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最全整理)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最全整理)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最全整理)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4.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捐赠公积

(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累计折旧

(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或

资本公积

3.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等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4.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借:材料物资

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长期借款

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3.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4.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

1.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3.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4.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5.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折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额的合计数)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应摊销的折价金额)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7.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三、商品购进、销售、储存、加工及出租(一)商品购进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

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2.进口商品

(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借:商品采购

贷:外汇价差

(2)如以离岸价成交,对外支付运保费等,按实际金额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3)支付进口环节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进口商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购进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如商品进价小于商品售价,应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下同)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2)商品购进,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商品入库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等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3)商品购进,先验收入库后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红字)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红字)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4.农副产品收购

(1)自营收购

①按实际支付的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计算收购的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③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收购价款和应交的产品税等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预购

①发放预购定金时,按实际发放金额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收到预购农副产品,按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预付帐款

补付不足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预付帐款

③计算收购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④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价款和应交纳的税金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5.购进商品溢余和短缺

(1)购进商品的溢余发生商品溢余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银行存款

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2)购进商品短缺与损耗

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转销的短缺及损耗,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短缺金额)

贷:商品采购(商品短缺金额)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②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商品销售

1.商品销售的实现

(1)国内销售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按商品售价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②采用委托银行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发出商品时支付的代垫运杂费

借:应收帐款

办妥托收手续时,按商品售价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收到商品价款及代垫的运杂费时,按实际收到帐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③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收到购货方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时,作为销售实现借:应收票据

贷:商品销售收入

商业汇票到期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如在票据到期前,持汇票向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取得银行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④零售商品销售,每日营业终了将销货款送交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出口销售

①出口商品收到运输部门的有关单据并向银行办理交单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出口商品应退的税金作为冲减出口商品销售成本处理企业每月计算应退的退税收入借:应交税金

贷:商品销售成本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③商品出库后到办妥运输手续前发生的费用作为经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④收到银行的结汇水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⑤期末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而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应收帐款”和“汇兑损益”科目

⑥按合同规定应付国外的佣金直接认定到商品的佣金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

不能直接认定的累计佣金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分期收款销售

①发出商品时,按商品进货原价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等

贷:商品销售收入

③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商品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1)商品销售退回

①本月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应冲减本月的销售收入。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

②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销售退回,还应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2)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

①发生销售折扣与折让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金额)

销售折扣与折让(折扣和折让金额)

贷:应收帐款(应收帐款全额)

②结转销售折扣与折让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折扣与折让

3.商品销售成本结转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在商品销售时按商品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月份终了,可以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分柜组分摊法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三)商品储存

1.商品调价

(1)调整商品进价商品进价的调整,一般不再调整库存商品的价格和进销差价,故可不作会计分录。

(2)调整商品售价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调价时可不作会计分录,商品销售时按调价后的价格反映销售收入。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调高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增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调低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减库存商品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2.商品削价

(1)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

①提取商品削价损失准备时,按实际提取的金额调整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商品削价准备

②用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指已销商品的售价低于进价的差额)借:商品削价准备

贷:商品销售成本

(2)不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损失直接在当期的损益中体现。

3.库存商品溢余和短缺

(1)商品盘点溢余在发生商品盘点溢余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报经部门批准后,作冲减“经营费用”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经营费用

(2)商品盘点短缺发生商品盘点短缺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代购代销商品

1.委托代销商品

(1)发交受托单位代销商品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售价)

(2)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

借:应收帐款——××代销单位(商品售价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差额)

经营费用(代销手续费)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平时按代销商品售价结转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月终,结转已销委托代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4)收到代销单位交来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货款净额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代销单位

2.接受代销商品

(1)收到代销商品(指不收手续费的实物代销方式)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接收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接收价的差额)

(2)接受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

贷:商品销售收入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接收价)

受托代销商品(商品接收价)

同时

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同时

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月份终了,已销代销商品与自营商品一并分摊进销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4)付还委托单位商品款,按商品接收价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

(1)代购商品(包括代理进口)

①收到受托单位的收购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②支付代购商品的货款并计算手续费收入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银行存款

(2)代销商品(包括代理出口)

①企业办理代销业务销售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②归还代销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收入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银行存款

(五)商品加工

1.自行加工

(1)发出用于加工的库存商品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加工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加工商品(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2)发生的加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总结计算题公式

一、原材料发出方法: 实际成本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划成本法→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购入计划成本 期初计划成本本期购入差异 期初差异++x100% (超支为﹢,节约为-)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二、库存商品:毛利率法: 售价金额法: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进价成本+本期购进进价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三、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减去净残值)x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 (原值-净残值)

第七章 年金A是指间隔期相等的系列等额收付款(不一定要间隔1年)复利→一笔款项的收付 年金→系列多笔等额款项的收付

款项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递延年金现值↑ 永续年金:无限期收付的年金(一系列没有到期日的等额现金流) - P =A/i 年偿债基金:知道终值F ,求年金A →与普通年金终值互为倒数 A =F (A/F ,i ,n ) 年资本回收额:知道现值P ,求年金A →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倒数 A =P (A/P ,i ,n ) (1)一年多次计息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实际利率i =(1+ m r )m -1 (r 为名义利率,m 为每年复利计息次数) (2)考虑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1.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方法 项目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资本公积等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情况

文档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 1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 2发出存货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 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月初库存存货+?+∑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本次进货数量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 3材料成本差异

文档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100%?++划成本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 4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100%?++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文档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价÷?-1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100%2?预计使用寿命(年)

XX初级会计学习计划表

XX初级会计学习计划表 篇一:XX年中级会计职称基础阶段学习计划表 XX年中级会计职称基础阶段学习计划表 建议完成进度第1周()第2周()第3周() 第4周() 基础阶段学习计划 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第10周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存货第三章固定资产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六章无形资产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八章资产减值第九章金融资产 第十章股份支付 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二章债务重组第十三章或有事项第十四章收入 中级财务管理

第一章总论 中级经济法 备注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四章筹资管理(上) 1.建议零基础学员于4月1日开始基 复习前4章内容第一章总论 段的学习,如果开的时间更早,可根划进行具体的调整 第五章筹资管理(下)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五章筹资管理(下)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建议每天学习时间小时 第六章投资管理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第六章投资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篇二:XX年初级会计师学习方法功略每日一讲(2月4

日) XX年初级会计师学习方法功略每日一讲(2月4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一个字节由()个二进制位构成。 A.2 B.4 C.6 D.8 2、在Excel中,修改工作表的名字可以从()工作表标签开始。 A.用鼠标左键单击 B.用鼠标右键单击 C.用鼠标左键双击 D.按住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单击 3、公式“=SUM(A1:B2)”需要对()求和。 A.Al.B2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最全整理)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4.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捐赠公积 (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累计折旧

(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或 资本公积 3.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等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4.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借:材料物资 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长期借款 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3.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4.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 1.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最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易混知识点总结(1-6章)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易混知识点总结(1-6章) 一、第一章 1、1.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提示】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企业可以针对上述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情况。企业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提示1】坏账准备科目属于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提示2】上述公式中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根据期末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该项得出的差额为应有的期末余额,而不是应计提的金额。 【提示3】上述公式中“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为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提示4】当期应计提的金额=应有的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提示5】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余额。 2.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3.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关键点)。 【相关链接1】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科目。 【相关链接2】企业取得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除价款中包含指外)发放的现金股利或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不能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增加企业的当期损益)。 新宣告的现金股利(股票投资)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影响当期损益) 收到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确认新发生的利息(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影响当期损益) 收到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5.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记忆技巧1】购买当期的公允价值变动=当期末的公允价值-购入时的成本; 【记忆技巧2】购买当期以后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本期末的公允价值-上期末的公允价值。

2017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分录总结大全(最新最全)

2017年初级会计实物分录大全 第一章资产 第-节:货币资金 1.办理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外埠存款款将款项存入银行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2.持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买材料等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3.销货收到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4.退回多余的银行汇票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5.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买办公用品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6.持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购股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贷: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7.持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支付招待费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8.现金盘盈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9.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XX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第二节:应收及应付款项 一.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因债务人抵偿债务取得的或收到偿还货款的票据)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①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 +)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 额 ②发出存货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初库存存货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 位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 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移 动加权平均法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存 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本月月 末存货单位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100% 期初结存材料 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③材料成本差异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存货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异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④ 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1) 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 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 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一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①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 +)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 额 ②发出存货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初库存存货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 位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 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移 动加权平均法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存 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本月月 末存货单位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100% 期初结存材料 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③材料成本差异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存货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异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④ 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1) 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 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 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一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X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初级会计历年考试常用的30个公式!

初级会计历年考试常用的30个公式 计算利息的公式 1、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扌圭牌公告。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小。 如年息九厚写为”,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产厚写为6 *',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厚五毫写为1. 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1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扌圭 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 1 2 =月 利率月利率÷ 30 =日利率年利率÷ 36 0 =日利率 2、计息起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 分段计息算至厚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3、存息计算规定 o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 30天计算;o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 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绂同提前支取办理。 叭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如用日利率计算, 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o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过期天数=(支取年一到期年)× 36 0 +支取月、日数一到期月、 计算利息的方法百 元基数计息法 适用于定期存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b.积数计息法 适用于零存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 c.利余计息法 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5、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活期储 蓄 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 b.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结息时可把“元”以上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转入下年利息余额内。 c.活期储蓄存款在存入期间遇有利率调,按结息日扌圭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 利率计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清户日扌圭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d.活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 活期储蓄的本金和存期经常变动,因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所有的计算间题也就迎刀而解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分录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借:无形资产等贷:实收资本 4.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捐赠公积(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贷:累计折旧(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借或贷:资本公积 3.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银行存款等贷:实收资本贷:资本公积 4.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借:材料物资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归还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贷:长期 借款 2. 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贷:长期借款 3. 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财务费用贷:长期借款 4.归还长期借款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三)应付债券 1.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借:银行存款等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3.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借: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4.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5.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备考2020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

《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 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

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 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 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

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15、固定资产有关的不同专门名词: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这个科目的余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 第一章资产*货成本 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 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 ◆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是已认定的)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的数量×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2先进先出法:(先买入的先发出)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 存货的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 期购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月发出的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 存货的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原有的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本次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次发出的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 ◆ ◆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公式: 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的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 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100%=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可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总结固定资产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累计折旧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修订稿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 第一章资产 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购买价款不含增值税,因为增值税可以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 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先买入的先发出)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的单位成本=〔月初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购入的数量)〕 (月初存货的数量+本月购入存货的数量) 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月发出的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的单位成本=(原油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 (原有的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 本次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次发出的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公式: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5、固定资产折旧:

(完整版)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分录大全

. 资产货币资金一、库存现金 (一)备用金 开立备用金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贷:库存现金 报销时补回预定现金借:管理费用等贷:库存现金 撤销或减少备用金时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二)现金的清查 现金短缺时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 库存现金 查明原因,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过失人或保险赔偿)管理 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溢余时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查明原因,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给 X 单位或个人)营业 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二、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汇票存款 购货企业企业填写“银行汇票申请书”将款项交存银行 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贷:银行存款 企业持银行汇票购货,收到有关发票账单时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汇票 采购完毕收回剩余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销货企业收到银行汇票,填制进账单到借:银行存款

开户银行办理款项入账手续时,根据进账单及销货发票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银行本票存款 购货企业企业填写“银行本票申请书” 将款项交存银行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贷:银行存款 企业持银行本票购货,收到有 关发票账单时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销货企业收到银行本票,填制进账单到 开户银行办理款项入账手续 时,根据进账单及销货发票等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三)信用卡存款 企业填制“信用卡申请表”,连同支票和有关资料一并送存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贷:银行存款 企业用信用卡购物或支付有关费用,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信用卡存款的付款凭证及所附发票账单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企业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需要向其账户续存资金的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贷:银行存款 企业的持卡人如不需要继续使用信用卡时应持信用卡主动到发卡银行办理销户,销卡时,信用卡余额转入企业基本存款户,不得提取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四)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企业填写“信用证申请书”,将信用证保证金交存银行时,应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信用证申请书”回单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贷:银行存款 企业接到开证行通知,根据供货单位信用证结算凭证及所附发票账单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将未用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余额转回开借:银行存款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涉及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涉及公式汇总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3%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初级会计实务分录大全PDF.pdf

初级会计实务分录大全 第一章资产 第一节货币资金 1.办理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外埠存款款将款项存入银行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贷:银行存款 2.持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买材料等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引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3.销货收到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4.退回多余的银行汇票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5. 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买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6. 持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购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贷: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7. 持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支付招待费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8. 现金盘盈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9. 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XX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确认股利和利息收入 (1)收到买价中包含的股利和利息 借: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持有期间享有的股利和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大全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 计算公式汇总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坏账准备的)应有余额-(坏账准备的)已有余额 ①应有余额=应收款项账面余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②应有余额=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坏账准备(预计坏账)计提比例 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出售价款-账面价值-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账面价值:包括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 整个时段的投资收益=-交易费用+取得的现金股利/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售价与账面价差-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取得至处置时的损益=-交易费用+取得的现金股利/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售价与账面价差-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 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本期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本期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结存材料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成本差异(+/-) 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净额-本期销售毛利 本期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和折让 本期销售毛利=本期销售净额×上期毛利率 上期毛利率=上期销售毛利/上期销售额×100%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1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 2发出存货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 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库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100%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 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 4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100%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 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价-1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