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

什么是公共卫生

顾名思义,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1.温思络定义

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温思络(Charles-Ed—wardA~Winslow)早在1920年就描述了什么是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比较综合具体的定义,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52年为世界卫生组织接受,一直沿用至今。温思络将公共卫生定义为: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机构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温思络定义内涵非常丰富。“科学和艺术”、“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和“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3个关键词以画龙点睛的手笔点出了公共卫生的本质和使命。温思络定义界定了公共卫生的范围,包括了公共卫生的早期目标(控制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以及当前越来越重要的健康促进,初级保健和社区卫生等工作。该定义明确指出社会环境和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强调公共卫生的目的是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健康长寿的人权。

2.维寇定义

40多年前,英国实业家维寇(GeoffreyVick-ers)在担任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主席期间,从疾病和科学与社会价值观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公共卫生。他认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都是在某些状况从“当然存在”转变为“不可容忍”酌时候发生的。因此,公共卫生的历史同样也是不断地重新定义“不能接受的”的记录。

维寇定义强调了科学和社会价值观之间微妙的、动态的关系。社会对各种健康问题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作出不同反应取决于这些问题是否超越当时社会的容忍程度。当健康问题从社会“可容忍状态”转变为“不能接受的”状态,社会就会采取集体行动,作出公共卫生反应。这个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2004年全球对已存在多年的禽流感亚洲流行作出不寻常公共卫生反应。2003年的SARS危机使全世界都看到公共卫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认识到预防重大传染病必须小题大做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已经使对重大传染病的忽视成为一种社会不能接受的态度。禽流感可能导致人流感大暴发的科学事实和社会价值观EpiMan Forum

的转变是全球防控禽流感公共卫生行动的重要原因。

3.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

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1nstituteofMedi—cine,IOM)在其里程碑式的美国公共卫生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提出公共卫生的定义。美国医学研究所报告把公共卫生的使命归纳为“通过保障人人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该定义强调各种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明确公共卫生领域的无所不包,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关系。该定义的前提是确保每个成员的健康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所在。这就意味着改善他人的健康环境和健康状况是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这种“人人为我健康,我为人人健康”的主张正是公共卫生的核心价值。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中所反映的另外一个公共卫生核心价值是“保障”。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环境。这就意味着要持续不懈地促进和保护每个人在健康和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利益。有一句非洲格言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的付出。”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在缩短,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在增大。哪里是人们健康成长发展的村庄?公共卫生的作用就像是能为我们全体服务的一个村庄。无论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少年,还是生活在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老人,无论是住在北京的白领经理,还是住在芝加哥的蓝领工人,公共卫生应该是保障每个人远离疾病、伤害和残疾的铜墙铁壁。

美国医学研究所报告还界定了公共卫生的范围,确定了公共卫生的3个核心功能:评价(As-sessment)、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和保障(Assurance)。从某种意义来说,公共卫生的三大核心功能与医学中的诊断和治疗功能相类似。如果将人群或社区看成一个人,评价就类似于诊断,保障就类似于治疗。政策研究制订则是介于评价和保障之间的一个中间步骤,类似于诊断之后的治疗计划研究制订过程。这三大核心功能全面地明确了公共卫生该做什么。

4.吴仪定义

2003年7月28日,中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公共卫生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公共卫生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民众和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实施监督检查,维护公共卫生秩序;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流行;教育民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公共卫生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促进人民健康服务。EpiMan Wiki

吴仪定义针对SARS危机后中国各界对公共卫生认识不清的局面,明确地提出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事业,强调公共卫生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吴仪定义的内涵和温思络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吴仪定义首次提出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有限责任概念,界定了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五大责任,并强调确定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必须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出发。吴仪定义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4.《中国公共卫生》定义,2009——曾光和黄建始提出的最新定义

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预防保健与必要的医疗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公共卫生的简介

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差距的。为了能够公平、效率、合理地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公共卫生。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对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国外,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政府的干预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并有利于监督和评估。而在我国,农村的部分行政决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视一些可以短期收益的项目,削弱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行政干预力度。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尤其是对于农村公共卫生的政府职责更是含混不清。因此,尽快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以利于各自履行其职责是当务之急。

我国公共卫生的内涵及领域对此至今尚无统一认识和明确定义。尽管在中央文件中多次出现“公共卫生”的字眼,但是对其内涵的认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国应有相应的权威机构(或授权研究机构)来界定公共卫生的内涵和范围。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工作中集中指导,分级管理。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制定公共卫生任务和健康目标的职责;省级政府负责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发现省内的主要卫生问题,为中央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指导地方政府的具体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公共卫生任务,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卫生保健需要。公共卫生资金也应实行分级筹措。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

主要应为三个方面,即中央、省和地方。其中中央政府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省级政府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地方政府则负担部分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维持经费等。

哪些卫生服务应该纳入公共卫生范畴

实际上,就医学领域的分类而言,“公共卫生”一词的内涵还是比较清楚的:针对社区或者社会的医疗措施,它有别于在医院进行的,针对个人的医疗措施。比如: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各种流行病学手段等等,当然并不是完全针对传染病而言的。当经济学家(包括卫生经济学家在内)提到“公共卫生”一词时,他们并不完全是在指“公共卫生”的医学内涵,而是在说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应当由政府来支出的健康服务或者手段。

公共卫生工作的最佳模式应该是:政府行为+科学技术+社会动员

公共卫生的3个核心功能:评价(As—sessment)、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和保障(Assurance)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重点教案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重点 第一章公共卫生学的特征与职能 公共卫生: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行动,社会、团体、公与私、社区与个体的知情选择,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与艺术。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源,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务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 公共卫生组织的职能和任务: 1. 评估 a.监控健康状况 b.诊断或调查健康问题 2. 政策制定 a.告知、教育并赋予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 b.动员社区合作 c.制定政策和规划,支持健康行动 3. 保障 a.执法,保健康 b.提供个体保健服务,确保保健供应 c.确保高素质人力资源 d.评价卫生服务效果、质量及可及性 公共卫生的方法: Define the health problem.明确健康问题 Identify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blem.识别与问题有关的危险因素 Develop and test community-level interventions to control or prevent the cause or the problem.开发与验证控制或预防病因或问题的社区层次的干预措施 Implement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实施干预措施,改 善人民健康 Monitor those interventions to assess their effectiveness.监控这些干预措施,进行效 果评价 五项公共卫生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国家、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乡镇(街道)卫 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民区)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 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血等) 医疗救治体系:(急救中心、传染病医院、供血机构)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应急办+以上部门+大专院校专家组成应急处理专家委员会)监测、预警和报告信息网络体系:(卫生信息+社会信息)

最新 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课程改革措施-精品

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课程改革措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各医学院校根据不同整合理念和目标,纷纷开展基于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整合探索和实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科人才,应创新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医疗和基本服务能力。《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自主开发的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可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一、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核试卷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 1、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位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 、3 B、4 C、5 D、6 2、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 、3个月B、1年C、半年D、两年 3、BMI 是指:( ) A 、身高与体重的平方B、体重与身高的平方 C 、身高与体重的平方比D、体重与身高的平方比 4、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对象是:() A、辖区所有人员 B、辖区部分人员 C、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 D 、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及非户籍居民 5、重点人群是指:() A 、患有高血压的人群B、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C、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 D、0~6岁儿童、孕产妇、老人 6、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保存档案 A 、更新信息B、监督管理C、整理汇总D、记录补充 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8、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目标值是多少() A、﹤3.9mmol/L B、﹤7.0mmol/L C、﹤10.0mmol/L D、﹤7.8mmol/L 9、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的等级分为() A 、6级B、5级 C 、4级D、3级 10、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是() A 、40元B、45元C、50元D、55元 二、多选题 1、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备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

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计46分,每空一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包括居住()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相应记录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与()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 6、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和()等。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和() 8、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 9、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 10、新生儿出院()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 11、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在()、()进行随访。 12、乡镇卫生院(),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 1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委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4、每年进行()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15、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儿童和()。 16、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分钟。 17、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和()。 18、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次面对面的随访。 19、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和()等方式。 20、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克,食盐量是()克. 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享受的服务。 二、选择题(单选题)(共计20分,每题一分) 1、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等 A、接诊记录 B、会诊记录 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2、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 B、4 C、5 3、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种。 A、12 B、5 C、9 4、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次健康宣传栏的内容。 A、8 B、4 C、6

全球化与公共卫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4744639.html, 全球化与公共卫生 作者:赵健美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238-01 【摘要】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在发展世界经济合作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带来了诸多不良 影响,使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世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和非传染性疾病增多等问题。期间形成许多各国合作形式的世界卫生组织机构来应对当前局势,中国也积极加入到其中行列,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并深化国内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改革。 【关键词】全球化公共卫生安全慢性非传染疾病 全球化是国家之间的人和物的交流,如跨过企业、旅游业不断发展。全球化使国家之间联系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越来越紧密,伴随产生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成为全球议题之一。在全球化时代 ,公共卫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尽管现在的抗菌药物和疫苗开发、公共卫生环境改善,但传染性疾病依然并将长期存在。事实上不仅有新的疫情不断爆发,如HIV/AIDS、SARS等,还有熟悉的疫情复发,如肺结核、霍乱等。迁移率加速致病菌的传播,而城市化作为全球化的一分严重影响农村的生存环境,增加疾病的蔓延速率。历史上,感染疾病例如瘟疫、天花和霍乱的蔓延是由贸易、军队活动相关的移民所引起的。现代交通运输更加发达,病原微生物的蔓延速度也更快。Grais 等人对这种改变做了一个假设研究:如果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菌株以2000容积率水平空气传播方式回归,那么将会形成更大 规模的流行病,发病数量可能会高于报道数量的188%[3]。旅游和移民不是影响传染病传播的唯一因素,疾病的监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疾病监控包括传染性疾病发现有滞后,国际健康保障药物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下严重供给不足,尤其是传染病控制药物疫苗和抗生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持续稳定的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比率的疾病,甚至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传染性疾病。城市化、跨国食品公司促进食品生产与销售是NCDs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4]。国家通过税收、审核、广告宣传限制等措施促进公共卫生健康保障,但是全球化在提高烟草和酒精消费量的同时,以贸易和投资的形式侵蚀着政府政策干预。目前国家公共卫生政策重点偏向于全球化的传染性疾病、对于高发病率的 NCDs也应有足够的重视。 二全球化公共卫生体系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 篇一:2012年某某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 2012年**市中医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 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我院的公共卫生工作也有条不紊的深入进行,现将201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1、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制定了2011年-2015年的公共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建立了以**院长牵头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副院长具体负责,并定期负责召开公共卫生工作分析会议,及时对近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3、以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复评为契

机,进一步修订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规章制度,并编入医院的《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并下发到各个科室学习和落实,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二、依法执业 认真开展“依法执业,守护健康”活动,对医务人员开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和执业医师法培训,并建立依法执业工作台账。落实“两非“行为的宣传教育活动,与妇科、B超室人员签订《打击“两非”行业自律承诺书》。 三、健康教育工作 1、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各科室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并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院工作考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落实必要的设备、经费。在门诊改造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开发健康教育 园地。宣传普及《健康素养66条》、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和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在住院部的各楼层护士站设置健康教育专栏

并定期更新资料。编印具有中医特色的12种传染病、4种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约万张,在医院门诊、住院部等人员密集处印发给来院病人及陪同家属。每月定期更新健康疾病预报。按时对新进职工开展健康促进理论知识培训。开展无烟日活动,巩固无烟医院创建成果,对控烟巡查员、监督员进行培训,落实劝阻行动。并配合卫生日开展爱牙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活动,渲染卫生日活动氛围,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及时预防疾病。 2、组建涵盖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口腔五官科的8名健康教育讲师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让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为社区百姓送去养生知识、中医药知识等健康知识。今年来共登记开展健康讲座12次,为近千名**市民讲课。 四、传染病防控工作 1、健全传染病疫情管理小组及疫情

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五)全科医疗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是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卫生技术服务,2017年服务内容已增至14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全科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是立足于社区的基本医疗,其任务包括患者首诊与处置、慢性病管理、临床预防、健康教育等。所以,全科医疗的部分业务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如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等,只有通过全科医疗服务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项目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也不同程度涉及全科医疗工作,全科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参与。 (六)全科医疗与舒缓医疗的关系 舒缓医疗(palliative care)又叫姑息治疗,是为无法治愈患者提供对症治疗。舒缓医疗的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解除患者临终痛苦和不适。舒缓医疗不建议患者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也不容许借“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患者的最后时日尽可能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无法治愈的终末期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在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舒缓医疗,也可以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居家接受舒缓医疗。从节约资源和亲情的角度看,在社区或居家开展舒缓医疗更具有优势。随着舒缓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居民生死观的进步,许多终末期患者或晚期癌症患者更愿意回到社区或家中接受舒缓医疗,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全科医疗是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照顾的专科医疗。全生命周期包括生命的终末期,而生命终末期的医疗照顾常以舒缓医疗为主。全科医疗关注的是人,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照顾,与舒缓医疗关注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生命末期患者的舒缓医疗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之一。全科医疗利用基本临床技术为社区居民和患者提供优质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也能满足终末期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的需求。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重点公共卫生项目执行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重点公共卫生项目执行进度 ――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点公共卫生项目 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 2010年10月11日 同志们: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关键、也是各项任务最重、改革中各种问题凸显的一年,今年的既定目标任务能否落实,对于实现医改近期三年(2009-2011年)目标任务非常重要。大家知道,近三年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我省还增加了一项中医药改革工作,共是六项改革。从我省的情况看: 全省新农合筹资标准逐年提高,人均筹资标准已经达到150元,新农合管理软件已经开发完成,门诊统筹和实时实地及时报销逐步推开;全省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分别占同类机构总数的81.07%、44.16%、35.25%。庆阳市和金昌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白银市、酒泉市、平凉市和临夏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比例达到97.02%、70.23%、57.21%和 55.82%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8.4亿元,重点建设28个县医院、50乡镇中心卫生院和35个城市社区卫生中心、490个村卫生室、3个精神卫生中心、2个市州中

医院,目前项目进展基本顺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市州方案全部批复,中央和省级人均13元补助资金已经全部落实,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正在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在庆阳和金昌两市进行试点。总的来说,今年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省上调研和统计掌握的情况来看,部分工作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与卫生部签订的目标责任状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省上今天召开会议,主要是对一些重点工作进行梳理,查找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弓I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实施单位的重视,认真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下面,我重点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点公共卫 生项目工作情况作一通报,并提出相应要求。 一、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通过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使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是节约看病费用的根本策略,是基层卫生服务模式从看病诊疗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 今年2月28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省政府把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15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 民生工程来抓。省卫生厅把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医改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讨论、实地调研、咨询专家、征求意见等形

全球卫生

全球卫生(基本概念类术语) 作者信息 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条目提交时间 2010-5-4 条目中文名 全球卫生 条目英文名 Global health 条目拼音 Quán qǐu wèi shēng 条目所属学科 卫生事业管理 条目分类 大条目 索引词 全球卫生 条目释文 1.定义 全球卫生也可称为全球健康,是以全球范围内人群的健康为关注点,而不是个别国家人群的健康。[1]它重点关注那些超越国家界限的或者具有全球政治或经济影响的健康问题。 [2]它也被定义为这样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全球范围内人口的健康和实现全球范围的卫生公平性是被作为优先事项的。[3]所以,全球卫生就是关于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差距,应对跨越国界的全球卫生威胁的。[4] (Global health is the health of populations in a global context and transcends the perspectives and concerns of individual nations.[1] Health problems that transcend national borders or have a glob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are often emphasized.[2] It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area of study,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at places a priority on improving health and achieving equity in health for all people worldwide'.[3] Thus, global health is about worldwide improvement of health, reduction of disparitie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global threats that disregard national borders.[4]) [1]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International" to "Global" Public Health. Brown et al., AJPH: Jan 2006, V ol 96, No 1. [2]Global Health Initiative (2008).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冕宁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冕宁县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预案。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 1.3.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其他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其他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

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我县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部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在我县行政区域内,1 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区)。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我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涉及2个以上市(州)。 (4)霍乱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市(州),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县行政区域内人员感染死亡的。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

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其免费内容 公示 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惠民政策,国家决定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九大项目,现对这九大项目及相关的免费内容作如下介绍。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在自愿与引导的基础上,积极为辖区内全体常住居民免费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并对健康信息及时更新,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 首先,可以随时到医院进行体检及咨询,免去挂号、排队等待等麻烦; 第二,首次建立个人档案的居民可以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及臀围,进行心肺等体格检查,医生会依据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对您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干预,使您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及时予以消除,并将上述信息记录在案,当患病时可以直接使用,省去许多麻烦。如有慢性病,也可缴费进行血糖、心电图及尿液分析检查等; 第三,建档后为居民发放健康联系卡、配备责任医生,免费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治疗的指导工作,包括妇儿、老年人保健工作,还将定期组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第四, 65岁以上的居民和65岁以下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每年为其免费体检一次,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第五,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社区居民免费进行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

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优生优育、传染病预防及辖区内重点健康问题凤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每月出版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并每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不定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与义诊活动等 3、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4、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并免费提供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测量、心肺等检查、免费做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经济条件许可时可进行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 5、预防接种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及第3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7、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对辖区内孕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并开展至少5次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对产妇进行2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访视指导。 8、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3个月至少提

公共卫生安全知识要点

中学生安全知识要点 一、社会生活安全知识 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发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远房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某种目的,常会以中小学生作为侵害对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要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

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的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 5、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震慑歹徒;动作要突然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6、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宜饮酒? 有些同学受家庭和社会影响,学会了喝酒,有的甚至养成了喝酒的习惯,这是有害无益的。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宜饮酒呢? 1、同不们正处在生长期,身体各个器官还很娇嫩,尤其是消化系统。因此,不能过多地承受刺激性物质。酒具有刺激性,所含的酒精对肝、胃等的伤害更甚。 2、喝酒会降低人的免疫力,酒后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强,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3、饮酒过量会伤脑,使同学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严重的还会使智商下降。 4、据实验,中小学生饮酒还会对身体的发育带来不良后果。 中小学生吸烟有什么害处?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要求在校学生不得吸烟,同学们应自觉遵守。 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对人体有害无益。研究表明,吸烟时烟雾中有许多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中小学生来说,吸烟的危害更大。 1、烟草在燃烧时会产生烟焦油,含有致癌物质,能诱发各种癌症。 2、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长期吸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3、吸烟不仅害己,还会污染环境,给他人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医院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

公共卫生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在副院长的业务指导下,负责全镇公共卫生和医院的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宣传健康教育知识。 2.、负责拟定公共卫生各项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做好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组织体检、掌握健康情况,并提出保健措施。 4、负责搞好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及全院传染病报告、登记、监测及人员培训。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6、组织本科人员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并对本科人员的技术考核、晋升、奖惩提出具体意见。 7、建立健康教育网络,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全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8、成医院临时安排的任务。

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职责 1、宣传、执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条例和各项优生优育政策,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2、定期检查、分析职工中的婚育动态,建立育龄夫妇生育、登记卡和独生子女登记卡,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保证晚婚晚育率、独生子女领证率两个百分之百的指标落实。 3、组织有关部门讨论认定职工子女中病残、低能儿的健康状况。提出是否需要生育第二胎的鉴定报告,交院务委员会审议。 4、对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职工的错误事实进行调查,并提出书面的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报院务委员会审议。 5、其他需要由本委员会研究处理的事项。 6、公共卫生科代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能,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职责 1.宣传、执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条例和各项优生优育政策,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2.定期检查、分析职工中的婚育动态,建立育龄夫妇生育登记卡和独生子女登记卡,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保证晚婚晚育率、独生子女领证率两个百分之百的指标落实。 3.组织有关部门讨论认定职工子女中病残、低能儿的健康状况。提出是否需要生育第二胎的鉴定报告,交院务委员会审议。 4.对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职工的错误事实进行调查,并提出书面的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报院务委员会审议。 5.其他需要由本委员会研究处理的事项。 6.预防保健科代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能,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公共卫生中级复习资料-资料】_卫生标准重点知识

卫生标准 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标准的基本特性:a、标准对象的特定性b、标准制定依据的科学性c、标准的本质特征 是同一性d、标准的法规特性。 3、标准化:是指以制定标准和贯彻实施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所以标准化是个 动态的过程概念。 4、标准化活动的基本特性:a、领域广泛性特征b、动态性和过程性特征 5、标准的分类及分级,以及它的代号和编号,都是识别不同标准、判定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的重要标志,是标准的基础常识。 6、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7、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8、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 标准。 9、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国家标准的编号有 国家标准的盗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构成。示例:G B(GB/T)×××××-××××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12通过19890401实施。 11、卫生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 准”。 12、卫生标准:是指为实施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政策,保护人体健康,在预防 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涉及人体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事项制订的各类技术规定。 13、卫生标准首先具有一般标准的基本属性和性质,同时又具有医药卫生科学的基本属 性和性质。 14、我国的卫生标准化管理工作,己经形成了卫生标准行政管理、卫生标准技术咨询和 卫生标准规划与计划编制等三大管理体系。 15、卫生标准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卫生标准具有目的性和相对性,应用性和效益型特征。 卫生标准的法规性质又决定了卫生标准具有统一性和优化型、规范性和目标性特征。

医院公共卫生科制度、职责(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医院公共卫生科职责 1、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卫生防病工作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各级各类医务员工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与技能培训。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评估、管理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结合实施辖区相关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和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制定、实施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3、及时收集、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 4、承担传染病疫情和疾病监测以及责任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收集、报告相关信息;负责各类传染病和群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做好产科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卡介苗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5、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考核,监测和管理本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等。 7、健全相关组织机构,人员分工明确;建立健全疫情报告、传染病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8、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负责对就诊人员防控指导和健康干预。 9、承担妇幼公共卫生相关职责。 10、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临时交付的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 健康宣教工作室职责 1、负责制定本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3、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并对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考核。 4、负责本院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制作和各种健康教育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5、负责健康教育活动的检查督导。督导做到检查及时、督导具体,有督导,有整改。 疾病控制工作室职责 1、主要负责计划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疫情上报、卫生应 急等工作。 2、及时为本院出生的儿童进行两苗接种、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3、负责院内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报告工作,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的报告,做好免疫效果监测。 6、负责制定本院传染病防控规划、计划和工作方案,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负责对本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指导,具体组织、协调院内传染病管理及报告工作。 7、负责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妇幼保健工作室职责 1、负责制定本院妇幼保健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母婴保健法》和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2、负责对院内妇幼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考核。 3、负责院内妇幼项目的检查督导。做到检查及时、督导具体,有督导,有整改。 4、负责协助院内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产前筛查、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和妇女病查治工作,做好本院孕免工作统计和上报,做好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总结与安排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与安排 为进一步推进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完善和规各种制度,明确职责和 任务,并以此指导工作,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发扬成绩,弥补漏洞、改正缺点。为使我场的公共卫生工作更加规有序、保质保量、在过去的基础上更上新的台阶而努力。下面将2016年医院公共卫生的初步计划与安排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以院长负总责、各部门专兼职人员,辅助科室以及各生产队医生提供协助与支持。 (一)、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小组 组长: 成员: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安排 医院主管领导负责公共卫生全面工作,负责各项工作的管理、安排、督导、检查,督促。各个项目设具体负责人,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协调管理,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各项工作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1、居民健康档案:由负责辖区的人员负责:上库力地区主要负责人:各生产队由本单位负责人负责。 2、健康教育负责人: 3、妇幼卫生工作(含孕产妇健康管理)负责人: 4、0—6岁儿童系统管理负责人: 5、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负责人:各辖区负责人 6、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负责人: 7、卫生监督协管负责人: 二、主要任务目标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实现计算机管理。完成网上居民注册、激活、并将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交代给用户。以方便用户网上预约、挂号等。2016年,居民规化健康档案建档率≥85%,电子档案建档率大与85%,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96%。健康档案合格率大于96%。对于长期失防或已确认长期不在本地居住的居民应适当删减,但保留其纸质档。对外来人口在本地居住不足半年、或没有长期居住趋势的暂时不予建档。 (二)、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我院不少于12种,村卫生室不少于6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12次,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日宣传活动不少于6次。设置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定期组织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每年不少于6次,并利用现有条件使用宣传册、宣传卡、图版、标语等进行宣传。使居民健康宣传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三)、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健卡率达100%;2016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

第一季度公共卫生考试 B卷 带答案

2019年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季度绩效公卫考试(B) 一、单选题(40) 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第1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的“个人史”项中,询问内容是() A. 剖宫产史 B. 高血压病史 C. 自然流产史 D. 遗传性疾病史 E. 服用药物史 2.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的工作指标是() A. 产后访视率 B. 孕产妇管理率 C. 产前检查率 D. 新生儿访视率 E. 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 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产后访视率”的计算公式是辖区内() A. 产妇分娩28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B. 产妇出院后28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C. 产妇出院后7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D. 产妇分娩7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E. 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4.下列属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症状的是:() A.骨骼X线显示长骨头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改变 B.方颅、手、足镯 C.激惹、烦恼、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D.“O”形腿或“X”腿的出现 5.乙肝大三阳是指:() A.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 B.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 C.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 D.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 6.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的工作指标中,“早孕建册率”的分子是() A. 在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产妇人数 B. 在辖区内怀孕13周之前建册的孕妇人数 C. 在辖区内怀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D. 在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健康教育的产妇人数 E. 在辖区内怀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保健指导的产妇人数 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的服务对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