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剖析

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剖析
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剖析

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剖析

吴丹;吴凤平;陈艳萍

【摘要】从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水资源供给量、配置目标、配置手段等方面对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分析,深入研究水权配置以及水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提出流域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年(卷),期】2009(025)006

【总页数】5页(P76-80)

【关键词】水权;水资源;配置关系;流域初始水权配置

【作者】吴丹;吴凤平;陈艳萍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

京,210098;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工业技术

第 25 卷第 6 期2009 年 11 月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S PROTECIION V01.25No.6Nov.2009水口天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剖析丹,吴凤平,陈艳萍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从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水资源供给量、配置目标、配置手段等方面对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分析,深入研究水权配置以及水资源配置的相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

来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因而,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不仅应适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还应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水资源系统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具有如 图1所示的密切关系。其中一个系统的变化 将会同时影响另外两个系统朝正负两个方 向产生相应的变化。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不 仅提供生活生产材料(a),而且具有气候调 节(b)、水土保持(c)、环境美观(d)、旅游 娱乐(e)等功能;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也具 有很大的作用力.林业、渔业等生物资源掠 夺性开发利用(f)对生态系统的天然平衡会 造成破坏。生态系统依赖于水资源,水源的枯竭会导致植被退化(g)、土地荒漠化(h)、动植物大量消亡(i)等严重生态事件,而水质的退化(j)也会造成水资源使用功能的下降,造成对植被、鱼类等生态系统主体的严重损害。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系统也具有重要的调节、涵养以及水质净化(k)等功能。生图1 人—水—生态三系统的相 互作用

浅谈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7714271.html, 浅谈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王红云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3期 摘要:水资源配置不当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因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按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对策,确保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P74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利用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水资源现状,制定有效对策,对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 一、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弥补我国水资源先天不足、缺水严重的必然选择,包括合理安排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适时适度的实施外流域补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改善我国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状况的现实要求,包括研究制定生活生产与环境之间水关系的法规制约以及通过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促进污水资源化的措施。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外流域补水是必要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本区水资源是前提条件,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二、水资源配置不当的危害 水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区域整体处于巨大的环境风险之中,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亦不容低估。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拦截破坏自然水循环的现象,上下游间,地表水资源绝大部分被上游水库拦截,导致中下游河床大面积断流,河床干化,河道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作为生物基因库的功能大大降低。地下水超采又使得地表有效径流难以形成,没有有效的地表径流,河道的自循环能力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水,特别是生活污水,大部分未得到适当的处理,就排入地势低洼的河槽之中,致使中下游污染极为严重,致使农村生态、农产品质量和农民身心健康遭到破坏。 三、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深入研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

深入研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深入研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本文关键词:水资源,策略,配置,研究深入研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本文简介:摘要:立足于水资源合理配置这一中心话题,结合各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及保护现状,深入探索能够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水资源信息系统;随着我国 __水平的稳步提高,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消耗的水量与日俱增,部分地区逐渐出现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导致社会公众开深入研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本文内容:摘要:立足于水资源合理配置这一中心话题,结合各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及保护现状,深入探索能够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水资源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 __水平的稳步提高,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消耗的水量与日俱增,部分地区逐渐出现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导致社会公众开始对水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供给产生了恐慌心理。作为能够促进社会战略发展的经济性资源,水资源的供给情况直接关乎着国

计民生,因此当前亟待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最大限度体现出我国境内现有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1、优化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 只有不断优化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全社会范围内节? 加盟幕繁R馐叮? 真正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配置水资源的重 要指导思想。在优化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的时候,首先应当着手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市场机制,不断推进水权、水价以及用水市场的改革进度,逐渐构建符合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实际情况的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该地区的用水市场。同时,各地区水资源的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当尽早明确初始用水权的情况,逐步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强化有关部门对于水资源的调控管理,以便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科学转让,体现水资源配置到该地区的社会效益。其次,各地区相关部门还要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水利投资体系,向社会范围内广泛征集资金,对于合理的水利投资项目可以选择发行水利债券的方式,打造水利资源投资利用的新渠道[1].

水资源合理配置差不多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差不多概念 1.差不多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确实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爱护与治理。在中国,特不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要紧缘故: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专门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差不多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

现的。其差不多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治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进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以后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同意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讲,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查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水资源体系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xx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内容涵盖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是建立初始水权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的基础,是贯彻落实《水法》、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治水新思路的体现。 为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陇东煤电化基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为政府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根据华亭县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结合《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阶段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XXXX年X月受华亭县水务局的委托,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承担了《甘肃省华亭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基础资料收集,于XXXX年X月初完成了初稿,交华亭县水务局征求意见,X月初完成送审稿。 编制本规划报告的技术路线、调查评价方法、技术标准主要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甘肃省的有关文件及技术报告为依据,以收集现有的气象、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水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资料为基础,以XXXX年为基准年,调查收集了华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各部门需水量等基本数据,整理统计水文站实测的径流资料,计算了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纳污能力。评价成果涵盖了水资源数量及多年变化趋势、水资源质量、水污染现状,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

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与保障、规划工程总体布局、效益评价等相关内容,并对远期(XXXX年)经济社会各部门需水量做出了趋势分析和预测。 规划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对华亭县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调查评价,对全县各类现状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规模等指标进行复核,具体分析了各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变化规律,通过节水潜力分析,确定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和节约用水计划;以水功能区划为基础,提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目标与具体措施和计划;通过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其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区域内水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协调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提出区域内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本次规划在进一步查清全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需水总量、节水、水污染防治为控制目标,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需求对全县水资源进行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全县未来产业布局、能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提供了以水定发展的决策依据。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华亭县水务局和统计局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短、工作任务大及基础资料的局限性,报告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谨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二X一二年九月十日

水资源合理配置诠释

水资源合理配臵诠释 王士武、陈雪、郑世宗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水资源水环境所,杭州,310020) 摘要:从水资源合理配臵的定义出发,全面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臵的范围、原则、机制、手段、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臵原则机制手段途径模式 1、水资源合理配臵的界定 配臵是指配备、安排[1]、[2]。资源配臵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一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3]。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对水资源合理配臵的定义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臵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4]。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臵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臵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所以水资源合理配臵可以进一步界定为: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臵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时间上和空间(包括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上进行的调配。 2、水资源合理配臵的内涵 2.1 水资源合理配臵的范围 水资源合理配臵的范围一般是在流域范围内或特定区域范围内。 在流域范围内,由于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协调,通过流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以及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以及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1.再生水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也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水,一般为二级处理,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临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 再生水水源保证率高,水质、水量相对稳定的优点,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一般而言,城市供水的80%将会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可以再次循环利用,但实际利用率较低,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为8.5%。这其中存在这很大的提升潜力。我国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规模远远不够,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有:再生水厂与管网建设不同步;出厂管网与管网建设不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价格不合理,销售形势不理想,再生水生产企业在经营上很难实现盈亏平衡,无法继续再生产。 2.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迅速占领市场,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而限制我国海水淡化的因素也有很多:设备的国产化率低,多级闪蒸、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是当今海水淡化的三大主流技术。其中大部分设备都是进口,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海水淡化的成本;高能耗的制约。 3.雨洪水 雨洪水主要是因为在较短时间内较大强度的降雨或者持续强降雨而形成的洪水,简称雨洪水。雨洪水分为雷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锋面暴雨洪水。利用实例:北京奥运会场馆。 国家体育场等雨洪利用系统的功能是将体育场用地范围内的降雨变为可用的水资源,即回收雨水和将雨水处理后回用。系统主要由雨水收集管道、贮水池、泵送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回用水供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主体设施大部分建设在体育场建筑室外地下,与景观体系融为一体。在鸟巢、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五棵松体育馆等15个奥运场馆及设施中应用了雨洪利用系统,年平均雨水利用105万吨。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 1..尽快实现水事务统一管理。 2.建立合理的水价结构和水价体系。 (1)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2)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形成机制。(3)合理制定海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供水价格,对不同企业不同水质标准制定不同的水价政策。 3.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工程措施。 (1)要扩大再生水回用范围。(2)加大海水的开发利用。(3)加大微咸水

水资源节约保护及优化配置

水资源节约保护及优化配置 发表时间:2017-10-16T11:21:29.9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作者:杨振毅 [导读] 从我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日渐严重。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水资源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也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积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着水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有鉴于此,本文中主要分析水资源节约保护及优化配置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节约保护;优化配置 引言 从我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日渐严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重视。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解读。 1、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m3,折合年降水深为628mm,多年平均地下水年补给量为8250亿m3,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041亿m3。尽管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大,但人均值偏少,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6.70%;每公顷耕地占有的年径流量为28551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2.70%,由此可知,我国总体上仍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 我国所属气候带较多,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情况。时间分布上,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其他月份雨量较小;空间分布上,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较少。南方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量较为分散。总体上,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随着全国城镇化、工业化过程的推进,社会的总体用水需求也在急速增加,全国年均缺水量逐年提高,供需矛盾亟待解决。 2、水资源保护问题分析 2.1保护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水资源保护只是从环境方面加强管理,并没有从水资源治理上着手,再加上缺乏相关规范制度,对水资源加强保护,以至于形成分散管理的不良局面。而且现在这种分散管理的模式根本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更不能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化改革管理体制。 2.2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现阶段,我国用水单位和个人普遍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水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再加上在农业灌溉上,大多数实行的是漫灌和渗漏,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仍旧没有实现全面推广,水资源的消耗比较大,用水的效益相对较低。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过于浪费,由于部分城市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工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更新不及时,新兴技术产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多数地区的工业单位产品耗水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3水环境治理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足,导致水环境恶化非常严重。并且,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水质备受影响。目前,我国水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还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水污染治理的力度,污水治理设施和配套设施投资明显不足,河湖水域的养殖业缺乏科学合理化管理,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根本不能适应新型排放规范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难度。 3、水资源节约保护及优化配置分析 3.1 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水资源保护体现在对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率,以及防止污染上,而两者的顺利实施,都需要所有人积极参与,并不只是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即可。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实现积极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并针对工业、农业、城镇用水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同时,还要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可行的相关政策,在政策上引导人们加强水资源保护,这对于国家实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整体效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充分合理利用多元化方式 我国水资源总量非常大,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首先,就农业用水来说,对水资源的威胁主要在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和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鼓励人们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以此促进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次,对于工业而言,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污水治理,制定完善的、严格的检验标准,不达标的污水不能随意排放,还要及时更新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排污的合格标准。最后,就城镇用水浪费的情况来说,可以适当提高水价,采用经济杠杆的形式,督促人们节约水资源。 3.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我国工业用水循环率比较低,这就说明我国工业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还存在一定的空间。因此,工业工厂应该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更新生产设备,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社会而言,应该充分合理利用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吸引资金到水资源保护上,从技术上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有利的保障,并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积极开发新设施设备,为水资源的有效检测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储备。 3.4 避免资源破坏,确保合理开发 水资源的开发中,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是其主要构成。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统筹规划,科学开发,禁止出现先破坏再修复的利用方式,建立起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预先对水资源形成保护,制定可持续的利用措施,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接受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说,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寻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水资源体系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以往的水资源系统,研究的是如何对国民经济起到保障作用,即研究水资源量对国民经济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进行有效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入口的增加,用水量迅速增长,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从而也唤醒人们对如何利用水资源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研究水资源数量上的合理分配,还应研究水资源质量的保护;不仅研究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效益和人类生存的需要,还应研究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不仅研究如何满足当今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还应研究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因而,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不仅应适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 一、绪论 1.根据规划的目的与要求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两个层次。 宏观和工程 2.在研究水资源供需状况时,特枯水年应选频率P=()的年份。 95% 3.水平年指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达到一定水平的年份,以下不属于常用水平年的是 历史水平年 4.水资源保护是指为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采取一系列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措施,其内容不包括防止()。 洪涝灾害 5.最常见的两类水资源分区一是按水系分区,二是按()分区。 行政区 1.正确的用水分类是() 河道内用水和河道外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 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消耗性用水和非消耗性用水 2.非常规水资源包括() 再生水(中水)、雨水 3.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是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水资源配置、需水预测、水资源评价 4.通常讲水是() 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5.水(或水体)具有四大功能,其中包括() 文化功能、生态功能、资源功能 6.通常所称的常规水资源包括()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7.水资源管理手段包括() 技术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二、水资源评价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类? 5 2.当评价区域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或者虽有短期实测资料但无法展延时,不可以采用以下什么方法推求河川经流量()? 开采实验法 3.某地区由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下渗水量减少,水集中到通过该地区的一条河流,使该河流年径流量增大。为保持该河流天然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对资料系列应()。 进行还现改正 4.下列什么方法不是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方法()? 水文比拟法 5.在水资源质量评价的标准对比法中,对于n个水质参数,相应地有n个水质类别的单项评价,从中选出(),作为该地表水体的水质类别。 最差的水质类别 1.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区域划分为哪几个区域()? 混合区、山丘区、平原区 2.下列属于水资源综合评价的是()。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水资源紧缺程度综合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3.在进行地表水资源量的评价时,若评价区域缺乏实测径流资料,则可才有下列哪些方法推求河经流量()? 蒸发扣减法、水文比拟法、参数等值法 4.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目标可以采用()。 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最大、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最小 三、需水预测 1.生活需水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达到某种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水量,通常不包括() 公共建筑用水 2.工业需水量是指工业生产需要()。 从水源地的取水量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实施节水灌溉的几点意见 沈荣开张蔚榛 我国水资源南北差异很大,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状况极不协调,就黄、淮、海地区而言,其耕地密度是全国平均值的2-4倍,而耕地平均水资源却为全国平均值的1/4-1/8,人均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3-1/7。为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使用率已接近极限。地下水超量开采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沧州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已达94.Om(1994年资料),并与衡水漏斗连成一片,水井出水量减少并造成地面沉降等环境灾害。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造成海水入侵,其范围在辽宁省达366.3km2,山东达61.9km2。一些中小河流内陆化,自1994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和河段越来越长。河流来水减少,使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土地沙化,缺水已对整个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工农业及城乡居民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长率要大于农业用水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在未来水资源的分配中,农业用水所分得的份额将越来越少,在农业用水中,若渔、牧、副用水比重加大(这是必然的),则种植业灌溉用水就成为最紧缺的用水部门,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在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研究农业节水的实施策略和途径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水资源,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当地水资源是指当地的降水,由于降水而产生的地表径流、降雨入渗蓄存于地下水面以上地层中的土壤水及渗入深层而形成的地下水。根据田园教授提出的农田用水量的概念,即除城镇工副业用水以外的农业区平均到单位面积上的用水量(以mm/a计),它包括:耕地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非耕地蒸发量(E)和人畜用水量。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黄淮海平原的山东、河北、河南等18个地区的调查资料分析,农业用水量的大概数量为:黄河以北地区复种指数为1.5-1.7,土地利用系数(或耕地率,即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约为2/3,农业用水量为550-650mm/a;黄河以南地区,复种指数为1.7-1.9,耕地率约2/3农业用水量为650-750mm/a。在作物年产量达到6000-6750kg/hm2水平时,年缺水量约为50~lOOmm。上述估算说明,在降雨量和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 黔西南水文水资源局戴莲莲 摘要:对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的综合评价,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从综合评价的程序内容以及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标设置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以求为促进我国水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评价体系 一、前言 分析确定最佳的配置方案是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难点。随着决策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复杂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决策理论诞生了,为合理性、科学性和民主化决策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对某个研究区域而言,给决策者和决策机构提供出最合理的科学方案,必须结合区域水资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建立能够衡量和评价各种配置方案的一般评价指标体系。要考虑到水资源合理配置受社会、政治、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确定出各配置方案所涉及的一系列指标值,再用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模型进行合理配置方案评价。 二、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理论 1.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综合评价就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综合评价的目标,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以构造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然后对这蝗指标进行指标赋值并确定其权重系数,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价值,以此进行排序和评价。进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在社会经济现象中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之也产生了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其特点各异,但基本步骤大致相同,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综合评价的目的和目标。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综合评价,评价事物的哪个方面,评价要说明什么问题,评价的结果是针对什么相关的目标等等。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一般的综合评价问题都属于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因素构成的总体现象,在因素分析中,一般至少要分三层进行总目标分解。第一层次是总目标层,说明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所要说明的内容:第二层次是目标层的主要因素分解,又称准则层,是对各分析评价指标的类综合。最后一层是指标层,由各项具体的指标组成,每项指标都反应了复杂现象总体的相应方面的具体状况。 (3)确立评价指标值和规范化方法。评价指标可以采用不同的综合指标形式。如定量指标可采用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等,定性指标可采用不同等级的描述等。为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可采用各种相应的指标规范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以保证综合评价合成的需要。 (4)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的权重大小对总体综合评价的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同一组指标特征值,权重不同,会导致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结论。 (5)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指标合成,求得综合评价值。目前用于综合评价的模型已有多种,各种评价模型要针对不同的指标特点和评价要求灵活选用。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是保证综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重要基础。 (6)利用综合评价值,对被评价的不同对象进行比较和排序。综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

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创建人水和谐 龙岩市水利局优化水资源配置课题调研组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根据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把龙岩建成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目标,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比较全面地总结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对策。 一、龙岩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龙岩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08.2 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88.55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6574 m3。据有关资料,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 m3,福建省人均水资源量约为3300 m3,因此,从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上说我们算是相对富水地区,但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00 m3/人·年)。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我市水资源量的时空差异大,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丰枯相差悬殊,汛期(4-9月)水量占全年的74.5-80%,枯水期(10月-次年3月)水量仅占全年的20-25.5%。2004年在连续三年干旱情况下,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8%。

区域差异方面,如龙岩中心城市,预计2010年人口达40万,届时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至1600立方米,进入国际通常定义的“水资源紧张区”行列。此外,全市还有连城的文亨、林坊、隔川,武平的岩前、十方,上杭的庐丰、蛟洋,永定的培丰、坎市,长汀宣成及新罗适中等局部区域在少雨情况下极容易产生缺水。 地下水方面,全市具有规模开采价值的岩溶地下水分布不广,但作为较干净的水源,在我市区域供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市具有规模开采价值的岩溶地下水开采情况见下表。 龙岩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日 名称允许开采量开采现状备注 龙岩盆地27.885(含地热水)15.0 核心区开采已饱和连城盆地 2.65 1.77 长汀盆地 3.6 2.27 南部饱和 雁石盆地6.26(其中工业集中 区3.12) 0.79(工业集中 区) 适中盆地4(其中工业集中区 0.8) 0.37(工业集中 区) 高、坎、培8.9(其中高陂3.6、 坎市2.6、培丰2.7) 1.8 开采现状为规划现 状年2004年 岩前盆地 4.15 0.57

中国水资源态势及合理配置试卷89分

1、整个中国都处于海洋性气候。 正确 错误 2、中国水资源一共有十大流域。 正确 错误 3、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得中国北方地区雨水增多,慢慢湿润。 正确 错误 4、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 正确 错误 5、黄河、淮河、海河区要实行严格的节水措施。 正确 错误 6、我国的西南诸河主要是一些国际河流。 正确 错误 7、西北诸河区为资源性缺水和水污染严重地区。 正确 错误 8、珠江、东南诸河区要严格遵守节能减排规定。 正确 错误 9、从近期看,中国北方的水资源总水量没有衰减。 正确

错误 10、我国水资源均匀分布。 正确 错误 11、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就是流域的总水量。 正确 错误 12、最小的生态用水就是河道里的常流水,就是维护河道基本功能的用水量。 正确 错误 13、当地水资源总量中可供河道外最大利用水资源量,叫水资源可利用量。 正确 错误 14、如果我们挤占了河道内最小的生态需水,河流的生态系统就会恶化。 正确 错误 15、河流的洪水量是可以有效控制利用的。 正确 错误 16、我国西北的人均可利用量大约是1650立方米,北方五区就是松花江、辽、海、黄、淮流域的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只有359立方米。南方水资源比较丰富,南方的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达到1100立方米。 正确 错误 17、在我国的总用水量中,城镇居民用水占了极大比重,其次是工业,再其次是农业。 正确 错误

18、地表水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是黄河区,达到88%,已接近水资源量可利用的上限。 正确 错误 19、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是海河流域,达106%。 正确 错误 20、我国水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譬如引起河流断流,但并未使湖泊萎缩和湿地退化。 正确 错误 21、地下水超采会造成地面沉降,以及沿海地区地下水的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 正确 错误 22、全国地下水开采量都没有超采。 正确 错误 2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是资源结构的瓶颈之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比较严重。 正确 错误 24、我国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从现在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正确 错误 25、尽管目前城镇,工业和农业废污物的大量排放入河,但仍未超过河流的纳污自净能力。 正确 错误 26、我国水资源现状,决定我国北方还未到严重的缺水程度。 正确

对于如何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对于如何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摘要]文章阐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对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对今后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配置水平衡测试水资源规划 中图分类号:tv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7-533-01 some insights into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yu yanni,wang kai abstract:the meaning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s present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dur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at analysis,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which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ater balance test;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刻不容缓。本文以山西省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2.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水资源配置的一点看法

对于云南省水资源配置的一点看法 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引自《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下面将分成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发展历程、目前水资源配置的主体框架和思路、云南省水资源配置拙见三个部分来阐述。 1 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发展历程 结合国家科技攻关和水科院水资源所做工作,水资源配置分为如下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①萌芽 20世纪60年代关于水库优化调度是水资源分配研究的萌芽; ②水资源评价阶段(“六五”攻关)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分析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问题的基础。由于华北地区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1983年国家将《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列为“六五”(1981~1985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38项,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该项目包括9个课题,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等单位承担。“六五”攻关中对水资源评价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比较科学全面的对华北地区水资源数量、质量和特点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了大量水文水资源观测站点,为后期的水循环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 ③“四水转化”与地表水地下水联合配置(“七五”攻关) 继“六五”之后,“七五”(1986~1990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57项,《华北地区及山西能源基地水资源研究》课题在“六五”期间对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水分运移观测资料,探讨了包气带水分的运移规律,分析了降雨入渗补给机制和变化规律,在理论和实际计算上均有所创新。报告中研究了农田蒸散发和潜水蒸发规律、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新的潜水蒸发计算公式。在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对非饱和土壤水零通量面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在入渗补给量和蒸散发的计算中应用,并通过小区实验研究和大区水均衡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平衡分析和“四水”转化规律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化认识“四水”转化规律,提高水资源评价精度以及指导农业节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配置调度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水循环分析,以及水均衡观测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区域“四水”转化关系,提出了华北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及水资源可利用量等评价成果,并开展了华北地区节水、地表地下水联合运用、规划水平年的供需平衡分析等,初步形成了华北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科技支撑。“七五”攻关将水资源分配的概念从以水库调度为主要内容的地表径流分配推进到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调控,并考虑到了地表水文过程和地下水转换的动态关系,从水源上扩展了配置的口径。此阶段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已现雏形。

水资源优化配置

大型灌溉区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研究 以新疆渭干河灌区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提出了递阶模型择优的方法,合理地解决了多水源、多用户、多保证率的问题。 本文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将全灌区整个水资源系统按行政区域分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子灌区,各子灌区还可继续划分成更小的子系统,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子模型,用这些子模型在不同层次比较真实地描绘整个系统在空问上和时间上的耦台关系,再逐层协调,实现全灌区整个水资源系统的优化。由于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了尽可能使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性,因此优化规划中选用以模拟技术为主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 渭干河灌区水资源优化分配是一个大型的复杂水资源系统的求解问题按行政区域将整个灌区分为三个子区: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三个子区之间由库、沙、新总分水闸(闸I)处的渭干河管理处藉以调配各子区之间渭干河年可供水量。 3,1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子系统优化(第一层)的数学模型一一一一一一非线性规划模型 由于各子系统内灌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十分相似,只是工程数量、分水结点有所不同, 故可采用统一的数学模型。 2)目标函数 灌区水资源优化分配目的是实现灌区经济实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选取各子灌区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 3.1.2 大系统协调(第二层)的数学模型?一一非线性规划模型 第二层主要解决全系统的可供水量在各子系统间的最优化分配问题,即确定各子系统 按旬分配的最优分配水量。第二层含有渭于河上游克孜尔水库以及一些非线性约束方程,故 本文也采用非线性规划来求解。 (1)目标函数大系统总的优化目标是全灌区经济效益最大。 模型计算 首先根据多年经验假设三个子系统的渭干河可供水量按旬的分配量,三个子系统分别 进行优化计算,从而求得各子系统的经济效益及相应的子系统内部各用水户的水量分配 和农业生产布局,然后将第一层子模型优化的各种作物面积F.,反馈到第二层,作为已知 条件,进行第二层优化计算,求得相应的子系统最优的分配水量,并将其传递到第一层。如此 整个系统在两层中反复交替择优,直到满足规定的协调迭代收敛条件; 结语: (1)本文采用分解协调原理,建立起两层的大系统优化分配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各子系统的不同特 点,又照顾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比较符合该地区水资源优化分配的实际情况 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 基于多目标非线性规划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水源、多用户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用水费用和区域均衡性多个目标,构造了一个新的非线性综合目标函数. 以需水量和可供水量为约束条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函数最优值. 将该模型用于某市水资源分配,获得了3 个规划水平年在3 种保证率条件下的优质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优化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并为未来水资源分配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提出的模型具有参数设置灵活等优点, 具体目标如下:1) 用水收益最大;2) 运营成本最低;3) 区域水资源供需尽量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