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奴隶:苏格拉底柏拉图

封建

人物

近代:赫尔巴特(传统派)

现代:杜威

奴隶:智者

封建(中世纪):宗教昆体良西塞罗

思想

近代:人文主义新教主义天主教教育

现代:进步教育新教育运动种族教育

古巴比伦

东方文明古国埃及

印度

奴隶古风

古希腊古典

希腊化时期

西方文明古国

共和时期

国别古罗马共和后期

帝国时期

封建:中世纪

近代:英法德俄美日

现代:英法美德日苏

奴隶社会

东方文明古国

1.巴比伦:泥板书舍师徒教授世界最早产生教育国家

宫廷学校

2.古埃及僧侣学校:重视科技

职管学校:普通文化课程,培养官吏

文士学校:书写计算律令

婆罗门教育:家庭教育维持种姓制度《吠陀》体罚古儒学校

3.古印度

佛教:寺院教育

东方产生最早的科学知识

阶级性等级性

4.特点教育内容丰富

教育机构种类繁多

知识成为统治阶级专利

教师地位较高

西方文明古国

1.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教育培养战士

古风

雅典: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古希腊古典:智者活动

初级:文法

希腊化

高级:雅典大学

智者:创造“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使教育平民化

苏格拉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学习即回忆《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白板说

柏拉图:

1.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2.第一次提出考试选拔人才

3.提出七艺中的其他四艺(天文音乐算术几何)

4.提出完整的学习体系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天文几何算术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比武打猎投枪吟诗

亚里士多德:

1.灵魂论:植物(体)动物(德)理性(智)

2.教育作用论:社会作用个人作用

3.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儿童教育道德教育音乐教育苏格拉底:

1.教育目的:治国人才

2.德育论:知识即道德

3.智育论:天文几何算术

4.产婆术(孔子的启发诱导)

2.古罗马教育内容教育机构教育目的特点

共和时期:家庭教育《十二铜表法》

培养目标:合格的农夫,勇敢的士兵

共和后期:较完整的学校体制

小学:读写拉丁文排斥体育和音乐教育

中等学校:文法学校希腊文拉丁文

专业学校:修辞学校培养雄辩人才辩论术修辞学

特色:系统的培养了古罗马优秀的演说家

帝国时期:文法学校高等学校拉丁文学校官吏,顺民

西塞罗:

教育目的:政论家

教育内容:雄辩家素质(自然天赋哲学素质知识基础语言素养)

教育方法:写作,实际观摩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教育目的:最高道德的演说家

教育方法:雄辩家的教育(家庭教育初级教育文法学校雄辩术学校)

教育理论:因材施教重视教师反对体罚

奥古斯丁:

宗教哲学观信仰高于理性

原罪论:禁欲

学习内容:《圣经》七艺

封建时期(中世纪)

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和神学色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特征西欧教育类型教育方法教育机构教育影响

教育类型:基督教教育世俗教育

1.基督教教育:

1)教育形式:教会学校

2)教育形式:修道院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3)教育内容:神学《圣经》七艺读写算

4)教育影响:奠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精神

2.世俗教育:

1)教育形式:宫廷学校骑士学校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

2)教育机构:阿尔琴家庭教育波伦亚大学法律1158行会学校

牛津大学神学1168

剑桥大学神学1209

巴黎大学神学

萨勤诺大学医学

3)教育内容:七艺七技专业人才工商业人才

拉丁文辩论演讲

希腊文

4)影响:主要的世俗同左促进了独立性促进新兴市民

教育形式普及性阶层教育学

自治性

东欧教育类型教育方法教育机构教育影响

拜占庭:

1.世俗教育

1)教育类型:世俗教育基督教教育

2)教育形式:初等中等高等

3)教育机构:中等文法学校宫廷学校(君士坦丁堡大学培养高级官吏)

4)教育内容:文法古典作品(希腊罗马)七艺

5)教育影响:鲍存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2.基督教教育

1)教育形式:教会学校

2)教育机构:隐修院座堂学校

3)教育内容:神学

中欧

阿拉伯伊斯兰教

1)教育机构:昆它布学馆清真寺图书馆宫廷学校

2)教育内容:《古兰经》神学实用课程

3)教育影响:形式多样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强烈的世俗性

东亚

中国

1)教育类型:儒学教育

2)教育形式:官学私学

3)教育机构:六学二馆书院

4)教育内容:儒学

近代

人文主义教育派别代表人物观点实践

意大利人文主义

1)代表人物: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

2)观点:

教育内容:德智体并重,广泛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启发诱导,反对压制体罚,学校注意儿童身心发展和个人差异

师生关系:和睦融洽

学校环境:优美

北欧人文主义

1)代表人物:伊斯拉莫莫尔

2)观点:基督教与古典文化并重提倡实行公共教育制度

重视虔诚,德行,智慧学习内容为古代作家作品

重视劳动的价值

法国人文主义

1)代表人物:拉伯雷《巨人传》

2)人文主义世界观:歌颂个人价值尊严,宣扬解放思想,提倡自由,肯定现世生活价值新教教育

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提倡宗教世俗并重教育本质宗教性国教间隔监督教师

提出普及义务教育公立教育提倡公立,普及,免费学校培养绅士

教育内容圣经,读写算基督教教义,日常生活技能古典课程为中心

强调直观,兴趣学习,废除体罚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创始人民族意思不断加强天主教教育

1)派别:耶稣会学校

2)教育内容:以人文科学为主

3)组织:完备的军事化组织

4)教师:高水平师资

5)教育方法:寄宿制全日制班级授课制

欧洲近代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17-1819

初教会教育(慈善性质)1870《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

标志着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基础

导生制5-12岁强迫教育

中公学文法文实学校发展慢,沿袭旧制

公众集资

高牛津大学(古典学科)伦敦大学的兴起标志着打开了新大学的序幕

剑桥大学(神学)大学推广运动

教育自由放任拨款,间接干预

体制

洛克:白板说《教育漫画》家庭教育绅士

斯宾塞:教育准备说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概念

17-1819

初1883基佐法案每乡设一初等小学

1881费里法案母育学校

6-13岁接受义务教育;免费义务世俗

中塔列兰教育方案国立中学市立中学现代中学

康多赛雷佩尔提

高天主教教育→国家掌握教育权高度集权帝国大学

(职业教育)

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狄德罗:教育中立拉夏洛泰:阐述了国民教育体系良好公民

17-1819

初实行义务教育,泛爱教育免费义务教育

世界最早实行普及义务教育

中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同左

高哈雷大学哥丁根大学柏林大学洪堡大学

教育国家管理教育权

体制

第斯多惠:师范教育之父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天资教育自由自主

教育论:遵循自然原则是最高原则

文化原则连续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直观教学原则

论教师:自我教育责任感教育素养,教学技能

17-1819

初《国民学校章程》重点

中普通学校,专门学校,科学院《大学附属学校章程》

高莫斯科大学

乌申斯基: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教育科学创始人

17-1819

初公里学校运动

中哈佛学院莫雷尔法案(工农学院)

建立学术型大学

高哈雷大学哥丁根大学柏林大学洪堡大学

教育教育分权学区制地方分权

制度

贺拉斯·曼: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学令制》福泽谕吉:重德育,强调爱国之心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

适应自然原则爱染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化

五育论公民教育要素教育

赫尔巴特:课程论教学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之父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心理学恩物

伦理学

夸美纽斯

1)着作:《大教学论》(第一本独立形态教育学)

《母语教育》(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着作)

《世界图解》

2)理论基础:自然适应原则

3)教育目的:

宗教目的:获得永生现世目的:教育为现世生活做准备

4)教育作用:

对社会:改造社会对个人:发展天赋

5)教学论:①普及教育,“泛智”,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

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对象普及化

②统一学制

6)教学原则: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系统和循环性

卢梭

1)论天性:自然主义教育(夸,卢,亚,孟)

2)自然教育论:培养自然人

3)公民教育理论

福禄培尔

1)教育基本原理:统一原则(自然人上帝)顺应自然原则发展原则创造原则2)恩物: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

与作业异同:①恩物在前,作业(创造性)在后

②对材料的运用:恩物不改变材料形式作业改变材料形式

③训练:恩物是模仿性教学用品作业是创造性

赫尔巴特

1)传统拍代表,传统教育之父,《普通教育学》

2)理论基础:伦理学(为他的理论指明目的)

心理学(统觉论)(第一个把心理学作为研究)

3)教育目的:

可能:培养职业兴趣,发展潜力必要:培养完善道德

4)课程论:经验,兴趣,同情兴趣;统觉论,儿童发展与课程

马克思恩格斯

全面发展

裴斯泰洛齐

1)教育目的: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符合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

3)要素教育:体育(关节运动)德育(对母亲的爱扩大到全人类)

智育(数目形状语言)

4)劳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教育制度

二战前二战后

初《费舎教育法》义务免费5-14《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

幼儿教育2-5:继续教育学校首次提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结合

中央与地方结合,以地方为主的管理形式

中《哈多报告》从国家角度阐明5-15岁

中等教育应面向全体儿童

11岁分流考试(文法,现代,

非选择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

《斯宾塞报告》三轨制

(文法,现代,寄宿)

高《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奖学金)《1988年教育改革法》(全方位的改革)法

二战前二战后

初《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义务教

统一学校运动→学制改革→育16-18)→《教育改革法》6-16→

《哈比改革》(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宪章》

中中学课程改革(确定了中学的模式)

高《阿斯蒂埃法》《哈比改革》

(职业教育)

教育中央集权

体制

二战前二战后

初废除双轨制,规定八年义务教育

《总纲计划》标志德国全面教育改革开始

中德意志中学上层建筑中学

高自治教学科研相结合《高等教育总纲法》

面向大众第一部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法案

苏联

二战前二战后

初《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综合教学大纲》1958教育改革:职业教育

中→《劳动教学法》1966-1977教育改革:普通中学是同意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

教育体制集权,国家掌握教育权

二战前二战后

初《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20世纪50年代《国防教育法》

①健康②掌握基本方法③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

中④职业⑤公民资格⑥适宜的使用闲暇时间学,现代外语(新三艺)②职业

⑦道德品格技术教育③天才教育(精英教育)

六三三学制八年研究(大中学关系问题)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

教育机会不平等;对中小学都进行

改革

初级学院运动:高等教育大宗话,民族化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

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1)生计改革马兰

课程内容:比高中稍广的普通教育与职业中心思想:扩大职业教育

高教育知识原因:①中小学生缺乏适应社会

创办:由地方社区,私人教会开办,不收力②离校后找不到工作③普通

费或收费较低教育缺乏基础训练

学生:学生就近入学实质:以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为

课程:课程设置多样化,办学形式灵活核心,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

2)返回基地运动

原因:中小学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实质:恢复传统教育

20世纪80-90年代

《国家在危机中,改革势在必

行》

原因:教育质量仍是问题

日本

二战前二战后

初70-80:

《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基本法》中否定战士教育军国主义政策

规定了日本让你二战后的发展方向

高《大学令》

教育军国主义教育体制

体制

Tips:英教育局法帝国大学日本临时审议会

教育思想家

马卡连柯

集体教育和平行教育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重担

重视家庭教育,提倡完整,团结一致的家庭教育

凯洛夫

《教育学》熟练40-5-年代最有影响的着作

教育本质:教师在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下以知识技能武装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赞科夫

理论基础:维果茨基

教学原则:①高难度进行教学②高速度前进

③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④使班上一切学生都得到一致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

目标:社会改造

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德梅尔

观点:①亿改造社会为目标

②培养一致精神

③行为科学式指导

④教育中心问题:社会改造

⑤教师应进行民主劝说的教育

要素主义人类文化共同要素

理论基础:实在主义

代表人物:巴格莱贝斯特柯南特理科弗

观点:①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新三艺)

②教学过程是训练智慧过程

③强调学生在学习上专心努力

④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⑤按逻辑系统进行教学和编写教材

永恒主义古典课程

理论基础:古典实在论古典学科作为学校教学核心

代表人物:赫钦斯阿德勒利文斯通阿兰

观点: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强调人的本质和人性永恒不变

②教育目的: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强调中宫廷的要素。最好的途径

是阅读经典着作

③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核心地位

④强调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现在人文主义人文关怀

产生原因:忽视人的情感,太过重视知识;主张把理智与情感相结合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①教育目标:培养完整的人

②主张课程人本化,学生的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核心

③学校应创造自由的新的气氛

新托马斯宗教

代表人物:马利但

观点: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

②教育目的:培养正真的基督教徒和有用公民

③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宗教教育

④教育应属于教会

存在主义

产生原因:二战后对社会问题和人的存在的反思

代表人物:雅思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布贝尔

观点:①教育本质目的:是学生实现自我生成

②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③提倡学生自有选择道德标准

④主张个别教育方法

⑤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结构主义认知结构

代表人物:布鲁纳

观点:①强调教育教学;重视产生智能的发展

②注重各门学科基本结构

③主张学科基础和早期学校

④提倡发现学习法

⑤强调教师是结构教学中主要的辅导者

新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斯金纳加涅

观点:①教育是筑造行为

②按程序进行教学

③让学生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器

④教育研究: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教育哲学概念定义

代表人物:谢弗勒索尔蒂斯奥康纳

观点:①通过分析使教育清晰

②正确使用教育属于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

③提出一些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

终身教育

代表人物:朗格朗

观点:①含义:学到老活到老

②终身教育是现实教育的需要

③终身教育设有固定内容与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

④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

第1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①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 ②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

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2.史前教育的概况 (1)原始社会的分期及研究途径 ①原始社会的分期。有人根据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将原始社会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也有人将其划分为蒙昧和野蛮两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我国史学界一般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血缘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以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社会四个阶段。 ②研究途径。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了解原始社会的概况: 第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科研成果; 第二,民族学的资料; 第三,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第7章国民教育的滥觞 7.1复习笔记 一、宗教改革与国民教育思想的兴起 (一)宗教改革运动 1.改革的背景 (1)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日益腐化; (2)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3)受文艺复兴运动的鼓舞; (4)各地封建君主积极摆脱罗马教廷的干预。 2.改革过程的发端 (1)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 (2)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的《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各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的序幕; (3)“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前者是“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后者是“遵照教会行为才可得救”。 3.改革过程的发展 (1)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 ①强调《圣经》是最高权威; ②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认为教会组织的最高监督权属于世俗政权; ③在加尔文的领导下,日内瓦逐渐成为以教义为指导思想的政教合一的共和国。

(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①由英国国王自上而下推动的; ②国会通过《至尊法案》,确立了国王的高于教会的领袖地位; ③加强了英国君主的皇权,但并没有在实质上触动天主教的主要教规、教义和教仪。 (3)反宗教改革运动 ①天主教内部发生一连串变革运动,以对抗新教改革; ②特兰托会议是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主要标志; ③天主教改革分为内部和外部改革两个方面,内部重整纪律、消除异端,外部扩大影响两方面改革; ④新教与旧教之间长期的战争最终确立了新教在基督教世界中的合法地位。 4.改革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导致欧洲宗教世界的分裂; (2)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 (3)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并将各国教会置于世俗力量的控制之下,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王权专政; (4)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获得欧洲各地的新旧宗教力量与世俗政权的高度关注; (5)一些宗教人文主义者大胆改革教育,较早地提出了教育平等和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为西方近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二)国民教育思想 1.提出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在摧毁旧的教权势力的同时,也造成了欧洲教育思想与制度的混乱。怎样进行教育成为欧洲宗教界、政治界和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2.提出者: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人物马丁·路德和让·加尔文等人,运用宗教的语言阐

《外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 《外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5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乌托邦》 D 、《巨人传》 2、苏格拉底认为() A 、A 、教育可以改造人 B 、B 、只有秉赋差的人,才需接受教育 C 、C 、学习是不可能的 D 、D 、教育不能使人得到改进 3、苏格拉底认为() A 、A 、智慧即德行 B 、B 、德行即智慧 C 、C 、只有正义才是智慧 D 、D 、道德就是知识 4、()是对苏格拉底追求“一般”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A 、A 、柏拉图的“回忆说” B 、B 、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 C 、C 、奥古斯丁的“原罪论” D 、D 、卢梭的“感觉论” 5、在认识论上,亚理士多德认为——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 A 、A 、精神世界 B 、B 、理性世界 C 、C 、物质世界 D 、D 、主观世界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是() A 、A 、伦理问题 B 、B 、道德问题 C 、C 、智育 D 、D 、正义 E 、E 、节制 2、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近郊的体育馆创建学园,讲授() A 、A 、哲学 B 、B 、教育 C 、C 、礼俗 D 、D 、法律 E 、E 、科学 3、属于《理想国》中教育观的有() A 、A 、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 B 、B 、注意早期教育 C 、C 、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 D 、D 、反对强迫教育 E 、E 、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4、亚理士多德关于形成人的三要素的理论包括() A 、A 、天性 B 、B 、环境

第16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试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共同特征及其意义。 答:(1)欧美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总的来说是当时欧美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文化等方面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综合反映。 首先,欧美教育思潮是欧美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末欧美国家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广泛使用,促使整个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人们以乐观主义态度寄希望于教育,试图通过教育的改进来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重建。 其次,随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而重视研究儿童的特性。实验科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教育革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人们热心地开展各种教育研究与实验,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 再次,卢梭及其追随者们的教育主张成为教育革新运动的主要思想渊源。他们抨击旧教育的不切实际,主张一种与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教育。 (2)欧美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 欧美教育思潮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共同特征是: ①重视儿童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儿童先天具有善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不再把儿童视为强制行为的对象; ②重视儿童研究和教育调查,并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思辨与经验结合,以及

比较和测量等新方法,力图使教育研究科学化; ③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合作活动和劳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④在儿童研究中有着严重的生物化倾向; ⑤极端的个人主义性质,过高地估计了儿童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意义; ⑥片面强调实用、适应,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忽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智力的发展,降低了教育质量。 (3)欧美教育思潮的意义 欧美教育思潮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注重对儿童的调查研究,重视儿童活动在其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最初形态,并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片面性、局限性或不成熟性,留下了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如儿童研究中存在生物化倾向、夸大儿童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意义,片面强调实用等,因而引起了传统派思想的回潮。 2.应如何分析和评价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答:(1)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①公民教育理论 关于国家职能的思想是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政治基础。 a.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 b.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指“国家的好公民”。 c.“有用的国家公民”应具备三项品质:第一,具有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第二,具

《外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 《外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 2、苏格拉底认为() A、A、教育可以改造人 B、B、只有秉赋差的人,才需接受教育 C、C、学习是不可能的 D、D、教育不能使人得到改进 3、苏格拉底认为() A、A、智慧即德行 B、B、德行即智慧 C、C、只有正义才是智慧 D、D、道德就是知识 4、()是对苏格拉底追求“一般”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A、A、柏拉图的“回忆说” B、B、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 C、C、奥古斯丁的“原罪论” D、D、卢梭的“感觉论” 5、在认识论上,亚理士多德认为——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 A、A、精神世界 B、B、理性世界 C、C、物质世界 D、D、主观世界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是() A、A、伦理问题 B、B、道德问题 C、C、智育 D、D、正义 E、E、节制 2、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近郊的体育馆创建学园,讲授() A、A、哲学 B、B、教育 C、C、礼俗 D、D、法律 E、E、科学 3、属于《理想国》中教育观的有() A、A、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 B、B、注意早期教育 C、C、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 D、D、反对强迫教育 E、E、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4、亚理士多德关于形成人的三要素的理论包括()

《外国教育史》第13章在线测试 《外国教育史》第13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41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西方,福禄培尔是近代学前教育的开创者;在中国,开创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是() A 、A.陶行知 B 、B.杨贤江 C 、C.陈鹤琴 D 、D.黄炎培 2、福禄培尔认为,()主要是使外部的东西成为内部的东西的时期,即学习的时期。 A 、A.婴儿期 B 、B.幼儿期 C 、C.少年期 D 、D.青年期 3、近代学前教育理论是由福禄培尔开创的,第一本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为() A 、A.《人的教育》 B 、B.《幼儿园教育学》 C 、C.《母亲与儿歌》 D 、D.《母育学校》 4、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A 、A.训育 B 、B.自我活动 C 、C.教育性教学 D 、D.实际生活训练 5、“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这句话体现了福禄培尔教育思想中()的原则。 A 、A.统一性 B 、B.顺应自然 C 、C.发展 D 、D.创造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的有() A 、A.柏拉图 B 、B.夸美纽斯 C 、C.福禄培尔

D、D.杜威 E、E.蒙台梭利 2、福禄培尔创建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 A、A.游戏与歌谣 B、B.恩物 C、C.手工作业 D、D.运动游戏 E、E.自然研究 3、下列对福禄培尔的评价中,中肯的有() A、A.建立了近代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B、B.首创了幼儿园这一教育机构 C、C.为培训幼教师资做出了很大贡献 D、D.其教育思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E、E.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手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4、游戏的教育价值在于() A、A.给幼儿以自由、快乐、满足 B、B.培养儿童的意志力 C、C.锻炼儿童的身体 D、D.发展儿童的智慧和天性 E、E.游戏是一种创造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 5、按照福禄培尔顺应自然的原则,教育、教学和训练应该是() A、A.容忍的 B、B.顺应的 C、C.保护的

课程导航 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 第三节古代罗马的教育制度 第二章外国古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中世纪西欧早期的教育 第二节中世纪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教育 第三节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 第四章外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四节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五节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六节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第五章外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英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德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四节美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五节日本现代教育制度 第六节前苏联的教育制度 第六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第三节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第四节科学教育思想 第五节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第六节新教育流派 第七节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第八节新传统教育流派 第九节当代欧美教育思潮 第十节前苏联的教育思想 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制度 人类的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原始,质量低下,没有产生正规的学校教育。到了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得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方法更完善,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也逐步形成并且得到了不断发展。 第一节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制度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希伯来等国家相继进入了奴隶社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人类文明的摇篮,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探索皆对东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即苏美尔语。同时苏美尔人还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他们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芒苇杆(或木棒、骨棒)做笔,把字刻在半干的泥板上,即"泥板书",其上面的文字称为楔形文字。这就为两河流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巴比伦时期,苏美尔人在几何、水利、建筑、机械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天文学、数学有了很大发展。如数学已采用了十进位和六十进位的计数法,会运用四则运算,知道怎样求平方根、立方根,怎样解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学方面已经能预测日蚀、月蚀,并区别五大行星和恒星。 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苏美尔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当时的学校多设于寺庙和宫廷附近。学校以泥板书作教材,以泥板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因而学校又称"泥板书舍"。学校对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十分重视。教学管理非常严格,体罚盛行,老师用木棒责打学生是经常的事情。到巴比伦时期,学校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知识,高等学校则除了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等。教学方法主要是师徒讲授式。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在公元3世纪以后逐渐衰落。后人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才得以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并将其视为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形成奴隶主专政的国家。中间经过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个时期,于525年为波斯国所灭。 古代埃及在文化科技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有了图形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80分钟 70分的卷面成绩+20分的平时作业+10分的考勤。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为主的题型。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掌握古希腊教育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 (三)掌握雅典与斯巴达教育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二)试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三)试分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二)试评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掌握古罗马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及与古希腊教育的联系。 (三)掌握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古罗马各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三)试评西塞罗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四)试评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二)了解阿拉伯教育的产生和成就及拜占廷帝国教育特征。 (三)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 二、思考题: (一)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二)试述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贡献。 (三)简述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四)试述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及唯实论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教育的巨变及巨大历史意义。 (三)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二、思考题: (一)阐述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二)试述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三)比较三种教育力量给近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夸美纽斯与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二)掌握夸美纽斯教育改革思想及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实质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分析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特色及其当时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二)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掌握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特点。 (二)略论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 (三)试述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特点。 (四)试析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的特点。

《外国教育史》第01章在线测试 《外国教育史》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4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等。 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 2、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 A、A.苏美尔文化 B、B.雅利安文化 C、C.哈拉巴文化 D、D.迦勒底文化 3、什么时间苏美尔已产生了文字?() A、A.公元前2000年 B、B.公元前2500年 C、C.公元前3000年 D、D.公元前4000年 4、古埃及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奴隶制国家?() A、A.公元前4000年 B、B.公元前3500年 C、C.公元前3000年 D、D.公元前2500年 5、佛教创始人是() A、A.悉达多?乔答摩 B、B.阿育王 C、C.摩西 D、D.犬卫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面哪些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A、A.24个辅音字母 B、B.纸草 C、C.相当精确的太阳历

D、D.十进制的计算法 E、E.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2、古埃及的学校类型包括() A、A.宫廷学校 B、B.僧侣学校 C、C.职官学校 D、D.文士学校 E、E.宗教学校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生物学,心理学起源论在西方有一定代表性 B、B.古巴比伦在科学上最杰出的成就是天文学和数学 C、C.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将知识视为神祠,非祭司不能享有。传习这些知识也是僧侣的特权。 D、D.古苏美尔人的文字写在所谓的纸草上 E、E.巴比伦人在医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制作木乃伊,第一次提出“大脑这个术语 4、下列与婆罗门教育有关的是() A、A.《吠陀》 B、B.古儒学校 C、C.导生制 D、D.《摩西十诫》 E、E.《圣经》 5、史前社会的概况了解途径有() A、A.考古学和人类的科研成果 B、B.民族学的资料 C、C.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资料

A B C D 、下列教育思想中 A B C D 、下列人物属于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代表者的是( A B C D 、终身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B C D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结构主义的主张( A B C D

E、E.教师应该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2、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立的是() A、A.改造主义教育 B、B.要素主义教育 C、C.永恒主义教育 D、D.存在主义教育 E、E.人本化教育 3、要素主义教育家们共同强调() A、A.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B、B.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C、C.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D、D.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E、E.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应居核心地位 4、下列哪些是永恒主义教育家们的著作() A、A.《为自由而教育》 B、B.《怎样读一本书》 C、C.《西方名著》 D、D.《保卫古典教育》 E、E.《青年的基督教教育》 5、终身教育模式的确立有什么意义?( ) A、A.利于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B.教育科学化 C、C.教育民主化 D、D.有助于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正确错误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以经院哲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把教会的权力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的目标。()正确错误 、终身教育产生于年代后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正确错误 、结构主义赞同以学科为中心的“分科课程论”而反对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课程论”() 正确错误 、终身教育其实就是传统教育的延伸,但包含的范围更广,它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正确错误

第一章史前时代的教育 1.研究史前时代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 2.述评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的主要观点。 答:(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沛西能 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化过程,认为动物界亦有教育,教育起源于生物冲动,将教育看做是扎根于本能行为和种族生活的天生、自发的表现。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的提出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2)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 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这种观点实质上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差别。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即时本能的,不是文化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育史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尤其是苏联米丁斯基,该学说以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生产的。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都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论述史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1)对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2)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3)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4)教学方法是口耳相传 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1.论述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答:学校教育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政权的需要而设立的。 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间接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是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学校。 2.述评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概况及其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古代东方国家最早的学校类型主要是宫廷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等,学校也开始有了专职教师、固定的学生和专门的教材。但教师职业不稳定,尤其在初期的学校中,教师专门化程度较低,主要以祭祀、官吏和文士为师;大多数学校设施简陋,进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但宗教色彩浓厚;教学方法注重书写和背诵,体罚盛行。 3.古埃及学校有哪些主要类型?古埃及教育对西方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僧侣学校。 古埃及文化教育通过希腊化对西方文化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影响希腊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又衍生出拉丁文,从希腊文和拉丁文衍生出各国文字,如英文,发文,意大利等。 希腊的数学、科学、宗教和神话很多是从古埃及传入的 4.简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亚述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历史是悠久的,甚至可能早于埃及,或至少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的,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 5.种姓制度对古印度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种姓制度是保护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以及婆罗门权力高于一切是一度文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印度历史上的一切思想形态、教育组织等无不打上这一烙印。古代印度的教育就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在四个种性制度中,婆罗门垄断了文化和教育的特权。其他种性不得从事教育活动,首陀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6.简述古印度的“古儒”学校。

外国教育史总结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泥板书楔形文字 2.埃及:象形文字;文字写在“纸草”; 3.古埃及“宫廷学校”(公元前2500年)是人类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学校。 4.印度:梵文 5.佛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1.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就是以后希腊思想家所概括的“四大德”) 2.智者: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确定了“七艺”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促使教育和教师的职业化;提出了“人人受教育”的思想。(P30) 3.著名学者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柏拉图的阿加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 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也称“产婆术”。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比较追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的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取。后世许多名著都是以问答体形式出现。但是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参照。(P41)2.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3.后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 4.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 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 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 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D.古巴比伦)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 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 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 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 A.无阶级性 B.无组织 C.等级性 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 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 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

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 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一般儿 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 子弟很难进入 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 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 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 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 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 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 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1)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基本性质 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中世纪前半期,教育鸡机关被教育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2)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 ①宗教性、神学性。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红现实所决定的; ②保守、发展缓慢。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 ③开放性,普遍性。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3)中世纪教育的意义 ①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吧,如分班教学。 ③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1) 教会学校的含义 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教会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目的是味蕾培养圣职人员和信徒,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②教学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神学包括《圣经》、祈祷文教会的礼仪等;“七艺”是从古希腊教学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③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烦琐。学校一开始用拉丁文进行教学,上课时教师口授,学生记、背。为了维护教会、神学的绝对权威,教会学校强迫学生盲目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④教会学校的种类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教区学校,各自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探究教育起源的意义。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根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①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叫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他们视教育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本能的传授活动。②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家孟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型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③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④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被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区别何在? (1)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①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于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2)原始社会教育与奴隶社会教育的区别。①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②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在专门的场所进行,学习间接经验,与生活、生产相脱离。③原始社会教育无组织,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奴隶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有专职的教师,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④原始社会教育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而奴隶社会教育则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⑤原始社会教育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括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作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而奴隶社会教育学习的内容脱离生产、生活经验,学习遗留下来的间接经验,以“六艺”为主。 3.试析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理解“光明来自东方”这一论断? (1)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亚非文明姑姑是指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及学校的萌芽。①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

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样 题及答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80分钟 70分的卷面成绩+20分的平时作业+10分的考勤。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为主的题型。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掌握古希腊教育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 (三)掌握雅典与斯巴达教育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二)试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三)试分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二)试评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掌握古罗马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及与古希腊教育的联系。 (三)掌握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古罗马各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三)试评西塞罗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四)试评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二)了解阿拉伯教育的产生和成就及拜占廷帝国教育特征。 (三)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 二、思考题: (一)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二)试述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贡献。 (三)简述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四)试述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及唯实论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教育的巨变及巨大历史意义。 (三)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二、思考题: (一)阐述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二)试述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三)比较三种教育力量给近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夸美纽斯与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二)掌握夸美纽斯教育改革思想及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实质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分析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特色及其当时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二)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掌握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特点。 (二)略论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 (三)试述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特点。

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尼古拉·皮萨诺 皮萨诺是比萨著名雕塑家,主要成就是为比萨大教堂设计的布道坛雕刻 布道坛雕刻由《基督降生》、《博士来拜》和《基督受难》等圣经故事组成,人物造型庄重典雅,衣纹处理厚重而有质感,带有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痕迹。 杜乔(约1250 — 1318),是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1308 年受托绘制锡耶纳教堂主祭坛画《光荣圣母》。 乔托 ▲乔托(约1266— 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 ▲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乔托的壁画虽然大多是圣经题材,但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来理解它们,并按照现实生活的人物来表现宗教故事。 《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哀悼基督》 乔托的意义 ▲发明了一套再现客观现实的绘画方法,在平面上再现立体效果,具有空气感和深度感,人物形象具有体量感;开创了绘画早期的科学时代。 ▲塑造的宗教人物都是有人情味的世俗男女,不再是中世纪的程式化符号; ▲构图上善于突出主体,具有视觉的吸引力,成为后来欧洲绘画的典范。 ▲乔托是公认的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15世纪) 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 雕塑家——多纳太罗 画家——马萨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