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习题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习题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习题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本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凤、王耀勇、余德润主编的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材配套使用)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有关的因素为()。

A. 溶质的本性

B. 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

C. 剂的体积

D. 溶液的体积

2.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

B. 高于100℃

C. 低于100℃

D. 无法确定

3. 在常压下,海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

B. 高于100℃

C. 低于100℃

D. 无法确定

4. 在常压下,海水的凝固点一般( )。

A. 等于0℃

B. 高于0℃

C. 低于0℃

D. 无法确定

5.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 )纯溶剂的凝固点。

A. 等于

B.高于

C.低于

D. 无法确定

6. 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 )。

A. 等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 低渗溶液

D. 无法确定

7. 常量分析的称量一般在( )。

A. 0.1g以上

B. 10g以上

C. 0.01~0.001g

D. 1~10g

8. 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结构分析

D. 滴定分析

9.对微量成分进行分析一般采用()。

A. 滴定分析

B. 重量分析

C. 气体分析

D. 仪器分析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 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

D.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11.下列()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看错滴定管读数

C. 加错试剂

D. 使用的蒸馏水不纯

12.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为()。

A. 空白试验

B. 对照试验

C. 校正仪器

D. 取多次测得值的平均值

13.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 室内温度突然变化

B. 气压变化

C. 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

D. 滴定分析仪器刻度不准

14. 滴定管读数的绝对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 mL,则相对误差为()。

A. ±0.1%

B. ±0.2%

C. ±1%

D. ±0.01%

15. 在标定氢氧化钠准确浓度时,某同学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2mol/L、0.1023mol/L、

0.1022mol/L、0.1024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98mol/L,该同学的测定结果()。

A.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

C. 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低

D. 准确度较低,但精密度较高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B.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一定为零

C.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D. 精密度高表明系统误差小

17.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C. 偶然误差为负误差

D. 偶然误差是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8. 一个分析工作者获得三个重复测定的结果极相近,可能得出()结论。

A. 偶然误差很小

B. 系统误差很小

C. 所用试剂很纯

D. 准确度很高

19. 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称量试样时,以g为单位结果应记录到小数点后

()。

A. 一位

B. 二位

C. 三位

D. 四位

20. 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 1.1050

B. 0.100

C. 0.5000

D. pH=12.00

21. 用0.100 0mol/LHCl溶液滴定20.00mL0.100 0mol/L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

A. 18mL

B. 18.0 mL

C. 18.00 mL

D. 18.00 0mL

22. 下列不是滴定分析反应条件的是()。

A.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 反应必须有合适的方法确定终点

C. 反应必须无干扰杂质存在

D. 物质组成应与化学式相符合

23.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

A. 化学计量点

B. 滴定终点

C. 滴定误差

D. 滴定分析

24. 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 基准物质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25.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相差越大误差越小

B. 相差越小误差越大

C. 相差越大误差越大

D. 两者必须一致

26. 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测定Fe2+的方法属于()。

A. 返滴定法

B. 直接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27. 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滴定时若锥形瓶中残留蒸馏水,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

28. 欲配制1 000mL0.1mol/L HCl溶液,应取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

A. 8.4mL

B. 0.84 mL

C. 1.84 mL

D. 18.4 mL

29. 可用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作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物质为()。

A . HCl B. H2SO4C、H2C2O4·2H2O D、NaCl

30. 用0.100 0 mol/L HCl溶液滴定20.00 mL 等浓度NaOH溶液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9.7~4.3,若标准溶液的浓度都变为原浓度的1/10 , 则滴定的突跃范围为( )。

A. 10.7~3.3

B. 8.7~5.3

C. 7.7~6.3

D. 11.7~2.3

31. 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3.1~4.4

B. 4.4~6.2

C. 8.0~10.0

D. 1.2~2.8

32. 酚酞指示剂的酸式色()。

A. 无色

B. 红色

C. 黄色

D. 橙色

33. 在高锰酸钾法中,调解溶液酸性使用的是()。

A. 盐酸

B. 硝酸

C. 硫酸

D. 醋酸

34. 高锰酸钾法中所用的指示剂是()。

A. 酸碱指示剂

B. 吸附指示剂

C. 自身指示剂

D. 金属指示剂

35. 用台秤称取35.8gNaCl,又用电子天平称取4.516 2 gNaCl,合并溶解稀释至1 000 mL,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用有效数字运算表示为( )。

A. 0.689 mol/L

B. 0.7 mol/L

C. 0.69 mol/L

D. 0.006 9 mol/L

36.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水中Cl-时,若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则终点时沉淀物的颜色为()。

A. 白色

B. 黄色

C. 砖红色

D. 紫色

37. 下列适合佛尔哈德法条件的是()。

A.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B.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

C. 以铬黑T为指示剂

D. pH=6.5~10.5

38.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如果溶液的pH=4,将使测定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忽高忽低

39. 某滴定的突跃范围pH在4.3~7.7之间,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A. 甲基红

B. 邻菲啰啉

C. 铬酸钾

D. 铬黑T

40.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一般为()。

A. 1﹕1

B. 1﹕2

C. 2﹕1

D. 1﹕3

41. 人眼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

A. 400~760nm

B. 200~400mm

C. 400~760pm

D. 400~760cm

42. 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 蓝色光

B. 绿色光

C. 黄色光

D. 青色光

43. 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 蓝色光

B. 绿色光

C. 黄色光

D. 青色光

44. 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0.50,则对应的吸光度为()。

A. lg2

B. lg5

C. lg6

D. lg3

45.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A. 0.2~0.7

B. 0.1~0.3

C. 0~0.2

D. 0.3~1.0

46. 电子天平的称盘上有灰尘,应用()。

A. 毛刷清扫

B. 湿抹布擦净

C. 水洗净

D. 口吹气吹除

47. 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A. 量筒

B. 烧杯

C. 容量瓶

D. 移液管

48. 滴定管内如果有明显的油污,则()。

A. 只用自来水冲洗

B. 只用蒸馏水冲洗

C. 只用待测液洗

D. 先用铬酸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洗

49. 下列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的是()。

A. KMnO4溶液

B. HCl溶液

C. NaOH溶液

D. K2Cr2O7溶液

50. 如果容量瓶的瓶底事先存有少量的蒸馏水,则配制成溶液的浓度()。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 分析化学包括和两部分。根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定量分析可分为和。按照测定方法的不同,化学分析法可分为、等。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

2. 一个定量分析过程包括的步骤有、、、

、。

3. 定量分析的误差按其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和两类。由于使用的蒸馏水不纯引起的误差属于。

4. 系统误差包括、、、。

5.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

6.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常用表示。

7. 数据0.40%、1.86×10—5、pH=8.25分别为、、位有效数字。

8. 将数据10.065 01处理成4位有效数字的结果为。

9. 滴定分析法常用于组分的测定,仪器分析法适合于组分的测定。

10.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它包括和。

11.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12. 滴定分析法主要的滴定方式有、、、。

13. 基准物质是指。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

、、。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和两种。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和;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和

15.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酸为,H2O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酸为。

16. 缓冲溶液是指。配制pH=4—6的缓冲溶液,可用

混合液;配制pH=6—8的缓冲溶液,可用混合液;配制pH=9—11的缓冲溶液,可用混合液。

17. 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内因是,外因是。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等。

18. 在分析化学中,将称为滴定曲线的突范围。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指。滴定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多控制在之间。

19. 根据所选用的氧化剂的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主要分为、、

20. 在强酸性条件下,KMnO4中的锰被还原成;其半反应式为

21. 沉淀滴定法中的莫尔法所用的指示剂是,滴定适宜在溶液中进行,pH为。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溶液的pH应控制在;佛尔哈德法所用的指示剂为,直接滴定法测定Ag+时,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是。为保护AgCl 沉淀不被溶解,常加入的保护试剂是。

22. 沉淀滴定法主要是银量法,银量法根据指示剂的不同,按创立者的名字分为、

和。

23. 配位化合物是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以键结合成的复杂离子和分子。配位体分为和,其中滴定分析用的EDTA标准溶液属于。

24. 在pH为12时,用钙指示剂测定水中的离子含量,镁离子已转化为,故此时测得的是钙离子的单独含量。

25. EDTA有个配位原子,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26. 金属指示剂是利用和颜色的不同,通过在化学计量点时其颜色的变化指示终点的。

27. 在配位滴定法中,常用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28. 配位滴定法中测定水中Ca2+、Mg2+的总量时,以为指示剂,用。

作为标准溶液,用作为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10,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

由色变为色。按滴定操作顺序分别写出各步反应式:

(1)(2)。(3)(4)。29.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的Ca2+含量时,应调节溶液的pH为,用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由色变为色。按滴定操作顺序分别写出各步反应式:(1)

(2)(3)。

30. 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31. 用0.100 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mL0.100 0mol/L的盐酸溶液,常选用作为指示剂,终点颜色由变为。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所以水的沸点要高于100℃。()

2.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3. 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等渗溶液。()

4.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组成。()

5.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6. 在分析工作中,几次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其准确度就高。()

7. 在同一操作中,使用同一种仪器,可以使仪器误差相互抵消,这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8. 由于操作不细心,加错试剂而引起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9. 几个数相加或相减时,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准。()

10. 在滴定分析中,当加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相等时,即达到化学计量点。()

11. 滴定分析的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一般不能恰好一致。()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有滴定法和分析法两种。()

13. 酸碱滴定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有:NaOH、HCl、HAc、HCN、NH3·H2O。()

14. 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15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Ca2+含量时,采用的是间接滴定法。()

16. 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可用硼砂作为基准物质。()

17.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准确浓度常用Na2C2O4作为基准物质。()

18. 测定Fe2+样品只能用高锰酸钾法测定。()

19. 在酸碱滴定中只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

终点。()

20. 用强酸滴定弱碱在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一定等于7。()

21.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22.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零。()

23. 所谓的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造成的。()

24. 所谓的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25. 当移液管将移取的溶液都放出后,必须用吸耳球将停留在管尖的少量液体吹出。()

26. 滴定结束后将滴定管内剩余的溶液全部倒回原来试剂瓶中,可以继续使用。()

27.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它包括所有的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28. 对试样进行分析时,操作者读错数据,属于偶然误差。()

29.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称为偏差。()

30. 多次测得值之间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31.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予以减少。()

32. 滴定分析法通常适合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33.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34. 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紫色。()

35. 硫酸铜溶液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蓝色。()

36. 配位化合物是以配位键相结合成的化合物。()

37. 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38. 用铁铵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法扬司法。()

39. 高锰酸钾法通常选用1mol/L的硝酸进行酸化。()

40. 直接碘量法通常在强碱溶液中进行。()

41. 在酸碱滴定中,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大,可减少滴定突跃的pH。()

42. 配制pH为9~11的缓冲溶液,可用HAc-NaAc的混合液。()

43. 临床常用质量分数为9%的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高渗溶液。()

四、计算解答题

1. 何谓渗透压?静脉注射时注射液与血液为何要等渗?

2. 利用溶液蒸气压下降和凝固点降低的原理,解释植物为何具有耐寒性和抗旱性。

3. 在常压下,为何海水的沸点要高于100℃?

4. 市售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6.5%,用此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多少毫升?

5. 有一电子天平,称量绝对误差为±0.1mg。如称取试样0.05g,相对误差是多少?如称取1g ,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说明什么问题?

6. 计算下列平行测定值:1

7.16%,17.18%,17.17%的绝对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7. 某溶液经四次测定,其结果为0.101 6、0.101 2、0.101 4、0.102 5(mol/L)。其中0.102 5的误差较大,问是否应该舍去?(Q40.9=0.76)

8. 称取不纯烧碱试样20.00g,加蒸馏水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吸取25.00mL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指示剂,用0.991 8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HCl溶液20.00mL 。求该烧碱试样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9. 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准确称取硼砂试样0.381 4g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20.00mL,计算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10.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4.084 4g 于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

11.计算下列各溶液的[H+]:

(1)0.1mol/L的HCl溶液;

(2)0.1mol/L的NaOH溶液;

(3)0.1mol/L的HAc溶液;

(4)0.1mol/L的NH3·H2O溶液;

(5)在20.00mL 0.100 0mol/LNaOH溶液中,加入20.02mL 0.100 0mol/LHCl溶液;

(6)在20.00mL 0.100 0mol/LHCl溶液中,加入20.02mL 0.100 0mol/LNaOH溶液。

12. 准确称取硫酸铵试样0.135 5g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40%的中性甲醛溶液,加2滴酚酞指示剂,待反应完全后,用0.100 0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3.55mL,计算原铵盐样品中氮的含量。

13. 称取铁矿石试样0.302 9g,溶解并预处理将Fe3+还原成Fe2+,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0.016 43mol/L K2Cr2O7标准溶液35.14mL,计算试样中Fe的质量分数。

14. 将0.112 1mol/LAgNO3溶液20.00mL加到0.226 6g的含氯试样中,再用0.115 8mol/L NH4SCN溶液返滴定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时,消耗6.50mL,计算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

15. 取100mL某水样,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0.010 00mol/LEDTA标准溶液28.66mL;另取相同水样,用NaOH调节pH为12,加钙

指示剂,用0.010 00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EDTA标准溶液16.48mL,计算该水样的总硬度以及Ca2+、Mg2+含量(mg/L)。

16.有一高锰酸钾溶液,盛于1cm厚的比色皿中,测得透光度T=50%,如将其浓度增大1倍,其他条件不变,其吸光度为多少?

17.如何配制0.1mol/L,2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简述配制过程(包括计算、称量、溶解、配制等步骤)。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A

7.A

8.B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D 16.C 17.C 18.A 19.D 20.C 21.C 22.D 23.B 24.A 25.C 26.B 27.C 28.A 29.C 30.B 31.B 32.A 33.C 34.C 35.A 36.C 37.B 38.A 39.A 40.A 41.A 42.C 43.B

44.A 45.A 46.A 47.B 48.D 49.C 50.C

二、填空题

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法酸碱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试样的采集试样的分解干扰杂质的分离测定方法的选择数据处理和测定结

果的评价

3.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4.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5.改进分析方法校正仪器使用符合要求的试剂对照试验空白试验

6. 误差偏差

7. 2 3 2

8. 10.07

9.常量微量

10.能测量到的数字所有的准确数字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1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反应必须迅速完成反应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反应必须无

干扰杂质存在

12.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13.能够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纯净物质纯度高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一致性质稳定

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4.直接配制法间接配制法硼砂和无水碳酸钠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

15.H3O+OH-CO32-H2CO3

16.能够对抗外来少量酸或碱而保持pH几乎不变的溶液HAc-NaAc NaH2PO4-Na2HPO4

NH3·H2O-NH4Cl

17. 指示剂本身结构的变化溶液[H+]的改变指示剂本身的性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指示剂的用量温度

18.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pH的变化凡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

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都可作为这一滴定的指示剂0.01~1mol/L

19. 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20. Mn2+MnO4-+ 8H+ + 5e=Mn2+ + 4H2O

21. 铬酸钾中性或弱碱性 6.5~10.5 6.5~7.2 铁铵矾NH4SCN 硝基苯

22.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23. 配位单齿配体多齿配体多齿配体

24. Mg(OH)2沉淀

25. 6

26.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其本身指示剂

27. 0.01~0.05mol/L

28. 铬黑T EDTA NH3·H2O-NH4Cl 酒红蓝Mg2+ + EBT=Mg-EBT Mg2++

EDTA=Mg-EDTA Ca2++ EDTA=Ca-EDTA EDTA+ Mg-EBT= EBT+ Mg-EDTA 29. 12~13 NN 酒红蓝Ca2++NN=Ca-NN Ca2++ EDTA= Ca-EDTA

EDTA+ Ca-NN= NN+ Ca-EDTA

30. A=lg I0/I=kcb

31、酚酞无色浅红色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26.× 27.∨ 28.×29.× 30.× 31.× 32.∨ 33.∨ 34.× 35.∨ 36.∨37.∨ 38.× 39.× 40.× 41.× 42.× 43.×

四、计算解答题

1. 答:(1)维持被半透膜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所需加于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2)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等渗溶液。如为高渗溶液,则血液细胞中的水分将向外渗透,引起血细胞发生胞浆分离。如为低渗溶液,则水分将向血细胞中渗透,引起血细胞的胀破,产生溶血现象。因此临床常用0.9%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等渗溶液。

2. 答:当外界温度偏离常温时,在有机体细胞内都会强烈地生成可溶性物质,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越大,它的凝固点越低,因此细胞液在0℃左右不至于冰冻,植物仍能保持生命活动而表现出一定的耐寒性。另一方面,细胞液的浓度越大,它的蒸气压越小,蒸发越慢,因此在浓度较高时,植物仍能保持水分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

3.答:如果水中溶有不挥发的溶质,溶液的蒸气压要下降,要使溶液的蒸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就必须升高温度,所以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海水中溶有许多不挥发的溶质,因此常压下海水的沸点要高于100℃。

4. 解:因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

V ×1.19g/cm 3×36.5%=0.1mol/L×0.25L×36.5g/mol

V ≈2.1mL

5.解: (1)3

0.110100%0.2%0.05

-±??=± (2)3

0.110100%0.01%1

-±??=± (3)在绝对误差相等的前提下,称量物品的质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相对误差更能准确反映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

6. 解: (1)

(2)绝对平均偏差=0.0067%

(3)相对平均偏差=0.039%

7. 解:根据Q 值检验法:хn =0.102 5 х

n-1=0.101 6 х1=0.101 2 0.10250.1016Q=.70.10250.1012--≈0 因0.70<0.76 故0.102 5应予保留。

8.解:

3

0.991 8mol/L 20.00mL 40.00g/mol 10(NaOH)=100%39.67%25.00mL 20.00g 250.0mL

w -????=? 17.16%17.18%17.17%17.17%3++=

=平均值

9. 解:

30.3814g mol (HCl)20.1000L 381.37g /mol 20.00mL 10

c -=?=?? 10. 解:

4.0844g/204.22g/mol 2

5.00mL /250.0mL (NaOH)=100020.00mL

c ?? mol 0.1000L =

11. 解:(1) pH=1

(2) pH=13

(3)由于c /K a >400 ,故 [H +]=1.34×10-3mol/L ,pH=2.87

(4)由于c/K b >400 ,故 [OH -]=1.34×10-3mol/L ,pOH=2.87,pH=11.13

(5)+50.1000mol/L (20.0220.00)mL mol [H ] 5.0010L 40.02mL

-?-==? pH=4.30

(6)50.1000mol/L (20.0220.00)mL [OH ]==5.0010mol/L 40.02mL

-??- - pOH=4.30 pH=9.70

12.解:

14.01g/mol 0.1000mol/L 13.55mL 1000(N)=100%=14.01%0.1355g w ??

?

13.解:6Fe 2+ + Cr 2O 7-+ 14H + = 6Fe 3+ + 2Cr 3+ + 7H 2O -32+

60.01643 mol/L 35.14 mL 1055.85 g/mol (Fe )100%0.3029 g w ????=? 63.87%=

14.解:

%1002266.01000/45.35)5.6/1158.000.20/1112.0()(_????=g

mol g mL L mol mL L mol CI w - %30.23=

15. 解:(1)总硬度 1(EDTA)(CaO)1000(CaO mg/L)1000010

c V M ρ.???=? o mL mol g mL L mol 28.1610

00.10010/8.5666.28/00010.03

=????= 

(2)钙含量 2(EDTA)(Ca)1000Ca(mg/L)10000

c V M ρ.???= L

mg mL

mol g mL L mol /24.6700.10010/8.4048.16/01000.03

=???= (3) 镁含量 12(EDTA)()(Mg)1000M (mg/L)10000

c V V M ρg .?-??= L

mg mL

mol g mL L mol /60.2900.10010/3.248.41666.28(/01000.03

=???=)- 16. 解:A =k cb=-lg T A =2A =2×(2-lg50%)=0.602

17.解:(1)计算NaOH 的质量 m (NaOH)=0.100 0mol/L ×0.25L ×40g/mol=1g 。

(2)称量NaOH 用托盘天平先称量干燥洁净烧杯的质量并记录,然后把NaOH 放入烧杯再称量出它们的总量并记录。从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即为所需NaOH 的质量。

(3)配制NaOH 溶液 往盛有称量好NaOH 的烧杯中加入约40mL 的蒸馏水,用玻棒搅动,使之溶解并冷却,冷却后定量转入250.0mL 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一只手拿玻璃棒,另一只手拿烧杯,使烧杯嘴紧靠玻棒,玻棒则悬空伸人容量瓶口中,棒的下端应靠在瓶颈内壁上,使溶液沿玻棒和瓶的内壁流入容量瓶中,待烧杯中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扶正并使烧杯嘴沿玻棒上提1-2cm ,将玻棒放入烧杯。将溶液转移后,先用蒸馏水洗涤玻棒和烧杯内壁2-3次,洗下来的溶液,按以上同样的方法也转入容量瓶中。然后加水稀释至容量瓶容积2/3处,将容量瓶直立旋摇,无需盖盖子,使溶液初步摇匀。继续加水至距离标线以下约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弯月面的最底端与标线相切为止,随即盖紧瓶塞,像试漏时一样,将瓶倒立,待气泡上升到顶部后,再倒转过来,如此反复7~10次,直到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无机化学知识点摘要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

第一章气体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1)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地混合。 (3)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气体的密度比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小很多。 2、理想气态方程:pV=nRT,其中p、V、T分别为一定量气体的体积、压力和热力学温度。R为摩尔气体 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p以Pa、V以m3、T以K为单位,则R=8.314J·mol-1·K-1。 3、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模型,它忽略了气体本身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真实气体,只有在 低压高温下,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小,分子间平均距离比较大,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完全微不足道,才能把它近似地看成理想气体。 4、理想气体混合物: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分子本身的 体积和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每一种气体都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5、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 分压力等于在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6、Da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7、Amage分体积定律:混合气体中组分B的分体积V B是该组分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 力时占有的体积。 8、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 (1)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粒子,彼此间的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许多,分子体积与气体体 积相比可以略而不计。 (2)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于永恒地无规则运动之中。 (3)除了在相互碰撞时,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很弱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4)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5)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9、气体的压力是由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弹性碰撞而产生的,是“分子群”对器壁碰撞作用的统计平均的结果。 压力与气体分子每次对器壁的碰撞力和碰撞速度成正比。每次的碰撞力等于分子的质量与分子运动速度的乘积。碰撞速度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分子数越多,分子运动得越快,其碰撞器壁的速度就越大。即气体的压力是由单位体积中分子的数量、分子的质量和分子的运动速度所决定的。 10、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系统的温度越高。和压力一样,物 体的温度也是大量分子(“分子群”)集体运动产生的总效应,含有统计平均的意义。对单个分子而言,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11、在一定温度下,每种气体的分子速度分布是一定的。除了少数分子的速度很大或很小以外,多数分子 的速度都接近于方均根速度V rms。当温度升高时,速度分布曲线变得更宽了,方均根速度增大,高于这一速度的分子数增加得更多。 第二章热化学 一、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习题参考答案 1.解: m r H ? = -3347.6 kJ·mol -1; m r S ? = -216.64 J·mol -1·K -1; m r G ? = -3283.0 kJ·mol -1 < 0 该反应在298.15K 及标准态下可自发向右 进行。 2.解: m r G ? = 113.4 kJ·mol -1 > 0 该反应在常温(298.15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 m r H ? = 146.0 kJ·mol -1; m r S ? = 110.45 J·mol -1·K -1; m r G ? = 68.7 kJ·mol -1 > 0 该反应在700 K 、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3.解: m r H ? = -70.81 kJ·mol -1 ; m r S ? = -43.2 J·mol -1·K -1; m r G ? = -43.9 kJ·mol -1 (2)由以上计算可知: m r H ?(298.15 K) = -70.81 kJ·mol -1; m r S ?(298.15 K) = -43.2 J·mol -1·K -1 m r G ? = m r H ? - T · m r S ? ≤ 0

T ≥K) (298.15K) (298.15m r m r S H ?? = 1639 K 4.解:(1)c K = {} O) H ( )(CH )(H (CO) 243 2c c c c p K = {}O) H ( )(CH )(H (CO) 243 2p p p p K = {}{}{}{} p p p p p p p p / O)H ( /)(CH / )(H / (CO) 2 4 3 2 (2) c K = {}{} )(NH )(H )(N 32 32212c c c p K = {}{} )(NH )(H )(N 32 3221 2p p p K = {}{} p p p p p p / )(NH / )(H / )(N 32 32212 (3)c K =)(CO 2 c p K =)(CO 2 p K = p p / )(CO 2 (4)c K ={}{} 3 23 2 )(H O)(H c c p K = {}{} 3 23 2 )(H O)(H p p K = {}{} 3 232 /)(H /O)(H p p p p 5.解:设 m r H ?、 m r S ?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 m r G ? = m r H ? - T · m r S ? m r G ?(298.15 K) = -233.60 kJ·mol -1 m r G ?(298.15 K) = -243.03 kJ·mol -1 K lg (298.15 K) = 40.92, 故 K (298.15 K) = 8.3?1040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大学无机化学 上册

目录绪论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 道尔顿原子论1-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1-2-3 原子的质量1-2-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3 原子的起源和演化1-4 原子结构的玻尔行星模型1-4-1 氢原子光谱1-4-2 玻尔理论1-5 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1-5-1 波粒二象性1-5-2 德布罗意关系式1-5-3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1-5-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6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6-1 构造原理1-6-2 基态原予电子组态1-7 元素周期系1-7-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1-7-2 元素周期表1-8 元素周期性1-8-1 原子半径1-8-2 电离能1-8-3 电子亲和能1-8-4 电负性1-8-5 氧化态习题第2章分子结构2-1 路易斯结构式2-2 单键、双键和叁键——σ键和π键——价键理论(一)2-3 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2-4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二)2-4-1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2-4-2 sp3杂化2-4-3 sp2杂化2-4-4 sp杂化2-5 共轭大π键2-6 等电子体原理2-7 分子轨道理论2-8 共价分子的性质2-8-1 键长2-8-2 共价半径2-8-3 键能2-8-4 键角2-8-5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2-9 分子间力2-9-1 范德华力2-9-2 氢键2-9-3 分子间作用力的其他类型2-9-4 范德华半径2-10 分子对称性(选学材料)2-10-1 对称性2-10-2 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2-10-3 分子的对称类型2-10-4 分子的性质与对称性的关系习题第3章晶体结构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平移对称性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3-2-2 布拉维系3-2-3 晶胞中原子的坐标与计数3-2-4 素晶胞与复晶胞-体心晶胞、面心晶胞和底心晶胞3-2-5 14种布拉维点阵型式……第4章配合物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第5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第7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第8章水溶液第9章酸碱平衡第10章沉淀平衡第11章电化学基础第12章配位平衡习题答案(选)附表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日期:2003-1-1开本:16 版次:2010年5月第18次印刷页数:556页装帧:平装ISBN:9787040115833定价:47.50元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分三篇: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水溶液化学原理;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化学,配合物,热力学函数,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合四大平衡等化学原理内容。编者认为,化学原理应该成为大一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不能跟中学课程或后续课程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力争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等特点。下册含4、5、6篇非金属元素化学、金属元素化学和无机化学选论。本版书大大加强了元素化学的实用性知识,并增加了部分研究性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目录第四篇元素化学(一)非金篇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13.2 稀有气习题第14章卤素14.1 卤素的通性14.2 卤素单质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14.4 砹的化学习题第15章氧族元素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15.2 氧及其化合物15.3 硫及其化合物15.4 硒和碲习题第16章氮磷砷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16.3 磷及其化合物16.4 砷习题第17章碳硅硼17.1 透性17.2 碳17.3 硅17.4 硼17.5 碳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习题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第五篇元素化学(二)金属第19章金属通论第20章S区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第21章P区金属第22章ds区金属第23章d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金属第24章d区金属(二)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第25章f区金属镧系与锏系金第六篇无机化学选论第26章无机合成化学简介第27章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第28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第29章无机固体化学简介第30章核化学习题答案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后记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 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 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33111-1 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i i n p p n = p (N 2) = 7.6?104 Pa 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 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 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 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 pVM RT = 0.194 g 8.解:(1)ξ = 5.0 mol (2)ξ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 m 3 = 38.3L (2) T 2 = nR pV 2 =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 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 NO(g) + 2 3H 2O(g) m r H ?= - 226.2 kJ ·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 -96.9 kJ 13.解:(1)C (s) + O 2 (g) → CO 2 (g)

武大吉大第三版无机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2-17

第十二章 1.卤素中哪些元素最活泼为什么有氟至氯活泼性变化有一个突变 答: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2>>Cl2>Br2>I2 从F2到Cl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原子和F—离子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F—Cl—Br—I— r/pm 64 99 114 133 136 181 195 216 (1)由于F的原子半径非常小,F—F原子间的斥力和非键电子对的斥力较大,使F2的 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l2的解离能(240KJ/mol)。 (2)由于F-离子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子键更强,键能或晶格 能更大。 由于F-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 3.举例说明卤素单质氧化性和卤离子X-还原性递变规律,并说明原因。 答:氧化性顺序为:F2 >Cl2 >Br2>I2 ;还原性顺序为:I- >Br->Cl->F-.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卤素单质是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中氧化能 ?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本P524) 力的强弱,可用其标准电极电势值来表示,θ 4.写出氯气与钛、铝、氢、水和碳酸钾作用的反应式,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答:(1)2Cl2+Ti =TiCl4加热,干燥 (2)3Cl2+2Al =2AlCl3 加热,干燥 (3)Cl2+H2 =2HCl 点燃 (4)3Cl2+2P(过量)=2PCl3 干燥 ! 5Cl2(过量)+2P=2PCl5干燥 (5)Cl2+H2O=HClO +HCl (6) Cl2+2K2CO3+H2O=KCl+KClO+2KHCO3 5.试解释下列现象: (1)I2溶解在CCl4中得到紫色溶液,而I2在乙醚中却是红棕色。 (2)I2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中。 答:(1)CCl4为非极性溶剂,I2溶在CCl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I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色。 而乙醚为极性溶剂,I2溶于乙醚时与溶剂间有溶剂合作用,形成的溶剂合物不再呈其 单质蒸气的颜色,而呈红棕色。 (2)I2以分子状态存在,在水中歧化部分很少,按相似相溶的原则,非极性的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I2在KI溶液中与I-相互作用生成I3—离子,I3—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因 此,I2易溶于KI溶液。

无机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下列电子的量子数(n, l, m和m s)不合理的是 收藏 A. 3, 0, 0, +1/2 B. 3, 1 , 0, -1/2 C. 3, 0, 0, -1/2 D. 3, 3, 0, +1/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NaH2PO4的共轴酸是 收藏 A. Na2HPO4 B. Na3PO4 C. NaHCO3 D. H3PO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一 . . 、?…、...... 12 . . 一■.一....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6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 一质量是 收藏 A. 原子质量 B. 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 平均质量 D. 1mol原子平均质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基元反应都是多分子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C.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需配制Ph=5的缓冲溶液,选用收藏 A. HAc-NaAc (pKa=4.75) B. NaH2PO4-Na2HPO4 (pKa2=7.2 ) C. Na2CO3-NaHCO3 ( pKa2=10.25 ) D. NH3.H2O-NH4Cl (pKb=4.75 )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A门3d64s0的离子是收藏 A. Fe3+ B. Ni2+ C. Mn2+ D. Co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配合离子[CuCl5]3-的中心离子收藏 A. sp2 B. dsp3 C. sp3 D. dsp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以下平衡不属于化学平衡的是收藏 A.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 B. 常温下水的蒸发与凝结平衡 C. 酸碱电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D. N2 + 3H2 == 2NH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速反应速率,这一历程影响收藏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复习笔记 原子结构)

8.1 复习笔记 一、氢原子光谱与Bohr 理论 1.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每种元素的原子辐射都具有由一定频率成分构成的特征光谱,是一条条离散的谱线,称为线状光谱。 每一种元素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的频率的经验公式:,n=3,4,5,615122113.28910()s 2v n -=?-2.Bohr 理论 Bohr 理论(三点假设): (1)核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道上运动,且不辐射能量; (2)通常,电子处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能量最低——基态;原子获得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原子处于激发态; (3)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光能,光的频率取决于轨道间的能量差。 氢原子光谱中各能级间的能量关系式为: 21 h E E ν=-氢原子能级图如图8-1所示。

图8-1 能级间能量差为 H 2212 11 (E R n n ?=-式中,R H 为Rydberg 常数,其值为2.179×10-18 J 。 当时,,即氢原子的电离能。 121n n ==∞或182.17910J E -?=?二、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1.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具有粒子和光的特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的波长为: h h mv p λ==式中,m 为实物粒子的质量;v 为粒子的运动速度;p 为动量。

2.不确定原理 Heisenberg 不确定原理: 2h x p π ???≥ 式中,Δx 为微观粒子位置的测量偏差;Δp 为微观粒子的动量偏差。 微观粒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规律。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大量微粒运动表现出来的性质,即具有统计意义的概率波。 三、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1.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式中,ψ为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数学函数式,即原子轨道;E 为轨道能量(动能与势能总和);V 为势能;m 为微粒质量;h 为普朗克常数;x ,y ,z 为微粒的空间坐标。 2.量子数 主量子数n :n =1,2,3…正整数,它决定电子离核的远近和能级。 角量子数l :l =0,1,2,3…,(n -1),以s ,p ,d ,f 对应的能级表示亚层,它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n 确定后,l 可取n 个数值。 磁量子数m :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不同取向。在给定角量子数l 的条件下, m =0,±1,±2,±3…,±l ,一种取向相当于一个轨道,共可取2l +1个数值。m 值反映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河北师范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聚集态习题答案 1-1 实验室内某氦气钢瓶,内压为18 MPa ,放出部分氦气后,钢瓶减重500 kg ,瓶内氦气的压强为9.5 MPa 。假定放出气体前后钢瓶的温度不变,钢瓶原储有氦气为多少(物质的量)? 解:V 与T 一定时,n 与p 成正比, 即: mol .0026 410500MPa )5.918(MPa 183?=-总n 解得 mol 10645.25?=总n 1-2 273K和101 kPa 的1.00 dm 3干燥空气缓慢通过液态的二甲醚(CH 3OCH 3)。假定(1)通过二甲醚后的空气被二甲醚饱和且液态二甲醚损失0.0335g ;(2)被二甲醚饱和的空气的总压强仍为101kPa 。计算二甲醚在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空气的物质的量:m ol 0445.0K 273K m ol dm 8.314kPa 1.00dm kPa 1011133 =?????==--空RT pV n 二甲醚的物质的量:mol 10283.7mol g 0.46g 02335.041--二甲醚?=?==M m n 二甲醚的摩尔分数:0161.00445 .010283.710283.744=+??=+=--二甲醚空二甲醚二甲醚n n n x 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 1.626kPa kPa 1010161.0=?=?=p x p 二甲醚二甲醚 1-3 在273.15 K 和1.01325×105 Pa 压力下,测得某气体的密度为1.340 g ·dm -3,在一实验中测得这种气体的组成是C 79.8%和H 20.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 =30.02(g·mol -1) 每分子含碳原子:30.02×0.798/12.01=1.9953≈2 每分子含氢原子:30.02×0.202/1.008=6.016≈6 即分子式为:C 2H 6 1-4 在293 K 和9.33×104 Pa 条件下,在烧瓶中称量某物质的蒸气得到下列数据,烧瓶

无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已知H 2和He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和4。2g H 2与2gHe 混合后体系的压力为3300kPa ,则混合气体中He 的分压为: A 、3300 kPa B 、2200 kPa C 、1100 kPa D 、1650 kPa ( )2.关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等于8O 16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B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 C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D 、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 )3.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 、H=U+PV B 、ΔU(体系)+ ΔU(环境)=0 C 、ΔG=ΔH-T ΔS D 、ΔG(正反应)×ΔG(逆反应)=1 ( )4.反应 2NO 2(g)(红棕色)==N 2O 4(g)(无色) Δr H m <0 达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则混合气体颜色: A 、变浅 B 、变深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 )5.反应 C(s)+O 2(g)===CO 2(g),Δr H m <0 下列不能使正反应速度增大的措施是: A 、缩小体系的体积 B 、升高体系温度 C 、增大氧气的分压 D 、减小CO 2(g)的分压 ( )6.在298K 的温度下石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无法确定 ( )7.NO(g)+CO(g)===2 1N 2(g)+CO 2(g) Δr H m = -373.4kJ ·mol -1 ,欲使有害气体NO 和CO 取得最高转化率,则应选择的操作是: A 、增大NO 浓度 B 、增大CO 浓度 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D 、使用高效催化剂 ( )8.对于等温等压下进行的任一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Δr S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B 、Δr H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C 、Δr G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D 、Ea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 )9.下列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 ,l ,m ,m s )不合理的一组是: A 、(3、1、0、+21) B 、(4、3、1、-2 1) C 、(4、0、0、+21) D 、(2、0、1、-2 1) ( )10.下列四个量子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4、1、0、+21) B 、(4、2、1、-2 1) C 、(4、0、0、+21) D 、(4、1、1、-2 1) ( )11.下列分子中C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采取SP 3杂化的是: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H2S+H2O2→ (2)H2S+Br2→ (3)H2S+I2→ (4)H2S+O2→ +H+→ (5)H2S+ClO- 3 (6)Na2S+Na2SO3+H+→ (7)Na2S2O3+I2→ (8)Na2S2O3+Cl2→ (9)SO2+H2O+Cl2→ (10)H2O2+KMnO4+H+→ (11)Na2O2+CO2→ (12)KO2+H2O→ (13)Fe(OH)2+O2+OH-→ → (14)K2S2O8+Mn2++H++NO- 3 (15)H2SeO3+H2O2→ 答:(1)H2S+H2O2=S+2H2O H2S+4H2O2(过量)=H2SO4+4H2O (2)H2S+Br2=2HBr+S 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 (1)H2S+I2=2I-+S+2H+ (2)2H2S+O2=2S+2H2O (3)3H2S+ClO3-=3S+Cl-+3H2O (4)2S2-+SO32-+6H+=3S+3H2O (5)2Na2S2O3+I2=Na2S4O6+2NaI (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7)SO2+Cl2+2H2O=H2SO4+2HCl (8)5H2O2+2MnO4-+6H+=2Mn2++5O2+8H2O (9)2Na2O2+2CO2=2Na2CO3+O2 (10)2KO2+2H2O=2KOH+O2+H2O2 (11)4Fe(OH)2+O2+2H2O=4Fe(OH)3 (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8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习题 2.1 什么是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 2.2 为什么家用加湿器都是在冬天使用,而不在夏天使用? 2.3 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存在的单质、以液体形式存在的金属和以液体形式存在的 非金属单质各有哪些? 2.4 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的两种气体,温度是否相同?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2.5 同温同压下,N2和O2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平均动能是否相同? 2.6试验测得683K、100kPa时气态单质磷的密度是2.64g·dm-3。求单质磷的分子量。2.71868年Soret用气体扩散法测定了臭氧的分子式。测定结果显示,臭氧对氯气的扩散速 度之比为1.193。试推算臭氧的分子量和分子式。 2.8常压298K时,一敞口烧瓶盛满某种气体,若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气体逸出二分之一,则 所需温度为多少? 2.9氟化氙的通式为XeF x(x=2、4、6…),在353K、1.56×104Pa时,实验测得某气态氟 化氙的密度为0.899g·dm-3。试确定该氟化氙的分子式。 温度为300K、压强为3.0×1.01×105Pa时,某容器含,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2)323K、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时,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 32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23×104Pa。 2.10在303K,1.01×105Pa时由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1.00dm3。问有多少克氯酸钾按 下式分解? 2KClO3 === 2KCl +3O2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 2.11298K,1.23×105Pa气压下,在体积为0.50dm3的烧瓶中充满NO和O2气。下列反 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瓶内总压变为8.3×104Pa,求生成NO2的质量。 2NO +O2 === 2NO2 2.12一高压氧气钢瓶,容积为45.0dm3,能承受压强为3×107Pa,问在298K时最多可 装入多少千克氧气而不致发生危险?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1. 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 2. 已知一气筒在27℃,30.0atm时,含480g的氧气。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 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 1.00atm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 3. 在30℃时,把8.0gCO2、6.0gO2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 mmHg。试求: (1) 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2)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 (3) 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4) 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 4. 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 1.82g dm-3(在STP下)。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 5. 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 6. 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 7. 体积为8.2dm3的长颈瓶中,含有 4.0g氢气,0.50mol氧气和分压为2atm 的氩气。这 时的温度为127℃。问: (1) 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 (2) 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 (3) 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 (4) 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2H2(g) + O2(g) =2H2O(g) 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 8. 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2.56g dm-3。计算: (1) 这两种气体的分压。(2) 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 9. 在1.00atm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 cm3O2,并使之反应。反应后温度和压力 回到原来的状态。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力仍为 1.00atm,则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 (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6.7mmHg) 10. 当0.75mol的“A4”固体与2mol的气态O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若反应物完全消 耗仅能生成一种化合物,已知当温度降回到初温时,容器内所施的压力等于原来的一半,从这些数据,你对反应生成物如何下结论? 11. 有两个容器A和B,各装有氧气和氮气。在25℃时: 容器A:O2 体积500 cm3,压力1atm。

高校无机化学

XXXX大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 全专业使用)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基础必修课课程编码:040228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36 开课单位:药学院药学基础化学教研室实验室:药学院药学基础化学实验室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基础后续课程:有机化学 实践项目数:12 课程负责人:邵江娟 一、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药物制剂等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从而为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内容,既要注意本学科的系统性,又要注意专业需要。为此,分为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学两部分。学生应掌握四大平衡(包括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和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等,同时熟悉主族、副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本课程的实验任务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验包括基本操作、验证理论和某些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学习中应培养自信、兴趣和自觉性,结合研究型教学、自主性学习,了解无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以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学情分析 无机化学学在第1学期开设,之前学完了《大学化学基础》课程,学生复习了高中化学知识,初步掌握了大学化学理论基础,为系统学习无机化学做好了知识储备。

鉴于本课程是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先行基础课,故不仅要注意理论讲授、实验操作、习题辅导等,还要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从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思想。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TPMS_START】 【第一章】绪论 【学时数】1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备注】111 【教学内容】化学发展简史;无机化学简介。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发展简史。 2.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溶液 【学时数】1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备注】111 【教学内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目的要求】 1.掌握溶液的表示方法。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三章】化学平衡 【学时数】1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备注】111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的移动。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2.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及计算。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气 体)

1.2 课后习题详解 1.有多个用氦气填充的气象探测气球,在使用过程中,气球中氦的物质的量保持不 变,它们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通过计算确定表中空位所对应 的物理量,以及由(2)的始态求得M (He )和(3)的始态条件下 解:(1)根据题意可知,,,3121110.0, 5.0010p p kPa V L ===?1273.1547320.15T K =+=217273.15290.15T K =+=由于恒定,,因此 ,n p 1221V T V T =335.0010290.15 4.5310320.15 L ??==?。333 1111010 5.0010102078.314320.15 p V n mol RT -????===?(2)已知,,,1101.3251.02103.41kPa p atm kPa atm =?=31 3.510V L =?32 5.010V L =?12273.15T T K ==由于恒定,,因此,n T 1122p V p V =3 1123 2103.4 3.510715.1010p V p kPa V ??===?因为,所以mRT M V ρ=。11136378.314273.15() 4.0103.4 3.510g J mol K K M He g mol kPa L ---??==??g g g (3)已知,,,,1101.3250.9899.30p kPa kPa =?=4110V L =1303T K =260.80p kPa =41 1.3610V L =?由于一定,,因此 n 42460.8 1.3610303252.399.3010kPa L K T K kPa L ? ??==?。 2.某气体化合物是氮的氧化物,其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以 某一容器中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