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View-4卫星和WorldView-3区别

WorldView-4卫星和WorldView-3区别
WorldView-4卫星和WorldView-3区别

WorldView-4卫星在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9月26日上午11点30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WorldView-4 能够拍摄全色0.3米分辨率和多光谱1.24 米分辨率的影像。WorldView-3卫星也可以拍摄最高0.3米影像,比较下参数了解有什么不同。

WorldView-4卫星参数

遥感影像的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关系 航空摄影测量对影像的要求 航空摄影测量的实践可以用来借鉴分析卫星影像与成图比例尺的选择。这是因为二者的成图原理相似,并且航空摄影测量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是非常成熟的。 航空摄影测量中没有直接给出对影像分辨率的要求,但可以通过对摄影仪物镜分辨率的要求和摄影比例尺来推断。航摄中航摄仪镜头分辨率表示通过航空摄影后在影像上能够分辨的线条的最小宽度(这里没有考虑软片和像纸的分辨率)。在航摄规范(GB/T 15661-1995)中规定航摄仪有效使用面积内镜头分辨率“每毫米内不少于25 线对”。根据物镜分辨率和摄影比例尺可以估算出航摄影像上相应的地面分辨率D,即D=M/R。(其中M 为摄影比例尺分母,R 为镜头分辨率。)根据航摄规范中“航摄比例尺的选择”的规定和以上公式,可得表(1) 成图比例尺航摄比例尺影像地面分辨率(m) 1:5000 1:10 000~1:20 000 0.4~0.8 1:10 000 1:20 000~1:40 000 0.8~1.6 1:2 5000 1:25 000~1:60 000 1.0~2.4 1:50 000 1:35 000~1:80 000 1.4~3.2 上表可以作为选择卫星影像分辨率的参考。顺便指出,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成图比例尺愈大,所需的影像分辨率愈高,但两者并不是成线性正比关系,而是非线性的。 2 卫星影像分辨率的选择 卫星影像分辨率的选择除了考虑不同比例尺成图对影像分辨率要求,还要考虑现有可获取的卫星影像产品之规格,因为卫星摄影与航空摄影不同,其摄影高度(即摄影比例尺)是固定的。 下面列出几种商用卫星影像的分辨率。表(2) 卫星QuickBird-2 IKONOS-2 SPOT-5 SPOT-4 Landsat-7 最高分辩率(m) 0.61 1 2.5 10 15 对照表(1)和表(2),个人认为就目前较为稳定的卫星影像货源来讲,对于1:5000~1:50 000 的基础测绘更新试验,可以考虑如下的分辨率选择。表(3)成图比例尺卫星影像(分辨率) 1:5000~1:10 000 QuickBird(0.61m) IKONOS-2 (1m) 1:25 000 QuickBird-2(0.61m) IKONOS-2 (1m) SPOT-5(2.5m) 1:50 000 SPOT-5(2.5m) 对于已有旧版实测地形图的地区,若有足够密度的图上参考点(即可与卫片上的同位置点相一致)作范围控制的基础上,在地形图局部快速更新(修、补测)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分辨率的要求,如用2.5m 分辨率卫片局部修、补测1:10 000 地形图,用10m 分辨率卫片局部修、补测1:50 000 地形图等。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 ⑵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并会有两次相遇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已时,情形跟⑵类似。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并会有两次相遇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3、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①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 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 ②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t图象的应用。 二、相遇 ⑴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分析同上。 ⑵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典型例题】 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到2010年时,ALOS卫星已经服役了4年(ALOS卫星于2006

强。

实时的GPS L1导航: 在监测灾害方面,实时导航在使用L1信号时很重要 通过算法提升导航精度(预估电离层时延及其变化) 测量精度优于10m 事后精密定轨: 双频(L1和L2波段)事后定轨精度优于1m ALOS-2卫星的SAR载荷发射波段与L2信号有重叠部分 提升GPS接收机低噪声放大器,抵抗SAR信号干扰的技术已经具备。 敏捷姿态能力:ALOS-2卫星具有绕本体滚动轴左右侧摆±30o的能力,该能力是为了减少卫星重访周期。卫星从左侧视到右侧视的状态改变只需最多3 分钟。 为了获得最大的姿态机动角速度,即在滚动轴方向角速度为0.7o/s,其中一个动量轮专门设置在滚动轴方向上。该动量轮由JAXA的导航与控制研究所研

制,最大输出控制力矩为0.9Nm,最大输出角动量为40Nms。 图2:ALOS-2卫星的左右测试机动能力示意图 无线通信:任务要求卫星具有800Mbit/s的X波段载荷数据下传能力,而在传统的QPSK调制模式下,在375MHz频点下,峰值传输能力只能到400 Mbit/s,为了解决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JAXA研发了XMOD(多模式高速数传模块)技术,使得数传系统能力提升到800Mbit/s,满足了卫星任务需求。 ALOS-2卫星装备了改进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包括高速且巨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装置,MDHS(任务数据处理系统)具有两种高速传输方式:直接传输和2次传输方式,MDHS的数据容量可达130GB,用于容纳PALSAR-2载荷收集

得来的数据,并收集其他系统的健康数据。 图3:ALOS-2卫星数传系统逻辑架构 发射情况: ALOS-2卫星于2014年5月24日,由日本研制的H-IIA F24型运载火箭从种子岛余杭中心发射升空,从火箭点火开始计时,15分钟47秒后ALOS-2卫星与运载火箭上面级分离确认。

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追击问题的分析方法: A. 根据追逐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选择同一参照物,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 ?? ;.;.的数量关系找出两个物体在位移上间上的关系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C B 相关量的确定 D.联立议程求解. 说明: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答案.S 人-S 车=S 0 ∴ v 人t-at 2 /2=S0 即t 2 -12t+50=0 Δ=b 2 -4ac=122-4×50=-56<0 方程无解.人追不上车 当v 人=v 车at 时,人车距离最小 t=6/1=6s ΔS min =S 0+S 车-S 人 =25+1×62 /2-6×6=7m 2.质点乙由B 点向东以10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同时质点甲从距乙12远处西侧A 点以4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⑴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离乙多远? ⑵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此时甲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答案.⑴v 甲=v 乙=at 时, t=2.5s ΔS=S 乙-S 甲+S AB =10×2.5-4×2.52 /2+12=24.5m ⑵S 甲=S 乙+S AB at 2/2=v 2t+S AB t 2 -5t-6=0 t=6s S 甲=at 2/2=4×62 /2=72m 3.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追赶在正前方100m 处正以v 0=1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120s 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 答案.摩托车 S 1=at 12 /2+v m t 2 v m =at 1=20 卡车 S 2=v o t=10t S 1=S 2+100 T=t 1+t 2 t ≤120s a ≥0.18m/s 2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orldView WorldView卫星是Digitalglobe公司的商业成像卫星系统。它由两颗(WorldView-I和WorldView-II)卫星组成。 WorldView-1 WorldView-1卫星为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高分辨率商用卫星,于2007年9月18日成功发射,可提供0.5m分辨率卫星影像。灵活的镜头使其能够快速定位目标和高效的进行立体采集。 WorldView-1卫星基本参数 发射日期2007年9月18日 运行时间超过7年(燃料超过10年以上) 轨道形式太阳同步卫星 轨道高度496公里 飞行周期94.6分钟 影像幅宽17.6公里 重访周期 1.7天(优于1m分辨率) 4.6天(0.5-0.59m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全色影像: 0.5m(星下点拍摄) 辐射分辨率11bit 全色波谱范围450-900nm 定位精度设计6.5m,实测4.0-5.5m (无控制点状态) 采集能力75万平方公里 WorldView-2 WorldView-2卫星于2009年秋成功发射,是全球第一颗具有8个多光谱波段的商业高分卫星,运行在770km高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能够提供0.5米全色影像和1.8米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 WorldView-2卫星基本参数 发射日期2009年10月8日 运行时间10-12年 轨道形式太阳同步卫星 轨道高度770公里 飞行周期100分钟 影像幅宽16.4公里 重访周期 1.1天(优于1m分辨率) 3.7天(以0.52m分辨率成像时) 空间分辨率全色影像: 0.46m(星下点拍摄) 多光谱影像: 1.85m(星下点拍摄) 辐射分辨率11bit 全色波谱范围全色 多光谱波谱范围蓝:450-510nm

无人机航拍航测及其广泛应用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在突发事情应急、预警有很大的作用。(以下内容有红点航拍手机整理,红点航拍年成立,年规模化运营,服务于华东地区,拥有丰富航拍经验和强大的航拍设备)无人机航拍航测遥感简介 无人机航拍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红外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磁测仪等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全系统在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和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的新型应用技术。 为适应城镇发展的总体需求,提供综合地理、资源信息。正确、完整的信息资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在综合规划、田野考古、国土整治监控、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厂矿建设、居民小区建设、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最新、最完整的地形地

物资料,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新建开发区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用遥感航拍技术准确地反映出地区新发现的古迹、新建的街道、大桥、机场、车站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综合信息。遥感航拍技术是各种先进手段优化组合的新型应用技术。 无人机航拍技术以低速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用彩色、黑白、红外、摄像技术拍摄空中影像数据;并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加工处理。全系统在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遥感、遥控、遥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 无人机航拍的特点 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大比例尺、小面积、高现势性的优点。特别适合获取带状地区航拍影像(公路、铁路、河流、水库、海岸线等)。且无人驾驶飞机为航拍摄影提供了操作方便,易于转场的遥感平台。起飞降落受场地限制较小,在操场、公路或其它较开阔的地面均可起降,其稳定性、安全性好,转场等非常容易。 小型轻便、低噪节能、高效机动、影像清晰、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更是无人机航拍的突出特点。

追击与相遇专题讲解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加速追匀速 ①t=t 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 ②t=t 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 0+Δx ③t=t 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 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追匀减速 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 就读年级 高一 辅导教师 唐老师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重 点 难 点 考 点 重点:对题上的时间进行分析 难点:位移的相差是多少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匀减速追匀速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 0时刻: ①若Δx=x 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 1时刻Δx 1=x 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说明: ①表中的Δx 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②x 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t 2-t 0=t 0-t 1; ④v 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 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自主学习】 1. 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Radiometric Use of WorldView-3 Imagery Technical Note Date: 2016-02-22 Prepared by: Michele Kuester This technical note discusses the radiometric use of WorldView-3 imagery. The first two sections briefly describe the WorldView-3 instrument and general radiometric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WorldView-3 relative spectral radiance response and relative radiometric correction of WorldView-3 products. Section 3 covers conversion to top-of-atmosphere spectral radiance and conversion to top-of-atmosphere spectral reflectance. WorldView-3 imagery MUST be converted to spectral radiance at a minimum before radiometric/spectral analysis or comparison with imagery from other sensors in a radiometric/spectral manne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technical note applies to the raw WorldView-3 sensor performance and linearly scaled top-of-atmosphere spectral radiance products. Caution is advised when applying the equations provided here to pan-sharpened products, dynamic range adjusted (DRA) products, or WorldView-3 mosaics with radiometric balancing because the generation of these products may apply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s to the pixel DN values. 1 WorldView-3 Instrument The WorldView-3 high-resolution commercial imaging satellite was launched on August 13, 2014, from 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 The satellite is in a nearly circular, sun-synchronous orbit with a period of 97 minutes, an altitude of approximately 617 km, and with a descending nodal crossing time of approximately 10:30 a.m. The revisit is 4.5 days at a greater than 20-deg off nadir angle. WorldView-3 acquires 11-bit data in 9 spectral bands covering panchromatic, coastal, blue, green, yellow, red, red edge, NIR1, and NIR2. An additional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sensor acquires 14-bit data in eight bands covering the 1100 to 2500 nm spectral region. See Table 1 for details. At nadir, the collected nominal ground sample distance is 0.31 m (panchromatic), 1.24 m (multispectral) and 3.7 m (SWI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roducts are resampled to 0.3 m (panchromatic), 1.2 m (multispectral) and 7.5 m (SWIR). The nominal swath width is 13.1 km (slightly less for the SWIR sensor). The WorldView-3 instrument is a pushbroom imager, which constructs an image one row at a time as the focused image of the Earth through the telescope moves across the linear detector arrays, which are located on the focal plane. 1.1 WorldView-3 Relative Radiance Response The spectral radiance response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photo-electrons measured by the instrument system, to the spectral radiance [W-m-2-sr-1- m-1] at a particular wavelength present at the entrance to the telescope aperture. It includes not only raw detector quantum efficiency, but also transmission losses due to the telescope optics and filters. The spectral radiance response for each band is normalized by dividing by the maximum response value for that band to arrive at a relative spectral radiance response. The curves for theWorldView-3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multispectral bands are shown in Figure 1. The curves for the WorldView-3 SWIR bands are shown in Figure 2. The corresponding data are provided in Attachement A.

卫星航拍影像地面分辨率的感性认识

卫星/航拍影像地面分辨率的感性认识2005年09月20日作者:上帝之眼来源:其它浏览 8592 次 简介:...那么,如果要从照片上看清报纸“南方周末”这四个字,地面分辨率必须达到三毫米左右,比现在侦查卫星的水平要提高一百倍。因此,某些说法提到现在通过卫星拍摄的能看清报纸上的文字、士兵脸上的胡子等说法是没科学根据的,是不负责任甚至耸人听闻的言论。 卫星与航拍影像由像素点组成,像素点越丰富,照相辨认的细节的尺寸越小。影像照片上像素点的密度常用每毫米多少条线来表示,线越多表示影像质量越高。例如,卫星影像每平方毫米的纵横线数各250条,也就是每平方毫米内排列:62500个像素点,其相邻两像素点间的距离只有4微米,这样微小的间隔,即使放大10倍,肉眼也是看不出来的。照片上4微米相当于地面距离多少呢?这与照相机的焦距和卫星的飞行高度有关。如果焦距为2米,飞行高度150公里,那末,根据简单的几何学关系就可求得地面距离为0.3米。这个长度就叫做照片的地面分辨率。通俗地说,地面分辨率是能够在照片上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间距,但它并不代表能从照片上识别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1尺寸为0.3米的目标,在地面分辨率为0.3的照片上,只是1个像素点,不管把照片放大多少倍,依然只是1个像素点。所以,要从照片上认出一个目标就多少得有若干个像素点在照片上来构成该目标的轮廓。 通常,从照片上能够识别目标的最小尺寸应等于地面分辨率的5~10倍,即1.5至3米。人的肩宽约0.5米,在地面分辨率为0.3米的卫星影像上占1~2个像素点。从照片上可以发现这儿有目标,但这个目标是人,还是物,靠

一.遥感数据基础知识: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一部分与地面发生作用后反射,再次经过大气层,到达传感器。传感器将这部分能量记录下来,传回地面,即为遥感数据。目前用于遥感的电磁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航空与航天飞行器运行快、周期短,可获得多时相数据。以美国陆地卫星5号(Landsat 5 )为例,Landsat 5每天环绕地球14.5圈,覆盖地球一遍所需时间仅16天,而气象卫星的周期更短(1天或半天)。由于探测距离远,传感器所获得的地面影像覆盖的空间范围较大。它距离地表的高度是705.3 km,对地球表面的扫描宽度是185 km,一幅TM 图像可以全部覆盖我国海南岛大小的面积。不同的卫星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以及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 (1)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分为: 地面平台: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航空平台:80 km以下的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 航天平台:80 km以上的平台,包括高空探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人造地球卫星的类型: 低高度、短寿命卫星:150~350 km,用于军事。 中高度、长寿命卫星:350~1800 km,地球资源。 高高度、长寿命卫星:约3600 km,通信和气象。 (2)遥感数据类型 按平台分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 按电磁波段分 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感数据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 (3)遥感数据获取原理; (4)传感器

a.传感器定义:传感器是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工具。它的性能决定遥感的能力,即传感器对电磁波段的响应能力、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及图像的几何特征、传感器获取地物信息量的大小和可靠程度。 b.传感器的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为: 主动方式传感器:侧视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 被动方式传感器:航空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SS)、TM、ETM(1,2)、HRV、红外扫描仪等。 c.传感器的组成 收集器:收集来自地物目标镜、天线。 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 处理器:将探测后的化学能或电能等信号进行处理。 输出:将获取的数据输出。 传感器一般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 d.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是收集、量测和记录来自地面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的仪器,是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辐射能量,然后接收目标物反射回来的能量,如雷达。 被动式:接收地物反射的太阳辐射或地物本身的热辐射能量,如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SS、TM、ETM、HRV)。 (5)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 微波:波长范围为1 mm~1 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一、 解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关键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二、追及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这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追者追上被追者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即会相遇两次。 二、图像法:画出v t -图象。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一定追上)

追击与相遇问题专项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v1= v2时, 两者距离最大;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1= x2+Δx,全程只相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针对练习】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驶过的货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将警车发动起来,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求:①发现后经多长时间能追上违章货车?②追上前,两车最大间距是多少?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 v2时,①若满足x1< x2+Δ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Δ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1> x2+Δ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使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m的地方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例2中若汽车在自行车前方4m的地方,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能,两车经多长时间相遇?

遥感影像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关系

遥感影像的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关系 航空摄影测量对影像的要求 航空摄影测量的实践可以用来借鉴分析卫星影像与成图比例尺的选择。这是因为二者的成图原理相似,并且航空摄影测量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是非常成熟的。 航空摄影测量中没有直接给出对影像分辨率的要求,但可以通过对摄影仪物镜分辨率的要求和摄影比例尺来推断。航摄中航摄仪镜头分辨率表示通过航空摄影后在影像上能够分辨的线条的最小宽度(这里没有考虑软片和像纸的分辨率)。在航摄规范(GB/T 15661-1995)中规定航摄仪有效使用面积内镜头分辨率“每毫米内不少于25 线对”。根据物镜分辨率和摄影比例尺可以估算出航摄影像上相应的地面分辨率D,即D=M/R。(其中M 为摄影比例尺分母,R 为镜头分辨率。)根据航摄规范中“航摄比例尺的选择”的规定和以上公式,可得表(1) 成图比例尺航摄比例尺影像地面分辨率(m) 1:5000 1:10 000~1:20 000 0.4~0.8 1:10 000 1:20 000~1:40 000 0.8~1.6 1:2 5000 1:25 000~1:60 000 1.0~2.4 1:50 000 1:35 000~1:80 000 1.4~3.2 上表可以作为选择卫星影像分辨率的参考。顺便指出,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成图比例尺愈大,所需的影像分辨率愈高,但两者并不是成线性正比关系,而是非线性的。

2 卫星影像分辨率的选择 卫星影像分辨率的选择除了考虑不同比例尺成图对影像分辨率要求,还要考虑现有可获取的卫星影像产品之规格,因为卫星摄影与航空摄影不同,其摄影高度(即摄影比例尺)是固定的。 下面列出几种商用卫星影像的分辨率。表(2) 卫星QuickBird-2 IKONOS-2 SPOT-5 SPOT-4 Landsat-7 最高分辩率(m) 0.61 1 2.5 10 15 对照表(1)和表(2),个人认为就目前较为稳定的卫星影像货源来讲,对于1:5000~1:50 000 的基础测绘更新试验,可以考虑如下的分辨率选择。表(3) 成图比例尺卫星影像(分辨率) 1:5000~1:10 000 QuickBird(0.61m) IKONOS-2 (1m) 1:25 000 QuickBird-2(0.61m) IKONOS-2 (1m) SPOT-5(2.5m) 1:50 000 SPOT-5(2.5m) 对于已有旧版实测地形图的地区,若有足够密度的图上参考点(即可与卫片上的同位置点相一致)作范围控制的基础上,在地形图局部快速更新(修、补测)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分辨率的要求,如用2.5m 分辨率卫片局部修、补测1:10 000 地形图,用10m 分辨率卫片局部修、补测1:50 000 地形图等。 卫星与航拍影像由像素点组成,像素点越丰富,照相辨认的细节的尺寸越小。影像照片上像素点的密度常用每毫米多少条线来表示,线越多表示影像质量越高。例如,卫星影像每平方毫米的纵横线数各250条,也就是每平方毫米内排列:62500个像素点,其相邻两像素点间的距离只有4微米,这样微小的间隔,即使放大10倍,肉眼也是看不出来的。照片上4微米相当于地面距离多少呢?这与照相机的焦距和卫星的飞行高度有关。如果焦距为2米,飞行高度150公里,那末,根据简单的几何学关系就可求得地面距离为0.3米。这个长度就叫做照片的地面分辨率。通俗地说,地面分辨率是能够在照片上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间距,但它并不代表能从照片上识别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1尺寸为0.3米的目标,在地面分辨率为0.3的照片上,只是1个像素点,不管把照片放大多少倍,依然只

专题:直线运动中的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二、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三、追击、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 A. 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选择同一参照物,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B. 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间上的关系 C. 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位移上的数量关系 D. 联立方程求解. 说明: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 否则就不能追上. 四、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大;v 1= v 2时, 两者距离最大;v 1>v 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 1= x 2+Δx ,全程只相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 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 (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1) 2s 6m (2)12m/s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小;v 1= v 2时,①若满足x 1< x 2+Δx ,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 1=x 2+Δx ,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 1> x 2+Δx ,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个步行者以6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25m 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问:人能否追上汽车?若能追上,则追车过程中人共跑了多少距离?若不能追上,人和车最近距离为多少? 答案:不能追上 7m (三).匀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小;v 1= v 2时,①若满足x 1 x 2+Δx ,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3】汽车正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 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2月25日,美国数字全球(DigitalGlobe)公司在其官网正式宣布“开始向所有用户销售0.3m分辨率卫星观测图像”,并认为“在全球应用市场,更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如今已成为航空图像的高竞争力替代产品”。这是迄今全球商业卫星遥感公司能够提供的最高分辨率数据产品,将成为商业对地观测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2014年,全球商业对地观测领域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各国纷纷发布或修订新版航天政策法规,大量创新卫星系统相继成功部署。其中,美国放宽商业销售数据分辨率限制以及世界观测-3(WorldView-3)卫星发射入轨尤为引人注目。此前,美国政府禁止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商向美国政府以外的用户销售优于0.5m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数据,这一施行多年的政策早已饱受业界诟病。在DigitalGlobe公司不断争取以及美国政府情报、安全和商务部门的持续磋商下,2014年6月,美国政府最终决定放宽商业销售图像分辨率限制,允许商业公司销售最高0.25m 分辨率的天基对地观测图像。同年8月13日,DigitalGlobe公司成功发射了WorldView-3卫星,全色分辨率高达0.31m,多光谱分辨率高达1.24m。WorldView-3卫星成功发射,使得DigitalGlobe公司在美国新数据政策支持下更具全球竞争力。 WorldView-3是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光学遥感成像卫星,其分辨率是DigitalGlobe公司竞争对手的5倍。图1是DigitalGlobe公司WorldView-3卫星与该公司运营的WorldView-2卫星拍摄的同一地区的卫星图像对比图,图2是DigitalGlobe公司WorldView-3卫星与其竞争对手卫星拍摄的同一地区的卫星图像对比图。从这两幅图片不难看出,WorldView-3卫星在成像分辨率、图像信噪比、纹理清晰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DigitalGlobe公司0.3m分辨率卫星图像对应的美国国家图像解析度分级标准(NIIRS)是5.7级,能够识别出地面井盖、建筑物通风孔、消防栓等物体。这一分辨率等级的图像能提供更清晰、更丰富的数据信息,有助于支撑改进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政府民用、防务情报、能源以及研发等部门的天基对地观测应用能力。如图3所示,WorldView-3卫星拍摄的新西兰奥克兰市港口图像,其中港口停车场的地面停车位标志线清晰可见。此外,WorldView-3卫星还具备独一无二的短波红外(SWIR)成像能力,能够透视烟尘雾霾、识别矿物和人造物以及评估农作物健康状况。 图1WorldView-3和WorldView-2卫星拍摄的同一地区图像对比

卫星影像图与飞机航拍图的区别 一、卫星影像图与飞机航拍图区别 (一)定义 1、卫星影像图:卫星影像图是以卫星作为遥感平台,通过卫星上装载的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所获得的遥感图像。 2、飞机航拍图:飞机航拍图是以飞机作为遥感平台,在近地点的稳定高度拍摄地面各种目标所获得的图像。 (二)成图原理、方式 1、卫星影像图:以卫星为航天遥感平台(一般大于80km),以扫描方式获取图像,有很多波段,最大可达350多个以上,彩色图像基本上都是波段组合和融合而成,色彩不太真实。 2、飞机航拍图:以飞机为航空遥感平台(小于80km),以光学摄影进行的遥感,一般是黑白,真彩和彩红外摄影,一般最多4个波段,颜色比较真实。 (三)分辨率 1、卫星影像图:比例尺小,分辨率低,清晰度相对较低,一般分辨率可从0.5米—1000米之间;

2、飞机航拍图:比例尺较大,分辨率较高,清晰度高,一般分辨率可从0.04米—1米之间。 (四)图像变形 1、卫星影像图:摄影高度较高,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基本上都一样,变形小。 2、飞机航拍图:摄影高度较低,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变形大。 (五)成图面积 1、卫星影像图:成图面积大,含信息丰富,拍摄面域广,获取速度快,可做全球动态监测。 2、飞机航拍图:成图面积小,离地面距离相对要近得多, 观察格外清晰、准确, 图像稳定, 精度高,避免了常规调查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无效工作, 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节约了财力和物力。 (六)图像用途 1、卫星影像图:国土,规划,水利等大型工程。 2、飞机航拍图:小面积测绘,应急、抗灾。 (七)优点 1、卫星影像图: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一、 解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关键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二、追及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这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追者追上被追者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即会相遇两次。 二、图像法:画出v t -图象。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一定追 上) 追击与相遇问题专项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v 时, 2 两者距离最大;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1= x2+Δx,全程只相 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

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针对练习】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驶过的货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将警车发动起来,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求:①发现后经多长时间能追上违章货车?②追上前,两车最大间距是多少?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 v2时,①若满足x1< x2+Δ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Δ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1> x2+Δ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使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m的地方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