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学时:24 学分:1

执笔人:宋大力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系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在泰安校区尚属首次。本门课程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意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

1.基本内容

课程由八个专题组成:新的心理健康观;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健康的恋爱观;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健康;挫折、压力及应对;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2.教学方式方法

尝试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多种教学方式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传授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通过情景模拟实践心理调适的方法;通过“新概念作业”,鼓励学生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通过心理影片评析,艺术再现有关的心理学经典理论,并探索人的心理世界的奥妙。同时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使心理辅导建立在更科学客观的基础之上,也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关注自我,

关注心理健康。

三:课程考试的方法

本课程考试采用随堂作业(课堂模拟练习)、新概念作业等形式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