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论

隐喻理论
隐喻理论

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当今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词汇教学的形式没有根本性变化的问题。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隐喻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进而着重讨论了隐喻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帮助指导学生高效准确的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从而促进英语词汇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中学

1、引言

英语词汇教学长期以来就作为中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掌握的词汇量直接关系到英语水平的高低。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大部分词汇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隐喻是语言词汇体系丰富和演变的一种重要手段。事实上,国外不少学者对运用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作了实证研究。Boers(2000)的实验研究证实隐喻理论有助于初中生的英语词汇教学。国外隐喻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学者对隐喻理论的关注,部分学者已经积极地尝试这一方面的研究,但绝大多数还只是停留于隐喻理论的介绍、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讨及其国外该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等表层层面,只有极少数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引入隐喻带来的影响。沈黎(1996)和严世清(2000)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学生

在写作中很少使用隐喻性表达,包括使用词汇的隐喻意义。在我国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隐喻认知理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向学生阐释一词多义的现象: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一个重要机制,学生若能了解同一词汇不同涵义之间的隐喻关系,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该词:另一方面隐喻有助于学生发掘词汇的文化内涵: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通过提供经验的框架帮助学生获得抽象的隐喻概念,如果学生有意识地发现和总结词汇的隐喻性,就能更方便、更牢固地记忆词汇,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词汇。

本文主要以隐喻认知理论来指导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旨在改进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准确、高效地掌握所学英语词汇。

2.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外语环境的国度学习外语,很难自然习得目标语的口语,必须要从语言基础知识学起。离开了高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Allen(1972)曾指出:无论是哪种目标语,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语言学家博林格也曾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他认为词汇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语言中的其它任何部分的信息量。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蕾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使对结构的了解几乎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说出

大量的第二语言。wilkins更是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同样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词汇量远比结构准确性重要。他们认为,词汇量的大小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3、隐喻认知理论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3.1简要介绍隐喻认知理论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然而随着近几十年对隐喻的多学科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进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该书第一次将隐喻研究正式纳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并对隐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和论述,标志着现代隐喻认知理论的形成。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隐喻认知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了解隐喻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需要从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及概念系统着手。Lakoff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即在一种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另一种概念,它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人们不太熟悉

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映射人们在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概念域之间创立关联,以达到认知和交流的目的。也就是说,隐喻表达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例如,“Time is money.”这个句子就是从较为具体的概念“money”投射到较为抽象的概念“time”,以此来更好地理解目标域“time”。

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不仅探讨隐喻的认知本质和其工作机制等理论本身的问题,而且开始重视隐喻认知理论在各种实践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根据隐喻认知理论,语言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拥有的最具语言生成的力量之一,是词义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我们从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及人类所依赖的概念系统来看,隐喻在人类的思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因为这种隐喻思维的认知性,它才有利于扩大英语词汇量。

3.1 隐喻的认知理论用于语言教学的可行性

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首先使得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用于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早期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研究者们认定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属于修辞学的范畴。隐喻修辞就是把表述某一种事物的词或词组用来表述另外一种事物, 是用形象化的语言代替非形象化的语言, 创造新鲜而准确的表达方法。但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 隐喻不仅是一

种修辞格, 还是一种与语境有关的语言使用现象, 是一种认知现象。1980 年Lakoff和Johnson 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所依存的隐喻》的出现, 标志着隐喻研究被真正纳入了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 而隐喻意义则是源域事物的部分特征投射到目标域的结果, 人们要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更确切地说,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 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喻体, 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本体, 借此创立关联, 以达到认知的目的。因此,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语言作为思维的一种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具有隐喻性的。Lakoff( 1980) 就指出, 正是隐喻的认知功能为认知生活转化成语言提供了可能。隐喻是语言变化的触媒, 没有隐喻思维语言则将失去其原初的本质。这一点就体现在隐喻语言的普遍性上。据统计, 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都源于隐喻概念, “除了那些与最基本的物体和行为有关的表达外, 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隐喻”(Weekley,1912:96) 。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有力地证明了它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和其功能的多样性。因此, 研究隐喻或隐喻性表达, 用隐喻的认知观来审视语言教学, 将会有力地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和语言交际的效能。

3.3隐喻认知理论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

外语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交际法作为编写原则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时都停留在其指示意义上,对其内涵意义和隐喻意义很少提及,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词汇学习的不彻底性,并限制了其词义扩展能力的发展。学生还是主要采用机械记忆学习词汇,其效率低,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词汇教学仍然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当今词汇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使所学词汇意象化和具体化,而隐喻的工作机制就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即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且易于理解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或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因此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工具。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我们可以说隐喻应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

4、隐喻认知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使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传统的词汇教学基本上都不太注重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这对于整体把握词语意义是极大的损失。因此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对母语的认知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4.1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隐喻是语言的“基石”。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调查,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是基本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词大多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本族语词,用来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的关系、最经常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基本范畴词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反映。人们在认识新事物并用语言符号来指称它们的时候,倾向于本着语言经济的原则,通过隐喻性思维方式,建立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简单熟知的基本范畴词来指称新事物。因此,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性用法。例如,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词,“eye”就被人们用来隐喻性地认识和指称其他事物,如the eye of a needle (针鼻儿),the eye of a potato(马铃薯的芽眼),the eye of a storm(台风眼)等。另外,“eye”的隐喻性用法也出现在大量的习语中,如be all eyes(目不转地看),an eye for an eye(报复),make eyes at somebody (向某人抛媚眼)等。再比如,“star”的原意是“星”,是大自然中的客观存在,是人们经常看到的事物,它又可以指“星形图案、星状物、星号”等,这是因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发现这类事物的外形和人们视觉中的“星”类似。后来,“star”又被用来指称“明星、健将”等著名人物,这种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人们的隐喻性思维方式,不难理解“明星、健将”等著名人物,作为人才和精英

甚至人们崇拜的偶像就像星星一样熠熠生辉、闪闪发光,他们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能够指引人们前进的道路。这种词义扩展方式正是人类隐喻性思维和认知方式的产物,也是其鲜明体现。

4.2 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

多义现象是人类通过一定的认知手段使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或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自然语言中语符的多义性大多是隐喻化的结果。如果教师能够在讲解多义词的时候追本溯源,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激活多个义项的隐喻理据,就能够提高英语多义词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新单词“stamp”的时候,要指出它既可以作名词表示“邮票、印花;印记、戳记;跺脚、跺脚声;特点、特质、烙印”等,还可以作为动词,意思是“跺、踏平、踩扁;在纸、布或其他物体表面印上图案、日期、文字等;赋予某人某特征”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各义项之间的联系。如,作名词时,词义由具体的“邮票、印花;印记、戳记;跺脚、跺脚声”发展为比较抽象的“特点、特质、烙印”,这是由基于相似性的映射实现的,某人或某物的特点、特质,或某事给某人留下的印象就像印记一样,是深刻的、难以磨灭的。而作为动词时,也由具体的动作“跺、踏平、踩扁;在纸、布或其他物体表面印上图案、日期、文字等”引申为“赋予某人某特征”,这也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性投射的结果。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这种内在的联系进行分析,产生联想,充分理解人的隐

喻性思维在词义发展中的作用,指导他们遵循着隐喻思维规律,根据隐喻认知模式由词汇的本义推导出各个喻义。同时这种词汇教学方法较之于单纯地给出释义,要求学生背记单词,也更能增加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词汇教学才可能事半功倍。

4.3关注英汉词汇的隐喻文化差异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人类所共有的,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即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化思维,理解和创造隐喻化语言。例如,英语和汉语中都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绵羊比喻温顺,用冰冻比喻僵硬紧张的气氛等。另外,英汉成语中也有很多相似的隐喻性表达法,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等。但是,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风俗习惯等的差异性也必然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差异性在英汉隐喻表达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和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汉语中多用“牛”作喻体,而英语中多用“horse”作喻体来表达相似的意思,如:“吹牛”(talk horse),“食量大如牛”(eat like a horse)。再如,“心”这个词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文化意义,在中国,“心”在“口是心非”、“精心策划”中指的是思想、想法等,但是〝heart〞不能表示同一个意思。在英语中唯一可匹配的就是〝mind〞。如“记在心

头(keep in mind)”、“心不在焉(absent-minded)”、有心事(have something in one’s mind)等。

由此看来,英汉对应的词汇会包含着不同的隐喻意义。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蕴含着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英汉词汇的隐喻现象进行对比、挖掘差异,揭示英汉文化的差异,加深他们对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认知过程和规律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不断促进他们对英语民族的文化和认知方式的了解。

5、结论

隐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结构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隐喻理论更多关注语言使用者、语言习得者的思维、认知方式。它把我们引向了一条更科学更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之路。当然,隐喻式词汇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英汉两种语言中完全一致的概念隐喻,有时也存在纯粹语言层面上的差异,另外英语习语中存在大量隐喻,但一些喻体比较模糊,有些很难归入一个系统的概念隐喻框架下,这些都给教师进行隐喻式词汇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结合既有的词汇教学方法,灵活地进行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Allen,F&V allet.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M]. Oxford: OUP,1983

[2]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1980:4.

[3]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92

[4]Ronald Carter.1987.Is there a core vocabulary? Some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8,178-93.

[5]Weekly, E. Romance of Words[M]. London: John Murray. 1912:96

[6]Wilkins D.A.Linguisi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London:Edward Arnold,1972.

[7]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57

[8]蓝纯(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12.

[9]林书武(2002). 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 外国语, (1)。

[10]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2)[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28.

[11] 束定芳、汤本庆(2002).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1-6。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170146.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最新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精品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此书中将概念隐喻定义为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而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胡壮麟老师的《认知隐喻学》(2004),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赵艳芳老师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等隐喻研究著作,全都表明了我国对隐喻现象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笔者以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概念隐喻的核心期刊为源数据,以主题词为检索项,对“概念隐喻”进行高级检索。根据检索结果,笔者将对近10年(2005-2015)概念隐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数据分析 根据检索,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共发表相关文献507篇,并且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基本呈逐年上升状态。如表1所示: 三、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进一步对内容分析发现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大致涉及三大主题: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3.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对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至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空间方面:有陈燕平(2011)关于“上、下”方位的概念隐喻对比的具体实证研究。江静(2006)认为方位隐喻与本体隐喻在汉语和中的体系较为相似,从中可以找到人类把抽象概念方位化和实体化的共同经验。经济社会方面:胡志清(2008)认为英汉财经报道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并可以分类。而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的差异。时间方面:邵军航、樊葳葳(2014)认为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及表达因的不同而不同。英美人主要是面向未来,中国人既面向未来,又面向过去。总的看,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与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和人类经验相关,因此要也要对这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相关,不同领域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结合语料库和文化、社会和人类经验进行综合考量。 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 朱建新(2009)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近年来,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与外语教学的联系逐步密切。词汇方面,刘启成(2011)认为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习得,为词汇习得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陈海燕、汪立荣(2013)认为在EFL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

政治演讲概念隐喻

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s played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1)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Speeches; 2)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Lakoff and Johnson’s great work Metaphors We Live By;3)Take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and relevant functions in his Political Speech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metaphors in political speeches systematically and reveal how metaphors work in the political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this research can help people know the American politics and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 Political Speeches; Conceptual Metaphors; Application 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概念隐喻在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指出概念隐喻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1)简要介绍概念隐喻与政治演讲之间的关系;2)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阐述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3)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作为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其演讲的辅助作用.本文试图对所选语料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特殊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隐喻,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 关键词:政治演讲;概念隐喻;应用

#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习语与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人人都有伤心动怒的时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情感比较抽象,我们在表达时往往借助于其它具体的手段。例如,在表达生气时,人们除了直接说“I am angry”外,还可以运用“do a slow burn”“blow one’s top”等隐喻形式。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它常常根据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下面就对表“愤怒”的英语习语进行分析。 (一)“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根据Lakoff & K?vecses 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这一核心隐喻又可分为将“热”使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类。在英语中,当中心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液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Anger is the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这一中心概念隐喻,与此概念隐喻相关的英语习语有: (1)He gets very hot under the collar if people disagree with him. 别人要是和他有分歧,他就很生气。① (2)Dad gets all hot and bothered if someone parks in his parking space. 如果有人把车停在爸爸的车位上,他就变得焦躁不安。 (3)I tried to be patient with her, but she was so irritating in that meeting. I just lost my cool. 我对他尽量忍耐,可是在那次会上她实在太恼人了,我不禁心头起火。 在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中,“热”是源域,“愤怒”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是以隐喻概念或实体性对应为基础的。人们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愤怒”。 其次,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在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有: (4)It makes me do a slow burn when it takes longer to check out at the grocery store than it took to shop. 在小杂货店交钱花的时间比购物花的时间都要长,让我渐渐有些生气。 (5)The bishop was breathing fire over the press release. 主教对几天前的新闻发布恼火万方。(6)It was only a suggestion, Rob. There is no need to blow a fuse. 这只不过是个建议而已,犯不上大发雷霆。 上文(4)、(5)、(6)中的三个习语的语义都是“愤怒”,这里是用源域“fire”来理解目标域“anger”,即“anger”的语义产生来源于“fire”的概念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使用于液体时的情形。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躯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于液体时,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The body is a container for the emotions)结合便产生了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此时,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就有: (7)When I saw the rude way she talked to him it made my blood boil. 我看到她对他说话时的那种粗野态度,不禁火冒三丈。 (8)Public anger reached boiling point when troops were called in to control protesters. 当军警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认知,语言学,角度,其他论文文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 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2010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3 2010总第245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245 [收稿日期]2010-01-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改项目(301070031434) [作者简介]王晶芝(196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忠( 1949-),男,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言理论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王晶芝1,2,杨 忠1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之后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对语篇这一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3-0099-04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界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话题。隐喻因与日常话语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而吸引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注意,学界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范畴涉及隐喻的许多方面,如隐喻的本质、隐喻的形式特征、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功能以及隐喻的工作机制等等。在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语言研究者应对现代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一、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人们发现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因为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此外,在语篇层面上,一些学者注意到了隐喻的语篇认知作用问题,如格特利和束定芳等,但他们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隐喻在宏观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什 么?如果能够揭示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就能更有力地验证人类思维是否真正隐喻化,弄清隐喻化的程度以及隐喻化的方式等。”[1]虽然隐喻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其中反映隐喻实质的基本理论只有三个,其他均为这三个理论的演变。这三种理论分别是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隐喻中的替代,严格地说,指将一个事物直接替代另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用不同词语来表达这种替代关系[2]。“替代论”认为,在生成隐喻的时候,喻体被用来替代本体,本体是真正的内涵,喻体用来使语言更具吸 引力。在“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也许这个故事一晚便会蒸发)这个隐喻中,“蒸发”被用来替代“消失”、“无影无踪”等实质性的词语。“替代论”的本质是隐喻不能直接表达意义。因此,“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是间接地指代“消失”,因为无论从 逻辑上还是从措辞上看,人们都不能把“故事”和“蒸发”并列起来。“比较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在于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有相似之处,比喻的意义就在于那一组在语境中被确定的相似点。比如“人是狐狸”这个隐喻的意义是:人和狐狸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比较论”认为,隐喻的根本就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就是设法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 似点上来。“互动论”是里查兹(Richards )于1936年在他完成的《修辞哲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所谓“互动”,是指

动词中的概念隐喻

论动作型动词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机制 葛建民赵芳芳 (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613712) 【作者简介】葛建民(1962.3--)男,河北省高阳县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赵芳芳(1982.9--)女,河南省济源市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摘要 动作型动词是描述人类基本行为动作的核心动词,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具有广泛性:包括单字动词和短语动词的多种隐喻用法。单字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是由该动词与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的非常规搭配所造成的语义冲突形成的。由动作型动词和介词或副词等小品词组成的短语动词的隐喻性是由动词或小品词的隐喻意义构建的或由两者共同构建的。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所体现的概念隐喻投射类型,即从表人类基本行为活动域向人类抽象思维活动域及客观事物活动域的隐喻映射进一步验证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和隐喻的体验动因本质。关键词:动作型动词;语义冲突;隐喻性;体验动因 Abstract Motion verbs are core verbs that express the most basic behaviors of human beings. Motion verbs have universal metaphoric meanings which includes the metaphoric usages of single verbs and phrasal verbs. The metaphoric meanings of sigle verbs are formed by the semantic conflicts of the irregular collocations between verbs and nouns. While those of phrasal verbs are formed b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verbs or/and particl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ypes of motion verbs further verify the theories that human thoughts are metaphoric and body-embediment is the motivation of metaphors. Key words: motion verbs; semantic conflict; metaphoric; embediment motivation 一、引言 Lakoff &Johnson 在其合作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中指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类的思维具有隐喻性。人类常常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已知经验域和未知经验域及两者之间的映射具有系统性。这种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概念范畴性和不同概念域之间系统的隐喻性映射关系的理论就是概念隐喻理论。1999年Lakoff & Johnson又合作出版了"Philosophy in the Flesh", 书中提出了“体验哲学”理论。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揭示了概念隐喻产生的来源和发展机制,概念隐喻的核心直接来源于我们的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 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 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 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 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 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 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 隐喻可以视为一种改变观察世界万物的模式”。波普尔(Karl Popper)指出人类根据某些“内在先天的预期”隐喻地映射现实,并通过试误筛选(trial-and-error elimination)获取外界知识。利科提出分裂指涉“悬搁”论,强调隐喻是“指谓”与“命名”相争的产物,认为与“情感”、“想像”结下不解之缘的隐喻同时具有间接指涉现实、“内化”(interiorize)思想和重新描述世界的功能,隐喻的意义即在于否认“意义”(sense)与“表达”(representation)之间的固有划分而突破旧有范畴、建立新的逻辑联系。奎因指出“隐喻的要义即通过类比方式创造性地向外扩展”。对隐喻认知机制与原理成系统的有效的研究是由两个美国人共同完成的。1980年,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标志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作著成的《我们赖以生存了隐喻》。在书中,他们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一面世,就引起了世人强烈关注,也在隐喻研究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变革。二、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隐喻,文化,第三章,概念,理论,隐喻,文化,第三章,概念,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

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

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 作者:黄华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20 刊名: 外语与外语教学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2001(6) 被引用次数:31次 参考文献(6条) 1.王小波驴和人的新寓言 1997 2.Turner M The Literary Mind - The Origins of Thought and Language 1996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170146.html,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3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170146.html,koff G;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 1980 5.Fauconnier G;d Turner, M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1998(02) 6.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汪少华.樊欣.WANG Shao-hua.FAN Xin概念隐喻、概念整合与语篇连贯——以一则商业报道为例[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9(4) 2.王勤玲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5(1) 3.苏晓军.张爱玲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期刊论文]-外国语2001(3) 4.王懿.WANG Yi概念整合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解释力[期刊论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 5.黄华.HUANG Hua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 引证文献(31条) 1.刘海迪浅析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阐释[期刊论文]-沈阳大学学报 2011(3) 2.祝敏.席建国国内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十年(2000-2010)述评[期刊论文]-理论月刊 2011(11) 3.彭姿从认知视角分析春晚小品《策划》的言语幽默[期刊论文]-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4) 4.刘宗开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英语新闻语篇教学的切入点分析[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0) 5.莫国辉.何斌概念整合理论对动物寓言的阐释[期刊论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 6.熊乐概念整合理论对"idea"在英语习语中的隐喻阐释[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0(26) 7.黄琪概念整合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初探[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11) 8.左广明隐喻机制认知解释的反思[期刊论文]-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1) 9.何斌.莫国辉.赖洁.张爱玲2000-2009十年中国学者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研究的综述——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刊载的核心期刊论文为视角[期刊论文]-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6) 10.潘筱概念合成理论对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言语幽默的解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9(49) 11.耿协萍隐喻镜头下的股市语言——隐喻在股市语言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12.李慧艳论概念隐喻、整合理论与隐喻推理[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12) 13.林俐.王海燕探求概念整合中的认知连接链[期刊论文]-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4) 14.许群爱.康灿辉概念整合理论对《围城》中新奇隐喻的阐释[期刊论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