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鸿章的研究综述

对李鸿章的研究综述
对李鸿章的研究综述

对李鸿章的研究综述

摘要:作为淮军创始人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是晚清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任事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核心人物。纵观李鸿章一生,功业甚多,但他蜚声中外却主要表现在洋务和外交方面。因此,本文将从其人物个性、洋务运动以及外交方面来研究李鸿章。

关键词:李鸿章;个性;洋务运动;外交;外交和戎;以夷制夷

引言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李鸿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是腐朽没落的晚清王朝的社会时代产物,是中国官僚体制下的一个集大成者,是近代官场的一个标本。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19世纪后期,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影响着中国的内政外交。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轮船运输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等都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他对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而在近代外交上,李鸿章作为清朝的外交重臣,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人物个性分析

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有的人给他戴上“东方俾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而有的则斥责之曰“乱世之奸雄”“晚清屈辱外交的代表”。进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的出现,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日趋多样化,对其的个性分析也越来越全面。

薛婷曾对李鸿章的个性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李鸿章的个性具有其自身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主要表现在“腐朽与开明的矛盾以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1而这种矛盾性正是晚清社会在李鸿章身上的形塑。“他相貌堂堂,满腹经纶,思维敏捷,巧言辞令。既傲慢清高又忠诚仗义,既阴险狡诈又锋芒毕露,既争强好胜又忍耐宽容,既冷酷蛮横又温情脉脉。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又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2李鸿章作为清王朝的忠臣,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从而成长为纲常名教的信徒。他自信自大,经营着自己的实力和维护着自身的利益,对列强的认识是不深刻的,在对待列强的态度上是不坚决的。但他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办洋务、派遣留学生出国都可以看出李鸿章的开放性。因此处在历史漩涡中的李鸿章是矛盾的。

王充闾另辟蹊径,他认为李鸿章为我们呈现出了八种形象。首先,他是一个“不倒翁”。他始终处于各种矛盾的中心,常在夹缝里讨生活。其次,他是出色的“太极拳师”,周旋于皇帝与太后之间,各国洋人与满汉官员之间。第三,是个“伤员”,他一生受够了苦,遭到时人的无数痛骂。第四,是“裱糊匠”,终其一生,他都在替清政府修补窟窿。第五,“撞钟的和尚”。第六,他是“避雷针”,他把割地赔款等罪名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缓和了人民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第七,“仓中老鼠”。他“挟洋以自重”,以外国人为其强大后盾。最后,他像“过河卒子”,在官场上从来都是有进无退。3

二、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晚清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试图借西法以自救的运动,而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最重要的领导者,半生致力于这一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有很重要的地位。李鸿章是个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挂帅人物,他的一生都与洋务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可谓是与洋务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年来,学者关于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研究层出不穷。程仁保和黎剑飞认为李鸿章创办洋务是在“外须和戎,内须变法”4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李鸿章实现其洋务总纲的途径就是学习西方的长技,为我所用。“自强”“求富”口号的提出,标志其洋务思想的发展。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其洋务成就是非凡的。“他是中国新式陆海军的创建和指挥者,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践者,先后主持创办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交通运输业、矿业、电报业、机器织布业等主要洋务事业,他对中国国防、工业、文化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李鸿章举办洋务事业30 余年,历久弥坚,政绩卓著,对推动中国经济、军事、文化的近代化,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儒学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儒学开始重视“用”这个外力的观念,面对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西学冲击,由传统的“用”转化为了以西学为主的“用”。6王喆认为李鸿章创办的洋务就是在这种儒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李鸿章的思想演进中,“经世致用”和接受西学观念成为他开展洋务运动的助力, 他的儒学思想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官督商办、用人制度等几个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同时晚清儒学中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保守成份又阻碍了他的洋务思想产生质的飞跃。这是以“中体西用”为特征的晚清儒学对洋务运动的桎梏所在,也是李鸿章作为一个受儒学思想浸染的封建士大夫在中国的第一次近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先天不足”。7

三、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动纳入世界条约体系之中,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如何尽可能地挽回被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国家利权, 是李鸿章在涉足外交领域后一直思索和谋划的问题。在他的外交生涯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因此他本人及他的外交思想都处于极大的争议中,尤其是他“外须和戎,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几乎主宰了晚清政府的外交活动。

王义全和刘刚认为,李鸿章“外须和戎,以夷制夷”的外交理论是在“晚清中国经受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抱着病入膏肓的躯体身不由己地被西方列强推入其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中”8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以夷制夷”是李鸿章主持外交事务的指导思想,其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李鸿章的个人因素和清政府的外交态度分不开的。“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实践是依靠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来保存自身实力的。“但这种策略的运用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使用者必须拥有一定的实力做后盾。而中国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积贫积弱,李鸿章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现实,一味的迷信“以夷制夷”,缺乏必要的战备,经常被动挨打。”9李鸿章在推行“以夷制夷”的策略时由于没有实力做筹码,只好以国家主权和利益作交易。列强正好抓住这一点,不断从中国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时人常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关于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对外政策,各方褒贬历来不一。有学者认为李鸿章的外交政策是对外的妥协退让,是委曲求全的。也由学者认为“和戎”是敌强我弱处境下的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环境,内求自强。万明对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的根源进行了探索。他认为分析李鸿章外交思想首先应该把他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个长期接受正统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封建官僚,李鸿章外交思想除了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和外交实践外,更多地还是受到中国传统的对外交往观念与方式的影响,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还囿于传统华夷秩序的框框。“华夷秩序观是‘和戎’思想的渊源”。10

李鸿章是清政府军事和外交方针、策略的主要设计者和推行者,代表清政府谈判和签订了一系列涉外条约。在很多学者指责李鸿章为投降卖国者的观点面前,赵广和李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思想是对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较清醒认识下的决策。“第一,‘外须和戎’是权衡东西方力量强弱下的变策;第二,‘外须和戎’是欲图自强的策略手段;第三,清政府‘借师助剿’政策是‘外须和戎’思想的外部因素。”11而在

谈判中论及国家主权的地方,李鸿章并非拱手相让,而是尽量争取对中国有利的和局。笔者认为“纵观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我们不难看出他失策颇多,对外过分软弱妥协,对帝国主义存在幻想,总想用国家权益作代价寻求“保护伞”,理应加以抨击,但这归根到底是由清廷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所致。但李鸿章“和戎”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自己手脚,助长了敌人气焰,酿成了实战中的溃败。李鸿章的误国也正是出于此。”12

总的来说,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他领导了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晚清罪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参考文献:1 薛婷《历史漩涡里的重臣——李鸿章人物个性分析》,《传承》2010年第24期。

2 薛婷《历史漩涡里的重臣——李鸿章人物个性分析》,《传承》2010年第24期。

3 王充闾《李鸿章的八种形象》,《紫禁城》2011年第3期。

4 程仁保、黎剑飞《浅谈李鸿章的洋务成就》,《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

5 程仁保、黎剑飞《浅谈李鸿章的洋务成就》,《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

6 王喆《李鸿章的洋务理论与实践初探》,《思想战线》2010年S1期。

7 王喆《李鸿章的洋务理论与实践初探》,《思想战线》2010年S1期。

8 王义全、刘刚《试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科技信息》2010年第22期。

9 王义全、刘刚《试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科技信息》2010年第22期。

10 万明《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探源》,《学理论》2010年第36期。

11 赵广、李静《卖国还是误国——李鸿章外交政策浅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12 赵广、李静《卖国还是误国——李鸿章外交政策浅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近代史结课短论文:李鸿章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水浅舟大,无力回天——谈李鸿章

摘要 李鸿章一生跌宕起伏,后世毁誉参半,身处清廷晚期时代的动荡之中,身不由己卷入了这个混乱的漩涡。这位晚清第一外交家,历史书上的“卖国贼”一生试图挽大厦之将倾,然而不过螳臂当车,徒劳无功。他绝不可耻,又并非圣人。本文试图从李鸿章的传记和外媒记载中分析李鸿章的功过,和他的无奈。 一、李鸿章其人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第一句话,就给李鸿章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李文安,与他“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疑有立, 岂忧贫哉!”的堪称封建式贤妻良母的夫人李氏育有六个儿子,依次为瀚章、鸿 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其中排行第二的就是李鸿章。 鸿章在文安诸子中,排行第二,他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进 入末世、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触角伸进神州 大地之时,社会环境的薰陶,家庭出身的影响,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少年时 期的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 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 当上令人仰望的翰林院编修以后,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本想设法 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这偏消”! 从太平军起义,李鸿章前去平反开始,他的一生就注定跌宕起伏。 二、悲剧外交家 1870年,此时发生了一件决定曾李二人命运的大事,即天津教案。这是一 场平民攻击法国教会的事件,清廷本认命曾国藩处理此事,曾国藩审时度势,认 为应当按律处死相关责任人,然而清廷和民众均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行为,朝野 上下甚至一度要求与法国一战。由于曾国藩和法国人的协议与朝廷和民众的期望 差距太大,曾国藩甚至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朝廷随即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交 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 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而当年的法国正忙于与普鲁士的普法战争,无暇顾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二) 是功,是过?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论李鸿章之褒贬

论李鸿章之褒贬 作为晚晴的朝廷重臣,李鸿章首屈一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了解李鸿章,就不能深入了解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不能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对于他的评价,不管是生前还是逝世后,人们总是褒贬不一。 把他和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些屈辱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成了某种国家落后的象征,是“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典型代表。这是贬的观点。他是一位精忠报国的“忠臣”,是“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这是褒的观点。那么,李鸿章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贼”?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实际上,对于李鸿章既不能简单做出判定,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更不能一骂了事。 我们要以辩证的唯物观点去客观评价他。 19世纪是中西方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即将崩塌,这是历史的必然。而处在这一时期,作为外交大臣的李鸿章在这缝隙中艰难生存,思想也充满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首先谈谈他的强国之路,与国内一些改革派组成洋务派集团,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可以说他在洋务活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在李鸿章的自强措施里,被人提到最多的是两个留存至今的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从整体上看,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但就他们所想达到的中国“自强”的目的来说,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和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潮流相比,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 接下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全军覆没而告终,这一时期又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战略失误,指挥失当,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战后代表清政府签订卖国的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因此说其是卖国贼也不过分。 而作为清朝的一位元老,其忠心犹然可见。1896年6月他到达

梁启超如何评价李鸿章:在诸葛亮之下 郭子仪之上

核心提示: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得君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汾阳,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汾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处,汾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李鸿章(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 第一,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霍光曰不学无术,吾评李鸿章亦曰不学无术。则李鸿章与霍光果同流乎?曰:李鸿章无霍光之权位,无霍光之魄力。李鸿章谨守范围之人也,非能因

于时势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举动者也。其一,生不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语霍光?虽然,其于普通学问,或稍过之。 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得君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汾阳,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汾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处,汾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第四,李鸿章与王安石。王荆公以新法为世所诟病,李鸿章以洋务为世所诟病,荆公之新法与鸿章之洋务,虽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识见规模决非诟之者之所能及也。号称贤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议其后,被乃不得不用佥壬之人以自佐,安石鸿章之所处同也。然安石得君既专,其布划之兢兢于民事,局面宏远,有过于鸿章者。 第五,李鸿章与秦桧。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李齐名于时,然左以发扬胜,李以忍耐胜。语其器量,则李殆非左所能及也。湘人之虚骄者,尝欲奉左为守旧党魁以与李抗,其实两人洋务之见识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旧,李亦非能维新也。左文襄幸早逝十余年,故撂保其时俗之名,而以此后之艰巨谤诟,尽附于李之一身。文襄福命亦云高矣。 第八,李鸿章与李秀成。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故吾求诸近世,欲以两人合传而毫无遗憾者,其惟二李乎。然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鸿章乃绐八王而骈戮之,此事盖犹有惭德矣。

【历史名人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仅两个月,时代舆界骄子的梁启超即写出其传世大作《李鸿章传》。梁氏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时人后世生动而深刻画出了一幅李鸿章之巨像。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提示出了李鸿章“无学无术”的大吏本相,但他也相当客观地提示后人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同时,他也不无感慨地指出,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研究李鸿章之严肃著作。后来有关李鸿章的种种研究著述,大部分都在相当程度受到了梁启超这一著作的影响。其时其世,东西方国际社会对李鸿章也有较高的评价。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死了已经100 多年。在这100 年多中,中外学术界总计出版了40 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和多达1400 多篇研究论文。李鸿章研究成果数量的如此之多,表明了中外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风云人物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晚清时代之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李鸿章几乎无不与之。也正如梁启超早在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 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 摘要:说到中国近代史,不得不谈李鸿章。作为三朝老臣的他,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诸多大事件中都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个人印记。对于这样一位重要且复杂的历史人物,民间长期以来对的评价多为简单的“卖国贼”三字而已。而李鸿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绝不是仅通过一两件事就可以说得清楚的。因此我们应从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抛开固有观念,全面地看待李鸿章,才能还原一个更真实客观的李鸿章。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中兴名臣、地主阶级、近代化、外交、保守、创新、误国 正文: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乃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华帝国大门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李鸿章深知,列强崛起,强国林立,中国再也不能沉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固步自封了,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无不倾注着李鸿章的心血。作为地主阶级的李鸿章,反而成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在多年担任洋务大臣的过程中,李鸿章成为了清末最精于与列强打交道的中国人,以致于列强“只识李中堂,不识清政府”。也许,人们只看到李鸿章所签订的一个个丧气辱国的条约,却没有想过李鸿章

在“弱国无外交”这个残酷现实下的无奈。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李鸿章总是抱着“争得一分是一分”的信念,努力地把把损失降到最低。也许是对李鸿章外交手段的敬佩,西方一度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并把他与俾斯麦,格兰特放在一起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对于李鸿章这样一位复杂的争议人物,之言片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再详细谈谈李鸿章。 1.个人性格 李鸿章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读《四书五经》长大,身上自然也少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保守,迂腐的性格。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信仰,使得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保守的性格,使得李鸿章在面对列强乃至后崛起的日本的挑衅时,一味避战求和。李鸿章通过科举入仕,自然对帝王家有感恩戴德之心,所以他也和历史上的许多忠臣一样,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时候,李鸿章一直力图实现清朝中兴,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搞洋务运动。李鸿章肯定是想像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成为一代贤臣的,所以他鞠躬尽瘁,为洋务运动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可惜历史并没有给李鸿章这样的机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让李鸿章背负了“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的骂名,努力想成为诸葛亮的李鸿章却被人们比作秦桧,历史的可悲之处正在于此。 虽然李鸿章身上有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性格,但他并不是冥顽不化的。 在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后,李鸿章产生了“虚心忍辱,学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评价 1.序言 (1) 2.李鸿章简介 (1) 3.生活的时代背景 (2) 4.为华工争取权利 (2) 5.李鸿章与太平军 (3) 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4) 7.洋务时期贡献 (6) 8.简评 (7) 9.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8) 10.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8) 1.序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2.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

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4.为华工争取权利 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半个月了,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启笔。但是不写,却又觉得憋得慌,这也是奇怪了。 不知什么缘故,我从小对历史就没什么兴趣,读书时历史总考不及格,记得最高一次考了73分,老师还表扬了好半天。对于历史,我学过跟没有学过差不多,对于年代,人名我常常是晕的。正因如此,这次看李鸿章传,还像是第一次读史,兴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这次读完李鸿章传,心情异常的沉重。有种感觉,如果早点喜欢历史,读点历史,可能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传记一开始梁启超说“普天之下只有那些平庸的人 既不会遭人唾骂,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骂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遗臭万年的大奸雄了;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赞美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流芳的英雄豪杰了。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全是平庸之人,在他们之中找不到一个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如果让平庸之人去评论超乎寻常的人,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可信。”

“先不说这样的人到底是奸雄还是豪杰,就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而言,并非平庸之人目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平庸之人随便张口胡说的。只有能够理解我说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真正读懂我的这本《李鸿章》。” 梁启超一开场没有说李鸿章是奸雄,也没有说李鸿章是豪杰,他对李鸿章暂定义为一个“非凡的人”。对梁启超的这个开场,我倒是感慨万千,我们作为一平庸之辈,而且是后世之辈,是没有资格对那些“奸雄”也好,“豪杰”也好妄加评价的,更不可胡说瞎吹。可是,从小到大,身边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好像他们跟“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共事过似的,总喜欢评头论足,头头是道的,常常让人觉得那些“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还不如他们,如果是他们,难道能力挽狂澜。想想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觉,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道听途说的,我们不要随便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去评价那些历史的人物。做人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目中无人”。“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些“妄自批评李鸿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过是一群只能指手画脚,图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工作中也会遇见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不干,却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大概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不在

近二十年来中国近代电报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中国近代电报史研究综述 摘要: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近代电报史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其研究主要涉及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洋务派与近代电报业及洋务派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地方电报史等几个方面。文章以近年来电报史研究的期刊和学术论文为基础,对其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这对于近代电报业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近二十年;中国近代;电报史 近二十年来,有关我国近代电报史研究的论文大概有二十余篇,其中不乏一些硕、博士论文,随着研究层面的逐步扩展,我国电报史的研究内容也逐渐深入。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第二,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电报业及其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第三,地方电报史研究。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梳理,以为日后电报史的研究提供方便。 一、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 电报作为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同近代以来国人接受的很多事物一样,其在中国的出现同侵略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电报在中国的创办过程也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牛冠杰在《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文中指出“电报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俄、英、美等国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加强对中国进一步的侵略、控制,不约而同地提出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1],这篇文章不仅提出了电报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和时间,文章的绝大篇幅介绍了清政府与侵略者围绕电报利权问题的交锋,并最终实现由中国自行架设电线的曲折过程。马静的《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更以时间为主线,考察了同治、光绪时期国内各阶层对架设电线的态度以及对电报价值认识的转变,并分析了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还对电报的创建形式、经营管理、具体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量。这篇文章尤其对清政府的官员们在认识电报价值的转变上分析详尽,认为外国人的冲击与中国人的反应的进程是逐渐开始的。清政府一开始对于侵略者提出的设电报要求态度是严词拒绝的,各省督抚更是一致认为外国人妄图在中国安设电线是居心叵测。后在侵略者不断提出的“架设电线”的要求下,很多官员逐步了解到了电报对于信息传递的便捷作用,更为了维护利权而采取了主动架设电线的策略。同样,刘雪屏在《清末电信业的历史考察》一文中也认同在外力刺激和内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电报得以发轫,她介绍了近代电报的发轫和甲午战前电报业的发展,并着重介绍了电报由邮传部接管后的继续发展,以及各省官办电报的发展,还用一定篇幅简要介绍了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创办。 总之,电报之所以能够突破重重阻碍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西方侵略者的窥探之心固然刺激了中国人争夺利权的斗争,而国人对科技、信息技术的认识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清政府对电报的接受是一种思想意识进步的表现。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我眼中的李鸿章

我眼中的李鸿章 ——读《李鸿章——“裱糊匠”的慷慨与悲凉》有感 最初知道李鸿章是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却未对其留下好的印象,只缘其签订了诸多不平等之条约,故认为其乃一懦弱之徒、一误国 权臣而已。直至读完了李金山先生著的《李鸿章——“裱糊匠”的 慷慨与悲凉》我的观点有了巨大的改变,始觉可以说其是功过参半,绝不是一卖国贼,相反,李鸿章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爱国主义者,其 慷慨而悲凉的人生传奇,更值得我们深思和敬仰。 很多人评价过李鸿章,李金山先生认为,个人强,国家弱,李 鸿章是末世中的强者。毛泽东曾说过:舟大水小。李鸿章面临的恰 恰就是这样一种困境。关于自己的一生,李鸿章曾有过这样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 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 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 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 术能负其责?”李鸿章把自己比作帝国的“裱糊匠”,然而在那个 满目疮痍的晚清帝国,李鸿章真的是一个“裱糊匠”吗?主要参考 着李金山先生的数目,我也有着自己对李鸿章的一些看法和理解:一、善于等待抓住机会的不凡书生 作为出生在八股取士的年代,李鸿章和书生一样,有着明确的 官场目标。在考取功名上,还是踌躇满志的,其所作《二十自述》 中写道: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外世浮沈只一沤。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也正如李鸿章所写的那样,他“邀请”到了曾国藩的赏识, 并抓住机会成功地进入了曾国藩的幕府,在曾国藩那“饭桌即课堂”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李鸿章为例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李鸿章为例 摘要: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李鸿章这个具体人物,来谈论历史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李鸿章与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及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这些具体事件来对历史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从而来突出评价人物时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具体事件来论说功与过;不以成败论功绩,而是看是否提供了新的东西;要避免“盖棺定论”问题。 关键词:评价人物;李鸿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的东西;避免盖棺定论 一、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其为人:“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放,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①关于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称赞的视其为伟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蒋廷黻认为李鸿章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袁世凯评价李鸿章时提出“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贬低的人则称其为“汉奸”、“卖国贼”、“误国能臣”和“刽子手”。 二、关于评价李鸿章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研究综述 胡厚平(1990)不否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仍旧认为李鸿章是个恶贯满盈的卖国贼。对内是镇压人民的血腥的刽子手,对外却是一个奴性十足的软骨头。在对外交涉中,他一贯采取妥协投降的立场。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虽然促①《清史稿》列传 198《李鸿章传》,清史馆,1927年版.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 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黼,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一生,整理一下他的功与过。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 李鸿章因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骂为卖国贼,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李,中国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就会被瓜分。李鸿章在当时的中国,只能说是他的悲剧,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当时来说,他能撑下来实属不易。先说中日之战,洋务舰队根本没有实力一战,所以李主和,而皇帝和慈禧主战,一战而败顿时国势颓废。在日签订条约时遇刺,日减一亿两白银,李鸿章说如果一颗子弹一亿两,那不如多给我几枪好了。伊藤博文笑而不答。他说他与寡妇幼儿共事,其中无奈可见一般。八国攻陷北京,他展示极高外交手段,纵横捭阖,把慈禧的宣战说成协助镇压义和团,应该给军晌但割地免谈,迎合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保住国家统一,其功不可抹杀。死的时候俄国大使还在床前逼其签密约,他死也没签。伊藤博文对他的评价,与其在欧洲旅游时受到的拥戴都证明,李鸿章其实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决策受到国内外各种压力才最终导致现在的结果,但就在其位而言,他已经做到极致,不是一个卖国贼的标签所能掩盖的。近代,很多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去签订的,这样,他就难逃卖国罪!或许,在中国就是这样,人们记得的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忘记了那个拒签不平等合约的顾维钧。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之后,翁合同信誓旦旦要杀李鸿章,可笑的是,为什么翁合同自己不去签订合约。我们可以看见,骂李鸿章卖国的,多半是文人墨客、这些所谓的迁客骚人。所谓的万事逃不出一个“名”字,呵呵,可笑可叹、可憎可恨!有时候,我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的位置和李鸿章调换一下,站在李鸿章的角度去想事情办事情,我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不在其位者,不知其难。两千多年前,老子那一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依然是振聋发聩。由此可见,骂李鸿章为卖国贼是一种群体暴政,理性被感性扭曲,全是一腔热血。爱国主义是一切恶棍的最终避难所,一直都是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的背着汉奸、卖国贼罪名的人还少吗?很多人拿李鸿章和同时代的日本人伊藤博文比较,一个是大清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走线共和》里面伊藤博文这样说道: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成败而论,自是伊藤胜于李鸿章;然以个人而论,李鸿章优于伊藤博文也。高才高论,洞若观火。其高论,正在‘假如二人易地以处’这八个字,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之国,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举国之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李中堂若读德此论,当含笑冥府,而竟以有才败于无才,岂非又死不冥目?变栋梁为朽木,岂非国之不幸;变忠臣为汉奸,岂非人之不幸。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李鸿章是十足的卖国贼,希望这些人能去多多了解这位大臣的事迹,做出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

历史作业:对李鸿章的评价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 ——李鸿章 一、序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国愤史,民怒史,心伤史,充满着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就一直被西方列强欺辱,战败、赔款、割地,是中国严重丧失领土的完整和人民主权。 说起清末的“卖国贼”、“千古罪人”,人们总会想到那个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只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这也是世人对他的评价。但是,当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李鸿章时,我们发现,他所处的那个封建旧社会和君主制度的尴尬时代就注定了他不能实现其理想抱负、施展个人才华的个人悲剧,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众多。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是这样的:“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国之大器,生不逢时。李鸿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功大于过的,他在中国经济和外交的现代化建设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二、人物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清末的外交家、政治家。他受业于曾国藩门下,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并得到西太后的器重,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军。 他是一个真正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他开启了中国看世界的大门。林则徐也是看世界的文人与官吏,但他属于旧时代的文人与官吏,他所开启的战争世界是企图将外国人全部驱逐出中国,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李鸿章看的世界比林则徐来得伟大。他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深感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在于“贫穷”,得出“现富后强”的认知。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军也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三、生平事迹与功过 1、创建淮军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系别: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 14商务英语1班 姓名:廖楚仪 学号: 1440115125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李付安 定稿日期: 2015 年 6 月 25 日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正如作者牛贯杰在《原来李鸿章》一书的开篇中说道那样,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政治人物,能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漩涡中始终屹立不倒,着实不易。李鸿章却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做到了。尽管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能够一直被众人热议,甚至全方位深入探究,可见李鸿章的确不简单,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对李鸿章这样一个历史风云人物的最原始印象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一幅滑稽的漫画。画一个人儿拿着浆糊艰难地修补一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旁边有一句话,既是李鸿章那段经典自嘲的总结,又是对他的政治生涯最生动的描述:大清皇朝的裱糊匠。后来我查了资料,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第一次读完这段话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能够体会到他的洞察灼见,他的勇敢担当,他的无可奈何。 早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虽然最初的动机是他要为自己组建的淮军准备银两购买武器。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