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完整版

、民间审计的起源:16世纪末期,地处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国合伙企业的出现,产生了

、民间审计的形成:真正使民间审计得以大发展的是18世纪下半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
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宣告了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诞生查尔斯·斯奈尔
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

、民间审计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欧洲转向美国企业同银行
银行逐渐把企业资产负债表作为了解企业信用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产生了

、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
、朝廷将当时专事审计职能的“诸军诸司专勾司”更名为“审计院”,是我国审计一词的起

、民间审计的起步:在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
,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审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金额越大,波动幅度越大,重要水平的绝对额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该选择最低标准,可以保证项目误差无论从哪个方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即

、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应用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及审计程序的性

、关于获取管理曾声明:如果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

、过失



推定欺诈”没有过失、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和欺诈的界定
、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

、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测试是是指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实施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

、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

、内部控制: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
1)经营的效率与效果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相关法律与规定的遵循
、抽样风险:抽样风

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

、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


、审计的特征
(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1)组织独立 2)经济独立 3)工作独立

、审计的职能

是指审计,监察,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出被审计单

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资料和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包括评定和建议两个方面。
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资料的检查和验证,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和委托人提供确切

、审计的基本分类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
社团性组织的司法模式,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的行政模式,隶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审计、民间审计、社会审计)
1)民间审计的对象是各类资源财产的所有者或利益相关者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会

2)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从国

3)除以上两种形式外,还有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
)内部审计
1)受本企业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
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
3)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

1)会计报表审计是对客户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
(2)绩效审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是对客户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3)合法、合规审计是对一个单位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
、审计的其他分类

)按时间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
)按审计时间是否预先规定: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
)按审计时间与客户会计报告期:期中审计,期末审计





、审计准则

1、审计准则 2、审阅准则 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1、商定程序 2、代编财务信息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法章)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








、审计目标的历史演变
)查错防弊阶段
1933年以前的时期,此阶段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审计方法主要是详细审计,

)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阶段
1933年—1988年这段时期,审计目标进入“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阶段,主要

)查错防弊和财务报表验证并重阶段(1988年至今)
在1988年发表了第53、54号《审计准则公告》把揭露

错弊和非法行为作为审计的
从而使得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演变成了查错防弊与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

、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选择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


)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审计的一般目标

)真实性::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
)完整性:所有已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漏记交易
)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

、审计过程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总体应对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被审 计单位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针对认定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实施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不是必须的程序。一般采用询问、观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 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施实质性程序:(1)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2)实

施细节测试
、审计证据的类型

、实物证据:观察和检查实物资产,实物资产
、书面证据:检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书面资料
、口头证据:询问—答复
、环境证据:观察、调查事实

、内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内部人员编制的
、外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人编制的

、审计证据的特征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具有数量特征(样本量),证据数量足以支持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
,与样本量有关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具有质量特征(证明力),证据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证据疏远度 2、来源的独立性 3、证据客观性 4、提供和鉴证证据人员的素质
、风险水平 6、审计人员介入程度7、证据综合证明力

、实物证据
、由第三方直接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书面证据
、由被审计单位持有的外部书面证据
、注册会计师自行编制的书面证据
、在外部流转的内部书面证据
、未在外流转但相关内部控制较强的内部书面证据
、未在外流转且相关内部控制较弱的内部证据
、环境证据
、口头证据
1 比较可靠性:订货单 > 销售发票 销售合同 > 销售发票
2 银行存款函证回函 > 购货发票 > 销售发票副本 > 应收帐款明细账
、审计证据的取证方法


分析程序的运用(发现异常,贯穿始终)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2、用作实质性程序 3、用作总体复核
、理解重要性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
)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小金额错报的累计。
)重要性具有金额数量和性质质量两方面的因素。
、重要性的量化

1)财务报表层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应用

、注册会计师已识别的具体错报
(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
1)对事实的错报
对事实的忽略和误解,或故意舞弊行为
2)涉及主观决策的错误



、推断误差也称“可能误差”,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具体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出的具体错报
2)通过实质性分析

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1)错报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考虑扩大审计程序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报表,
,就应考虑出具非无保

2)错报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实施追加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报表,

3)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并且特定项目的尚未更正错报也低于考虑其性质所设定的更
——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审计风险要素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

、审计风险之间与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反之,审计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应对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应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方案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调查了解内部控制

)询问客户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观察客户正在进行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了解内部环境 2)了解风险评估机制 3)了解控制活动
)了解信息与沟通 5)了解内部监督活动
、控制测试的要求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控制测试的性质

)计划从控制测试中获取的保证水平是决定控制测试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适当类型的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保证
)计划的保证水平越高,对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要求越高
)虽然控制测试与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同,但两者采用审计程序的类型通常相同,
、询问2、观察3、检查4、重新执行。
、审计风险
抽样风险
无论在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中,抽样风险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
(2)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
1)控制测试中
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

性的风险
与审计效果有关
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与审计效率有关
2)实质性程序中
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与审计效果有关
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与审计效率有关
非抽样风险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定义控制测试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目标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未能使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5)其他原因
、可信赖程度
)可信赖程度与风险程度是互补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内部控制
)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大
)可信赖程度与样本量呈正相关关系
、可容忍误差

)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控制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定性],是审计人员在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条件下,

)细节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定量],是审计人员在能够对某一帐户余额或某类经济业务总体

、预期总体误差


、分层

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

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货币金额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进行分层,以将更



有助于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减少样本数量,增大发现重大错弊的概率,提高审计效率
、随机选样


)被审计对象总体各项目与随机数表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对总体项目连续编号)
)在随机数表上确定选取的起点和路线,选取的起点可随机选择,选取的路线应有规律性。
)从起点起,按选定路线选出随机数,并查对其预定的有效位数,若在总体编号范围内的,

)按样本编号取出实际要审查的样本。
、系统抽样
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2,000张收款凭证中采用系统选样抽取200张样本进行审查。首先,计

2000÷200=10(张)
随机确定起点。假设抽签确定起点为46,则应选取样本的编号向下为36、26、16、6,
56、66、76……。
可适应于无限总体,但它要求总体项目必须随机排列,不带有任何规律,否

、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适当的职责分离
)单位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
)单位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

)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应相互分离;
)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售现款;

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
、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未发货已入账2、重复入账3、虚假入账

如果应收账款最终得以收回货款或者由于合理的
鉴于这些情况可能表明企业存在虚构的销售交易,注册


)测试发生目标时(存在或发生),起点是明细账,即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一个发

)测试完整性目标时,起点应是发运凭证,即从发运凭证中抽取样本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

、主营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明细表

)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正确性
5个标准:
1)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既没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无对已售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实施实质性程序分析
1)本期与上期的比较;
2)比较本期各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趋势
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并同上期比较;
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动
5)将上述分析结果与同行企业本期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日期)
(被审计单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并将该笔经济业务记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


---以销售发票为起点
---以发运凭证为起点
---以账簿记录为起点
、函证应收账款
被审单位会计报表而言是不重要的,或者函证很可能是无

确定函证的对象和范围
范围:


选择函证方式

a.被审单位个别账户的欠款余额较大
b.注册会计师有理由相信欠款可能存在争议、差错等

a.相关内控有效,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b.预计应收账款差错率较低;
c.欠款余额小的债务人数量很多;
d.有理由相信大多数被函证者能认真对待询证函,并对不正确的情况予以反馈
确定函证时间:发函的最佳时间应是与资产负债表接近的日期。
函证的控制:注会应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对于退回的信函应查明原因;对肯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因为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账款,况且审计人员能够取得发票等









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审计人员应采用替代程序,如可以检查
核实其是否已支付,同时检查该债务的




、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采购发票的经济业务;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采购发票,关注采购发票的日期,确

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若干天的付款事项,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确定

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

、固定资产审计
)取得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
)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
)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实地检查固定资产(存在性)

)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
)检查有无与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
)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检查固定资产列报的恰当性
、存货监盘

)存货监盘是一项复合程序,是观察程序和检查程序的结合运用
)存货监盘的目的是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存货监盘可以理解为一种双重目的测试
—检查程序

)在检查已盘点的存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出纳人员不得


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单位自身的支出,因特殊情况需坐支现



1)单位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
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

2)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制定库存现金盘点程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通过向往来银行函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了解)
虽不影响会计报表
——应在会计报表附注重加以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 变化;
)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5%)=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评估)*检查风险(需要计算)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成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

)检查风险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计划收集证据的数量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


、引言段:审计范围
、责任段: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 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ABC 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 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
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 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按
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
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 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
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 审
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
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注册会计师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意见段:合法、公允(说明段或强调事项段)
)审计意见段的内容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
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我们认为” 作为意见段的开头,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中使用“在所
”、“公允反映”等术语。

我们认为,ABC 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 计制度》的规定编
ABC 公司 20×1 年12 月 31 日的财务状况以及 20×1


、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肯定意见)

)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

)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

)没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


“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反映了”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

)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


—原因及影响报表的程度
“我们认为,除……的影响外”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未能在所有重

大方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


“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财
……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专业术语。
清楚地说明导致发表否定意见的所有原因,并在可能情况下,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我们无法对上述

、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但不影响已发表



ABC公司在20×7年发生亏损
20×7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高于资产总额×万元。ABC公司已在财务报表
但其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本段内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运用
)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比率,并与前期比较
)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
)计算累计折旧同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
)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和维护费用
)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总成本增加和减少
)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其变动情况


“第一时段期后事项”;
表报出日,称为“第二时段期后事 项”;
“第三时段期后事项”


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


)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 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
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 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被审计单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