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辨识17种毒蘑菇(附图)

教你辨识17种毒蘑菇(附图)
教你辨识17种毒蘑菇(附图)

资料图片:赭红似口蘑

资料图片:白毒鹅膏菌

资料图片:毒鹅膏菌 ||

资料图片:毒蝇鹅膏菌 ||

资料图片:细环柄菇 ||

资料图片:大青褶伞 ||

资料图片:细褐鳞蘑菇 ||

资料图片:毛头鬼伞 ||

资料图片:半卵形斑褶菇 ||

资料图片:毒粉褶菌 ||

资料图片:介味滑锈伞 ||

资料图片:粪锈伞 ||

资料图片:美丽粘草菇 ||

资料图片:毛头乳菇 ||

资料图片:臭黄菇 ||

资料图片:白黄粘盖牛肝菌||

资料图片:大鹿花菌

分辨毒蘑菇可以从哪些角度判断范文

篇一:《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复习思考题_201203》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二、概念题 三、问答题 篇二:《如何分辨毒蘑菇?》 夏末秋初,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时期。但每年的 7月~9月,也是毒蘑菇中毒的多发季节。7月以来,陕西省汉中市发生了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有50多人中毒,并且造成7人死亡。 2007年,北京房山区的两位居民曾因采食野生毒蘑菇“鹅膏菌”,先后死于急性肝坏死。 北京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向华介绍说,我国的毒蘑菇大约有200多种,北京的毒蘑菇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山区、乡镇和农村。其中,许多种类的形态特征与食用蘑菇相似,容易使人误采误食。市民可以从形状辨别毒蘑菇,无毒的蘑菇顶盖较平、伞面平滑而且上面没有环,菌柄也大多没有环。有毒的蘑菇,顶盖中央凸起,形状怪异,伞面厚实板硬;菌柄比较长、容易折断,而且有菌环、菌托。专家提醒,市民吃了野生蘑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把手指伸进咽部促使尽快呕吐,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在网上公示了17种常见毒蘑菇,特意把这些毒蘑菇的“模样”公布于众,看到这些蘑菇,人们可要小心啦! 毛头鬼伞 芥味滑锈伞 大鹿花菌 白黄粘盖牛肝菌 白毒鹅膏菌 赭红拟口 篇三:《2015年11月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教程考试答案》

2015年11月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教程考试答案 ? ? ? ? ? ? 名称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对应章节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5-12-04 23:59 题目数 30 总分数 150 1 【单选题】(5分) 下列匹配不正确的是 A. 氟斑牙——氟中毒 B. 水俣病——铅中毒 C. 痛痛病——镉中毒 D. 黑脚病——砷中毒 2 【单选题】(5分) 最常用于不粘炊具的涂料名称为 A. 聚酰胺环氧树脂 B. 过氯乙烯 C. 聚四氟乙烯 D. 环氧酚醛 3 【单选题】(5分) 食品辐照保藏一般选用()作为辐射源。根据长期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任何农产品当其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时没有毒理学危险。"这个结论也称之为"国际安全线 "。 A. Co60,10KGy

自然界七种致命毒蘑菇(图)

夏季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接下来将要介绍七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 秋日小圆帽 秋日小圆帽 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Autumn Skullcap)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不过要分辨二者的区别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些小蘑菇可能生长在同一区域。

死亡天使 “死亡天使”(Death Angel)学名Amanita bisporigera,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死亡天使一般发现于北美,而其同属鳞柄白鹅膏(A. virosa)在欧洲更为常见。

毁灭天使 “毁灭天使”(Destroying Ang el)学名为Amanita virosa,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A.bisPorigera)和赭鹅膏(A. ocreata)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

死亡帽 死亡帽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所以,千万不要将可食用的蘑菇种类同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混淆,后者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周末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接下来将要介绍10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10【毁灭天使】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和赭鹅膏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9【死亡天使】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8【秋日小圆帽】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7【毒鹅膏】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毒鹅膏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6【大理石死亡帽】一般出现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死亡帽是同属,也含有鹅膏菌素。这种伞状真菌常常生长在常绿乔木和桉树林。据说是同别的树种一道从澳大利亚被引入夏威夷。5【头套鹿花菌】学名赭鹿花菌,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蘑菇混淆。赭鹿花菌含gyromitiri-n毒素,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原料之一。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4【大脑蘑菇】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认为毒性不强。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3【毒蝇伞】游戏超级玛丽里的蘑菇就是它!又称毒蝇鹅膏菌、蛤蟆菌,是一种含有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鹅膏菌属之一。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并且也无意间拓展到南半球毒蝇伞。主要著名在于它的幻觉毒性。2【秋生盔孢伞】又称焦脚菌、秋生鳞耳。菌盖宽1.3~4.5厘米,钟形,后渐扁平,中部凸起,初为黄色,后变深,中央褐色。无特殊味道,但极毒。病人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病死率达70%以上。1【致命白毒伞】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剧毒,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

毒蘑菇图片及资料

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 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 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赭红拟口蘑 又称赭红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菌盖直径4-15cm。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密,不等长,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菌柄细长或者粗壮,长6-11cm,粗0.7-3cm,上部黄色下部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后变空心,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群生或成丛生长。

分布于我国台湾、甘肃、陕西、广西、四川、吉林、西藏、新疆等地区。 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但也有人无中毒反应。 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毒鹅膏菌(下图)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phallotoxing)和毒伞肽(anatoxins)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实际上毒素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

预防毒蘑菇中毒宣传手册

附件 预防毒蘑菇中毒宣传手册 毒蘑菇的识别 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2000年广州市三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都有说是在家乡多次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不会中毒。事实上它们并不一样,因为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我们应对广东分布的剧毒种类和经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要特别提高警惕。因为中毒死亡概率最高的是鹅膏属的种类,所以必须认识此类蘑菇的主要特点:担子果伞状、肉质,菌盖常被各式菌幕残余,有菌托(有时菌托不明显,成为菌柄膨大的基部)、有或没有菌环,菌褶白色,地生,常与壳斗科的植物共生。环柄菇类的特点是长在有杂草等腐烂有机物的地上,菌褶通常为白色、浅黄色至淡黄绿色,有明显的菌环,过去都有称之为环柄菇属,现在已分为多个属,这几个属都有一些有毒的种类,铅绿褶菇就属于这类真菌。长在牛马等畜粪上的蘑菇,毒菌的比例相当大,虽然他们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类群,但其毒性都较为相似,通常能引起神经型中毒症状为主,也能引起胃肠类型中毒。2006年4月份番禺中毒事件中的古巴裸盖菇就属于这一类。一些受伤变绿色,或菌褶带绿色色泽的种类也应小心(如铅青褶伞的菌褶带点绿色,古巴裸盖伞受伤时菌体会变绿色)。这些受伤后氧化变青绿色的化学物质,可能是有毒的。另外,有毒植物附近的食用菌种类也不能采食。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识别毒菌标准,只是广东省有较多引起

严重事故的毒菌具有这些特征罢了,但具有这些特征的菌未必都有毒。许多毒蘑菇都是与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有些共生专一性较强的毒蘑菇,可从辨认它的共生植物来进行初步识别。如广州市近年来引起严重中毒事件最多的致命鹅膏是黧蒴树根部的共生菌。至今我们所采集到的致命鹅膏都是在黧蒴树生长的地方发现的。 误食毒蘑菇的原因 误食与食用菌相似的种类 由于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甚至非常相似,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因而一般人就很容易会误食毒蘑菇中毒了。近年来在广东发生的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大多数都说是以前曾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不会中毒。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的种类。 野生食用菌中混杂了有毒的种类 在广东,引起严重的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多为野外采集误食所致,但也有食用了购买的干野生菌或到野生菌经营餐馆就餐后引起不适的例子。引起后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 (1)餐馆或商家出售的野生食用菌品种不纯,野生食用菌产品中时混杂了不适宜食用的菌类。作者曾检验过一份餐馆送来的食用牛肝菌样品,竟然混杂了10多个不同的种类,其中最起码有两种是有明显毒性的。 (2)食用者一次食用过多的菌类,肠胃不适应。按中医的说法,一些野生食

户外小心毒蘑菇——毒蘑菇大全(组图)

户外小心毒蘑菇——毒蘑菇大全(组图) 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 (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

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值得提及的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人们发现鹅膏菌毒肽对真核生物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而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它们被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毒蘑菇-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 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 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误食毒蘑菇中毒的种类

中毒类型 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这里可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胃肠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神经精神型 引起这类型反应的毒素有多种,有些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如含毒蝇碱的蘑菇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多在30分钟内发病)。出现大汗、发热、流涎、流泪、发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眼花,视力减弱,甚至模糊不清,支气官痉挛、急性肺水肿。严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因呼吸抑制而死亡。含有毒蝇母和蜡子树酸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甚短,一般在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主要表现有烦躁不安、精神异常、痉挛、视物不清或幻视等。在光盖伞属(Psilocybe)和斑褶伞属(Panaeolus)、球盖菇属(Stropharia)的毒蘑菇中含有光盖伞素或光盖伞辛,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散大、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增高、脸面潮红、出汗、发冷,产生听觉、味觉改变,甚至有明显的幻觉。有的病人失时间和距离的感觉,有的极度愉快,狂歌乱舞、或如同醉者喜怒无常、哭笑皆非,或如痴若呆、似梦非梦的状态。一般数小时后恢复正常。蟾蜍素则主要引起明显的色彩幻视。幻觉诱发物中毒一般潜状期短、发病快,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发病。主要出现异常神奇的各种幻觉反应。目前记载引起幻觉最著名的毒菌是墨西哥裸盖菇(Psilocybemexicana)、古巴光盖伞(Psilocybecubensis)、毒裸盖菇、半裸盖菇等。过去,美洲墨西哥印第安人将这类引起神迷特幻觉的毒菌称之“神物”,用于祭典活动,甚至于3000年前他们就知道这些毒菌。在幻视、幻想、幻听时多伴有兴奋愉快、狂笑乱语、手舞足道。有的如同醉汉,步态不稳、神志不清。开始多有眼花眩晕,视物大小、长短多变或东倒西歪之感。有的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瞳孔散大等。一般病程短,易恢复。还有些牛肝菌类毒菌可引起“小人国幻视症”,其特点是患者可表现为幻视到高不过尺、形

预防食用野果毒蘑菇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食用野果毒蘑菇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危害的安全知识,认识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中毒特征,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中毒。 教学重点: 1、认识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中毒特征。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如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了解野果野菌及梧桐子的危害 野生菌——除非被人普遍食用,否则不要采摘野生菌春天这个季节,野生菌大量出现。由于野生菌不好辨别,除非是被人普遍食用过,否则不要采摘野生菌食用。野生菌味道确实鲜美,但是有些菌的毒性非常大,可引起神经性中毒、肾脏损坏、肝脏损坏等。吃菌中毒发病很快,一般两三个小时后便会出现中毒症状,如果食用得多,1个小时便会有反应。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菌食用。 蕨菜——食用超过人体承受量,也会引发人体不适

水蕨、苦蕨等蕨菜是各地很地道的野菜。因口感好,且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不仅当地人喜欢吃,前往当地旅游的游客也喜欢吃。不过,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种野生菜的食用量一旦超过人体的承受量,便会引发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专家建议,食用野生蕨菜、野生竹笋、扣子菜等野菜时,要控制好量,一次不宜吃太多。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蕨菜,其实是经过脱毒处理的,所谓的“毒”,是指植物中含有的大量生物碱。食用野生蕨菜、野生竹笋时,建议先用热水煮,破坏植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用凉水泡或用盐腌制后才食用。 野果——见到野果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家长要留意看好孩子曾有孩子食用桐油果 桐油果的味道与花生相似,因此经常有小孩误食。桐油果内含桐油,对黏膜有刺激性。人误食桐油果会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当脱水量大时,会有生命危险。一旦误食桐油果,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野外较常见的果子还包括青桃。有小孩因为食用了未成熟的青桃,也出现了中毒症状。另外,未成熟的青桃不同于制成蜜饯的青色桃子。未成熟的青桃本身含有氰化物,食用后会导致上吐下泻。不仅青桃,野生的西红柿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果,建议市民不要摘食,别让疾病扰了踏青的好心情。 二、关于误食梧桐子的相关报道

如何识别毒蘑菇及毒蘑菇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 如何识别毒蘑菇及毒蘑菇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蘑菇也称蕈类,属真菌植物,其味道好、营养高,是我国城乡广大群众经常食用的植物性食物。有些野蘑菇有毒,吃了以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称为毒蘑菇中毒。我国有毒蘑菇约100种,据资料记载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它们是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由于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极易发生误食中毒。 毒蘑菇中毒大多由于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的毒蘑菇,缺乏识别经验而误食中 毒。毒蘑菇中的毒素比较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 存在于几种毒蘑菇中,所含毒素的多少也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 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24小时,有的仅10分钟,不同的毒蘑菇引起的中 毒症状不同,大多数毒蘑菇中毒早期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单纯胃肠炎型毒蕈中 毒预后较好。有的病例表现为神经精神型,即除胃肠炎症状外,可于1~6小时后 出现出汗、流泪、心动过缓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还有 一种为溶血型,除胃肠炎表现外,可出现溶血、肝脾肿大等。而肝损害型最为凶 险,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症状。少数呈爆 发性经过,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殊疗法,故病死率较高。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市民应注意以下几点:1.最好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 蘑菇,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的野蘑菇,尤其是自己没吃过、不认识 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食用; 2.对过于幼小或过于老 熟或过于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3.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 在沸水中煮3-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4.有些毒蘑菇中的毒素与乙醇反应会 加重中毒,故进食蘑菇时最好不要饮酒;5.特别提醒餐馆、民俗旅游接待户不要 采购野生蘑菇,应在干燥、通风场所贮存蘑菇,同时避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 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对购买量较大的或长期在某个种植基地购进的 食用菌,应注意索取证明蘑菇食用安全的有关文件。 市民如果在食用蘑菇10分钟至48小时内,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怀疑吃了毒蘑菇,要大量饮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 用汤匙压舌根进行催吐,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还应 保留毒蕈样品供专业人员鉴定及救治参考,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特此提醒:要珍惜生命,切勿采食野蘑菇;经营蘑菇 的饭店要提高警惕,严把采购关,确保食品安全。

蘑菇的形状及有毒蘑菇的识别方法

(1)常食用蘑菇的种类 常见的食用蘑菇有香菇、草菇、金针菇、花菇、双孢蘑菇、平菇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香菇:正常的香菇体圆齐正,菌伞肥厚,盖面平滑,质干不碎;色泽黄褐,菌伞下面的褶裥要紧密细白,菌柄短而粗壮;远闻有香气 草菇: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金针菇:金针菇中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含锌量也比较高,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健脑的作用,被誉为“益智菇”。

花菇:伞面上有似菊花样的白色裂纹,色泽黄褐光润;菌伞厚实;边缘下卷,菌裥细密均匀,身干,杂小柄短(菌伞直径2 ̄3厘米),香气浓郁。 双孢蘑菇:双孢菇中含有多种抗病毒成分,这些成分对辅助治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效果;双孢菇是一种较好的减肥美容食品。它所含的大量植物纤维,具有防止便秘,具有防止便秘、促进排毒、预防糖尿病及大肠癌、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而且它又属于低热量食品,可以防止发胖。 平菇:平顶,呈浅褐色,好的平菇片大,菌伞较厚,伞面边缘完整,破裂口较少,菌裥白色或浅黄色,裥褶均匀,菌柄较短。平菇含有抗肿瘤细胞的多糖体,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常吃平菇还具有降低血压和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2)有毒无毒的鉴别 在食用蘑菇中有时也会混杂有毒的蘑菇,只有稍加注意不难识别。毒蘑菇的颜色比较鲜艳,菌伞带有红、紫、黄或其他杂色、斑点,基部呈红色;伞柄上带有菌轮,根部有囊胞;撕破后会流出白色或黄色乳法,并有股辛辣味。 从颜色上看,有毒的蘑菇的颜色鲜艳,常呈红、绿、黄色,菇中央呈突起伏,菌伞常带有杂色斑点,表面有丝状物或小块的残渣或鳞片。而无毒蘑菇一般颜色不鲜艳,菇盖较平,伞面光滑。从分泌物上看,有毒蘑菇的菇的盖或受伤部位,常分泌出粘稠浓厚液体,有赤褐色法,有辛辣等异味,菇盖撕裂后容易变色。而无毒蘑菇一般较为干燥,折断后分泌出的液体为白色,有特殊香味,菇盖撕裂后一般不变色。 有毒蘑菇的伞柄上菇轮,且容易折断,下部有菇托根部生有囊胞,伞柄很难用手撕开。而无毒蘑菇的伞柄上无菇轮,下部无菇托,伞柄易用手撕开。 用化学法鉴别,有毒蘑菇挤出的乳法,涂在纸上,干后滴一滴 另外,菇奇形怪状的,如杆茎细长或粗长,菇面厚实硬板,象喇叭,象人头,象雨伞等。即使色泽正常,也多属有毒蘑菇。

预防毒蘑菇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毒蘑菇中毒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 2.使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毒蘑菇及中毒后的应急处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夏秋季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正适合野生蘑菇的生长繁殖,许多群众(学生家长)上山采集蘑菇食用或上市,由于识辨不清毒蕈与食用蘑菇,常因误食而中毒甚至死亡。 二、探讨毒蘑菇中毒的原因 师:什么是毒蘑菇中毒? 生:讨论 小结: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现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毒蕈溶血素、毒太、毒伞太及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等。 衔接:我国所见的毒蕈约有8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误食者死亡率甚高。 师:毒蘑菇中毒主要临床表现? 生:讨论, 小结: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2.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3.肝损害型:初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肝大、黄疸、出血倾向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4.神经精

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谵忘、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 师: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生:讨论 小结:引起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采、误服和烹调方法不当所致。预防毒蕈中毒应注意以下两点:1、熟识毒蕈的形态,注意区别:凡有菌环、菌托的野生蕈最好不要食用,虽然这一大类野生蕈包括一些可食蕈,但其毒蕈形态与可食蕈相似,很难辨别,易误食。对不认识的野生蕈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为了自身的健康,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食入干毒蘑菇也可导致中毒。2、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如与大蒜、灯芯、银器共煮,能使之变黑;虫子能吃的或能生蛆的无毒;样子不好看的或破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经调查与试验证实这些方法均不够完善可靠。 三、发生中毒后怎么办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发病,必须立即到医院救治。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尽早排除毒素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原则是:1、尽早迅速排除毒素。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非常重要,早期可大量输液,使病人排尿,排除毒素。 2、胃肠炎患者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3、神经症状者应用阿托品、镇静剂,加强对病人进行良好监护。 4、严重中毒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对毒伞、白毒伞造成的中毒早期可使用含巯基的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等。 四、常见有毒蘑菇(播放幻灯片)

食用菌种类及特性

食用菌种类及特性 食用菌种类及特性 食用菌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 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俩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

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茄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温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知多少? 目前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已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的干物质中,蛋白质约占25%,比一

有毒蘑菇种类及图文介绍

有毒蘑菇种类及图文介绍 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 (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值得提及的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人们发现鹅膏菌毒肽对真核生物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而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它们被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 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

预防食用野果毒蘑菇安全教育

预防食用野果毒蘑菇安 全教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预防禁止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安全教案 梨坪小学六年级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危害的安全知识,认识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中毒特征,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中毒。 教学重点: 1、认识食用野果及及野生食用菌中毒特征。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如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了解野果野菌及梧桐子的危害 野生菌——除非被人普遍食用,否则不要采摘野生菌 春天这个季节,野生菌大量出现。由于野生菌不好辨别,除非是被人普遍食用过,否则不要采摘野生菌食用。野生菌味道确实鲜美,但是有些菌的毒性非常大,可引起神经性中毒、肾脏损坏、肝脏损坏等。吃菌中毒发病很快,一般两三个小时后便会出现中毒症状,如果食用得多,1个小时便会有反应。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菌食用。 蕨菜——食用超过人体承受量,也会引发人体不适 水蕨、苦蕨等蕨菜是各地很地道的野菜。因口感好,且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不仅当地人喜欢吃,前往当地旅游的游客也喜欢吃。不过,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种野生菜的食用量一旦超过人体的承受量,便会引发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专家建议,食用野生蕨菜、野生竹笋、扣子菜等野菜时,要控制好量,一次不宜吃太多。 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蕨菜,其实是经过脱毒处理的,所谓的“毒”,是指植物中含有的大量生物碱。食用野生蕨菜、野生竹笋时,建议先用热水煮,破坏植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用凉水泡或用盐腌制后才食用。 野果——见到野果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家长要留意看好孩子曾有孩子食用桐油果 桐油果的味道与花生相似,因此经常有小孩误食。桐油果内含桐油,对黏膜有刺激性。人误食桐油果会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当脱水量大时,会有生命危险。一旦误食桐油果,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野外较常见的果子还包括青桃。有小孩因为食用了未成熟的青桃,也出现了中毒症状。另外,未成熟的青桃不同于制成蜜饯的青色桃子。未成熟的青桃本身含有氰化物,食用后会导致上吐下泻。不仅青桃,野生的西红柿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果,建议市民不要摘食,别让疾病扰了踏青的好心情。 二、关于误食梧桐子的相关报道 汉建始县三里乡小学附属幼儿园的12名幼儿在上完游戏课后,吃了掉在地上的桐子,不幸中毒。昨日,经过3天的抢救,中毒儿童全部脱离危险。 据园长崔应珍介绍,3月19日上午10点,4-5岁左右的中班幼儿上游戏课,老师把班上48个同学带到操场上做游戏,游戏课完了后,同学们集体上厕所,在这过程中,几个同学捡起地上的桐子吃了。

自然界七种最致命毒蘑菇

自然界七种最致命毒蘑菇 春季户外踏青的时候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下面介绍的是七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 秋日小圆帽 秋日小圆帽 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Autumn Skullcap)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不过要分辨二者的区别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些小蘑菇可能生长在同一区域。

死亡天使 死亡天使 “死亡天使”(Death Angel)学名Amanita bisporigera,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死亡天使一般发现于北美,而其同属鳞柄白鹅膏(A. virosa)在欧洲更为常见。

毁灭天使 毁灭天使 “毁灭天使”(Destroying Angel)学名为Amanita virosa,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A.bisPorigera)和赭鹅膏(A. ocreata)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

死亡帽 死亡帽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所以,千万不要将可食用的蘑菇种类同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混淆,后者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最新毒蘑菇大全(图文)资料

毒蘑菇大全(图文) 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教你辨认几十种常见毒蘑菇

教你辨认几十种常见毒蘑菇(图) 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有: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包脚黑摺伞、角鳞灰伞、毒红菇、褐鳞环柄菇等。毒蘑菇引起人们中毒的物质是其中含有的毒素,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含有以下毒素:⑴毒肽,主要为肝毒,毒性强,作用缓慢。⑵毒伞肽,肝肾毒性,作用强。⑶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⑷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⑸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 1、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喜 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 上。黧蒴树在广州地区白云山、天麓湖、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 2、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是我市近年毒 蘑菇中毒事件的祸首之一。 多于雨后长在草坪、草地及 蕉林地上。本菌有较多的相 似种,特别是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相混淆,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3、网孢牛肝菌 牛肝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神经精神毒素,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引起呕吐和腹泻,还可致瞳孔缩小。另外,牛肝 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致幻素,中毒后表现为幻觉、谵忘,特别是小人国幻觉为其 特征,还可以有精神异常。 4、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呈不明显的马 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在针叶 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可能有 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5、赭红拟口蘑(又称赭红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 红色,往往中部浮色。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群生或成丛生长。 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 6、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 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夏秋季分散生长在 林地上。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 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7、毒鹅膏菌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此菌极毒,菌 体幼小的毒性更大。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 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8、哈蟆菌(捕蝇菌、毒蝇菌、毒蝇伞) 子实体较大。此蘑菇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误食后约6 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 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

食物中毒与预防——常见的野生毒蘑菇与蘑菇中毒解救方法

食物中毒与预防——常见的野生毒蘑菇与蘑菇中毒解救方法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 ①毒蝇鹅膏菌: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②毛头乳菇: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 ③白毒鹅膏菌(白毒伞):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④毒鹅膏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⑤臭黄菇: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陕西、西藏等地区。 ⑥毒粉褶菌:分布于吉林、江苏、安徽、台湾、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⑦大鹿花菌: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 每年的7月~9月,是北京毒蘑菇中毒的多发季节。 北京的夏末秋初,气温较高、雨水增多,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时期。在都市里憋坏了的人们一到周末就喜欢驾车出游,采摘野生蘑菇进行野餐。 然而,当“味道鲜美”、“口感细嫩”、“高蛋白,低脂肪”……这些词汇伴随着野生蘑菇在眼前不停闪现的时候,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可能威胁生命的事实:野生蘑菇中,一些种类带有毒性,甚至是剧毒。 8月16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发出预警,提醒市民严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我国的毒蘑菇大约有二百多种,其中,许多种类的形态特征与食用蘑菇相似,很容易使人误采误食。北京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向华介绍说,北京的毒蘑菇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山区、乡镇和农村。每年的7月~9月,是北京毒蘑菇中毒的多发季节。 早在2007年8月,北京房山区就发生了一起因误食毒蘑菇而引发的群体中毒事件。当时,一位居民将野外采摘的野生蘑菇与另外6人分食。很快,7人先后出现了严重的消化道中毒症状,被送入医院救治。5天后,首位重症患者因急性肝肾衰竭死亡;再过了5天,又一位中毒者被夺走了生命。其余5人经过治疗后,终于痊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对这7人食用的野生蘑菇进行了鉴定,发现这种蘑菇名叫“毒鹅膏菌”,毒性很大,食用后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也非常高。但这种蘑菇看上去只是在菌柄上部比一般的食用蘑菇多了一层菌环,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到。毒鹅膏菌在北京并不少见。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文华安告诉记者,食用毒蘑菇中毒时,最快10分钟就会发作,最慢的可以潜伏24个小时。毒性较大的“白毒伞”,摄入50克就足以让一个成年人丧命。食入“白毒伞”后,人体的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都会受到严重损害,最后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而即便是毒性相对较轻的毒蘑菇,食用量过大也会致人死亡。 胃肠炎型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这类中毒的潜伏期和病程都比较短,一般多在食用后10分钟~6小时发病,恢复较快,死亡者也很少。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可能还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的症状。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臭黄菇、毛头乳菇就能引起这类中毒。 神经精神型的中毒,程度相对较轻。中毒者会表现出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以及各种幻觉反应。误食毒蝇鹅膏菌,就会引起幻觉反应。 溶血型和肝脏损害型是中毒程度较大的类型。所谓“溶血”,即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类型的中毒一般在食用毒蘑菇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中毒者还会出现急性贫血、肝及脾脏肿大等。有时,溶血可以引起肾脏损害,甚至继发尿毒症等。中毒严重者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大鹿花菌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