会、社区多途径走路的方式,在全市尽快建立起老年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要鼓励支持健康老年人参与青少年

教育、民事纠纷调处、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人专长,组织老专家、老教师、老医生及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经营管理人员参与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开展科技开发攻关及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活动,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业和商贸等生产经营活动,拓宽实现“老有所为”的途径。要以人才交流中心为载体,大力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积极培育老年人才市场,建立老年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为老年人才贡献聪明才智提供周到服务。在年内基本建立起老年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到XX年底要基本建立起老年人才服务运行机制,并组织老年人开展“银龄行动”,从XX年起逐步走上轨道并取得实效。

6、要大力发展老年照料服务产业。要适应劳动力流动加剧、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把对老年人集中照料、分散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籍等照料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老年人集中供养和居家养老等服务机构建设,开展托老、上门照料等为老服务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0所,每所设置床位达到50张以上。到XX年,70%以上的街道建

成“居家养老院”,51个街道,63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市各县区至少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兴办1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全市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2张左右。要研究制定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消除体制障碍,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设施。要加强各类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为老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并探索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制度。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每个社区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经常侍奉老人的工作队伍。到“十一五”期末,形成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手段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与管理运行机制。

7、要大力发展老年生活用品产业。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老年人特殊需要的生活用品产业和卫生保健、旅游娱乐、金融保险业,逐步培育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消费市场。要按照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十部委《关于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意见》,采取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及减免费用等政策扶持初步起步的老龄产业,积极鼓励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吸

引社会力量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设施;扶持开发老年产品,鼓励企业生产老年人需求的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实用的老年用品;整合旅游资源,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帮助老年人确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促进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的繁荣,带动老龄产业发展。

8、加快老年群众性组织建设。要把建立老龄协会等老年群众性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要采取以行业部门和各级党政机构组织发动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大力发展老年人行业协会和市、区、街、社区老龄协会。疏通老年人向党委、政府反映诉求、谏言献策管道,加强老年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加大对老年群体组织的资金扶持。要把“星光老年之家”交给老年群体组织管理。要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加快老年群众性组织建设的进度,到XX年底前,力争把市、区、街和社区老龄协会全部组建起来,并使70%的行业能建立起老年人事业协会。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和服务,使70%以上的老龄协会都能发挥作用,成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9、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要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工作社会化、老龄事业需求不断增强和本地实际出发,作好老龄事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的衔接,把老龄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做到认识、工作、组织协调三到位,经常听取工作汇报,以实际行动尊重、关心老年人,按省上规定落实老龄工作经费,及时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低保救助资金以及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老年教育资金等,支持老龄事业发展,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基层老龄工作经费投入。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

10、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老龄干部队伍建设。重视老龄办自身建设,配齐配强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老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积极主动搞好协调,尤其对涉及老龄委成员单位的工作,要主动协商、及时沟通,促进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对老龄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要加强检查、监督,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市老龄办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市、县、乡镇、居委会四级工作网络要上下联动,层层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要突出抓好自身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建设,注重提高老龄干部的综

合协调能力;要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协调解决老龄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强化抓基层的能力,深入基层,加强督导,确保老龄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现阶段养老体系建设分为政策兜底供养、健康为主旅游养老、医养结合养老、保健养生养老、社会化服务养老等养老模式。据统计2017年我县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 2.8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我县人口结构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养老服务和养老市场需求呈现与日俱增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健康保健养生,养老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养老体系建设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一、我县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养老体系建设发展与运营现状 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采取政府主导构建养老机构政策养老为主、引导社会参与建设民营养老院为辅,主要模式为政策养老、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和市三农村无人五保员集、城中供养方式,构成 第 1 页共 1 页 了我县现有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全县农村敬老院原状和发展沿革 2017年前我县五保供养主要是分散供养,2017年后经县政府研究通过国有资产整合,开始改建农村敬老院,现有农村敬老院3个,分别为新添乡庙岗敬老院、安靖乡安靖敬老院、泗坪乡泗坪敬老院,在 5.12 地震是申请与社会福利中心打捆建设严道镇严道敬老院。新添乡庙岗敬老院在2017年由原庙岗乡政府办公楼改造而建,改造建成的敬老院床位数50张,2017年经县政府同意争取上级敬老院改造资金又改建了原庙岗小学教师宿舍楼,改建后新增48张床位。安 靖乡安靖敬老院2017年,由原顺江小学顺江分校村小改造而成,床位数24张。泗坪乡泗坪敬老院在2017年由泗坪中学教师宿舍楼改造而成,床位数60张。同时2017年 5.12 地震后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与严道敬老院打捆修建,占地23亩,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建有老年公寓楼2栋,床位数100张,办公楼一栋、食堂一栋。以上张,养老由于床位起点数2低、84实施 设备与老年公寓要求有很大差距、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养老发展需求。 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营运芦山 4.20 地震后我县3个农村敬老院和福利中心扩建全部纳入灾后重建总规项目。其中:庙岗敬老院在原庙岗小学内新修三层老年 第 2 页共 2 页 公寓2栋餐厅等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由达州市慈善会捐建,新增床位100张。花滩敬老院由安靖敬老院,异地在石桥原中心小学校重建,总投资750万元,新建三层公寓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新增100张床位。泗坪敬老院在原址重建,由天津市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稿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主编 吴玉韶 (2013年2月27日北京) 发布时间:2013-02-28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 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城市深入开展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广大老年群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抚养比较低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老龄工作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人口老龄

2018年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与青海毗邻,北依巴丹吉林沙漠和XX区毗邻。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总面积4.2万平方 公里,130万人,耕地380万亩,园地41万亩,林地560万亩,草地3034万亩。滋润张掖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地处黑河中游的XX市集中了全流域95 %的耕地、91 %的人口,黑河水 造就了"金张掖"的辉煌。201X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5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XX市沙漠化土地面积10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其中流动沙丘222万亩,半固定沙丘202万亩,固定沙丘71万亩,戈壁503 万亩,风蚀残丘53万亩,潜在沙丘31万亩。XX市60个乡镇中有43个乡镇、50多万农民分布在沙漠沿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 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过程中,XX市上下按照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以构建生态经济大 市为统领,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 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南保青龙涵水源,中护湿地建绿洲,北锁黄龙固风沙",大力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开发成果丰硕。 一、成果及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发展沙产业。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发展沙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80年代以来,市上领导先后带领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宁夏和武威等周 边地区,学习借鉴沙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广开视野,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XX区石岗墩、民乐六坝、山丹清泉和东乐、临泽新华和板桥、高台骆驼城、肃南许三湾为代表的14个沙产业开发典型。昔日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XX区石岗墩滩,目前有年金龙、甘霖、飞龙等10多 家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高效节水示范、生态防护林建设、优质牧草种植、苗木繁育、综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 XX县骆驼城是新开发的移民乡,过去这里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从上世纪七十年 代以来,陆续进行了移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部村民都是从本县外乡和外地迁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6.doc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部分干部群众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kg),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许多问题。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岁月是无情的,在他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他们年迈体弱,敌不住疾病的侵袭。他们体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独,年轻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生养我们的父母及众多的老人付出我们的一片孝心。给予一片阳光,绿树就会成长。我们付出一份关心,他们就会温暖。 (博士教育网)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我家周围的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畅谈心中的琐事。我想了一些贴近老年人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却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我调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有的已经在家享福,有的还依旧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有的为他们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层层辛酸。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处境。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将来。他们养育过我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理想社会。我们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 题目大体包括每月的生活费在多少元左右?有没有觉的经济上

有问题?子女都在工作吗?他们大概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回来都干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争吵?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等。结果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够用了。但受调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较孤单,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带去一声问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行为却是众多老人唯一的心愿。更有甚者节假日都很繁忙,过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为子女的他们是怎样想的,因该不会是厌恶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来表孝心。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金钱上的困难,两个或一个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电视来结束每天的生活,贫乏活着。其次是比较不幸的,他们的子女没有工作,没有职业,也没有心思去干活,有的在家靠父母,有的在社会上游手好闲。他们没有尽他们的义务还不停的拖累父母,父母为他们操了心,晚年不得安心,起早贪黑直至终老。第三种就比较幸福,家庭和睦,子孙绕膝越活越年轻。 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这样的: 1缺乏正确孝敬老人的知识,想到了敬老,还要想到如何敬老,更要想到如何才更善于敬老。很多老人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思想上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畏难情绪,为了让老人能够尽快融入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需要子女们以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父母再学习,需要付出精力来教育父母掌握新信息,学习新技能,接受新事物,只有这样,老人们才有信心热爱新生活,找到更多的新乐趣。钱虽然能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但是老年人缺的并不是钱,他们一向生活

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波的服装工业历史悠久,尤其是以“红帮裁缝”名闻遐迩。目前,宁波服装产业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XX年,全市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3.16万人,年生产服装能力近15亿件(套)。其中: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4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6.47亿元,同比增长36.63%;工业销售产值200.84亿元,产销率达97.27%;新产品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30.57%;完成出口交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实现工业增加值51.6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3.47亿元,其中税金总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1.53%,利润总额13.34亿元。各项效益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稳健发展。 宁波是中国10XX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且历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宁波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红帮裁缝”。宁波“红帮裁缝”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裁剪书”、“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因此宁波堪称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而今的“东方商埠.服装之都”。具有历史的传统优势和深厚的服饰文化底蕴。 现代宁波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汲服装之乡之灵气,不断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宁波服装已从红帮裁缝的手工业作坊生产转向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国际服装加工业的转移以及国内服装市场的繁荣,宁波服装加工业初步兴起。进入90年代,宁波服装进入辉煌的创名牌时期,崛起了一批知名的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如杉杉、雅戈尔、罗蒙等,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群星璀璨的局面,在中国服装工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宁波“服装大市”的美称也日益响亮。已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构建了鲜明的产业和比较优势。 二、宁波市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产品门类趋向齐全

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xxxx县位于xxxx省东南部,地处xxxx腹地。为南北天然过渡带,山峦叠障,沟壑纵横,溪流密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素有“xxxx山地无闲草、百样蒿藤百味药”之称。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顺应民心,拟将中药材作为继黄姜之后的又一项主导产业来发展。于今年3月安排部署了全县中药材产业调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听取群众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县科技局抽调精干力量,派出三路调查组,进驻22镇,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深入村、组,到农户,到地头,了解中药材种植情况、管理情况、初加工情况、销售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和农民朋友计算效益帐等,全面地、系统地了解掌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植情况 调查显示全县22镇,259个村(社区)种植中药材,占村(社区)总数的81%。种植的中药材品种51个,总面积71830多亩,其中黄姜种植面积60640亩,其它50个药材品种种植面积11190多亩,种植药材品种最多的镇为白柳镇,26个品种,面积4100多亩;黄姜种植面积最大的镇是关口镇,8080多亩;其次是构元镇5638亩,再次是段家河镇5334亩;白芨种植分布在10个镇,合计424亩,其中

100亩以上镇为白柳镇和麻坪镇,分别为130亩和107亩;柴胡种植分布在15个镇538.5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构元镇,142亩,其次是白柳镇90多亩;白术种植分布在6个镇,共计227亩,面积最大的为小河镇210多亩,其次是桐木镇10亩;杜仲分布在13个镇,种植面积2855.7亩,面积最大的是红军镇2040亩,其次是赤岩镇199亩,第三位是甘溪镇101亩;金银花种植分布在11个镇870多亩,面积最大的为构元镇413亩;其次是小河镇249亩,排在第三位的是段家河镇89.5亩;白芍分布在4个镇212亩,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棕溪镇,70多亩,其次是红军镇60多亩;板蓝根分布在4个镇,种植面积211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金寨镇168亩,其次是红军镇38亩;丹参种植分布在6个镇,合计面积1228亩,其中面积最大的镇为金寨镇592亩,其次为赤岩镇538亩;木瓜分布在6个镇,种植面积1160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关口镇320多亩,其次是棕溪镇290多亩;牡丹分布在3个镇1310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为吕河镇760多亩,其次是城关镇300多亩,再次是白柳镇245亩;射干分布在3个镇180多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铜钱关镇120多亩,其次是石门镇30多亩;猪苓分布在5个镇总面积163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小河镇108亩,其次是双河镇40多亩;香椽种植分布在3个镇合计面积180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段家河镇,89亩;其次是白柳镇85亩;乌竽种植在赵湾镇和赤岩镇,分别为150亩和1.5亩;玄参种植在铜钱关、石门、神河三镇,面积最大为铜钱关镇124亩,其余二镇

2018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18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18 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受全国老龄办领导委托,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2018年度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情况: 一、2018年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 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1、养老保障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27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2863万人。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基金支出200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23亿元。 2018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 农村五保供养:2018年,国家修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34.1 万户,计556.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9 %和0.5 %。全年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同比增长11.4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951.5元/人,比上年增长14.1 %;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10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 站内范文搜索 1 %。 高龄补贴:截至2018年底,全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人已达576.4 万,较

上年增加145.5万,增长33.8%。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截至2018年底,全年共落实资金33亿元, 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受益对象已超过361万人。 2、医疗保障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678个县(区、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8.36亿,比上年增加300万人,参合率达96.0%;筹资总额1308.3亿元,新农合基金支出1187.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 2018年,老年卫生服务被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各级财政投入,免费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每年一次体检和健康咨询指导。全国有5714万老年人接受了健康检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3、养老服务截至2018年底,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344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6.2%。 4、老年文体活动 2018年,全国首个“敬老月”活动期间,各地普遍组织开展了丰 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系列活动。基层文化馆、站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成为老年人活动的重要阵地。 文化部门牵头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文化品牌,连续12年举办“中 国老年合唱节”。老年广场文化、老年社区文化蓬勃开展,老年人日益成为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2018年,老年教育事业持续 发展,全国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有49289所,在校人数近587 万O 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老年人协会40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0 2)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全县核桃产业现状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

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 201X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 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169户的7 3.7%,全县有泡核桃1 7.26万亩。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1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 4.86万亩(24 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 6.7万亩的 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 5.5%,人均占有25株.在24 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 4.3万株,占8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与青海毗邻,北依巴丹吉林沙漠和XX区毗邻。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130万人,耕地380万亩,园地41万亩,林地560万亩,草地3034万亩。滋润张掖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地处黑河中游的XX市集中了全流域95 %的耕地、91 %的人口,黑河水造就了金张掖的辉煌。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5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XX市沙漠化土地面积10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其中流动沙丘222万亩,半固定沙丘202万亩,固定沙丘71万亩,戈壁503 万亩,风蚀残丘53万亩,潜在沙丘31万亩。XX市60个乡镇中有43个乡镇、50多万农民分布在沙漠沿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XX市上下按照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以构建生态经济大市为统领,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南保青龙涵水源,中护湿地建绿洲,北锁黄龙固风沙,大力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开发成果丰硕。 一、成果及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发展沙产业。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发展沙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80年代以来,市上领导先后带领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宁夏和武威等周边地区,学习借鉴沙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广开视野,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XX区石岗墩、民乐六坝、山丹清泉和东乐、临泽新华和板桥、高台骆驼城、肃南许三湾为代表的14个沙产业开发典型。昔日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XX区石岗墩滩,目前有年金龙、甘霖、飞龙等10多家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高效节水示范、生态防护林建设、优质牧草种植、苗木繁育、综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XX县骆驼城是新开发的移民乡,过去这里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移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部村民都是从本县外乡和外地迁移而来,1984年建乡,全乡农户来自5省8区26县市,辖13个村80个合作社3561户,12432人,可用耕地面积5.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778.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45元。特色产业有玉米制种、油料、苹果、葡萄、梨、加工番茄、辣椒干以及孜然、柴胡、黄芪、甘草等中药材;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肃XX县明花乡许三湾,上世纪80年代末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后,肃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明花区许三湾荒漠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90年正式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开发。20多年来,来自肃XX县南部干旱山区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责任编辑:山东省老年学学会发布日期 :2008-12-21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给制定老龄政策提 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并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性老年人口状况调查。 调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了丰资料。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160个市(县)、640 个街道(乡)、2000个居委会(村)。调查时点为2000年12月1日,调查对象是抽样范围内城乡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问卷分城市问卷、农村问卷和城乡社区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分层配额系统随机抽样方法(2),共获得有效样本量20225份(3),其中城市10171 份,农村10084份。获得社区问卷160份,其中城市80 份,农村80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

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 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 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根据2000 年调查(4) ,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达到8496元,较1992年的( 5)2053 元增长了3.1 倍;农村老年人达到2232元,较1992年的832元增长了1.7 倍。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00 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1992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1992年达到50%的有自来水、电视机、电风扇和洗衣机等4种;2000年增加到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1992年的92.0%增加到2000年的93.4 %,电视机从88.2%增加到95.2 %,电风扇从77.3%增加到78.3 %,洗衣机从51.5 %增加到70.6 %。除了上述4 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煤气拥有率从49.9 %上升到77.4%,电话从7.6 %上升到71.1 %,电冰箱从46.6 %上升到65.9%,室内厕所从38.0%上升到68.9 %。 在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的有电视机和电风扇2 种,其中,电视机拥有率从1992年的47.4%上升到2000年的76.0%,电风扇从44.3%上升到52.1 %。同时,自来水拥有率大幅度增长,从0.9%上升到39.2 %。 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3.32 间,户均住房面积达70.3 平方米。

2016—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年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XX 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XX 市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水平自2011 年起连续得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于2015 年实现全覆盖,全市60 岁以上城乡居民均享受了基础养老待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报销比例,基本实现全民医疗的目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居家养老覆盖面不断扩大,机构养老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建立了户籍80 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年科学研究有所突破,XX 区被XX 老年学学会评定为富裕型“长寿之乡”。广

大老年人老有所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方面,我市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预计我市60 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15 年的58.45 万人和52.75 万人分别增加到2020 年的77 万人左右和67 万人左右。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小型化、纯老住户增多的趋势日益突出,对老年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意识还不够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相对滞后,老年产业和老年服务市场发展较慢。这些问题,各级领导和老龄工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XX 省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从建设“民富市强、幸福XX”实际出发,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种苗生产供应的特点 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30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 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2800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200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 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

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 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造林部门在造林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为降低造林成本,造林选用普通种子和普通苗木,良种使用率难以提高。 长途调运的苗木质量堪优。立足本县域,“就地育苗、就近供应”是搞好苗木生产供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适地适树和造林苗木质量的重要措施。长途调运苗木,一是降低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本,二是挫伤了当地林农育苗生产积极性。 四、发展思路及对策 种苗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老年网络消费发展报告

老年网络消费发展报告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 京东战略研究院 2017年12月

目录 一、老年消费发展现状 (3) (一)老年消费规模迅速扩张 (3) (二)老年消费需求向高品质提升 (4) (三)老年消费内容更加多元 (4) (四)老年消费方式更为广泛 (5) 二、线上老年消费特征分析 (5) (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5) (二)具有显著的买用分离特征 (6) (三)注重身心健康发展 (6) (四)年轻化和时尚化趋势明显 (7) (五)社交性消费需求较强烈 (7) (六)呈现较强的国产品牌偏好 (8) (七)在空间上由集聚转向扩散 (8) (八)兼顾实惠与品质 (9) (九)性别差异突出 (10) 三、问题与建议 (10) (一)存在问题 (10) (二)对策建议 (12)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一要求为促进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我国老龄人口增速超过全国人口增速,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呈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60岁以上人口占13.3%,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8.9%,已经超过世界老龄化标准的10%和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5)》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4.83亿人,占总人口的34.1%。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密集出台了多个重要文件并不断完善。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老年产品用品升级,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品用品,研发老年人乐于接受和方便使用的智能科技产品,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2017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发展老年消费市场的具体要求,一方面要丰富养老服务业态;另一方面要繁荣老年用品市场,包括增加老年用品供给和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渠道更加广泛,老年群体获取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更为便捷,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2013年2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近两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依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

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人。二是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三是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更加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四是涉老侵权案件、老年人受害受骗事件、老年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存在真空,三成以上老年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少数老年人被地下宗教和非法组织利用,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 专家认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未富先老”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中等收入陷阱相遭遇,老龄问题的严峻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必须认清形势,全面应对。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老年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