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虚词“以”的用法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最新虚词“以”的用法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最新虚词“以”的用法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1?用作代词:

①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②指示代词,可译为“这”

2?用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②结构助词,“得” O③结构助词④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⑤音节助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可译为"而","乂"「而且"等, 或不译?

例:(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

2,表示承接「以"之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例:(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2),

3,表示U的,〃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U的,可译为“来用来"?

例:(1),敛费财以送其行.(2),

4,表示结果,"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至 "等?

例: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原因,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

例:(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分析^

1.形如“谓bai语+之"时,用作du代词。

如: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zhi之者。

③均之二策,宇许之以负秦曲。dao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询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 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圧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 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附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询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附”,“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W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 “强” “千里”“铿然有声”“乱

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 骨” “马”"石” “幺幺竹” 还原到名词的询面即可。

如: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 “众”,分别山前面的 “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

(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 “垄上”作为地点名 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 “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悄况 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至r 。

(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屮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 “鼓” “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 m “之” °翻译时没意义。

“以”字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儿种

一. 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前面的名词“爪牙”“筋

,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 ⑸形如“定语+之+名词”时, 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三、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四. 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六、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媼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七.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八、介词, 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1W。《曹刿论战》

九、连词, 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徳。《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白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十、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址,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卜一.连词,译为“以致” C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二、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虚词其的用法_ 练习题.1

其练习题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ī)表示疑问语气。 二、B(①他的②其中的③那④那⑤其中的⑥他,他们⑦我,自己⑧他, 他们) ⑨大概 三、 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3. 因为,由于——表原因 子无以鲁国骄士《周公诫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 汝不必以无侣悲《与妻书》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答案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答案

————————————————————————————————作者:————————————————————————————————日期:

二、解释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 ⑦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答案] 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来” 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 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⑥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⑦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2.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⑤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答案] ①通“呵”,“喝问”②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什么”③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哪里”④疑问副词,“为什么”⑤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3.乎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②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 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答案] ①介词,相当于“于”“对”,表示对象 ②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吧” ③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④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比”,表示比较 ⑤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4.乃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恒晋文之事》)( )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 [答案] ①副词,表承接,“才” ②副词,表转折,“竟、却” ③表示范围的限定,相当于“仅仅”“只” ④副词,表判断,相当于“就是”“原来是”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资料讲解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虚词“之”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总结之的用法,学习如何判断其用法意义,从而学以致用,更好了解之。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并判断“之”的用法 三、教学设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较为复杂多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要点。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为 其中的变化而困惑,头疼。基于这一情况,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学 习的实际情况,特设计此课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其中最常用的、也 是初中阶段重点的虚词的用法,让他们学会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复习课,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 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 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 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

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什么是虚词? 三、“之”的用法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有时可将所指代对象直接译出。 例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又数刀毙之。(它,代狼) 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二)指示代词: 相当与现代汉语的“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样)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代这件事)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于厅室之东北角。 故时有物外之趣。

文言虚词者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者”字的用法 《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 说明:“别”,区别、辨别;“别事”,辨明事物;“别事词”,是一种标志词,它标志着这句话是要说明此事物的某些特点。 另有一种解释是,“别事词”即指示代词。按照这种解释,“者”属于“特指代词”,它指代着它前面的事物。 现代释义: 者 一、“……的”。 “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短语”中的“的”。它可以把方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名物化,相当于“……的(人、事、物……)”“……的样子”(“……似的”)等等。这种情况下的“者”,一般称之为代词,也有人称之为助词。 1、“……的(人、事、物……)” ①前者、后者(前面的、后边的) 强者、老者(强的人、年老的人) 读者、胜者(阅读的人、取得胜利的人[一方])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学习的人)——《劝学》 ③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塞翁失马》 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复言…为质的人)——《触龙说赵太后》 ⑤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蔚然而深秀的地方)——《醉翁亭记》 2、“……的样子”(“……似的”)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苛政猛于虎》 3、“……的”,后置定语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长而窄的桃核)为之。——魏学洢《核舟记》 ③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烧死淹死的人马)甚众。——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村中少年好事者(爱生事的少年)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的。”,语气助词“的”,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这样的“者”,也会有指代的含义,但主要是表达语气。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庖丁解牛》 二、表提示、停顿 1、“者”放在主语后,在句中构成“者……也”结构,这是文言文中典型的判断句式。其中包括“一般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在一般判断句中,“者”起着提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史记·陈涉世家》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 '.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例析

“之”字用法判断例析 “之”字在古汉语中是最常见的一个多义词,它的判别方法例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只是介绍了它的一些用法缺少判别的标准,造成学生在判断上的失误而丢失了不应该丢失的分数,给考生的考试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1分之差而与高校无缘。在1995年的高考上海卷中虽然考过一次,仍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搜集整理了古汉语中的一些语句,总结了以下几例判别方法,以与各位同仁共享,由于资料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选例中有两个“之”字的,一般为加点的字,否则均指两个。 一、“之”字作动词,(一)意为“到……去”或“往”、“到” 构成这一要件的主要要素是: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之+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 例句:1、(陈涉)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史记·项藉列传·鸿门宴》) 3、吾欲之南海,则何如?(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分析:句1、“陈涉”(人名承前省略)+之+“垄上”地名。 句2、“项伯”+之+“沛公军”表示地点的名词。 句3、“吾”第一人称代词+之“南海”地名。 句4、正确的格式应为:“今之高爵显位”即:现在做高官处显位的人们(承前省略)+之+“所”表示地点的名词。 这一例特殊之处在于“所+之”构成了一个“所字结构的短语。 以上四句都属这种形式,判别时不仿用这种格式。 (二)意为“向”。例:然后驱而之善。(此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常见,因而没有过多搜集) 二、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于主谓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 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例句: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7、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韩愈《师说》) 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9、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11、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左传·隐公四年》) 分析:句5、6、8、9都作句中的分句,句7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句10作句中的宾语,句11作时间状语。 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之”字去掉,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就可断定这个“之”字在句中起到这个作用。 (二)结构助词“的”,这是最常见常用的意义和用法。 其结构是: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如:

虚词“之”的含义及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③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②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人》)译:有人使宋国国君听到了这件事。之:代指“穿井得人”这件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子将安之译:你将要到哪里去。

18个虚词的用法

18 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优.选)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 ①吾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③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之:我) ④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②小大之狱 ③渤海之尾 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⑤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甚矣,汝之不惠。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④何陋之有? ④宋何罪之有?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就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与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 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 ①范围副词——则、犹 ②时间副词——既、已、且 ③语气副词——其、何、遂 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 (1)兼词:诸、焉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 (3)复音虚词:于就是、无论等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就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就是属于假借。 (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 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就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就是顺承关系,就是较难分辨。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您(们)、您(们)的。它与“尔”就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3)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 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3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翻译: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翻译:厌恶(嫉妒)他的才能,不能任用他(七)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停止。

虚词其焉的意义和用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考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其”在文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常见用法是作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等。有时也可以作副词和连词等。现分类归纳如下: 一、作代词 “其”作代词时因其意义和用法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作一般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 “其”作代词时一般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或“他们”。例如: 1、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译为“他”,指李蟠。)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译为“他们”,指兰亭集会者。) 3、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译为“它”,指地动仪。)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译为“它们”,指古书。) 有时,“其”可以做句子的主语,例如: 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译为“它”,指鹏。) 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同上,译为“他”,指宋荣子。) 有时,在一定语境中,还可以作第一人称。例如: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为“我自己”,作者王安石自指。) 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同上,译为“我们”。) 3、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译为“我”) 4、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同上,译为“我”) (二)作定语 “其”后如果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则多为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或其复数。例如: 1、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译为“他的”指项庄的。) 2、群臣惊愕,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译为“他们的”指群臣的。) 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译为“它的”指北冥之鱼。) 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它们的”,指粮食耕种的。) 有时,可以作第一人称领属性定语。例如: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译为“我的”陶渊明自指。) 2、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译为“我们的,自己的”,晋文公自指。)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为“自己的”) (三)作指示代词 (1)近指的,译为“这”“这里”等。例如: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译为“这”,指“慧褒始舍于其址”这件事)(2)远指的,译为“那”“那里”“那些”等。例如: 1、其声呜呜然。(《赤壁赋》译为“那”,指箫。) 2、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译为“那些”) (3)指其中的,译为“其中的”。例如: 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一)用在主谓之间,表商量、希望、期望等语气,可译为“还是”“一定”等。例如: 1、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译为“还是”)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译为“一定”) (二)副词,一般用在句首,表测度,可译为“大概”“也许”“恐怕”等。例如: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10个)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