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第二十七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专题学习简报

发表时间:2007/5/30 14:53:50

刘新丽

5月8日至5月29日,学员们紧紧围绕“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这一中心议题进行学习和研讨。学员们听取了十六场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开展了两次学员论坛,两次按工作岗位研讨,三次分班研讨和一次现场教学,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研讨和现场观摩,学员们对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学员们一致表示,一定要借“质量年、管理年”的东风乘势而上,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规范管理的重点工作

1.完善制度,依法治校

学员们认为,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制订出好的制度,制度的制订要严谨。在学校层面上,首先学校的重大事务由党委常委会来决定,重要问题向党委会通报。第二,要让制度去管事,而不是让人去管事,这样才能有效克制人为因素的干扰;第三,制度一旦制订了就不能朝令夕改,要有长期性。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已经通过《高等教育法》这种法律形式确立,是党和国家的意志,高校要坚决贯彻执行。各高校书记与校长的职责权限在具体操作上有多种形式,但还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第四,在校级和院系层面上,还要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

2.科学管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学员们认为,新形势下要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就要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二级学院是一个大学得以有效运行的桥梁和纽带,是主要载体。因此,搞好二级学院的建设是大学科学管理和质量提高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或者说二级学院的建设,是学校科学管理实施的切入点。为此,必须要给予二级学院充分的人权、财

权、物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中层干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不同的学院如管理学院、商学院等热门学院、学院的收入会高出很多,形成两级分化,但只要制定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就不会出现大问题。而且学校要建立教职员工能进能出的科学机制,只有这样二级学院的人权、财权、物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深化人事改革,建立和谐校园

大家普遍认为,教师是大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与队伍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也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只有积极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才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管理者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前提下,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量化管理要分不同部门制定合理的比例,而不能一刀切,对教师不适宜完全采用量化的方式。另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如收入、住房、孩子入学入托、餐饮等。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使制定出的改革方案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教职工的承受能力,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

4.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经费是高校发展的物质保障,没有一定的财力做支撑无法办学。作为财务处长首先要做好预算和决算以及检查工作;第二是要多沟通,要和书记、院长以及科研带头人多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明白,事情不能办不是财务处不给办,而是制度中有规定。此外,为了避免学校各部门虚报项目经费,要成立预算项目审核小组,由各院系书记、院长,部、处的领导,教代会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组成,凡是有项目申报的部门要回避。这样,才能把不合理的项目砍掉,大家一致认为好的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项目被通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让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在教学和科研上。

5.强化学生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员们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一是本科生的质量管理,二是研究生的质量管理。关于本科生的质量管理,第一是制度管理,没有制度就无法进行管理。第二是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对制度管理的重要补充,也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在本科生教育质量管理上,如何设立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人

性化的管理方式,还需要继续研究。关于研究生的管理,一是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问题。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试点工作,有一些院校的试点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系列反响,如南京大学导师交费以给学生资助、浙江大学规定导师招生要交助研经费等等。但这样的改革还会造成一些问题,如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老生与新生的关系,助学金与学业的关系,等等。二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的研究生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搞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有必要。因此,要全力抓好研究生的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依法治校还没有落实

学员们认为,高校管理最重要的是依法治校,但在实际工作中高等教育法及相关法律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遵守和落实,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效率。高校内部管理存在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办学成本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问题。学校的主要任务不突出,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职称等原因更愿意从事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另外,合校后多校区的管理问题多,值得关注。学校如何改变大机关、小学校的局面,内部机制的改善大有文章可做。

2.各种管理关系还没有理顺

一是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影响到高校管理效率。各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如教育部、人事部,以及教育部各司局之间的文件出现互相矛盾的地方,口径不一致。二是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干预比较严重。很多资源都被行政权力垄断了。三是在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员考核与聘用等问题上,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困难和问题,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四是管理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目前在校级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在学院一级实行的是党政分工负责,共同管理的方式。在大学、学院之间出现了不一致现象。

3.有效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建立

目前的评价方式不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惩罚性多于正面的激励和引导。一个主要问题是依然过于强调量化管理。如教师评职称要看发表文章的数量,要看申请到课题的多少、科研经费的数额。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要看硕士、博士点的多少,

学生数量等等。对这些数量的过于强调无疑助长了很多人的浮躁心理。以发表文章为例,由于有数量的要求,使得很多老师都过于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一篇文章拆成几篇重复投稿,这些其实都是量化管理的弊端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从量化管理转变到岗位管理,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职员工和学校发展的宽松、科学的管理方式。无论是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都不能过于强调数量。这样,容易造成教学与科研的不平衡。教师更愿意搞科研,而忽略教学工作的提高,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下滑。 4.现行管理体制下院长处境困难

在高校合并和大规模扩招以后,学院一级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院长的困惑主要体现在:院长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左右两难。目前,大学的管理关键在于二级学院,是大学管理的实体单位,怎样科学管理学院是一个现实问题。在日常管理中,一些问题超过了院长力所能及的范围,院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院长对二级学院没有财权、人权,无法解聘教师,无法将不合格的教师剥离教师队伍,在管理上造成了很多麻烦。

5.学术组织需要改革与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211、985办公室主任门妍萍认为:高校学术组织结构创新与发展有着很大的空间,不同的院校也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自己的特色,如兰州大学就没有学院,几乎都改成了研究所,教学科研都由研究所来承担。但是目前高校学术组织结构创新与发展又存在一些矛盾性的问题,比如国家的211、985平台和研究基地,对这些基地的建立,就有可能要打破学校原有教学和科研架构,需要重新构建学校的教学科研布局,这对于学校的发展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创新和守成如何平衡?同样,其他一些本科院校为了建构学术组织都面临着如何守成的问题。其二是,一旦相应的学术机构建立起来了、人员固定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却变少了,那么这个机构怎么生存,这些人员出口在哪儿?其三是,现在从国家到学校,往往科研管理存在着多个主体或者说条块分割,而且很多科研项目几乎都是部委在把持,学校没有自主权,如科技部管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事部管博士后流动站、发改委管工程中心、教育部管重点研究基地而且教育部各个司局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这样的管理体制对于高校学术组织的创新和发展有一定的弊端。所以,高校学术组织创新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考虑。

6.党、团工作需要深入研究

一是大学生党员数量逐年增多,有的毕业班学生党员达到了50%以上,新生党员数量也是逐年上升。这就给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新问题,如何在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保证其质量。从实际情况看,现在不少学生党员在对党的认识、了解及入党动机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研究。二是离退休干部党费催缴难问题,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难以持续开展。三是团委工作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开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共青团工作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活动太多,大学生心理健康、贫困生资助、招生就业、志愿服务等等都有共青团的身影,甚至有些工作都延伸到了后勤管理领域。结果是使得共青团组织把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淡化了,种了别人的责任田,荒了自己的自留地。形成的结果是:团委的声音到处都是,成果却很少。现在的团员普遍意识薄弱,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不能不说和团员意识教育等基础建设不足相关。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干部遴选还存在不规范地方。总之,如果团委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就不能有自己的地位。

7.学生管理与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正确引导

在学生工作中,一是把维护稳定、处理突发事件作为首要目标,忽视了其他工作的开展。二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很多辅导员干了几年后就通过考学、提拔、换岗等方式走了,实际上辅导员队伍很难稳定。三是工作方式有待改进,辅导员工作对维护稳定很有意义,但是反过来却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束缚了。比如高校很多学生活动,都是在组织安排下搞出来的,而西方国家的高校给学生很大自由活动的空间,学生创新的可能性大。

8.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需要不断完善

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后勤保障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稳定,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已经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但是高校后勤是否完全社会化、市场化还值得深入研究。高校学生食堂、宿舍等方面的管理是一门科学,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机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而且,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规模的迅速扩张,如何进一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校情和自身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是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三、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对策与建议

1.推进依法治校力度,改革内部管理模式

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包括方方面面,但都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员们认为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三分在成本,七分在管理。吉林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杨玉新介绍了近年来他们学校推进依法治校力度,改革内部管理模式的典型经验。吉林大学近年来在学校合并的同时,又扩大了招生规模,学校由多个独立的校区组成,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变得纷繁复杂。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学校首先推进了依法治校的力度,颁布了学校章程,并在各个学区得到贯彻实施,使学校的管理走上了依法治校的道路,管理工作从人治上升到了法治,大政方针不以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而左右摇摆,学校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几年试运行效果非常好,学校在平稳过度后,已开始出现很好的发展势头。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模式。学校针对规模大、校区多的特点,学校总部机关对学院实行垂直管理;对各分校区派出人员和机构,实行延伸管理;学校充分考虑各分校区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学校章程的前提下,对各分校区实行属地管理和相对独立的自主管理。这样,规范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2.改革评估与考核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学员们认为,应由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方式。目前在高校内部考评应以营造积极宽松的氛围为主要手段,不宜采取惩罚教师的办法,应以正面引导和激励的办法为主。考核要简化,不能太复杂。考核的方式要公正合理,要有一定的指标体系。江西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黄加文认为,考核是组织人事部门非常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它涉及面非常广。学校设立了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考核的办法是借鉴企业的考核办法,粗细结合,学校的考核结果通常不与奖金挂钩。企业可以实行过程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但学校管理难以量化,所以主要应该从思想观念上对教师进行教育。对教师最了解的是教研室,所以应该给予教研室更多的权力。

3.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提高院长工作效率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院长苗长云、四川师范大学王世伦认为当前学院院长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二是学院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了做到以上两点,就要采取措施,提高院长的工作效率。一是班子队伍

的团结和谐很重要。在班子中,特别要与书记搞好协作关系,要和谐相处,院长要肯干活、少拿钱,多听批评意见,秉公办事,营造出团结和谐的工作和人际氛围。二是院长要有发展思路,沟通能力。在学院的学科、专业规划、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院长要有大思路,要清楚明了,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三是建章立制,按规章制度做事,不能因人而异。四是用人之长,发挥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合力办事。五是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倾听每位教师的意见,使大家参与讨论,充分体现民主。北京交通大学孙守光认为:作为院长,要注意处理好几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学院发展的自身定位要准确,不攀比,不等、靠、要,要理解学校领导的整体部署。二是处理好与各个部处的关系,要满腔热情地做好工作,相互理解。三是在学院内部要团结,创造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

4.面向地方经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员们认为,高校的管理水平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就难以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徐维祥介绍了他们学校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一些做法。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其培养合格的人才,一直是学校领导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学校成立了“践行学院”,把少数有培养前途的拔尖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培养。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一定的考评措施淘汰四分之一,然后再选拔四分之一进行补充。两年后不再选拔和淘汰。“践行学院”的学生第二年就开始实行“导师制”,并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

5.重视学术组织建设,协调教学科研的关系

如何解决学术组织的创新和发展,关键一点是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其中必须改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不要让行政权力垄断学术资源,也不能把所有的学术资源全都交给学术委员会处理,否则学霸、学术垄断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总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是高校学术组织创新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因此学员们认为,学术组织的改革和创新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术组织的多样性,二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三是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的关系;四是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行政的依赖。梧州学院科研处处长玉振明认为:地方院校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正确定位,高等学校应服务于社会,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不能认为地方院校就是只能从事教学,而科研工作是从属

的。地方院校要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而且要突出应用性、地方性等特点,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只有为地方经济提供支撑,才能争取到经费,地方政府才能感受到高校存在的意义,才能加大支持力度。

6.加强党、团工作的管理

学员认为共青团组织要有所作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树立服务意识。一是要服务大局,围绕培养跨世纪人才、创新型人才等主题开展工作。二是服务青年,围绕着青年的成长成才开展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等等。第二,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保障和关键。要建立健全团组织设置、团籍管理、团干部培养、团组织发展、团内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原则是注重实际性和操作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程序性和可执行性。

7.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员们认为,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本科生的管理工作中:一是要梳理体系,使部门工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抓稳定和安全。三是抓校区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四是搞好学院的二级管理。五是抓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学院领导班子的考核。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要针对研究生的特点:抓好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牡丹江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胡文华认为就目前来看,要做好学生工作,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弄清:一是学生处的工作应该如何定位,是要严管还是松管,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还是以学校管理为主。二是如何转变思想观念。从大学发展趋势和青少年个人成长规律看,学生工作不要把学生与教师或辅导员之间的关系简单的界定为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也不能简单套用后勤服务的模式,而是要从一般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管理人变为育人,加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已经是具有自我行为和判断能力的个体。三是要有一支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真正搞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除了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外,还要坚持走年轻化的道路。四是国家成立一个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专门仲裁机构,因为国家现在既然已经有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就要有一个相应的仲裁机构,这样可以减少学校和家长之间无谓的纠葛。

8.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而不断深入。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为目标,以社会化服务为取向,与时俱进,构建适合高等教育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北京体育学院新闻与管理系主任骆秉全同志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初目的,一方面是要增加高校管理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是要甩掉高校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包袱。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有些高校不仅没有甩掉包袱,反而使包袱越背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总结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改革能更好地进行下去。复旦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周亚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绝对不能走回头路,改革的事情最忌讳翻烧饼。后勤改革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加以解决和完善,决不能完全退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高校必须始终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两个层面。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 管理原则是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教育管理方法 1、经费配制 2、规划 3、评估 4、调节 第二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指国家为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

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 中央集权型(法国、意大利、瑞典) 权力分散型(又称分权制,美国)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简称结合型,英国、德国、日本) 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划分是相对的) 欧洲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美国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 英国模式(以学术与行政结合为主) 欧洲大陆模式:学校内部,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校长权力有限,其工作多为事务性。基层教授的权力很大。该模式优点是体现了教授治校,有利于弘扬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组织的过于分散化,必然带来效率问题。 美国模式(国家监督模式)在高校内部,董事会和院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比较显赫。校长受董事会委托,全权负责学校内部具体的管理事务。美国大学多采取评议会(又称教授会)制度,体现的是“教授治校”的理念。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形成了董事会领导、行政人员和教师合作管理的治理结构。 英国模式:在英国传统大学中,校务委员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具体管理上,校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部门,由教授组成的评议会全权负责大学的学术管理,校长不过是荣誉性职位,而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在学部和系的层次上,由各方面包括教学和非教学人员组成的学部委员会和系委员会是各自的决策机构,因而其决策过程更为民主。 四、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管理权的分配朝着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向发展。 2、高校与政府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日益明晰。 3、高等教育管理日益民主。 4、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重视。 第三节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doc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使我校尽快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后劲,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号)、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59号)、河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冀教[1999]9号)、河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冀政[2000]23号)等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第一、二聘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反复测算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我校办学规模、质量、结

构、效益协调发展。按照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二)基本思路 总体思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和岗位管理,用岗位职责规范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以尽快实现使我校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公司、校医院的改革,建立更趋合理的运行机制。 用人制度改革要促进校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强编制管 理,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 在执行现行工资体制的前提下推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津贴分配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后勤改革要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体制,模拟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充分挖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二、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岗位聘任制度。根据我校发展战略和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等工作的需要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

高校人事制度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按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教育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抓手不断强化,人才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高校用人分配机制,不断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我认为,当前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着重研究和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求得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一、增强用人机制活力,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 推进教师聘任制是《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符合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关系高校改革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 当前,高校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时机更为有利。一是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和2000年教育部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下,一批高校开展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了以国家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业绩奖励等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有了明显改善,增强了高校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的大背景下,多数高校教师数量相对短缺,在这种形势下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学校人员调动分流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高校转换教师任用机制时的平稳推进。三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和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高校进行的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为整体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是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整体或局部改革逐步完善,为加快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营造了较为有利的人事政策环境。 2003年以来,教育部在认真总结前几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调研直属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吸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新的成果,加快了对推进直属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步伐与进程。“建立学术生涯早期的竞争淘汰与晚期的职业保护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向优秀学术人才进行政策倾斜”、“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行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聘任管理重心下移”、“教师聘任工作中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淡化资格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推进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思路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由教师任命制转向教师聘任制,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当前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应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教师聘任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师任用管理上的封闭性,建立起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师管理系统。开放式的教师管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起校外人员通过平等竞争进入高校的通道;(2)实行校内外相结合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增强了学术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改善学缘结构,逐步减少直接选留本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实现新聘教授、副教授有在校外工作、学习的经历;(4)通过推进人事代理制度,淡化了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行政隶属和人身依附关系。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学校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改革的路径主要有:提升学术委员会的地位,使高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校院两级分级管理,相互配合,各履其责;精简管理机构,简化管理程序,建立起立足服务兼顾效益、效率与质量的职业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管理体制运行;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校的规模和学科门类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只有教学一个方面,扩展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分化,我国高校原有的校系管理模式由于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被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所取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学校、学院两个管理层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不满,一时间,进一步改革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呼声此伏彼起。中国高校现有管理体制在弊端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消除这些体制性弊病,成了广大高等教育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学术权力式微,学校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苏联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了“反右”、“文革”等磨难,经历了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并且在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普遍在形式上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但苏联模式中高度集权的特质却一直未改,沿袭至今。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设置了与政府机关相似的管理机构,并实行与政府相似的运行机制;二是在管理中十分强调行政意志的作用。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管理中忽视高校基本属性的做法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 一是学校的学术权力式微,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专家教授治校、治学没有落到实处。当然,这些不足也都有其法律根据,可以将其视为体制性弊端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基本架构是“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1]。虽然《高教法》也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但是,学术委员会是在校党委通过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自身并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力,更没有最后决断权。 二是学校内部按照行政级别实行层级化管理,各个层级形成上下级的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这种行政权力统管一切事务的权力运行模式在使高校的内部管理过度行政化、甚至官僚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的确立。 据统计,我国高校的行政人员占全部人员编制的3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35%。管理人员数量太多,这本身就是对教学、科研资源的挤占。更何况大量行政人员充斥校内各个部门,难免人浮于事,有些甚至惹是生非,对教学科研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新的路子、解决新的问题,我校决定进一步实行内部体制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可持续人才为目的,通过运用正确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资激励手段,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形成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多能少、充满活力、激励向上的运行机制,进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改革的内容 1、实行“四定”、“四制” “四定”:定规模、定编制、定岗位、定工作量主管领导及校长负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 2、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好考核原则和考核基本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客观公正,避免感情用事。 3、实行教职工聘任制

在“定岗位”、“定编制”的基础上,实行教职工择优上岗 要制定好“聘任制方案”明确聘任条件、规定聘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采取“自荐”“聘任”的办法层层聘任。做到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教育骨干队伍,进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4、实行绩效工资制 在“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校内绩效工资制。 校内结构工资包括四个部分:基础工资、课时(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 实行绩效工资制既要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也要解决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问题。要结合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及工作态度,工作实绩拉开档次,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三、措施 “四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教职工绩效工资制。 1、完善校长负责制 校长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校长要明确自已的权利和职责。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发挥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65 2012年 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杨 勇(1972-),男,福建平潭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这些年,虽然国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先后出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等,促使高校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传统下形成的弊端依然存在,严重束缚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分析 1.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潜力不能发挥。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进程来看,各个高校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当精简机构时,大家都精简,而且都能成功地控制在20个以下;说要成立学院,一下子又成立了很多学院;说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又都忙于将后勤与学校剥离。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的主导下一块一块地进行,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种种障碍,使高校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高校的活力,但这样的改革未免有点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高校尚未表现出一个法人实体所应有的作为,政府也未把高校看作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就导致高校丧失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使改革变成一种被动的任务,而非主动的探索。 2.高校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政府直接插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具体改革,并且通过各项行政手段零敲碎打的进行,使高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因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为高校发展服务,因此高校的长远目标与战略规划在高校的发展中应处于首位。许多高校在政府规划下,看上去都有了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如把高校办成一流高校这样的目标等,但这种规划适应的是政府的行政规划,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行政任务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了高校办社会的格局,形成了单一、封闭的办学模式,缺乏与本校相适应的长远目标与规划。 (二)高校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分析 1.高校的党政关系一直未能理顺。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这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责任制度,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具有特色代表性的教育法,实际上非常适合在各大高校实行。但是这项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内涵认识不足,思路不够清晰,出现了部分院校党政关系未能理顺,由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导致许多不良因素出现,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面作风,给高校校长书记带来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严重影响了学校在学生、家长心目 中的形象。 2.高校泛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行政机构、人员冗余。高校所有的建设都由国家付费,建立了学校附属的各个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这些机构的管理等方面都和高校有着直接的联系,与社会上的相应机构出现了脱钩的现象,学校任何附属的一个小机构的行政、人员等都非常的受限制,形成了近似于官僚化的管理体制,这也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法》的真正实行。 (三)高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1.校院(系)二级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学校管理重心还没有真正下移,学院(系)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与学校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还缺乏科学的划分模式。 2.高校管理模式单一,管理观念、手段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目前高校的管理还主要以人充当管理信息载体和传递渠道,部门之间、整个高校内部缺乏动态电子信息的管理和传递,造成信息滞留或者传递效率低下。许多高校虽然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但由于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没有更新,信息技术管理技能没有提高,常常不能物尽其用,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制约了高校的全面发展。 二、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从外部环境着眼 1.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重新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个中国开始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转型,已经或正在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的全球化使高校不仅要面临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同时必须立足于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到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这对我们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的高等教育管理来说,自然是一场新的挑战。英国教育管理专家托尼·布什认为:“教育机构的工作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管理质量是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必然就要求高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活力与竞争力,更好为社会、国家服务。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一个古今流传的理念。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和谐社会”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杨 勇 (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从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各项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其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以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9-0065-02

“校长负责制”——我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 田家寨九年制学校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 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 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进一步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自此,“校长负责制”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并收到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从理论上讲,“校长负责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按有关规定行使 职权、履行职责,并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校长对学 校的各项工作,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应当全面负责。与 中小学校长的职务和责任相一致的是校长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力,我 国中小学校长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经权等。 2、党组织保证监督。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组织的职能由过去的直接领导转变为对学校工作的保证监督,也即保证监督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保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 校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3、教职工民主管理。校长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建立在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作用是校长 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应该建立和

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的职责是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设,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学校党组织和数职工代表大会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其中,校长对学校的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学校党组织对学校行政工作进行监督,并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但是“校长负责制”在某些方面,如校长权力过于集中,教职工代表大会未明确授权参与何种决策,社会组织及学生家长更无权过问学校内部管理事务等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借鉴吸收国外的经验尤其是“校本管理”的经验来逐步完善“校长负责制”。 三、比较与借鉴:“校本管理”的启示 “校本管理”与“校长负责制”都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实质是对过去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实施过多“外控”管理的一种矫正。通过权力的下放;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从而能够根据本校实际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这正是他们改革的目的所在,也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校本管理”中,权力下放至由校长、教师、社区人士、家长及学生组成的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手里,由他们来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而在“校长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办公室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事关科教兴镇、科教兴校的大事。依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进行,全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努力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以能上能下为主的干部管理机制;实施岗位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建立以人员能进能出为主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实行合同管理,建立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内容 1、实行校长负责制。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搞活

内部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就是把更大的权力赋予校长,真正体现校长的法人地位。校长依法享有行使班子组阁权、教职工聘任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的权力。这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信任。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2、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首先严格认真核定岗位。一年一核,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实行岗位总额控制,不准随意增岗、扩岗。在核实教职工岗位的同时,要严格按规定科学合理设置学校领导职数和内部工作机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减少非教学人员,保证第一线教师。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所占教职工比例,特别是工勤人员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设、超占岗位。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党、团、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相互兼职,校级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必须按要求代好相应的课程。 其次,严格认真搞好综合考评。综合考评是实施全员聘用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教职工聘任资格条件、年度考核、目标量化管理考评和奖励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分类排队,由高到低,实行择优聘任。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民主公开,以充分的原始材料为依据,已形成的历史资料不能变动。要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个人,不能感情用事,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更不能借机打击报复。对教职工的综合考评结果,要与教职工本人见面,并张榜公布。 其三,严格按程序搞好聘任工作。评聘小组制定方案、公布岗

心得体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最新)

心得体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最新) 中国创新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从国内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加速成长,创新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和创新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一轮技术变革催生了发展新机遇,也推动了全球生产格局的深刻调整。经济和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进程日益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国际政治因素的干扰。我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分享全球技术进步红利面临更多挑战。积极应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的国际经济、科技和贸易形势,加速我国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助力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是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日益开放,创新环境明显改善。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技管理和科研活动得到恢复和重建。20世纪80年代中期,系统化、自上而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教兴国”战略启动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2006年后,“创新型国家”建设快速推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发展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加深入,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成为改革的核心任务。 展望未来,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原始创新能力弱,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受制于人,创新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创新政策尚待完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开放,促进创新政策转型,任务更重也更加迫切。以下四个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提升科学技术供给质量,优化创新治理方式。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化解“卡脖子”问题,要“增投入”与“转方式”并重。“增投入”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转方式”就是政府要从科技管理者向创新治理者转型。政府支持重心向创新链前端转移,科研项目选择要更加体现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同时要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防止科技创新领域的计划经济思维再生。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本文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概念界定、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对策以及国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与启示六个方面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进行了评析。认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各高校应该在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与发展阶段,明确发展路径与方案,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标签: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高校来说,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对高教领域的改革经历了由试点到深化的几个阶段,内部管理体制的效果逐步显现,针对改革实践,学者们在改革政策推进、高校内部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但政府与高校必须相互协调,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一、高校內部管理体制概念界定 有学者[1]认为,高校管理体制是指各种与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系的组织制度体系,可分为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属于高校管理的微观管理体制。还有学者[2]认为高校内部管理应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内容,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规定;运作机制指保证高校内部主要工作的目标有效运作的基本程序与手段。也有学者[3]认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核心制度管理,是高校运行的内在基础,包括领导体制、内部人事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和分配制度等。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内部微观管理、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各种相关管理制度等内容。 由上述来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活动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涉及高校内部的权力分配、职责分工、运行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方面,关键的是建立高校内部行政权与学术权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回顾 我国原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相关管理体制也越来越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经过文献研究梳理发现,国家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与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方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了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启动学校内部活力,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1996)40号文件《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精神,我校决定继续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优化教师队伍,严格学生管理为重点,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和谐的内部运行机制,设岗定编,以岗聘用,岗位目标,职责明确,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创造团结、严谨、协调、奋进的管理氛围和幽雅、文明、活泼、向上的育人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是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做到合理设岗,满负荷工作,提高全员工作效率。 四是坚持优质优酬,优绩优酬,优师优酬,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改革的内容 1、校内结构工资制 校内结构工资制是指把校内上岗的每位教职员工的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进行发放的制度。旨在以工作实绩拉开工资档次,奖优罚劣,优师优酬,优绩优酬,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工资结构与档次:教职工工资分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原档案工资三种类型,凡上岗人员的工资分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发放。 档案工资:指教职工工资表中应发工资总额。 固定工资:指每人档案工资总额减去一定数目为本人的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每人扣出部分加学校投入部分为绩效工资月平均额(学校投入部分:教辅人员是教师的70%--80%)。学校按照综合量化考核成绩

2019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规划措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规划措施 一、总体思路 围绕项目部的总体布局和促进科技的改革,择优确定主攻方向,面向建设市场,优化运行机制,建设技术高地,实现技术跨越,用现代科技改革支撑项目部发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使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工作成为确保我部安全生产、提高管理水平的强有力措施和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以建筑市场为导向,产值化为目标,项目为主体,产学研联合为支撑,人才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与项目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增强项目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部实现平稳发展。 二、规划措施 1、加强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加强领导,实行科技工作领导责任制,把科技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落实。完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领导小组,狠抓规划和计划工作的落实。 2、进一步完善与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相关制度建设,实施人

才战略,加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结合项目部实际,不断完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发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密切配合技术创新工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各种手段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轮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层次高的技术专业队伍。建立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员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为技术创新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动力,激励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出精品出人才。按市场机制培养、配制人才,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才惜才的用人之道,在实践中造就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广开渠道,引进一批当前我部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集中高素质人才智慧构划大思路、筛选大项目、促进大开发。 建立完善的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实施“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人才工程,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荣誉,给地位,给待遇,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外部技术人才到我部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大力引进与培养年轻的技术带头人和创新管理人才;引导项目建立健全内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员的报酬分配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技术创新要素的最佳组合。 3、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提升技术创新平台,实施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加快

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策划方案

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宽敞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学校进展的步伐,使我校尽快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并具备良好的进展态势和后劲,依照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号)、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59号)、河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冀教[1999]9号)、河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冀政[2000]23号)等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第一、二聘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反复测算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治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差不多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进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我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进展。按照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二)差不多思路 总体思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和岗位治理,用岗位

职责规范和引导宽敞教职工努力工作,以尽快实现使我校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公司、校医院的改革,建立更趋合理的运行机制。 用人制度改革要促进校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强编制治理,依照学校进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治理;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 在执行现行工资体制的前提下推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津贴分配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宽敞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后勤改革要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治理体制,模拟企业治理运行模式,充分挖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二、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岗位聘任制度。依照我校进展战略和教学科研、教辅、治理等工作的需要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岗,实现人事治理由身份治理向岗位治理转变。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一)人员定编 编制治理是实行聘任制度的基础。依照各类人员所担负的职能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对编制实行分类核定、分类治理;在操纵人员编制总量的基础上,本着突出教学、促进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和进展、操纵教辅、紧缩治理的原则定编,使定编与定岗、定责、聘任及考核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精简高效的教职工队伍。

企业内部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郑煤集团公司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根据《郑煤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郑煤集团公司战略定位,按照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全面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消除行政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动集团公司改革解困,促进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目标 (一)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推行岗位竞聘,完善选任机制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4%-6%。 (二)用工制度改革。通过用工机制改革,变革岗位设置,建立岗位合同管理制度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在岗职工总人数控制在2.3万人以内。 (三)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强化人工成本管理,落实企业自主分配权,建立市场化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优化组织架构,严格编制管理。

1.科学界定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功能定位,优化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组织架构,集团公司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实现扁平化管理。精减各级各类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级,控制管理幅度,实现职能部门“大部制”。 2.集团公司按照总量控制、放权管理的原则,加强各级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宏观管理。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科学设置机构编制,负责具体实施。 3.凡涉及增加机构数量和编制定员事宜,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报集团公司审批,控股子公司报集团公司备案,参股子公司由本公司董事会决定。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工作需要,对不适应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和编制定员提出改变和撤销意见。 (二)改革人事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1.建立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充分放权相结合,根据集团公司不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不同选任方式。 (1)集团公司重点管理总部机关职能部门正职,全资子公司、分公司党政正职,控股子公司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成员和财务总监,委派到参股公司的股权代表、董事、监事,郑州煤电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指导监督控股子公司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2)集团公司授权全资子公司、分公司管理本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 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重点管理本公司经理层成员、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指导监督其所属控股子公司(三级)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3)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所属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最新范文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一、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怎样建立 目前,科技部门工作以抓科技项目为主,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立项,国家科技部的科技计划体系框架有3大类别20多种项目,省、地各级也相应建立了各自的科技计划体系,项目种类也有10—20个,而且各种项目都设定了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资金支持额度。 目前科技项目的材料要求较高,专家评估也是以看申报材料评分,行内叫“做项目”或“包装项目”,为了获得项目,企业家们不惜代价请专家“做项目(撰写材料)”,甚至还要“找人跑关系”,才能争取立项支持。本来科技项目支持的资金额度就小,一个项目争取下来,中间环节就花费不少,用于项目研发的资金就更少了,普遍存在重视争取项目,不注重实施成效。 最近,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强调,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这一精神,技术创新机制应当建立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企业科技创新,市场有需求,企业就有创新。因此,以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须建立如下建议之上: 一是科技计划项目逐步走向市场化。科技部门应有计划地重点扶持关系民生、国家安全、重大基础性研究和赶超世界高新领域的项目,如重大疾病治疗、国家安全技术、航天航海等,一般性的技术创新走向市场化,减少计划列项扶持; 二科技经费的分配上,要注重创新成果及其运用效果,对于列入计划的项目,资金要像创新基金项目一样,先拨付70%,实施中加强监管,鉴

定验收通过后,再拨所剩的30%。逐步增加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运用奖励经费,技术创新过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通过认定是先进成果或评价取得显著应用成效的,不管是否立项,都给予奖励。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认定(鉴定)及其运用效果评价机制。让企业增强成果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有技术创新成果能及时向科技部门申请认定(鉴定)或成果运用效果评价,认定先进以上和评价良好以上的给予一定奖励。 四是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运用奖励分两块奖励,一块是奖励为科技人员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条件的企业(单位),另一块是奖励参与成果创新及其运用的科技人员。 二、在目前形势下,市、县一级科技创新体制深化改革的重点在哪些地方 1、建立市场决定下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科技经费要逐步增加到创新成果及其应用的奖励上,更利于推进科技创新。 2、建立合理的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学科专业,共建研发机构,协同开展创新。 4、建立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 5、建立维护技术市场秩序运作机制,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