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本科)[1]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本科)[1]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本科)[1]

行政管理学案例

案例1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民一直采用收割完玉米后就地放火焚烧的传统方式处理玉米秸秆,这不但严重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的科学做法。但是,河北省成安县的做法却引起了农民的反弹。

2007年秋收前,河北省成安县漳河店镇朱庄村年逾70岁的张振岭老汉一直在发愁,到底能不能收自家地里的玉米。原因是9月24日,由于张老汉以先割倒的方式收玉米时没有县里发的《秸秆放倒证》,就遭到镇政府负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人员的打骂。当地派出所到场后以“双方没有受伤”为由未作处理。

张老汉的女儿到漳河店镇政府质问父亲被打一事时,镇委书记公开说:“如果你私自放倒(指秸秆)没有放倒证,派出所查后进行处罚,这是上面的规定。”

这个“上面的规定”是指成安县委(2007)18号文件,即“县委县政府关于秋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确需放倒、撂倒玉米秸秆的农户,需持有成安县秸秆还田和禁烧指挥部统一印制的《秸秆放倒证》,并做到当天放倒,当天清运。否则,按影响农机统一作业论处”。

9月28日上午,张老汉指着自己3亩多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告诉记者,我们自古都是先割倒秸秆再掰下玉米,如果不放倒,站在玉米地中掰又扎又热又累,现在突然冒出个放倒证,没有证就打人。张老汉特别委屈地说,我根本不可能烧的,割下的秸秆我还要留着自己喂牛呢,难道县政府还管我们农民是站着掰玉米还是割倒秸秆掰玉米吗?

朱庄村的一些村民透露,绝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办《秸秆放倒证》,也不知道去哪里办,他们还是采取传统的先割倒再掰下玉米的收割方式,只是远远地看到镇政府“禁烧”人员来了就跑。

成安县委18号文件规定:“我县邯大线等7条主要公路沿线两侧各延伸1公里,为我县玉米秸秆还田示范区,必须实行秸秆直接还田”。张老汉的4亩玉米地距邯大线400多米,正好在示范区以内,按文件规定秸秆是不能拿走自用的,只能“直接还田”。

(本案例根据《法制日报》2007年10月30日的相关报道整理而成)

请根据上述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根据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法原理,分析成安县的做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你认为,围绕秸秆处理这一事务,哪些是政府应该管的,哪些是不应该管的,政府应该如何处置?

案例2

禁“柴”的迷惑

有一件事,让各方人士奔走呼号,厂商、官员、学者数百篇文章前赴后继,声如响雷。这件事就是:禁止柴油车进城。

1998年起,兰州、乌鲁木齐、海口、厦门、济南等城市,以地方规章或立法方式,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不再给柴油车发牌照,理由集中在一点:环保。今年起,北京城八

区不再新增柴油车,给“禁柴”问题又紧了一道螺丝扣,谁都明白,北京的示范作用有多么厉害。

国外主要汽车公司的驻华代表也坐不住了,开始多方游说:柴油车决不是落后技术,千万不能一刀杀死。

柴油车环保优于汽油车

柴油汽车能不能进城市,关键在于——柴油车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对这一问题,国内外汽车厂商、学术界的答复高度一致:柴油车和汽油车排放方面各有短长,但总体上柴油车优于汽油车。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排放柴油车优势明显,氮氧化物大体相当,二氧化碳排放,柴油车远远低于汽油车,是降低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欧盟和美国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PNGV)都认为,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的承诺,将主要依靠柴油车技术。

为何我国一些柴油车噪音震耳欲聋、黑烟滚滚?这是因为,我国汽车工业以汽油车起步,柴油车局限于重型货车、农用车及固定车,除少数厂家外,技术长时间在低水平徘徊。“重汽轻柴”,柴油车的落后技术,不能保证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启动或加速产生的碳粒子排放成为令人生厌的黑尾巴,让柴油车蒙羞含垢。

发达国家柴油车技术一直在发展升级,目前涡轮增压、中冷、直喷等技术的应用,柴油机已能确保达到欧洲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欧2、欧3法规,甚至满足欧4的标准。同时,柴油车滤烟器等机外净化技术,更确保柴油机具有优越的环保特性。德国大众公司称:现代柴油机具有最洁净的内燃机。由于柴油机出色的动力性能和环保效果,再加上比汽油经济,近6年来,世界范围内柴油车呈快速发展态势,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重,年平均上涨4个百分点。总重3.5吨以上的车辆中,柴油车点绝大多数。在欧洲,柴油车占轿车总数的近三成,并将继续上升,90%以上的出租车是柴油车,西班牙去年的柴油车销量更是超过汽油车。美国由于汽油价格低廉,没有大规模发展柴油车,但90%的商务车也是柴油车,福特公司生产的全顺商务车,在欧洲销量占据同类车首位。

可以说,柴油车绝对数量和比重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柴油机技术水平提升迅速,陆续引进了福特、康明斯、斯太尔、依维柯等公司的先进技术,主要柴油机厂商已有数十种型号的产品,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环保认证,达到欧1水平,少数达到欧2水平。江玲全顺、南京依维柯,再也没有黑尾巴的困扰,排放完全符合国标。

柴油车油耗低且经济

柴油车不仅环保性能优越,而且油耗低、功率大,远比汽油车经济。功率相同的发动机,柴油机比汽油机节省燃料近1/3,加上价格因素,能节省一半成本。德、美等国开发的百公里3升油耗的“路波”(LUPO)等新一代轿车,无一例外都是柴油车。德国大众公司的工程师称:如果采用汽油机,百公里3升油耗不可想象。此外,汽油机受功率限制,历来在大功率领域无法匹敌柴油机。自重大、负荷重的货运、城市公交车,柴油机是当然的首选。

80年代以来,发展柴油轻型车,重型车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江铃、跃进和庆铃等轻型车基地已经形成,其发动机和整车制造水平开始与国际水平接近。然而,具有当代柴油机技术水准的全顺、依维柯等,在排放更严格的欧洲可以畅行无阻,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却面临红牌出场的尴尬境地。

禁止柴油车进城将打击柴油车生产

符合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进不了城,必然打击厂商生产者和研发的积极性,会阻断我国柴油车技术与国际同步的进程,使我国汽车工业在下一轮发展中落后更多,对汽车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储备极为不利。一家正准备在中国推出柴油轿车的跨国公司,得知北京也颁布禁令后深感失望。近段时期,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供应趋紧,限制柴油车发展将导致燃油

结构失衡,加大本已紧张的汽油供应压力,对国家能源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那些颁布禁令的城市,很快将面临诸多窘境。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工地,需要大功率柴油车担当重任;城市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更是离不开柴油机车,汽油车功率小、成本高无能为力,倘若依仗燃汽车,由于运力小,车辆总数翻番也难以应付。

近年来,大运量、带空调的大型公交车,被很多大城市青睐,然而,它们无一例外需要大功率柴油充任。如果禁令不解除,这些城市将无车可换。如勉强以汽油车替代,小马位大车,将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更没法讲究尾气排放了。

禁止柴油车进城引来各方反对

有人认为:“禁柴”是因噎废食。柴油车一律被当作环保的对立面,不问青红皂白,统统赶出城外。无视柴油技术的发展,无视国内高水平柴油车的存在,这些城市是因噎废食。“倒脏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

也有人认为:“禁柴”不该一刀切。“禁柴”最大的动因,可能在于城市环保上的急功近利,不惜牺牲节能、安全,以追求所谓的环保效果。“禁柴”城市可能各有自己的特定理由,但在实现环保目标的途径上,都走上了看似抄近、实则背道而驰的歧途。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2000年9月29日,作者汪祥荣)

讨论题:

请根据案例材料,结合政府职能的有关原理,谈谈政府在“禁柴”问题上该如何做?

案例3 江苏泗阳县万人公选“最差”公务员

一、小县城——敢为天下先

素有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洋河大曲的产地江苏省泗阳县曾因汉墓发掘的考古价值而名声大振,今年初,又因在国内首次公选最差政府官员,再次声名远播。

江苏泗阳县隶属于1996年新设立的地级市宿迁市,距离省会城市南京有180公里。全县总面积1832平方公里,拥有25个乡镇,是一个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的贫穷农业县。即使在泗阳县城也看不到高楼林立的街面和宽阔笔直的大道,几乎看不到出租车,满街跑的人力三轮车也鲜少有人坐;街上行人无几,商场冷清,一派寂寥,嗅不出一点现代气息。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地方,却“敢为天下先”地举行了一次“不低于八级地震”的特殊的行风评议活动。

2003年元月6日上午,在位于泗阳县城中心的泗阳影剧院,召开了一个有近4000名政府人员参加的大会,并用电视向20个乡镇进行现场直播。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四套班子的领导全部出席。如此隆重的大会,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公布2002年泗阳县评议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结果。

这次被媒体称为万人公选“人民不满意的执法单位”和“人民不满意的执法官员”的活动,在泗阳县被称为“经济软环境建设与管理行风评议活动”。这样的活动泗阳县近年来每年要进行两次。

此次评议活动从2002年11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全县执法和经济、价格管理等19个部门和下属的118个科队所,以及这些部门1103名执法人员是重点评议对象。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只评议各个政府部门,这次把执法人员个人也列为了评议对象。

此次评选收回的评议票数达8000余份,其中“高票当选”为最差的政府部门有两个,最差的政府官员9名。两个政府部门是哪个部门?9名官员是谁?谜底一直没公开。后据

此次活动组织者之一、泗阳县监察局王业刚副局长接受某记者专访时才透露,被评为最差的两个政府部门,一个是县城建局城建管理监察大队,另一个是县地税局王集分局;人民最不满意的9名政府官员有县公安局、县交巡警队等的工作人员。

此次评选还评出好的和处于中间的部门和个人,其中人民最满意的单位有5个,分别是县国税局众兴管理分局、县供电局裴圩供电所、县工商局王集分局、县交巡警二中队、县公安局八集派出所;人民最满意的政府人员共17名。处于中间、不满意率较低的政府人员有10人。

行风评议结果出来后,对评为人民满意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泗阳县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对最差的单位在元月6日的大会上通报批评,对单位领导由上级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做出书面检讨;被评为最不满意的9名工作人员则要待岗半年,减薪九成,写出书面“整改措施”,接受监察的处罚,学习期满后由纪检和各单位跟踪考查后再工作。另外处于末位的10人则通报批评,要求他们提出整改意见,写出检讨。

然而,最好和最差政府部门、官员到底是多少票当选的,泗阳县有关部门始终没有向公众提供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用泗阳当地民众的话来说,此次评选“掀起的风浪不亚于十二级台风,引起的震动不低于八级地震”,也“震”出了各方的不同心声。

二、组织者——阳光操作,可怜天下“父母心”

泗阳县监察局内有一个“软建办”——全称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与管理办公室”,隶属监察局,是宿迁市的独创。据“软建办”主任,同时也是该县监察局副局长王业刚介绍,“软建办”的工作职责是受理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投诉,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等。

王业刚副局长是名资深中共监察官员,这次震动内地的“行风评议”就由他领头具体指挥操作。据介绍,身为地方父母官的泗阳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整天都在琢磨,怎样改变泗阳县的投资环境?偏偏泗阳县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等“硬件”相对较弱。于是想在“软环境”方面做文章。正如王业刚所说:“穷则思变!苏北硬件条件先天不足,要加快发展,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

开展行风评议,就是泗阳领导们找到的一个重要的“开展经济软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的手段,希望借此加强执法部门与经济、价格管理部门的行风建设。泗阳干部理解“软环境”好与不好,一个重要方面就表现在执法和经济、价格管理部门的作风怎么样。用王业刚副局长的话说,泗阳县的行风评议活动是在阳光下操作的:

评议对象:2002年11月,由泗阳县政府动议,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纪委和监察局指导下,由县监察局“软建办”周密计划、具体操作的万人评议“人民不满意的单位和官员”活动拉开帷幕。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物价局、工商局等全县所有19个执法部门和经济监管部门中与民众直接打交道的118个重点科室,以及1103名官员被确定为评议的对象。随后,1103名官员的姓名、职务、执法范围连同照片和编号,分批在媒体整版公布,在电视台播出,同时还被做成三本小册子,印制了2000份,免费发送到全县的外商和投资者手中。

评议内容:主要是“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包括评议对象思想解放程度,理解开放搞活发展经济政策是否到位;对投资人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如何,对客商的投诉处理如何;被评议单位和人员是否有“吃、拿、卡、要”等行为。王业刚说,以往的行风评议都是评单位、部门,从未评过个人,这次“创新”直接评到个人,就是要“动真格”。

评议范围:8000多人的评议范围是这样划分的,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占5%,外籍客商和投资者占30%,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占15%,执法经济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占30%,普通群众占20%。

评议小组:评议过程中成立了16个评议小组,又有被评议部门的19位人员作为监督人员分到各小组。评议按区域进行,即由某一个地区参评人员评议当地的执法部门和人员。每天测评完的票封口后,工作组和监督人员都要在封口处签字。

统计:2002年12月中旬,有关部门花了大约一个星期对测评票拆封统计。具体由纪委牵头,统计局人员操作,司法公证人员现场监督,对被评为最差部门和个人的票,再次进行了人机核对。

结果公布:2003年1月6日,泗阳县政府专门召开有县四套班子和全县4000余名官员参加的会议,当众公布评选结果和处罚决定。会议不仅在各乡镇设有分会场,还通过泗阳电视台向民众同步直播。

“软建办”的办事员胡浩参说,此次评议因为直接牵涉到个人,他们在每一个环节的计划和执行中格外严谨。为了确保公正,他们别出心裁地进行“对口评议”,即私人企业、客商评议工商、税务等政府官员,渔民则评议渔政官员,出租车司机则负责评议交通警察,音像店老板评议文化市场执法官员等。“民众评议自己了解的官员,这样才最真实、最公正。”

王业刚说,所做的这一切,充分考虑到了参评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都是为了求得评议结果的客观公正。对于“大家能否接受这种方法,有没有人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会不会让干部很难受”,王业刚则表示:“应该是能接受的。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听见下面或上级领导对此有什么反映。”“不会让干部难受的。这也不是有人想的那样的。中央纠风办搞评议这么多年,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少数人要那样说,能否定这项工作吗?行风评议也可以说是群众监督的一种方式。群众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条很重要的经验。这与中央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队伍建设是一致的。”

奇怪的是,既然出于好心,又是好事,为何该县的主要领导对评议官员一事从不发表看法,并一直对记者避而不见;而事先同意接受采访的宣传部在请示县委领导后拒绝采访,县委办人员甚至以“不知情”为由,态度恶劣地将记者赶出门;费了很大周折,直到县纪委领导发话,具体负责评议事宜的县监察局副局长王业刚才代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而对于“行风评议整个过程都借助了媒体,但结果的名单和当选票数为什么都没有在媒体上公布”,王业刚未就此事作答。

三、参评者

在万名参评者中,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占5%,外籍客商和投资者占30%,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占15%,执法经济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占30%,普通群众占20%。虽然覆盖范围广泛,但这个分配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又如何从众多符合资格的参评人当中选出代表,是随机呢还是特定的,而被选者的意见是否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组织者对这些问题都没有作出回应。

让人奇怪的是,当随意向当地三轮车夫、过往行人、宾馆服务人员、商店营业员和摊贩打听评议政府官员的事情时,他们都摇头不知,仿佛这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在泗阳却距离百姓很遥远。

究竟有谁参加了投票,组织单位一直没有公开。一位在县城中心县政府招待所对面经营一个小门脸儿的个体老板说,他曾被政府部门人员要求填写过两张调查表,但他不能肯定是不是就是这次评议的表。那天他的小门脸儿突然进来几个人,让他填两张表,说

说他对政府部门有什么意见。他本来不想填,后来人家说此表在2至3个工作日内可以反映到宿迁市主要领导那里,他才填了。可时至今日,他什么结果也没看到。

四、被评议对象:哑巴吃黄连?里外做人难?

(一)旁观者清,“当选”者迷?

虽然泗阳县“隆重”公布了此次评选结果,但事隔两个月,当选最差单位之一的县地税局王集分局任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还不知道分局在行风评议中被评为最差的结果,而且他是去年11月底才到任,对行风评议中什么时候评议的王集分局,评议结果是什么,都不清楚。他也没有参加元月6日的大会,给县局有关部门打电话也被告知行风评议中差的单位里没有王集分局。而王集分局的前任局长、现为县物价局副局长的王化乾也没有参加元月6日的大会,后来有人打电话告诉他结果,说他被评议为最差的个人。有记者就此再次向王业刚副局长求证,他肯定地说,是王集分局被评议为最差单位。

(二)让执法对象评议自己——深感委屈

评为最差政府部门的泗阳县城建管理监察大队张峰华大队长,毫不避讳地说,我们在执法第一线,难免要得罪一些人,“让服务对象评议我们,如果他们出于公心还好,如果为了一点小事对我们有成见,就没办法了。”他说,按要求,城管大队要做到街面上无流动摊点,无乱写乱画等,进行整治时,首先要亮证,然后宣传有关法规。如果听了,我们也就到此为止,如果超过两次以上,我们就要按规定处罚和暂扣,这样,难免给这些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张峰华还说,他们工资最多的是每月千元左右,最少的每月才280元。就是这样,大队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城管大队现在是事业单位,工资要自收自支。而这些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罚款和占道收费。他不否认,这客观上也是城管出问题的一个原因,他已受到了上级的诫勉谈话。如果2003年城管大队再被评为最差,他说很可能就要被免职了。至于这样“冤不冤”,他说:“干不好,还有什么可说的。反正我是尽力了。”

县地税局王集分局的任局长也说,去年11月底他才到分局任分局长,就在评议之前,分局刚刚调整了一些个体户、工商业主的征税起征点。现任县物价局副局长的王化乾是原王集分局的局长。调查征税点的工作就是他在任时进行的。他说,那都是依法进行的,先摸清漏征漏管户的情况,再按规定调整了起征点,并且在乡政府进行了公示。那调整税收是不是造成王集分局被评议最差的原因之一?不调税,分局是不是就不会落得如此结果?王化乾说,他已离开地税局,不便就此发表评议。

一名交警直率地说:“上级要求我们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可一严管,被管的人肯定不高兴,等到投票的时候我们就不利。这怎么办?再说,让执法对象评议执法者,不公平!”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法队员说,接受人民群众评议的,并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前线职能部门”,干事的总会有错,不干事的永远没错。既然是公开评议,就应该是包括所有公务员在内的,比如泗阳县政府县长、副县长甚至职位更高的人,谁知道你是人民满意的还是人民不满意的?满意不满意给公开亮相了,让群众说话,再把群众的话当回事,那才叫真正尊重群众的意见。

(三)待岗减薪——另谋出路,保留申诉

按规定,被评为最不满意的9名工作人员都要待岗半年并减薪,学习期满后由纪检和各单位跟踪考查后再工作。但似乎每个人的景况都不同。

泗阳县广电文化局文化市场办的一名官员被群众选为“最不满意”之后,立即被停职,原先每月1200元的薪水被减至每月160元的“基本生活费”。

县公安局被评为最差的警员没在家,家里只有他父母和老奶妈。全家人至今还用的是一台15英寸的黑白电视。屋子里放着一张木板床,上面是很薄的褥子。而警员的父亲说,

他儿子过完春节就出外打工了,至今未和家里联系。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官员当选了最差官员,该局副局长薛军坦诚地说,他们没有对这名执法人员进行任何处分。他说,泗阳县评议最差官员待岗半年减发薪水的做法是不妥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34条规定:“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我国《行政监察条例》第五条也规定:“行政监察工作必须实事求是,重证据”。显然,单凭“公选”结果就认定其有违章违纪问题,一刀切地进行行政处分是不妥的,有违条例体现的精神。因为民主选举是纷繁复杂的,你不敢断定凡是被选上“人民不满意”的就会有问题,你也不能排除有的官员是因为严格执法、得罪人和处事不“圆滑”、不会处理“社会关系”而“当选”的。可以设想,如果当选“人民不满意”受到处罚的人员进行申诉,将会出现“口说无凭”的尴尬局面。至于最差官员是怎样选出来的,薛军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而这个同志工作一向是认真负责的,他当选最差政府官员,他们对此不理解。

还有一位被评议为“最差”的政府官员表示,他没有触犯党纪、政纪,凭什么要减发他的工资?他说,他要保留申诉的权利。

(四)全民招商——泰山压顶,里外做人难

发展地方经济,打造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这是泗阳评议政府部门和官员的主要目的。但一位负责招商相关事宜的县某局局长在说起评议最差政府官员和招商引资的事情时,却忧心忡忡:“这哪是在评议,简直是在折磨人!现在我们的工作实在难做啊!感觉压力特别大,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得小心翼翼的,稍不注意就要得罪人,为了和地方搞好关系,甚至有时违反原则的事情,也不得不去做!”他说,去年9月,有一个外商连注册资金都没有,县里分管领导非让他们去给外商办理有关证照。不办吧,就是不支持县里的工作,将来工作难度会更大;办了吧,这明显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了事,他们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坐牢。“唉,没办法,我们的工作实在是难啊!办不好,到时评议最差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我们就没有优势了,评了差的,挨上级领导批评不说,我们整个部门形象都要受到影响。”

另一名官员告诉记者,县领导为了快速奔小康,全县所有在职人员都有招商任务,每人每年要完成20-50万元的招商指标,完不成任务,就要扣发工资。2002年,他已被扣了2000多元。“哪怕介绍一外商在这里圈一下地也行。”——原来,在县城西边,很大一块招商引资工地荒在那里,有的工程只动了一半,便扔在那里不管了。这位官员说,这主要是给上级领导检查时看的,只要谁帮我介绍外商来此圈了地,我的奖金全归谁。

五、第三只眼看公选——瑕瑜并存,褒贬不一

(一)治疗顽疾的妙方

有人认为,泗阳的“公选”是许多久治不愈顽疾的克星。最明显就是干部终于明白自己的衣食父母是纳税人,而不是天上掉“皇粮”,因此必须为纳税人办事,迫使其消除衙门老爷作风,多少也为老百姓做点事。而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出于公心,群众自然会公平待你,这才是阳光下的民主监督。这种做法正好体现出政府最缺乏的胆识和敢于开拓、不怕失败的冲劲以及不怕群众监督、不怕曝光、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精神。所以,泗阳此举是我国民主监督一个好的开端。

(二)警惕“最不满意”中的多数人暴力

许多人对泗阳公选一事非常审慎,甚至担忧,认为,虽然它体现了当地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也看到了民意的威严,但是这种“民意的威严”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就会形成利益分配和决策中“多数人的暴力”。如果“最不满意”评选操作不慎,许多无辜的

官员将在“多数人的暴力”下结终自己的政治生命。让民众来评选“最不满意官员”,实质就是把官员行政能力的考查主体由“上级”下放到“下级”,即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进步。如果说绝对的考查权在“上级”手上,就会滋长官员的“政绩工程”意识,用假象去迷惑上级捞取政治资本;那么,如果“考查权”在“下级”公众手上,恐怕难免会培养官员的“媚众”心态和“政治做秀”本领,用假象欺骗盲从轻信的非理性大众。这两个“极端”,都是官员不健康执政心态的温床——而“多数人的暴力”就是蕴藏在这种“媚众”的祸水中。如果官员平常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惩治恶行毫不留情,打击坏人雷厉风行,无疑会得罪许多参加评议的“民众”,在这种情况下,当选“最不满意”是非常可能的。这时,群众“雪亮”的眼睛就会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而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相对于评比“最满意”的和气友善,“最不满意”这种不留情面的极端形式更可能暴露“多数人”的狭隘、自私、盲从和暴戾。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阱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

(三)瑕瑜并存

有关专家认为,泗阳县将公民评议的活动细化到了评议公务员,这是一大创新,说明他们在民主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首先,它意味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得到了操作化、具体化。可以在结果上检验政府是否真的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从而通过外在的市民评价,激励政府官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其次,公民评议政府绩效,为我国政府绩效的评估增加了新的途径,弥补过去自上而下的评议制度的局限。它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评议制度,与自上而下的评议制度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公民评议政府绩效,是政府进一步了解公民需求的重要机制。再次,它可以成为定期选举政府官员的民主制度的补充。

但专家强调,泗阳县公选最差公务员的行动,虽然有一定的创新,但弊端也十分明显。我国的领导干部还是以任命为主,支持领导干部的仍然是公务员。大多数情况下,公务员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对等的,他们只是在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却要负担不对等的责任。这对大多数公务员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惩罚措施欠妥

对于“最差官员”停职半年,减薪九成的惩罚措施,不少人认为此举欠妥。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与法制,但运用民主的手段必须以尊重法律为前提,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进行。因此,对于票选的“人民不满意”者,不应立刻作出处罚决定,而是要慎重对待,依法处理。纪检监察部门应该首先根据其日常表现和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充分调查,以事实为根据作出处理。对认定确有嫌疑的存在严重问题者,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立案审查,在掌握了确凿证据之后再进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这才是真正尊重民意的表现,也是民意所期望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度成为媒体追逐焦点的泗阳如今已恢复平静,然而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举措,仍然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

讨论参考题:

1.如何评价江苏泗阳县这一公选“最差”公务员的做法?

2.由公众对公务员行为进行考核有哪些利弊?

3.如何科学地对公务员进行考核?

4.对公务员实行“末位淘汰”是否可行?

5.江苏泗阳县公选“最差”公务员的制度安排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案例4 佛山镇级干部实行“年薪制”

2003年1月8日,一声春雷,挟一市五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面积3813平方公里,人口达300多万的“大佛山”横空出世。打造广东第三大组团式城市的序幕才刚拉开,仅隔了三个月,又一波春潮引起了全国媒体与学界强烈关注——沿袭多年乡镇干部“吃皇粮”的工资制度在佛山将成为历史,佛山市政府正式下发了《佛山市规范和完善镇级领导干部收入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正式实行镇级干部“年薪制”。关于市场经济下公务员激励机制及“高薪养廉”的火花碰撞又一次照亮佛山上空。

山雨欲来风满楼

2003年4月初,“佛山镇级官员将实行与企业职业经理人一样的年薪制,年薪制的标准与任职期间所创造的业绩挂钩,起点15万元,最高可享受30万年薪”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相形之下,官员们尤其是担当主角的镇长们却都小心翼翼、谨言慎行,都表示不宜发表言论。

就在年薪制成为佛山官员“禁忌”之时,一位不具名的政府官员向媒体抛出了一颗小小的炸弹——佛山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州经济开发区早已实行,年薪一二十万应该是有的。虽然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凌伟宪对此谢绝表态,管委会宣传处负责人也坚决否认,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开发区的确设置了一个年度责任奖——每年年初,管委会根据为每个公务员拟定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按考核成绩发年度责任奖。他说,这笔奖金“肯定不算年薪”也“肯定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高”。职务“从最高到最低,相差不到两倍;最高的与平均数比,相差不到一倍。”这项措施实施几年“效果非常明显!”“我们开发区对公务员的管理一向很严,年终考核也很严,所以每个人的弦都绷得特别紧,加班加点在我们这里是经常的事。但因为干得好就有钱拿,现在虽然加班不再额外发加班工资,但大家都不会计较,工作热情都比较高。”

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各方热切关注下,2003年4月16日,经佛山市委、市政府同意,佛山市人事局、财政局、监察局联合印发了《佛山市规范和完善镇级领导干部收入管理试行办法》,目的在于根据所辖各区实际,规范和完善镇级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其具体做法包括:一是确定镇级领导干部年收入具体标准。《试行办法》规定,南海、顺德、禅城区所属镇的正职领导干部年收入最高15万元,副职领导干部年收入最高12万元;三水、高明区所属镇的正职领导干部年收入最高10万元,副职领导干部年收入最高8万元。

二是建立完善责任制。要求各区政府根据各镇的实际,围绕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税收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等方面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治安状况、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劳动社保医疗等要求,制订明确的

工作责任制,结合年终总结、组织考评,兑现奖惩。

三是严格收入分配纪律。规定镇级领导干部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和规范后,除执行各区制订统一的标准外,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发放钱物;不准用公款购买代币购物券(卡)发给个人;不准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不准在企事业单位领取任何补贴;不准借任何理由或名义用公款组织旅游或发放旅游费。违反规定将全部没收发放的钱物,对镇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一律作免职处理,并依照党纪、政纪和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这里所指的镇级领导干部包括镇一级党委、政府、人大的正、副职领导,镇委委员。享受同级待遇的人员年收入标准由各区确定。

文件中还提出,由于三水和高明两区财政比较困难,佛山市财政每年将给这两个区补贴500万,作为补贴镇干部的专项资金。补贴暂定为期3年,3年后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发。佛山市人事局进一步指出,有关“镇长高薪制”的政策还仅是一个配套措施,在佛山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同为区级单位,不可能让较富裕的顺德、南海与较不发达的三水、高明的领导干部收入差距太大。

对于规范收入的新政策,不少镇级领导都认为将对镇的发展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区柱明说,这不仅可以成为提高镇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一大动力,也拉近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增强凝聚力,镇干部的工作干劲会更大。蒙顺全则认为,相对丰厚的工资收入不但有利于调动镇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更有利于把一流的人才吸引和留住在公务员队伍。早几年,南庄的经济发展比较快,有不少教师都跑到镇里做公务员,不少已经成长为骨干。但这几年也有不少人流失了,工资收入偏低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政府目的:一“石”二“鸟”

按照文件上的说法,出台“镇长高薪制”政策的目的主要有二:

一是为了简政放权,调动领导干部搞好经济等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规范和完善镇领导的收入,把一些日久形成的“灰色收入”公开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货币化,实行“阳光收入”,打造“阳光政府”。

为何针对此二“鸟”投“石”,完全在于佛山自身的特殊性,也是这一政策出台的大背景——镇一级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各镇的经济迅猛发展,镇级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大。据调查,GDP最大的镇达116.8亿元,注册企业最多的达9515家,税收和财政收入最多的已超过20亿元。2002年,佛山市镇级的GDP已达90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8成多,镇一级已成为佛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佛山市人事局等部门于2003年2月、3月先后两次深入全市各镇调研发现,目前镇一级在发展中受到不少束缚:

问题一:佛山市经济大镇的经济总量几乎可与内地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地级市相当,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但镇行使的权限仅是一个科级镇所具有的管理权限,形成责、权、利的严重不统一,成为制约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专业镇领导干部的权限和待遇已经是当务之急。

问题二:镇级领导干部收入相对偏低,工资发放随意,管理不完善、不规范。调查发现,2002年镇级领导干部平均收入6.77万元,少数经济发展快的镇级领导干部年收入约8~10万元,多数年收入在5~7万元,少数在5万元以下,最低的仅2.84万元。另有资料显示,佛山的一些专业镇为佛山贡献数千亿的产值和数百亿的税收,但是这些专业镇的官员却拿着与他们的付出极不匹配的薪水。顺德、南海两地镇级干部的薪水勉强过得去,有5万—12万元;三水、高明两地镇级干部的薪水来得更低,仅仅3万—5万元,

甚至有的镇级干部的薪水不到2万元。高付出低回报使有些干部因此滋生失衡心态和吃亏心理,经不住种种诱惑,捞些“灰色收入”,结果“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因此,市人事局局长李秀萍强调,此次规范完善镇级领导干部收入,主要不是为了所谓高薪养廉,而是要体现责权利的统一,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她说:“我们就是要让镇级领导光明正大拿他们的劳动付出所应得的收入,不用再花心思搞些‘湿湿碎碎’的小钱,而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这也是进一步平衡发达乡镇和相对落后乡镇领导干部的收入差距,改变镇一级发放工资随意的重要举措。佛山市一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说,目前不同镇的年薪差距可达三四万。而人事局的工作人员透露,有些富裕的镇给干部发放起奖金来,二三十万都是有的,没个准谱。

参与这次联合下文的监察局的一位姓汪的领导也表示,他们之所以也要“会签”这个文件,就是因为他们要做“后期保障的工作”。他没有透露具体是哪些“保障工作”,但从监察部门的工作性质来看,舆论猜测应与“高薪养廉”有关。

年薪15万,其依据何在?

15万的年薪基数是否合理一直是舆论质疑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佛山市人事局工资福利和退休干部管理科的梁科长就此回应说,年薪最高“15万元”是在2003年3月镇级干部收入的调研数字基础上调整20%得出来的。

据佛山市人事局和财政局透露,市委领导在高明等区搞调研时,看到区里领导的工资收入确实太低,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于是要求人事与财政部门在2003年3月对镇级干部收入进行专项调研(但三水区一位镇长称他虽然知道此事,但并未接受过调查),后来就成了《试行办法》的基础。这个调研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给51个镇的750个镇干部的,时间很短,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镇一级干部如实填写自己的收入。当时,调研组明确告诉镇干部,应该填写真实收入,填少了“会吃亏的”。而现在政策规定的“15万元”,就是在这个由镇里签字盖章的数字基础上调整20%而得出的。

那次调研最后报上来的具体数字人事局方面不愿意透露,而市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顺德、南海等较富裕的地区,报上来的数字略高于10万,而高明、三水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镇长书记们所报的最高年收入不超过5万。“事实上,10万元这个价位并不是佛山镇长书记们的真实收入。”这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在珠三角地区当镇长,特别是像东莞、顺德这样的富庶之地,镇长的年收入怎么可能才10万元呢?早几年就已经是三四十万元了,这是公开的秘密!”

对此说法,原副市长区达辉意味深长地笑说:“这个具体就搞不清楚了,据我所知,账面上最高的收入可能跟报上来的差不多,至于另外还有没有‘灰色收入’什么的,没有凭证就不好说了!”他还提出,为求发展大计,思想完全可以更解放一些,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基层干部太辛苦了,党、政、工、农、学什么都要管,防火、计生、防洪全要镇长签字,一个镇长就好比一个‘小总理’。这个掌门人的工作水平对一个镇的发展太重要了,现在提的是15万元为基数,其实只要有利于发展,再多加一倍又何妨?”

富裕镇:15万是小意思

顺德区某镇的办公室主任曾失言说:“我10年前就拿15万元了,更何况是镇长?”该区另一镇镇长昨天表示,虽然他的实际待遇早已超过15万元,但年薪制如果真的能够实行,无疑是对镇级官员工作的肯定,也是价值的体现,因此还是好事。

佛山一位资深记者一语中的地提醒:“15万元年薪在佛山早已不是新闻,真正值得关

注的应该是这15万元是不是真具有激励作用。”

贫困镇:15万是个天文数

三水区一位从1997年开始任职的镇委书记透露,2001年加薪前,他每个月的薪水是1600元,现在加薪后总额2700元左右。“我们镇经济基础薄弱,完全是吃财政饭,所以年底除了一个双薪就啥也没有了,只是加班的时候有一些加班补贴”。

相比而言,高明区一位镇长的情况要好一些,“每个月我能领到2000多元,年底完成各项考核还有一两万元的奖金。”

据悉,在所有这些镇里,领导干部的收入是参照镇里全年税收比例计算的——全年税收在提交上一级政府后,所留部分按一定的百分比作为薪金发放,经济越发达、税收越高的镇,其镇领导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局外人的声音

一位人事局官员就对把镇领导收入与当地企业人士收入相比的看法表示怀疑,认为企业经营者是有相当风险的,而公务员收入很稳定,相对生存压力要小,缺乏可比性。而另一位官员则直截了当地说,“电话费、用车费用,还有吃饭的签单,可是没有算在这15万之内的”。

也有人认为,佛山大部分地区的乡镇经济发达,财政基础雄厚(参见文末小资料),如此大手笔不足为奇,再加上当地居民收入普遍较高,即使干部拿几十万的高薪,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也不是太大。有市民则强烈反对,认为平民的人均年薪还不足两万,一个普通的镇长凭什么能得到比一般人高将近10倍的薪酬,那不公平。

一石激起千层浪

“镇长年薪制”,无疑是中国行政改革过程中的又一新鲜事,它涉及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以及长期备受争议的“高薪养廉”制度,佛山此次把发展经济与干部收入结合起来,这一企业化激励机制的尝试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震荡和高度关注,赞成派、反对派以及温和派(即不全盘否定或肯定,而是有条件地接受)都各持己见,展开了激烈的碰撞。

赞成派:

理由一:年薪制是大胆务实的创新

首先,这一改革开始向既有的文官体制下“官本位”工资制“开刀”。镇长年薪制的工资水平和动态的业绩、具体岗位的重要性、所承担的责任直接联系起来,其激励效果和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佛山科技学院副研究员龙建刚认为,公务员应该权、责、利一致。一个镇长,论级别只是一个科级,如果也和办公室里的一名科长拿一样的工资,其实更不公平。

其次,年薪制可以使下放的权力有了更清晰更理性的“产权”归宿。镇长年薪制有效解决了“委托-代理”机制中基层腐败层出不穷,“代理人”剥削百姓横行乡里的问题。让作为“代理人”的镇长像治理一家企业一样来治理一个镇,“治理权”与“收益权”紧密联系,官员没有必要靠腐败获得“善治”的动力,因为合法透明公开的机制给了他这种动力。

最后,20万年薪是权力资源配置的一次大胆尝试。高付出低回报,常使官员难忍诱惑而捞取“灰色收入”。官员的这种尴尬处境,必定产生以下结果:或下海经商或贪污受贿或甘愿清贫(相对而言)而坚守岗位。对于第一种情况,是权力资源的浪费。第二种结果使那些腐败官员不仅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且给政府和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第三种情况则会大大减弱权力运用的效率,一些官员虽然能坚守岗位,清正廉洁,但当他们的社会

贡献与社会效率产生巨大反差时,也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佛山市此举打破传统僵化体制对官员权力资源配置的约束,把它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进行大胆尝试,利用市场经济的扛杆,对官员权力进行科学配置,真正按劳分配。

理由二:干部收入理应与经济发展挂钩

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李江涛认为“地方领导的工资本来就该与当地经济水平挂钩!”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激励机制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管理的效率。”李江涛提出,按现行分配制度,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才注重公平。因此,“按级别发工资的制度的确有改革的必要。”

佛科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余才教授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尤其是佛山必须高度重视以镇为主的区域经济的发展,镇一级领导还要在一段时间内扮演企业家总管的角色。因此,实行镇级领导干部的年薪制,就是把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引入到镇一级,通过把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方经济。

中山大学财税系教授谢贤星也对佛山的做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按业绩实行年薪制,他们的劳动得到合理的肯定、回报,利于激励官员勤政,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带头把镇经济搞好。佛山的这种做法,符合十六大精神,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可以鼓励一部分公务员先富起来。

理由三:胡萝卜加大棒,双管齐下

从“经济人”假设出发,镇级干部都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对于物质的追求无可厚非。高薪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厚禄必须有严法做保障,即“胡萝卜加大棒”。而实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关键在于两种机制的对称。佛山市的镇级干部年薪制既包含激励,也有约束机制的制衡,双管齐下,既能让镇长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又能防范贪污受贿搞所谓的灰、黑色收入。

反对派:

理由一:高薪≠高效廉洁

该观点认为目前政府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体制不顺、机构臃肿、职责权限不清、缺乏有效的官员绩效评价体系造成的,与公务员个体关系不大。事实上,公务员队伍里有一大批优秀人才,但个体的高效率会抵消在体系内的无序。更何况,目前的公务员工资经过几次加薪后,已有相当吸引力。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动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高薪养廉,反对派认为,“任何人的廉洁都是制度的产物,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体制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为了拿到高薪才去做官,即使给他再高的薪水也难以保证廉洁,而如果制度严密,“不廉洁比廉洁还难”;此外,一旦制度所设置的处罚太重,以身试法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名誉),廉洁便自然而生。因此,高薪和不高薪与廉政无关。“高薪”不是“养廉”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高薪养廉”本身得有制度规范,不可凭借官员的意志进行。若决策者和受益者集于一身,就不太正常了。

理由二:公务员报酬不宜套用企业方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杨凤春教授是公开唱“反调”的,他的诘问毫不客气:“把经济发展与官员报酬结合起来,难道我们一定要走到升官发财的路上吗?”杨凤春认为,官员与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要求应该有所不同,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想当官。一个地区的官员把经济搞上去,如果一味用钱来奖励,反而会强制性地降低他们的道德标准,搞成“一切向钱看”。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天祥也反对说,党政机关不是企业,我们国家对公务员管理依据的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工资收入,而且公务员从事的是公共管理事务,拿的是纳税人的钱,提供公共管理服务是

他应尽的职责。陈教授说,公务员拿这么高的年薪容易造成攀比效应。比如公务员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攀比,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到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广东省财政厅相关人士的看法与此相近,认为“镇长年薪制”不宜推广。因为现在广东的公务员工薪收入包括国家规定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地方出台的津贴两大部分。在各地依据当地财力制定的津贴中已经包含职务津贴,考虑了职务对收入的影响。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镇长或者公务员,可以通过发放津贴予以奖励,或者将精神、物质奖励结合,不应太直接与钱来挂钩。

人大代表、资深律师朱永平表示,政府发工资,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不可以随意制定年薪制,而且政府部门是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并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加区分地应用企业的激励机制,把政府企业化,是不公平的。”

理由三:同职不同酬引起负效应

事实证明同职不同酬打击了官员士气。不少高明、三水地区的公务员对年薪差异心生慨叹。“我们完全有能力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任职。”三水区某镇镇长激动地说:“同样做镇长,同样做这么多事,但为什么收入上却要比别的镇差那么多呢?”这位镇长认为,从某种角度来看,镇长年薪制的出台对在落后地区工作的人才反而是一种打击。

高明区一位书记对此表示认同:镇长3年一任,时间很短,而贫困地区的基础弱势并不是一两任镇长所能改变的,单凭经济发展来决定镇长的年薪,而不看每个人的付出,是不科学的。市政府应根据每个镇不同的情况设立不同的考核目标,然后根据完成情况打分,得高分者得高薪,反之亦然。

理由四:年薪制加剧政府短期行为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教授李永杰表示,年薪与政绩挂钩后,镇级干部很可能因过分追求业绩而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他指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与当地官员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很容易会造成施政上的短期行为。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镇领导为了追求任期内业绩,大量发展污染型工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温和派:

疑虑:镇长年薪制还需过关斩将

温和派认为,镇长年薪制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们更要关心的是,如果实行年薪制,怎样从程序上对它进行规范:是否由人大决定政府预算的增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开的考评机制;如何监督镇长的非法收入;如何平衡各级干部及公务员的收入差距等等。广东财政学者黎旭东认为,镇长能不能拿高薪,拿多少,不应该由个别政府官员作出,应该通过市级人大的讨论、通过后制定。公务员高薪制既要合理,又要合法,这样百姓就能接受。

广州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如是说:“关键要看它是否更有利于政府运作成本的控制”即它对降低政府的综合成本、提升综合效率是不是有好处。“没有成本概念的政府不是好政府,过分强调高薪而忽略公务员精神的政策也未必值得提倡”这位官员同时提出,佛山此举至少要过三道关:“第一,公务员的工资发放,国家一向有统一政策,不是说谁说了都算;第二,官员与普通百姓收入差距如此之大,作为税纳人的百姓能否接受;第三,怎么来衡量它的效益,使这样一个大胆的举措能得到广泛支持与认同?”

佛科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余才教授则提出,在引入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有机会平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配套措施。也就是在镇一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命中实行竞争和招聘的方式。他强调,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强调的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要让各种人才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

结语

不管佛山是否第一个尝到了螃蟹的“鲜”,但其引发的激烈碰撞却实实在在地给中国行政改革撞出了新的道路和新的思考。镇长年薪制能否实现其政策初衷,在大佛山开出艳丽之花,就只有留待时间去证明了。

讨论参考题:

1.你认为政府官员参照企业的做法实行年薪制是否可行?为什么?

2.高薪能否养廉?

3.如何评价佛山试行的政府官员年薪制?

4.公务员年薪制有没有推广价值?如果有,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小资料:大佛山与五朵小金花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而佛山又是广东省内经济较发达地区。据统计,2000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佛山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1.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6元,。2001年,佛山市国内生产总值1078.52亿元人民币,工农业总产值2501.03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总产值2365.63亿元人民币,农业总产值136.0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432.39亿元。

南海区:2001年,南海农村经济总收入1076·64亿元,全市农村人均收入7128元。2002年,南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位居广东省县级市首位,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四。

禅城区:2001年G DP:原佛山城区:13.5958亿元;原石湾区:28.7841亿元;佛山市直:127.2419亿元;南庄镇:22亿多元。支柱产业:摩托车、电器电缆、光机电、陶瓷、不锈钢、针织、童服、铝型材、电子信息、塑料、包装等。

顺德区:199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顺德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要求顺德在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90.8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8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88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3555元,农民人均收入5282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26.85亿元。

三水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84.5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89.06亿元。三水工业以国际名牌饮料健力宝为龙头,形成饮料、包装、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化工、陶瓷、摩托车、纺织等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从1991年开始,三水连续三年被列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1993年被评为“中国明星县(市)”,1994年被列入全国农村基本实现小康80个县市。

高明区:高明区濒临西江,农业发达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的侨乡之一。1993年、1995年,高明两度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1995年,高明迈进“广东省农村小康达标县(市)”行列。

案例5 S大学业绩考核方案的选择

S大学是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最近,该校为进行业绩考核和奖金发放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讨论,人们就即

将到来的改革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说,自“文革”的“四大”以后,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热烈的争论场面,人们都有点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难怪,改革将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可以说是较为滞后的,尤其在教师管理体制和方式上:教师一直保持着“干部”的身份,其工资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公务员的模式,庞大的教师队伍几乎都是吃的“财政饭”,甚至当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大搞改制而产生大批下岗工人和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大量分流人员的时候,高校的教职员工却还在捧着“铁饭碗”,丝毫没有下岗之忧。特别是从1999年至2002年,国家连续三次给公务员加薪,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公务员的薪酬几乎翻了一番。高校教师也搭了个“便车”,工资得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和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作出了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于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相应地,政府也增加了在高校的投入。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企业界和各界人士都有了更强的竞争压力,到学校求学“充电”成为应付挑战的重要选择。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举办的众多文凭和非文凭班出现了持续的“火爆”场面,高校“计划外”的收入因而与日俱增,教职员工的待遇有了一定的改善。虽然与一些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相比,高校教师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与80年代较为严重的“脑体倒挂”、“教书的不如卖冰棍的”比较起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再加上教师的职业特点,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只要自己上好了份内的课和完成了其他的任务,余下的时间就由自己自由支配,能力强和精力充沛者可以从事一些兼职工作,有较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这种种优势使教师日益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不少“下海”人士和“海中”人士想方设法往高校挤,通过各种方法调入高校工作。但随着国家各个领域改革的深化,高校也同样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改革,加快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如北大和清华等,相继加快了改革步伐,提出了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在人事管理体制方面也实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如在薪酬激励制度方面,大力向教师和科研一线倾斜,学科带头人年薪10万、20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面对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S大学也提出了在若干年内建设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大学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人事制度上也要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大锅饭”体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调动广大教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和办学水平。但是,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干部人事制度色彩,其工资制度基本参照国家公务员的形式,按照职称和职务确定等级,只要没有受到行政处分,经正常考核合格后就可以获得定期提薪。而每年的年终考核几乎都是走过场,无非是个人自我总结——小组评议——领导签署意见,基本上人人都可以轻松过关,连续两年考核合格者就可以晋升工资等级。因此,考核的功能难以发挥,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工资制度基本是参照公务员制度的办法,对它的改革不是学校可以完全把握的,受到国家人事政策的制约。因此,改革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即从计划外或体制外想办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计划外”的收入开始增多,这主要从举办各种校外教学班获得。S大学为了调动各个院系的办学积极性,采取四六比例的办法与各院系分配办学所得的收入,即除去各种办学费用之外,办学院系占收入的60%,学校占40%。学校每年从中可以获得几千万元的可支配款额。起初,由于学校“欠帐”太多,利用这些资金兴建一些教学大楼和教工住宅,解决了不少建设资金来源的难题,尚没有利用它来发奖金。随着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学校基建初具规模,办学有了基本的“硬件”保障,2002年,学校准备动用这些资金来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拟以考核为契机,采取奖金与业绩挂钩的办法。为此,学校专门召开了有关考核的会议,还成立了有广泛代表性的考核委员会,

进行各种调研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考核委员会作出了以下一些原则性的规定:(1)为了减少新制度实行起来的阻力和与国家人事政策的对接,实行考核“双轨制”,即过去的年终考核制度仍然保留,考核结果作为任人和晋升等的依据,但不与预算外业绩津贴挂钩;同时,实行“业绩考核制度”,与预算外业绩津贴直接挂钩。(2)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教学科研占总业绩津贴比重的70%,行政管理占30%。在教学科研的津贴总额中,职位津贴占30%(即按考核标准考核称职者,就可获得一定的职位津贴),业绩津贴占70%。在业绩津贴中,教学占40%、科研占30%、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占30%)。(3)进行量化考核,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透明度。(4)引入现代考核方法,对一些难以量化的工作(如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360度考评。(5)业绩考核只针对在编的正式教职员工,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管理的人员、企业编制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不参加考核。(6)总奖金额为4500万元。

请根据上述原则和以下的事实编制一个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

S大学目前共有3500名在编教职员工(不含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管理的人员和企业编制人员),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其中100人兼任学校和院系一级的行政职务,如正副校长、正副党委书记、正副院长、正副系主任、正副处长等),专职科研人员300人,行政和教辅人员1700人。

学校组织机构图如下:

在16个学院中,研究生院和成教学院为管理性质的学院,其本身没有办学权力。其

余14个学院,除文学院为虚的学院(下设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和社会学系)外,另外13个均为实体学院。学校一级的管理一般只面对实体院系。

除了上述这些机构之外,还有党委系列、工会系列、共青团系列、校友会等,各院系均有与之相对应的机构和人员。其组织机构图如下:

S大学共有60个本科专业、85个硕士学位和5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全日制本科专业学生一般需修满160—165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计10学分),硕士研究生一般需修满32—35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博士研究生一般需修满18—20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一般情况下,2学分的课程授课时数为每周2学时,每学期按20周计算学时数。

在学科建设方面,S大学有20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教育部重点建设课程、12个省级名牌专业和30个省级重点课程。

在科研方面,S大学积极组织教师申请各种研究项目。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国家五年规划和省部级规划等项目的申报中都连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全国高校中排在前10名的位置。此外,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也落户S大学(一般认为,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为最高级别的项目,其次是863项目,再其次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横向课题也不断增加。每年累计获得各类研究经费1亿多元。在各类科研评奖活动中也连连传来捷报,一些论文被SCI、EI、ISTP收录,获得授权的专利也逐年增多。这些均对一个大学的学术地位有着较大的影响。

对科研论文的等级划分问题,几年前北京大学首次制定了核心刊物目录。此后,国内其他高校纷纷效仿,也根据实际和自己的衡量标准制定了不同的刊物等级,在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中加以运用。S大学对刊物按文理分类;文科刊物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类重要期刊、二类重要期刊、核心期刊、普通期刊或论文集。理科刊物则分为两类,即一级学会刊物或核心刊物、一般学术刊物或论文集。如果被SCI、EI、ISTP收录,则被看成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授权的专利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明专利,另一类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著作类则分为专著、编著、教材和译著四种(文理科一样适用)。出版社也分等级,一类出版社有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其他则为一般出版社。

设计业绩考核方案的要求:

1.标准客观和公平,具有可操作性,考核结果容易兑现为津贴数;

2.用业绩点数表示被考核人的实际业绩;

3.对不能直接量化的考核,以360度考评进行间接量化,并要求设计出其考评问卷表。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第二次作业 案例一:1460个公章与机构的"增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县计划修建一座水电站,从县委、县政府打第一个报告起,前后共盖公章1460个,有关公文和设计图纸重达170公斤,历时两年半才定下修建方案。 另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材料,有个地级市定编40个局级单位,机关工作人员1294人,但实际上已膨胀到66个局,2425人。机构超编65%,人员超编近90%!其中,科局两级干部就有1413人,约占全体人员的2/3,形成富多兵少的局面。在如此严重超编的情况下,一些部门还以种种名义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借调200多人"帮助工作"。因此行政经费越来越紧张,每年要从当地企业加收200多万元的管理费来维持开支。 [案例思考] 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机构设置中存在哪些问题?你对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有何设想? 答: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机构臃肿,关卡林立,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的问题。 设想:1.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把政府的职能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 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 2.以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为改革的重点。把承担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部门合并,把职能重叠的机构撤销,组建新的综合管理部门,撤销综合部门内的对口专业机构,其职能由待业主管部门承担。 3.完善行政组织法规,健全预算约束机构。把宪法和组织法中有关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控制机构的膨胀。同时,健全已经开始实行的由编制部门控制工资基金的办法,用经济杠杆来约束机构人员的膨胀。 4.相应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精简政府工作人员。 案例二:项目审批何其难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

1、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 A 提出的 A. 孟德斯鸠B。洛克C。潘恩D、杰斐逊 2、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B A. 大家共同占有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排他性 D. 国家拥有 3、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 A. 积极方案 B. 追踪方案 C. 临时方案 D. 应变方案 4、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新古典时期,也称为(C A. 传统时期 B. 成熟日期 C. 行为科学日期 D. 现代管理时期 5、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A. 聘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选任制 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是(A A .决策权力 B. 归属权 C. 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7、公共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C A. 编制 B. 执行 C. 控制 D. 决算 8、1980年,我国着手财政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实行(A 体制 A.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B. 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 9、我国许多地方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A A .补充性立法

B. 执行性立法 C. 试验性立法 D. 自主性立法 10、从国家行政法规的效力看(A A. 它高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B. 它等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C. 它低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D. 它不能与行政规章比较 11、行政文化在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建立信任、沟通关系这表现了行政文化的(B 功能 A. 规范 B. 维系 C. 引导 D. 选择 12、处于行政活动起始阶段的行政文化构成形态是(C A. 行政规范 B. 行政意志 C. 行政心态 D. 行政评价

(企业管理案例)企业行政管理实务学习案例解析最全版

(企业管理案例)企业行政管理实务学习案例解析

《企业行政管理实务》学习案例解析 1.解析:(1)该问的没有问(指对方情况,手套的需要量);(2)该记的没有记录(对方的姓名、X 公司、电话号码);(3)该说的没有说(没有及时向上司汇报);(4)不该说的却说了(价格上的自作主张,不向上司请示);(5)不懂得保护自己(即使自己自作主张拒绝了对方,犯了错误,也没必要告诉上司,使自己陷入被解雇的境地);(6)电话礼仪方面,铃响了没有自报家门;(7)不等对方说完,就“啪”挂上电话。 2.解析:(1).小曹犯了多头请示的错误。遵照领导职权分工、单向请示的原则,既然向主管领导请示了,就应按孙的意见办,不应多头请示,(2).在工作中不应过分亲近或疏远某领导,以至落到尴尬的境地:(3).俩位领导都作了指示,如果张通情达理,小曹应向他说明只能按职权分工办事,求得谅解后,按孙的意见办,(4).如果不能求得谅解时,小曹应向俩位领导分别自我检讨,再建议俩位商议壹个方法遵照执行,(5).如果矛盾不能统壹,应向总经理请示,遵照总经理的意见办,且请他对孙或张作解释。这是文员执行主要决策人的意见。3.解析:不正确。①.邮件到了,邓小姐边听电话边收邮件。文秘人员在收邮件应做到专事专办,且当面点清邮件总数。②.她把信堆放在已有壹些信件的办公桌也不对。邮件应按照收件人的姓名、部门名称、重要性分拣。不能跟原有的信件壹起堆放。③.心不在焉把所有的信剪开。文秘人员拆邮件要知道那些是能够拆封,那些不允许,不能把所有的信剪开。④.把信纸剪掉回信地址的壹角。拿信件应在桌子上磕几下。⑤.信封不能不能丢掉,应该用回形针把它和信纸或附件在壹起,以便以后查阅。⑥.拆错信应在信封注明误拆,且签上自己的姓名,且向收信人道歉。⑦.不应把急件和其他的信件混放在壹起。文秘人员应该把邮件分成最紧急、次紧急和普通件。紧急的信件应尽快呈送给上司。⑧.寄到美国的信封按照不能按以往的写信习惯。 4.解析:(1).请租赁X公司告知送货员的联系方法,想办法联系送货员;(2).如果联系不上送货得到总经理指示,可能把资料放映的时间往后推移半个小时或壹小时?(5).联系新的租赁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2-1 阳光下的服务 ——天津加强政务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务公开这个词,人们越来越熟悉,老百姓申请公租房、办理注册企业等各种手续,常常要和政府部门打支道。对政务公开带来的好处,就更有发言权。政务公开了,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就更方便了,查找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多了。政府的决策更透明,服务也会更主动。对政务公开的新变化,天津当地的老百姓有着很多新感受、新体会。 这几个月来,天津市民粱虹心情一直不错。三个多月前,她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搬进了新房。梁虹住的房子,是天津市政府专门为困难群众建的公租房。屋内设施齐全,住在这里,每个月只要付少量的租金。梁虹说:“这房子54.68平方米,政府给我补贴每月450元,我自己每月只掏420元左右。”梁虹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搬到新居前,曾经和家里十几口人挤在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房子里。今年3月,梁虹向房管部门提出了租赁公共住房的申请。原以为办理过程会很复杂,没想到申请当天,工作人员审核完材料,当场就给她发了选房证明。之后的选房,更让她印象深刻。选房采取的是公开摇号的方式,梁虹作为住户代表,当时就在现场。梁虹说:“选房要按顺序,在受益人群里,我们通过摇号来排顺序,选房的时候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证处在场,都是通过公正公开摇号,透明度也高,大家心服口服。”公租房住户汪美说:“公平公正就在那搁着,没有什么可作假,也作不了假。”公租房住户肖金玲说:“每道手续办得都特别轻松,也不用费好些曲折去办,一看证明符合,‘啪’就盖戳,特别痛快、特别透明。” 公开透明,是天津市政府为老百姓办事遵循的基本原则。2007年以来,天津市政府每年坚持实施20项民心工程,每一项从确定到实施,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2010年,政府想对珠江公园进行改造,改造前专门在周边小区召开了听证会。河西区汉江里社区居委会主任王保节说:“当时公园里有个门球场,已经用了十多年了,很旧了,每天老人们还得拉沙子碾那个场地。当时我们提出,这个场馆是不是提升一下、改造一下?政府后来就采纳了。”居民姜秀敏说:“政府采纳了,我们很高兴,这样变成塑胶的,像绿地毯一样,多漂亮。” 在天津,有个大家都熟悉的便民服务热线8890,三万多家企业通过它,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8890的谐音是拨拨就灵,服务平台设置在天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通六年来,已经办理群众求助事项900多万件,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9%以上。8890家庭网络服务中心主任朱晓利说:“8890的服务内容有26类,350个子项,涉及市民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群众和企业都是不收费的,是一个公益性的平台。”’在天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除了8890这样的社会服务平台,还设置了为企业法人服务的行政审批平台、公共资源公开

行政案例分析

从管理角度思考:1、《行政案例分析》课的任务、环节、方法是什么?2、反思该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提出建议和改进。反思内容:环境、过程、方法、目标。 任务 1、知识目标 使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行政机关是怎样对行政事务进行实践管理的,尤其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体的案例背景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尤其对现实行政事件的行政分析方法和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行政问题的能力。 环节 本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践环节。学习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主要是: (1)独立思考: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后,发给每个学员,并给予一定时间由学员独立完成分析的准备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学员要认真阅读案例,仔细研究每一个细小的情节。在阅读的基础上,学员要独立地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或结论,准备好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 (2)课堂讨论:在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由学员围绕行政案例中案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发表各自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员各抒己见,互相揭示矛盾,向别人提出挑战,以便引起争论。通过争论,个人在吸收其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时,还要安排专人做记录。课堂讨论以口头发言为主,书面发言为辅。 (3)角色扮演:任课教师可根据行政管理案例的情节,适当指定学员扮演一定角色。每一个学员都应当自觉地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案例情节中,扮演好主要角色。 (4)小组讨论: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案例或作业进行分析、讨论,完成小组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方法 存在的问题 教学安排方面开设《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课时偏少一般只有32学时难亦组织系统的行政案例教学;3课程教学直接运用的参考教材寥寥无几仅有的教材汇编的很多行政案例内容陈旧不合时宜授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编写行政案例仅靠授课教师个别人的力量选择和组织的行政案例的质量很难尽如人意。 教师方面《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具备和提升需要授课教师主动地去探求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如:行政案例的选择和编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行政案例的相关理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调控课堂讨论的气氛;行政案例的深入剖析需要教师既要准确天文解行政案例中所隐含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访耨的实践经验等。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具备有待时日不可跑是一鲰而就的。学生方面《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施是亦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长期亦来养成的依赖教师、死记硬背、照搬书本的习惯使

精选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施行。 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设置专利工作机构的通知》。专利管理机关具有执法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据此,广州市于1984年l0月成立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属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纠纷案、专利侵权案、假冒专利案也逐年上升,专利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两次检查广告专利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市委、市府有关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决定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管理,编制增加至25人。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增加了打假的内容、手段,给专利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专利法的调整,专利工作量的增加,得到市委、市府的关注。考虑到广州专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广州市1995年机构改革时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局.编制增至3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并明确:市专利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安排有13项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专利保护评价、管理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专利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等内容;专利执法方面增加:查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并做出处理决定等新的内容,并定性专利局就是行政管理和执法。 问题: 1.广州市专利机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机构和人员,为什么专利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呢? 2.广州市专利机构经历了专利处、专利办、专利局的变化,人员编制由10人,25人.再增至35人。机构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是否是所有行政机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答案要点: ???????? (1) 广州市专利机构的设置是根据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而设立的。 ???????? (2) 专利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其一,尽管在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机构和人员,但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相应地裁减,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有没有必要。一些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当然要削减。相反,有些机构“势单力薄”,当然要加强。其二,专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它的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 2.答案要点: ???????? (1) 并非所有行政机构都象广州市专利机构那样经历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的。有些机构则恰恰相反甚至取消。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化应符合行政环境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原则。 ???????? (2) 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和编制立法原则等。?

公司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doc

企业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 企业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2] 一、企业行政管理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大大加强。为促进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被提出,这不仅是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中国企业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来促进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企业行政管理来实现,也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换言之,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 (二)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经济实力以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体现为能否紧密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学习。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

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助于保证中国企业健康发展 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它们会碰到一些困难,其职工也会存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企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目前我国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需要同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以争取项目和资金。而企业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努力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企业职工思想上的和实践中的难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为企业发展取得良好的内部环境。由此看来,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保证中国企业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保证中国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目标 一般来说,企业行政管理通过开展如下工作发挥作用:一是计划工作,即确定管理内容的日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二是组织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的内容,并将其按性质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三是指挥工作,即采取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四是控制工作,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在我国企业的运作中,以

行政管理学案例

下面是某报2002年7月26日的一则报道。请运用行政职能原理分析这一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谁来牵走这条破船? 编辑同志:环岛路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太阳湾海滨浴场的潮间带却长期搁置着一条废弃的渔船,实在有碍观瞻。在媒体曝光后,这条破船仍“巍然不动”。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这一瑕疵,恢复环岛路的美丽风光。 ——读者王某 一条破旧不堪的渔船,却让几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皱起了眉头。因为“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我们没办法解决。” 16日,记者以《破船脏了环境》为题对王某反映的问题作了报道。18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该处,看到这条已经腐朽的渔船依然占据着沙滩一隅。记者绕船走了一圈,发现船体上没有牌照或可以显示主人身份的标志。“太阳湾”海滨浴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渔船从今年4月份就停靠在这里。他还说,环岛路沙滩上还有不少这类破船,它们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而且船体的碎片也成了沙滩垃圾的“制造者”。 哪个部门对清理这条木船负有责任?受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委托,当日下午,记者以游客身份,在近一个小时内拨打了多个单位的电话,可是仍然无法找到能牵走这条破船的“主管部门”。 某管理办。工作人员态度还算温和,询问了渔船的停放地,然后说他们管的是海上,沙滩上的事情他们会和执法部门联系。记者

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部门管,他回答说,环岛路由很多部门管辖,“职责有交叉”。“有没有直接主管的部门呢?”对记者这一问题,他没有回答,只是记下了记者的联系电话,表示“处理后会给一个反馈”。 城监某大队。工作人员听到记者的陈述后,回答说:“可以去看一下”。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主管部门,他回答说:“如果是侵占沙滩、影响市容就可以管。如果是在水上我们就管不了。”“这艘船是停在海边的沙滩上,你们能管吗?”“如果是沙滩公共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管。如果是营利性的,应该别的部门管。”并说该片沙滩属于“太阳湾”的卫生管理范围,应该由“太阳湾”管理处找到船主,视情况清理。“如果找不到呢?”“这个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也解决不了。” 某监督局。记者问:“渔船上一般都应该有船牌号,渔船的报废归哪里管?”“归我们。渔船报废后,由我们就地拆解”。“如果是停在海滩上的报废的渔船呢?你们会管吗?”“那要请示领导。”“为什么要请示领导?”“我们现在没有接到通知要管这件事情。”他还说,“这件事情比较复杂,我是值班的,不太清楚该事的具体过程”。同时,他还对记者的游客身份表示质疑。后来他还是记录下记者所说的情况,表示要调查一下这艘船的船主。 某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船可能是当地渔民的,要记者与那里的相关部门联系。记者问,这种情况究竟有没有部门管,他回答说:“目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最好能找到船主,事情会比较好办,在没有找到船主之前,各个部门都不好贸然处理。”

行政管理学案例

行政管理学案例 一、深圳机场选址方案之争 案例正文 1987年,关于深圳机场的选址方案有两种:一是在市北建黄田机场;二是在市区南面填海建白石洲机场。建黄田机场的理由是:客源主要来自内陆地区,不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便于飞机安全飞行。建白石洲机场的理由是:与香港共用,争取更多的国际客源。机场到底建在哪里,争论非常激烈。反对建白石洲机场的人认为,机场建在白石洲,妨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机场自身也无扩展的余地,机场的噪音严重影响深圳大学,而且对附近的红树林和鸟类保护区带来破坏性的影响。赞成建白石洲机场的人认为,与香港争客源是最重要的,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安装双重玻璃窗和“驱鸟器”等措施来解决。最后决定以“白石洲机场方案”作为首选方案向中央领导汇报,但反对者拒绝在该方案上签字。最后,国务院派出专门的工作组赴实地考察,在多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否定了“白石洲机场方案”,批准了“黄田机场方案”。从深圳机场建成以来的运行情况看,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案例提问 1.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 深圳机场选址决策过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什么? 案例分析

首先,深圳机场选址决策一案告诉我们,决策必须有选择,即围绕决策目标拟定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比如“白石洲机场方案”或“黄田机场方案”,通过联系实际,综合考虑,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做出决策,如国务院批准“黄田机场方案”。 其次,决策方案的分析对比、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决策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各种决策方案的优劣并不是简单明了的,常常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白石洲机场方案”与“黄田机场方案”就各有优劣,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做出选择。 最后,决策过程中要尊重不同意见,认真对待不同意见,深入分析不同意见。决策人员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异,对决策方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正常的。决策方案的选择过程就是不同意见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过程。每一位决策者都应独立思考,坚持原则,追求科学,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本案例中“白石洲机场方案”反对者的精神可佳,值得发扬光大。同时,每一位决策者都应象别人尊重自己的意见一样去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二.一起人事任免争议 案例正文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行政与案例分析小论文1 学习中心:_湘潭______ 分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 育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_ 案例分析报告-S市暂住证风波___ 课程名称__行政案例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15 年 3 月10 日 案例分析报告----S市暂住证风波 案例简介: S市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按正规程序对办理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胡乱收费,导致暂住证办理秩序紊乱,相关部门的利益性突出,服务性减弱,政府管理难以到位,行政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同时,在

进行政策调整时,政府部门未能全面考虑社会实际状况,而导致政策执行困难,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案例分析: 一、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 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涉及市政府、劳动局、人事局、公安局等行政主体。其职责分别是执行国家宏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行政、维护公共安全等。 二、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分析暂住证风波出现的原因。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而言,本案例主要说明某些地方政府行政目标错位、一味追求政府部门自身利益,以至造成不良影响。 1.某些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 在行政权力的运作过程当中,首先是行政权力的出发点是要为公共利益考虑,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而不

是为了某个个人、集团或群体的利益,更不能谋取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 2.行政权力没有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 行政权力运作过程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行政权力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从以往的“命令—服从”关系,变为“服务—受益”关系,政府为社会创办的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生活等公益事业,都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 3.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没有贯彻公平原则。 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法进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性别、种族、民族、体貌、财产、地位等而不同,行政权力应为公众提供公平的服务。 4.行政权力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较低。 行政权力不仅要为公众做好服务,而且要让公众知道其服务情况。其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增强公众对行政单位信任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害”必须清除。 2.答案要点:针对“会海”、“会害”,对会议的科学管理提出两点意见: (1) 会议管理必须以提高会议效率、重视会议质量为核心。 (2) 遵循精简节约原则。 案例分析二: 某市一化工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提问: (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 (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 (2)舆论监督的特点: ①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行政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性质 行政案例分析是对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的过程所 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和解读,并从中积极思 考和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分上下两篇,主要介绍行政案例及其分析的涵义,功 能,如何编写行政案例以及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本方式和方 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突出中国特色,强调理论性和应用 性。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逐渐完整地掌握行政案例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以及决策的能力,认识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剖析行政管理具体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篇 第一章行政案例概述 第二章行政案例的教学与分析 第三章行政案例的编写 基本要求:掌握行政案例的涵义,了解其特征和类型;挑战自己的惯性,积极思考并大胆参与课堂讨论,把思维集中到案例的分析和思考中来;编写行政案例 重点:掌握行政案例的涵义,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难点:编写行政案例 第一章行政案例概述 ?什么是行政案例分析法 ?行政案例的基本特征 ?行政案例的类型 ?行政案例及其分析之功能 什么是行政案例分析法? ?行政案例分析的历史渊源 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40年代正式确立,二战后得到长足发展,现在我国已

成为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重要教学方法 ?管理案例 行政案例亦属管理案例范畴。而管理案例的简明涵义为: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管理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书面描述或介绍 ?行政案例分析法之涵义 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以结构紧凑的书面形式,把一个个真实的行政活动情景描述出来,供教学或研究之用,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政案例的基本特征 ?1、公共性和公务性 ?2、其涉及范围广、包容量大 ?3、其编排和分类具有针对性 ?4、其分析无统一的模式和格式 行政案例的类型 ?有多少种分类标准和切入角度,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案例,例:从案例的学习功能方面来分,可以分为描述型行政案例和分析型行政案例; 从跨职能性高低分,可分为专业性行政案例和综合性行政案例,e t c. ?两种常用并最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1.美国案例研究专家罗伯特-尹所提出来的分类法:把行政案例划分为两大类, 组成六种 2.同样来自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劳伦斯-林提出案例教学案例功能分类法, 根据行政案例的不同教学功能划分为五大类型 行政案例及其分析之功能 ?提供实际知识的功能 ?为案例使用者提供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 ?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 ?利于加深对行政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及运用 ?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 ?利于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敏锐性和适应性 ?提高在职行政人员的素质,改进行政工作 ?利于促进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及学界与政界的联系 第二章行政案例的教学与分析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职责 ?行政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专题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讨论分析法,e t c.

西南大学2012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第三至第七次作业)

西南大学2012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第三至第七次作业)

西南大学2012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第三至第七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题一 1、超市"偷一罚十”的处罚规则没有法律效力。这个只是超市做出的一种警示作用。本案中,超市作为不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企业,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因此,超市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不具有行政处罚权。超市依据其店堂告示对客户处以罚款是无效的。 2、超市没有行政处罚权力。 所谓行政处罚,是指已发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具有限制或剥夺行政相对人权的特征,并存在

行政侵权的可能性。因此,各国法律对行政处罚都做出了严格限制。《行政处罚法》对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法固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反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章程、守则、店堂告示等都不得擅自设定或规定行政处罚。目前,我国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以"偷一罚十”的罚则来对违法的行政相对人予以处罚。超市作为企业,根本无权设定行政做出处罚。"偷一罚十”的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是违法无效的。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才拥有行政处罚权。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外部行政管理权;依法取得特定的行政处罚权,综合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权须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级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本科)

行政管理学案例 案例1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民一直采用收割完玉米后就地放火焚烧的传统方式处理玉米秸秆,这不但严重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的科学做法。但是,河北省成安县的做法却引起了农民的反弹。 2007年秋收前,河北省成安县漳河店镇朱庄村年逾70岁的张振岭老汉一直在发愁,到底能不能收自家地里的玉米。原因是9月24日,由于张老汉以先割倒的方式收玉米时没有县里发的《秸秆放倒证》,就遭到镇政府负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人员的打骂。当地派出所到场后以“双方没有受伤”为由未作处理。 张老汉的女儿到漳河店镇政府质问父亲被打一事时,镇委书记公开说:“如果你私自放倒(指秸秆)没有放倒证,派出所查后进行处罚,这是上面的规定。” 这个“上面的规定”是指成安县委(2007)18号文件,即“县委县政府关于秋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确需放倒、撂倒玉米秸秆的农户,需持有成安县秸秆还田和禁烧指挥部统一印制的《秸秆放倒证》,并做到当天放倒,当天清运。否则,按影响农机统一作业论处”。 9月28日上午,张老汉指着自己3亩多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告诉记者,我们自古都是先割倒秸秆再掰下玉米,如果不放倒,站在玉米地中掰又扎又热又累,现在突然冒出个放倒证,没有证就打人。张老汉特别委屈地说,我根本不可能烧的,割下的秸秆我还要留着自己喂牛呢,难道县政府还管我们农民是站着掰玉米还是割倒秸秆掰玉米吗? 朱庄村的一些村民透露,绝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办《秸秆放倒证》,也不知道去哪里办,他们还是采取传统的先割倒再掰下玉米的收割方式,只是远远地看到镇政府“禁烧”人员来了就跑。 成安县委18号文件规定:“我县邯大线等7条主要公路沿线两侧各延伸1公里,为我县玉米秸秆还田示范区,必须实行秸秆直接还田”。张老汉的4亩玉米地距邯大线400多米,正好在示范区以内,按文件规定秸秆是不能拿走自用的,只能“直接还田”。 (本案例根据《法制日报》2007年10月30日的相关报道整理而成) 请根据上述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根据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法原理,分析成安县的做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你认为,围绕秸秆处理这一事务,哪些是政府应该管的,哪些是不应该管的,政府应该如何处置? 案例2 禁“柴”的迷惑 有一件事,让各方人士奔走呼号,厂商、官员、学者数百篇文章前赴后继,声如响雷。这件事就是:禁止柴油车进城。 1998年起,兰州、乌鲁木齐、海口、厦门、济南等城市,以地方规章或立法方式,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不再给柴油车发牌照,理由集中在一点:环保。今年起,北京城八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题

让更多的人参与竞争 某市商业系统某公司在实行商店经理“业内”全面聘任制的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应聘人都要求到效益好、基础好的市口商店,并在应聘竞争中对如何搞好经营、提高效益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案,使这些商店经理的选拔聘用有一个较充分的余地,可以好中选优。但是这些人却对竞争其它基础弱、效益差的非市口商店反应冷淡。宁可在“好单位”当营业员。由于聘任制是一种双向选择,使该公司这项工作很难全面推行。如有一位家住城东的店经理张某,原来在城西工作,领导上考虑到他上下班路途较远,就做工作希望他能应聘去居住地附近的一家经营不善的商店,大家也都相信张某完全有能力把它搞好,但是张某却提出种种借口不愿意去。最后公司只好聘用了唯一的一名本店应聘职工,一年下来经营管理没有起色。 1.公司领导这种短中取长的聘任方式是否正确? 2.如何才能吸引人们应聘效益较差的单位呢? 李某能被聘为厂长吗? 87年7月21日,某县政府会议室,由26人组成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在讨论某厂厂长人选。 经委张主任认为,李某有开拓精神,治厂方案可行,应聘为厂长。而计委唐主任则认为老会计原某稳当,较为理想。工业局申局长也同意后者。 县财政局冯局长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到他走过的路。李从农村到工厂,从乡下到城里,先后走过六七个单位,走到哪里都有一定的反映。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办事少,私心重,名声又不太好。过去用过他的人最后都吃了他的亏,用这个人应认真考虑。” 计委唐主任说:“要搞好一个企业,只凭三把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李某表面看能干,实际工作中很有差距。嘴上好使,捅了乱子谁都说服不了他,很不好对付。还是原某可靠,人忠厚,群众基础也不错。”张副县长说:“李某是人才,作为该厂的承包人,是可以的,虽然社会上对这个人有一定的反映。但我们不能过分相信传言,也不能不相信这个人,只要能搞活企业,该大胆使用。” 经委张主任第三次发言说:“选厂长就不能用一般干部标准衡量。李某经营欲望强烈,又有一定能力,搞好这个厂能行。一个人没有缺点不可能,只要优点大于缺点就行。” 分管工业的于副县长在七嘴八舌的争执中没有发言。企业的呼唤,职工群众的渴望,承包人的形象,各位成员的神态,在眼前闪现,在脑际徘徊…… 那间工厂坐落在离县城十公里的山旮旯里,是个有近40年采矿历史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自80年代以来,这个拥有5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小厂,急剧向破产边缘下滑。数十条采掘巷道,几乎采不到矿石;连年虚报产量,内亏已达22万元;银行贷款20多万元;平均一个职工负担一个退休工人的工资;因为欠下县人民医院等七八个城市、乡镇医院的住院费还不起,职工伤残重病住不进院;全厂职工已有四个月没领过工资;连续三年工人没得过一分钱奖金;全厂上下人心思治,人心思兴。 为救企业于破产边缘,使老矿重新焕发生机,县政府决定首先在该厂推行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行政学导论》经典案例 第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 〖案例选读〗 某学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95年5月,该校行政科发布了一个分房通知,将该校新购置的5套三居室住宅分给有关人员,并将分房的条件列出。该校教师张某认为,他在该校已工作10年,对该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过较大贡献,且他家一直住房紧张,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分房名单中却没有他。张某认为很不公平,便多次向校行政科、校长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但均未获得解决。张某一怒之下,于1996年1月以该校行政科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思考】 根据行政管理的概念,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张某的起诉吗?为什么? 第二章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学 〖案例选读〗 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辽阔,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为丘陵、高原和低山。交通不发达,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铁路总长仅2万余公里,沿海航道为许多地区之间惟一交通渠道。原先首都设在里约热内卢,它偏居东部海岸,远离内地。联邦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递到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广大内地长期得不到开发。到本世纪40年代,巴西已开发的面积还不及总国土的23%,全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国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利。巴西政府再三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1960年决定把首都由沿海迁往内地巴西利亚,以促进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亚马逊河地区的开发。首都设到巴西内地高原上,在此形成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既使国家政令和文化思潮得以就近向外传递,增强了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唤起开发落后地区的民族意识,又使以巴西利亚为中心,形成伸向全国重要城镇和边疆地区的交通网,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巴西利亚首都的兴建,确实大大促进了巴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西部地区草原地带的开发,现在那里的谷物产量占全巴西的30%。 【案例思考】 1.什么是行政环境?本案例主要体现了何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的认识。 第三章国家职能与行政职能 〖案例选读〗 沿海某省一位政府官员,出国访问之后,引进来一个电子加工项目。并召集各家银行行长开会,指示:工行应该贷款多少,农行应该贷款若干,中行贷款须占一定比例……各家银行行长心知肚明,该官员引进的电子加工生产线已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项目竣工之日,可能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