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1~3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

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

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

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

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

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

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

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

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

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

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那么,如何有效和顺利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

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根据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

析,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甚至对立的同一。这意味着,没有众多的存

在着种种差异的国家,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没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

类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这意味着,在人类命运

共同体业已形成、人类整体利益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不能眼里只有自我的特殊利益而无视人类

的共同利益,不能以自身特殊利益来损害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强权国

家私利膨胀,常常以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或理由指手画脚,任性妄为,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

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这实际上也是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上化、绝对化的强权主义的做法。

(摘编自邱耕田《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先有客观现实后有主观认识,先有实践后有意识。

B.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在此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认识。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

的内容。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这里的利益指人类整体利益而不是某

国的利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指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实践和意识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B.文章从人类实践活动全球化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顺序逐层分析,论证过程严谨。

D.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构建,正是对共同利益生成和发展的一种确认和反映。

B.要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有必要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

C.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形成,因此我们要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D.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国家,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旅游成为春节的主题词。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 3.8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再创新高。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举家出游成主

流,周边休闲成新潮,旅游体验受关注。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

的第一动机。

我国出境游群体每年持续壮大,每年向全球输出上亿人次出境游客,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

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中国旅游消费在2016年增长了12%,中国游客境外旅行人次在2016年增长了6%。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逾五分之一源自中国游客,排第

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仅占中国游客的一半。香港投资银行里昂证券预测,到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2月28日)材料二:

近日,国家旅游局将北京等18个城市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中江苏有7市榜上有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江苏也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

多的省份。2014年是“美好江苏欢乐游”三年市场推广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省旅游局将以拓展国

内中远程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为重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

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

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

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宜游城市”。为了给游客提

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扬州将建设数字3D景区,实现在线游览。目前已基本完成瘦西湖、

个园和东关街3D模型建设。其次是建设旅游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

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

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

(摘编自《商务·旅游》2014年1期)

材料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

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

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旅游专家魏小安表示,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全国各个城市已经组建了100多个文旅集团。“力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年初,全国各类文旅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10家。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

50.7%。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15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居民在春节假日出游正成为时尚,从2013年至2018年的春节旅游市场来看,出游人数呈现

出逐年递增的特点。

B.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境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境游总消

费额最高的国家。

C.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已远超美国。到2021年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D.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要和文化深度融合。因此,国内各个旅游景点

都要大力修建亭台楼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数量分布和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全省旅游

开发等来看,江苏省旅游工作做得很出色。

B.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城市是否有符合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游客选择旅

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内容。

C. 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综合性大产业。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

游的占比要高得多。

D. 利用“文化牌”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融合成已为现实发展方向。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怎样更有针对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水月①

吴浊流

雨已停了,可是院子里还是一片泥泞,那无叶的苦梀树被寒风刮得瑟瑟作响,每晨很早就辘辘

响着的牛车也在雨中歇了。邻居好像都没起来,柔弱的冬阳静静地照着。

被烟熏得黑黑的小屋里,太太抱着婴孩,仍然打着鼾。旁边像西瓜大的头,一颗一颗排着好几

个,仁吉瞪着眼睛看着妻子的睡相,干枯的头发蓬松着,脸上的汗毛长长的,想必好久没有修容了

吧,他借着暗淡的阳光,看到老婆的脸,不觉着一惊。瘦削的脸孔,颧骨高耸,脸色青黄,眼角皱

纹重重,越看越怕,越看越觉得她老。她才三十岁呀!但脸容却像五十岁了。她这么辛苦,一定恨

我这个无能的丈夫吧。但她从不抱怒,只是每早四点就起来烧饭,照顾孩子,喂猪、鸡、鸭,然后

下田做工。所以,白天和仁吉很少见面。

在农场里,她让七岁的女儿照顾婴儿,婴儿一饿就大哭,哭声灌入她的耳朵,但不等到休憩的

时间,是不能抽身去看他的。只要稍停一下,监工就会破口大骂。她只好默默地举起锄头继续工作。

她人在田里,心总是牵挂着家中,五岁的阿清和三岁的阿木,不知会不会和邻居家的那个力气大的

坏家伙打架。若是打起来,一定……似乎耳边有人啼哭着叫她,她不知不觉地停手细听,就在这发

愣的一会儿,忽然有人大骂:

“混蛋!像你这样干,还值五毛钱吗?半做半歇,明天别来了。”

她听到监工的叫骂,只好拼力挥锄头,一会儿她的阿清阿木的幻影又映入脑海来。早晨来时,

火柴忘在桌上了,要是他俩拿来玩,就不堪设想了……

她不安的心情从在学校的长男愁起,直到树下的婴儿。直到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才挨到休息

时间,她拖着重重的双脚走到树下,那哭得眼晴浮肿的婴儿见到母亲,更哭得凄惨来了。她拉开衣

襟把乳头塞进婴儿的小嘴里,婴儿“唔唔”几声,吸得潍滋作响。在对面的树荫下,女工们和监工

正悠然地唱着山歌。

片刻之后,大家又得继续做工,直到太阳落山,才疲倦地背婴儿回家。烧饭、喂猪,照顾鸡鸭,

饭后她还要编大甲帽,大概每夜总要织到十一二点才能体息。所以在白天她很少有时间和丈夫见面。今朝不知什么缘故,她睡得这样酣,所以仁吉看到就深深地反省了。

起初,太太愈对他亲切,愈勤劳,他便越内疚,越感到自己无能。但日子一久便习以为常了。

此刻,看到太太那消瘦疲倦的累相,忽然想到了从前的抱负。结婚时,他想:“太太,不用愁,忍

耐一时我就可以出头。”他话不但是安慰她,也可以是安慰自己,可是岁月如流,理想被现实压得

无影无踪。当初,他的怀抱算来真也不小。不是大政治家就是大实业家,或是学者。凡事都非冠以

“大”字不可。纵使途中有危岩绝壑,并不能阻挠他的壮志,他甚至以太太的理想丈夫自居,有朝

一日飞黄腾达,至少也要雇一两个仆妇来何候她。

他当年进农场做雇员,不过是暂时之计,他时常想起西方格言“满足的猪不如不满足的人,满

足的人不如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来鼓励自己,他自信蛟龙不是池中之物。他作为中学的高才生,执

笔可以一挥而就,说话可以滔滔雄辩,不甘在乡里埋没,有机会也想去日本东京留学,虽然无钱,

也打算苦学。他的环境虽然不好,但野心却像春草一样烧了复生。可是心愿毕竟还是心愿,关于学

费知何筹措,家属如何生活,都没有详细考虑过,只是幻想着自我陶醉。可是现在看到太太那瘦弱

不堪的面孔,不得不自我反省,终于归咎于早婚阻其壮志。事实上现在离开这个忠实的太太他能否

生存都成问题。可是他依然自命不凡,野心时常像泉水般涌出。忙时沉寂,闲时又心潮起伏,最后

想到他已是五个孩子的爸爸,仅靠夫妻的工资糊口,并无其他收入。事实上他又不能离开这份差事,

不知不觉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间他虽然对“会社”做过不少贡献,但“会社”从没有改善过他的待

遇。而那些日本同事,同是中学毕业,资历不如自己,却没有一个不升为科长、主任了。日本人的

薪水比台湾人高,又加上六成的津贴,有宿舍,有余钱可供储蓄,制糖会社年年赚钱,只是对台湾

人这样刻薄。想到这里,他怒火冲天,一瞬间凌云壮志,猛然复起,热泪奔流,竟毫不顾忌地向太

太嚷:

“兰英,兰英,我要去东京!”

太太从梦中惊醒,目瞪口呆,凝视着丈夫,两手按住胸前,期期艾艾地说:

“我的先生,你的美梦还没醒吗?你想,坚儿马上就要上中学,你还梦想去东京留学,你想你

的孩子,你自己的学费……”

她不知不觉地泪珠直流。

仁吉也不敢再自讨没趣,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而已。可是他少年时代的理想,他憧憬的世界,

他的美丽的梦,纵然再过二十年,还是那样美丽地荡漾在心头。

啊!像初恋的美梦,甜蜜而艳丽。

藕虽断而丝连,啊!仍然像热恋一样的心情,永远不会忘掉,他的梦想像水里的月亮一样,圆

了又缺,缺了又圆。

发表于1936年

(有删改)【注】①小说反映了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社会现实。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写院子“泥泞”,寒风劲吹,冬阳柔弱,小屋漆黑,交代主人公居住条件简陋,为

全文奠定了感伤、压抑的基调。

B. 把女工们和监工悠然地唱山歌的情景与仁吉妻子给孩子喂奶时的情景作对比,目的是突出后

者生活的艰辛与痛苦。

C. 小说以仁吉的视角来描写妻子苍老疲倦的外貌,既引出了下文对他们的生活状态的叙写,又

丰富了妻子的人物形象。

D. 妻子的几句话就让壮志凌云的仁吉回到了现实,仁吉深感自己自命不凡、不负责任,愧对了

任劳任怨的妻子。

8. 本文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请概括插叙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6分)

9. 请探究小说以“水月”为题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

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

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

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

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

“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

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

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

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

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

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

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

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

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

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

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

和董传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④。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⑤新湿字如鸦⑥。

【注】①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即将赴汴京春试。②瓠叶:

化用《诗经·小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亨”同“烹”)的典故,言其宴席上菜肴粗陋、

简约。③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正是举子应试的时间,后因称参加科

举考试为“踏槐花”。④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

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⑤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⑥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本应写作“生涯裹粗缯大布”,词人颠倒词序增强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清贫是董传

的生活常态。

B.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说明董传志向远大,不甘心过这粗茶淡饭的贫苦日子,决心通过科举考

试出人头地。

C. 颈联中“寻春马”“择婿车”两个典故,暗含苏轼对董传讽劝,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华迷乱了心智。

D. 诗歌刻画了董传形象,他虽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不住乐观向上

的精神风骨。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子认为为人处世要每天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做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行为方面去分析,动物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但动物为什么又要

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对此,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

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而有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美国科学家则认为,游戏其实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

直接的效果反馈。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因而对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来说,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创造性、想像

力、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动物的游戏行为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

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其天性的表现就是“自我娱乐”,正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B.正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其天性的表现是“自我娱乐”。

C.而“自我娱乐”正是其天性的表现,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D.正像“自我娱乐”是其天性的表现一样,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也是动物的天性。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游戏为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巧妙地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天赋、

技能结合起来。

B.游戏给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把它们自身各种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结合起来。

C.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用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

妙地结合起来。

D.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巧妙地结合起来。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触目皆是莫衷一是休戚相关多姿多彩

B. 比比皆是莫衷一是息息相关丰富多彩

C. 触目皆是述而不作息息相关多姿多彩

D. 比比皆是述而不作休戚相关丰富多彩

20.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作为您的高足,有幸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敬谢不

敏。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

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定当鼎力相助!

21.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

的禁令。

(1)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2分)

(2)将上面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可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3分)

四、写作(60分)

22.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生如书,一页页被翻过。

有人说,要经常回头翻翻,这样你会懂得更多,这代表一种反思与成熟,不忘过往方可更进一

步。

也有人说,人要向前看,少翻过去的旧账,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超越。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2.B

3.C

4. D

5. C

6. 新特点:①假日旅游出境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②智慧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③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建议:①做好假日游。出境游的配套服务工作,提供符

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给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②推出更多经典旅游景区,开发更多

精品旅游线路,并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等;③打好"文化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7. D

8. (1)插叙妻子每天的操劳,引出他对自己梦想破灭的回忆。(2)插叙他毕业后的经历,交代了

在台湾中日员工不平等的现实和仁吉一家生活窘迫的原因,引出仁吉发泄痛苦的情节。使行文富于

变化,突出主题。

9. (1)“水月”象征了仁吉一直难以忘怀的梦想;“水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象征了仁吉的

梦想屡次被现实击碎,又不断燃起的煎熬过程。

(2)“水月”暗示了主旨:梦想的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日统治期间台胞受压榨、受歧视的悲惨命

运,表达了作者对日本政府的不满。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B 11.B 12.C

13.(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14. C 15. ①对董传生活贫困、久滞不仕的关切与同情。“粗增大布裹生涯”、“囊空不办寻春

马”均言其清贫苦寒。②对董传饱读诗书、乐观向上的非凡气度的肯定与赞许。“腹有诗书气自华”言其不同寻常的精神风骨。③对董传积极进取、金榜题名的鼓励与祝福。“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

新湿字如鸡”是对董传给予的鼓励,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扬眉吐气。

16.(1)为人谋而不忠乎 (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 传不习乎 (4) 奈何取之尽锱铢

(5) 用之如泥沙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C 18. D 19. B

20.(1)将垂念更改为常念(感念)

(2)将高足更改为弟子(学生或门生)

(3)将敬谢不敏更改为感激在心

(4)将斧正更改为指正

(5)将鼎力相助更改为大力相助(全力以赴)

21.(1)不允许(2分)

(2)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3分)

四、写作

范文:

卸下行囊,轻松上阵

人生就如登山,背负的太多就难以登上高峰,只有适时地卸下行囊,才能轻松地赶路,爬得更高。

用“放”的态度看待人生,你会发现可以把事情看得更清楚。在你心灵疲惫的今天,选择放下

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只有放下才能让心灵净化,才能轻装上阵,轻松地赶路。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

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

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年轻人一愣,

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袋子里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

地位、权力、财富、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

道放下,以至于身心俱疲。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拥有得太多有时并非是好事,拥有得太多,顾虑也就多了,

包袱也就沉了,其实有些东西早该丢弃,拖着只会成为自己的累赘,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懂得放

下。学会选择,懂得放下,你才能看清人生路上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收获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放下让心灵疲惫的一切,这样才能轻松地赶路。

传说有一种小虫,每遇一物便取来负于背上,越积越重,又不愿放下一些,终于被压趴在地上。

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重负,它爬起来继续前行,遇物又取之背负如故。它的目的是越过一堵

高墙,却因气力不支,坠地而死。

小虫什么都不舍得放下,只知道往身上堆积东西,以至于被重物压死。其实我们又何尝没有犯

过同样的错误呢?较之物类,人更是贪婪,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于幻美的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执著于人生的完美,想得到太多,背负的包裹也就沉重了,其实适当的放下何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只有懂得放弃该放弃的才能有更多精力去获得自己该得到的。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下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下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就如那只小虫一样,什么都不想放下,结果不但没有翻过高墙,还坠地而死,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要卸下沉重的行囊,轻松地上路。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懂得放下,才能拥有更多人生的精彩,才能轻松地一路走下去……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上海卷【含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上海卷【含答案】 试题精粹 06-14 0910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 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 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 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 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 一、背诵总篇目由64篇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课文不变。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三、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具体如下: 1、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 3.增:(1)《庄子》一则(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5)《湖心亭看雪》(6)《河中石兽》(7)《十五从军征》(8)《登幽州台歌》(9)《木兰辞》(10)《黄鹤楼》(崔颢)(11)《卖炭翁》(12)《满江红》(秋瑾)(13)《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初中50篇:《论语》12章、《孟子》3章、《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庄子》一则、《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木兰辞》、《黄鹤楼》(崔颢)、《卖炭翁》、《满江红》(秋瑾)、《南乡子》(神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019高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卷语文Ⅰ (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因为利益至上,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形形色色的力量______,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但是,这种______的局面毕竟不能长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______。 A.鸠占鹊巢鱼目混珠失衡B.占山为王鱼龙混杂失控 C.占山为王鱼目混珠失控D.鸠占鹊巢鱼龙混杂失衡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的戏曲在世界戏剧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有它自成一套的体系。但是中国戏曲的体系究竟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弄清了体系,才能发展戏曲。 ①这样讨论问题时才有所依据 ②到现在还没有人说出个所以然来 ③你说你继承了传统,他说你脱离了传统 ④我希望有人能迅速写出几本谈中国戏曲体系的书 ⑤是一个有几段台词的什么别的东西 ⑥否则你说你写的是一个戏曲剧本,他说不是 A.②③⑤④①⑥B.②④①⑥⑤③C.⑤②③④⑥①D.⑤④⑥③①② 3.一位老年妇人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3分)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B.①挽岳母②挽母③挽伯母 C.①挽母②挽伯母③挽岳母D.①挽伯母②挽母③挽岳母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ǒ)栩栩如生(xǔ) 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ī)兢兢业业(jíng) 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 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在苒(rǎn)心怀叵测(p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判方法。 B.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莺。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天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倒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明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原创)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外求光辉”。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 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

2011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5月23日,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与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 Go)的第一场比赛结束,“阿尔法狗”以四分之一子优势赢得首场胜利.除了围观和好奇,人类骨子里的不服输以及想要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厉害的求胜欲促成了这一挑战。面对人类棋手注定完败于人工智能的结局,人类要做好的准备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绝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接纳人工智能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必然,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其实,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就是低端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应当看到的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具竞争性,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 2016年3月15日,“阿尔法狗”最终以4比1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两个月之后,美国白宫就推动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由其主持和协调撰写了三个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欧盟、英国和日本等也相继发布了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报告。显然,中国应当参与到这种战略布局当中,这种布局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且也是赢得未来的利器。 尽管美国对人工智能的布局着眼于产业自动化和提升经济,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早就向各行各业全面渗透,春江水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医疗、制造业、交通、金融、生态环境监测、刑事司法调查等。人工智能并不是只会下棋,还会在不同的领域帮助人,甚至超过人。 然而,无论人工智能有多少个理由可能战胜人,它们首先是在人类为其布置和引导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并且它们始终无法获得人的理性分析能力、运用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具有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能力。缺少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所谓“人工智能战胜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此外,预见性或先见之明也是人类胜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人工智能的地方。凭借未雨绸缪的超前性,人工智能受控于人的装置早就在研发之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森·多夫曼研究团队已经研发了一个反馈系统,能够让人类操作者仅通过大脑信号就能实时纠正机器人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实也是人工智能的内容和应用,即实现控制人工智能的智能。 另一方面,由人掌控人工智能也意味着必须以人类社会的法律与伦理来制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是如此广泛和深远,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度和伦理。这意味着,如果不改进和创造新的法律和规范,就无法让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生活和生产,从而无法让人工智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针对人工智能制定新的法律、形成新的伦理规范,以避免人工智能陷人类于危险境地。 例如,人工智能驾驶的汽车上路,必须改变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汽车控制者必须是人而非电脑的道路交通公约。为此,美国于2016年2月改变了这一法律,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这也表明,此后一系列和各个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可能会改变现行的法律,或者需要制定新的法律。 与此相关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人和机器、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的伦理时,如何规范人工智能也提上议事日程。尽管阿西莫夫在1941年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后来发展为四定律,但对于今天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而言,这样的法则还是太简单。于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埃德蒙德·阿瓦达和索罕·迪索扎2016年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道德机器”的网站,试图解决人工智能应用的某些伦理问题,体现为三种情况:一是车辆直行,导致4只狗1只猫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乘客死亡?二是汽车直行,导致3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遵守交规行人死亡?三是汽车直行,导致5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4位乘客死亡?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俊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是因为猛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答案解析 1. B 2. C 3. D 【1 题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 项,“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错误,所谓“原物”根据第二段“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可见,是指画家在创作画作时的原始状态,而非艺术品有“真实”与“虚假”的区别; C 项,“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但并没有提到其原初状态“不可考”; D 项,“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于文无据,文章最后一段只说“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但并未提及这种生命比原初状态“更有价值”,而应该是另一种不同的价值。故选 B。 【2 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错误,应该是为了证明“实物”不能等同于“原物”,根据第二段“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可见,“原物”要探究其原始绘画形式、空间,而故宫博物馆的《早春图》已经不再具备这些,以实例来证明“实物”并非“原物”。 故选 C。 【3 题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D 项,“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可见,美术馆的布展方式也有其转化的意义,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 故选 D。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 C 5. B 6. ①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4 题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10图文转换(二)

专题十:图文转换(二) 清单二图文转换题常考题型 一.徽标类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意思。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 【例题】 (1)下面是广东省节能宣传月进入决赛的两幅徽标图,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结合微标的构图要素(除文字 部分外),写一段文字,向组委会阐述你的推选理由。要求内容完整,语意简明,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图一图二 【答案】 示例一:我推荐图一,理由如下:微标由飞翔的白鸽与绿色树叶构成,其中上边的树叶像一只伸出的 手掌,寓意伸出你我之手,共构节能、和谐的社会;图片简洁,寓意明确 示例二:我推荐图二,理由如下:微标由牵手的人与“粤”“节”艺术汉字构成,整体图案以绿色为 主,寓意我们携起手来,为广东省节能奉献自己的力量,构建节能、和谐社会;图片直观,易于理解。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微标的构图要素(除文字部分外),写一段文 字,向组委会阐述你的推选理由”。做这类题目要注意:首先要宏观把握微标的外形特点和构图要素;注 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微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和分析;再明确 阐述推选的理由。本题要结合徽标的主题,即“广东省节能宣传月”,分析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并阐明 推荐理由。如要推荐图一,结合微标由飞翔的白鸽与绿色树叶构成的特征,分析上边的树叶像一只伸出的 手掌,寓意伸出你我之手,共构节能、和谐的社会;图片简洁,寓意明确。

如推荐图二,结合微标由牵手的人与“粤”“节”艺术汉字构成的特征,分析微标图案以绿色为主, 寓意我们携手为广东省节能奉献自己的力量;图片直观,易于理解。还要注意符合题目的表述和字数的要 求。 (2)下图分别是中国戏曲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的标识,请结合图片内容分析其构图元素的异同。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 示例:异:①中国戏曲大会:扇子、彩带、祥云等众多戏曲元素介入。②中国诗词大会:大海、初升 的明月、望月的诗人、卷轴等构成具有浓郁诗情的画面。同:①都有弯月形象等传统元素,意蕴悠长。② 有清晰的书法体汉字,内容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要求“结合图片 内容分析其构图元素的异同”,然后认真读图,看清图上都是哪些构图要素,与主题有怎样的关系、文字与 图案的融合度等,然后比较得出异同点,分点作答。 两幅图都用汉字揭示出主题,都有圆弧形的图样。中国戏曲大会标识是由祥云、彩带、扇子构成,而中国 诗词大会标识是用月牙、卷轴、祥云、大海和望月的人构成。这虽与大会的对应主题“戏曲”“诗词”密 切相关,但是都蕴含着浓浓的古典美和鲜明的画面感,给人美的享受。 二.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 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这类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说明漫画内容,即描述画面;二是归纳概括漫画寓意,包括概括主题、添加标题等。 【例题】 (1)下面是描绘一个过程的漫画,请你仔细阅读并展开联想,给这组漫画拟写标题并用一句话拟写寓意。

2020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8.04)课标版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枝柯.坎坷.苛.求百舸.争流 B.蠕.动儒.雅糯.米孺.子可教 C.渎.职赎.罪案牍.穷兵黩.武 D.寒暄.喧.闹萱.草煊.赫一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校勘杂糅撕打郑重其事 B.蕴藉梦魇杜撰潜移默化 C.桎梏坐阵寥廓器宇轩昂 D.隐晦贸然泥淖浮想联篇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了中国 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我国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启示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为党的增添新的活力。 ③无论是奥斯卡还是格莱美,还是金球奖,它们在奖项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上,都 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艺术准则。 A.领略机体固守B.领悟肌体固守 C.领略肌体恪守D.领悟机体恪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牙买加运动员鲍威尔在国际田联大奖赛意大利站上创造了9.74秒的新百米世界纪录,圈内人士对新世界纪录质疑,怀疑其服用兴奋剂的疑问不绝如缕 ....。 B.大腕云集、娱乐名人竞相亮相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没有我们的鼎力相助 ....,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也是不可能的,可没想到导演竟对我们如此冷漠。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 ....,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俪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 ....的感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和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B.油荒引发的节油比拼已在各种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 C.故宫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D.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 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 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 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 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 D.提醒引发适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 ....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 ....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二卷精校版

2018年全国二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遭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进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某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成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