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打电话

教学目标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四、总结创设“打电话”的情境,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

——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5=□÷325 161÷0.46=□÷□

2.笔算。 6.84÷0.912 25.84÷1.799.6÷41.5 220.5÷147

3.判断。1.44÷1.8=8 11.7÷2.6=45

4.48÷3.2=1.4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民币对换

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教学难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四、总结。1、创设情境。

2、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试一试:

第1题: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教学反思

单元练习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复习

二、探讨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

五、巩固与提高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

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复习

二、探讨

三、生活中

的图形。

四、动手

做。

五、巩固与

提高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

吗?

2、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4、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平移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三、画一画,掌握平移运动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1、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2、观察并讨论:

3、讨论:平移时应注意什么?

4、按要求画一画:

完成书中26页题目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分类

2、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一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角的三角形是角三角形。 四、当堂训练 1、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 2、(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4)有两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三角形; 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 _____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_____角。 4、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不等边三角形()条对称轴。 5、完成检测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6、进行找一找、填一填。进行23页练一练第2题。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7、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8、学生独立练习做练一练的第3、4题。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拓展提高 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边分类:按角分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 1、课件、实物投影仪。 2、为每个小组准备5cm、6cm、7cm、12cm的纸条各一根。 3、一张三角形图。 4、米尺或三角板。 5、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课前几分钟,请学生预习一下三角形的概念(数学课本第80页)。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想问一问,你们班的同学谁最高?请这位同学到台前来,请你来跨一大步,看看能跨多远。 师:有人说他一步能跨两米多,你们信吗? 出示姚明图。 师:学习了三角形边的知识我们就知道了。

课件出示什么是三角形,教师强调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那么下列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课件出示)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围三角形小游戏。 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用纸条围三角形,需要几根?那如果给你三根纸条,你能围出三角形吗?(学生回答。)一定能吗?(学生回答。)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做一个围三角形的游戏。 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别用课前准备的纸条围一围,看谁能围得又快又规范。 让学生说说从这个小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用三根纸条,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也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时候要全面、周到。 师:那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和纸条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当小小数学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师:怎么研究呢?就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 2、分组围一围。 师:每个组老师发了4根纸条,分别是5cm、6cm、7cm、12cm。每次从中选三根,可以怎么选?(抽生说一说) 分组围一围,并将围的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上。 3、集体探究。 (1)请一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用长度分别为5cm、6cm、12cm的纸条围三角形。 师:这三根纸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得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2) 请一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用长度分别为5cm、7cm、12cm的纸条围三角形。 师:这三根纸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得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3)课件再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4)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大胆猜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体会探索图形特征的一些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2、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内在联系。 四、教学过程

1、列出认识过的角和三角形的一些特点 (直角、锐角、钝角、周角、平角) (三个角、三条边) 2、谈话导入,感受分类 3、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4、根据三角形的特点和所认识的角探究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类情况 (1)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探究分类情况。 (2)全班交流,抓住三角形的特点深化学习分类。 5、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 (1)、明确指出三类三角形的特点 (2)、锐角三角形里有几个锐角(3个)直角三角形有几个锐角(2个)钝角三角形有几个锐角(2个) 提问:所以一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最多有几个锐角 6、认识三角形边的关系 (1)、介绍不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点 (2)、结合图形,向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指出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腰、底、顶角、底角。 (3)、让同学们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量一量各个角,通过测量,发现什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结合图形,向学生说明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并且三个内角都相等,都是60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 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形状像座山, 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 奥秘大无边。 (打一几何图形)你知道是什么图形吗?(三角形)真不错。你知道哪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呢?和大家说说!(板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数学就是这么神奇,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就有这么多的奥秘!!!师:有一天,三角形王国里发生了争吵: 1、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的对话我比你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是这样的吗? 2、三个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的争论。我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内角和各不相同,是这样的吗?老师发现它们争论的焦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就是三角形内的三个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它们谁对谁错呢?生各抒己见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生:想)好,咱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王国,一起去研究它们内角和的秘密吧!(师在课题“内角和”下面划上横线,打上问号)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老师看你们有答案了,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准备用量的方法)师:然后呢? (然后把它们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起来,就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师鼓励: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一会儿用你的行动来验证你的猜想吧!) (如生一时想不到,师可引导:他是把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在一起,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进行观察,看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呢?) 师:好啦, 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数学家,一定能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生活中的数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

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实际情境中,认识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总结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由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记得它们的面积公式吗?(一人回答)还记得正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平行四边形面积呢?(渗透转化思想) 谁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调查一下: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举手;不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举手;不但知道公式,而且还知道怎样推导出来的举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 (二)探究活动。 根据你们前面的学习经验,谁能说一说应怎样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转化] 下面我们将按小组来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每组拿出学具袋,袋里有2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2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2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每一组选一种三角形研究,试一试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以四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索、操作)(教师介绍学具袋中的学具,并出示探究活动的目标、建议与思考,见下表)(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为汇报选取针对性较强的素材。) 谁愿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同学介绍自己的探究成果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以便予以补充(交流过程注意引发学生间的争论)。 (生1汇报用2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2 选择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选择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说说在这些小组的介绍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汇报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 0到10各数。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

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 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

201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 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 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 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 发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大信封、直尺三角板、正方形纸一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出示三个角)师:有三位老朋友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看看它们是谁?(锐角、直角、钝角)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什么样的角是直角吗?(学生一一作答) 2 )师(依次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再看,这几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师:你能说一说这几个三角形中的每个角都是什么角吗?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㈠出示主题图 1、导入师(出示由三角形组成的轮船图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请同学们再看,它 像什么图案?(轮船)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三角形)师:那么,这些三角形一样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角的大小不同,边的长短不同)师:你们能给这些

三角形分类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研究分类标准 ①师:那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可以根据这些三角形角的特点来分类。也可以根据边的特点给这些三角形分类。 ㈡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艘大船中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角都分别具有哪种特征呢?你们能给它们快速分类吗?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 给一号学具袋中的三角形分类。 ⑴ 学生将分类的结果记录在表(一)上。学生合作学习后汇报。 2、学生汇报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对这些三角形分类的?师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笑笑分的图片,与同学说说笑笑这样分的道理. 师:同意吗?(同意)师:和他们小组分法相同的举手。 师巡视后表扬,给小组加分。师:那么这些不同类的三角形都叫什么名字呢?先看第一类。我们把它叫做锐角三角形,(板书锐角三角形)跟读两遍。师:同学们,你能试着为其余两类三角形取个名字吗? 第二类叫直角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第三类叫钝角三角形。(板书钝角三角形)师再次提问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名回答) 师:再仔细看看每类三角形中最大的角跟这类三角形的名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它就是什么三角形) 3、小练习: 游戏:猜一猜我是谁?师: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看你能不能猜出信封后面是什么三角形。(23 页练一练)老师演示,学生回答,并适时提问:为什么? 4. 按边分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1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 .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 用字母0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1 用字母表示为:d = 2 r r= — d 2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十2 直径=半径X2 9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0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 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 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圆的周长公式:C= d或C=2 r 圆周长=X直径圆周长=X半径X 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 .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 母(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x 宽,所以圆的面积= r x r。圆的面积公式:S= r 2。 14 .圆的面积公式:S= r2 或者S= (d 2)2 或者S= (C 2)2 15 .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 R2- r2或S= (R2-r 2。) (其中R = r +环的宽度.) 19 .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 d 2 + d 或C= r + 2r 圆周长的一半= r 20 .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 r2 2 21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 倍。22 .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 1 ,比值是 圆周长和半径的比是 2 : 1 ,比值是2 23 .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 a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a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数 级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 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

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练习题

第二单元 知识巩固: 一、填空。 1. 两组( )分别(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只有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 锐角三角形有( )个角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 )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 )个角是钝角。 4. ( )形和( )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 6. (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7. 在30°、100°、1°、89°、91°和300°六个角中,( )是锐角,( ) 是钝角。 8.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形。 9. 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1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 )。 11. 三角形具有( )的特性,平行四边形具有( )特性。 12. 如果将长方形的对角用力拉后,此长方形就变成了( )形。 13.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第三条边必须比( )厘米大,比( )厘米小。 14.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角是锐角。 15.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 )。 16.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二、判断。 1. 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 ) 2.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相等。 ( ) 3. 等腰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 ( ) 4. 把任意一个三角形放在放大镜下,就成了钝角三角形。 ( ) 5. 等边三角形的高不一定相等。 ( ) 6. 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的梯形. ( ) 7. 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 ) 8. 一个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和小于90。 ( ) 9. 有三条边的图形是三角形。 ( ) 10.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 ) 三、选择。 1. 等腰梯形一个底角是70°,另一个底角是( )。 A 、70° B 、80° C 、90° D 、1° 2.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锐角。 A 、1 B 、2 C 、3 3. ( )是轴对称图形。 A 、梯形 B 、等腰三角形 C 、四边形 4. 在梯形里,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 A 、底 B 、腰 C 、高 5.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钝角 B 、直角 C 、等边 6. 一个三角形,如果它的两个内角度数之和小于第三个内角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7. 三角形有( )条高。 A 、1 B 、2 C 、3 8. 正三角形的三条边( )。 A 、不相等 B 、无法确定 C 、相等 9. 用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 )。 A 、360° B 、900° C 、180° 四、画图。 1. 请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五、算出度数。 ∠C= ∠B= ∠C= 六、作图。 1. 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30° A B C .................. .................. ........................................................................ .................................... .................. 100° B 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各单元主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各单元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 知识点: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找因数 知识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质数 知识点: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数的奇偶性 知识点: 1、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三角形分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三角形分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 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4至25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2、教材简析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三角形和边的特征会给

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路”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教学重难点 根据《三角形分类》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观察、操作、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都是为了使学生能近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是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质的飞跃。 因而,“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5、教学准备 除了准备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等,课前布置学生把课本P113图2的三角形剪下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丰乐学区双营小学xx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说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全过程”并归纳概括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四、说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我采用以人为本,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放,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规律的材料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扶,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探究方法和出现的错误,给予恰当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这样,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我学区“三六三”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我以猜测、验证为主要手段,以结论和应用为最终目的展开教学活动,围绕“课前准备,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步骤,紧扣“课前3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巩固提升”六个环节,积极落实三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参与数学活动,参与数学思考,积累数学经验。 1、课前三分钟 第1题和第2题复习角的概念、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题算一算,为后面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做好铺垫。课前三分钟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课、新知识打好了基础 课前三分钟由学生来主持使学生人人有锻炼的机会,个个有成功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