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罗氏诊断.巴塞尔.瑞士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目录

第一篇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一、化学发光反应

(一)氨基苯二酰肼类参加的CL 反应 (二)口丫啶酯参加的CL 反应

(三)Dioxatene 参加的CL 反应 (四)电化学发光反应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一)试管内的化学反应

(二)流动池中的电化学发光反应

三、Elecsys 系列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一)Elecsys1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二)Elecsys2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三)E170免疫分析模块

第二篇 临床应用

第三篇 检测项目 一、甲状腺功能 二、激素 三、肿瘤标志 四、心肌标志 五、骨标志

六、 感 染 性 疾 病 七、贫血 八、糖尿病 九、 过 敏 反 应 十、 药 物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第一篇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1959年Berson 和Yalow 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 ),大大提高了免疫测定的敏感度。这种标记免疫测定开拓了医学检验的新领域,应用于激素、蛋白质、感染性疾病的抗原和抗体以及药物等的微量测定。 由于RIA 有放射性污染等缺点,不少学者进行了新标记物的探索。

1971年Engvall 和Perlman 建立了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LISA ),这种非放射标记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因ELISA 最后测定的是颜色的光密度,其精密度和敏感性达不到RIA 水平。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 )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最后测定的是光子的量,不但对检测者无害,其敏感度和精密度均优于RIA ,而且试剂稳定,并可进行全自动分析,是理想的标记免疫测定方法。1996年发展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 )在发光反应中加入了电化学反应,并结合各种免疫测定的先进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系统。

一、化学发光反应

在常温下,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使其产物或反应中间态分子激发、形成电子激发态分子;当其衰退至基态时,所释放出的化学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射,这种现象称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 )。能产生CL 反应的物质称为化学发光剂或化学发光底物。CL 反应绝大多数属于氧化反应。因为该反应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产物分子或反应中间态分子上升至电子激发态。目前应用在免疫测定中的重要CL 反应有以下几类。 (一)氨基苯二酰肼类参加的CL 反应

这类反应需有催化剂(如过氧化物酶,POD )的参与。主要是鲁米诺(luminol )及异鲁米诺衍生物。发射光的波长为375-550nm ,以425nm 波长为主。鲁米诺的分子结构及CL 反应式如下:

(二)口丫啶酯参加的CL 反应:这类化学发光剂不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在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中即能发光。发射光的波长为430nm 。反应式如下:

(三)Dioxatene 参加的CL 反应:化学发光剂为Adamantyl 1,2?二氧杂环丁烷芳基(dioxatene )磷酸盐,反应需有碱性磷酸酶(AP )参与。反应式如下: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四)电化学发光反应:电化学发光(electro -chemiluminescence ,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Ru(bpy)3]2+(图1)和电子供体三丙胺(TPA )在阳电极表面同时各失去一个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图2)。二价的[Ru(bpy)3]2+被氧化成三价,后者是一种强氧

化剂。TPA 被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TPA +*(参见图2),后者很不稳定,自发地失去一个质子(H +

),形成自由基TPA*,这是一种非常强的还原剂。这两个高反应基团在电极表面迅速反应,三价的[Ru(bpy)3]3+被还原形成激发态的二价[Ru(bpy)3]2+*,能量来源于[Ru(bpy)3]3+和TPA*之间存在的高电化学电位差。TPA*自身被氧化成二丙胺和丙醛。接着激发态的 [Ru(bpy)3]2+*衰减成基态的[Ru(bpy)3]2+,同时发射一个波长620nm 的光子。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地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图1 三联吡啶钌NHS

Ru 2+*

-H + 光子

TPA* Ru 3+ Ru 2+ TPA +* TPA

+ -e -e +

图2 在电极表面的ECL 反应

Ru 2+

: [ Ru(bpy)3] 2+ 基态 Ru 3+: [Ru(bpy)3]3+ 氧化态

Ru 2+

*: [Ru(bpy)3]2+* 激发态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以三联吡啶钌作为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免疫反应及ECL 反应,即可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ECLIA )。在实际应用中则尚有特定的仪器和试剂。瑞士罗氏公司(ROCHE )的Elecsys ECLIA 系统,综合了各种先进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已在医学检验中取得广泛应用。

Elecsys 全自动分析仪分成两个部分:在试管内化学反应部分和在流动池内的ECL 反应部分。 (一)试管内的化学反应 1、试剂的组成

在Elecsys 试剂的制备中,包括电化学发光剂的标记和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应用了多种先进技术,简述如下: (1)电化学发光剂的标记

[Ru(bpy)3]2+需经化学修饰形成活化的衍生物后才能与抗体或抗原形成结合物。有多种活性基团可与[Ru(bpy)3]2+分子中的砒啶基反应。在Elecsys 试剂中采用的是N 羟基琥珀酰胺酯(NHS )(图1)。该衍生物具有水溶性,可与抗

体、蛋白质抗原、半抗原、激素、核酸等各种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标记物。而且[Ru(bpy)3]2+

NHS 分子量很小,与免疫球蛋白结合的分子比超过20仍不会影响抗体的可溶性和免疫活性。 (2)固相载体

Elecsys 中采用的固相载体是带有磁性的直径约2.8μm 的聚苯乙烯微粒。其特点是表面积极大,吸附效率高;在液体中形成均匀的悬液,参与反应时类似液相,反应速度快。由于带有磁性,在游离标记物与结合标记物分离时,只需用磁铁吸引,方便迅速。

(3)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系统的应用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 ,SA )和生物素(biotin ,B )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一分子SA 可与4分子B 相结合。在Elecsys 的试剂中,SA 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 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与经活化的B 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B 化合的抗原或抗体即结合在磁性微粒上。 2、在试管中的反应

反应分两个步骤。以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为例,试剂含以下组分: a 、[Ru(bpy)3]2+标记的抗体 b 、生物素化合的抗体 c 、SA 磁性微粒 d 、TPA 溶液 e 、洗涤液 (1)步骤一

在试管中加试剂a 、b 及待测标本(含抗原),反应式如下(图3)。反应在液相中进行,37o

C 下5-10分钟内完成。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2)步骤二:在上述反应液中加入试剂c ,反应式如下(图4)。

反应在接近液相的条件中进行,37OC 下5-10分钟内完成。下一个步骤为结合的标记抗体与游离的标记抗体相分离,此步骤及以下的电化学发光反应,在Elecsys 的流动池中进行。

(二)流动池中的电化学发光反应 1、流动池的基本结构

流动池是电化学发光过程中所有电化学发光反应进行的场所(图5)。反应液由蠕动泵运送入流动池,反应后由流动池流出。一个激发电极在流动池的下方,两个测定电极安装在激发电极上方的两侧,留出一个清晰的窗口以便使发射的光子被光电倍增管收集。在流动池下装置可移动的用以吸引磁性微粒的磁铁。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2、电化学发光反应的步骤

(1)将试管内两步反应结束的反应液输入流动池,由于磁铁吸引,磁性微粒被吸着在电极上,其余反应物流出流动池,完成游离的和结合的标记抗体的分离。

(2)将TPA 溶液送入流动池,将残余的游离标记抗体排出流动池,在流动池中充满TPA 溶液。

(3)撤下磁铁,电极上通电,三联吡啶钌与TPA 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发出的光被光电倍增管收集,测定光强度。

(4)通过换算得出待测标本中的抗原浓度。

(5)在流动池中送入清洗液,将反应物彻底冲洗,即可测定下一个标本。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三、Elecsys 系列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系 统

罗氏诊断作为诊断系统研究、开发和制造领域内的先锋在临床化学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和自动化诊断系统的创新发展方面有着50年的历史。1998年罗氏收购了德国宝灵曼公司。这两家在诊断领域内最有经验的公司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了罗氏诊断的实力。

1996年宝灵曼公司在第16届世界临床化学大会上推出的Elecsys2010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台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次年宝灵曼又推出应用相同检测原理的Elecsys1010系统。罗氏收购宝灵曼之后,罗氏便是目前全球唯一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制造仪器的厂商,为顺应当前实验室自动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罗氏将在2001年在Elecsys1010/2010的基础上推出电化学发光免疫模块E170。 这三台检测系统均应用了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链酶亲和素和生物素间接包被和嵌合性抗体等先进技术,其测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同,有完善的使用说明,试剂通用,操作也有相同之处,仪器设计上有一些差异,主要不同在于工作量不同。Elecsys1010每小时可进行60个测试,适用于中、小工作量的实验室使用,Elecsys2010每小时可进行85个测试,适用于中等工作量的实验室使用,E170单个模块每小时可进行170个测试。作为模块,它还可以进行组合,同种模块组合使工作量成倍地上升,与其它模块如生化模块等组合,可扩大检测范围,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自动化,实现一体化,它适用于大工作量的实验室或检测中心使用 。

(一)Elecsys1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性能特点:

Elecsys1010是德国宝灵曼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一台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多批处理的台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该系统为方便的触摸屏操作,使用液体试剂,特别设计的试剂组合(RackPack )包括测试所需要的所有试剂。每一个RackPack 及定标液、质控液都有一个含所有测试特异数据的二维条形码(PDF417),另附有亦为二维条形码形式的定标卡和质控卡。仪器由条形码阅读器(BCR )读入二维条形码中的参考曲线、试剂批号、过期日期等有关信息,减少了手工输入,极大简化了仪器的操作步骤。

罗氏诊断用特殊的master 试剂包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标准制备了10-12点的参考曲线。在该曲线基础上,用批特异性试剂包和5-6点master 定标液制备了批定标曲线。该曲线储存在试剂的二维条形码中。用户使用时只需做两点定标平移校正批定标曲线即可。

该系统检测所需样本量少,大约10-50ul 。测试敏感度高,测试时间短,9-18分钟完成一个测试。试剂保存期长,货架期有18个月,开封使用后2-8 oC 可保存3个月。

Elecsys1010系统提供了自动稀释和自动重测功能,自动稀释可达1:100,当测试样品的结果超出了用户定义的范围可自动重测,缩短了报告结果所需的时间。有理想的急诊系统。设置了两个急诊位,可随时编入急诊样本,进行优先操作而不影响常规样品的测试排序。具有液面感应(LLD )和凝块感应等安全保护功能。

技术指标:

1、分析项目:同时分析6项。

2、处理能力:60测试/小时

3、样品量:10-50ul

4、试剂量:6.5ml -18ml (含M 、R1、R2)

5、试剂存放能力:6盒,含条形码识别

6、急诊设定:两个急诊位

7、反应容量:最少200ul ,最多400ul

8、反应温度:37 o

C ± 0.3 o

C 9、反应时间:9或18分钟

10、样品杯:样品可使用2毫升(标准)日立杯、微量日立杯及塑料试管。 11、孵育杯:分析孵育杯可加载128支

12、安全装置:具有液面感应和凝块感应功能 13、数据接口:CCITTV.241RS-232-C

运行环境:

1、电源:电压:110-240VAC ±10%,50/60Hz ,单相 电源功率:610VA

2、环境:温度:18-32 o

C (运行中);15-35 o

C (stand-by 状态) 相对湿度:20%-85%

3、供水:容量4L ,物理指标<10us/cm 或>0.1兆欧,无菌。

4、液体废物:液体废物容量约为5.5L

5、体积和重量:96×78×62cm ,110kg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二)Elecsys2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性能特点:

Elecsys2010是德国宝灵曼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一台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可连续、随机进样的台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该系统为方便的触摸屏操作,使用液体试剂,特别设计的试剂组合(RackPack )包括测试所需要的所有试剂。每一个RackPack 及定标液、质控液都有一个含所有测试特异数据的二维条形码(PDF417),另附有亦为二维条形码形式的定标卡和质控卡。仪器由条形码阅读器(BCR )读入二维条形码中的参考曲线、试剂批号、过期日期等有关信息,减少了手工输入,极大简化了仪器的操作步骤。

罗氏诊断用特殊的master 试剂包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标准制备了10-12点的参考曲线。在该曲线基础上,用批特异性试剂包和5-6点master 定标液制备了批定标曲线。该曲线储存在试剂的二维条形码中。用户使用时只需做两点定标平移校正批定标曲线即可。

该系统检测所需样本量少,大约10-50ul 。测试敏感度高,测试时间短,9-18分钟完成一个测试。试剂保存期长,货架期有18个月,开封使用后2-8 o

C 可保存3个月。

Elecsys2010系统提供了自动稀释和自动重测功能,自动稀释可达1:100,这样缩短了报告结果所需的时间。有理想的急诊系统,可随时编入急诊样本,进行优先操作。具有液面感应器(LLD )和凝块感应功能。

Elecsys2010比Elecsys1010多了自动开/关试剂盒的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试剂蒸发,延长试剂保存期,同时机器上的试剂盘具有冷藏功能,温度恒定在20±3 o C ,试剂可在机器上保存长达6周。

另外,它有两种样品进样系统,对于小批量样品,采用样品盘方式进样,一次可同时放置30个样品,可随时添加新样品。对于大批量样品,采用样品架方式进样,一次可同时放置100个样品,可随时添加新样品。

技术指标:

1、分析项目:同时分析12项。

2、处理能力:85测试/小时

3、样品量:10-50ul

4、试剂量:6.5ml -18ml (含M 、R1、R2)

5、试剂存放能力:18盒,含条形码识别和试剂冷藏

6、急诊设定:可随时编入急诊样本

7、反应容量:最少200ul ,最多400ul

8、反应温度:37 o

C ± 0.3 o C 9、反应时间:9或18分钟

10、样品杯:样品可使用2毫升(标准)日立杯及塑料试管。 11、孵育杯:分析孵育杯可加载180支

12、安全装置:具有液面感应和凝块感应功能 13、数据接口:CCITTV.241RS-232-C

运行环境:

1、电源:电压:110-240VAC ±10%,50/60Hz ,单相 电源功率:800VA

2、环境:温度:18-32 o

C

相对湿度:20%-80%

3、供水:容量3L ,物理指标<10us/cm 或>0.1兆欧,无菌。

4、液体废物:液体废物容量约为4L

5、体积和重量:120×73×56cm ,170kg (样本盘型) 170×95×56cm ,210kg (样本架型)

(三)E170免疫分析模块 性能特点:

罗氏诊断将在Elecsys1010/2010的基础上于2001年推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模块E170。它与具管理和控制功能的管理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即成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在该组合中继续加入E170模块,可得到高工作量免疫分析仪,目前最多可将4个E170模块组合在一起,每小时最多可进行680个测试,有100个试剂通道。亦可在该组合中加入其它模块如生化模块和/或电解质模块,即成为可进行免疫测定、生化测定和/或电解质测定的联合血清分析仪。这种多模块组合而成的系统只需一台电脑主机控制,只有一个用户界面,故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因为采用同一设备及同样标准、质控进行检测,可保证报告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医院可以投资最少的设备得到最广的检测范围,免去重复购置,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该系统最主要的特征为智能化流程管理,分析系统中有三条通路:主要通道、各模块内通道和返回通道。检测时需某一模块进行测定的样品进入该模块内的通道,其它样品经主要通道直接进入后面的模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块,这样节省了空间和时间,需重测的样品经返回通道回到样品人口处进行重新测定,这样,仪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最合理的检测流程,缩短出报告的时间,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

该系统使用液体试剂,特别设计的试剂组合(RackPack )包括测试所需要的所有试剂。每一个RackPack 及定标液、质控液都有一个含所有测试特异数据的二维条形码(PDF417),另附有亦为二维条形码形式的定标卡和质控卡。仪器由条形码阅读器(BCR )读入二维条形码中的参考曲线、试剂批号、过期日期等有关信息,减少了手工输入,极大简化了仪器的操作步骤。

罗氏诊断用特殊的master 试剂包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标准制备了10-12点的参考曲线。在该曲线基础上,用批特异性试剂包和5-6点master 定标液制备了批定标曲线。该曲线储存在试剂的二维条形码中。用户使用时只需做两点定标平移校正批定标曲线即可。

该系统检测所需样本量少,大约10-50ul 。测试敏感度高,测试时间短,9-18分钟完成一个测试。试剂保存期长,货架期有18个月,开封使用后2-8 o

C 可保存3个月。

该系统具有自动稀释和自动重测功能,自动稀释可达1:100,当测试样品的结果超出了用户定义的范围即可自动重测,缩短了报告结果所需的时间。有理想的急诊系统,可随时编入急诊样本进行优先操作而不影响常规样品的测试排序。具有液面感应(LLD )和凝块感应等安全保护功能。

因为可以进行模块组合,所以若有更高级的模块研制出来,可以直接加在原有仪器上进行仪器升级而不破坏原来的数据结构,人员也无需再培训。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第三篇 检测项目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T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检测范围:0.300─10.00nmol/l 或O.195-6.51ng/ml 正常参考值:1.3-3.1nmol/l 或0.8-2.0ng/ml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 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 抑制治疗的监测。 检测范围:5.40─320.0nmol/l 或O.420-24.86μg/dl 正常参考值:

I. 66-181nmol/l 或5.1-14.1μg/dl(标本取自德国和日本)

II. 59-154nmol/l 或4.6-12.0μg/dl, FT4指数57-147nmol/l 或4.4-11.4ug/dl (标本取至美国)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另加测定结合参数(T ?uptake,TBG)。

检测范围:0.400─50.00pmol/l 或O.260-32.55pg/ml 正常参考值:2.8-7.1pmol/l 或1.8-4.6pg/ml

游离T4(FT4- free thyroxine)

四碘甲腺原氨酸(T4)是甲状腺生理调节系统的一部分。对总代谢有作用,绝大多数的T4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4是T4的生理活性形式。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 常常一起测定。fT4也适合用作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另加测定结合参数(T ?uptake,TBG)。 检测范围:0.300─100.0 pmol/l 或O.023-7.77ng/dl 正常参考值:12-22pmol/l 或0.93-1.7ng/dl

甲状腺素结合力测定(T-Uptake)

甲状腺素(T4)是甲状腺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于机体的整体代谢活动。测定甲状腺素含量是鉴别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实验室手段。由于甲状腺素的大部分与其运载蛋白质(TBG,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结合,因此仅在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力正常的情况下,测定总甲状腺素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血中游离的甲状腺素与结合的甲状腺素处于平衡状态。尽管游离的甲状腺素可能在正常范围,但TBG 含量的变化仍可导致总甲状腺素测定值的改变。甲状腺素结合力(亦称甲状腺素吸收量)测定可了解甲状腺素的结合位点数(测定结果称为甲状腺素结合指数,TBI)。总甲状腺素T4和TBI 的商得出的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反映了TBG 含量以及甲状腺素含量这两种变化因素。 检测范围:TBI:0.200─1.90 正常参考值:TBI: 0.8-1.3

FT4 指数(T4/TBI):62?164nmol/l 或4.8?12.7μg/dl

促甲状腺激素(TSH, Thyrotropin)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TSH 是一种分子量为30kD 的蛋白质,由二种亚单位组成。β亚单位携带TSH 特异的免疫学和生物学信息;α亚单位携带种族特异性信息,与LH、FSH 和hCG 的α链上的某些氨基酸组成的肽段有一致性。TSH 在垂体前叶的特异性嗜碱细胞内生成。垂体释放TSH 是机体发挥甲状腺素生理作用的中枢调节机制,刺激甲状腺素的生成和分泌,并有增生效应。TSH 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 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 是测试甲状腺攻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检测范围:0.005-100μIU/ml 正常参考值:0.27-4.2μIU/ml

甲状腺球蛋白(Tg,Thyroglobulin)

甲状腺球蛋白属糖蛋白,分子量约660KD,由二条蛋白链构成。甲状腺球蛋白绝大多数由甲状腺细胞合成并释放进入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TSH,甲状腺体内碘缺乏和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等因素可刺激甲状腺球蛋白的产生。甲状腺球蛋白在外周甲状腺激素T3和T4的合成中起决定作用。它含有约130个酪氨酸残基,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碘的存在下,一部分可碘化成单?和双?碘酪氨酸(MIT 和DIT),并可进一步偶联成T3和T4。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细胞中合成并运输到滤泡的过程中,少量可进入血液。因此,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可有低浓度的甲状腺球蛋白存在。有低浓度的甲状腺球蛋白存在提示有甲状腺组织的存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就不再有甲状腺球蛋白可测出。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中,检测甲状腺球蛋白可鉴别甲状腺完全缺损、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其它病理状况。另一方面,甲状腺滤泡壁的损伤可导致大量的甲状腺球蛋白进入血液,因此,甲状腺球蛋白也被认为是甲状腺体形态完整性的特殊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测定也可用于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假的甲状腺毒症。后者,因TSH 的抑制,甲状腺球蛋白含量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存在可导致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的错误结果。 检测范围:0.100─1000 ng/ml 或μg/l。 正常参考值:85 ng/ml

甲状腺完全去除后就不再有甲状腺球蛋白可测出。在这些病人中如有甲状腺球蛋白升高,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检查。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存在于甲状腺细胞的微粒体中,并表达在细胞的表面。该酶与甲状腺球蛋白(Tg)协同作用将L ?酪氨酸碘化,并将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联接成为甲状腺激素T4、T3和rT3。TPO 是一潜在的自身抗原。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数种甲状腺炎常伴有血中TPO 抗体滴度升高。目前仍可经常见到的“抗微粒体抗体”这一名词,从临床角度看,可认为是抗TPO 抗体的同义词,因为TPO 抗原发现较晚。但是检测方法不同,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尽管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敏感性上可以相比较,但由于抗TPO 抗体试验采用纯化的过氧化物酶作为抗原,所以在批间的重复性、临床特异性方面均优于抗“微粒体抗体”试验。抗TPO 抗体滴度升高可见于90%的慢性桥本甲状腺炎以及70%的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本试验与其他抗甲状腺抗体测定方法,如抗?TG,抗TSH 受体抗体,同时测定可提高敏感性,但阴性不能排除自身免疫病的可能性。高滴度抗体与疾病的程度无关系。随着病程的延长或是缓解期,抗体滴度可转阴。如在疾病的缓解期再度出现抗体,即有恶化的可能。 检测范围:5─600 IU/ml 。 正常参考值:34 IU/ml

二、激素

硫酸脱氢雄甾酮(DHEA-S,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DHEA ?S 属类固醇激素,由前体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区合成而来。测定DHEA ?S 是辅助诊断多毛症和女子男性化的重要手段,此外还可用于androgenisation、高催乳素血症、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排除肾上腺皮质产生雄激素的肿瘤。DHEA ?S 仅有微弱的雄激素活性,但其代谢产物,如雄烯二酮和睾酮,有较强的雄激素活性,能间接地引起多毛症和女子男性化症。从7岁起DHEA ?S 升高,30岁后开始又逐步下降。单纯的DHEA ?S 升高有临床意义。其它可导致

DHEA ?S 过度产生的因素还有遗传性肾上腺皮质酶缺少、肾上腺皮质增生及产生雄激素的肿瘤。DHEA ?S 分泌进入血流的速率仅稍高于DHEA,但由于DHEA ?S 的半衰期约为一天,其浓度要高出1000倍。与其它类固醇激素比较,DHEA ?S 在体内循环时不与载体蛋白质结合,加上浓度高和变化小,是了解肾上腺皮质雄激素产生情况的良好指标。与睾酮一起,DHEA ?S 测定是了解多毛症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是否升高的初筛试验中值得选择的方法。约84%的患多毛症妇女雄激素升高。该测定的主要目的是排除产生雄激素的肿瘤(来自于肾上腺皮质或卵巢)。在妇女此类肿瘤产生的DHEA ?S 高于700μg/dl。

检测范围:0.003─27μmol/l 或0.100─1000μg/dl

正常参考值:在德国临床中心对424位女性和389位男性检测结果:

年龄 (岁) n 第5 – 95百分位

μg/dl μmol/l 易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10–14 15 54.4 – 255 1.48 – 6.92 15–19 30 66.6 – 306 1.81 – 8.30 20–24 30 158 – 412 4.29 – 11.2 25–34 60 98.0 – 315 2.66 – 8.55 35–44 83 60.8 – 338 1.65 – 9.17 45–54 89 35.4 – 256 0.96 – 6.95 55–64 59 18.9 – 205 0.51 – 5.56 65–74 29 9.40 – 246 0.26 – 6.68 > 75 29 12.0 – 154 0.33 – 4.18 男性:

10–14 18 49.5 – 245 1.34 – 6.65 15–19 30 133 – 553 3.61 – 15.0 20–24 27 210 – 496 5.70 – 13.5 25–34 56 163 – 425 4.42 – 11.5 35– 44 68 110 – 424 2.99 – 11.5 45–54 45 44.3 – 321 1.20 – 8.71 55–64 69 51.7 – 305 1.40 – 8.28 65–74 55 33.6 – 140 0.91 – 3.80 > 75 21 16.2 – 149 0.44 – 4.04

leydig 细胞合成,并由LH 调节其分泌,受垂体?下丘脑综合征)和肝硬化。 ?性腺调节功能紊乱、男子女性型乳房、产生雌激素型女性

卵泡期 231 90.1-716 24.5-195 排卵期 35 243-1509 66.1-411 黄体期 212 147-958 40.0-261 停经后 326 <36.7-145 <10.0-39.5

.

c o m

怀孕

前三个月 26 2884-16823 786-4584

4?6个月 149 2939-21150 801-5763

7?9个月 61 6643-50976 1810-13890

浓度可在受孕一周后

升高还可见于

名健康男性第

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 与卵泡刺激素(FSH)一样同属促性腺激素家族,二者协同调节和刺激性腺(卵巢和睾丸)的发育和功能。与

FSH、TSH 和hCG 一样,LH 也是糖蛋白,由二种亚单位(α和β)组成,含121个氨基酸和3条糖链,分子量29.5kD。对于女性,该激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环路中发挥作用,控制月经周期。LH 和FSH 从垂体的促性腺细胞中阵发性释放,经血流到达卵巢。在卵巢中LH 和FSH 一起刺激卵泡的成长和成熟,进而刺激雌激素和雄激素的生物合成。LH 水平在月经周期的的中期呈现最高峰,诱导排卵和形成黄体,其主要分泌物是雄激素。在睾丸的Leydig 细胞内,LH 刺激睾酮的产生。LH 检测对查明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的功能失常有作用。LH 和FSH 联合检测还可用于查明染色体异常的先天性的疾病(如特纳综合征)、多囊性卵巢(PCO)、闭经的病因、绝经综合征和疑有间质细胞发育不全。ElecsysLH 测定方法采用二种LH 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因此与FSH、TSH、hCG、hGH 和hPL 的交叉反应可忽略不计。 检测范围:0.100-200mIU/ml 正常参考值:

22?23kD。血清中的泌乳素有三种形式:5?20%;只有低生物活性的progesterone 产物升高的影响,泌乳素含量升 百分位数

n 5-95 5-95

i o e .

c o m

uIU/ml ng/ml

32kD。对于女性,该激素在下丘脑-垂从垂体的促性腺细胞中阵发性释放。血中的浓度由类固醇类激LH 明显。由于卵巢功能的变化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绝经期检测对查明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的功能失常有作FSH 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与LH、TSH、LH/FSH 比值(从育龄期妇女的标本中测算出来):卵泡期:0.82(n=315);黄体期:1.12(n=279)

皮质醇(Cortisol)

皮质醇(氢可的松)是最主要的糖皮质类固醇,对维持人体的多项机能有重要作用。与其它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一样,皮质醇由共同前体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区合成而来。在外周血中,90%的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以及白蛋白结合后进行运输。皮质醇最重要的的生理机能是升高血糖,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负反馈机制的调节。当皮质醇水平下降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由ACTH 刺激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皮质醇。皮质醇本身对垂体和下丘脑起负反馈作用。另外,机体在应急状态下,皮质醇分泌增加。皮质醇在血中的含量呈现昼夜的周期性变化。在清晨含量达到最高峰(700nmol/l 或25.4μg/dl),随后在白天含量逐渐下降,到夜间含量降到最低点,大约是峰值的一半。因此,在分析结果时,了解采血时间是很重要的。检测患者血中皮质醇的含量可用于诊断肾上腺、垂体和下丘脑机能紊乱与否。皮质醇含量增高见于库欣综合征,含量降低见于艾迪生病。在对上述疾病进行相应的地塞米松抑制治疗或激素替代治疗中,可利用皮质醇含量进行监测。

检测范围:1.00─1750 nmol/l 或0.036─63μg/dl 正常参考值:

上午时间 7-10时: 171-536 nmol/l (6.2-19.4μg/dl) (n=144) 下午时间 4-8时: 64-340 nmol/l (2.3-12.3μg/dl) (n=137)

三、肿瘤标志

甲胎蛋白(AFP,α1-fetoprotein)

AFP 来源于卵黄囊、未分化肝细胞和胎儿胃肠道。70~95%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 升高,越是晚期,AFP 含量越高。但尚未发现AFP 含量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等有关系。AFP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在转移性肝癌中,AFP 一般低于350?400IU/ml。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 携带者。不推荐将AFP 用于普通人群的癌症筛查。孕妇血清或羊水AFP 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 或多胎,AFP 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 综合征的危险性. 检测范围:0.500─1000IU/ml 或 0.605-1210 ng/ml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正常参考值:646名健康人测定结果:95%<=5.8IU/ml 或<=7.0ng/ml;100%<=11.3IU/ml 或<=13.6ng/ml 孕妇的AFP 参考值(中位数)见下表.″妊娠周数”的计算是从上次月经期的开始日数起。

妊娠周数 14 15 16 17 18 19 例数(n) 382 1782 2386 975 353 146

ng/ml 27.9 30.9 36.1 40.4 48.3 54.8 IU/ml 23.2 25.6 30.0 33.5 40.1 45.5

癌胚抗原(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属癌胚胎性抗原,只在胚胎期产生,主要来源于胎儿的胃、肠道和血液。在正常成人的肠道、胰腺和肝组织中也有少量存在。出生后,CEA 的形成被抑制,因此,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 很难测出。患有结肠腺癌的病人,CEA 含量通常很高。而在20~50%的良性消化系统及肺部疾患中,CEA 含量通常不超过10ng/ml。吸烟者也常见CEA 升高。CEA 测定主要用于指导结肠癌治疗及随访。CEA 测定不适用于普通人群的癌症筛查。因为CEA 正常不能排除恶性疾病的存在。

检测范围:0.200─1000ng/ml

正常参考值:314例健康人的95%参考值为3.4ng/ml(其中132例吸烟者的参考值为4.3ng/ml)。

CA125(Cancer Antigen 125)

CA125属肿瘤标志物,其测定值由使用单克隆抗体OC125来命名。在Elecsys 测定法中,OC125单克隆抗体被用做检测抗体。另一种单克隆抗体M11用做捕获抗体。正常人的卵巢上皮表面不表达CA125,但在上皮来源的非粘液性卵巢肿瘤中CA125表达率很高,并可在血清中检测到。CA125升高可见于卵巢癌患者外,还可见于子宫内膜癌、乳房癌、胃肠道癌和其它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也可见CA125升高。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等。轻度升高可见于妊娠早期和其它良性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道疾病、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病等。明显升高也可见于肝硬化、肝炎。尽管CA125是非特异的指标,却是迄今为止用于监测卵巢癌病人治疗效果、观察疾病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以65U/ml 为cut ?off 值,ElecsysCA125的敏感性是79%,特异性是82%,如cut ?off 值设为150U/ml,则敏感性是 69%,特异性是 93%。 检测范围:0.600─5000U/ml

正常参考值:593例健康妇女的95%参考值为35U/ml。

CA 15-3

CA15?3测定值由夹心法中所用的二种单克隆抗体(MAb)115D8和DF3决定。115D8特异性针对人乳脂球膜,而DF3特异性针对人转移性乳腺癌的膜提取成份。能与115D8和DF3反应的决定簇存在于一种称为MAM ?6的糖蛋白分子上,该种抗原属于唾液酸化的糖蛋白亚类,又称多态性上皮粘蛋白(PEM)。正常情况下,PEM 只存在于腺体细胞腔的分泌物中,不出现在血循环中。当细胞恶变时,基底细胞膜渗透性增强,PEM 可在血清中由CA15-3方法检测出来。CA15-3的测定可辅助乳腺癌病人的治疗监测。与其他临床和诊断措施相结合,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 期和III 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监测乳腺癌转移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性。 检测范围:1.00─300 U/ml

正常参考值:≤25U/ml(第95%位数,n=272)。

CA 19-9

CA19?9测定值由采用的相应单克隆抗体1116?NS ?19?9决定。与1116?NS ?19?9反应的决定簇存在于分子量为10kD 的糖脂抗原上。此种粘蛋白属于一种Lewis ?α型决定簇的半抗原。许多粘膜细胞含有这种成分。有3?7%的人群呈现Lewis a 阴性/b 阴性血型结构,不表达含CA19?9决定簇的粘蛋白。这一点必须在解释检测结果时考虑进去。这种粘蛋白出现在胎儿的胃、肠和胰腺上皮组织中。成人组织如肝、肺和胰腺也可含有低浓度的该种粘蛋白。CA19-9测定有助于胰腺癌(敏感性70-87%)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测定值高低与肿瘤大小无关,但是血清CA19-9水平高于

10000U/ml 时,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CA19-9测定不能用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对于肝胆管癌,CA19-9测定值提供50-75%诊断敏感性。对于胃癌,建议做CA72-4和CEA 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只做CEA 检测已足够,少数CEA 阴性病例,CA19-9检测能起作用。由于粘蛋白主要从肝脏清除,某些患者轻微的胆汁郁积便可导致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CA19-9升高也见于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 检测范围:0.600─1000 U/ml 正常参考值:

对187名健康者和194名献血员的测定结果:27U/ml(第95%位数)

CA 72-4

CA72?4检测方法用于血清中粘蛋白样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的检测。采用了二种单克隆抗体:B72.3和CC49(后者是CA72?4特异性抗体)。它们可与以下几类组织反应: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胃癌及其它种类的癌。可与胎儿组织如结肠,胃和食管反应,但与正常的成人组织无反应。良性疾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病:血清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几种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极高诊断的特异性。胃癌:诊断敏感性为28?80%,通常为40?46%。而对良性胃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达95%以上。CA72?4升高与疾病的分期有关系。外科手术后,CA72?4水平可迅速下降至正常值。如果肿瘤组织完全切除,CA72?4可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在70%的复发病例中,CA72?4浓度首先升高,或在临床诊断为复发时也已升高。有研究结果提示,术前的CA72?4水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值。卵巢癌:诊断敏感性为47?80%。对粘液样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A125。二指标结合起来可使首次诊断敏感性提高到73%(CA125单指标:60%);动态监测的诊断敏感性可提高到67%(CA125单指标:60%)。结直肠癌:诊断敏感性为20?41%。而对良性结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是98%。完全切除后CA72?4可显著下降。当体内存留癌组织时CA72?4持续升高。CA72?4与CEA 结合起来可使术后监测的诊断敏感性从78%提高到87%。 检测范围:0.200─300 U/ml

正常参考值:6.9U/ml(95%百分位数,n=635)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 21-1)

细胞角蛋白是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质。目前为止已发现20种不同的细胞角蛋白。由于它们特殊的分布形式,细胞角蛋白现已成为肿瘤病理学研究的划分指标。借助于二种特异的单克隆抗体(KS19.1和BM19.21),CYFRA21?1可检测细胞角蛋白19的一个片段。CYFRA21?1主要用于监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病程。也可用于监测横纹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程。CYFRA21?1与良性肺部疾病(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鉴别特异性比较好。在良性的肝病和肾功能衰竭病人中偶见CYFRA21?1轻微升高(约10ng/ml)。肺部有不明的阴影,CYFRA21?1>30ng/ml 提示存在原发性支气管癌的可能性.血中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肿瘤已晚期或预后差。但CYFRA21?1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治疗效果好,CYFRA21?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CYFRA21?1值不变或轻度减低提示肿瘤没有完全去除,或有多发性肿块存在,及相应的疗效和预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CYFRA21?1值的变化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 检测范围:0.100─500ng/ml

正常参考值:Cutoff 值是3.3ng/ml 时,特异性为9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以多种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由三种亚单位α、β和γ组成,可以用免疫学方法区别开来。α亚单位可出现在哺乳动物的多种类型组织中,而β亚单位主要存在于心肌和横纹肌组织中。二聚体烯醇化酶αγ和γγ称为NSE 或γ-烯醇化酶,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这些组织来源的肿瘤组织中。支气管癌:NSE 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支气管癌的首选标志物。而CYFRA21?1则适合于非小细胞支气管癌的监测。60?81%的小细胞支气管癌患者,NSE 升高。NSE 与转移部位或者是否为神经系统转移没关系,但与临床分期,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化疗期间,首轮治疗开始后24?72小时内,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NSE 呈一过性升高。一周或首轮治疗结束后,NSE 含量迅速降低。而治疗无反应者,血中NSE 持续升高或不能降到参考范围以下。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 含量正常。如NSE 升高,提示复发。因此,NSE 是监测小细胞支气管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诊断敏感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2%。神经母细胞瘤:62%患病的儿童血清NSE 水平高于30ng/ml。病理性NSE 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反之,NSE 升高不明显,则预后好。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Apudoma):有34%的患者血清NSE 升高(>12.5ng/ml)。精原细胞瘤:有68?73%的病人血清NSE 水平明显升高。含量与病程有关系。其它肿瘤:22%的非肺源性恶性疾病患者NSE 高于25ng/ml。脑肿瘤,如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等,偶尔可伴有NSE 升高。原发性脑瘤或脑转移性瘤、恶性黒素瘤和褐色素细胞瘤,CNS 中NSE 升高。有报道14%的原位性和46%的转移性肾肿瘤患者中,NSE 升高,并与病变程度有关系。良性病变:血清NSE 升高(<12ng/ml)见于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主要在CSF 中升高者可见于脑血管脑膜炎、弥散性脑炎、脊髓小脑退化、脑缺血、脑梗塞、脑内血肿、蛛网膜下出血、头部损伤、炎症性脑疾病、器质性癫痫、精神分裂症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综合征等。 检测范围:0.050─370ng/ml 正常参考值:≤15.2ng/ml。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属糖蛋白,结构上与腺体的血管舒缓素有密切关系,具有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在血液中,PSA 可与蛋白酶抑制因子,如a?1?抗胰凝乳蛋白酶、a?2?巨球蛋白及其它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结合形成不可逆性复合物,PSA 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受到抑制。除了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外,有30%PSA 以游离形式存在,但无蛋白水解能力。血清tPSA 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癌症)。由于PSA 也存在于尿道旁和肛门旁腺体,及乳腺组织或乳腺癌,因此,女性血清中也可测出低水平的PSA。前列腺切除后仍可测出PSA。PSA 测定主要用于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或接受激素治疗患者的病情及疗效。放疗、激素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前列腺后,PSA 快速下降到可测水平以下,提示疗效好。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创伤(例如尿潴留、直肠检查后、膀胱镜、结肠镜、经尿路活检、激光处理等)可导致PSA 不同程度、持续时间不一的升高。 检测范围:0.006─100ng/ml

正常参考值: 244例各年龄组的健康男性血清tPSA 含量见下表:

生物 w w w .e b i o e .

c o m

也以游离的、无蛋白水解能力的形式存在血液2?20ng/ml 范比值有利于鉴别此二组病人。fPSA 检测主要tPSA 检测是获取可靠

比值不能用于鉴别前列腺癌或良性的前tPSA 检测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化方tPSA 和fPSA,fPSA/tPSA cutoffs 值、敏感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 和心肌炎的诊断,可升高。临床资T 采用两种心肌特异的单克隆抗体.用重组人肌钙蛋白T(第三代)试剂对1951名正常人的测小时后恢复到正97.5%位数 o m

肌酸磷酸激酶-MB 同功酶(CK-MB)

肌酸磷酸激酶(CK)是含有两个亚单位的酶。有四种形式:线粒体同功酶和细胞溶质同功酶CK-MM(肌型)、CK-BB(脑型)和CK ?MB。检测血清CK ?MB 质量是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症状发生3?8小时就可在血中测到CK ?MB,并可根据病情维持可测水平至较长一段时间。其它一些临床情况,如横纹肌溶解和中风,CK ?MB 也可升高。就实验室诊断而言,检测总CK、TnT 和/或肌红蛋白就能够对以上疾病作鉴别诊断。CK ?MB 检测的敏感度取决于标本采集的时间,因此,系列动态检测具有实际意义。 检测范围:0.100─500.0ng/ml 正常参考值:

K。骨钙素分子含49个氨K,同时维生素D3有促进产生骨钙素Paget 病等43?44间的氨 N ?MID 骨钙素测定方法采用了针对骨钙素N 端片段和N N-MID 片段和尚未被分解的完整的骨钙素 百分位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

甲状旁腺素由甲状旁腺合成并分泌入血流中。完整的PTH 由一条肽链组成,含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5KD。具有生物活性的N 端片段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因此,有选择地检测完整的甲状旁腺素,可以直接了解甲状旁腺体的分泌活性。PTH 与维生素D 和降钙素一起,动员骨骼系统的钙和磷酸,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肾脏对磷的排泄。PTH 和降钙素的相互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性。血钙升高抑制PTH 的分泌,血钙降低则促进PTH 的分泌。甲状旁腺体机能紊乱引起的PTH 分泌改变,进而导致血钙水平的升高或降低(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检查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要求灵敏的试验,以便检测低于正常范围的PTH 水平。甲状旁腺机能功能亢进症导致PTH 分泌上升,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继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功能亢进症中,血钙低下,这是由于其它病理状态引起的。目前,对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中,PTH 和血钙含量测定更加引起重视,在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手术前后测定PTH 能帮助外科医生了解手术效果,完全切除可使PTH 快速下降。

检测范围:1.20─5000pg/ml 或0.127-530pmol/l 正常参考值:15-65pg/ml 或1.6-6.9pmol/l

β ?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

.

c o m

ob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完整版

o b 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仪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系统概述 1、控制单元 A 显示器(连接cobas ) D 触摸式显示器(主机) B 键盘/鼠标(连接cobas) E 键盘/鼠标(主机) C 计算机(连接cobas) F 计算机(主机) G 人体学PC支架 2、核心单元 1)核心单元轨道 A 核心单元E 模块轨道 B 急诊标本位 F 常规标本上机位 C 条形码阅读器 G 标本退出位 D 标本架转盘 急诊标本位 A 标本架托盘 B 标本架 C 标本杯、微量杯2)标本架及标本容器 标本架类型标本架颜色标本架ID号软件中显示标本架上标签 常规标本架灰色5001-8999001-3999001-3999 STAT标本架红色4001-4999E001-E999S001-S999

标本试管直径为13mm或16mm,长度为75mm或100mm;标本杯可插入16 mm标本试管中用。 A 标本架上的标本杯 D 16mm×100mm试管 B 16mm×75mm试管 E 16mm×100mm试管上的标本杯 C 16mm×75mm试管上标本杯 3、cobas e 601免疫分析模块 e 601模块主要部件如下: A 预清洗区 C 测量区 E 系统试剂区(在前门后面) B 试剂区 D 耗品区 B 试剂区各部件 A 试剂盘 D 磁珠搅拌棒 F 试剂针 B 条件码阅读器 E 磁珠搅拌棒冲洗站 G 试剂针冲洗站 C 试剂盖开/关 H 探针清洗站 I 试剂注射器

C 测量区各部件 A 标本针 E 标本注射器 B 孵育盘 F sipper 注射器 C sipper 针 D sipper 冲洗站 D 耗品区 A 抓手 E TIP/CUP 盒升降器 B 涡流混合站 F TIP/CUP 丢弃袋 C TIP/CUP G TIP/CUP 盒丢弃区 D 指示灯 指示器灯“亮”时 抽屉可安全打开 指示器灯“灭”时 抽屉严禁打开 E 系统试剂区 第二章 软件系统简介 1、系统状态概览 2、日常工作菜单 仪器 各部件 温度 打印预览 Preclean Procell cleancel l 当更换三种系统试剂的任一种时,长按相对应的绿色按键 报警 试剂查看 取消保养 工作区 试剂 定标 质控 应用设定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Elecsys)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 T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检测范围:0.300─10.00nmol/l或O.195-6.51ng/ml 正常参考值:1.3-3.1nmol/l或0.8-2.0ng/ml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检测范围:5.40─320.0nmol/l或O.420-24.86μg/dl 正常参考值: I. 66-181nmol/l或5.1-14.1μg/dl(标本取自德国和日本) II. 59-154nmol/l或4.6-12.0μg/dl, FT4指数57-147nmol/l或4.4-11.4ug/dl (标本取至美国)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另加测定结合参数(T -uptake,TBG)。 检测范围:0.400─50.00pmol/l或O.260-32.55pg/ml 正常参考值:2.8-7.1pmol/l或1.8-4.6pg/ml 游离T4(FT4- free thyroxine)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检测方法,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应用制备好的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由于免疫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其中典型的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1、抗原 1.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 ,并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反应性)。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 1.2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 1.3抗原的性质 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基团,它直接决定免疫学反映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抗体 2.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因其具有免疫活性故又称作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分别为IgG、IgA、IgM、IgD和IgE。 3、抗原抗体的结合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比较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3-05-09T17:14:22.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黄海深陈志通唐光定江伟河[导读]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均优于酶联免疫法 黄海深陈志通唐光定江伟河(广东省阳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13100)【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25-02 【摘要】目的对甲胎蛋白(AFP)试验进行方法学探讨。方法①对比实验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测定88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的含量。②线性实验将标准液按不同的浓度稀释后做线性实验。③精密度实验用两法对低、中、高值质控品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结果①结果表明,两法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系数r=0.995,提示两法呈良好相关性。②线性实验显示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在5~400 ng/ml和2~9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③精密度实验表明化学发光重复性好于酶联免疫法,特别是病理高值化学发光明显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均优于酶联免疫法。【关键词】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甲胎蛋白比较【Abstract】 Object: The methodology investigate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test. Methods: ①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erum samples of 88 patients censorship alpha-fetoprotein (AFP) levels by ELISA and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②Linear experiments: the standard solution is dilut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then doing linear experiments.③Precision experiments: Doing precision experiments on low, medium and high-value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with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①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methods(P>0.0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r = 0.995, these two method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②The linea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nge in 5~400ng/ml and 2~900ng/ml.③Precis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epeatability of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is better than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specifically at the pathological high value. Conclusion: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are better th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ey words】 ELISA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Alpha-fetoprotein Comparison 甲胎蛋白(AFP)是哺乳动物胚胎期肝脏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临床上检测AFP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免疫法(FIA)、化学发光分析法(ECLIA)等,而近年发展起来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因其快速、精确、重现性好及试剂安全无毒的特点,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1]。酶联免疫法定性检测AFP以其快速、简便、实效的优势在各级医院应用较广。这两种方法临床常用,为进一步了解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特点,本文报告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检测88例临床血清标本中AFP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8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 1.1.2仪器: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RT6100酶标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LUMO化学发光仪。 1.1.3试剂: ①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甲胎蛋白(AFP)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②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甲胎蛋白(AFP)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法) 1.2方法 1.2.1酶联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AFP)的操作方法见试剂说明书。 1.2.2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AFP)的操作方法见试剂说明书。 2 结果 2.1 线性实验将标准液按不同的浓度稀释后做线性实验,结果显示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在5~400ng/mL和2~900ng/m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2.2 对比实验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0.995)。 表1 两种方法变异系数比较 CV% 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 受检血清标本 14.27 14.20 2.3 精密度实验用两法对低、中、高值质控品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表2表明化学发光重复性好于酶联免疫法,特别是病理高值化学发光明显优于酶联免疫法。 表2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对比 批内CV% 批间CV% 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低值 5.38 3.30 5.68 4.55 中值 6.40 4.95 6.15 5.82 高值 12.49 6.50 13.50 6.88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化学发光检测

第一章化学发光技术 一、免疫学检测发展阶段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可以利用同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等微量物质。我国免疫学的检测基本历经了以下几个过程,如图1.1所示。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90年代时间 图1.1免疫学检测发展阶段 尽管免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我国临床免疫诊断现状来看,无论是临床应用方面,还是产业化角度,都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亟待改进。下表1.1就此做一比较: 表1.1 中国免疫诊断现状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大势所趋;而取代进口,发展我国的化学发光检测事业,

正是临床检验界着手发展的方向。由此,我公司自1998年立项至今,致利于化学发光检测方案设计,自行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学发光底物,与国外知名检测仪器生产商联合开发了化学发光全自动、半自动检测仪,并自行设计开发了化学发光管理软件,而今形成了仪器、试剂、软件全面配套,为我国的临床检验界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概述】 本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次报道用发光信号进行酶免疫分析,利用发光的化学反应分析超微量物质,特别是用于临床免疫分析中检验超微量活性物质。目前,这一技术已从实验室的稀有技术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常规检测手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将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体系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相似,不同这处是以发光物质代替放射性核素或酶作为标记物,并藉助其自身的发光强度直接进行测定。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既具有放射免疫的高灵敏度,又具有酶联免疫的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易于标准化操作。且测试中不使用有害的试剂,试剂保持期长,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诊断工作,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原理】 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包含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其基本原理同酶联免疫技术(ELISA),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间接法等反应模式,如图1.2,1.3,1.4所示。 如图1.2双抗体夹心法反应原理示意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精)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 颜多清 442400湖南桂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方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按仪器操作手册各用配套试剂测定质控品。结果:线性实验:化学发光检测更宽;精密度试验:化学发光的重复性较酶联免役法更好。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化学发光法优点更多。 关键词甲胎蛋白线性范围精密度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材料和方法 标本来源:随机抽取150份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异常标 本中超过仪器检测范围的结果不予统计。 仪器与试剂:化学发光仪使用Bayer Centaur CP。使用原装配套试剂。酶表仪洗板机使用URANUS AE全自动酶免仪和配套洗板机,严格根据使用说明操作。 方法: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用配套试剂测定,数值在标定值允许的变异范围 内,接着做线性、相关性、回收率、精密度测试。 结果 线性试验:将AFP测定值在1000~1200ng/ml范围内的5份血清标本混合,反复测定5次,取其均值作为原倍血清测定值即为理论值。将此混合血清做5点倍比稀释,随机排列测定顺序,各反复测定5次,以原倍血清测定值为标准按稀释倍数算得其理论值,求两者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化学发光回归方程 为:Y=10235X+65594,R=09999。 酶联免疫法回归方程为:Y=06578X+38885,R=09558。化学发光法在2~9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酶联免疫法在5~4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可见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检测范围更宽,更能充分满足临床要求。 相关性试验:用上述二种方法分别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AFP定量分析,结果表 明,二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 0667X-05433,R=09858,提示二种方法相关性良好。 回收试验:取三种浓度的血清(1071ng/ml,1808ng/ml,46 83ng/ml),分别用不同浓度定值血清混合,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11ng/ml, 300ng/ml,773ng/ml,278ng/ml,367ng/ml,84 0ng/ml, 538ng/ml,626ng/ml,1100ng/ml的样本,用化 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79和953~97 1,平均回收率为977和964。 精密度试验:采取批内和批间差异来确定。用上述二种方法分别对低、中、高值质控品进行精密度试验,每份标本连续测定20次,计算 X,S,求批内CV 值。每日测定1次,连续测定20天,计算X ,S,求批间CV值。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免疫法的重复性比酶联免疫法的更好,特别是高值化学发光明显优于酶联免疫法。见表1。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 的特异性发光反应,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部分。分析中应用 的标记物为电化学发光的底物三联吡啶钌或其衍生N-羟基琥珀酰胺(NHS)酯,可通过化学反应与抗体或不同化学结构抗原分子结合,制成标记的抗体或抗原。ECLL的测定模式与ELISA相似。 基本原理:发光底物二价的三联吡啶钉及反应参与物三丙胺在 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氧化的三丙胺失去一个H+而成为强还原剂,将氧化型的三价钌还原为激发态的二价钌,随即释放光子而 恢复为基态的发光底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 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地发出光子而常保持底物浓度的恒定。 电化学发光是化学发光方法与电化学方法相互结合的产物,是 指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然后这些电生的物质之 间或电生物质与其它物质之间进一步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 电化学发光保留了化学发光方法所具有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观察方便和仪器简单等优点;同物时具有许多化学发光方法无 法比拟的优点,如重现性好、试剂稳定、控制容易和一些试剂可以 重复使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临床、环境、 食品、免疫和核酸杂交分析和工业分析等领域。在21世纪中必将继 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有必 要对电化学发光在分析中的应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1、电极表面活性分布的表征 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很好地观察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情况,而电化学发光强度对电极表面的活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电极表面活性分布。 该方法是由Engstrom等于1987年提出的,他们观察到在新抛光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十分均匀,而在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网状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不均匀,通过与其它方法相对照,发现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电极表面活性分布,并且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电化学发光成像法用于研究碳糊电极表面活性点的分布,观察到碳糊电极表面存在。着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对于了解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具有直观和简单等优点,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将该方法用于表征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如Hopper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的电荷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Pantano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羧基的分布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ShuItz等用该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在电极上的附着情况。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对于了解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及其与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极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总甲状腺素(TT4)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lztk

总甲状腺素(TT4)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总甲状腺素(TT4)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100人份/盒、2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 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TT4-Cal)(选配)组成。组成及含量如下: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0.420μg/dL 。 2.3 准确度 用T4国家标准品(150551)进行检测,实测值与理论值之比应在0.850-1.150之间。 2.4 线性 在[1.0,24.86]μg/d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分析内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浓度为(5.0±1.0μg/dL)和(20.0±4.0μg/d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浓度为(5.0±1.0μg/dL)和(20.0±4.0μg/d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特异性 2.6.1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测定浓度不低于500ng/mL的T3样品,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5μg/dL; 2.6.2 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 测定浓度不低于50ng/mL的rT3样品,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5μg/dL。 2.7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8 溯源性 依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51)。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总结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总结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总结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

分子SA可与四分子B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 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ECL中采用的固相载体是带有磁性的直径约2.8?m的聚苯乙烯微粒。其特点是反应面积极大,比板式扩大20-30倍,使反应在近乎液相中进行,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利用氧化铁的磁性,使用电磁场分离结合态和游离态,方便迅速,实现了精确的全自动化。 四、独到的磁分离技术 实现了结合相和游离相的完全自动化分离,且检测池在无电场时彻底清洗,避免了交叉污染。 五、超高的测定灵敏度和测定线性 发光信号检测的宽线性加上电化学发光独特的标记物本身(发光底物)循环发光和专利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包被技术的信号放大作用,使电化学发光测定的检测下限可达10-12和10-18级,线性范围最大超越7个数量级,在待测抗原(抗体)极微量或达到病理期极限时,均能准确测定,避免了样本稀释重测定,既节约时间,又节省试剂。 六、稳定的试剂 电化学发光标记物三联吡啶钌在无电场和递电子体(三丙胺)存在的自然环境下非常稳定,保证了用它标记的抗体(抗原)试剂也非常稳定,2-8℃可稳定一年以上,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和<7%,在首日使用之后也可以稳定3个月。 七、简便创新的定标概念 每个测定项目的基本定标曲线已由罗氏公司完成,并已存入试剂的二维条形码,自动读入仪器,用户只需进行二点重定标即可。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集的60例血清标本,进行甲胎蛋白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比较酶联免疫法(Y)与电化学发光法(X)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具有线性关系,并且具有高度相关性。首先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进行正态分布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正态分布,然后对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在95%的可信区间,双尾检验的P=02875,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都能较为准确的反应甲胎蛋白水平,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预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结果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集的60例血清标本,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69~695岁。60例血清标本中,33例检测结果显示甲胎蛋白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而另外的27例超出正常范围。 12检测试剂、仪器及血样采集 121酶联免疫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购自武汉博世德科技责任有限公司),通过酶标仪,对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122电化学发光法采用罗氏Cobase411电化学发光自动分析仪,对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 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比较酶联免疫法(Y)与电化学发光法(X)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具有线性关系,并且具有高度相关性。首先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进行正态分布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正态分布,然后对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在95%的可信区间,双尾检验的P=02875,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作为特异性强的原发性肝癌标志物,主要是由胎儿肝脏组织合成,待胎儿娩出后,甲胎蛋白水平急速下降,待出生后几个月或者一个年内,基本降至正常范围,使甲胎蛋白水平低于20ng/ml[3]。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水平出现异常升高,转移性肝癌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是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水平不高于350~400IU/ml,而畸胎瘤、急性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组织的代偿性增生,甲胎蛋白水平也有轻度升高。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甲胎蛋白方法中,以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法(ELISA)、化学发光法(ECLIA),以及免疫层析法为主[4]。 化学发光法(ECLIA)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作为新型标记免疫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柳州市柳钢集团公司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生化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胎蛋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所得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批内及批间CV变异系数相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较生化免疫比浊法更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且具备较好的重复性,值得在今后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肝硬化;甲胎蛋白【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256-01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前往医疗卫生机构接受诊疗的患者数量日渐增多,大批量样本快速检测成为临床检验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既往采用的生化免疫比浊法虽然能够满足临床大样本检测需求但检测结果无论是精密度还是准确性、重复性均相对较低,越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

需求。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继酶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法、流注射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之后的一种全新酶免疫测定法,自身融合了电化学发光以及免疫测定技术的优势,整个检测工作更加简便、高效[1]。为探寻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广西柳州市柳钢集团公司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入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35岁~60岁,平均年龄(4879±131)岁;病程时间12年~5年,平均病程(231±028)年;症状表现:疲倦乏力41例、食欲不振29例;病症类型:小结节性肝硬化63例、大结节性肝硬化7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肝硬化者;(2)未合并其他肝脏疾病者。排除标准。 12方法于住院次日清晨分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ml,采集部位均?橹獠烤猜觯?以3000转/min离心10min后采集血清并将其一分为二,一份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仪器设备为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另一份采用生化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甲胎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所有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仪器或试剂盒内说明书要求进行。选取甲胎蛋白以及批内及批间CV变异系数作为观察指标,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中间体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等能级的光子,对光子进行测定而实现定量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产物,因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但与荧光产生需要激发光不同,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产生光强度,并不需要激发光,从而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了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两个部分。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待测物质浓度因为与发光强度成一定的关系而实现检测目的。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类别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 3 大类,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测定方法。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1. 鲁米诺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鲁米诺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在碱性溶液中,鲁米诺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发光,其中H2O2最为常用。因发光反应速度较慢,需添加某些酶类或无机催化剂。酶类主要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无机类包括O3、卤素及Fe3+、Cu2+、Co2+和它们的配合物。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下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H2O2等氧化剂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2. 吖啶酯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吖啶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由于热稳定性不是很好,Klee 等研究合成了更稳定的吖啶酯衍生物。在含有H2O2的碱性条件下,吖啶酯类化合物能生成一个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一最大波长为430 nm 的光子。吖啶酯类化合物量子产率很高,可达0.05。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发光体系简单、快速,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且标记效率高,本底低。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CLIA,通常采用HNO3+H2O2和NaOH 作为发光启动试剂,有些在发光启动试剂中加入Triton X-100,CTAC,Tween-20等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发光。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HRP 最常用发光底物是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在CLEIA 中,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在过氧化物酶和起动发光试剂(NaOH和H2O2)作用下鲁米诺发光,酶免疫反应物中酶的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度。此传统的化学发光体系(HRP-H2O2-lumi-nol)为几秒内瞬时闪光,存在发光强度低、不易测量等缺点。后来,在发光系统中加入增强发光剂,以增强发光信号,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便于重复测量,从而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碱性磷酸酶(ALP)已广泛用于酶联免疫分析和核酸杂交分析。 碱性磷酸酶和1,2-二氧环己烷构成的发光体系是目前最重要、最灵敏的化学发光体系。这类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Bronstein 等提出的ALP-AMPPD 发光体系。AMPPD 为1,

cobas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第一章系统概述 1、控制单元 A 显示器(连接cobas ) D 触摸式显示器(主机) B 键盘/鼠标(连接cobas) E 键盘/鼠标(主机) C 计算机(连接cobas) F 计算机(主机) G 人体学PC支架

2、核心单元 1)核心单元轨道 A 核心单元 E 模块轨道 B 急诊标本位 F 常规标本上机位 C 条形码阅读器G 标本退出位 D 标本架转盘

急诊标本位 A 标本架托盘 B 标本架 C 标本杯、微量杯

2)标本架及标本容器 标本架不同类型、颜色和相应编号如下: 标本架类型标本架颜色标本架ID号软件中显示标本架上标签 常规标本架灰色5001-8999 001-3999 001-3999 STA T标本架红色4001-4999 E001-E999 S001-S999 定标标本架黑色2001-2999 S001-S999 C001-C999 QC标本架白色3001-3999 C001-C999 Q001-Q999 保养标本架绿色B999 B999 W999 标本容器有三种类型:标本试管、标本杯、定标及质控小瓶 标本试管直径为13mm或16mm,长度为75mm或100mm;标本杯可插入16 mm标本试管中用。 A 标本架上的标本杯 D 16mm×100mm试管 B 16mm×75mm试管 E 16mm×100mm试管上的标本杯 C 16mm×75mm试管上标本杯 3、cobas e 601免疫分析模块

e 601模块主要部件如下: A 预清洗区 C 测量区 E 系统试剂区(在前门后面) B 试剂区 D 耗品区 B 试剂区各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