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总结报告(终稿)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总结报告(终稿)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总结报告(终稿)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自2007年立项以来,不断探索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了特色专业建设理论,初步形成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基础教育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经过4年的建设,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与优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建设点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发展”、“三个结合”、“四个方式”、“五个模块”构建。(“一个目标”,即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为总目标。“两个发展”,即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基本素质发展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程体系突出学生教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结合”,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主干课程与分流课程相结合,课内实施的课程与课外实施的课程相结合。“四个实践方式”,即以见习、演习、研习、实习为主的实践方式。“五个模块”,即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五个模块构成。)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人才自身发展需要与中学德育课程改革需要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三位一体。从而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通识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教师教育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下基本理念:(1)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与中学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即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学生就业、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志向,设置课程与安排各种活动。(2)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广交叉、、强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以生为本理念。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基础、教学智慧与技能、创新意识与能力、实践能力获得协调发展,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4)实践取向。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课程,及课程实施中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培养方案的特点是:(1)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并重,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突出教师素质培养。(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3)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以浓缩精华,减少重复,拓宽口径。(4)实践教学课程化。为了使实践收到实效而不走过场,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上升为课程,给其分配学分,明确其评价方式方法。(5)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实行2.5+0.5+1分段制,即1-5学期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第7—8学期实行方向分流,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及学生就业需要与兴趣设置不同专修方向,对学生分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或兴趣选修相关课程。(6)服

务基础教育。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需要开设专业课必修课或选修课。如根据中学德育课的新变化增设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班主任工作》、《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思维常识》选修课。同时,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与中学德育课改革有关的内容,以适应中学德育课的综合化、选修化需要。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中增加了教学建议部分。对教师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1)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学生参与教学,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所有与实践相联系的课程的教学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实践可在课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特别是要加强课程的课外实施,并尽量将学生的实践过程与结果纳入评价范围。(3)紧密联系中学德育课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实际,体现中学德育课的教学理念,以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示范影响学生形成中学德育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方式。(4)探索以课题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引入教学内容与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5)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为基本理念,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运用情况和能力技能为内容,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试、真实性评价(情境考试)、表现性评价(实践考试)、课程论文等,以改变以基本理论背记为全部评价内容、以闭卷考试为唯一形式的评价制度。(6)教师教育课程倡导运用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微格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

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改革

1.变理论教学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实践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为目标的教师教育倡导的一个理念。这一理念已成为教师教育各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我们尽力将其渗透于、贯彻于各门课程的实施中,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取向,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使理论传授与实践形成互动关系。例如对于一些理论性强,与实践直接联系较少的课程,采用撰写课程小论文,或读书心得等形式,通过研习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对于一些与实践、实际联系密切的课程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的实践形式;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则在课堂教学中,让师范生进行专门的实践,对师范生进行与课程有关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将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2.变知识教学为能力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3.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学生参与教学。实施情境创设、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经验分享、合作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师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变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1)课上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运用的质量,我们给教师配备了激光笔。(2)变单一的课上学习模式为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运用学校的BB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以方便学生课下学习(3)课堂教学录像光盘上网,便于学生在课下观摩学习。(4)网络远程指导(视频聊天),解答学生疑问。

5.知识教学与方法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研究能力。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将教师自己研究的心得体会与学生分享。

6.实施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们建立了学生课外读书制度,给学生提供专业阅读书目和非专业阅读书目,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论文的撰写做出规定撰,并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我们还将学生的读书笔记编辑成册。

7.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在有的课程中实施兼职教师授课,如党史课聘请西柏坡精神研究专家授课,教学论可请中学特级教师上示范课等。

8.教与育相结合。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发展,我们实施三三导师制:即教师一身三任:教师既是学习(读书)导师、又是学术(科研)导师和思想(品格、人生)导师。学生一人三导师制:即一名学生有三类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

(二)学生参与科研

1.增加研习实践,强化论文撰写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使学生学会科研,我们增加了学年论文和课程论文,即实施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研习。

2.将科研引入教学,以课题带动教学。即将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融入教学内容与过程,在教学中体现科研。

3.举办学术讲座,创造良好科研氛围。

4.设立本科生创新基金,让本科生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参与科研。即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本科生通过“自组团队→自选导师→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提交申请→实际研究”等自主活动,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自主开展科学研究。为了为学生科研提供支撑,我们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

5.实行科研导师制。学分导师为学生的科研导师。

(三)强化实践教学与教师养成教育

实践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专业素质主要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因此,我们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助于提高素质特别是教育教学素质的活动。建立了学生到教育(顶岗)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实习、锻炼的机制;通过课外活动、见习、教学技能比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素质。我们提出了“大实践”的理念并加以具体实施。

所谓“大实践”是指教育实践目标具有全面性;时间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空间

全方位扩展;内容具有广泛性;形式多样化;教育实践课程具有全覆盖性;将“实践为重”的理念渗透于各门课程实施中。

1.实践目标:全面性

“大实践”观认为教育实践的目标是生成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的人格、学识、能力、经验、教育机智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教育实践智慧指向的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或实际本领,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善的追求。“大实践”强调教育实践既要促进师范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又要培养师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更要培养师范生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使师范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形式与内容:多样性与广泛性

传统的教育实践形式基本上是教育实习。这种单一的教育实践形式不利于全面形成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为了使师范生具有多方面教育实践智慧,我们实施了多元化的教育实践的形式:

(1)课堂教育实践与课外教育实践。课堂教育实践是利用正规的课堂教学进行的系统化的教育实践,如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技能)的训练、微格教学、班主任工作训练、说课训练等。由于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专业教师的专门指导,师范生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所以,它是使师范生获得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基本形式。课外教育实践是在课外由教师或学生团体组织的教育实践形式。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如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教学突发事件处置比赛等)、参观服务、志愿服务等。由于教育教学能力与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难以形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因此,课外非正规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形式,甚至在某些方面其效果胜于课堂教育实践。为了让师范生形成板书技能,我们给每位师范生配备了一块小黑板,这样师范生在教室、宿舍随时可以练习粉笔字和板书设计。

(2)模拟性教育实践与真实的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演习)是创设一种虚拟的教育情境,让师范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扮演教师角色,按照真实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在教学技能训练中采用的微格教学与模拟教学就属于此类。真实的教育实践指的是师范生在实习学校的实习。现在我们实行的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就是这种实践形式。

(3)获得性教育实践与创新性教育实践(验证性教育实践与探索性教育实践)。获得性教育实践以使师范生获得、验证、巩固书本知识和技能为主,如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等等。创新性或探索性教育实践以使师范生掌握认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形成创新能力为宗旨,如研究性教育实践,其具体形式包括撰写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4)单一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单一性实践就师范生应掌握的每一教学技能分别进行训练,使师范生熟练掌握每一教学技能,如导课技能、板书技能、结课技能、讲授概念技能、选材和例证技能、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等等。微格教学中的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和课外的各种单项练习与比赛均属于单一性教育实践。综合性实践旨在使师范生将各种单一教学技能综合起来,整合运用,或通过实践形成师范生的多种思想品德。例如微格教学后期的教学训练、模拟教学、教育实习、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这些实践形式实现了演习、研习、见习与实习,备课、说课、讲课与评课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教育实践智慧。

传统的教育实践主要以教学技能训练为内容,具有片面性。“大实践”理念则强调内容的整体性、广泛性和全面性,按照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这一目标,我们构建了完整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这一内容体系包括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教师职业技能形成实践(如板书技能、表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材处理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等)教育科研实践、社会实践(重在提升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等。

3.时间与场域:全程性与拓展性

教育实践智慧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将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四年之中,每一学期都应安排适当内容的实践活动,使教育实践具有全程性、连续性、递进性。同时,为了确保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技能的形成,我们将完整的教育实践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集中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训练,各种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形成了各种教育实践的三步曲,如研究型教育实践(研习)三步曲: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培养教师基本功三步曲:写(板书)—说(普通话)—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三步曲:单项技能训练—多项技能训练—各种技能整合训练;培养师范生整体教学能力三步曲:教育见习—教育演习(教育模拟)—教育实习。

教育实践需要一定的场所、基地。场所、基地制约着教育实践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教育实践的目标、内容和任务选择和安排教育实践活动的场所,使实践场所与教育实践目标、内容与任务相适应。教育实践场所包括校内与校外。模拟训练、微格教学、说课、科研实践等主要在校内进行。校外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与实习、教育调查、综合性社会实践(如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为了保证校外教育实践的顺利实施,我们根据教育实践的目标和需要,按照自愿、互利、共进、双赢的原则,建立了8个实践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等,以校外基地为依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三、特色鲜明的教育实习新模式:3.5+0.5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实施了以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成才为核心,以实践培养大学生教育智慧和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主线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顶岗实习。即组织教师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干课程,经过系统培训后到农村中学进行为期半

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同时,利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对被顶岗的农村中学教师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和脱产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

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避免使顶岗实习走过场,除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课、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师基本素质专门培养外,我们实施了全程顶岗实习指导模式。具体包括:

顶岗实习前:

(1)教育见习。由于顶岗实习的学校教师的水平较低,实习生实践智慧的提升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坚持在顶岗实习之前组织师范生到条件好的中学进行为期2周的教育见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见习的任务主要是:观摩中学课堂教学,了解中学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深入班级了解中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参与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获得对教学过程的真实感受;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了解教育教学科研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研究教育、教学、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在见习中,师范生将听与看(观摩课堂教学)、问(向教师请教)、议(小组每天就课堂观摩进行讨论)、思、写(反思与做听课笔记、撰写听课报告)等结合为一体。

(2)系统培训。在顶岗实习前的一学期对实习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从教技能、班主任、科学研究等。这些培训主要采取实践和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搞讲座及现身说法等形式。

(3)演习、模拟。包括微格教学、模拟教学。通过微格教学和模拟教学检验的才能参加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中:

(4)巡回指导与网络远程指导。

〃教学论教师对实习生进行巡回指导。

〃成立远程指导教学团队,对实习生进行远程网络指导(qq聊天指导,解答学生问题;远程课堂教学录像指导),从而使对实习生的指导更及时。

〃建立BBS 论坛,及时掌握实习生动态。

〃将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上网,供学生随时观摩学习,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完善。

(5)编辑出版顶岗实习指导读物,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我们编写出版了《顶岗实习教学指导手册》、《思想品德课优秀教案》、《思想品德新旧课程标准比较》等供学生参考。

顶岗实习结束后:

(1)通过反思和对实习生多方面的评价提升实习的效果。实习生实习结束后要提交7份作业,这七份作业要评定分数,作为顶岗实习的成绩,记入学分。这七份作业是:〃语言文字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围绕有关主题撰写一份2000字左右的演讲稿,并进行小组演讲,最后以硬笔(钢笔)书法作业的形式提交。

〃教学设计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提交一份完整的教案,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课堂教学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提交一份课堂教学总结报告,内容结合教学案例,谈自己教学技能提高的5—6各方面。

〃运用教学媒体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提交一份自制教具的文字说明和一份本学期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

〃班主任工作技能作业。担任班主任或见习班主任工作的实习生每人提交一份班主任工作总结。

〃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技能作业。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实习生,每人提交一份指导课外活动的总结报告。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实习生个人或小组提交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驻县指导教师给每位实习生录一堂课堂教学的录像。并提交给教学论教师,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2)将顶岗实习学生的个人总结辑录成册,以为下届实习生顶岗实习提供帮助。

(3)开展顶岗实习成果展示、反思、研讨、提高活动。顶岗实习结束后组织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成果展示活动,向同班实习生和其他班级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并进行教学反思,就某些教学问题展开研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智慧。

四、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合作研究”机制

大力实施“合作教育”。建立兼职教师兼课制度,聘请优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共同培养学生的制度,实行教师素质培养的双导师制,以增加学院教师实践经验,提高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教师理论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素质。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素质培养团队,由该团队对实习生的从教素质进行全程培养与指导。我们聘请优秀的中学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论教师组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技能培养团队。该团队共有成员13人,阵容强大,结构合理,层次较高,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职教师,又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第一线的重点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兼职教师(市一中、二中、二十八中、四十中、师大附中与实验中学);既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包括熟悉学生情况的教育处主任和全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既有一线教师,也有熟悉思想政治课总体教学情况的市教育局教研室的优秀思想政治课教研员。一线教师均具有中教一级或高级职称,还有特级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为教育类课程教师的2.5倍。

师范生从教素质培养团队的任务是:由专业教师上《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课程改革新理念》课中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对实习生进行巡回指导和远程网络指导。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由一线教师教授、指导;一线教师还给学生上示范课;现身说法如何进行教学科研;指导学生的教育见习;班主任工作指导;对实习

生进行远程网络指导和实习生课堂教学录像的评论、指导。

(2)实施“置换脱产研修集中培训”。“以更新观念、传递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将顶岗实习中被置换下来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置换脱产研修集中培训”,为期一个月。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课件制作、班主任工作等内容展开。

(3)为基础教育服务,开展合作研究。为了加强与中学的联系,促进教育基地学校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为基地学校的教师作学术报告,与教师一起探讨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问题。教学论教师还分别与农村中学建立联系,深入到这些中学指导它们的德育课教学与改革,给他们搞培训、进行课堂教学研讨。

五、目标内容方法主体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立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理念人性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元素多元化”的发展性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这一体系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理论掌握情况、运用情况和能力技能。评价方法多元化,包括闭卷笔试、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真实性评价(情境考试)与表现性评价(实践考试)相结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从而改变了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唯一考试内容,以闭卷考试为唯一考试方法的评价制度。

(二)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

1.实施四级听课评课制度

(1)同行间听评课制。我们实施了同行间相互听评课制度,以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2)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听评课制。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听课重点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听课,促使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3)院领导听评课制。学院领导坚持听课,以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评课制度。学生每学期都要对所选课程的任课教师做出评价,打出具体的分数。

2.师生座谈会制度

除了上述主体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评价之外,我们还经常召开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教务办主任、系主任和教学院长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对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学院本科教学的要求和建议;对本专业教学的总体情况做出评价。

3.实施经常化的教学日志制度和听课档案制度

教学日志制度是对教师的每次上课情况予以记录的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是,由学习委员负责记录任课教师的上课时间、授课内容、学生反应情况、课时等,定期上交给教学主管部门。

我们还建立了教师听课档案制度,教师听的每一节课都有记录,并归档,作为评价其他教师的依据和听课教师教学研究的依据。

4.优秀教师奖励制度

根据上述总体评价,每学期,都要评出院级和校级的教学优秀者,对于评估优秀的,给予奖励。同时,对于教学评价较差的,由系主任约谈,共商改进措施。

六、科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遵循“既重视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及人性化原则。据此我们重点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教学经费使用与监督制度、教育(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管理制度、教材与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证制度、本科生读书制度等,设立了本科生创新基金。

七、导向、激励、约束、提升、保障有机统一的教师成长机制

(1)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包括:

·听课评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师成长。特别是将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用于本科生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坚持给本科生基础课和主干课。

·以教学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素质提高。

·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研究基金,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拓展专业能力。

·资助出版优秀学术著作与教材。立项以来共资助出版教材4部,著作8部。

·对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实施奖励。每年年末对教师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根据其水平给予不同奖励。

(2)教师科研和教学的约束机制。规定各级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任务及其他教师岗位职责,从而督促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3)教师进修学习的保障机制。支持青年教师的在职培养和进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省内、国内同专业的教学与学术交流。自立项以来,毕业委托培养博士生4名,另有在读博士生2名。

(4)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导向机制。在职称评定中重成果质量不唯数量,以引导教师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和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

(5)提供教师发展平台机制

·以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成长。立项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河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前已有三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政治体制、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范树成、田秀云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为河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以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建成的基地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提高基地、河北省宗教人士培训基地。并且有三个研究会(或中心):河北省哲学研究会、河北省伦理学研究会、张岱年研究中心。教师在参与这些基地和研究中心活动中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6)促进学缘结构合理化的教师引进机制

为了提高教师水平,优化学缘结构,根据需要引进重点院校毕业的博士。自立项以来引进重点院校博士3名。

(7)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构成。聘请优秀的中学政治课教师做兼职教师,对本科生的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指导。

以上教师成长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张继良被授予河北省青年法学家称号;范树成被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王军被评为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河北省“新世纪百名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自该项目立项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课题4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4项。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29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从而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教师队伍。

八、全员参与,共建特色专业

为了搞好特色专业建设,我们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有关方面的作用。

(1)学院成立了由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领导,院领导、系领导和教师组成的工作机构——特色专业建设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统筹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小组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并组织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并将建设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完成的时间;研究和解决特色专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为了使建设方案更具有可行性,我们还将建设方案发给全体教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广泛调研,征求多方建议。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后我们首先对全国近20所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在校的本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据此写出了两个调查报告。我们对一些兄弟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学习他们的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我们还召开了由毕业生代表、中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政治课教师等参加的会议,听取他们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意见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我们将这些意见、建议、经验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参考,从而增强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3)召开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我们于2010年召开了由全国近20所大学参加的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共同研讨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我们在会议上介绍了自己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扩大了自己特色专业的影响,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兄弟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

(4)建立特色专业网站,编辑特色专业建设简报,宣传、交流特色专业建设经验。

为了搞好特色专业建设,宣传、交流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网站。网站设有新闻动态、专业介绍、课程与教学体系、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顶岗支教与社会实践、中学政治课与人才培养、BBS论坛等栏目。我们还编辑出版了特色专业建设的简报,定期介绍特色专业建设情况。

(5)充分发挥学生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将学生看作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主体之一,经常召集由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征求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听取学生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6)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广泛参与特色专业建设,我们将辅导员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专业建设者的积极性,让他们负责实施一些由学生完成的建设任务。

(7)建立本科生从教素质培养团队,聘请中学优秀教师作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培养,依靠兼职教师搞好特色专业建设。

2020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几年来,我校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整合育人资源,求得育人的最佳效益,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育人,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确立了“德育为主,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路子,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意抓每学期“开好局,起好步”,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结合学校的实际,每学期初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计划》等各种计划,以及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认真制定各种活动的实施方案。期末认真进行总结和自查。学校依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细则》,认真制定了考评方案,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学校注意依据计划,对各阶段,每周工作精心安排,做到每项重点工作、活动有研究,有分

工负责、有检查评比,有记载记载奖惩,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师德教育。我校坚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全体教师遵纪守法,组织教师认真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并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的系列教育活动,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受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一股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爱校爱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关心集体、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文明礼貌、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的师德新风尚。 2、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人。我校坚持实行“岗位责任制”,依据学校实际,逐步修改,完善,充分调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教师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教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张店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活动 工作总结 一年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指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凸显,校园文化清新高雅,书香气息溢满校园,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精神,提高对开展大课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相关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鼓励学生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热潮,增强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切实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并以大课间为辐射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为确保大课间活动扎实开展,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德育处张洪建主任亲

自抓,形成了学校行政、各班班主任、跟班教师、体育教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领导职责:校长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2)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3)负责技术指导。班主任职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跟班教师职责:按照学校的规定,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 三、群策群力扎实推进 集思广益定项目。学校为了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课间活动,根据我校师生的优势,召集了全体教师会,让老师们说说自己小时侯的游戏项目,谈谈自己对大课间活动的看法。采访学生,让他们畅谈喜欢玩的游戏项目和对大课间活动的想法。然后根据学校情况,在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上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设立了全校统一性项目和班级特色性项目等两大块内容。全校性的内容主要有韵律操、跳绳、踢毽子等项,在简单易行的跳绳、踢毽子的项目中,全校学生每人自备一根短绳、一个毽子,课间可随时进行锻炼。较好激发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 班级特色性项目中,我们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等内容,项目新颖多样,力求体现参与面广、趣味性浓、活动量适度、安全性强。我们选用了踢毽子、跳长绳、短绳、跳橡皮筋(单人、双人、小组、花样等)、掷布沙包、摇呼啦圈(呼啦圈设障碍)、软式排球、穿梭接力(小组对抗赛)、组合器械、跳宫格(个人、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特色专业优化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刘涛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特色专业优化培训总结 机械电子工程系刘涛 一、培训班情况简介 主办:全国高职高专教师培训联盟、北京校企联合管理咨询中心; 地点:上海; 形式:以“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答疑”等形式。 二、培训日程安排 三、培训主要内容 1. 专业群建设的改革创新及特色专业建设思路 (1)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与新要求

(2)构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突破办学资源不足 (3)强化实践教学和基础课两个系统建设 (4)如何有效快速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5)专业群建设的创新策略 2.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1)如何改造传统专业,打造升级版专业 (2)明确专业定位,整体规划专业群建设 (3)专业建设中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卓越氛围的建立 (4)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5)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管理制度设计方案 (6)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调研内容与调查方法 (7)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撰写 3.特色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如何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流程 (3)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专业课程开发 (4)如何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5)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步骤及案例分享 (6)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及工作任务 (7)专业群建设运行的三大支撑保障系统 (8)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后期建设成效评价 三、培训收获与体会 为期3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充实,紧凑,收益斐然。专家教授们敏锐的思想,结合当面职业教育发展和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畅谈对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特色专业优化的独特见解,并给予精辟分析,让我耳目一新,同时感受到巨大地震撼。通过与参会老师的交流,使我启发很大。 首先是刘显泽教授从什么是专业群、如何构建专业群以及如何建设专业群等三个方面讲解了在建设专业群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及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接着马树超教授,给我们讲授高职教育质量观与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马教授分别从高职教育质量观与2016年高职质量年报、高职院校评估框架设计背景与内涵要求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下镇中心小学 2016年5月2日

2015—2016学年度,下镇中心小学在县教体局、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坚持“以爱为校魂,以教为中心,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整合育人资源,求得育人的最佳效益,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育人,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确立了“德育为主,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路子,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意抓每学期“开好局,起好步”,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结合学校的实际,每学期初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计划》等各种计划,以及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认真制定各种活动的实施方案。期末认真进行总结和自查。学校依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细则》,认真制定了考评方案,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学校注意依据计划,对各阶段,每周工作精心安排,做到每项重点工

作、活动有研究,有分工负责、有检查评比,有记载记载奖惩,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师德教育。我校坚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全体教师遵纪守法,组织教师认真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并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的系列教育活动,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受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一股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爱校爱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关心集体、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文明礼貌、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的师德新风尚。 2、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人。我校坚持实行“岗位责任制”,依据学校实际,逐步修改,完善,充分调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教师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措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业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由于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于2010年确定为以“实体.实训.实战”为主题的院级特色专业。一年来,该特色专业的建设实施情况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专业将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办学思路逐步明晰。 由于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该专业所依托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获得一致好评;由于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院优秀教学团队”;由于重视系部建设,所在的经管系获得“学院优秀基层党支部”、“学院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由于重视课程建设,该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实务”等二门课程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由于狠抓教学质量,该专业学生的总就业率达到100%,就业质量高。 总之,该专业坚持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求发展,不懈追求教学质量,不断培育专业特色。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成绩显著,学生学习风气日益浓厚,教学质量大大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专业建设实施情况良好 (一)专业设置经充分调研论证,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中,我们将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办学思路逐步明晰。在专业设置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市场设置专业,专业办学方向明确 (1)行业社会背景分析 专业设置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江西地区经济的腾飞,给本专业的就业带来极大的机遇。从南昌市及抚州市人才市场的招聘岗位来看,客户服务、市场推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1、深入分析校史校情和平镇中心小学建于1958年,是一年农村小学学区包括解放村、和平粮库、和安村及北平村的一部分,2006年晋升为黑河市一类校、2008年晋升省一类校,我们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英语学科互动教学,五是主题读书活动,六是校园文化建设。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领导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多次向领导请教论证,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校友、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我校少先队于2001年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体验教育活动,如马寅初小分队等活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德育教育领域全方位开展体验教育的实验研究,形成少先队体验教育特色活动系列,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究;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校在英语学科中于率先进行了互动式学习研究,学生学得很投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理论资料: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但是,体验更强调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行为改变的目的,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的教育方式。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教育局正式发文后,我们的方向更明了,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二、以科研为抓手,凸显特色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科研为抓手,承担了《乡镇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课题的实施对象为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精神的培养和积极学习情感的获得,以开放、体验、创造、发展为主线,构建了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为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该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课题组的不断努力《乡镇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工作于2010年五月份正式结束各项研究工作,并于六月份上报黑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2010年九月份正式结题验收通过,先后有四人次被评为黑河市教育科研骨干,十余篇论文获奖。创建工作得了显著的成效,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

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在两年的建设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原: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建设小组按照教育部等三部委批复的《酒店服务与管理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严格履行承诺,按照项目工作进度计划稳步推进,踏踏实实推进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任务书》建设要求,项目预算投资230万元,完成验收要点160个。目前,已完成了预算资金投入100%,完成建设任务100%。 一是深入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探索实践了“工学结合、渐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深入推进了办学模式改革,形成了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三是深入推进了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探索构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运用了“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四是深入推进了评价模式改革,依据学生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对学生知识和素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达到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五是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加强了教师培训力度,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六是切实深化了校企合作,建立了10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见

习、实习、就业拓宽了渠道,初步构建了“工学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校企共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七是构建了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核心,带动引领了以旅游、烹饪、市场营销为辐射的专业群,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建设两年来,在学校领导及各职能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在行业专家、酒店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制定了示范校工作计划,完善了相应工作制度,形成了“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共建机制,保证了示范校建设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程序规范、科学高效。 1、建立了“主任抓项目、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为加强示范校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专业组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专业组主任担任组长,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安排。建设小组下设人才培养模式组、师资队伍建设组、校企合作组,专业组主任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分别与各小组长签订了目标任务责任书,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2、形成了“学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合作机制 学校牵头成立了酒店服务与管理重点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合作企业积极选派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参与项目建设工作,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认真研讨岗位能力需求,完成了课程体系建设,分析了教师现状,共同制定了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对照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共同完善了评价体系建设。 3、实施了“动态管理、步步推进”的工作机制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王坝镇中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坚持以“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动力,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高举和谐治校的旗帜,坚持科学管理、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原则,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在良好的校风、育人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较高水平和管理的日趋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为了总结成绩,寻找不足,及时整改,进一步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更好地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一年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九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不断深化社会、家长、教师参与学校基本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的程度。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中。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材成为教师的共识。学校认真

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实施方案》,坚持“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我们规范了业务学习制度,改变了以前那种只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的做法,将内容做了相应的规定,结合教研室的要求,做到内容丰富、并富有特色,注重实效、且有利于课程改革,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扎实有效地落实课程方案,面向每一个孩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我校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提出了“一切为了孩子”,“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基”的口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努力实现小学的基础教育功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提高素质,为人的终生学会做人、做事、生存、竞争打下基础。 三、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德育的实效性。 (一)认真落实德育工作,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 1.认真落实德育规程,以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为主线,大力开展讲文明活动。为了将此项活动有序的开展,结合镇和谐管理校校行,根据每月的督查重点开展相应的活动。 2.从学生的一日常规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严谨的校风校纪。学期初,把第一个月设立为校风校纪整治月,同时还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家长会,对学生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我们还开展了“我的校园我做主”活动,我们开展了五星评比。

学校特色文化工作总结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特色文化工作总结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 抓住特色求生存 突破瓶颈谋发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襄阳市***位于襄城区卧龙镇,地处城郊结合部。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一所普通中学,1985年改办职业教育,原名为“襄阳县高级职业中学”,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入襄城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城区职业高级学”,成为该区仅有的一所融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坚持“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以“一校多制,多元办学;校企联动,工学结合;技训为主,全面发展”为办学定位,采用“就业安置,考学深造”的教育模式,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路子。近五年来,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已占到全校的35﹪以上,每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00人次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高职统考过线率达99﹪,升入二类本科院校的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广泛赞誉,真正实现了就业升学双丰收。学校自开办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合格中职毕业生15000多人,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

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512工程’合格学校”、“全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基地”、“全省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德育工作机制、学生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在特色上做文章,逐步形成了我校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面向市场,结合生源情况和学校办学实际,本着“积极发展,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办学思路,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三分教学’为基础,突出因材施教;以‘工学交替’为载体,突出技能实训;以‘项目教学’为方法,突出技训实践;以‘三个转变’为指导,突出素质教育;以‘高考升学’为根基,创立学校品牌”的办学特色。以“三分教学”为基础,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在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办学灵活性、适用性特点的前提下,推行“分段、分层、分流”的教学模式,把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志趣和意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学生成才之路。“三分教学”就是把中职三年六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两次分流”,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及时调整,全面提高的目的。对立志升学的学生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教学;对志愿就业的学生强化技能实训,培养其一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我系电子商务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教学,今年是第一届毕业生圆满结业,三年来,该特色专业的建设实施情况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专业将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办学思路逐步明晰。由于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该专业所依托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获得一致好评;由于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院优秀教学团队”;由于重视系部建设,所在的经管系获得“学院优秀基层党支部”、“学院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由于重视课程建设,该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实务”等二门课程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由于狠抓教学质量,该专业学生的总就业率达到100%,就业质量高。总之,该专业坚持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求发展,不懈追求教学质量,不断培育专业特色。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成绩显著,学生学习风气日益浓厚,教学质量大大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专业建设实施情况良好 (一)当初专业设置经充分调研论证,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

应性。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中,我们将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办学思路逐步明晰。 在专业设置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市场设置专业,专业办学方向明确 2、校企合作,专业办学更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 (二)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1、深化高职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科学高职教育人才观 在学院与系部组织下,本专业经常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树立了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把为地方和行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基本思路。 2、以需求为导向,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充分市场调研与专家认证的基础上,我们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力求准确、具体,我们树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体、实训、实战为专业改革方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专业办学理念,确定了“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需要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措施科学、操作性强,成效显著 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并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对于专

初中实施素质教育总结

北方双语学校 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在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坚持以“教育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现把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六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和经验 (一)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学校的办学建设和教育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学校按照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立足本校实际情况,以课程改革实验和推进“双高普九”为工作重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的活动部署,确定创建“达标初中”和“实施素质教育合格学校”的工作目标,积极有效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 2、学校以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和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计划今年内成为市级的“文明学校”和“达标初中校”。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学校认真制定每学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措施具体可行,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已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效果,学校进一步明确创建“文明学校”的重大意义,积极开展“文明学校”的创建活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转化角色,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所以学校不设重点班,不分快慢班。不以考试分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不将学生考试成绩排队公布,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教师晋职或奖励的唯一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学生全面的基本素质、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标准的科学教育质量观。课程改革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和实施,我校被评为南安市“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1、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教师现有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33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升本”自学考试、函授进修、网络教育,从时间上给予保证,经济上给予支持,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目前,我校初中部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占37.8%,大专学历占62.2%,符合上级学历达标的要求。 2、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主动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学校历来重视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制定了《北方学校培训工作计划》等措施和方案,认真贯彻市教育局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意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精神,切实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每年利用暑假期间组织专任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每学期开学初又开展为期5天的校本课程培训。在学期中又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2)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争先创优”活动,全校教师踊跃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主动承担校内、校际研讨课、观摩课,积极参加校际、市级说课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学校还组织校内“岗位技术比武”、“课后反思”、“心理

2021年创建特色发展学校工作总结

----面对新形势争取新发展 XX年3月 26 日,xx街道办事处正式揭牌成立。新xx,新班子,树立的是新形象,带来的是新气象。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工作更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争取新发展,也是新xx教育继续前进的方向。 新起点,要有新定位 xx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现有小学6处,其中4处(xx、xx、xx、xx)在城区、2处(xx、xx)在城边沿。9处幼儿园,其中4处在城区,5处(xx、xx、xx、xx、xx)在农村,且规模较小。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按照薄弱学校抓建设配套,达标学校抓规范管理,规范学校抓内涵提升的工作思路,缩小了城区与农村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向教育的资源优化和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XX年通过了市教育示范乡镇复验。也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4月份,《全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规划中提出了“全域平阴和城乡一体发展”的理念,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了新的规划,扩大教育资源,即筹建城南小学、城北小学和城西的园区小学,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园条件。 高度决定视野。我们不能输在起点。基于这些认识,我们xx教育新的定位便是坚持“服务县城、融于县城、城域一体发展”的原则,结合城中村改造和社区建设,做好学校和幼儿园的规划和新一轮的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规划建设办事处的中心幼儿园和博士社区,xx社区、桥口社区的幼儿园。这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优化教育资源、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时代高度做出的决定。 新机遇,要有新思路 自去年以来,全国、省、市、县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教育公平、优化资源、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等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舆论支持,优先发展成了社会对教育的共同声音。近年来,为提高办学条件,政府对教育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学校装备配套工程等支持政策。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社区规划等各项工作也为我们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支撑。 角度决定观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的机遇,我们要有新的思路。新xx将给平阴县城的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意义。教育也同样会为城市的社会功能显示其自身的作用。因此,今后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要要坚持“整合优化城区学校(幼儿园),建设提升农村学校(幼儿园),逐步实现城域教育的一体化”。也就是说,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启动学校场地标准化、校舍标准化、教育教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几年来,我校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整合育人资源,求得育人的最佳效益,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育人,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确立了“德育为主,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路子,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意抓每学期“开好局,起好步”,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结合学校的实际,每学期初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计划》等各种计划,以及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认真制定各种活动的实施方案。期末认真进行总结和自查。学校依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细则》,认真制定了考评方案,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学校注意依据计划,对各阶段,每周工作精心安排,做到每项重点工作、活动有研究,有分工负责、有检查评比,有记载记载奖

惩,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师德教育。我校坚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全体教师遵纪守法,组织教师认真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并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的系列教育活动,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受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一股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爱校爱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关心集体、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文明礼貌、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的师德新风尚。 2、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人。我校坚持实行“岗位责任制”,依据学校实际,逐步修改,完善,充分调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教师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措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向“一专多能”、“教学有特色”的方向进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市场营销专业由于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于2006年确定为以“实体.实训.实战”为主题的院级教改试点专业,2006年7月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三年来,该特色专业的建设实施情况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专业将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办学思路逐步明晰。 由于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该专业所依托的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由于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由于重视系部建设,所在的贸经系获得“苏州市优秀基层党支部”、“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青蓝文明岗”、“苏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由于重视课程建设,该专业的“市场营销策划”、“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和“网络营销实务”等5门课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由于重视教材建设,《经济学基础》、《流通经济学》、《市场营销策划》《广告学概论》等被评为省部级精品教材;由于狠抓教学质量,该专业学生的总就业率达到100%,就业质量高。 总之,该专业坚持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求发展,不懈追求教学质量,不断培育专业特色。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成绩显著,学生学习风气日益浓厚,教学质量大大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可以写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都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________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韩城镇中的全体师生欢迎各位的光临指导。感谢局领导给了我们这次交流、展示、学习、提高的机会,诚恳的希望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韩城镇中学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师126人,学生1450人。 xx年,新镇中成立以来,我们就确定了德育为首,建特色学校;全面发展,育特长学生的工作思路。现在,我把我校建设德育管理特色学校的做法与体会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坚持习惯培养,做好常规德育1广泛征集,制定内容和方案首先,向全体教师、学生发放征集卡,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制定91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方案,并确定了我校研究的重点,即文明礼貌好习惯。 2将良好习惯培养与特色班创建有机结合。要求每个班级申报一项班级好习惯,作为本班的特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特色班建设活动包括申报、授牌、评估、监督四个阶段。学校召开授牌大会,公布各班申报项目以及承诺内容,并做成喷绘在教室外墙悬挂。学期末,成立评估小组,对活动展示情况予以赋分,并结合班级综合表现,评选特色班级创建先进集体。 3多项措施,强化习惯养成。为了将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举全校之力,从领导、到老师,到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首先,从教师做起,言传身教。 其次,从小处抓起,注重强化训练。我们每周确定一个小训练项目,利用每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训练。 并且,我们在校园生活中随时捕捉学生的表现,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播放,让学生从中受到触动。 二深化英雄团队,搭建特色平台我们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同学中掀起学英雄事迹,创英雄业绩的高潮。 1创新德育作业本内容包括感悟英雄我的学英雄心得;标榜英雄我的人生设计卡;对照英雄我的每周反思卡;献礼英雄我的优点储蓄卡。通过这种形式,将学英雄的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通过实践活动深化此项。每年清明节和周世森烈士的祭日都举行献礼英雄,寄托哀思活动。在李运昌同志逝世的时候,举行了悼念一代将军,传承英雄精神活动。五四举行传五四薪火,做时代少年活动。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XX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XX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

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XX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XX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XX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XX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