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与传热知识培训讲义

制冷剂与传热知识培训讲义
制冷剂与传热知识培训讲义

制冷剂、传热学基础知识及在空调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制冷剂基础知识

一、常用制冷剂的一般要求

选作制冷剂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1 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2 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较低的粘度,高的导热系数,大的气化潜热);3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4 与润滑油有良好的兼容性;5 无毒性,不可燃、不可爆,无腐蚀性;6 有良好的电器绝缘性;7 经济性

二、常用制冷剂的分类

几种分类方法:1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2 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3 NRSC按照安全性分为三类;4 NBFU按照毒性分为六类;5 按常压下的沸点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

三、制冷剂编号(ASHRAE)

1 对于卤代烃类物质:R XXXX

其中:1:C-1;2:H+1;3:F;4:a,b,c…以区分同分异构体

例如:R12, R22, R125, R134a, R290

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 HC(碳氢), HFC(氢氟烃), FC(氟烃)

2 对于非共沸混合工质:R4XXX

R407C: R32/R125/R134a 23/25/52wt% 7.1K

R410A: R32/R125 50/50wt% 0.04K

R417A: R125/R134a/R600 46.5/50/3.5wt% 5.1K

3 共沸混合工质:R5XX

R500: R12/R152a 73.8/26.2wt%

R502: R22/R115 48.8/51.2wt%

R503: R23/R13 40.1/59.9wt%

4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R7XXX

R717:NH3,R718:H2O,R729:air,R744:CO2,R744a:N2O

四、制冷剂的替代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1 对臭氧层的破坏;2 温室效应(直接温室效应,间接温室效应)。

R12的替代工质:R134a,R290,R600a,R22/R152a

R22的替代工质:R407C, R410A, R417A, CO2

R407C特性:1与R22相比,循环特性比较接近;2 单位容积制冷量、蒸发压力、冷凝压力、排气温度等综合的热力学性能与R22接近;3 换热系数比R22低10%左右;4 压缩机润滑油需采用聚酯油(Polyol Ester Oil);5 冷媒充灌量适当减小,毛细管适当加长;6 换热器中管子排列如能使两种传热介质改为逆流,则能充分发挥非共沸工质在蒸发器或冷凝器中具有温度滑移的优势,可以降低传热温差提高系统的经济性;7 向系统充注时必须采用液相充注;8 系统中的工质少量泄漏及再补充后,系统中工质的成分略有变化,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

R410A特性:1总体来讲,热物理性能比R22优越;2 冷凝压力比R22高约50%;3 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增加约50%;4,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冷凝换热系数高于R22约2-6%,压力损失低约20-40%;5 蒸发换热系数比R22高约20-30%;6 使用R410A的系统比R22

的系统更加紧凑。

五、 制冷剂的罐装

R12 白色 R22 绿色 R134a 天蓝色

R407C 中棕色 R410A 玫瑰红

第二部分:传热学基础知识及在空调中的应用

一、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导热:物体个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x

t F Q ????-=λ 2、对流:流体个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 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而论,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换热。

强制对流指由于水泵、风机或其他压差作用造成的流动换热。

t F Q ???=α

3、热辐射是由于因为热的原因而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和方式。

40T F Q ???=σε

二、传热过程和传热量

传热过程是指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它可以是导热、对流换热合热辐射中的一种或混合。

)(21t t k F Q -??= )

/(121k F t t Q ?-= 其中:Q :传递的热量 [W] ;F :传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 [W/m 2C];

t 1 :高温物体的温度[C];t 2 :低温物体的温度[C]

三、传热强化的方法

通常可供选择的强化换热的手段:1 采用扩展表面以增大换热面积;2 增大冷热物体间的温差;3 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4 提高流体流速以减低层流底层;5 增加流体的扰动或使流体旋转以破坏层流底层;6 采用机械震动,声波或超声波产生气流脉动及施加电磁场等。

四、发生在空调系统中的主要传热过程

1 冷凝器中的传热过程:高温制冷剂向大气散热

1) 制冷剂——>铜管内壁:对流换热

2) 铜管内壁——>铜管外壁及翅片:导热

3) 铜管外壁及翅片——>大气:对流换热

高温制冷剂以过热蒸气状态进入冷凝器,在管内发生降温及冷凝过程,从冷凝器入口到第一个液滴产生前,是一个温度不断降低的过程;从第一个液滴产生到最后一个气泡消失,是一个温度不变的过程(假定冷凝过程中压力不变),在此过程中,制冷剂中含液量不断上升,

含气量不断下降;从最后一个气泡消失到冷凝器出口,是一个降温过程。

2 蒸发器中的传热过程:低温制冷剂从大气吸热

1)大气——>铜管外壁及翅片:对流换热

2)铜管外壁及翅片——>铜管内壁:导热

3)铜管内壁——>制冷剂:对流换热

低温制冷剂以气液混合状态进入蒸发器,在管内发生蒸发及升温过程,从蒸发器入口到最后一个液滴消失前,是一个温度不变的过程(假定蒸发过程中压力不变),在此过程中,制冷剂中含液量不断下降,含气量不断上升;从最后一个液滴消失到蒸发器出口,是一个升温过程。

3 其他的传热过程

压缩机及配管等与环境的换热

五、空调用换热器中的强化传热技术

管内:内螺纹管及其他强化管

内螺纹管与光滑管相比有以下特点:1 改善了制冷剂的流动方式,可提高表面换热系数80-180%;2 管内压力损失与光滑管差不多;3 翅片管换热器的加工与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光滑管相同.

2

传热学基本概念知识点

传热学基本概念知识点 1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所传递的热量,正比例于当地垂直于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 2集总参数法: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分析方法 3临界热通量:又称为临界热流密度,是大容器饱和沸腾中的热流密度的峰值 5效能:表示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效果与最大可能的换热效果之比 6对流换热是怎样的过程,热量如何传递的?对流: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对流仅能发生在流体中,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对流两大类: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 影响换热系数因素:流体的物性,换热表面的形状与布置,流速 7何谓膜状凝结过程,不凝结气体是如何影响凝结换热过程的? 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如果凝结液体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这种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 不凝结气体对凝结换热过程的影响:在靠近液膜表面的蒸气侧,随着蒸气的凝结,蒸气分压力减小而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增大。蒸气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聚集在界面附近的不凝结气体层。因此,不凝结气体层的存在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 8试以导热系数为定值,原来处于室温的无限大平壁因其一表面温度突然升高为某一定值而发生非稳态导热过程为例,说明过程中平壁内

部温度变化的情况,着重指出几个典型阶段。 首先是平壁中紧挨高温表面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而其余部分则仍保持原来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上升所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平壁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也缓慢上升。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非正规状况阶段和正规状况阶段 9灰体有什么主要特征?灰体的吸收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灰体的主要特征是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灰体的吸收率恒等于同温度下的发射率,影响因素有:物体种类、表面温度和表面状况。 10气体与一般固体比较其辐射特性有什么主要差别? 气体辐射的主要特点是:(1)气体辐射对波长有选择性(2)气体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 11说明平均传热温压得意义,在纯逆流或顺流时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差别? 平均传热温压就是在利用传热传热方程式来计算整个传热面上的热流量时,需要用到的整个传热面积上的平均温差。 纯顺流和纯逆流时都可按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式计算,只是取值有所不同。 12边界层,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1)流场可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只有在边界层区考虑粘性对流动的影响,在主流区可视作理想流体流动。(2)边界层厚度远小于壁面尺寸(3)边界层内流动状态分为层流与湍流,湍流边界层内紧靠壁面处仍有层流底层。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汇 总

二〇一八年 一月份安全培训记录 1)安全培训讲义 2)安全培训记录表 3)培训试卷 4)培训成绩登记表 5)培训效果考评表

一月份培训讲义 一、判断题 1、落地扇必须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底座与地面必须充分接触。(对) 2、违规培训是对违规作业者执行无薪培训。(错,无薪培训,都不记) 3、易燃易爆品存放容器、管道必须排空稀释达到安全要求后,才可以对此类设施本身进行明火作业;(对) 4、借调人员在使用部门发生事故或违规,使用部门不承担连带责任。(错,由使用部门承担连带责任) 5、登高作业时登高人员使用完毕的工具或材料由高空直接扔到地面即可。(错,严禁从高空直接扔到地面) 二、选择题(含多选题) 6.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出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不可用(A、D)。 A、水B 二氧化碳灭火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7、以下视为违规作业的是(ABCD)。 A、违反《劳保用品佩戴标准》中的控制措施 B、违反安全警示标志的要求 C、违反公司颁布的各种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 D、违反以其他形式下达的各种安全规定,包括通知、通报、会议决议等 8、配电箱、柜、板前方( C )米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A、1.5 B、2 C、1.2 D、2 9、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放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区,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CD) A、采取防倾倒、防撞击措施 B、使用普通电器 C、张贴警示标志 D、采取消除静电荷以及防雷击措施 10、灭火器指针指向( C )区域,表示压力正常;指向( B )区域表示欠压;指向( A )区域表示超压。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黑色

制冷原理大纲及习题(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制冷与低温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 课程编码:ENP03117 课程类型:工程科学 学时:44(含课外学时4)学分:2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适当修改后也可用于机械、电机、无线电等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吴业正主编.《制冷及低温技术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周远,王如竹主编.《制冷与低温工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3] 陈光明,陈国邦主编.《制冷与低温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制冷与低温原理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是制冷及低温工程领域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属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将学到基本的制冷方法、低温获得、气体液化、气体分离以及其它制冷及低温应用技术的知识,掌握制冷与低温技术中能量转换的理论及节能的措施;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提供理论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解决低温方面的生产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各种制冷方法的物理本质; 2. 掌握制冷与低温技术中的热力循环及其应用范围; 3. 熟悉制冷与低温技术中常用工质及其性质,能熟练地应用工质的物性公式和图表进行热力计算; 4.掌握气体的分离方法及精馏计算; 5.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相关设计和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 制冷与低温在现代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制冷与低温的应用及发展。

传热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1)

传热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对流换热是怎样的过程,热量如何传递的?如下是小编整理的传 热学考研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传热学考研知识点总结§1-1 “三个W” §1-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工程实际中简单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作为绪论,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本 章重点: 1.传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热量 的传递速率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 式 (1).导热: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传热学重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傅立叶导热公式: (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牛顿冷却公式: (3).辐射换热: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发生辐射换热。黑体热辐射公式:实际物体热辐射:

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热量从固壁一侧的流体通过固壁传向另一侧流体的过程。最简单的传热过程由三个环节串联组成。 传热学研究的基础 傅立叶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牛顿冷却公式 + 质量动量守恒定律四次方定律本章难点 1.对三种传热形式关系的理解各种方式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但却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传热现象中。 2.热阻概念的理解严格讲热阻只适用于一维热量传递过程,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损耗。 思考题: 1.冬天经太阳晒过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为什么? 2.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 3.冬天住在新建的居民楼比住旧楼房感觉更冷。试用传热学观点解释原因。 4.从教材表1-1给出的几种h数值,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夏天,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液氮贮存容器放在一起,一个表面已结霜,另一个则没有。请问哪个容器的隔热性能更好,为什么? §2-1 导热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2 导热微分方程§2-3 一维稳态导热 §2-4伸展体的一维稳态导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讲义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讲义 一、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㈠安全管理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实现人与机械设备、物料、环境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档案六个方面。 ㈡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这五个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的关系:安全文化是灵魂,安全法制是利器,安全责任是核心,安全科技是动力,安全投入是保障。 ㈢四不伤害 四不伤害:不伤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㈣三项岗位人员 “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㈠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的安全责任12项: 1.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履行“三同时”规定; 2.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高危行业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4.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6.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 8.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9.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10.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开展事故救援和处理善后工作 11.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1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㈡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职责 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保证本单位安全投入有效实施;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⑤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安全生产副职职责 ①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②检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查处安全生产违规违纪行为,监督隐患整改措施落实; ③负责组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计划; ④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⑤坚持现场带班值班; ⑥协助抓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3.安全员岗位职责 ①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②负责上班前和上班过程检查中的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不安

制冷剂 基础知识(DOC)

碳氢制冷剂基础知识 (一)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 1、什么是制冷剂? 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2、对制冷剂性质有哪些要求? (1)环保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 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3)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5)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6)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7)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8)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3、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一、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R718...等。 (2)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又有人称之为氟利昂的。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1、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2、启动反病毒软件,并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 3、发现病毒后,我们一般应利用反病毒软件清除文件中的病毒,如果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不能被清除,一般应将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 4、某些病毒在Windows状态下无法完全清除,此时我们应采用事先准备的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引导系统,然后在DOS下运行相关杀毒软件进行清除 备注:可以随时随地防护任何病毒反病毒软件是不存在的、随着各种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反病毒软件必须快速升级才能达到杀除病毒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在对抗病毒时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策略和一个完善的反病

传热学基础知识

传热学基础知识 本文由淹死的鱼张冰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传热学基本知识 摘要:本节主要介绍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及稳定传热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方法等内容。 2.1稳定传热的基本概念 2.1.1温度场 温度场:是某一时刻空间中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温度场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即 t = f (x, y, z,η ) 式 t ?温;中度 x, y, z ?空坐;间标 η?时。间上式表示物体内部在x,y,z三个方向和在时间上均发生变化的三维非稳态温度场。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则上式变为:t = f (x, y, z) 该式所表达的内容是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这样的温度场就是稳态温度场,它只是空间坐标函数。 此外,如果温度场内温度的变化仅与两个或一个坐标有关,则称为二维或一维稳态温度场。随时间变化为非稳态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为稳态温度场。 2.1.2等温面于等温线 等温面:同一时刻在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构成的面。等温

线:不同的等温面与同一平面相交所得到一簇曲线。同一时刻两个不同等温线不会彼此相交。在任意时刻,标绘出物体中所有等温面(线),即描绘了物体内部温度场。 2.1.3温度梯度 事实证明两个等温线之间的变化以垂直于法线方向上温度的变化率最大,这一温度最大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用grad t来表示。即: ?t ?t =n ?n→0 ?n ?x 式 n ?法方上单向;中线向的位量?t 示发方温的向数?表沿现向度方倒。?n gradt = n lim gradt = i ?t ?t ?t + j +k ?x ?y ?z 温度梯度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为: 式 i, j和分是 , y和轴向单向。中 k 别 x z 方的位量温度梯度的负值,称为温度降度。 2.1.4导热定律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给定界面的导热量,称为热流量,记作q,单位W/m2. 傅立叶定律(导热基本定律): q = ?λgradt 上式表明,热流量是一个向量(热流向量),它与温度梯度位于等温面同一法线上,但是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上式中的负号就表示热流量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永远顺着温度降低的方向。适用于连续均匀和各向同性材料的稳态和非稳态导热过程。 2.1.5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的定义式: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温度降低 1 / m 时单位时间每单位导热面积的导热量。℃ 2 单位是。导热系数是材料固有的

R134a制冷剂基础知识

R134a制冷剂 R134A 氟利昂134A是一种新型制冷剂,属于氢氟烃类(简称HFC)。其沸点为-26.5℃。它的热工性能接近R12(CFC12),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但温室效应潜能值WGP为1300(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现被用于冰箱、冰柜和汽车空调系统,以代替氟利昂12。 它比R12的优越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R134a不含氯原子,对大气臭氧层不起破坏作用; 2、R134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易燃,不爆炸,无毒,无刺激性无腐性); 3、R134a的传热性能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型比较容易; 4、R134a的传热性能比R12好,因此制冷剂的用量可大大减少。 这里要着重指出,对于不安全卤化烃化合物(HFCs),由于不含亲油性基的氯原子,因此,不能于矿物润滑油亲和,为了确保相容性,在家用空调系统中,可采用聚酯合成润滑油(POE油)或烷基苯润滑油(AB油)。 HFC-134a的主要物化性质 物性单位HFC-134a 化学名/ 1,1,1,2-四氟乙烷分子式/ CH2FCF3 分子量/ 102.03 沸点(1atm)℃-26.1 冰点℃-103.0 临界温度℃101.1 临界压力Kpa(1b/in2abs) 4060(588.9) 临界体积M3/kg(ft3/1b) 0.00194(0.0311) 临界密度g/m(1b/ft) 515.3(32.17) 密度,(液体),25℃g/cm(1b/ft) 1206(75.28) 密度,(饱和蒸气)沸点下g/cm(1b/ft) 5.25(0.328)

热容(液体),25℃KJ/kg.k(Btu/(1b)F) 1.44(0.339) 热容(恒压蒸汽),25℃, 1atm KJ/kg.k(Btu/(1b)) 0.852(0.204) 蒸汽压力,25℃Kpa(bar) 666.1(6.661) 蒸发热,沸点下KJ/kg(Btu/1b) 217.2(93.4) 导热率,25℃:液体气体(1atm)W/mk(Btu/hr.ftF) 0.0824(0.0478) 0.0145(0.00836 粘度,25℃:液体气体(1atm)mpa.s(cp) 0.202 0.012 HFC-134a 在水中溶解度,25℃,1atm wt% 0.15 水在HFC-134a的溶解度,25℃wt% 0.11 空气中可燃性极限,1atm VOL% 无 自燃温度℃770 臭氧消耗潜值/ 0 卤代烷全球温室效应 HGWP(CFC-11 的 HGWP=1) / 0.28 GWP(100yr.ITH 对 CO2,GWP=1)/ 1200 有害物质管理法备案情况/ 已报道 / 包括毒性AEL*(8和12小时TWA)可允许的空气暴露浓度PPM(v/v) 1000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网络基础知识 .什么是局域网: 局部区域网络( )通常简称为"局域网",缩写为。局域网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仅是在同一地点上经网络连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局域网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网络。通常将具有如下特征的网称为局域网。 )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筑或一个房间内。 )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其范围自到,近来已达到。而广域网运行时的传输率一般为、或者、。专用线路也只能达到。 )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 .什么是广域网: 广域网( , )它是影响广泛的复杂网络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构成,这些间的连接可以穿越*以上的距离。大型的可以由各大洲的许多和组成。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它由全球成千上万的和组成。 有时、和间的边界非常不明显,很难确定在何处终止、或在何处开始。但是可以通过四种网络特性通信介质、协议、拓扑以及私有网和公共网间的边界点来确定网络的类型。通信介质是指用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电缆、光纤电缆、无线电波或微波。通常结束在通信介质改变的地方,如从基于电线的电缆转变为光纤。电线电缆的通常通过光纤电缆与其他的连接。 .什么是网桥: 网桥这种设备看上去有点像中继器。它具有单个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网桥属于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够进行流控制、纠错处理以及地址分配。网桥能够解析它所接受的帧,并能指导如何把数据传送到目的地。特别是它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其他段转发(重发)数据包,而且,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与源地址位于同一段,就可以把它过滤掉。当节点通过网桥传输数据时,网桥就会根据已知的地址和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建立过滤数据库(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转发表)。网桥利用过滤数据库来决定是转发数据包还是把它过滤掉. .什么是网关: 网关不能完全归为一种网络硬件。用概括性的术语来讲,它们应该是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产品。特别地,它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通信协议或结构连接起两个系统。和本章前面讨论的不一样,网关实际上通过重新封装信息以使它们能被另一个系统读取。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网关必须能运行在模型的几个层上。网关必须同应用通信,建立和管理会话,传输已经编码的数据,并解析逻辑和物理地址数据。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讲义

网络基础知识整理

目录 1交换技术 (1) 1.1线路交换 (1) 1.2分组交换技术 (1) 1.3帧中继交换 (2) 1.4信元交换技术 (2) 2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3) 2.1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3) 2.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 2.3TCP/IP的分层 (4) 2.4IP协议 (4) 2.5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 2.6可靠的数据流传输TCP (6) 3局域网技术 (6) 3.1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7) 3.2以太网Ethernet IEEE802.3 (7) 3.3标记环网Toke Ring IEEE802.5 (8) 3.4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ISO9314 (8) 3.5局域网标准 (9) 3.6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10) 3.7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1) 3.8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1)

3.10基于交换技术的网络 (12) 3.11ATM局域网 (13) 3.12无线局域网 (13) 3.13城域网 (14) 4广域网技术 (14) 4.1电话网 (14) 4.2点到点通信 (15) 4.3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5) 4.4分组交换网 (16) 4.5帧中继网 (18) 4.6ATM网 (19) 4.7数据数据网DDN (20) 4.8移动通信 (21) 4.9卫星通信系统 (21) 4.10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 (22) 4.11数字用户线 (22) 5网络互连技术 (23) 5.1局域网互连 (23) 5.2网络互连原理 (24) 5.3无连接网络互连 (24) 5.4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25)

传热学知识点资料讲解

常用的相似准则数:①努谢尔特:Nu=aL/λ分子是实际壁面处的温度变化率,分母是原为l的流体层导热机理引起的温度变化率反应实际传热量与导热分子扩散热量传递的比较。Nu大小表明对流换热强度。②雷诺准则Re=WL/V Re大小反映了流体惯性力和粘性力相对大小。Re是判断流态的。③格拉小夫准则Gr=gβ△tL3/V2 Gr的大小表明浮升力和粘性力的的相对大小,Gr表明自然流动状态兑换热的影响。 ④普朗特准则: Pr=V/a Pr表明动量扩散率与热量扩散率的相对大小。 辐射换热时的角系数:①相对性②完整性③可加性 热交换器通常分为三类:间壁式、混合式和回热式,按传热表面的结构形式分为管式和板式间壁式热交换器按两种流体相互间的流动方向热交换器分为分为顺流,逆流,交叉流。 导温系数α也称为热扩散系数或热扩散率,它象征着物体在被加热或冷却是其内部各点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Α大的物体被加热时,各处温度能较快的趋于一致。传热学考研总结 1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所传递的热量,正比例于当地垂直于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 2集总参数法: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分析方法 3临界热通量:又称为临界热流密度,是大容器饱和沸腾中的热流密度的峰值 4效能:表示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效果与最大可能的换热效果之比 5对流换热是怎样的过程,热量如何传递的? 对流换热: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运动产生的热量传递与流体内部分子导热引起的热量传递联合作用的结果。对流仅能发生在流体中,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 对流两大类:自然对流(不依靠泵或风机等外力作用,由于流体内部密度差引起的流动)与强制对流(依靠泵或风机等外力作用引起的流体宏观流动)。 影响换热系数因素:流体的物性,换热表面的形状与布置,流速,流动起因(自然、强制),流动状态(层流、湍流),有无相变。 6何谓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影响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的因素? 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传递给壁面的过程称为凝结过程。 如果凝结液体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这种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 如果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液珠,这种凝结方式称为珠状凝结。 液体在固液界面上形成气泡引起热量由固体传递给液体的过程称为沸腾换热。 按沸腾液体是否做整体流动可分为大容器沸腾(池沸腾)和管内沸腾;按液体主体温度是否达到饱和温度可分为饱和沸腾和过冷沸腾。 不凝结气体对凝结换热过程的影响:在靠近液膜表面的蒸气侧,随着蒸气的凝结,蒸气分压力减小而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增大;蒸气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聚集在界面附近的不凝结气体层,因此,不凝结气体层的存在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 影响凝结换热的因素:不凝结气体、蒸汽流速、管内冷凝、蒸汽过热度、液膜过冷度及温度分布非线性。 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不凝结气体(使沸腾换热强化)、过冷度、重力加速度、液位高度、管内沸腾。 7强化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的原则?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减薄或消除液膜,及时排除冷凝液体。 强化沸腾换热的原则:增加汽化核心,提高壁面过热度。 8试以导热系数为定值,原来处于室温的无限大平壁因其一表面温度突然升高为某一定值而发生非稳态导热过程为例,说明过程中平壁内部温度变化的情况,着重指出几个典型阶段。 首先是平壁中紧挨高温表面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而其余部分则仍保持原来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上升所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平壁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也缓慢上升。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非正规状况阶段和正规状况阶段 9灰体有什么主要特征?灰体的吸收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学习

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传热学基础知识

传热学基础知识 余热发电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教材 传热学基础知识介绍 由于温度的不同而引起的两物体间或一个物体各部分 之间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热交换。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由 三种:导热、对流、热辐射。 一、导热 导热是指直接接触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影响导热的因素: 1) 接触壁面面积; 2)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热流密度与导热系数、壁厚、壁间温差有关。其中 导热系数起决定性作用,它是由材料的种类和工作 温度决定的。 一般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耐火 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升 高。 当锅炉的受热面上敷上一层灰或内壁附上一层水 垢后,它的导热系数会马上下降。因为积灰和水垢 的导热系数分别为钢的1/400和1/80。这一方面降 低了热流密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局部过热,缩 短管子寿命,引起管子破裂。 二、对流换热 流体流过壁面同壁面间产生的热量交换称为对流换

热。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 1) 换热面面积; 2) 对流换热系数; 3) 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之差。 其中,流速对对流换热系数影响最大,流速越高,对 流换热系数越大。但流速也不能过高,因为流体阻力 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三、热辐射 以电磁波的方式进行的物体之间的热交换称为辐射换 热。 影响辐射换热的因素有: 1) 辐射温度; 2) 辐射常数; 3) 辐射表面积。 以上分别讨论了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基本的换热方式。在实际过程中,这些换热方式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比如,省煤器和凝汽器的换热过程如下: 对流、辐射导热对流省煤器:废气——?管外壁——?管内壁——?水; 对流导热对流凝器器:乏汽——?管外壁——?管内壁——?水。 上述传热过程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受热面外壁会出现积灰,内壁会出现结垢,氧化,这些都影响了换热效果。所以,日常运行中,一定要进行水的软化处理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锅炉安全、经济的运行。

公司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公司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作者: ————————————————————————————————日期:

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根据公司文件精神,项目部深入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力争达到“人人重安全,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从根本上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一、培训目的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全体职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在岗职工培训率达100%。二、培训内容 安全知识,各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培训方式 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分级培训,我部对各部门主要领导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各部分层进行安全培训。 四、培训时间 每月定时不定时进行安全培训不少于2次 五、培训考核 此次培训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达75分以上为及格,低于75分的要进行补考,补考成绩40周岁以下仍达不到75分,40周岁以上不达60分的离岗学习,此次考卷存档,考试成绩记入本人安全考核档案。

附表:安全培训人员名单 培训考试成绩表

广灵-浑源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项目部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金文刚项目经理汤建国外协施工队李云亮项目副经理门孟好外协施工队汪涛项目副总工孟利民外协施工队贾二虎安全部长刘金良外协施工队蔡娟财务部长孟建文外协施工队李春明事务长梁清海外协施工队高银秀工程部长郑国梁外协施工队成金柱实验室主任刘恒宾外协施工队赵瑞雪合同部长徐家发外协施工队何金辉材料部长崔俊跃外协施工队贾兴拌和站站长 郑烨栓预制场厂长 刘晓明机械队长 张涛测量队长 白世丹质检部长 张秀琴工段长 魏宝林工段长 张玉龙外协施工队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Φ-=B A c t t R 1211k R h h δλ=++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的关系: a 工程热力学研究平衡态下热能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传热学研究过程和非平衡态热量传递规律。 b 热力不考虑热量传递过程的时间,而传热学时间是重要参数。 c 传热学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 传热学研究内容 传热学是研究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热传导 a 必须有温差 b 直接接触 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d 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热对流 a 必须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必须有温差; b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也有导热; c 流体与壁面必须直接接触; d 没有热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热辐射: a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b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c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 d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 传热热阻与欧姆定律 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各个环节的热流量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之和(I 总=I1+I2,则R 总=R1+R2) 第二章 温度场:描述了各个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 稳态温度场::稳态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此时物体中个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 非稳态温度场:工作条件变动的温度场,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相同各点连成的面 等温线: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面表现为 肋效率:肋片的实际散热量ф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ф0 之比 接触热阻 Rc :壁与壁之间真正完全接触,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 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类: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 第二类: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 第三类: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 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理 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傅里叶定律及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流密度不是很高,过程作用时间足够长,过程发生的空间尺度范围足够大 不适用的:a 当导热物体温度接近0k 时b 当过程作用时间极短时c 当过成发生的空间尺度极小,与微观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相接近时

空调维修项目理论试题库(基础知识)

空调竞赛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可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但无上岗证书的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2.不应使用CFC-12、HFC-134a等制冷剂对制冷装置进行开放性清洗。()3.因被污染或其他原因不能确定其成分且不能净化利用的制冷剂,应排放到大气中。() 4.卤素检漏仪是行业标准推荐的制冷剂检漏仪之一。() 5.制冷剂中破坏臭氧层的成分是氯。() 6.防冻液中的乙二醇是没有毒性的。() 7.在R12制冷剂附近进行焊接作业会引起毒气的形成。() 8.作业时,维修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避免接触或吸入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蒸气及气雾。() 9.含有甲烷的制冷剂可以用于汽车空调系统。() 10.汽车空调的取暖系统有两大类,分别是余热式和独立式。()11.压缩机输出端连接高压管路、冷凝器、贮液干燥器和液体管路,并构成高压侧。() 12.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要采用蒸气容积式压缩机。() 13.汽车空调的三个重要指标分别是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14.蒸发器的作用是将经过节流元件节流升压后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汽化。 () 15.鼓风机的作用是加速蒸发器周围的空气流动,将冷气吹入车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16.在制冷工程中,表明制冷剂状态参数的压力是指绝对压力。()17.制冷剂蒸发时的潜热越大,需要的制冷剂循环量就越大。() 18.制冷剂有较高的稳定性,对金属、橡胶和润滑油无明显腐蚀。()19.制冷剂从气体变成等温液体时放出的热叫做液化潜热。() 20.视液镜位于制冷系统的低压管路上。() 21.从汽车空调节流元件流出的制冷剂为低压气态。()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培训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 如何防止QQ 密码被盗 ?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 ( 一) 网络安全概述 ? ( 二)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 ( 三) 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 ( 四) 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 ( 五) 网络入侵 ? ( 六) 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 ( 七)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 ( 八)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 ( 九)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 1、安装杀毒软件 ?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 4、最好下网并关机 ? 5、尽量少使用BT 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 建议: ? 1 、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 2 、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 3 、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 4 、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 、Email 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 5 、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传热学知识点word版

传热学主要知识点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

2.导热的特点。 a 必须有温差; b 物体直接接触; 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 d 在引力场下单纯的导热一般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

3.对流(热对流)(Convection)的概念。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4对流换热的特点。 当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它与单纯的对流不同,具有如下特点: a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b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 c 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5.牛顿冷却公式的基本表达式及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 W )(∞-=t t hA Φw [] 2m W )( f w t t h A Φq -==

6. 热辐射的特点。 a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 K,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 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 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 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 f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

7.导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区别。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是一种物性参数,与材料种类和温度关。 表面传热系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影响h因素:流速、流体物性、壁面形状大小等。传热系数: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不是物性参数,与过程有关。 常温下部分物质导热系数:银:427;纯铜:398;纯铝:236;普通钢:30-50;水:0.599;空气:0.0259;保温材料:<0.14;水垢:1-3;烟垢: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