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

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
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4,7(3):3-8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3ZS089)

通讯作者:贺雯,女,硕士生导师,博士。Email :hewen@shnu.edu.cn

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

刘兴哲

孙亚文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社会阶层是指拥有相似的物质资源和具有类似的身份感知的社会成员群体。文章着重介绍了社会阶层的定义、分类标准

及对个体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影响。探明不同社会阶层心理效应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包括重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阶层及其社会认知研究,尤其是有关阶层冲突的心理研究。关键词:社会阶层;心理效应;社会认知

1引言

社会阶层是对社会人群进行分类的重要维度,

有关社会阶层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开始关注不同社会阶层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近几十年,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效应正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社会阶层是根植于客观物质资源和社会经济地位而形成的一种多层次建构[1]。社会学家指出,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结构是很不理想的“金字塔型”或“倒金字型”,社会较低阶层巨大,中间阶层不发达,容易产生社会矛盾[2,3]。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变的必然产物。研究者认为,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对早已习惯了旧的生活秩序的人们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并引发广泛的社会焦虑现象,具体表现为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受挫感和危机感[4]。而这种社会焦虑是导致冲突发生的重要诱因。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群体冲突事件频繁发生,诸如各地的拆迁纠纷、“宝马撞人案”、“官员名表事件”等。这些事件背后不仅反映了特权(权力特权、经济特权)阶层与一般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更多地反映了阶层之间的心理冲突。因此,研究社会阶层的心理效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2社会阶层的界定及其分类

对社会阶层的界定,研究者通常从两个视角出

发。一是强调客观的物质资源(财富、教育、工作等),奥克斯(Oakes )和罗西(Rossi )认为社会阶层即社会

等级,他们将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如财富、受教育程度、获得威望等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5]。二是强调主观的心理感受(对权力、尊重、接纳的感知等),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阶层是一种自我感知的等级排名,也就是将自己的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等与社会中其他人进行比较,获得的主观心理感受[1]。还有一些研究者将两者加以整合,认为社会阶层是由一个人所具有的物质资源及对他人社会地位的感知决定的[6]。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阶层是指拥有相似的物质资源和具有类似的身份感知的社会成员群体。应该看到,社会阶层既是客观层面的社会事实,也是主观层面的心理事实。

根据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目的,社会阶层使用的分层标准有很多。如马克思以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分,指出人们的客观经济地位决定了意识和态度,客观经济指标划分出的阶层必定具有共同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态度。而韦伯以市场能力(人们在市场中的位置)来划分,指出人们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态度更多地取决于身份群体归类(声望分层)而不是阶级归类(经济分层),主观意识与客观经济地位没有必然联系[7]。

我国学者大多依据客观的经济条件来划分社会阶层。比如《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对我国社会阶层作了全新的概括,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标准,把当今中国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并根据每个阶层所掌握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将十大阶层归为优

3

理究

研心势地位阶层、中间位置阶层和基础阶层三大类[7]。有研究者以人们的资源占有量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以六大职业为标准划分出六个阶层,分别为:管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工人阶层、自雇佣者阶层、农民阶层[8]。此外,也有研究者从个人利益出发,将社会阶层分为特殊获益群体、普通获益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四部分[9]。

3社会阶层的心理效应

不同社会阶层所引发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认

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3.1认知效应3.1.1

对威胁的感知

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资源不同,生活在不同

社会阶层中的人对威胁的感知也有差异。以往研究指出,生活在下层社会中的人更容易感知威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威胁在社会阶层中并非均等分配,下层社会的人所面临的威胁较多(如司法系统的惩罚,健康,污名化和排斥等社会问题)[1]。在下层社会中,人们虽然不能运用自身所占有的资源去克服困难,但会有意识地去了解环境是怎样影响并限制行为的[10]。上层社会中人们占有的资源较多,在面临威胁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下层社会中人们的选择空间小,工作和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这导致他们会更警惕环境中的潜在威胁[11]。

较多的威胁使得成员的生理指标发生变化。研究表明,下层社会的儿童(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对职业的评估为标准)在受到含糊不清的社会环境威胁后,心率和血压会升高[12];下层社会中的人在自我报告时带有敌意情绪且更焦虑[9]。观看具有攻击性并伴有敌意的音像资料,下层社会的儿童会对威胁有较深刻的感知[12];下层社会的母亲在回应儿童愤怒情绪时,敌意情绪(如生气)多于非敌意情绪(如悲伤、焦虑等)[13]。总的来说,下层社会中的人对环境中的外部压力尤其是可能针对自身的威胁十分敏感。

在教育领域中,也有研究指出,与精英学校的学生相比,下层社会中的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同时会受到更多的社会排斥[14]。研究发现,当把学业成绩作为诊断学生能力的指标时,下层社会的学生会对自己在群体中所处地位更加焦虑[15]。

威胁反应性假说认为,不论在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人们都能够准确判断他人的情绪,但下层社

会中人们能更准确地感知外部威胁[16]。泰勒(Taylor )等人提出一种替代策略来应对紧张的环境和外部威胁,下层社会成员在面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威胁时可能采取友好型策略,即通过合作来管理外部威胁,更多地关注他人需求,且伴有更多亲社会行为[17]。

3.1.2自我控制感

自我控制感是指人们相信自己能对客观环境和

内心感受加以改变和操纵的知觉,属于一种认知评价。下层社会的人们占有的资源和获得的威望较少,倾向于降低对生活的控制感。美国的一项调查佐证了上述观点,当问到“为什么在美国存在贫富差距”时[6,19],低收入者大多从环境角度(如受教育机会,社会经济结构)而非个人特质和努力程度进行解释[6]。

研究者对收入与个人控制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评估不同收入人群的自我控制感和优越感,结果表明,高收入人群的自我控制感高于低收入人群,优越感更强。若用收入这一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也表明上层社会成员的自我控制感高于下层社会。

自我控制感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同时也可以解释社会阶层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层社会成员会有更积极的健康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生活中的压力[18]。因此,提高自我控制感,可以有效改善下层社会中人们的身体状况,调节不良情绪。自我控制感对人的影响在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如上层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较高的控制欲和表达需求。

与下层社会相比,上层社会所面临的威胁较少,占有资源较多,且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体验到较高的自我控制感[19]。

3.2情感效应3.2.1同情

同情是指在看到他人遭遇困境时,人们体验悲伤,关心他人并希望减轻他人痛苦的情感。同情的产生是否会受到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且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下层社会成员会有更多的同情心,因为这样有利于获得更多来自环境的支持[18,20,21,26]。

斯特勒(Stellar )等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上层社会相比,下层社会成员对他人的遭遇给予更多的同情。实验一采用意向积极情绪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

4

刘兴哲等: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

示下层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更多的同情。实验二让被试观看两组视频,其中一组会使人产生痛苦的情感,而另一组产生的效果比较中性。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测量被试相应的生理指标,并要求被试报告自己的情绪体验。结果发现,在观看癌症患者的视频时,下层社会的被试心率下降,并产生更多同情,上层社会的被试在观看两组视频时心率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可能和生理反应与外部关注有关,心率下降就是对外部环境关注的结果[22]。

对痛苦的关注和认知是同情产生的先决条件。由于人们对遭遇的感知不同,因而同情的产生会有一定差异,上层社会成员会低估环境中的困境,不容易感知困境,而下层社会成员对消极情绪或含糊不清的情境很敏感,容易产生更多的同情[12]。3.2.2移情

移情的概念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是指人们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人的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移情过程包括移情精确度(感知他人情绪的精确程度)、生理连锁反应(对产生移情的对象产生生理反应)和情绪传递(情绪通过面部表情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三部分[6]。

克劳斯(Kraus)的研究发现,移情精确度是要求被试对不同的面部表情使用准确的情感标签,移情精确度的测试证明,下层社会成员能更准确地定义面部表情[23]。研究中,来自上层社会的被试和来自下层社会的被试分别参与完成与陌生人的模拟工作访谈,并对访谈中自己和访谈对象的情绪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下层社会成员能更准确地判断访谈对象的特殊情绪(如轻视、同情)[6]。这也说明与上层社会相比,下层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准确理解他人情绪,产生移情。

与上层社会相比,下层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中会有更多的生物连锁反应。在古尔德(Page-Gould)等人的研究中,一位来自上层社会的被试和一位来自下层社会的被试参与一个棋盘游戏,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采用心电图和阻抗心动描记法来记录他们的心血管反应,即心脏的收缩性,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等。结果表明,来自下层社会的被试对移情对象产生生物连锁反应,即生理反应在开始阶段与同伴的生理反应紧密相连,而上层社会被试的生理反应却是独立于同伴的。除此之外,下层社会成员在呼吸窦心律联结等其他方面也有显著的生物连锁反应[24]。

在情绪传递方面,安德森(Anderson)等人发现能力低的人比能力高的人更容易受他人影响[25]。克劳斯(Kraus)等对情感互动中朋友相互嘲笑的自我报告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下层社会的被试体验到敌意情绪的传递(如生气、轻视、厌恶),就是说,他们的敌对情绪变得与交往中的上层社会成员的敌对情绪相似。相反,那些上层社会的被试报告,他们体验的敌对情绪独立于朋友的情绪[16]。

3.3行为效应

3.3.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等。在社会阶层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社会阶层如何影响亲社会行为。在该领域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上层社会成员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即亲社会行为指向上层社会,另一种认为下层社会成员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种观点认为,与上层社会相比,下层社会中的人占有的物质资源较少,受教育机会较少,等级地位较低,压力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下层社会中的人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且他们可能更多地接受他人的帮助。亲社会行为是从自身指向他人的一种资源流动,随着亲社会行为成本的提高,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会随之降低。如果从环境角度来解释,在面对生活压力或挫折时,上层社会成员会因自己占有较多的物质资源和所处优越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会产生比下层社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26]。

第二种观点指出,拥有较少资源的人倾向于付出更多,这本身便是一种内在矛盾。弗兰克(Frank)在有关消费方面的调查中发现,与上层社会相比,下层社会成员只花少部分钱用于如汽车等商品上,大部分用于帮助他人,虽然他们收入较少,但比上层社会成员更热衷于慈善事业[27]。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下层社会中的人更可能具有亲社会行为,低收入的成员比高收入的成员更有可能去帮助那些陷入工作困境中的同伴。这也支持了下层社会成员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26]。

成员对他人的依赖程度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增加,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上层社会成员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可以依赖,但下层社会的成员却只能依赖他人及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所以会有更多亲社会行为。此外,下层社会成员产生亲社会行为有不同的动机,比如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促进合作、提升信任感,并确保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

5

理究

研心人向他们伸出援手[28]。

3.3.2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对他人的身体或心理进行

伤害的行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潜在的变量可能是对自身社会地位,即社会阶层的感知。在该领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上层社会成员有较多的攻击行为,另一种认为下层社会成员有更多的攻击行为。

有研究指出,上层社会中人们占有的资源较多,获得威望较多,为了确保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会采取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他们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向他人证明自己成功的途径和手段[29]。当上层社会成员意识到自己的资源受到侵占或社会地位面临威胁时,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并导致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神经—激素调节的观点认为,性激素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与攻击行为具有高相关,在应激条件下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South 和Wood 的研究结果表明,攻击行为与人

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感知呈显著正相关,下层社会中人们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地位采取较多的攻击行为[30]。高玲等人的研究也指出,下层社会中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感知与攻击行为及其四个维度(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呈显著正相关,具体来说,下层社会的人们由于不满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倾向于通过攻击行为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31]。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用挫折—攻击理论来解释,该理论源自多拉德提出的攻击假设,他认为挫折的存在总要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即攻击是一系列挫折反应的结果。下层社会成员由于自身感知到的地位较低,资源占有少等多种主客观原因,经常具有挫折感,进而会采取一系列的攻击行为。

4总结与展望

伴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新的研究领域

的出现,尤其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兴起,社会阶层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现在关于社会阶层的研究已经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几乎所有心理层面。同时,在社会阶层的维度上发现,不同阶层对事件的反应研究从外显的行为研究拓展到了内隐的生理反应研究。未来社会阶层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4.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阶层研究

社会阶层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可以从多方面

透视的社会现象。社会阶层的划分虽然由客观的物质资源和主观的身份感知所决定,但涉及具体的成员,其所属的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可能并不完全重叠,而出现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的分离现象,即按客观物质资源标准划分的社会阶层,其成员在主观上并没有这一社会阶层的身份感知。这种主客观分离现象会对划分带来困难。因此,我国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基本采用客观的划分标准。但在心理学研究中仅采用客观划分标准显然不够完善,还必须考虑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属社会阶层的主观感知。社会阶层的主观感知不仅受客观阶层的影响,还受文化因素、个体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人们对于自己社会阶层的主观划分具有趋中的倾向[2]。因此,社会阶层的主客观双重划分标准还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具体研究[32]。

4.2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研究

我国学者以往对于社会阶层的研究多从社会学

的角度出发,比如相对上层社会成员来说,下层社会的人会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容易受到更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约束等。今后的研究还需要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深入探讨社会阶层的心理效应,如阶层觉知、阶层认同、阶层冲突等。

强烈的阶层冲突是导致恶性社会秩序的重要诱因。国内外研究者已对群体冲突进行了大量探讨,根据统计分析的推论,研究者认为利益格局变动本身尚不足以导致冲突行为的发生,由于体制不完善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下降才是导致冲突行为产生的直接根源[33]。当前的阶层冲突往往直接起始于物质性原因,但在物质性原因之中,隐喻、嵌入着“不公正”等价值观念的诉求。由于价值观冲突“嵌入”于物质性原因之中,使得我国当前的阶层冲突与以往相比更加复杂。如果说,物质概念的贫富差距易于通过收入分配机制的调整等强力手段加以缩小,那么消弭阶级阶层心理层面上价值观的分歧与冲突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34]。后续研究应在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需同时纳入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联合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等量化手段来探索阶层觉知、阶层认同和阶层冲突之间的互为因果及耦合关系,建构阶层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模型将是有益的尝试。参考文献

1

Adler N E ,Epel E S ,Castellazzo G ,et al .Relation-

6

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2002,19:586-592.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3:55-63.

3李强.倒丁字形社会与“共同富裕”渐行渐远.绿叶,2009,12:40-44.

4周治钧.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5Oakes J M&Rossi P H.The measurement of SES in health research:Current practice and steps toward a new approach.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3,56:769-784.

6Kraus M W&Piff P K,Medoza-Denton R,et al.Social c lass,s olipsism,and c ontextualism:How the r ich a re d ifferent f rom the p oor.Psychological Review,2012,119:546-572.

7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2004,6:108-112.

8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人民大学学报,2005,2:2-8.

9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竞争趋势与潜在危机/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Gallo L C&Matthews K A.Understand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hysical health:Do negative emotions play a role?Psycholog-

ical Bulletin,2003,129:10-51.

11Gallo L C,Bogart L M,Vranceanu A,et al.Socioe-conomic status,resources,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and emotional responses:A test of the reserve capac-

ity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88:386-399.

12Chen E&Matthews K A.Cognitive appraisal biases: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ardiovascular reactivity in children.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1,23:101-111.

13Martini T S,Root C A&Jenkins J M.Low and mid-dle income mothers’regulation of negative emotion:Effects of children’s temperament and situational emo-tional responses.Social Development,2004,13:515-530.

14Johnson S E,Richeson J A&Finkel E J.Middle class and marginal?The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the self-regulatory resources of students at

an elite univers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1,100:838-852.

15Croizet J&Claire T.Extending the concept of stereo-type threat to social class:The intellectual underper-formance of students from low socioeconomic back-

ground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89,24:588-594.

16Kraus M W,Horberg E J,Goetz J L,et al.Social class rank,threat vigilance,and hostile reactiv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1,37:1376-1388.

17Taylor S E,Klein L C,Lewis B P,et al.Biobehav-ioral responses to stress in females:Tend-and-be-friend,not fight-or-flight.Psychological Review,2000,107:411-429.

18Johnson W&Krueger R F.Higher perceived life control decreases genetic variance in physical health: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twin stud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88:165-173.19Lachman M E&Weaver S L.The sense of control as

a moderator of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health and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763-773.

20Greve F.America’s poor are its most generous.The Seattle Times,2009.

21James R N III&Sharpe D L.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U-shaped charitable giving profile.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07,36:218-238.22Stellar J E,Manzo V M,Kraus M W,et al.Class and compassion:Socioeconomic factors predict respons-es to suffering.Emotion.Advance O nline P ublication,2011.

23Kraus M W,Co觝te′S&Keltner D.Social class,contextualism,and empathic accuracy.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1716-1723.

24Page-Gould E,Koslov K&Mendes W B.Powerful and contagious:Social power drives physiological syn-chrony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s.Unpublished manuscript,2012.

25Anderson C,Keltner D&John O P.Emotional con-vergence between people over tim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1054-1068.26Paul K P&Michael W K.Having l ess,giving more: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5:771-784.

27Frank R H.Luxury fever:Why money fails to satisfy in an era of excess.New York,NY:Free Press,

刘兴哲等: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7

理究

研心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28

Goetz J L ,Keltner D &Simon-Thomas E.Compas-sion :An evolutionary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0,136:351-374.

29Ireland J L &Archer J.Descriptive analysis of bully-ing in male and female adult prisoners.Jour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6,1:35-47.

30South C R &Wood J.Bullying in prisons :T 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social status ,prisonization ,and moral disengagement.Aggressive Behavior ,2006,32:

490-501.31

高玲,王兴超,杨继平.罪犯社会地位感知与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9:114-118.32贺雯.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3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4

毕伟.中国阶层冲突的新趋势与结构性根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62-69.

Social Class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He Wen ,Liu Xingzhe ,Sun Yawen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Social class refers to social group which members have simila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percep-tions of status.This paper summaries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social class include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Exploring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 has significant social value.Researchers should explore social class deeply ,analyze social class in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class conflict.Key words :social class ;psychological effect ;social cognition

8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通过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相当有远见有分析能力的领导人,能够正确掌握当时中国的国民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一个方面正确。 毛泽东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分析得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法。毛泽东根据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别国情,灵活的运用了阶级分析法。他并不是注重各阶级的生产关系的属性,然而却突出了内外民族矛盾、贫富阶级矛盾,以分析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尤其是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划清了敌我友界线,从而确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政治策略。正是因为运用了这种独特的分析方法,毛泽东才能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当时各阶级做出正确而明智的分析,为党当时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最终得出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反动的知识阶级所谓中国大资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敌人,乃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无须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敌人一一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不远其左翼可以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朋友——但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们的阵线。 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农民问题的分析。因为中国拥有数量广大的农民,他们长期受压迫,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动力,但是却没有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毛泽东在文章中对农民

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应用

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应用 自从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之后,我发现原来社会心理学真的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其实可以在很多时候运用到这门学科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的处理一些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一些事情的处理,可以很理智的看清楚所发生的事情,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的精彩。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不让自己的生活中有太多遗憾: 首先,在为人处世方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由几个方面入手,我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登门槛效应,它主要是讲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你想要与一个不太熟识的人做朋友,那么最好就是先请他帮一个小忙,因为这样会增加他对你的好感度。其实并不是说请别人帮忙就代表真的是很有必要,最主要的还是在与他人共事的时候逐渐的使得双方都对对方有所了解。而且在对方看来他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帮你,为了获得认知的平衡,他就想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你是一个很值得帮助的人,比如你这个人是很善良的,我应该帮助你等等,来获得内心的平衡。 在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找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来聊,这样可以让对方觉得我们有共同的话题,你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这样就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来,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我们的关系拉近了。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相近原理。 同时,如果可以的话,在同别人聊天的时候,最好是适当的自我暴露一下,把一些自己的事情说给对方听,这样就可以让对方获得一种满足,使得他认为自己在你的心目中是有地位的,可以分享你的故事。相应的,他也会在心里觉得你也是值得信任的人,从而把自己的一些故事跟你分享,大家的关系就是从这种互动中改善彼此的关系。 再有就是如果别人要求你做一些事,千万别先忙着答应,把它先推掉,比如告诉对方现在你没时间,很忙,然后过一段时间再答应他,这样,在对方的心目中,你竟然在自己很忙的时候还帮他的忙,从而在他的心目中会觉得你是个很不错的,值得相交的朋友。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心理学,改善我们自身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偏见吧,我们人类大多数情况是在自己不充分了解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产生了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但是通过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偏见来自于态度,偏见与我们的认知是有着比较刻板的印象。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不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道听途说的听到某些人或者某些事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书报告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当时为了实施大革命,国共两党已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在这个政治背景下,党内有些同志受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共产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是与国民党所代表的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存在着根本性的斗争。还有些同志在当时工人运动日趋高涨的形势下,受左倾机会主义影响,只注意了工人运动,忽视了农民运动。这两部分同志都是在革命形势表面大好的情况下麻痹了思想,分辨不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为解决党的真正敌友问题写下了这篇著作。 这篇重要论著,集中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通过这样的阶级分析,毛泽东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争取中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黄思明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治理科学研究所 一、引言 目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态毕竟如何?前苏联和苏共什么原因会垮台?列宁主义什么原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文革什么原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中国现在到底是姓社依旧姓资? 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突破在哪儿?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现在的一些乱象,均和这些理论问题有关。这些理论问题甚至涉及到我国宪法中的全然问题,例如我们现在实行的到底是无产阶级专政依旧资产阶级专政?过去我们〔包括前苏联〕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认识的肤浅,走了许多的弯路,假如我们现在还不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包括指出它的不足〕,我们很可能还要走弯路。 中国在21世纪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最强国,也有可能象前苏联那样垮台, 我们将以怎么样的社会制度来保证中国的强盛能够

连续几百年,而不是象前苏联那样垮台? 不谋万世者, 谋不得一时。我们的理论工作者现在就要开始讨论和研究,做好理论和思想上的预备。什么样的思想和想法都能够拿出来讨论,只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 我们将从社会中每个人效用优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况,同时对上面所提的问题给出回答。 效用函数的定义: 设u(x1,x2)为效用函数, ?u(x1,x2)??x1》0;?u(x1,x2)??x2》0; H(u(x1,x2)) 《0。 效用函数对每个变量是单调增的, 整体上是凹函数。 例如: u(x1,x2)=ax1 +bx2。 假如用效用函数u(x1,x2)来表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效用,那么他(她)一生的奋斗目标能够用下面的优化模型来刻画: Max u(x1,x2) s.t. (x1,x2) ∈ D; 其中 x1=有型资产,x2=无型资产,D为约束集合。 从那个效用优化模型我们能够看出,给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营销市场所面临 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用各种理论知识技术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 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在市场营销的每阶段过程中的应用,说明了营销人员应掌握一定的 社会心理学,才能在对商品调研、商品包装、宣传规划、商品销售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有 效沟通,了解客户的态度,并转变其消极态度,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 市场营销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不但包含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 用价值的学科,它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场销售领域的应用很广泛。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理论都对各种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调研、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规划过程,以及商品的销售。在营销过程中,正确分析判断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使客户接受 的产品理念,并应用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是市场营销创造价值与利润的步骤。 在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使得市场营销在原有的旧的营销模式下增添 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创造市场价值与利润。 一、需求调研阶段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在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客户需求。 许多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的需求基本都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选择由低到高的需 求商品,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 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们租用或购买住宅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周围治安环境 较好的地段等;出于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与周围的人尽量保持一致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更多地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在调查客户,进行产品的 开发开拓时,更容易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商品设计包装、宣传规划阶段 在商品的设计阶段,可以用上“双因子归因理论”,即客户只有“不满意→没有不满意”以及“满意→没有满意”的归因情况,即不存在满足了客户的不满意的基本需求就直 接就导致客户满意的,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满足了作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S1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 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 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 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 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 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倡一种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墨菲最早研究人格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对社会和团体规范及人际关系的开拓性研究;巴特莱特对于记忆和思维所作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影响了社会认知的心理学研究;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利兹·海德,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合作与竞争理论的提出者达奥奇;归因理论的主要发展者哈洛德·凯利;旁观者效应的主要研究者达利 5、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侧重发展倾向:其一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其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认知倾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仍然是关注于认知因素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用 6、社会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特色:⑴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⑵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⑶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 7、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⑴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1879-1908)⑵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⑶青春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60年代)⑷不断走向成熟(70-80年代)⑸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S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心理学) 2、实验研究法: ⑴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 ⑵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①第一个条件时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②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 3、相关研究法: ⑴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①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②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 ⑵相关法的内涵: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 ⑶相关研究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缺点: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⑷实验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研究方法。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 通过读完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之后,使我对中国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各阶级层次的划分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首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里针对当时在革命中、在党内存在的问题,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他从各阶级的利益角度出发将中国社会的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五个层次。并且对各个阶级的性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找出它们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及它们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性质。准确回答了“谁是我们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 在这里边,毛泽东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他们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中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它们既可以成为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员,也可能成为反革命成员;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阶级,他们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及大资产阶级剥削的程度不同,而对革命的热情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它们还是比较支持革命的;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道路中的领导力量。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为“谁是我们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详细的总结。那就是: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革命的成功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也都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的正确性。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性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它们层次的明确划分,才使中国在最初的革命道路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悲苦命运。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

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 A) 米德 B) 库利 C) 弗洛伊德 D) 埃里克森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2分) 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 A) 互动性

B) 间接性 C) 整体性 D) 矛盾性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2分) 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 A) 社会交换理论 B) 社会规范理论 C)

D) 社会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A) 相互性原则 B) 平等性原则 C) 强化原则 D) 交换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解析: 无 5(2分)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A) 速度测验 B) 智力测验 C) 能力测验 D) 典型反应测验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2分)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 A) 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 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 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 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7(2分) 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 A) 冯特

B) 勒温 C) 墨菲 D) 海德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8(2分) 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 A) 马太效应 B) 鲶鱼效应 C)

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论文

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 Ke station a level 75275 Simon station two level 11333 South door station level 16650 Creek station two level 6000 gold hung station two level 15000 Pro Hong Kong station level 64870 Figure 3.1-1 Yibin city main highway passenger station distribution schematic (4) Highway freight st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displayed, Yibin City status only has 2 a three level LTL Terminal, respectively for nine home village Terminal and 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论文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 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 与思路 对于心理学对象問題的初步看法

欧美资产阶級心理学理論的现况 心理学应列为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科学"汪洋中的"人文"呼声——心理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回归希望出版心理 学书籍 建立人生心理学刍议 心理学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南斯拉夫心理学概况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莫大心理学系研究规划 心理学的改革问题 人性的归魅 家庭心理学和文化多样性 《心理学词典》即将出版 《心理学著作辞典》正式出版欧美资产阶級心理学理論的现况心理学应列为 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科学"汪洋中的"人文"呼声——心理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回归希望出版心理 学书籍 Ke station a level 75275 Simon station two level 11333 South door station level 16650 Creek station two level 6000 gold hung station two level 15000 Pro Hong Kong station level 64870 Figure 3.1-1 Yibin city main highway passenger station distribution schematic (4) Highway freight st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displayed, Yibin City status only has 2 a three level LTL Terminal, respectively for nine home village Terminal and

社会阶层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行为差异的分析

社会阶层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行为差异的分析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他们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较大获益者之一。 2. 经理人员阶层。经理人员阶层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的成员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均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也是社会主导阶层之一。这个阶层目前还在发展之中,但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 3. 私营企业主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其成员最初来自乡村和城镇社会的较低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0. 6 % ,地区间差距较大;私营经济发达地区可达3 % ,而欠发达地区则在0. 3 %以下。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事业单位、集体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中等阶层的

主干群体。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5. 1 % ,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差异很大。 5. 办事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组成。在目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大约为4. 8 % ,在城市中其比例则有10 %~15 % ,而城乡合一的县(市) 中,其比例在2 %~6 %之间。 6. 个体工商户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包括不动产) 并投入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比如小业主或个体工商户、自我雇佣者或个体劳动者以及小股民、小股东、出租少量房屋者等。 7.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由于中国目前商业服务还不发达,所以这一阶层人员的经济状况与产业工人类似。 8. 产业工人阶层。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目前,整个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则为22. 6 %左右,其中农民工占产业工人的30 %左右。 9. 农业劳动者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

社会心理学02047应用知识

《社会心理学》(二) 第四章态度的改变 1.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P70 态度改变的基本结构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对态度改变的分析即是对演说者、信息和听众的分析。社会心理学家系统的研究了态度改变的过程,即研究“谁对谁说了些什么,效果怎样”。 一、沟通者 (一)可信性:指的是沟通者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能提高沟通者的使人相信的程度和沟通的效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一个是沟通者的动机。1.专长或权威。一般说来,沟通者的权威越高,越是某个方面的专长,沟通对象改变态度的程度就越大。2.动机或意图。即使是一个低威信的沟通者,当他为损害自己的而不是有利于自己的观点辩护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就称为睡眠者效应。其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沟通者的低威信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渐渐消失,因而对态度的改变的总影响还是上升了。但是,重提了沟通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会减弱睡眠者效应。 (三)类似性:对类似于我们的人,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看作是“自己人”。类似性会导致吸引和喜欢,所传递的沟通更具说服力。类似的或喜欢的人促使我们考虑评价,触动了态度中的情感成分。而专家则促使我们考虑事实,触动了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戈萨尔斯和纳尔逊推论说,当类似的沟通者所传递的信息是评价信息时最有效,而非类似的沟通者只有传递有关事实的认知信息时才最有效。 二、沟通内容 (一)利用情感:情感是由方向性的,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 (二)组织沟通:如何通过理性的论证来改变态度呢。 1.理解材料。麦圭尔提出理解是改变态度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容易为人理解的材料,更能打动人和说服人,因为只有说服材料被听众理解才能发挥其影响力。 2.论证。论证时应呈现单方面材料好,还是呈现正反两方面材料好,霍夫兰进行了研究。最初同意沟通观点的被试,单方面沟通要有效得多,它强化了被试原有的态度;最初反对沟通观点的被试,用正反两方面的沟通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但拉姆斯戴恩提出只有正反两方面论述的信息能使人们抵制得住反宣传。 3.呈现观点的顺序。先呈现正面材料还是反面材料,米勒和坎贝尔进行了研究。受遗忘规律的影响,如果呈现第一个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呈现第二个材料,然后立刻进行态度测量,那么第二个材料记忆更好。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心理学相关理论及效应

心理学相关理论及效应 1、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她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她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与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制度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就是老生常谈了。但就是,现实的情况往往就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2、木桶理论:由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就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就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谓就是极为巧妙与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与竞争力。 3、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她,叫她有余;没有的,连她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 班级:社会工作一班 学号:201442714114 作者:蓝秋梅 摘要:在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如何认识一个人,如何实现一个人能力的最大化,是管理者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以人为中心、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为管理者实现优化管理提供了广泛且科学的理论支持。由此,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心理学对于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摘取恰当的社会心理学成果进行管理的维护与创新。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管理;机理论;群体理论 引言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与研究,但是其在概述整理研究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本论文在一定程度上综合整理了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相信能够给予其他研究者相当的启示,同时也能够为管理者在这方面的引用作引导。 一、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其中的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而具体来看,社会心理学主要可划分为三方面的内容:1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在这方面里,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化、人的自我意识、人的社会动机、人的社会认知以及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2 群体心理。群体的内部成员之间、领导者与成员之间都是怎样发生相互影响的,小群体间的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等,这些都是以群体为中心开展的研究。3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在这一方面主要研究的是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和社会影响。 二、管理概述 那什么又是管理呢?根据百度百科,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环境、时间这六要素,以其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关于这五要素具体阐述如下:(一)计划:计划是为实

浅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 书 研 讨 文法学院汉语09-1 操宏伟 11094790

浅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12月,毛泽东为纠正党内的两种错误倾向,通过对中国当时社会阶级阶层的深入分析,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文中毛泽东深刻的揭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一革命首要问题,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为党和人名提供了理论武器,使我们能够“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学习、分析、研究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思想,对于正确分析现阶段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变化、准确划分现阶段社会的阶级阶层,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间意义。 一、以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剖析我国当今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新变化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把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结合起来,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进行了全面分析。他把中国的阶级划分为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毛泽东把资产阶级又划分为: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划分为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最后明确指出了: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民主资产阶级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而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魅力中国》 2009年第35期胡丽娣曲红澎)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并且经过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之后,中国目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这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全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因此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各阶级,处理好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凸显了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的重要性,那么运用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来剖析我国当今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工人阶级由原来的无产阶级变成有产阶级,内部的结构有国有企业工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国家机关工作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一、背景: 心理学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涉及最广泛的主题,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中的为人处事,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懂点心理学。所以说我对心理学可谓是既有兴趣又有些神秘的感觉,可能是过去对心理学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像学了心理学就会知道别人心里面在想什么;心理学像一种魔法一样,但是通过马前锋教授给我们讲授的这几节课之后,我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而且萌发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 俗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说人的外在行为是比较容易观测和推断的,但人的内在心理就很难把握。的确,与人相处,贵在知心。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认识“心”的学问,心理学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范围很广,如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如人的需要、动机、意志、情感、兴趣、技能等等。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就像灯搭一样,指引着我们去探索人心得奥秘。 二、心理学的理论、概念: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2、登门槛效应的理论: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上称之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3、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

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学校: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就是系统的研究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相互影响所能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包括在社会心理学范围之内,而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的社会心理效应,就是对其中一些有规律的现象作出的研究和总结。这些效应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我们是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所以,我们观察着他人和自己,慢慢地,我们对一些社会行为产生了心里效应。而为了我们能个好的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我们就得学会好好应用它! 一,了解社会心里效应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效应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印象对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它具有普遍性。心理效应尽管很微妙,很难觉察,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心理效应的种类很多,表现在各个方面,它具有多样性。同一种心理效应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程度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心理效应,它具有差异性。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 而要获得社会心里效应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 那么,何又为社会认知呐? 社会认知:即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行为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包括对知觉对象的感知、印象、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包括: ①.对人的认知: 根据某人的言语、行为等外部特征,对其动机、品质等内含的认知。 ②角色认知:从个体的表现确定其社会角色,从而推想其它品质的认知。 ③人际认知: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④.因果认知:对社会行为原因的认知。 ⑤自我认知:对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品格、地位、身份等方面的认知。 说到正确的社会认知,有些人就要问了,为什么非要是正确的呐?难道社会认知还会产生错误吗? 我想说的是,社会认知包含有一个心理过程,而任何心里过程都有一定的心里操作加工程序,这就会使我们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认知产生偏差是常有的事。 而造成社会认知偏差有许多原因,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积极性偏差,证实偏差,后视偏差,虚假一致偏差,自我中心偏差等一些因素。这些认知偏差都会影响我们对知觉对象的感知,印象,判断,推测,及我们对其的正确评价。它带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

登门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157058.html, 登门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康钊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11期 众所周知,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对事所持有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效果?登门效应作为心理效应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登门效应的内涵分析 所谓登门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也就是一个人在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之后,如果加以适当劝说引导可能会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个效应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与他的助手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其实质是社会心理学家为说服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采取的一种说服策略? 他们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写有“小心驾驶”字样的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同样内容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相同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相关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人们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登门效应”,即指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我们平常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才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或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和感触:最初满足别人的要求是一种力所能及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样我们已经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来别人再要求我们做更大的或者更困难的事情时,虽然就主观而言我们不是很情愿,但我们却碍于不想破坏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去答应对方的要求?也就是说,人们的潜意识中总是希望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满足他人得寸进尺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