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十法与破十法doc资料

凑十法与破十法doc资料
凑十法与破十法doc资料

“凑十法”与“破十法”

——关于小学一年级的计算教学

邮编:250400 平阴县实验小学陈敬秋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计算是枯燥的,因为它总是由0——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即使成年人也不愿做计算题,更何况刚刚入学的娃娃,随着全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学生生活的物质环境丰富多彩,对进位、退位、凑十法、破十法等对他们来说具有繁杂思维过程的呆板计算,大部分学生的态度可想而知,一方面是内容难,另一方面是缺乏热情,两方面的结合便形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新课标明确说明:“新课标的教育目的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人’”,从中看出并不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随着电子媒介介入生活,省去了人们大量的偏、难、繁、杂的计算,计算不再象以前那样举足轻重。我从工作的角度,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好成绩,认为计算又是重要的,从另一方面看,一年级的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对日常生活用得着的计算,从而免于用计数器,不是也很好吗?

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三部分内容前后衔接,有机组成一个整体,虽然内容和数的大小不同,但它们本质上都是计算,所以教学的方法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这三部分都需要操作引路,即通过摆摆学具、数数图片等活动让学生理解算理,使抽象的算理融于生动、形象、直观的分分、摆摆、移移学具活动中,明白算理之后掌握算法,然后通过多次练习形成技能。这三部分内容中,10以内的加减法是操作活动最多的内容,它是其它计算的基础,相对其它来说比较容易,即使掌握不太熟练,学生用数手指的方法也能很快地正确地算出,而20以内的加减法,再用数手指的方法则是耗时低效,如果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出错率高,不能熟练地掌握,那么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就很难突破,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在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是“凑十法”,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是“破十法”,即掌握“凑十法”与“破十法”是熟练计算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和关键。

一、凑十法

“凑十法”是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过程很复杂,简言之是:先分,再凑十,最后把零头相加。具体来说,分之前的观察十分重要,首先决定凑哪个数,分哪个数,要凑成十的那个数还缺几,就从另一个数分出几,这个思维过程包含量不变的数学思想和最优化思维。这里的最优化思维是思考问题从最好、最简洁的角度,因此这种“凑十法”就是让学生计算起来既容易想,又不容易出错的过程。“凑十法”虽然分三步,但这个过程之前的观察思维是复杂的,是“凑十法”过程的酝酿和成形,所谓的“胸有成竹”。例如:9+7,它的“凑十法”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1、9 + 7=16

2、9 + 7=16

第一种思考的过程是:凑9分7,凑9成十缺1,需要从7中分出1,还剩下6。具体

过程是:①把7分成1和6,②1与9凑成10,③10再加7剩下的6是16。第二种思考的过程是:凑7分9,凑7成十缺3,需要从9中分出3,还剩下6。具体过程是:①把9分成6和3,②3与7凑成10,③10再加9剩下的6是16。

以上两种形式的“凑十法”,如果只看算式想凑十过程,即抽象又复杂,如旱地里拔葱,很难,结合实物、学具让学生动手摆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是生动有趣的实物图象,如:上面的9+7,让学生左边摆9个黄圆形,右边摆7个红圆形,然后把1个红圆形移到左边成为10个,学生口述过程是: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或者左边的3个黄圆形移到右边,右边成为10个,学生口述过程是:9分成3和6,3加7得10,10加6得16。

理解了“凑十法”的过程,就是明白了“凑十法”的算理,接着采用各种形式巩固“凑十法”。一是看图填方框,如:9 + 5=□9 + 5=□,

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习题,圈圈、算算,三是根据教材提供的习题,看图列式计算等。

学生掌握了“凑十法”的算理后,利用各种形式,采用各种手段,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从而形成技能,这一步决定着学生的熟练程度,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口算能力。一般每堂课都拿出一些时间练习计算,天天练,日久也就克服了这个难点,做得又对又快。

二、破十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进位加法多一些,因为有进位加法做基础,所以教材上只介绍了“做减法,想加法”,教材上出现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的,如:12—9,12个风筝用虚线圈起9个,学生一看就知道得3个,做一做中,用小棒摆摆或者圈圈,总之,都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过关,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会有影响,因此,除了做减法想加法外,我向学生介绍了典型的方法——用“破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复杂的“凑十法”,所以在学习“破十法”时,相对简单些。“破十法”的思维过程是:先分,后减,再加。即先从被减数分出一个10,再从10中减去减数,所得的差与被减数剩下的合起来。如:12 —9=3,先把12分成10和2,10减9得1,1再加2得3。

10 2

1

三、100以内的加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上这些内容教材上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在一个个故事情节中学习。其中,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通过操作小棒,成捆的与成捆的相加减,单根的与单根的相加减,从而让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