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

第一章采访的定义及基本方式

第一节采访的定义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定义有三个要素

1. 采访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

2. 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

3. 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

一、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

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

1. 采访得到的材料是为了广泛传播

2. 传播的目标是大众

3. 采访的选题应当是大众关心的问题

4. 采访的材料必须通俗易懂

三、新闻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

1. 收集材料

2. 认识事物

3. 发掘报道素材

第二节采访的基本方式

一、访问

1. 公开式访问

2. 隐蔽式访问

二、现场观察

三、体验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靠观察和询问进行采访。这种采访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体验式采访多用于人物报道,必须靠在新闻人物的共同的生活中“身临其境”,才能体味和理解新闻人物的生活环境,也才能理解新闻人物的精神生活。在体验式采访过程中,“身临其境”不仅仅对记者理解新闻人物有切实的帮助,也使新闻人物在这种熟悉的、放松的环境中触景生情,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

四、阅读文献

第二章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

第一节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

第二节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采访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业务环节的质量和最终稿件的质量和最终稿件的质量

第三节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采访材料的要求

1. 材料的真实性

2. 材料的深刻性

3. 材料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第三章采访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

第二节采访活动时刻处于时效的压力下

第三节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

第四节使用社会交往方式

1. 繁杂性

2. 双向性

3. 对等性

第四章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第一节采访的基本任务

采访的任务,是依据报道思想,迅速地采集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的事实材料采访任务包括五个要素

1. 拿到事实

2. 拿到真实的事实(与事实相关的知情者对报道的真实性的检验、社会实践对新闻报道的

检验)

3. 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4. 拿到典型的事实

5. 迅速地获取事实

第二节采访的八个步骤

一、获得新闻线索

二、确定选题

三、策划与准备

1. 明确采访目的

2. 明确采访对象

3. 所选题目的背景调查

4. 准备提问方案

四、联系采访

五、建立融洽的访问气氛

六、提问

七、现场观察

八、结束采访

第五章获得新闻线索

第一节高质量的线索是高质量选题的前提

一、新闻线索的作用

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开端,也是引发记者灵感的一个触觉。新闻事实发生的苗头或信号,我们称为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记者发掘新闻题材的一种凭据,也

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

1. 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

者即将发生

2. 新闻线索是一个简单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和挖掘

3. 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

二、高质量线索的标准

1. 线索丰富

2. 线索可靠

3. 线索及时

第二节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

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

二、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

三、各种会议及新闻发布会

四、政策文件及领导人讲话

五、受众来电来信

六、新闻线人

七、专业信息来源——通讯员队伍

八、广交朋友,建立人际传播的信息网

第六章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选题

一、选题就是把关

二、选题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1. 可以选择不同的事实

2. 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阶段

3. 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

4. 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层次

5. 可以选择纵向串联事实

6. 可以选择横向串联事实

7. 在第二落点上选题

三、选择事实的依据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和对新闻的理解力

第二节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新闻选题与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影响力有极大的关联。

一、新闻选题与媒体的社会功能

二、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定位

三、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影响力

新闻选题既是媒体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础,又是塑造媒体形象、提高媒体公信

力的最有效手段。不同的新闻选题体现了媒体人不同的新闻价值观,也现实了不

同媒体的业务实力。

第三节高质量的新闻选题的特征

一、重大性

二、大众关心

三、独家性

所谓独家报道,是指那些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播发的报道,或者是经过记者挖掘,使那些被掩盖的重要事实得以公之于众的报道。

1. 独家事实

2. 独家分析

3. 独家人物

4. 选题的可操作性强

第七章新闻选题的标准

新闻选题的一般标准,从原则上来讲,就是新闻价值。但是在新闻实践中,很难再操作层面直接应用“新闻价值”这个标准。不同的新闻从业者、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时期对“新闻价值”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常常以在新闻事件中形成的一定文化形式、价值观念体系和被制度化、体系化的规范准则为依据,并将之转化为记者自己熟悉的、比较适合当下新闻传播环境的选题标准。

第一节新闻选题的不同标准

一、以“是否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选题标准

二、以“是否适合受众需求”为选题标准

三、以客体事实属性为选题标准

第二节对不同选题标准的分析

一、对“以政策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

一方面,必须熟悉当的方针政策且密切关注中央的精神和具体政策条文的变化;不仅要深刻了解已成文的政策,且要对制定政策的现实社会的依据有相当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对现实社会问题或群众呼声有敏感的觉察和深切的理解,才有可能随时在宣传方针政策和不断涌现的新事实之间架起意义的连线。

这种选题模式的弊端:

1.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滞后,形成对某些重要信息的遮蔽

2. 对政策制定水平缺少烦死和质疑意识,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

3. 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

4. 容易形成乱扭角度、“片面提炼”式报道

二、对“受众需求”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

1. 要分清人们的欲望和人们的实际需要

2. 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局部因素和全局因素

3. 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4. 要考虑受众的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

显性需求,指的是受众明确意识到的需求,即对自己信息需求的明确感知和明确反映。隐性需求:某些事实还处于初发阶段、矛盾还未激化或还未显露出来;某些社会问题是全局性,较复杂,牵涉面较广;有些需求在受众那里也是显性需求,但因这部分手中处于社会弱势状态,通过媒体和政府反映诉求的渠道少,呼声弱

三、对“以事实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

以事实属性为价值出发点的选题标准,是以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为其合理性基础。即:对于新发生的事实,不论是否符合政策,也不论公众是否产生了“共同兴趣”,只要是重要的、显要的、有接近性的、有趣味的事实信息,老百姓就有权力知道。媒体报道这些事实,不过是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而已。

1. 重要性与“共同兴趣”

“重要性”作为新闻评价标准,更多的是从媒体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凡是重要的信息,额谜题应当在第一时间忠实地“告之”读者。此外“重要性”的标准还标志着媒体担当着另一项同样重要的责任——引导舆论

“共同兴趣”标准选题的误区 2. 按

a. 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滞后报道

b. 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常常使受众的盲点成为新闻报道中的盲点

c. 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和报道的同质化

d. 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忽略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呼声

第三节选题标准的媒体实践

1. 偏向于政策导向的选题标准

2. 偏重于“共同兴趣”“受众需求”的选题标准

3. 以关注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选题标准

对弱势群体选题的忽视

第八章确定新闻选题的操作过程

第一节选题目标

1. 重要事件和舆论热点

2. 枪法重大新闻的“第二落点”

3. 注意发现和挖掘普遍存在的非热点事实

第二节确立选题的思维过程

一、发现新闻的思维过程

1. 比较和选拔

2. 瞄准靶子

二、预测事实真相:线索的可靠性和经验推理

1. 根据线索的可靠性

2. 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和推理

三、进行选题的可行性研究

1. 进行报道效果的审视和预测

2. 推断找到采访对象的可能性

3. 记者是否有完成这个采访的实力

4. 估算采访成本

5. 考虑时效性限制

第三节选题在采访之后的五种命运

第九章采访的策划与准备

第一节采访失败的重要原因——缺乏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

1. 被动式采访

2. 提问时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和提问的艺术

第二节策划和准备是采访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采访机会是难得的,甚至是一次性的

二、采访不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表演活动

三、采访的事实是复杂的,对象时广泛的

“一身五任” 四、记者在采访中的状态——

第三节采访策划和采访准备的内容

一、报道思想的策划

二、采访项目的策划

三、新闻作品的文本策划

四、采访步骤的策划

五、报道策划的误区

第四节采访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

一、访前调查

1( 对事实的相关背景的了解

2( 对事实的相关政策的了解

3( 对采访对象的了解

二、提问准备

1. 问题的准备

2. 提问方式的准备

三、观察性取材的准备

四、物质准备

第十章采访对象的分析

第一节访问的前提——权威的采访对象

一、最接近事实来源的人

二、某些具有事实认定权威的个人或机会

第二节处于不同利益关系的采访对象的类型和态度

一、肯定和颂扬型的采访对象

二、求助媒体解决自身问题的采访对象

三、中介型的采访对象

四、批评和教育类的采访对象

五、揭露和批判的对象

第三节研究人们接受采访的心理需求

一、为社会代言的心理需要

二、代表团体或个人利益的诉求

三、交往的需要

四、满足内心要成为重要人物的感觉

第四节接受采访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

一、权力阶层的采访对象

二、向媒体的调查提供信息的人

三、各类专家

四、被媒体表彰的先进人物

五、面对年轻记者

六、对于小媒体的记者

第十一章访问的原则

第一节访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一、什么是访问

访问是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信息,探讨真相而与新闻事实的知情人进行的谈话。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是访问和现场观察

通过访问记者要索取的材料有以下六种

1. 事实的新闻要素

2. 事实的背景:历史与环境背景

3. 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

4. 对事实的评价、观点

5. 事实中行为人的动机、情感和精神境界

6. 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

第二节访问的特征

一、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二、没有行政的约束力

三、地位平等

四、结合自由

五、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程度高

六、所获得的信息层次多样,意义丰富

第三节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

一、记者通过访问取材的目的性十分明确

二、各种不同的访问是记者发起和组织的,采访对象是记者挑选的

三、记者在访问中起着营造气氛、主导谈话的作用

第四节访问的基本矛盾—“取”与“予”

一、访问需要占用对方时间

二、访问需要耗费对方的精力

三、采访通常是不付费

四、风险成本

第五节解决“取”与“予”矛盾的方法

一、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论

二、帕洛阿尔托学派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

1.人不可能不进行交流,即使他的行为表现为非交流关系,那仍然在传达某种信息

2.任何谈话无论多么简单,都包含两种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三、心理场的理论

一般来说,记者的形象构成了采访对象的心理环境,反之,采访对象的形象和态度也构成了记者的心理环境

1. 人人都渴望融洽的人际交往,这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

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2. 所有的人际谈话都包含着两层信息—

3. 记者在采访时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改善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善

自身的形象

第六节访问是记者创造奇迹的舞台

一、访问创造了观察社会的广阔空间

二、通过访问探索真相,记录历史

三、成功的访问创造了名记者

第十二章访问气氛的建立

第一节访问气氛的不同类型

一、公事公办式

一、挤牙膏式

一、强弱悬殊式

一、激烈交锋式

一、酒逢知己式

第二节最佳访问气氛的要素

一、尊重

三、真诚

四、关怀

五、轻松

六、理解

第三节记者的第一印象

一、遵守约定的时间

一、出示介绍信或记者证,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

一、改善记者的形体语言

一、访问前的“拆墙”

第四节访问设计对气氛的影响

一、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

一、要选择适当的采访地点

第五节设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一、避免“第三者”的存在

一、提倡记者单独采访

第六节访问中的记者形象

一、倾听的作用

一、赞赏你喜欢的行为或物件

一、帮他人解决问题

第七节访问中的敏感之处

一、适时打断

一、尽量不要冷场

一、不要和采访对象争论

一、如何提揭露型问题

一、敏感提问滞后穿插缓和气氛的提问一、说服那些采取拒绝态度的采访对象第八节深入访问的关节点

第十三章提问的规律和方法

第一节记者提问的特点

1. 目标明确

2. 提问系统

3. 记者主导提问过程

第二节提问的内容和一般顺序

一、六类提问的内容

1. 新闻事实的各种要素

2. 事实的各种背景

3. 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

4. 对新闻事实的感想和观点

5. 事实行为者的各种动机及心理事实

6. 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

三、提问的一般顺序

1. 对基本事实的提问

2. 对基本事实背景的提问

3. 对事实原因的提问

4. 对事实行为者动机的了解

5. 对事实的感想和观点的了解

6. 收集事实的感性材料

7. 收集对事实的质疑和反面的观点

第三节不同功能的提问

一、搜素式提问

二、基本要素的提问

三、引导式提问

四、挖掘式提问

五、探讨式提问

六、展示性提问

七、创造性提问(假设性提问、“最”字型提问)

第四节提问的规律

一、第一个问题

二、提问要清晰、简洁

三、提问要具体

四、提问要讲究逻辑和层次

第五节提问时的问题类型

一、开放式问题

二、闭合式问题

第六节特殊问题的提问

一、敏感型问题

二、对故事和引语的提问

第七节提问的策略

一、正面提问

二、侧面提问

三、反问

四、激发式错问

五、追问

第八节提问中的倾听

一、倾听的任务

二、倾听的要点

第十四章现场观察的作用和方法

第一节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一、获得第一手材料,核实第二手材料,力争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二、加深记者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

三、典型细节可使新闻作品具有现场感

四、现场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是记者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武器和方法,有时是采访的唯一方法

第二节现场观察的如何培养记者的观察力

一、高度注意力

二、过硬的观察基本功

三、观察力的训练

1.掌握观察的规律

2.进行观察训练

3.记观察笔记

四、几种有助于观察的技能

1.目测

2.速写

3.录音

4.拍照

第十五章采访的记录与核实

第一节采访的记录

一、采访记录的必要性

二、采访应当记录的内容

1.访问中采访对象叙述出来的事实信息

2.记者在现场观察中扑捉到的事实

3.记者在访问和观察中产生的感想和写作灵感

三、采访记录的方式

四、笔记的技巧

第二节材料的核实

一、核实是采访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需要核实的内容

三、核实的方法

第十六章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追求正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尊重事实的工作态度

三、无私无畏的行为准则

四、合理的知识结构

五、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