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

广东省2010年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必修)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 =Δv /Δt =(v t -v 0)/Δ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 v =+=20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2.自由落体运动 A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

叫做重力加速度。

(3)规律:v= gt ; h=

22

1gt ;v 2= 2gh 。 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14.力 A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矢量。

(3)力的表示方法: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15.重力 A

(1)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对于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16.形变与弹力 A

(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F=,x为形变量,k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kx

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

17.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A

(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d、有弹力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f=,N为正压力,u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由接触面的(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uN

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0?u ?1,N 与G 无关)

(5)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作用

(6)产生条件:a 、直接接触b 、接触面粗糙c 、有相对运动趋势d 、有弹力

(7)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用平衡法来判断。,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

(8)大小:max 0f f ≤?

18.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B

(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两个力合力范围2121F F F F F -≥≥+

力的合成是唯一的。

(3)力的分解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竟怎样分解,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4)在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求两分力的大小。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A

(1)共点力的概念:共点力是指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各个力。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物体能够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 合=0,也就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如果用正交分解法,可以立以下两个方程(F 合x =0和F 合y =0)。

20.力学单位制 A

(1)国际单位制(SI )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 )中的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 、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 。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国际符号A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国际符号mol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国际符号K ;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符号cd

(3)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

21.牛顿第一定律 A

(1)伽利略理想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②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A

(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2)实验方案: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①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S=aT2 求出加速度。

②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

23.牛顿第二定律 B

(1)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

(2)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物体的合加速度也随时间性变化。

②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

③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力就有加速度)

④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存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即a=a1+a2+a3……

24.牛顿第三定律 A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at

v

v+

=

受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F合2

02

1

at

t

v

x+

=物体运动情况

F ax

v

v2

2

2=

-

超重与失重

(1)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测力计的作用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F=m(g+a)

(2)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测力计的作用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种现

象叫失重。F=m (g-a )

(3)物体对测力计的作用力的读数等于零的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液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4)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A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 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② 独立性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③ 等效性 各分运动的规律迭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运算规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是矢量。所以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6. 平抛运动的规律 B

(1)运动性质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它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2)运动规律

在水平方向: a X =0;V X =V 0;X=V 0t

在竖直方向: a Y =g ;V Y =gt ;Y=gt 2/2

t 时刻的速度与位移大小:S=

22Y X +;V=220y V V +

27.匀速圆周运动 A

匀速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各点线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但大小不变;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大小也不变,但它是变速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28.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A

(1)线速度V :描述运动的快慢,V=S/t ,S 为t 内通过的弧长,单位为m/s

(2)角速度ω:描述转动快慢,ω=θ/t,单位是rad/s

(3)周期T :完成一次完整圆周运动的时间

(4)三者关系: V=r ω,ω=2π/T V=2πr/T

29.向心加速度 A

方向: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

大小:a=V 2/r =r ω2

30. 向心力 B

(1)向心力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方向与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 V 2/r=m r ω2

(2)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可以是弹力、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成,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注:受力分析时没有向心力)

31.万有引力定律 A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F = G

221r

m m .G =6.67×10-11N ·m 2/kg 2 (卡文迪许测量) 32.人造地球卫星 A (1)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

F 万= F 向 即

G 2r Mm

= m r v 2 G 2r Mm =m ω2r G 2r Mm =r T m 2

2??? ??π (2)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卫星要与地球自转同步,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且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 等于24h)。

2.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必须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

3.卫星的的轨道高度一定(距地面3.6万公里)。

33.宇宙速度 A

(1) 第一宇宙速度:v = 7.9 km/s

A 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B 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环绕速度v =

r

GM ). (2) 第二宇宙速度: v =11.2 km/s

(3) 第三宇宙速度: v = 16.7 km/s

34.功 A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即αcos FL W =

(3)功是标量,单位:J;

(4)正负功的物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该力对物体运动起推动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该力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5)求总功的方法: W 1+W 2+W 3+ 求功的方法:

αcos FL W 总= W= Pt

35.功率 A αcos FL △E K

(1)概念:P=W/t =FV(F与V方向相同) 单位:瓦特(W)

(2)理解:平均功率P=W/t =F_V

瞬时功率P=FV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物意: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6.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A

(1)概念:重力势能EP=mgh 重力做功WG=mg(h 1-h 2)

重力势能的增加量△Ep =mgh 2-mgh 1 W G = -△Ep

(2)理解:(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3)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4)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是和地球共有的,即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37.弹性势能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38.动能 A

动能:EK=2

1mv 2 标量 39.动能定理 A

动能定理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W=21mv 22-2

1mv 12 40.机械能守恒定律 B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3.公式:E2=E1,E K2+E P2=E K1+E P2

4.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1)守恒条件(2)E K+E P的总量是否不变

41.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A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10V以下,而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

2.用公式mv2/2=mgh验证机械能定恒定律,所选纸带1、2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3.器材中没有秒表和天平

42.能量守恒定律 A

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3.能源和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A

1.非再生能源:不能再次产生,也不可能重复使用的

2.能量耗散: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有些能量转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人类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的现象

3.能量虽然可以转化和转移,但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44.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A

(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低速运动,宏观物体,弱相互作用。

(2)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及量子力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广东省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选修1-1)45.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A

(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2)元电荷e= 1.6×10-19 C,所有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无论哪种方法,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的转移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是不变。

(4)电荷守恒定律

46.库仑定律 A

(1)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如果带电体间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至

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3)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4)表达式:F=

22

1 r Q

kQ

,k= 9×109 Nm2/ c2

47.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A

(1)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特殊物质。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

(2)电场强度的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

表达式:E=F/q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4)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会相交;(3)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因此电场线线不仅能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还能大致地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

48.磁场磁感线 A

(1)磁场:磁体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

(2(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的特点:a.磁感线是假想的线b.两条磁感线不会相交c.磁感线一定是闭合的49.地磁场 A

(1)磁偏角: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小磁针并不准确指南或指北,其间有一个交角,叫磁偏角。科学家发现,磁偏角在缓慢变化。

(2)地磁场方向:赤道上方地磁场方向水平向北。

50.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A

(1)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1820 丹麦奥斯特

(2)安培定则:通电直导线,通电圆环,通电螺线管

51.磁感应强度磁通量 A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的安培力跟电流与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即B=F/IL。单位:特(T)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场的方向

(3)磁通量: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多少。

52.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 A

(1)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安培力

(2)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

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F=BIL ;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小值F=0。

(3)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53.洛伦兹力的方向A

(1)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2)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3) 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正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负电荷的受力方向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54.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A

(1)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 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55.电磁感应定律 A

(1) 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 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 公式:(单线圈)

E(n匝线圈)

56.电磁波 A

(1)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a.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b.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3)电磁波的特点:

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物质,电磁波具有能量;

c .波长、频率和波速:c=fλ(c 波速;λ波长; f 频率)

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3.00×108m/s

(4)电磁波谱:

a. 电磁波按波长又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b. 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因此具有不同的特点

①无线电波适用于通信和广播,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

②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应用有:夜视仪、红外摄影、红外线遥感

③可见光能引起视觉,不同颜色的光是频率范围不同的电磁波

④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能灭菌消毒;具有荧光效应,能激发许多物质发光

⑤ 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能透视人体,检查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

⑥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能治疗某些癌症,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

57.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A

(1)静电利用原理: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

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负极运动,带负电的粒子则向正极运动。

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避雷针等。

(2)静电危害:放电火花可能引起易燃物的爆炸。人体静电在与金属等导体接触时放电会使人有刺疼感。

(3)静电防止的方法:及时把静电导走。如给空气加湿、地毯中加入导电金属丝等。58.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 A

(1)电热器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热效应。如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等。

若某电热器功率为1000瓦,工作1小时,耗电___1___度。

(2)某家用白炽灯标识为“220V,40W”,此白炽灯的额定电压为_220__ 伏 __交___流,在此额定电压下工作的额定功率为___40W __瓦。

59.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A

(1)家用电器都应该有接地线,家庭电路中都有保险装置。

(2)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同样的电压或电流加在人体上,交流电的危害更大。

(3)节约用电途径:家电不要待机、照明电器换用节能灯;降低输电导线电阻;提高输电电

压从而降低输电电流。原理:输电线发热Q=I2R=(P/U)2R

60.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A

(1)电阻器: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白炽灯等都是电阻器。

电阻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电阻器参数:电阻,用R表示,电阻越大,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单位是:欧姆。

(2)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装置。

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莱顿瓶

电容器作用:储存电荷;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起到:通交流隔直流作用。

电容参数:电容,用C表示,C=Q/U; 电容越大,储存电荷的本领越大。

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小,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单位:法拉F,1F=106uF=1012pF

(3)电感器:线圈

电感器作用:阻碍电流的变化;在交流电路中起到:通直流阻交流作用。

电感器参数:自感系数,用L表示。

线圈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自感系数就越大。

实例:变压器、日光灯中的镇流器、电磁铁等。

61.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A

(1)发电机: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有交流和直流发电机之分。

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当转子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2)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有交流和直流电动机之分

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安培力)。

62.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A

(一)传感器:能将温度、力、声、光等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元件。

(二)常见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

a.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原理: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

b.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原理: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光传感器:

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3)压力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距离减小电容增大)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 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碘水、碘酒) 2. 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 Cl2 3. 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HF 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 (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 (3)CH4与Cl2混合光照,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NaClO 7. 检验Cl-先加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8. 引发酸雨的污染物 SO2和氮氧化物 9.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SO2(颜色可复原)、Cl2(颜色不可复原) 10.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SO2,如何区分CO2、SO2? 11.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12.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 BaSO4 13. 检验SO42—先加稀盐酸,后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14.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 N2 15.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 N2与O2 16.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 NO 17.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18.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NO2 19.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NH3、HCl 20. NH3喷泉实验的现象红色喷泉、原理压强减小 21.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 22.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23.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24.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 25. 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4+ 26.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27. 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NO3- 28. 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29.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SiO2 30.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 NaOH、KOH、Na2SiO3等 31. Na+的焰色黄色、K+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3. 能与Na2O2(淡黄色)反应的两种物质 H2O、CO2 3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 NaHCO3、Al(OH)3、Mg(OH)2等,胃壁溃疡不能用NaHCO3等 3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无法置换金属)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 3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方程式为: 3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 成NaHCO3 38.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39. 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明矾→Al(OH)3胶体 40 .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Al2O3 41.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 Al、Al2O3、Al(OH)3、NaHCO3、氨基酸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数学组:张晓丽 由于数学学科是我校学生较弱学科,因此备考难度较大。在领导的指导安排下,借鉴往届老师的备考经验,针对本届参加考试的学生做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针对全体学生的常见考点复习: 每堂课按照领导的要求做到让学生清楚学考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怎么答得高分。如何冲A,保B,争C灭掉D。不仅做到考点让学生更纯熟,应试技巧的训练也让学生达到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学生的应试信心。 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方案: 在张敏主任的帮助指导之下,对于班级前十名好学生增加冲A 卷的练习,在准备学考之时,为高考备考做衔接。深度,难度都适当加深。这样使好学生在备考时不会觉得学考试题过于简单而觉得学习学考试浪费时间。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反复加强常见考点的练习,按照领导的要求一周必要一考,及时检测学生各层稳定情况,然后针对波动大的学生跟踪强化。特别是C等学生滑落到D等的,及时跟踪辅导。过筛子。 三:学困生的转化处理: 每个班都有学困生,这也是最让人头疼的学生,然而面对工作除了解决的办法抱怨没有用,因此在领导的提议下,学生所有的空闲时

间都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辅导,课间操,体活课,自习课,晚课前老师们争着预约学困生,常常出现一个学困生众老师预约的火爆场面,学生常说:老师,我今天被政治老师约了,地理老师约了,没空了,档期满了!老师们如此重视,学生自然也紧张起来了。常常办公室里人满为患。在最后的一个月里,老师们放弃了中午休息的时间,晚上吃饭的时间为学困生辅导。在班级里组织好学生带差学生,一帮一的进行辅导。 众志成城,众望所归,可爱的学生们终不负众望,完成了学校制定的过关率!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体,在备考过程中,老师们让人感动,学生也让人感动!虽然紧张,压力大,但却震撼人心.祝我华南越来越好!祝华南学子成绩斐然!一届更比一届强!

考试反思学生个人总结

考试反思学生个人总结 透过这次考试,我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经典名言我相信对我还是有用的。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考试反思学生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考试反思学生个人总结1 到学期末了,我们进行了一场忐忑的期末考试。 放了几天假,要到校园领成绩了,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看我的错题,又看了看成绩,觉得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语文考了99分,数学考了97分,英语考了100分。 语文题我觉得错的太不就应了,居然抄错了字,下一次,我绝对不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了,我要仔细读题,认真书写,用心检查,认真听讲,做一只像《龟兔赛跑》里坚持不懈的小乌龟,必须能考一个好成绩! 数学的成绩太不好了优秀作文,这次很粗心,算错了得数,因为没有经过验算,所以算错了,下次,必须要验算吸取这次的教训,考一个好成绩,仔细检查。

英语这次考得很好,因为题都很简单,我要持续这种状态,争取下次期末考试还考100分! 透过这次期末考试,让我明白了要认真检查,仔细读题,不要把自己会的题做错了。期望再到学期末时,考个好成绩! 考试反思学生个人总结2 考试后,我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各科的成绩了。成绩很不理想。其实分数只但是是检测我们对知识掌握了多少而已,不必耿耿于怀,而是要明白自己在哪里失分了,找出原因,及时弥补。我们务必总结失分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这次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如下: 1、考前没有好好复习。临急抱佛脚。正如毛泽东所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言外之意是没有准备过得事很难做好,而我却没有好好准备,导致失分了。 2、平时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答完卷之后,没有认真检查试卷,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导致失分严重。 认证弥补,加以改正。采取正确的方法学习。 语文,要多看课外书,提高作文水平。因为此刻语文写作占很多分。想要语文成绩变好,首先要想法设法提高作文水平,这样才能拿到高分。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总结反思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总结反思 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2016.6 2016会考已经结束了,经过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是水平性考试,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试题中有不少题目的题干材料均来自于教材的内容。因此,以教材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提纲,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用好考试说明,是保证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和提高优秀率的基础。所以在后期的复习中,我们力求吃透教材、明确考点、研究试卷,盯住差生、树立信心、力创佳绩。 在这里对本次会考做一个总结。 一、做好宣传动员,确定学业水平考试目标 1,明确目标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高二学业水平考试。2015年水平测试我校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对2016年水平测试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2,做好动员在全年级动员会、各班班会及课堂上,教师都让学生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 二、深入钻研教考纲、考试说明 1,钻研考纲,科学定位 我们借鉴了上一届水平测试备考的一些成功做法,对2015年水平测试试卷及部分模拟试卷进行细致的研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确立目标。 2,备考策略:重视教材、狠抓基础,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 3,做法上采用:快步走,多回头。重点内容多渗透,重要方法多强调。 三、抓紧基础知识主干知识,重视综合联系 水平测试属于水平性考试,主要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紧抓主干的基础。课堂上知识点讲清、讲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做一个整理。 四、实施方针和措施 1,制定详细备考策略。

(完整版)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学习笔记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mol )。 ( 2) 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 0.012 kg 一种碳原子( 12 C )所含的碳原子数= 6.02× 1023 ( 3)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约为 6.02× 10 23 - 1 mol 。 ( 4)物质的量( n )、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与微粒数( N )之间的关系: n = N 。 N A 2.摩尔质量 (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M ),单位为 g?mol - 1。 (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 /原子质量。 ( 3)物质的量( n )、物质的质量( 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 3.气体摩尔体积 ( 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 m ), 单位为 L?mol - 1。 ( 2)标准状况下, V m ≈ 22.4 L ?mol - 1。 V ( 3)物质的量( n )、气体的体积( V )和气体摩尔体积( V m )之间的关系: n = V m 。 4.物质的量浓度 (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 物质的量浓度( c B ),单位为 mol?L - 1 。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 B 的物质的量( n )、溶液的体积( V )和溶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 c B )之间的关系: n = c B ?V 。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 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1

考试总结与反思300字

考试总结与反思300字 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制定一个合理的,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计划。 今天,刘老师发了期中考试卷,我一拿到试卷,眼泪立刻夺眶而出,因为:我,考得太差了! 这次考得差的原因是:1.错字多,光错字就扣了我5分。2.太马虎,有一道题,要求只让把第一自然段的动词写下来,而我呢,则把全文的动词都写了下来,又白白失去了2分。3.作文词句太罗嗦,最后一段写得太少了,所以被扣了1分。4.平时老师让默写和听写的知识掌握得不太牢固,竟然把唐朝的贺知章写成了宋朝的贺知章,让大诗人晚生了几十年;我还把《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写错了,一共被扣了4分。5.没有把句子意思表达完整。有一题,我把句子意思才写了一半,突然,我心里冒出一个想法:不写了,反正这道题也扣不了多少分。就这样,我又白白丢掉2分。 虽然这次考得不太好,但我一定要把我的优点发扬光大,把缺点都改成优点,虽然世界上没有几个十全十美的人,可我就要做那几个人中的一人! 这次考试真是糟糕透顶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之中只有一课是就是九十分以上的。这次期末考试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烂的一 次!

这次期末考试考完了,我心还得意洋洋的,觉得这次考试实在是太简单了!我回到家,爸爸妈妈问我这次考试怎么样,我说我对这次考试非常有信心!爸爸妈妈说你真的那么有信心吗?我说非常有信心! 发考试卷那天,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坐在位子上等着老师来发卷子,我听到我那些成绩真的是不敢相信!我只有一课是九十分以上的,我真是傻了眼!而且科学最差,我回去会不会挨打呢?我再看看我的语文,作文我居然差点跑题!数学我竟然写错算式题还一些不该错的题,我真的是气炸了!我的英语笔试部分还可以,可没想到听力部分竟然错了一大堆,这些分数的实在是取得非常可惜啊!有的复习过的单词竟然还错!科学我竟然全错在基础部分题上面,有得做过的题还错,可惜啊! 从这次考试我懂得了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上课听讲,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这次月考中,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我能考好。可是在考试中,我却有些轻敌,做完后没有再次检查,数学只拿到了90分。对此我要改去一些坏习惯。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我总是看着题目,就顺手将“答案”填上了,但是却总是错了许多。所以我一定要认真看完题目,找出关系式,并在考试的过程中认真审题,仔细读题,把内容填准、填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 知识点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哥笔记学业水平-化学科总结 1. 元素组成物质(看得见);(微观)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例:在奶粉和猪肝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元素;1个H2O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2. 常见原子团:SO42-,NO3-,CO32-,OH-,NH4+ SO32- 3.(1)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如:干冰(CO2) (2)常见混合物:氨水,水玻璃,盐酸(均是溶液),生铁,碱石灰,空气等 (3)氧化物:CO2,Na2O等;盐:金属离子/NH4++酸根离子(酸的阴离子),如: Na2CO3,,NH4Cl 【常见强酸】 H2SO4、HCl、HBr、HNO3【常见弱酸】 H2SO3、CH3COOH、HClO、H2SiO3等 【常见强碱】 NaOH、KOH、Ca(OH)2、Ba(OH)2【常见弱碱】、Al(OH)3、Fe(OH)3等4. 常考【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蒸馏; 二.物质的量(记单位符号,做题时就看单位)等 1. 物质的量(n):单位:mol(摩尔)。表示1mol H2,1mol NaCl,1mol 水(错误写法)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单位:mol-1近似值×1023mol-1。关系式:n(mol)= 3. 摩尔质量(M),单位:g/mol。【怎么算】知道化学式就能算出。关系式:M=m/n 4. 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L/mol。【怎么用】常用在标准状况下(即0℃和 kPa),Vm约为 L/mol,就是如此简单,哈哈。 5. 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mol/L 关系式: 6. 质量(m):g ;体积(V):mL/L 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1)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玻璃棒);④移液(玻璃棒引流);⑤洗涤;⑥定容(用到胶头滴管) (2)主要仪器: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化学实验基础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课本) 1. 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1)仪器:分液漏斗(查漏);(2)实例:CCl4萃取饱和碘水中的I2 2. 分液(纯粹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1)仪器:分液漏斗;(2)实例:油和水,水和CCl4 3. 蒸馏 (1)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2)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下进上出;③加碎瓷片;(3)实例:乙醇和水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 1. NaHCO3溶液(Na2CO3)①方法:加入CO2;②方程式:CO32- + CO2 + H2O=HCO32- 2. FeCl3溶液(FeCl2)①方法:+Cl2;②方程式:Fe2++Cl2 = Fe3+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呕心沥血之作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aT x =?

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考试后,同学们要找到不足之处,认真的做一次总结。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的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的范文吧。 时间飞逝,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有一次落下了帷幕。在这每一次的考试测验中,总是有人欢乐有人悲。然而可怜的是这一次我成为了后者。半载的辛劳和辛酸苦累换来了的却是失落,让我怀着失踪的心境,带着差能人意的成绩,为这个学期画下了一个败笔。起因出在哪里,我做出了深入思考跟检查,经由了三思而行,特作出深刻的检查,有些没有提到之处还请老师和同窗们提出批驳斧正。 我以为此次考试的失败,毫不是一日之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思想觉悟不够深刻。思想觉醒是一个学生存在的基本前提,一个学生的根本义务是什么,就是学习,好好学习。一个正确的思想觉悟会率领我们走向正轨,所谓思想不外关,成绩如何过关。不仅仅是学习,做任何事思想觉悟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要害的。 2、没有端正的学习立场。态度跟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准确当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学天生才的必备基础,有了正确的思惟态度才干正确的看待学习这件事,正确对待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考试是学校对学生的检测,也是让本人找出不足矫正不足的方式,也是学校订学生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3、基础功的不扎实。平时的一个小小的货色都会影响到测验成绩,这是不可否定的。一个字母的背记,每一次简略的验算,每一次

耐劳的思考,都是很主要的,我就是不打下良好的基本,而导致考试成就的不幻想。 4、平时对自己要求过低。有时候人会犯“惰性”,也就是偷个小勤,每个人都有这种惰性,重要的是有的人抑制的较好,有的人克制的较差。平时对自己严厉请求的人,做什么事件都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学习更要严格要求。 5、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制订一个小目标的人,往往平时不怎么起眼,到了考试就会大放光荣,由于他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从而终极完成一个大目标。然而光有目的没有实际举动也是不行的,一步一个足迹的踏实渡过每个目标,你会发明你成功了一大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甚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的话都是有情理的。 6、缺少必定的自信心。人无聪慧笨拙之分,都是同等的,一个人要信任自己可以实现,付出尽力就会成功,一个人要是缺乏了自信念,不敢去尝试,不论是学习仍是工作都无奈胜利。俗话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媚骨”。傲骨指的是什么,就是自尊和自负。 7、缺乏“不耻下问”的精力。有时候感到问问题很丢体面,这是大错特错的。我们都是学生,咱们都是来向人家学习的,学习就有不懂的,不懂的就得向别人求教,这是很畸形的景象,然而我始终歪曲这里的意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的毛病。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2013.8-2015.3) 高二地理备课组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对学生个人成长的有益影响是终身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在历年的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今年的学业测试落下帷幕,下面就考试试题及考试准备做以下总结: 一、时间是保证、重视是动力: 本届学生是一年后分文理,这样就在课时就有保障,有课时 学生就能重视,学校的方针政策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重视,教师的工作好开展,学生的学习有效果,对学生有要求,有要求就有进步、有收获。所以在高一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地理成绩都在市统考排名较好。 二、学案教学功不可没: 学校推行学案教学有很多个年头了,每一届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最直观的感受是,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堂容量变大了。首先,通过学案导学,学生有预习,我们的学案有课文填空,这看似无用的工作,却是学生熟悉课本、掌握基础的好途径,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不必边温习功课边接受新知识,课堂容量大大提升。 学案编写要因时因人而定,结合教学进度、学生状况认真编写,避免照搬照抄,这样虽然教师工作量有所增大,但是对于教学来说是很大的促进,也更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另外,导学案形式,我们高二

教研组采取一个知识点下带典型练习题的模式,这对于没分文理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做到了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大大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新知识立即应用,对于学生来说,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兴趣。 三、授课是基础,提升靠要求: 高一没有晚课,没有周末辅导,教学任务较紧张,除了学案导学外,小测、周测、课时练习、假期作业等相关练习都及时跟上,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要做好检查,及时反馈,严格要求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四、学习新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兴趣: 在新校区,接触了一体机,这对于地理教学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一体机的使用,有图片、有视频,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我们不必再徒手绘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无形中增大了课堂容量,提升教学效果。 高二尽管文理分科,但是,学生学习兴趣未减,一体机功不可没。 五、资料共享,把握基础: 地理学科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但是试题难易程度差别较大,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来说,试题难度不大,所以抓重点、抓基础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地理组优良传统就是资料共享,我们把历年来积攒的考试说明的例题和样卷、真题,逐一排版、印刷,课堂就以题带知识点,再延伸样题,这对于知识点分散、以图考题的地理学科来说是非常适用的,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非常好)

2015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核外电子 Z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详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详细知识点总结 《化学1》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 物质的分类 (1) 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 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将物质进行分类。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 2、O 3、H 2、Ar 、金刚石、石墨 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分有多种类型,如离子 物质 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 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物质。常见混合物:溶液;空气;石 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王水(盐酸和硝酸按1比3配的混合液);胶体;植物油;动物油;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因为n 可以不同。 (2) 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3) 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态物质。 (4) 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资分为可溶、难溶。 另外,还可以从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其他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 物质的转化 1.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反应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定义 物质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结成冰,蔗糖的溶解,酒精的挥发,金属通电,活性炭的吸附漂白等 化学变化 定 义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热效应、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如:金属的腐蚀、物质的燃烧、食品的腐败变质、铵盐受热分解等 类 型 按反应形式可分为: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按反应的本质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参与反应的离子可分为:离子反应、分子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可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 2.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1)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Mg+Cl 2MgCl 2 (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CaO+CO 2=CaCO 3 (3) 酸+碱→盐+水 2HCl+Ba (OH )2=BaCl 2+H 2O (4) 盐+盐→两种新盐 AgNO 3+NaCl =AgCl↓+N aNO 3 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 (5)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2Cu+O 2 2CuO (6) 碱性氧化物+水→碱 CaO+ H 2O=Ca(OH)2 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 、Fe 2O 3等不能与H 2O 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 (7)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8)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S+ O 2SO 2 (9) 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 SO 3+ H 2O=H 2SO 4 (10) 酸+盐→新酸+新盐 CaCO 3+2HCl =CaCl 2+ H 2O+CO 2↑ 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1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Zn+CuSO 4=ZnSO 4+Cu 符合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新金属、金属活泼性不能太强(K 、Na 、Ca 等与盐溶液接触立即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等条件。 (12) 金属+酸→盐+氢气 Zn+ H 2SO 4= ZnSO 4+H 2↑ 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规律应注意:一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氢以前,二是酸不能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稀硝酸等) (13)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CuO+2HCl =CuCl 2+ H 2O (14)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CO 2+Ca (OH )2= CaCO 3↓+ H 2O 3.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间的关系 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二)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三)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 1. 化合价降低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 2. 失去电子总数=得到电子总数 3. 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升 高)总数 4. 遵循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相同元素的 原子个数相等。 (四) 氧化还原反应性质的传递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五) 价态规律 同种元素: 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 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 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六)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化学必修1知识点 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发展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 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8 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9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1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12 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瓷 10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键相间的六边形结构,简称凯库勒式; 二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和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Na + 阴离子:Cl-、OH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 、Na2SO 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从宏观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由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包括:复杂离子如:酸根离子,有机基团。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变化本质: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9.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0.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它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由不同的同位素原子组成同一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与D2O混合为纯净物。 1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1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13.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如:HClO4、H 2SO 4、HCl、HBr、HI、HNO3… 常见弱酸如:H2SO3、H 3PO4、HF、HNO2、CH3COOH、HClO、H2CO3、H2SiO3、HAlO2… 14.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 常见弱碱如:NH3.H2O、Mg(OH)2、Al(OH)3、Fe(OH)3… 1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盐的分类①正盐 ②酸式盐③碱式盐④复盐(电离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的盐) 1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 17.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1)常见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汇总

V R p = 3 4 3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2016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 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 1log =a a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 3.奇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必修二 一、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2、球的体积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24 R S π= 3、柱体h s V ?=,锥体 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理及定理: (1)四公理三推论: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论一: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三: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也称为共面直线。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用两分法进行两次分类。 它们的图形分别可表示为如下,符号分别可表示为a α?,a A α=,//a α。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推理模式:,,////a b a b a ααα???.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推理模式://,,//a a b a b αβα β?=?.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两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两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推论模式:,,,,,,//,////a b P a b a b P a b a a b b ααββαβ'''''''=??=???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A.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2)垂直: 1.线线垂直 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2.线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面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 V s h = ?1 3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