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训练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训练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训练讲义

第一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福建龙岩调研) 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

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路标,表示允许

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10 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泉州

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位移

B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路程

C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位移

D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路程

答案:D

2.(2011年杭州学军中学检测)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5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 ,测速精度0.2 m/s ,以下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 .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 .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解析:选A.由位臵、位移、时间、时刻、速度、速率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臵,不是位臵的变化,A 错、B 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 对;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即速率,D 正确.

3.在第12届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中,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中和男子200 m 决赛中分别以9.58 s 和19.19 s 的成绩打破他在北京奥运会创造的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如图所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

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 m/s

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 m/s

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 m/s

解析:选C.200 m 决赛的跑道有一段弯道,所以200 m 决赛的位移小于200 m ,所以A

错;2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v <200 m 19.19 s =10.42 m/s ,故B 错;1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v =100 m 9.58 s

=10.44 m/s ,故C 对.由于不是匀加速运动,所以最大速度不是平均速度的2倍,D 错.

4.(2011年鲁迅中学调研)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解析:选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质点的速度变化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A 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即为加速度,B 正确;质点在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其速度可能为零,如自由落体的物体在开始下落的瞬间,故C 错误;质点的速度变化Δv =a ·Δt ,即速度的变化由质点的加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D 错误.

5.(2011年江苏南莫中学高三期中测试)一架直升飞机以加速度a 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的耗油量V 0=pa +q (p 、q 均为常数).若直升飞机欲上升到某一定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

A.p q

B.q p

C.p +q p

D.p +q q

答案:B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 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

解析:选D.(1)若初、末速度同向时:v =v 0+v 2=4+10 2

m/s =7 m/s ,x =v t =7 m ;a =v -v 0t =10-41

m/s 2=6 m/s 2. (2)若初、末速反向时:v =v 0+v 2=-4+102

m/s =3 m/s x =v t =3 m ;a =v -v 0t =10-(-4)1

m/s 2=14 m/s 2. 因此可得出D 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 .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

C .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 .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选BD.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A 错误,B 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 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 正确.

8.(2011年黑龙江大庆一中质检)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秒内经过的位移是x ,它的初速度为v 0,t 秒末的速度为v t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x t

B.v 0+v t t

C.v t -v 0t

D.v t +v 02

解析:选AD.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x t ,适用于一切运动;v =v t +v 02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

C .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ABCD.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 、B 、C 、D 都正确.

10.在山东威海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女子决赛中,采用了奥林匹克标准竞赛距离,包括一点五公里游泳、四十公里自行车和十公里跑步三部分,总距离为五十一点五公里.东道主选手王毅在最后一圈加速冲刺,以领先9.24秒的优势获得冠军,总成绩是2小时16分02秒77.假设王毅在三项中各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对应行程为s 1、s 2、s 3,三项中各段的平均速率分别为v 1、v 2、v 3,总平均速率为v .则(计算中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A .v 1

B .v =v 1+v 2+v 33

C .v =6.3 m/s

D .v 可能比s 2t 2大,也可能比s 1t 1

小 解析:选AC.游泳平均速率v 1最小,自行车平均速率v 2最大,选项A 正确;平均速率

v =s t =51.5×103 m 8162.77 s

≈6.3 m/s ,选项C 正确. 三、计算题

11. (2011年杭州二中月考)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

点.保时捷911 GT3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2 s.

(1)求保时捷911 GT3的平均加速度.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 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

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解析:(1)末速度v t =100 km/h =1003.6

m/s =27.78 m/s 平均加速度a =v t -v 0t =27.78-04.2

m/s 2≈6.61 m/s 2. (2)所需时间t =v t -v 0a =27.78-03

s ≈9.26 s. 答案:(1)6.61 m/s 2 (2)9.26 s

12.(2011年温州八校联考)2010年6月、7月间,为反对、威慑美韩军演,我国在东海、黄海海域进行了密集的近海实弹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 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 0=2 km 时,以60 m/s 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 1=50 s 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 2=30 s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 1、v 2分别为多大?

解析: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为v 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 0=2 km 时,发射第一枚鱼雷,经t 1=50 s 击中敌舰,则有(v -v 1)t 1=L 0,

即:(60-v 1)×50=2000,解得v 1=20 m/s

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

L 0-(30-v 1)t 1=1500 m

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 2,经t 2=30 s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 (v -v 2)t 2=1500,即:(60-v 2)×30=1500,

解得v 2=10 m/s.

答案:20 m/s 10 m/s

第二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 -18大黄蜂”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 2,起飞速度为50 m/s ,若该飞机滑行100 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

A .30 m/s

B .40 m/s

C .20 m/s

D .10 m/s

解析:选B.由v 2-v 20=2ax 得:v 20=v 2-2ax

所以v 0=40 m/s.

2.(2011年东阳中学模拟)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增大

C .不断减小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选B.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 ,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1)s ,则经

过时间t s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 =12gt 2-12g (t -1)2=gt -12

g ,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 的增大而增大,故B 正确.

3. 2010年4月17日是青海玉树震后第三天,中国空军日以继夜

加紧进行空运抗震救灾,当天上午6时至10时又出动飞机4个架次,

向玉树地震灾区运送帐篷540顶(约合57吨),野战食品24吨.从水平

匀速飞行的运输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如图,不计空气阻力,在

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选C.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因惯性在水平方向物体与飞行的运输机始终有相同的速度.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错;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A 、B 错.

4.(2011年金华十校联考)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 s 停止,刹车距离为9 m .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 的位移是( )

A .4.5 m

B .4 m

C .3 m

D .2 m

解析:选B.汽车刹车反过来可以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 =12

at 2,可得其加速度大小为a =8 m/s 2;汽车停止前最后1 s 的位移是x ′=12

at ′2=4 m ,选项B 正确. 5. (2011年江苏淮阴中学摸底)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

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

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

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 2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

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两段位

移之差为一块砖的厚度,由Δx =d =aT 2可得,a =d T 2;位臵“3”是位臵“2”和位臵“4”的中间时刻,由v t 2=v 得,v 3=7d 2T

;故只有选项A 判断错误. 6.(2011年杭州二中摸底)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

如图所示,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 ,某时刻B 发出超

声波,同时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B 相距35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 2

B .10 m/s 2

C .5 m/s 2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B.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 ,根据题意汽车在2t 时间内位移为12

a (2t )2=20 m ,① 所以超声波追上A 车时,A 车前进的位移为12

at 2=5 m , ② 所以超声波在2t 内的路程为2×(335+5) m ,

由声速340 m/s 可得t =1 s ,代入①式得,a =10 m/s 2,故B 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物体的( )

A .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7 m/s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C .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小于4 m/s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 m/s 2

解析:选ABD.(1)若为匀加速,v 0=4 m/s ,v =10 m/s ,则 v =v 0+v 2=4+102

m/s =7 m/s ,故A 对. a =v -v 0Δt =10-41

m/s 2=6 m/s 2,故D 对. (2)若先减速再反向加速,v 0=4 m/s ,

v =-10 m/s ,则 v =v 0+v 2=4-102

m/s =-3 m/s ,x =v t =-3 m ,故B 正确. 若为匀加速时Δv =10 m/s -4 m/s =6 m/s

先减速再加速时Δv =-10 m/s -4 m/s =-14 m/s.

故C 不可能.

8.(2011年嘉兴一中检测)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

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 02g B.v 0g

C.3v 0g

D.3v 02g

解析:选BC.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

,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 =v 02或v =-v 02代入公式t =v -v 0a 得,t =v 0g 或t =3v 0g

,故B 、C 选项正确.

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 )

A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 .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解析:选ABC.由x 23-x 12=x 34-x 23可求x 23,故C 正确;由Δx =aT 2可求a ,故B 正确;由v 2=x 132T

可求v 2,再由v 2=v 1+aT 可求v 1,故A 正确,但物体原来的初速度无法求出,故D 错.

10.(2011年湖北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 是绷

紧的.当皮带不动时,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所用的

时间为t 1,从B 端飞出时速度为v 1.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同样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所用的时间为t 2,从B 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 2,则t 1和t 2、v 1和v 2相比较,可能的情况是( )

A .t 1=t 2

B .t 2>t 1

C .v 1=v 2

D .v 1>v 2

解析:选AC.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不大于v 1,则物体m 由A 到B 一直匀减速,到B 端的速度为v 1,通过AB 的时间也为t 1;当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大于v 1时,物体m 在AB 上先减速到与皮带速度相等,再与皮带一起匀速,或物体m 由A 到B 一直匀速或匀加速,到B 端的时间t 2≤t 1,速度v 2≥v 1,故A 、C 正确,B 、D 错误.

三、计算题

11.(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 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1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以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以m/s 为单位),则有12

v t +(9.69-0.15-t )v =100① 12

v t +(19.30-0.15-t )×0.96v =200② 由①②式得t =1.29 s ,v =11.24 m/s.

(2)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

a =v t

=8.71 m/s 2. 答案:(1)1.29 s 11.24 m/s (2)8.71 m/s 2

12.(2011年永嘉抽测)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取g =10 m/s 2)求: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 0,着地时相当于从h 1高处自由落下,

则有v 2-v 20=-2ah ,

即52-v 20=-2×12.5×h

又v20=2g(224-h)=2×10×(224-h)

联立解得h=99 m,v0=50 m/s

以5 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h1=v2/2g=52/20 m=1.25 m.

(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

则有v0=gt1,t1=v0/g=50/10 s=5 s,

t2=(v-v0)/a=5-50

-12.5

s=3.6 s,

故所求时间t=t1+t2=(5+3.6) s=8.6 s.

答案:(1)99 m 1.25 m(2)8.6 s

第三课时: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选C.图象是x -t 图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甲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甲、乙运动的速率用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由图可知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

2.(2011年北京海淀区模拟)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

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

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t 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t 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A

3.(2011年金华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x =7 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正以v B =10 m/s 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则A 追上B 所经历的时间是( )

A .7 s

B .8 s

C .9 s

D .10 s

解析:选B.物体B 减速至静止的时间为t

则-v B =at ,t =102

s =5 s. 物体B 向前运动的位移x B =12v B t =12

×10×5 m =25 m. 又因A 物体5 s 内前进x A =v A t =4×5 m =20 m ,显然x B +7 m>x A .

所以A 追上B 前,物体B 早已经静止,设A 追上B 经历的时间为t ′,则t ′=x B +7v A

=25+74

s =8 s ,B 正确. 4.(2010年高考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0.25 m/s 向右

B .0.25 m/s 向左

C .1 m/s 向右

D .1 m/s 向左 解析:选B.由图象面积计算0~3 s 内质点的位移x 1=2×3×12

m =3 m ,方向向右,3~8 s 内位移为x 2=2×5×12 m =5 m ,方向向左,所以前8 s 总位移x =x 1-x 2=-2 m.v =x t

=-28

m/s =-0.25 m/s ,即大小为0.25 m/s ,方向向左.B 正确.

5.(2011年湖州模拟)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6.(2009年高考山东卷)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

断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F:受力;x:位移)()

解析:选B.根据v-t图象0~2 s与6 s~8 s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合力方向相同;2 s~6 s内加速度方向未变,合力方向不变.但0~2 s内的合力与2 s~6 s内的合力方向相反,因此选项B正确.0~4 s内物体位移不断增大,4 s末达到最大值,接着反向运动,8 s末返回出发点,故C、D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

7.(2009年高考广东卷)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正确;由v -t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C、D错误;0~1 s内甲的位移大,B错误.

8.(2010年高考上海卷)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解析:选BCD.根据v-t图的意义可知t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等,B项正确.再结合动能定理可知D项正确.v-t图中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由图可知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的位移大,C项正确.由于两质点的初始位臵不确定,故不能确定t时刻

两质点的位臵,故A 选项错误.

9.(2011年温州八校联考)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解析:选BD.A 中表示物体在x =0到x =1之间往复运动,B 中物体做变速运动,各时

刻的速度v ≥0.所以物体只沿正方向运动;C 中物体在0~2 s 内沿正方向运动,2 s ~4 s 内沿负方向运动;D 中物体的速度图象与B 项相同.综上分析可知B 、D 正确.

10.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 、B 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

B 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

B .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A 、B 两个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 .A 、B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v 1+v 22

答案:AC

三、计算题

11.(2011年湖南教育考试院调研测试)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500 kg ,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如图所示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由图线可判断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H m 为多少?发动机的推动力F 为多少?

解析:由图线可知,探测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即是横轴上方图线所包围的面积,H m =

24×402

m =480 m.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4016

m/s 2=2.5 m/s 2, F =m (a +g ′),

a =Δv Δt

=5 m/s 2, 所以F =m (a +g ′)=11250 N.

答案:480 m 11250 N

12.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t 1=102.5

s =4 s x 货=(5.5+4)×10 m =95 m

x 警=12at 21=12

×2.5×42 m =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Δx =x 货-x 警=75 m.

(2)v 0=90 km/h =25 m/s ,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t 2=252.5

s =10 s x ′货=(5.5+10)×10 m =155 m

x ′警=12at 22=12

×2.5×102 m =125 m 因为x ′货>x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

Δx ′=x ′货-x ′警=3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Δt =Δx ′v 0-v

=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

t =t 2+Δt =12 s

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75 m (2)12 s

第四课时: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1年金华十校联考)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

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 >m B ,则物体B ( )

A .只受一个重力

B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C .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D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解析:选A.物体A 、B 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 、B 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物体B 与墙面有接触而无挤压,所以与墙面无弹力,当然也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B 只受重力,选

A.

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小球重G ,平衡时小球在A 处,今用力F 压小球至B 处,使弹簧缩短x ,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A .kx

B .kx +G

C .G -kx

D .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B.设球在A 处时弹簧已压缩了Δx ,球平衡时弹力F A =G =k Δx ,球在B 处时,弹簧又压缩x ,球再次达到平衡时弹力F B =k (Δx +x )=G +kx .故选项B 是正确的.

3. 用手握住一个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瓶中油的质量增大时,手握瓶的力必须增大

B .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 .不论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 .摩擦力大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

解析:选C.因为油瓶处于平衡状态,故摩擦力与油和瓶的总重力大小相等,又因为是静摩擦力,根据其特点,大小与压力无关,故C 正确,B 、D 错误.而最大静摩擦力F fmax 与正压力有关.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一定.若平衡时,静摩擦力未达到最大值,当适当增加油的质量时,若G ≤F fmax ,不增加压力仍可平衡,A 错.

4.(2011年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 =20 kg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 N ,方向向右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g 取10 m/s 2)( )

A .大小是10 N ,方向水平向左

B .大小是20 N ,方向水平向左

C .大小是20 N ,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是30 N ,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选C.物体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 =μF N =μmg =20 N ,与外力F 无关,故选C.

5.(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 1和F 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3-1 B .2- 3

C.32-12 D .1-32

解析:选B.当用F 1拉物块时,由平衡条件可知:F 1cos60°=μ(mg -F 1sin60°);当用F 2

推物块时,又有F 2cos30°=μ(mg +F 2sin30°),又F 1=F 2,求得μ=cos30°-cos60°sin30°+sin60°

=2-3,B 正确.

6.(2011年杭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 的半球体上,小物块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物块与球心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sin θ

B .小物块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

C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

D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

解析: 选D.分析小物块受力如图所示,因小物块静止在半球体上,所

以有F N =mg sin θ,F f =mg cos θ,故有D 正确,B 、C 错误;因小物块受静

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不能用F f =μF N =μmg sin θ来计算,故A 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7. 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力传

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再连接到计算机上;②将一质量m =3.75 kg 的

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③打开计算

机,使数据采集器工作,然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细绳,木块运动

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0~6 s 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 .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C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

D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

答案:BC

8.(2011年北京四中检测)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

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

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

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绳对A 的拉力将增大

B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D .A 受到的合力将增大

解析:选B.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F N -G cos θ=0,G sin θ-F f -F =0,F =G 2

若θ从45°增大到50°,则有F N 减小,F f 增大.物体A 受到的

合力仍为0.

9.(2011年宁波调研)如图所示,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

度v 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 ,则传送带启动后( )

A .M 静止在传送带上

B .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 .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M 下滑的速度不变

解析:选CD.由M 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 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 、D 正确.

10. (2011年杭州二中质检)如图所示,重80 N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

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 、劲度系数为1000 N/m 的弹簧,

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 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 ,

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 ,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 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

A .10 N

B .20 N

C .40 N

D .60 N

解析:选D.设物体所受静摩擦力F 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 +F f +kx =mg sin30°,可得:F +F f =20 N ,F 由0逐渐增大,F f 逐渐减小,当F f =0时,F 为20 N ,故

A 、

B 均可能;当F f 沿斜面向下时,F +kx =F f +mg sin30°,有:F =F f +20 N ,随F 增大,F f 也逐渐增大,直到F f =25 N ,此时F =45 N .当F >45 N ,物体就沿斜面滑动,故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60 N.

三、计算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P 和Q 叠放在倾角为

θ的斜面上,P 、Q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2(μ1>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

止,则物体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解析:先取PQ 为一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 +m )g sin θ-F f Q =(M +m )a

F f Q =μ2F N

F N =(m +M )g cos θ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a =g sin θ-μ2g cos θ

再隔离P 物体,设P 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f P ,

方向沿斜面向上,对P 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F f P =ma

可得出F f P =μ2mg cos θ.

答案:μ2mg cos θ

12.(2011年江苏苏州模拟)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

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两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

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 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 2的重物,现

用力F 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 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

之和时,试求:

(1)m 1、m 2各上移的距离.

(2)推力F 的大小.

解析:(1)没加推力时:k 2x 2=m 2g sin θ

k 2x 2+m 1g sin θ=k 1x 1

加上推力后,当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k 1的伸长量与k 2的压缩量均为x ,对m 1受力分析可得:

k 1x +k 2x =m 1g sin θ

所以m 1上移的距离

d 1=x 1-x =(m 1+m 2)g sin θk 1-m 1g sin θk 1+k 2

m 2上移的距离d 2=x 2+x +d 1=x 2+x 1

=m 2g sin θk 2+(m 1+m 2)g sin θk 1

. (2)分析m 2的受力情况,有:

F =m 2g sin θ+k 2x =m 2g sin θ+k 2m 1g sin θk 1+k 2

. 答案:(1)(m 1+m 2)g sin θk 1-m 1g sin θk 1+k 2

m 2g sin θk 2+(m 1+m 2)g sin θk 1

(2)m 2g sin θ+k 2m 1g sin θk 1+k 2

第五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选取的数值为() A.15 N、5 N、6 N B.3 N、6 N、4 N

C.1 N、2 N、10 N D.1 N、6 N、8 N

解析:选B.物体在F1、F2、F3作用下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个力的合力必定为零,只有B选项中的三个力的合力可以为零,故选B.

2.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解析:选C.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图的合力为2F3,B图的合力为0,C图的合力为2F2,D图的合力为2F3,因F2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C图.

3.(2011年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

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 kg.此时手臂与身

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

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 m/s2,sin53°=0.8,cos53°=0.6)() A.360 N,480 N B.480 N,360 N

C.450 N,800 N D.800 N,450 N

答案:A

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上的拉力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D.由图解法可知,当细绳与斜面平行时拉力最小,所以细绳由A 点逐渐移到D 点的过程中,拉力先减小后增大,选D 项.

5.(2011年金华一中高三调研)如图所示,用OA 、OB 两根轻绳将物

体悬于两墙之间,OA 、OB 两根轻绳之间的夹角为90°.当更换OA 绳,使

A 点下移,直至轻绳OA 为水平,在此过程中保持O 点位置不变.则在A

点不断下移到A ′的过程中,绳OA 的拉力(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A.重力不变,OB 绳上拉力方向不变,在OA 绳方向逐渐转至OA ′的过程中,两拉力方向由90°逐渐增大,则OA 绳上拉力由最小值逐渐增大,A 对.

6.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吊环王”陈一冰成功捍卫荣誉,以16.075

分摘得金牌成功卫冕,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然后

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的过程

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 T (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 的大小变化

情况为( )

A .F T 增大,F 不变

B .F T 增大,F 增大

C .F T 增大,F 减小

D .F T 减小,F 不变

解析:选A.由平衡条件,合力F 等于人的重力,故F 恒定不变;当两手间距离变大时,绳的拉力的夹角变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 T 变大,A 正确.

7. (2011年湖南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

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

刷到墙壁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

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竿与墙壁间的夹

角越来越小.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 1,墙壁对涂料滚的支

持力为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F 2均减小

B .F 1、F 2均增大

C .F 1减小,F 2增大

D .F 1增大,F 2减小

解析:选A.在缓缓上推过程中涂料滚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F 1sin θ-F 2=0,

F 1cos θ-

G =0

解得F 1=G cos θ

,F 2=G tan θ 由于θ减小,所以F 1减小,F 2减小,故正确答案为A.

二、不定项选择题

8.在研究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力夹角θ的关系曲线,关于合力F 的范围及两个分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 N ≤F ≤14 N

B .2 N ≤F ≤10 N

C .两力大小分别为2 N 、8 N

D .两力大小分别为6 N 、8 N

解析:选AD.由图象得:θ=12

π时,两分力F 1、F 2垂直,合力为10 N ,即F 21+F 22=10,θ=π时,两分力方向相反,即两分力相减,|F 1-F 2|=2,联立解得:F 1=8 N ,F 2=6 N ,合力的范围F 1-F 2≤F ≤F 1+F 2,即2 N ≤F ≤14 N .故A 、D 对,B 、C 错.

9. (2011年湖北孝感高中质量检测)如图所示,作用于O 点的三个

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 1,沿-y 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 2与+x

方向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F 3只能在第二象限

B .力F 3只能在第三象限

C .力F 3与F 2的夹角越小,则F 3与F 2的合力越小

D .F 3的最小值为F 1cos θ

解析:选D.由图可知力F 3可以在第三象限,也可以在第二象限,故A 、B 错误;F 3与F 2的合力与F 1等大、反向,故C 错误;根据图解法可求出F 3的最小值为F 1cos θ,故D 正确.

10.(2011年山东青岛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 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 .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 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 ,下端系一个重为G 的物体,BO 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线BO 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 2

B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2

C .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解析:选D.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 ;以滑轮为对象,两段绳的拉力都是G ,互成120°,因此合力大小是G ,根据共点力平衡,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也是G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斜向右上方);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为零.

三、计算题

11. 榨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较早时期使用的是直接加压式

榨油方法.而现在已有较先进的榨油方法,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所示,其中B 点为固定铰链,若在A 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F ,

则由于力F 的作用,使滑块C 压紧物体D ,设C 与D 光滑接触,杆的

重力及滑块C 的重力不计.压榨机的尺寸如图所示,l =0.5 m ,b =0.05

m .求物体D 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 的多少倍?

解析:按力F 的作用效果沿AB 、AC 方向分解为F 1、F 2,如图甲

所示,则

F 1=F 2=F 2cos θ 由几何知识得tan θ=l b

=10. 按力F 2的作用效果沿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分解为F N ′、F N ,如图乙所示,则F N =F 2sin θ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F N =5F

所以物体D 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 的5倍.

答案:5倍

12.(2011年镇海中学高三质检)如图所示,AC 和BC 两轻绳共

同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若保持AC 绳的方向不变,AC 与竖直

方向上的夹角为60°,改变BC 绳的方向,试求:

(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θ角的取值范围.

(2)θ在0~90°的范围内,求BC 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 (1)改变BC 绳的方向时,AC 绳的拉力F

A 方向不变,

两绳拉力的合力F 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θ最小为0°,此时F T A =0;且θ必须小

于120°,否则两绳的合力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θ角的取值范围

是0°≤θ<120°.

(2)θ在0~90°的范围内,由图知,当θ=90°时,F T B 最大,F max =mg tan60°=3mg .

当两绳垂直时,即θ=30°时,F T B 最小,F min =mg sin60°=32

mg . 答案:(1)0°≤θ<120°

(2) 3 mg 32

mg

第六课时: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金华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解析:选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平衡,将拉力F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则物体一定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一定会产生弹力.因此物体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2.(2011年山东淄博模拟)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12

B.32

C.22

D.52

解析:选C.由题意可以判断出,当倾角α=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小为F f1=mg sin30°,当α=45°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2=μF N =

μmg cos45°,由F f1=F f2得μ=22

. 3. (2010年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

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

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 A.13mg B.23

mg C.36mg D.239

mg 解析: 选D.如图每根支架承受的压力为F N ,则F N 的竖直分力大小

为mg 3,所以F N =mg /3cos30°=239

mg ,D 正确.

4.用一根长1 m 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

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10 m/s 2)( )

A.32 m

B.22

m C.12 m D.34

m 解析:选A.对画框进行受力分析,并把两绳拉力作用点平移至重

心处,如图所示,则有:

2F T1cos α=2F T2cos α=mg .

其中F T1=F T2≤10 N. 所以cos α≥12

. 设挂钉间距为x ,则有:sin α=x 2L 2

=x L

. x =L sin α=L 1-cos 2α≤ 1-14=32

m 即x ≤32

m ,A 正确. 5.(2011年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两光滑平板OM 、ON 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θ0=75°的V

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

θ

表示ON 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调节ON 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θ,使球对板ON 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则在下列给出的数值中符合条件的夹角θ值是( )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完美版)学习资料

物理选修3-1 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 =1.60×10-19 C );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 K Q Q r =12 2 (真空中的点电荷){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 k: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 2 /C 2 ;Q 1、Q 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 F q =(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 :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 KQ r =2 {r :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 ),Q :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AB U E d = {U AB :AB 两点间的电压(V),d:AB 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 =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 AB =φA -φB ,U AB =W AB /q =q P E Δ 减 8.电场力做功:W AB =qU AB =qEd =ΔE P 减{W AB :带电体由A 到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 AB :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V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ΔE P 减 :带电体由A 到B 时势能的减少量} 9.电势能:E PA =q φA {E PA :带电体在A 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 :A 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 P 减=E PA -E PB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 位置到B 位置时电势能的减少量}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W AB =ΔE P 减=qU AB (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12.电容C =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εS C 4πkd =(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 =0):W =ΔE K 增或2 2 mVt qU =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 : 类平抛运动(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d U E =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 =V 0t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2at d =, F qE qU a m m m ===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 的总量平分;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在以下几幅图中,对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不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a是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A,B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 拉b物块,使A,B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 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A.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不变 B.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增大C.A,B物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D.A,B物块间的摩擦力增大 3.带电油滴以水平速度v0垂直进入磁场,恰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油滴质量为m,磁感应强度为B,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滴必带正电荷,电荷量为 B.油滴必带正电荷,比荷= C.油滴必带负电荷,电荷量为 D.油滴带什么电荷都可以,只要满足q = 4.(多选)在下列各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电子可能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直线运动的是( ) 5. (多选)在图中虚线所示的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取坐标如图, 一带电粒子沿x轴正方向进入此区域,在穿过此区域的过程中运动方始终不 发生偏转,不计重力的影响,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可能是 ( ) A.E和B都沿x轴方向 B.E沿y轴正向,B沿z轴正向 C.E沿z轴正向,B沿y轴正向 D.E,B都沿z轴方向 6. (多选)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 安装了如图7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 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 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 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B.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与哪种离 子多少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污水流量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 7.(多选)如图所示,套在足够长的绝缘粗糙直棒上的带正电小球,其质量 为m,带电荷量为q,小球可在棒上滑动,现将此棒竖直放入沿水平方向且 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设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小球由静止下滑 的过程中( ) A.小球加速度一直增大 B.小球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最后匀速 C.棒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减小 D.小球所受洛伦兹力一直增大,直到最后不变 8.一个质量为m=0.1 g的小滑块,带有q=5×10-4C的电荷量,放置在倾 角α=30°的光滑斜面上(绝缘),斜面固定且置于B=0.5 T的匀强磁场中,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小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足 够长,小滑块滑至某一位置时,要离开斜面(g取10 m/s2).求: (1)小滑块带何种电荷? (2)小滑块离开斜面时的瞬时速度多大? (3)该斜面长度至少多长? 9.光滑绝缘杆与水平面保持θ角,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充满整个空间,一个带正电q、质量为 m、可以自由滑动的小环套在杆上,如图所示,小 环下滑过程中对杆的压力为零时,小环的速度为________.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能沿着竖直的绝缘墙竖 直下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并与小球运动 方向垂直.若小球电荷量为q,球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小球下滑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__,最大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各图中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带电粒子的速率均 为v,带电荷量均为q.试求出图中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并指出洛 伦兹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课本物理学家及历史资料汇总

高中物理课本物理学家及历史资料汇总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褰;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褰;创立了把一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察;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察;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 /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德国科学寨;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寨;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当为多大时,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 【答案】(1)30°(2)μ=(3)α=arctan. 【解析】 【详解】 (1)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N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Tcosθ Fsin30°+Tsinθ=mg 代入数据解得:T=10,tanθ=,即:θ=30° (2)对M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N=Tsinθ+Mg f=Tcosθ f=μF N 解得:μ= (3)对M、N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N+Fsinα=(M+m)g f=Fcosα=μF N 联立得:Fcosα=μ(M+m)g-μFsinα 解得:F= 令:sinβ=,cosβ=,即:tanβ= 则: 所以:当α+β=90°时F有最小值.所以:tanα=μ=时F的值最小.即:α=arctan 【点睛】 本题为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选择好合适的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应用平衡条件求解即可,难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讨论拉力F的最小值,难度不小,需要细细品味.

2.一架质量m 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会受到机身重力、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 升、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F 阻、地面支持力和跑道的阻力f 的作用。其中机翼升力与空气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 2 12,F k v F k v ==阻升,跑道的阻力与飞机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k (012m k k k 、、、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 。 (1)飞机在滑行道上以速度0v 匀速滑向起飞等待区时,发动机应提供多大的推力? (2)若将飞机在起飞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直至飞离地面的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发动机的推力保持恒定,请写出012k k k 与、的关系表达式; (3)飞机刚飞离地面的速度多大? 【答案】(1)2 220 10 ()F k v k mg k v =+-;(2)2202 1F k v ma k mg k v --=-;(3)1mg v k = 【解析】 【分析】 (1)分析粒子飞机所受的5个力,匀速运动时满足' F F F =+阻阻推,列式求解推力;(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k 0与k 1、k 2的关系表达式;(3)飞机刚飞离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详解】 (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此时有 空气阻力 2 20F k v 阻= 飞机升力 2 10F k v =升 飞机对地面压力为N ,N mg F =-升 地面对飞机的阻力为:' 0F k N =阻 由飞机匀速运动得:F F F =+, 阻阻推 由以上公式得 22 20010()F k v k mg k v =+-推 (2)飞机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a ,某时刻飞机的速度为v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 22201-()=F k v k mg k v ma --推 解得:2202 1-F k v ma k mg k v -=-推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专题训练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 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系统, 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2.车厢停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厢后面的人对前壁发射一颗子弹。设子弹质量为m,出口速度v,车厢和人的质量为M,则子弹陷入前车壁后,车厢的速度为() A. mv/M,向前 B. mv/M,向后 C. mv/(m M),向前 D. 0 3.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0.6v B. 0.4v C. 0.3v D. v 4.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8kg·m/s,B球的动量是6kg·m/s,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 p A=0,p B=l4kg·m/s B. p A=4kg·m/s,p B=10kg·m/s C. p A=6kg·m/s,p B=8kg·m/s D. p A=7kg·m/s,p B=8kg·m/s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 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则() A.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B. 小球离车后,可能做竖直上抛运动 C. 小球离车后,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D. 小球离车后,小车的速度有可能大于v0 6.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B,质量为m=2kg的木块A以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B的上表面,由于A、B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 B. 长木板的质量M=2kg C. 长木板长度至少为2m D. A、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4J 7.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 一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恰好未穿出。设子弹射入木块过程时间极短,子弹受到木块的阻力恒定,木块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其中M=3m)求: (1)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子弹受到的阻力大小f。(结果用m ,v0,L表示) 8.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O为圆心,OA连线水平,OB连线竖直,圆弧轨道半径R=1.8m,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BC平滑连接。质量m1=1kg的物体P由A点无初速度下滑后,与静止在B点的质量m2=2kg的物体Q发生弹性碰撞。已知P、Q两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P、Q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求P、Q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二者之间的距离。

广州市2019年高中物理力学竞赛辅导资料专题07动量和能量(含解析)

专题07 动量和能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跟质量为3m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 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则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是( ) A.0.6v B.0.5v C.0.4v D.0.3v 【答案】C 【解析】①若是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 =mv 1+3mv 212mv 2=12mv 2 1+12×3mv 22 得v 1=m -3m m +3m v =-12v ,v 2=2m 4m v =12v 若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则mv =4mv ′,v ′=14v 因此14v ≤v B ≤1 2v ,只有C 是可能的。 2、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 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 、倾角为θ。一质量为m (m <M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左运动,不计冲上斜面时的机械能损失。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的顶端。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h B.mh m +M C.mh M D.Mh m +M 【答案】D 【解析】斜面固定时,由动能定理得-mgh =0-1 2mv 20 所以v 0=2gh 斜面不固定时,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 0=(M +m )v 由机械能守恒得12mv 20=12(M +m )v 2 +mgh ′解得h ′=M M +m h ,选项D 正确。 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 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以v 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摩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右端,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模型:常见的磁场整理

模型/题型:常见的磁场整理 条形磁体①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进入磁场的S极,在内部也有相应条数的磁感线与外部的磁感线衔接组成闭合曲线; ②磁感线分布有两个对称轴,一是磁铁的中轴线,二是磁铁的中垂线(从空间上来说为两个对称面); ③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铁的外部的两端(磁极)最密,中间稀疏。 蹄形磁铁①与条形磁铁相同,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进入磁场的S极,在内部也有相应条数的磁感线(未画出)与外部的磁感线衔接组成闭合曲线; ②磁感线分布有一个对称轴,即磁铁的对称轴; ③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铁外部是两端(磁极)最密,中间稀疏。 异名磁极①当两异名磁极相距较近时,两极间的磁场除边缘区域外是匀强磁场,磁感线相互平行、疏密均匀; ②当两异名磁极相距较远时,两极间靠中心位置越近磁感应强度越弱,磁感线越稀疏。类似于两等量异种电荷(点电荷)的磁场。 同名磁极 ①两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两等量同种电荷(点电荷)的磁感线分布 ②磁感线有两条对称轴,分别为(1)两磁极的中轴线(2)两磁极间的中轴线 安培定则立体图横截面图纵截面图 直 线 电 流 一组以导线上任意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距导线越远磁感线越稀疏,磁场越弱 环 形 电 流 环形电流的两侧可等效为小磁针的N极和S极,内部磁场比环外强,磁感线越向外越稀疏

通 电 螺 线 管 内部为匀强磁场且比外部强,方向由S极→N极,外部类似条形磁铁的磁场,管外为非匀强磁场 1.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 3.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中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 三、地磁场的特点 ①地理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相反 ②存在磁偏角 ③地球的磁场外部由南极到北极,内部由北极到南极 ④南半球地磁场磁感线斜向上,北半球斜向下,赤道与地面平行 四、磁场基础知识梳理 (一).磁感线 1、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2.磁感线的基本特点: (1)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指向S极,在磁体内部由S极到N极,形成闭合曲线。 (2)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该处的磁场的强弱。 (4)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不相切)。 (5)磁感线是假想线。 (二).匀强磁场 1.定义:磁场强弱、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 2.磁感线分布特点: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间隔相同的平行直线 (三).磁通量 1.磁通量的定义 公式Φ=BS中的B应是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是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因此,可以理解为Φ=BS⊥.如果平面与磁场方向不垂直,应把面积S投影到与磁场垂直的方向上,求出投影面积S⊥,代入到Φ=BS⊥中计算,应避免硬套公式Φ=BSsin θ或Φ=BScos θ. 2.磁通量的变化: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磁感应强度B不变,有效面积S变化,则ΔΦ=Φt-Φ0=B·ΔS. (2)磁感应强度B变化,磁感线穿过的有效面积S不变,则穿过回路中的磁通量的变化是:ΔΦ=Φt-Φ0=ΔB·S. (3)磁感应强度B和有效面积S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则ΔΦ=Φt-Φ0. ?特别提醒 ①平面S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要把面积S投影到与磁场垂直的方向上,即求出有效面积. ②可以把磁通量理解为穿过面积S的磁感线净条数.相反方向穿过面积S的磁感线可以互相抵消.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 轴,在过原点O 垂直于x 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6.0×105 N/C ,方向与x 轴正方向相同,在原点O 处放一个质量m=0.01 kg 带负电荷的绝缘物块,其带电荷量q = -5×10- 8 C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给 物块一个沿x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 0=2 m/s.如图所示.试求: (1)物块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加速度; (2)物块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远距离; (3)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多长? 【答案】(1)5 m/s 2 (2)0.4 m (3)1.74 s 【解析】 【分析】 带负电的物块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进入电场中,受到向左的电场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为零时运动到最远处,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分三段进行研究:在电场中物块向右匀减速运动,向左匀加速运动,离开电场后匀减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列式,求出各段时间,即可得到总时间. 【详解】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Eq ma μ+= ,得25m/s a = (2)物块进入电场向右运动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2101 02 mg Eq s mv μ-+=-. 代入数据,得:s 1=0.4m (3)物块先向右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00111??22 t v v v s t t +==,得:t 1=0.4s 接着物块向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221m/s qE mg a m =μ-=. 根据:21221 2 s a t = 得220.2t s = 物块离开电场后,向左作匀减速运动:232m/s mg a g m μμ=-=-=- 根据:3322a t a t = 解得30.2t s = 物块运动的总时间为:123 1.74t t t t s =++= 【点睛】 本题首先要理清物块的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进行求解.

高中物理 相对运动专题讲义

相对运动专题讲解 一、复习旧知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 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二、重难、考点 (1):力的独立性原理:各分力作用互不影响,单独起作用。 (2):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分运动之间互不影响,彼此之间满足自己的运动规律。 (3):力的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有正交分解,解直角三角形等。 (4):运动的合成分解:矢量合成分解的规律方法适用。 三、考点: A、位移的合成分解 B、速度的合成分解 C、加速度的合成分解 参考系的转换:动参考系,静参考系。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1α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静参考系统(通常指固定于地面的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 位移合成定理:SA 对地=SA 对B+SB 对地 速度合成定理:V 绝对=V 相对+V 牵连 加速度合成定理:a 绝对=a 相对+a 牵连 四、例题讲解 【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长为L 的木板B 的右端放一小物体A ,开始时A ,B 静止。同时给予A ,B 相同的速率0v ,使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已知A 、B 相对运动的过程中,A 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1α,B 的加速度向左,大小为2α12αα<,要使A 滑到B 的左端时恰好不滑下, 0v 为多少? 【例2】:长为1.5m 木板B 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物块A 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 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 ,直到A 、B 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 、B 的速度为0.4m/s ,然后A 、B 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 后停下.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求:(取g =210s ) (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v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公式概念总结内部资料(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 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 x t a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 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 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 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 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 2 1gt h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 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 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求 1F 和2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姓名: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求三个力的合力方法,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范围,看第三个力在不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在,则最小值可以取到0,最大值是三个力的和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F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即支持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 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只要不动,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大小范围: O ≤ f ≤ m ax f m (m ax f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f=F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 2 aT x =?N f F F μ=0=合F 0=合x F 0=合y F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一:力与运动基础练习题

专题训练一、力和运动一.选择题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某一个力而其余力 的个数和性质不变,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静止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14.如图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直角三角形,BC水平,AC边竖直,∠ABC=α,AB及AC两边上分别套有细线连着的铜环,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跟AB所成的角θ的大小为(细线长度小于BC) A.θ=α B.θ> 2 π C.θ<α D.α<θ< 2 π 2.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1-1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10m/s2)A.25m/s2 B.5m/s2 C.10m/s2 D.15m/s2() 3.小木块m从光滑曲面上P点滑下,通过粗糙静止的水平传送带落于地面上的Q点,如图1-2所示。现让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逆时针转 动,让m从P处重新滑下,则此次木块的落地点将 A.仍在Q点 B.在Q点右边() C.在Q点左边 D.木块可能落不到地面 4.物体A的质量为1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则捅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是图1-3中的哪一个(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 5.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墙面上,则从t=0开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图1-1 P m Q 图1-2 f/N t 2 1 -1 -2 f/N t 2 1 -1 -2 f/N t 2 1 -1 -2 f/N t 2 1 -1 -2 图1-3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完美版)上课讲义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物理选修3-1 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 =1.60×10-19C );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 K Q Q r =122(真空中的点电荷){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 k:静电力常量k =9.0×109N ?m 2/C 2;Q 1、Q 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 F q = (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 :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 KQ r =2 {r :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 ),Q :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AB U E d = {U AB :AB 两点间的电压(V),d:AB 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 =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 AB =φA -φB ,U AB =W AB /q =q P E Δ减 8.电场力做功:W AB =qU AB =qEd =ΔE P 减{W AB :带电体由A 到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 AB :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V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ΔE P 减 :带电体由A 到B 时势能的减少量}

9.电势能:E PA =q φA {E PA :带电体在A 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 :A 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 P 减=E PA -E PB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 位置到B 位置时电势能的减少量}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W AB =ΔE P 减=qU AB (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12.电容C =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εS C 4πkd =(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 =0):W =ΔE K 增或2 2 mVt qU =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 : 类平抛运动(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d U E =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 =V 0t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2at d =, F qE qU a m m m ===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质量为m =lkg 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上,离斜面末端B 的高度h =0. 2m ,滑块经过B 位置滑上皮带时无机械能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3m/s ,长为L =1m .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 到传送带右端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g 取l0m/s 2.求: (1)水平作用力F 的大小;(已知sin37°=0.6 cos37°=0.8) (2)滑块滑到B 点的速度v 和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1)7.5N (2)0.25(3)0.5J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 . 重力mg 和支持力F N 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推力F=mg tan θ, 代入数据得: F =7.5N. (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故有: mgh = 212 mv 解得 v 2gh ; 滑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传送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 = 2201122 mv mv 代入数据得: μ=0.25 (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为: x=v 0t 对物体有: v 0=v ?at

ma=μmg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为: △x=L?x 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为: Q=μmg△x 代值解得: Q=0.5J 【点睛】 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水平作用力的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可求滑块滑上传送带上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热量与滑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成正比,即Q=fs,由运动学公式求得传送带通过的位移,即可求得相对位移. 2.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传送带上有一长L=1.0m,质量M=0.5kg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质量为m=0.3kg的小木块.对木板施加一沿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同时让传送 带逆时针转动,运行速度v=1.0m/s。已知木板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μ1= 3 2 ,木板与传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 ,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在恒力F作用下,薄木板保持静止不动,通过计算判定小木块所处的状态; (2)若小木块和薄木板相对静止,一起沿传送带向上滑动,求所施恒力的最大值F m; (3)若F=10N,木板与物块经过多长时间分离?分离前的这段时间内,木板、木块、传送带组成系统产生的热量Q。 【答案】(1)木块处于静止状态;(2)9.0N(3)1s 12J 【解析】 【详解】 (1)对小木块受力分析如图甲: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专题训练

C .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 D .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 专题:电磁感应 1.如图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波形,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n 1∶n 2 = 10∶ 1,串联在 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1A ,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输出两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 22 2 V B .变压器输出功率为 220W C .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D .若 n 1 = 100 匝,则变压器输出端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的最 大值为 2.2 2wb/s 2.如图所示,图甲中 A 、B 为两个相同的线圈,共轴并靠边放置, A 线圈中画有如图乙 所 示的交变电流 i ,则( ) A .在 t 1到 t 2的时间内, A 、B 两线圈相吸 B . 在 t 2到 t 3 的时间内, A 、B 两线圈相斥 C . t 1 时刻,两线圈的作用力为 零 D . t 2时刻,两线圈的引力最大 3.如图所示,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灯泡,匀强磁场垂直于导线所在平面, 当 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小灯泡获得的功率为 P 0 ,除灯泡外,其它电阻不计,要使灯 泡的功率变为 2P 0 ,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换一个电阻为原来 2 倍的灯泡 B .把磁感应强度 B 增为原来的 2 倍 C .换一根质量为原来 2 倍的金属棒 D .把导轨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 2 4.如图所示,闭合小金属环从高 h 的光滑曲面上端无初速滚下,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曲 面在磁场中( A .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 B .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 ××× ×× × ×× × ××× 5.如图所示,一电子以初速 v 沿与金属板平行的方向飞入两板间,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电 子将向 M 板偏转?( ) A .开关 K 接通瞬间 B .断开开关 K 瞬间 C .接通 K 后,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迅速滑动 D .接通 K 后,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左迅速滑动 6.如图甲, 在线圈 l 1 中通入电流 i 1后,在 l 2 上产生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M N K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专题八

专题八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回顾 练习题组 1.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 ) (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 (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 (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进了s. A.(3)做功最多 B.(2)做功最多 C.做功相等 D.不能确定 2.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高度,那么(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 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 3.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平面移动了位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则在此过程中( ) 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力F做的功为Fscosθ C.力F做的功为Fssinθ D.重力做的功为mgs 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2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D.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

5.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υ,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为E/2.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则有( ) A.返回斜面底端的动能为E 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3E/2 C.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2υ D.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 υ 6.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7.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 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8.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 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 B. C. D. 9.如图:用F=40 N的水平推力推一个质量m=3 kg的木块,使其沿着斜面向上移动2m,木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则在这一过程中(g=10m/s2),求: 1 力F做的功; 2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