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理科理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测试题7

2014届高考理科理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测试题7
2014届高考理科理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测试题7

第节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选题明细表】

一、选择题

1.(2013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三月考)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B)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解析:选项A中,l1与l3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选项C、D中l1,l2,l3也可能不共面,选项B正确.故选B.

2.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B)

①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

②若点A、B、C、D共面,点A、B、C、E共面,则A、B、C、D、E共面;

③若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共面;

④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

(A)0 (B)1 (C)2 (D)3

解析:①中,假设存在三点共线,则这四点必共面,与题设矛盾,故①正确;

②中,若A、B、C三点共线,则A、B、C、D、E有可能不共面,故②错误;

③中,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中,a、b共面,a、c共面,而b、c异面,故

③错误;

④中,空间四边形的四条线段不共面,故④错误,故选B.

3.(2012重庆模拟)若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等角,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D)

(A)平行(B)异面

(C)相交(D)平行、异面或相交

解析:经验证,当平行、异面或相交时,均有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等角的情况出现,故选D.

4.(2013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正六棱柱ABCDEF A1B1C1D1E1F1的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E 1D与BC1所成的角为

( C)

(A)(B)(C)(D)

解析:连接BA 1、A1C1,易求得BA1=BC1=,而△A1B1C1中,A1B1=B1C1=1,∠C1=120°,解得A1C1=,

A

1B1

故∠A 1BC1=.因为BA1∥DE1,故E1D与BC1所成的角为.故选C.

5.已知A、B是两个不同的点,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①m?α,A∈m?A∈α;②m∩n=A,A∈α,B∈m?B ∈α;③m?α,n?β,m∥n?α∥β;④m?α,m⊥β?α⊥β.其中真命题为( C)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根据平面的性质,可知①正确,②中不能确定B∈α,③中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④中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可知正确,故①④为真命题.故选C.

6.如图所示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D)

解析:在A图中分别连接PS、QR,

易证PS∥QR,

∴P、S、R、Q共面;

在C图中分别连接PQ、RS,

易证PQ∥RS,∴P、Q、R、S共面.

在B图中过P、Q、R、S可作一正六边形,故四点共面.

D图中PS与RQ为异面直线,∴四点不共面,故选D.

二、填空题

7.对于空间三条直线,有下列四个条件:

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

②三条直线两两平行;

③三条直线共点;

④有两条直线平行,第三条直线和这两条直线都相交.

其中使三条直线共面的充分条件有.

解析:易知①中的三条直线一定共面;三棱柱三侧棱两两平行,但不共面,故②错;如三棱锥三侧棱交于一点,但不共面,故③错;④中两条直线平行可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和这两条直线相交于两点,则第三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故三条直线共面.

答案:①④

8.(2013成都七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BAC=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与正三角形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E是线段BD的中点,则AE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

解析:如图所示,过A作AF⊥BC于F,

则AF⊥平面BCD,连接EF,则EF∥CD,∠AEF即为AE与CD所成角,

令AB=AC=1,

则BC=BD=DC=,

∴EF=DC=.

又AF⊥EF,

AF=BC=,

∴∠AEF=45°.

即AE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45°.

答案:45°

9.如图所示为棱长是1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在原正方体中,给出

下列三个结论:

①点M到AB的距离为;

②三棱锥C DNE的体积是;

③AB与EF所成的角是.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解析:依题意可作出正方体的直观图,显然M到AB的距离为MC=,

∴①正确,

而=××1×1×1=,

∴②正确,

AB与EF所成的角为AB与MC所成的角,即为,

∴③正确.

答案:①②③

三、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作截面PQR,若PQ、CB的延长线交于点M,RQ、DB的延长线交于点N,RP、DC的延长线交于点K,求证:M、N、

K三点共线.

证明:∵M∈PQ,直线PQ?平面PQR,M∈BC,直线BC?平面BCD,

∴M是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一个公共点,

即M在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N、K也在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上.

又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M、N、K三点共线.

1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3,E、F分别是BC、AD上的点,并且BE∶EC=AF∶FD=1∶2,EF=,求AB和CD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如图所示,在BD上取点G,

使BG∶GD=1∶2,

连接EG、FG.

在△BCD中,∵==,

∴EG∥CD,且GE∶CD=1∶3,

同理FG∥AB,且FG∶AB=2∶3,

∴EG与FG所成的角即为AB与CD所成的角.

在△BCD中,∵EG∥CD,CD=3,

且EG∶CD=1∶3,

∴EG=1.

在△ABD中,

∵FG∥AB,AB=3,FG∶AB=2∶3,

∴FG=2.

在△EFG中,EG=1,FG=2,EF=,

由余弦定理得cos∠EGF==-,

∵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范围是0°<θ≤90°,∴cos θ≥0.

∴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019对口高职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M={x|X2>16},N={x|log3x>1},则M∩N=(). A.{x|x>3} B.{x|x>4} C.{x|x4或x<4} 2.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y=x?1 B.y=x3y=log2=2x 3.直线(√3?√2)x+y=3和x+(√2?√3)y=2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不垂直 B.垂直 C.平行 D.重合 4.等差数列{a n}中,a1+a4+a7=39,a3+a6+a9=27,则数列{a n}的前9项和S n=() A.66 B.99 C.144 5.若抛物线y2=2px(p>0)过点M(4,4),则点M到准线的距离d=().

B.4 C.3 6.设全集U={x|4≤X≤10,X≥∈N},A={4,6,8,10},则C U A=(). A.{5} B.{5,7} C.{5,7,9} D.{7,9} 7.“a>0且b>0”是“ab>0”的()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充分且必要 C.必要不充分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如果f(X)=a x2+bx+c(a≠0)是偶函数,那么g(X)=a x3+b x 2?cx是(). A.偶函数 B.奇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9.设函数f(X)=log a x(a>0且a≠1),f(4)=2,则f(8)=(). C.3

800√3800?2sin200的值为()。 C.?sin200 D.4sin200 11.等比数列的前4项和是203,公比q=?13,则a1=(). C.9 D.13 12.已知(23)y=(32)x2+1,则y的最大值是()。 C.0 D.1 13.直线L1:x+ay+6=0与L2:(a-2)x+3y+a=0平行,则a的值为()。 或3 B.1或3 C.?3 D.?1 14.抛物线y2=-4x上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M的横坐标为()。 B.4 C.3 D.?2 15.现有5套经济适用房分配给4户居民(一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套经济适用房),则所有的方法种数为()。 A.5! B.20

高考前重点知识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工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胃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包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个元素的子集有2〃个.〃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 -1个.〃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交:A,且x e B} 2、集合运算:交、并、补产AU6Q{xlxeA或xe* 未卜:或A o {% £ (/, 且x任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 (记作〃pvq〃); p且q (记作〃p 八q〃);mEp(i己作、q〃) o 工〃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1 P则1 q ;逆否命题:若1 q则]Po ④、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i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一.函数的性质 (工)定义域:(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 /(x),②奇函数:/(—x) = -/(X)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X);&比较/(T)与/(X)或/(T)与—/(X)的关系。 (4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f X2, 。语当X1VX2时,都有f(XT)V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语当X1f(X)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 /(〃>。且"。1)的图象和性质

第九篇 解析几何 第1讲 直线方程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A 级 基础演练(时间:30分钟 满分: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直线2x -my +1-3m =0,当m 变化时,所有直线都过定点 ( ). A.? ????-12,3 B.? ???? 12,3 C.? ?? ??12,-3 D.? ?? ??-12,-3 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2x +1)-m (y +3)=0,令??? 2x +1=0,y +3=0,解得x =-1 2,y =-3,故所有直线都过定点? ???? -12,-3. 答案 D 2.若直线l :y =kx -3与直线2x +3y -6=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 A.?????? π6,π3 B.? ???? π6,π2 C.? ?? ??π3,π2 D.???? ??π6,π2 解析 如图,直线l :y =kx -3,过定点P (0,-3),又A (3,0),∴k P A =3 3,则直线P A 的倾斜

角为π 6,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 ? ? ? π 6, π 2. 答案 B 3.(2013·泰安一模)过点A(2,3)且垂直于直线2x+y-5=0的直线方程为().A.x-2y+4=0 B.2x+y-7=0 C.x-2y+3=0 D.x-2y+5=0 解析由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2y+m=0,将A(2,3)代入上式得2-2×3+m=0,即m=4,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x-2y+4=0. 答案 A 4.(2013·江西八所重点高中联考)“a=0”是“直线l1:(a+1)x+a2y-3=0与直线l2:2x+ay-2a-1=0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a=0时,l1:x-3=0,l2:2x-1=0,此时l1∥l2, 所以“a=0”是“直线l1与l2平行”的充分条件; 当l1∥l2时,a(a+1)-2a2=0,解得a=0或a=1. 当a=1时,l1:2x+y-3=0,l2:2x+y-3=0, 此时l1与l2重合,所以a=1不满足题意,即a=0. 所以“a=0”是“直线l1∥l2”的必要条件. 答案 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一条直线经过点A(-2,2),并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此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a+ y b=1, ∵A(-2,2)在直线上,∴-2 a+ 2 b=1. ① 又因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 ∴1 2|a|·|b|=1. ②

2018年江苏省对口单招数学模拟试卷 (满分:150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1,1,2,3,4,U R A x x B ==≤=则U C A B =( ) {}.4A {}.3,4B {}.2,3,4C {}.1,2,3,4D 2.6 π α= “” 是“cos21 2 α=”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函数lg(sin )lgcos ,y θθ=-+则θ角为(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4.已知复数z 满足(1)2,z i i -=则复数z =( ) A.1i + B.2i + C. 1i - D. 2i - 5.已知向量(3,4),(sin ,cos ),a b αα==且,a b ⊥则tan 2α的值为( ) A. 43 B. 43- C.247 D. 247 - 6.()6 12x -展开式的中间项为( ) A.340x - B. 3120x - C. 3160x - D. 3240x 7.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8153120,a a a ++=则9102a a -的值为( ) A.24 B.22 C.20 D.-8 8.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侧面对角线1BC 与上底面对角线11A C 所成的角等于( ) A.45 B. 60 C. 90 D. 120 9.若直线0x ay a +-=与直线(23)10ax a y ---=垂直,则a =( ) A.2 B.-3或1 C.2或0 D.0或1 10.抛物线C :2 2y px =的焦点为F ,弦AB 过焦点F ,则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C 的准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无法确定 一、选择题答题卡:

统计和统计案例 1.该部分常考内容:样本数字特征的计算、各种统计图表、线性回归方程、独立性检验等;有时也会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如概率和统计交汇等. 2.从考查形式上来看,大部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时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也会出现解答题,都属于中低档题. 1. 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特点为从总体中逐个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较少. (2)系统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中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3)分层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适用范围: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2. 常用的统计图表 (1)频率分布直方图 ①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频率 组距 =频率; ②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③小长方形的高=频率组距,所有小长方形的高的和为1 组距. (2)茎叶图 在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 3.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数字特征 样本数据 频率分布直方图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取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 中位数 将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 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把频率分布直方图划分左右两个面积相等的分界线和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平均数 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2)方差:s 2=n [(x 1-x )2+(x 2-x )2+…+(x n -x )2 ]. 标准差:

s = 1n [ x 1-x 2 +x 2-x 2 +…+x n -x 2 ]. 4. 变量的相关性和最小二乘法 (1)相关关系的概念、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系数. (2)最小二乘法:对于给定的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通过求Q = i =1 n (y i -a -bx i )2 最小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b ^ x +a ^ 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5. 独立性检验 对于取值分别是{x 1,x 2}和{y 1,y 2}的分类变量X 和Y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是: y 1 y 2 总计 x 1 a b a +b x 2 c d c +d 总计 a +c b +d n 则K 2 = n ad -bc 2a +b c +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 考点一 抽样方法 例1 (2012·山东)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 ,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 ,其余的人做问卷C .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 的人数为 ( ) A .7 B .9 C .10 D .15 答案 C 分析 由系统抽样的特点知:抽取号码的间隔为 960 32 =30,抽取的号码依次为9,39,69,…,939.落入区间[451,750]的有459,489,…,729,这些数构成首项为459,公差为30的等差数列,设有n 项,显然有729=459+(n -1)×30,解得n =10.所以做问卷B 的有10人. 在系统抽样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段间隔,需要抽取几个个体,样本就需要分 成几个组,则分段间隔即为N n (N 为样本容量),首先确定在第一组中抽取的个体的号码数,再从后面的每组中按规则抽取每个个体.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各种抽样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对口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棱柱、圆柱)的体积公式 P (A+B )=P (A )+P (B ) h V S =柱体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P (A·B)=P (A )·P(B ) h 表示柱体的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答题表内。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φ∈0 B.a ∈{a} C.{a,b}∈{b,a} D. φ=}0{ 2. 不等式21 ≥-x x 的解集为 ( ) A . )0,1[- B . ),1[+∞- C . ]1,(--∞ D . ),0(]1,(+∞--∞ 3.对任意实数,,a b c 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 ""ac b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B . ""ac b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C . ""ac bc >是""a b >的充分条件 D . ""ac bc =是""a b =的充分条件 4.若平面向量与向量)2,1(-=a 的夹角是o 180,且53||=b ,则=( ) A . )6,3(- B . )6,3(- C . )3,6(- D . )3,6(- 5.设P 是双曲线192 22=-y a x 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023=-y x ,1F 、2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3||1=PF ,则=||2PF ( ) A . 1或5 B . 6 C . 7 D .9 6、原点到直线y=kx+2的距离为2,则k 的值为 ( ) A. 1 B. -1 C. ±1 D. ±7 7、若13 5 sin )cos(cos )sin(=+-+αβααβα,且β是第二象限角,则βcos 的值为( ) A . 1312 B .13 12 - C .53 D .53- 8、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a 2+a 3+a 4+a 5=15 , a 3= ( ) A. 2 B. 3 C. 4 D. 5 9、已知函数b a x f x +=)(的图象经过点)3,1(,又其反函数)(1 x f -的图象经过点)0,2(, 则函数)(x f 的表达式是( ) A .12)(+=x x f B .22)(+=x x f C .32)(+=x x f D .42)(+=x x f 10、已知向量与,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与就不是共线向量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 A .f(x)=1-x 3 B.f(x)=2x-1 C.f(x)=x 2 +2 D.f(x)=x 3 12. 一商场有三个大门,商场内有两部上楼的电梯,一顾客从商场外到商场二楼购物,不同的走法共 有( ) A.5种 B.6种 C.8种 D.9种 市 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高考数学集合专项知识点总结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数学集合专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则; ③若且,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 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集合 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2019年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 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

1 高中数学总复习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I. 基础知识要点 1. 集合中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2.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 ??=-=+1323 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

对口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柱体(棱柱、圆柱)的体积公式 P()(A)(B)h V S = 柱体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P(A·B)(A)·P(B)h表示柱体的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 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答题表内。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φ∈0∈{a} C.{}∈{} D. φ = }0{ 2.不等式2 1 ≥ - x x的解集为() A.)0,1 [-B.) ,1 [+∞ - C.]1 , (- -∞D.) ,0( ]1 , (+∞ - -∞ 3.对任意实数,, a b c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ac bc >是"" a b >的必要条件B."" ac bc =是"" a b =的必要条件 C."" ac bc >是"" a b >的充分条件 D."" ac bc =是"" a b =的充分条件 4.若平面向量与向量)2 ,1(- =的夹角是o 180,且5 3 | |=,则=()A.)6,3 (-B.)6 ,3(- C.)3 ,6(-D.)3,6 (-

5.设P 是双曲线 192 2 2=-y a x 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023=-y x ,1F 、2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3||1=PF ,则=||2PF ( ) A . 1或5 B . 6 C . 7 D .9 6、原点到直线2的距离为 2,则 k 的值为 ( ) A. 1 B. -1 C. ±1 D. ±7 7、若13 5 sin )cos(cos )sin(=+-+αβααβα,且β是第二象限角,则βcos 的值 为( ) A . 1312 B .13 12 - C .53 D .53- 8、在等差数列{a n }中12345 15 , 3 ( ) A. 2 B. 3 C. 4 D. 5 9、已知函数b a x f x +=)(的图象经过点)3,1(,又其反函数)(1x f -的图象经 过点)0,2(,则函数)(x f 的表达式是( ) A .12)(+=x x f B .22)(+=x x f C .32)(+=x x f D .42)(+=x x f 10、已知向量与,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a >b ,则a >b B. 若a b ,则a =b C. 若=,则∥ D. 若≠,则与就不是共线向量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 A .f(x)=13 (x)=2-1 C(x)2 +2 (x)3 12. 一商场有三个大门,商场内有两部上楼的电梯,一顾客从商场外到

2019年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 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5、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

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6、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 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 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 7、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 8、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篇一】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高考前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元素一般属性,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文氏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已知集合A 、B ,当A B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 4. 注意下列性质:(1)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 2,n 21-, n 21-, n 2 2.- ()若,;2A B A B A A B B ??==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 学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6.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7.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8.注意四种条件,判断清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 9.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10.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1.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12.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需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13.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 ,注意正负的取舍;②互换x 、y ;③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 14.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A级基础演练(时间:30分钟满分: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12·北京朝阳二模)如果命题“p∧q”是假命题,“綈q”也是假命题,则 ().A.命题“綈p∨q”是假命题B.命题“p∨q”是假命题 C.命题“綈p∧q”是真命题D.命题“p∧綈q”是真命题 解析由“綈q”为假命题得q为真命题,又“p∧q”是假命题,所以p为假命题,綈p为真命题.所以命题“綈p∨q”是真命题,A错;命题“p∨q” 是真命题,B错;命题“p∧綈q”是假命题,D错;命题“綈p∧q”是真命题,故选C. 答案 C 2.(2012·吉林模拟)已知命题p: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A.綈p:有的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B.綈p:有的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 C.綈p: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D.綈p: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命题p: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中隐含着存在量词“有的”,所以对它的否定,应该改存在量词为全称量词“所有”,然后对结论进行否定,故有綈p: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选D. 答案 D 3.(2012·开封二模)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x ∈R ,使得sin x +cos x =32 B .?x ∈(0,+∞),e x >x +1 C .?x ∈(-∞,0),2x <3x D .?x ∈(0,π),sin x >cos x 解析 因为sin x +cos x =2sin ? ?? ??x +π4≤2<32,故A 错误;当x <0时,y =2x 的图象在y =3x 的图象上方,故C 错误;因为x ∈? ????0,π4时有sin x 0,解得b <0或b >34. 答案 (-∞,0)∪? ?? ??34,+∞ 三、解答题(共25分)

2020年口高职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 1.集合P={1、2、3、4},Q={x ||x |≤2,x ∈R }则P ∩Q 等于( ) A 、{1、2} B 、{3、4} C 、{1} D 、{-1、-2、0、1、2} 2.数f(x)=√1+x 的定义域为( ) A.[0,+∞) B (-1, +∞) C.(-∞,-1) D.R 3.数y = 3 sinx + 4 cos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π B. 2π C. 2 π D. 5π 4.数y = ㏒2(6-x-x 2)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21] B.( -3,-21) C. [-21,+∞) D. [-2 1,2) 5.等比数列{a n }中,a n >0,a 2a 4+2a 3a 5+a 4a 5=36那么a 3+a 5的值等于( ) A.6 B.12 C.18 D.24 6.函数y =log 3( x +x 1) (x>1)的最大值是( ) A.-2 B.2 C.-3 D.3 7.直线L:4x+3y-12=0与两坐村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是( ) A.24 B.12 C.6 D.18 8.函数f (x)=3cos 2x+2 1sin2x 的最大值为( ) A.1-23 B. 23+1 C. 2 3-1 D.1 9.在等差数列中,已知S 4=1 ,S 8=4则a 17 + a 18 + a 19+ a 20( ) A.8 B.9 C.10 D.11 10.|a |=|b |是a 2=b 2的( ) A 、充分条件而悲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 11.在⊿ABC 中内角A,B 满足t anAtanB=1则⊿ABC 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非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2.函数y=sin(43x +4 π )的图象平移向量(- 3π,0)后,新图象对应的函数为y=( ) A.Sin 43x B.- Sin 43x c. Cos 43x D.-Cos 4 3x 13.顶点在原点,对换称轴是x 轴,焦点在直线3x-4y-12=0上的抛物线方程是( )

高考数学总复习方法建议 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可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要求也层层加深,因此,同学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1.第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 大致就是高三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们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但这绝不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因为在高一、高二时,老师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你学的往往时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的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①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建议大家在高三前的一个暑假里通读高一、高二教材)②注意所做题目使用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到老师选题的综合性在不断地加强。③明了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能提炼解题所用知识点,并说出其出处。 2.第二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 大约从第二学期开学到四月中旬结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 同学们应做到: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②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③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大家务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