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知识点及题型猜测(备注:下划线部分为原文语句,红色字体为题型猜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第8页)

(一)简述:意识的起源是什么?

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产物;第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生产劳动在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劳动是猿进化成人的决定因素;语言和劳动一起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是从生产劳动中,并与生产劳动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劳动促进意识内容日益丰富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根据知识点扩充:

1.辨析: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

因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才具有社会性。

(网络参考答案:意识固然从非生命的机械、物理、化学反应、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感觉及动物心理长期演化而来,但它和其他物质反应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人的感知能力在个别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整体水平上却是任何动物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是抽象思维,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并通过实践创造世界,这是动物所没有的。如果认为动物、甚至一切非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那会犯"物活论"的错误。)2.辨析:语言和劳动一起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因为语言是从生产劳动中,并与生产劳动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劳动促进意识内容日益丰富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3.简述:为什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见上:“第二,”)

(二)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辨析: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

人工智能即电脑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事实。电脑不是独立自主的思维主体,它只是一种思维模拟。人工智能虽然具有精确、迅速的运算功能,能贮存大量信息资料,并能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但它不具有能动的创造力,它是由人创造的,因而永远不能代替人脑。

2.辨析:神话中的美好幻想、宗教迷信中的神灵鬼怪,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因为一切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应,即便是错误的意识也是坚持对物质的反应,是对物质的歪曲或颠倒的反应。(第9页第二行)

(三)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什么?(第9页)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简述:正确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当反对哪些观点。(√)

应当反对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它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另一种是唯心主义观点,它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 辨析: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心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认识论根源;它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它特有的地位,错在它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

用。唯心主义看上去精致、漂亮,但它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时间,起不到实践的积极作用,因而它只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第14页)

(一)简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自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物质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二是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三是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二)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关系表现为:第一,它们互相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没有脱离个别的一般,也没有脱离一般的个别。第二,它们互相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只是概括了同类矛盾的共同本质,并非把矛盾的特殊性包括无遗,个别不能完全进入一般之中。第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根据知识点扩充:

1.辨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因此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反映的是包含与组合的关系:整体大于全部;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反映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两者含义不同,因此不能等同。

(三)简述(或者多项选择):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世界运动、发展的内在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理解整个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是否承认并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22页)

(一)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

1.简释:社会意识及其结构构成

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的综合。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层次来看,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前者是意识形态,后者是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2.简释: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及其两者关系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具体的直接的反映,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是经过人们的思维加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思想体系,是一种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地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同社会心理属于高低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意识素材;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心理起指导作用。

3. 社会意识形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他们不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具有阶级性。(多项选择:)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另一部分是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阶级社会里,他们具有阶级性。(多项选择:)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辨析: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组成部分(×)

(见上:“两者关系”)

2. 辨析: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因为他们不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具有阶级性,所以它们不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第23页)

1. 简述:如何认识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

2. 为什么社会意识形态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

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反映着经济基础的内容、性质和发展要求,是社会经济关系在人们观念上的深刻表现。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或对立,实质上是它们各自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之间的差别和对立的反应。在社会变革中,新的意识形态是随着新的经济基础或社会变革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旧的意识形态最终要随着旧的经济基础的消失而消失。

3. 辨析:哲学是对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因为哲学在各种意识形态中,是远离物质经济关系的意识形态,它曲折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并通过指导各种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对经济基础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第23页)

简释: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形态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既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形式和自己特殊的规律。

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与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变化不完全同步。经济落后的国家,其意识形态的发展,却有可能是比较先进的。第三,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还突出表现在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根据知识点扩充:

1. 辨析:经济落后的国家,其意识形态发展不可能是先进的。(×)

(见上,“第二”)

2. 辨析:意识形态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有相对独立性(√)

(理由为:相对独立性表现的4个方面)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27页)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其特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第27页)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简述(或多项选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1.简述(或多项选择):杰出人物对于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杰出人物提出的先进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导。第二,杰出人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领导者。第三,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四,杰出人物虽然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是极其伟大的作用,但是,他们是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的。

根据知识点扩充:

简述: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见上)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对于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杰出人物提出的先进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导。第二,杰出人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领导者。第三,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四,杰出人物虽然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是极其伟大的作用,但是,他们是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的。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群众的时间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简述:党的群众观点及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商品(第31页)

(一)商品及其二因素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第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二,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使用价值)同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得关系或比例。价值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根据知识点扩充:

1.辨析:单个商品可以自己表现自己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而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使用价值)同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得关系或比例,所以单个商品不可能表现自身交换价值,

2.多项:使用价值部分

3.辨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第32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统一的,这表现为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成其为商品。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有些东西虽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但它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人的劳动消耗在它上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那就不能成为商品。如自然界的空气、阳光等。二是有些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但如果是生产者自产自用的,不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从而不表现为价值物,那也不是商品。三是一种物品尽管作为商品生产出来,但如果是废品,没有使用价值,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是白白浪费,不会形成价值,

因而不能成为商品。

4.辨析:在商品交换中,商品购买者在获得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其矛盾表现为对立排斥,在商品交换中无论是商品买者还是卖者,各自都不能既获得使用价值又获得价值。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一方面考察,它总是具有各种形式的劳动,从另一方面考察,它总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性质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形成性质相同的商品的价值。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劳动二重性的含义: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是两次劳动,先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答案如上,先解释劳动二重性含义,再结合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三)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意义

简述: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及其意义

①理论见上;②意义: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没有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发展,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分析剩余价值产生的钥匙,是建立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就无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也就不可能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就不能建立剩余价值学说。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四)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同劳动生产力的变化相联系。劳动生产力是指某一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的大小与具体劳动生产能力的大小无关,因此无论劳动生产力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是相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第33页)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见上)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五)商品拜物教(第34页)

含义: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经营者的生活和生产,依赖商品及其交换来维持和发展。形成原因:一是凡劳动产品都耗费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商品价值的形式;二是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取得了商品价值量的形式;三是劳动产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取得了商品相交换的物化形式。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就会形成商品拜物教。(√)

(见上)正确,因为一是凡劳动产品都耗费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商品价值的形式;二是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取得了商品价值量的形式;三是劳动产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取得了商品相交换的物化形式。

二、价值规律(第35页)

(一)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作用以及贯彻价值规律的必要条件。(需加说明)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的规律。其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为基础;三是商品交换根据价值对等的原则,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是市场竞争。

价值规律的作用(第36页)有:一是调节作用:价值规律调解社会资源即人财物向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流动转移或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化;二是促进作用:价值规律促进商品生产经营者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三是分化作用:价值规律的分化作用表现在两个层次上: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否定平均主义,②在社会制度的制约性削弱的情况下,发生两级分化。

根据知识点扩充:

多项: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第36页)

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价格与价值相符合成为偶然的现象,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成为经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因为:一是价格的上下波动虽然偏离商品价值,但始终围绕商品价值波动,以它的价值为轴心;二是从个别交换过程来看,虽然有些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有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但从全社会看,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是相等的;三是从长期看,价格离开价值的涨落相互抵消,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根据知识点扩充:

1.辨析: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违背了价值规律(×)

(理由见上)

2.辨析:商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当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按同一方向、相同程度变化时,商品价格并不随着商品价值变化而变化。

3.多项: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的原因

三、企业资本的再生产(第41页)

(一)资本循环:生产企业的头子不间断地由流通过程的出发点进入生产过程,再由生产过程流入流通过程,从而又复归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1. 辨析: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执行三种职能。(√)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第一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第二种形式是生产资本形式,第三种形式是商品资本形式;第一种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种职能是在车间里生产出商品,第三种职能是把商品售卖出去。

2. 简述: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依据什么条件?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并存性和继起性。并存性是指一个生产企业的全部投资,依据购买条件、生产条件和售卖条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上同时并存。

继起性是指并存的三种形式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各自相继进行循环,形成三个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产业资本只有既保持并存性,又保持继起性,才能正常循环。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并存性和继起性。(√)

(理由见上)

3. 论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启迪意义。

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并存性是指一个生产企

业的全部投资,依据购买条件、生产条件和售卖条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上同时并存;继起性是指并存的三种形式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各自相继进行循环,形成三个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对我国企业当前资本运营具有启迪意义:第一,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循环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第二,资本的拥有者要想资本增殖,就必须不断地创造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的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二)资本周转

1. 资本周转是指生产企业的投资,经过一定期间的反复循环,又回到生产经营者手中的运动。

2. 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联系:当资本循环不是循环一次就停下来,而是一次接一次地反复进行时,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区别:资本循环反映资本运动经历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其行驶的之恩能够;资本周转则反映资本运动的时间、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转的行驶,两者并无区别(X)

(理由见上“区别”)

3. 一年的资本周转次数=一年的经营额/企业的投资额

4. 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受哪些方面影响

生产资本的构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在生产资本的构成中,固定资本的比重大,则周转慢;流动资本的比重大,则周转快。固定资本和流转资本是根据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划分的。固定资本(多项:厂房、机器、仓库、运输工具)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随着实物的耗费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流动资本(多项:原料、辅助材料、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资本周期时间影响周转速度,资本周转时间是指生产企业投资的周转所经历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周转时间越长,则一年周转次数越少,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周转时间越短,则一年周转次数越多,周转速度越快。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简述: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以及资本家在生产中为什么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是指生产企业的投资,经过一定期间的反复循环,又回到生产经营者手中的运动。资本周转速度受生产资本的构成和资本周期时间的影响,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提高资本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第43页第6行)

2. 简述:马克思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依据和目的是什么?

固定资本和流转资本是根据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两种资本所占比例不同、周转方式不同而使周转速度和周转效果不同。

3. 论述:试论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归纳:资本周转是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

关于资本周转时间的理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即从一个循环开始到下一个循环开始之前的时间,包括一个周转过程和两个流通过程。

资本周转速度理论:周转速度就是周转次数,即在一定时间内周转快慢的程度;

资本周转方式理论: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要影响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快,流动资本慢;

资本周转效果理论:预付总资本的周转其决定因素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所占比例,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提高资本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

四、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43页)

(一)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理(注意符号)

第一个基本原理,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符号Ⅰ),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符号Ⅱ);

第二个基本原理,产品价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不变资本价值(符号C),可变资本价值(符号V),剩余价值(符号m)。产品价值=C+V+m。

(二)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写平衡公式均可)(第44页)

1. Ⅰ(V+m)= ⅡC;

2. Ⅰ(C+V+m)= ⅠC+ⅡC;

3. Ⅱ(C+V+m)= Ⅰ(V+m)+Ⅱ(V+m)。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在物质上必须具有多余的生产资料。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两大部类协调地都要积累和扩大,既要追加生产资料,又要追加消费资料,概括为以下三个平衡公式:

1.Ⅰ(V+?V+m/x)= Ⅱ(C+?C);

2.Ⅰ(C+V+m)=(ⅠC+ⅡC)+(Ⅰ?C+Ⅱ?C);

3.Ⅰ(C+V+m)=(ⅠV+ⅡV)+(Ⅰ?V+Ⅱ?V)+(Ⅰm/x +Ⅱm/x)。

根据知识点扩充:

试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马克思认为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联系实际:结合当前我国供过于求现象)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间应当相互依存,相互按比例协调发展。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即按比例协调、平衡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也是适用的。(第45页第17行)

五、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第45页)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有限)的需求来说,生产的商品太多了。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辨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是由于超过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现了产品过剩。(X)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

2. 辨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阻碍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但是它是维持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因素。(√)

因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客观上要求社会生产量达部类之间以及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与发展使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屡招破坏,因此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强制性地使社会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达到暂时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比较正常进行。

(二)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

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六、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第46页)

多项:1. 经济危机的冲击力相对减弱;

2. 经济危机由产品的相对过剩转变为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

3.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各个阶段不如过去明显;

4. 财政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经常伴侣。

七、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46页)

(一)简析: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润和剩余价值都是指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部分,把它看作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就叫剩余价值;把它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就叫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实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它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不是劳动的产物。

(二)简述:利润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不可能按同样的程度发生作用,因此,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是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X平均利润率。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随着剩余价值转化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X)

平均利润形成后才会造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第47页)

1. 简述:为什么价值转为生产价格只是使得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而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因为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加平均利润,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生产价格和价值的背离,以及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售,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2. 简述: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利润的实质和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剥削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其次,是理解剩余价值分割问题的关键,为研究商品利润、借贷利息、资本主义地租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对于我国价格体系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简述: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启示。

①(叙述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不可能按同样的程度发生作用,因此,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是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②(启示)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揭示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间竞争的结果。这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经济主题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金等生产要素能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54页)

科学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说,指整个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一)简释: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有那几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一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二是指社会运动;三是指思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理论而言的;

(二)简析: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作用和积极贡献,及根本缺陷。

1. 历史作用和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第二,对未来新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

2. 根本缺陷在于,其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第一,他们还不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第二,他们没有找到实现新社会的真正可靠地力量;第三,没有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辨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三大空想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原文)

2. 辨析: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缺陷在于,其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

(原文)

(三)多项: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第55页)

1.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2. 辨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

这是因为:第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道路——阶级斗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82页)

(一)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应当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相对落后,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更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特点是生产力“不发达”,(略加阐述)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尤其是落后的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的水平。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第五,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才能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根据知识点扩充:

1. 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见上,只答斜体字即可)

2. 辨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见上,只答斜体字即可)

(二)简述: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83页下方)

这里说的“第一”,不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中的排列顺序,而是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如果物化到生产力的其他各个要素上,就会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和推动作用。其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心得飞跃,引起了一场心得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这说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其二,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劳动结构的深刻变化,使知识型的劳动者日益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其三,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经济,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其结果是现代科技的累进增长引起社会生产力跳跃式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大幅度提高。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一”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中的排列顺序(X)

(见上)

(三)论述:如何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第106页)第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是说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只有首先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争得民主,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就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才得以实现的。

第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是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特殊性质。如果社会主义不具备民主政治的特征,就是不完全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七大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明确地规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缺一不可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的本质特征。如果一种社会制度自称为“社会主义”,但它却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那这种社会主义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或者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第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是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是防止国家权力脱离人民群众、蜕化变质的根本途径。如果没有广泛而切实的民主,就谈不上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每个公民都可以直接行使这些权利,从而形成对国家权力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并派生出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从而把权利委托出去;之后,人民又继续以权利所有者的身份,通过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行使监督权和罢免权,对权利的行使者进行间接的控制。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如果人民享有的先发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人民委托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甚至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蜕化变质。第四,“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说只有实行广泛而切实的民主,才能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过去那种僵化封闭的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要充满生机和活力,则必须实行广泛而切实的民主。这是因为:只有实行广泛而切实的民主,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会。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根据知识点扩充:

简述:如何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斜体字即可)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原则(第124页)

1.多项:

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则: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2.简述:怎样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①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阐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根据知识点扩充:

辨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见上)

(五)党的先进性建设(第143页)

1.简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含义。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时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2.简述: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第144页)

第一,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第二,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第三,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四,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第五,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第六,要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跨章节论述题

一、试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结合第15页)

(一)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自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物质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二是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三是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关系表现为:

第一,它们互相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没有脱离个别的一般,也没有脱离一般的个别。第二,它们互相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只是概括了同类矛盾的共同本质,并非把矛盾的特殊性包括无遗,个别不能完全进入一般之中。第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三)指导意义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道路为方向,同时又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即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要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

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来论述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第23页)

(一)(说明原理)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的综合。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层次来看,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前者是意识形态,后者是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内容通过社会存在来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能动反作用(积极、消极)

(二)(论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要提出坚持什么文化方向,推动建设怎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精神上、思想上的一面旗帜。

2.我们党在经济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政治上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文化上必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3. 我们党坚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领导和推动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联系实际)

1.当前,中国先进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显示的各种原因还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因此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精神,大力发展……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我们应全面把握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文明文化。

三、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来论述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第24页)

(一)(说明原理)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论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其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是我国先进生产力

(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第67页)

(四)(运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这个原理来论述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阐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这个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28页)

2.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宗旨,使我们党同一切剥削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题地位的一致性。

3.(落实)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第67页)

4.(联系当前我党作风建设方面展开论述)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等学科方向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学科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阵地,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199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2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均属于本学科第一批授权点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笔记

专题一: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一)唯物史观的生成条件 1、社会条件的具备 2、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3、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4、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 勤奋好学,成绩斐然 团结合作,相互尊重 甘于清贫,锲而不舍 (二)唯物史观的生成过程 1、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劳动是人的物质活动、本质活动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异化劳动的内涵和根源 第一,异化劳动的内涵 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本身和工人相异化 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和人的关系相异化 第二,异化劳动的根源 (3)阶级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 “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 “向全世界控诉英国资产阶级所犯下的大量杀人、抢劫以及其他种种罪行。” “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 “我曾经在你们当中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你们的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我非常认真地研究过你们的状况,研究过我所能弄到的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文件。……我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1)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后果的分析,阐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英国工业的这一次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动力。”(2)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工人应该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应该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状况。如果他们不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作斗争,他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3、马、恩的《神圣家族》(1845) 全称是《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写于1844年9~11月间,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出版单行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发表时间:2012-04-05 来源:新华社 花繁枝秀香已馥潮平风正扬帆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隋笑飞)教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性任务,是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西方经济学》《文学理论》《新闻学概论》《宪法学》……4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由中宣部、教育部等主管单位精心组织实施的,是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办公室、教材编写课题组深入研讨、反复修改,与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学术精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深入推进、成果丰硕,一个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加强领导矢力推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基础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教材编写工作始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 2004年4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决定组织全国最强的学术力量,编写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其中包括40余种重点骨干课程的专业基础教材,形成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成果,体现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最高水平的重点教材体系。 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问题,决定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充实为4门必修课,将新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07年8月,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对教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确立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编写原则和工作机制。 2004年以来,中央召开的每一次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重点教材高度重视,从教材编写提纲到教材书稿的审定、批准,都亲自审改和把关,对教材编写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工程专门设立由3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各学科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工程成果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工程教材编写工作以课题组形式进行,集中了国内各学科领域,包括老中青各个层次的骨干力量,为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供了队伍和人才保证。 许多参与工程教材编写的专家表示,“中央通过实施工程组织编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重视程度之高、调动力量之多、编写规模之大是很少见的”。他们深深感到,每一本工程教材的编写,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离不开咨询委员的认真审议和严格把关,离不开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许多一线教师的潜心研究攻关和默默奉献,离不开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大力支持。 机制科学精益求精 质量是工程教材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2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狭义)的形成与发展 5 一.形成期:1844—1846 5 二.发展期:1846—19世纪0年代 6 三.深化期:19世纪70年代—1895 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基础7 一、唯物反映论是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二、唯物史观是揭示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7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延伸和确证,是探讨艺术生产性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认识无产阶级审美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8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8 第四节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特征8 一、实践性9 二、阶级性9 三、科学性9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完成他们计划中的有关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马克思在他思想成熟后,曾想写一篇论文来发挥他对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巴尔扎克的看法,然而这个计划始终没有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专门评述文艺现象的论文和书信,也不是很多,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多数具有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2.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苏联当代文艺学家乔?米?弗里德连杰尔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但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零散言论(多少带有局部的和片面的性质),而且他们对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深思熟虑的看法,这是和辩证唯物主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4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者,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 开课单位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研究生处 公共

必修 课程 (7学分)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外语(英语) 1-2 180 4 考试 培 养 单 位 专业 必修 课程 (12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 72 4 考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 72

4 考试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2 72 4 考试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8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1 36 2 考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 2 36 2 考试 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3 36 2 考试 《资本论》研究 2 36 2 考试

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

摘 要:“空间及其生产”始终是大卫·哈维关注的核心问题,作为当代西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哈维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空间探索传统,将空间问题作为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并尝试将空间作为一个积极的因素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阐述框架之中,这个逻辑主线贯穿于哈唯关于“空间与资本积累”、“不平衡地理发展”、“时空压缩与弹性积累”的理论分析中。哈维的分析视角是多维的,其研究领域涉及当代社会的各种空间形态,从“全球化”到“日常生活”、从“资本积累的全球经济空间”到“后现代的文化空间”,而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哈维空间分析的方法论基础。在各种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话语强势中,哈维开辟了一条新的空间批评话语,提供了一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化有益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大卫·哈维;空间;空间生产;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0)01-0055-06 大卫·哈维是当代西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地理学家,哈维曾醉心于实证主义地理学研究,他早年出版的《地理学中解释》长期被誉为地理学界的经典著作。使哈维的理论研究发生重要转向的契机是20世纪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美国和欧洲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使城市成为一个各种社会矛盾聚集的空间,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地理学研究显然无法为其提供理论支撑,于是哈维开始尝试寻求一种辩证的、综合的、人文的视野,为传统地理学注入人文底蕴。在游学法国期间,哈维接受了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种选择诚如哈维自己所言,是因为“发现马克思主义是现有的全部理论体系中最具有说服力的”[1](P3),从 1971年开始,哈维每年(只有一年除外)都组织阅读 马克思《资本论》的小组,他在这种阅读中受益非浅,此后,哈维不断尝试将“空间”作为一个积极因素整合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哈维与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卡斯泰尔斯(Mamuel Castells )共同被誉 为马克思城市空间理论的三剑客,而他是三者中明确表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人,也是坚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研究、注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一位。因此,对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 的解读对我们认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变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关注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空间生产何以可能? 对于空间以及空间分析而言,哈维绝对可以称之为一个开拓者之一。从理论沿革的角度看,哈维空间思想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列斐伏尔在20世纪70年代开启的空间生产的分析路径,列斐伏尔最先提出了“空间生产”,并将其作为城市空间研究的起点。哈维翻译了列斐伏尔空间思想的代表作———《空间的生产》,对列裴伏尔关于“都市是一种空间的生产过程”的论断给予较高评价,并认为列裴伏尔“一直是努力将空间内容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最执著的作者。”[2](P337) 那么,如何看待哈维视野中的“空间”及“空间生产”呢?这里的“空间”是自然空间还是社会空间?“空间生产”是何以可能的呢?让我们看一看哈维自己的阐述:“空间和时间实践在社会事务中从来都不是中立的,它们始终都表现了某种阶级的或者其他的社会内容,并且往往成为剧烈的社会斗争的焦点”[3](P299)。在这里,哈维至少向我们传达了三点:(1) 本文为同济大学“985工程”二期城市发展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城市化理论与中国城市化战略”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章仁彪(1950-),男,上海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敏(1976-),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 章仁彪%李春敏 □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一、选择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关系是:是否承认矛盾。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基本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6、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7、生产力系统中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非实体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劳动组织和管理。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2)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强烈的反作用。 10、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解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 15、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了: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国有制积极起主导作用。4.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1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 17、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国家计划。2经济政策。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 18、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的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党目前面临的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22、我们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二,判断题: 1、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正确)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决定思想,主观主义是从主观思想出发,脱离了客观规律。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形式主义从某种主观主义出发。 2、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归纳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错)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位的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由要素构成,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正确)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客观标准。其二,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过不断的分析,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在发展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众多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界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入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但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开始传入我国,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行转译和介绍,随着《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的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倾向的态度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周扬、陈受颐等人开始对经典的著作进行评注阅读。随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次胜利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所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在当时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欧洲、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我国的重要途径,它们三个国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为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开始蓬勃发展,我国文艺史上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一批支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这时,其他国家的文艺理论也开始传入我国。因此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相对立的局面,但20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成为主流。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成体系进行探究,主要是分为两种探讨,一方面是针对马克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其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有特殊的规律值得探寻的,重要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掌握和应用具体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现在和预知未来的武器”。共产党人所从事的活动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自发的行动,它从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自觉的活动。这一自觉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强大并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根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它给党以可能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来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来预见事变的进程,来不仅知道事实在目前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而且知道事变在将来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我们今天强调理论学习,就是要通过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我们获得这种了解事物并把握未来的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迈入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门的必经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他从来没有把理论当作纯粹的理论来研究,而是为了改造世界的活动来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针对着、配合着一定的现实任务,都是为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它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是对理论的具体把握。要通过读书学习,把理论书籍里学取的基本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重视把握现实规律 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研究。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种事物现象都有它自身的必然规律,我们必须依据它们自身的这些规律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并不在于从书本上学习了多少,而在于能否了解把握自己所要改造的周围环境的规律。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质。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给共产党人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的可能,就在于它是要掌握而且能够掌握一切环境中事变的具体规律,就在于能使我们依据这些规律来预见事变的过程。 要掌握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一切个别结论和原理,必须注意到这些结论和原理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把这些结论、原理和它所产生的环境条件联系起来研究。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怎样依据自己环境的实际情况获得自己的理论结论和原理。我们要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学习他们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实质。 要进一步全面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要努力找出实际情况中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否则,“正确的立场和方法”仍只能是主观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要在不断的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存在的。如果一时一刻停止了实际应用,那仍然是唯心的空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使我们学习掌握的理论当中包含丰富的现实环境和历史规律知识,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离开具体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实践的一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实践,服务于实践,而且以一定的实践的立场为立场的。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是为着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成立是紧紧地依赖于实际的,它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必须以理论

回归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理论

回归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理论 2014-06-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曹海军孙允铖 作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城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的焦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城市问题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城市空间”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视野中,留下了丰富的城市政治思想。正如苏联城市学家杰米坚科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创立了完整的论述城市和农村的学说,揭示了历史发展对城市的制约作用,从而奠定了都市化科学理论的基础。” 城市:资本积累的空间投射 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城市政治的研究过程中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场所和巨大“容器”,城市空间本身就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环节,在资本的积累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资本主义大工业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满足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扩张。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产业革命的深入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工业、交通、金融和商业等领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涌入。城市空间中聚集了大量由过剩工人人口组成的产业后备军,这些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便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从科技支撑的角度看,科技革命使科学要素和技术要素在城市中发展,城市也成为新科技转换成生产力的试验场。恩格斯分析了城市成长和地理集中的原因,以及由于经济、人口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恩格斯用十分形象的语言,进一步肯定了大规模集中和集聚所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和资本积累:“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样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可以看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吸引力与其说是来自于地理空间,不如说是来自于特定地理空间所蕴含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城市的本质也不仅仅是它的物质形态,而是一种空间聚合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空间优势。 城乡对立:资本主义空间形态的断裂 资本主义城乡对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城市问题上论述最多的课题。在《共产党宣言》中,用于表述城乡关系的术语有“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市的统治”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其他社会主义者(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包括消灭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城乡关系“同一—分离—对立—融合”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消除城乡对立的若干设想。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早期人类社会的城乡浑然一体的状况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原点。只有在城市产生以后,才逐渐出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城乡对立使得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了奴隶制和封建制下的生产方式,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先进工业文明代替落后的农业文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在城乡对立的过程中解脱出来了”,“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同样,马克思也敏锐地看到城乡对立既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服于分工、屈服于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成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有感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对于我们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代下成长的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个内容的学习,由浅入深、从远到近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必然联系,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加深了理解,受益匪浅。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早在学生时代就有所学习,但那时的学习是为了考试而学,比较被动,导致学习不够深入,曾片面的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次学习,老师给我们讲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并介绍了这些着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理论体系,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内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阐发经济运动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转变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客观必然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论证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是全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旗帜。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狭义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已不止是创立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其随之发展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不管形势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们实现目标和任务的手段、方式、途径,可以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如果生搬硬套地将马克思主义用到我国的国情,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思想。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并没有一个进行专门和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见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系统性的归纳与完整性的总结。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天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马克思在对旧的哲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在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以展的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不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时代的铬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左冀作家联盟的文学主张相当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左冀作家联盟以阶段论为核心出发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出文学应是战斗的文学,这些主张非常明显地表现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学思想所折射出的政治文学倾向。当然,我们对左冀文学所坚持的阶级论及对自由论和人性论的坚决反对虽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具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对资产阶级文学中的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自由论的完全否定应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了。(比如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一文中对梁实秋关于文学应描写永久的人性进行了辛辣的反讽)然而在文学的人民性上,左冀文学显然是做不够的。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个讲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了。其后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个讲话的精神进行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无论在语言、体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力求贴切地反映时代的风貌,自觉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一些优秀作品具有无比的活力和生命力,此后这些革命文学作品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红色经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研究对象是现实的人。 2.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 其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人和世界的关系;群体和世界的关系;个人和文化世界的关系;个人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3.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产生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要求,因为人类进入19世纪以来出现了三重危机—首先是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造成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其次是整个人类生存面临的现实危机;最后是每个个体出现的生存意义危机。可以说人的生存在当代出现了全面性的危机,关注人的生存和解决人的生存危机就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7个: 现实存在论;具体人性论;自我塑造论;实践生成论;生存价值论;自由解放论;全面发展论。 1.现实存在论: 现实的人存在三种基本形态:人类全体.社会群体.人的个体。 现实的个人实际就是人类,社会群体和人的个体的统一。也就是说,现实的个人不同于人的个体,因为它不但以个体形态存在着,而且还必须以社会群体形态与人类全体形态存在着。 2.具体人性论: 具体人性论的研究必须对人的本质做“应然”“实然”划分,对狭义的人性也必须做“应然人性”“实然人性”的区别。人性论回答人的本质问题,这里的具体指的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指的是用矛盾辩证法把握这种具体的人性理论。 3.自我塑造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也承认人是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的,是在创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的。人类是再创造人化世界中生成的,群体是在创造社会制度过程中生成的,个人是在创造精神世界过程中生成的。 另外,在人的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中,理想信念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为人的自我塑造提供形象,但是不能夸大理想信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学一方面认为人的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离不开理想信念的作用,另一方面认为对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活动。 4.实践生成论: 实践观点是马哲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

论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及其演进

论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及其演进 发表时间:2010-10-22T08:40:36.48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第1期供稿作者:李光泉 [导读]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的研究,对我们今天城市问题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光泉(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城市本身论述不多,但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这对其城市观形成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关于城市起源、城市地位、城市生态、城市问题、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和观点,成为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切入点。面对新的资本主义形势,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将城市纳入到研究的整体视野中,使之成为研究资本主义重要视角和领域,以至于当代西方城市学者都承认“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实际上没有撰写过任何关于城市的著作。但他却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城市研究。”[1]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并对城市功能和趋势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意义的见解,直接影响着城市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市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城市的专著,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资本论》(1863~1865),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9)等。 (一)城市起源 有关城市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着不同的见解,既有经济决定论、地理决定论也有功能决定论,这使之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复杂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典型的经济决定城市起源的代表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原始社会的考察认为,城市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最初的原始部落到部落联盟,发展到细小的民族,才开始聚居并形成城市,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用墙垣围起来的防御性质的部落居住中心,这边是“城”的基本含义,因此城市的形成早于国家的建立。例如古希腊的部落,在特洛伊战争的年代,已经联合成为一些细小的民族,居住在有城墙的城市里。各细小民族为了占领最好的土地,掠夺战利品,不断地进行战争。将俘虏充作奴隶,成为原始社会的一种制度[2]。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城市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交换的增多。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3]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也就产生了。 (二)城市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采用发展的理论看待城市作用。城市作用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和从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过程。最初的城市仅仅是用来防御外部入侵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行政管理开始设置,城市具备了政治功能,正如恩格斯所分析的,“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了。最初在城市和乡村间,然后在各种城市劳动部门间实行的分工所造成的新的集团,创立了新的机关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各种官职都设置起来了”。[4]这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下,虽然商品交易集中,但城市经济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其后出于统治者和贵族的需要,城市文化功能和生产功能发展起来。城市经济功能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才占据主流的,也正是由于其经济功能强大才造就了城市化进程,也就是说城市是前资本主义的产物,城市化则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城市在内在结构、功能形态和发展动力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市形成工业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牢固地确立了作为贸易中心的地位,围绕着这两个中心又发展起来科技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开始突出并明朗化,并以此为基础使城市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也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例如,伦敦成了“全国工商业的中心”、“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巴黎成“世界的心脏和头脑”。城市以经济功能为核心诸多的增强,不仅使自身的面貌迅速改变,而且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剧变。“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中解脱出来了。”[5]正如列宁概括指出的:“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市是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空间聚合体、劳动力的集中地和商品流通的集散地,也是展示其经济作用的最重要场合。 (三)城市形态 马克思早已经充分认识到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复杂性,其形态多样,城市的存在形式与众多独立的家庭、区域不同,这里的整体并不是简单地由各个部分简单的堆积或几何相加,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政治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了城市形态问题,指出:“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一般的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6]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楚地说明了城市形态的主要特征:政治统治机器的建立、两大阶级的分化、人口和生产资料的集中以及城乡的分离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将大量有工作和没工作的工人带到了大城市,这是现代都市兴起的重要因素”。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总结了以伦敦城为代表的世界性商业首都的城市特征,指出“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7]。与此同时,由大城市的聚集性自然派生出城市社会形态的多样性。 (四)城市前景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城市的目的是消灭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因此对于城市化所带来的城乡对立和贫富差距问题十分重视。城乡关系的变化是资本主导城市化进程的体现。城乡差别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一种特殊表现。城乡分离和对立运动的过程是城市不断发展变化、城市体系出现的过程,既是城市形成的空间特征,也是城市发展总体的外在表现。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并没有消除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和城乡之间的对立,反而扩大和激化了这种矛盾--少数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社会劳动成果,而广大劳动人民则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境地。 马克思对城市及其发展的态度,既不是近代工业化城市发展的代言人,突出强调城市发展积极作用,又不是侧重于阐发城市发展的严重后果,进而全盘否定城市。他清楚地认识到消灭城乡对立等城市现象都应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去寻找原因,而任何城市问题的根本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