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课程标准0001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0001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0001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

、课程信息

课程任务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与表现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并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将设计意识与创新能力融入其中。刚进大学的学生,造型基础还很低,必须对素描这种语言进行全新的认识,掌握它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造型的能力,使其能达到创意表现的基本需要。在创意表现阶段,引导学生探索认识各种新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各种表现手段来传达我们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思想,是每个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创意思维特质,并最终具备本专业设计所需的真正能力。

其内容包括设计素描的结构表达、质感表达、空间表达和创意表达四个任务。

其中,设计素描的结构表达强调结构的观察方式和结构的素描表达方式,利用自

己理解的结构和构建结构的能力;设计素描的质感表达强调质感的观察方法和各种表达方式,在此阶段利用多种手段对各类质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入木三分的刻画训练,以提高学生精致的观察能力和入微的表现能力,为今后的设计效果表现打下基础;设计素描的空间表达主要是训练学生认知空间中各种物体的结构关系,并能理解和运用透视原理,表现各种物体的空间关系,营造画面的视觉空间再造,为各设计专业打下空间造型设计的基础;设计素描的的创意表达是本教程的重点,通过认知创意思维及要素,训练用素描的各种方式进行主观创意思想的表达,形成自己特有的设计意识。

三、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 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任务一设计素描的结构表达

[ 教学内容] 我们细心观察自然界中到处可见的各种严谨而又富有变化的结构关系,思考各种物体结构关系中的诸多规律,逐渐明白绘画中对物体结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和表现。只有理解了结构关系中的这些规律和变化,才能便于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结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形象体积的塑造,也有利于我们对结构的准确理解。[ 教学要求] 结构包含的内容。如何准确的认知结构。设计素描对结构的观察和表现方法与基础素描及其它绘画形式都是不同的,它们的不同之处。设计素描如何用线来表现结构关系。不同结构的理解和表现对设计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结构的再建表现有何意义。

任务二设计素描的质感表达

[ 教学内容] 对于不同物的质感描绘有哪些要素和表现手段。在表达质感方式上,明暗调子对质感表现的作用又是如何。明暗法是精细素描和超级写实绘画的基础,如何用精细素描和超级写实的方法表现不同材质的物象。设计素描的质感训练对设计专业又有哪些作用。

[ 教学要求] 认识了肌与理、明暗法、表现手段在表达质感方面的重要性;了解了自然物和人造物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法,结合当代素描肌理和学生作品,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丰富了我们的视觉经验和体会。在这里我们从植物质感素描表现、布、皮类质感素描表现、金属质感素描表现和其他材质质感素描表现三个方面来进行质感训练的课程训练设计。通过训练,掌握质感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手法,提高肌理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各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

任务三设计素描的空间表达

[ 教学内容] 如何在设计中提高空间意识的培养和表达。空间与环境艺术的关系如何。二维画面如何表达三维和多维空间。透视对空间的表达有何重要性。空间构成有哪些原则。如何表现各种空间。

[ 教学要求] 本单元的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着空间的表现来展开,把握空间在不同设计中的作用,让写生去探究空间的特点,了解掌握空间的表现方法,建立空间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空间对设计的重要性,为以后专业设计做实质性准备。以下

的练习,选择的训练内容形式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造型表现能力,为设计空间的构造打下基础。

任务四设计素描的创意表达

[ 教学内容] 创意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论创意。创意需要一定的视觉表现载体来传递我们的创意思维,那么创意有哪些表现要素和表现手段。装饰素描本身也是创意素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装饰创意素描的表现有特点与方法。我国传统图形元素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的传统图形元素的构成法则,是我们借鉴的一个内容,传统图形元素在装饰创意素描表现中又该如何应用。图形创意中离不开抽象的语言,抽象产生于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我们该如何认识抽象形象。具象形态又是如何进行抽象处理的。意象是创意的最高境界,那该如何认知意象。又该如何进行设计素描的创意训练。

[ 教学要求] 本单元重点是创意思维的训练与表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具象形态、装饰形态、抽象形态在表达创意思维时的重要性,了解了设计创意的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手法,结合当代创意设计和学生作品,进行了综合分析,丰富了我们的视觉经验。在这里我们从装饰素描表现、抽象素描表现和意象素描表现来进行创意思维的课程训练设计。通过训练,掌握创意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手法,全面提升创意思维能力,为今后各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实践环节

1. 实践教学内容

1、静物陶器结构素描写生训练(陶罐、酒瓶等器皿的组合写生)目的:通过对陶质器皿结构的分析表现,使我们掌握陶器等物品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要求:准确表现物体的形体关系;以线条为主表现静物陶器三维结构;要求线条的轻重、虚实、粗细等变化。

2、家用电器结构素描写生训练(各种花卉、树木等植物的写生)目的:了解植物的结构特点,通过写生掌握植物的结构表现方法。要求:准确表现植物生长结构关系;注意对画面内容的概括、取舍;以线为主表现植物三维结构。

3、家用电器结构素描写生训练(吹风、熨斗等各种小家电的写生)

目的:了解家用电器等物品的结构特点,掌握对这些物品结构的表现方法。要求:分析家用电器的内部结构与组合方式;准确表现家用电器结构关系;以线为主表现家

用电器三维结构;要求线条的轻重、虚实、粗细等变化。

4、机械产品结构素描写生训练(自行车、电扇等机械产品的写生)目的:了解机械产品结构的特点,掌握它们的结构规律,并能较好的表现它们的结构关系。

要求:分析机械产品的内部结构与组合方式;准确表现机械产品结构关系;以线为主表现机械产品三维结构;要求线条的轻重、虚实、粗细等变化。

5、家具结构素描写生训练(各种凳子、桌子等家具写生)目的:仔细观察和了解家具的结构特点,掌握它的结构规律,并能表现它的结构关系。

要求:分析家具结构的内部结构与组合方式;准确表现家具结构关系;以线为主表现家具的三维结构;要求线条的轻重、虚实、粗细等变化。

6、家具重建结构素描写生训练(通过前面家具的写生,利用类似结构进行创造性造型)

目的:在对物象基本结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物象的结构再建练习,拓展写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组合能力,为以后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

要求:运用前面了解的家具结构的再造;根据写生物体的结构关系,重建新造型的结构关系;造型美观、结构要合理。

1、植物质感素描写生训练(树、树叶、花卉等)目的:观察植物质感的基本特征,运用植物质感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营造画面不同植物的质感。

要求:认真观察、分析植物质感特征;各种表现技法的运用;细致入微的刻画,严谨准确的造型;注意画面的审美效果。

2、布、皮类质感素描写生训练(各种材质的服装、鞋等)目的:观察布、皮类质感的基本特征,运用布、皮类质感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营造画面不同布、皮类物体的质感。

要求:认真观察、分析布、皮类质感特征;各种表现技法的综合运用;细致入微的刻画,严谨准确的造型;注意画面的审美效果。

3、金属质感素描写生训练(不锈钢、铜、铁等材料做的饰品)目的:观察金属质感的基本特征,运用金属质感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营造画面的金属质感。

要求:认真观察、分析金属类质感特征;各种表现技法的运用;细致入微的刻画,严谨准确的造型;注意画面的审美效果。

4、其他材质质感素描写生训练(玻璃、塑料等)目的:观察认知其他材质(玻璃、塑料等)质感的基本特征,运用其他材质质感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营造画面的质感。

要求:认真观察、分析其他材质质感特征;各种表现技法的运用;细致入微的刻画,严谨准确的造型;注意画面的审美效果。

1、物体与物体的空间写生训练(摆在家具上的静物的大小、远近排列)目的:通过对此训练掌握物体个体之间、物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要求:认识观察静物与环境的空间关系;用线或几何形表现;画出透视下物体的体积关系;利用线的轻重,虚实表现空间。

2、室内建筑与物体的空间写生训练(室内空间一角中的摆放物)目的:通过对室内空间一角中的摆放物的表现,加强空间的整体意识把握。要求:认识观察室内建筑与物体的空间关系;用线或几何形表现;画出透视下物体的室内建筑结构关系;利用线的轻重、虚实表现空间。

3、建筑外部空间写生训练(建筑外观写生)目的:通过建筑外观写生的训练加强对大尺度空间表现的感受和体验。要求:认识观察建筑外部的空间关系;用线或几何形表现空间的骨骼与秩序;画出透视下物体的室内建筑结构关系;利用线的轻重,虚实表现空间。

4、景观环境空间结构写生训练(建筑与树木的景观组合)目的:通过建筑与树木的景观组合训练,加强对环境空间的感受和远近层次的把握。

要求:认识观察景观环境空间关系;用线或其他方法表现空间的骨骼与秩序;远近空间的层次表现;透视下建筑与树木空间结构的关系。

5、景观空间再设计(根据学习的空间知识,设计构造景观的空间,如休息亭、装饰雕塑等)目的:通过景观空间再建设计训练,掌握主动表现意识和对空间的再造。要求:了解景观空间设计的功能;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景观空间设计的效果表现。

1、静物的装饰写生训练(各种静物、植物与装饰衬布的组合)

目的:认识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装饰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营造画面的装饰意味。

要求:用装饰的手法分解静物关系;造型要求变形、夸张;形式的多角度、平面化和多样化;画面新颖、形式美观。

2、传统图像元素的应用训练(收集各种传统图像元素与陶器静物或装饰衬布结合)目的:认知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对传统图形元素的打散与重构,赋予它新的现代要求:传统图形元素的打散与重构;形式的多角度、平面化;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画面新颖、形式美观。

3、静物的抽象写生训练(各种植物、静物与装饰衬布的组合)目的:认知抽象形态美的基本特征,运用抽象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营造画面的抽象意味,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要求:用抽象的形态分解静物关系;高度简练、高度夸张、打散重构的手法运用;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画面的空间结构和构成规律;表达自我感受。

4、物的联想训练(选择典型物品, 如手、苹果、车、脚、方形、圆形等进行联想)目的:认知联想的基本内容,运用联想创意的基本表现方法,训练创意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要求:保持物品的基本形态特征不变;多种创意手段的运用;注意画面的美学效果;形式与主题巧妙结合。

5、主题想象训练(提供主题命名,如梦、生命、家园、沟通、克隆、繁衍等)目的:认知主题想象的基本内容,运用基本主题创意表现方法,遵循主题创意的基本过程,提高主题创意的表现能力,为今后的主题设计表达打下基础。要求:根据主题选择物品进行想象;可以用装饰、具象、抽象等表达方式;注意画面的美学效果;形式与主题的巧妙结合;表达直观、清晰;强调个人意识和主观创造性思维。

2. 实践教学形式与考核方法

1、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2、理论讲解采用多媒体教学(附课件),以及优秀素描静物作品欣赏。

3、实践练习根据每一学生不同的画面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辅导方法。

4. 以完成作业目标进行教学工作。把相关资源在网上进行共享。

①平时作业考核

构成作业需要耐心,完成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平时作业最能充分反应学生的设计水平,学习态度,给30分。

②开展成果汇报展示

对参加展览、发表作品在报刊杂志或者比赛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积极性酌情给分5分。

七、课程课时分配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