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预后的影响

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预后的影响
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预后的影响

结直肠癌护理常规

结直肠癌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结、直肠癌护理 一、概念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肠内息肉、炎症刺激、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及粪便变形变细,晚期可出现贫血及消瘦等症状。如侵犯膀胱可有排尿不畅,如肝转移则有肝大、腹水及黄疸等症状。 二、观察要点 (一)生命体征、神经损害及肝肾功能等情况,以及观察感染的早期征象。 腹部症状:腹部肿块、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二)观察有无尿储留、贫血、黄疸、腹水、肝肿大等其他转移情况。 (三)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中毒症状:早期结肠癌症状还包括常表现为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五)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而左半结肠癌时,多表现为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

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等。 三、护理要点 (一)按肿瘤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二)化疗期间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 (三)必要时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四)护士应掌握操作规程,掌握用药的时间和间隔,了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有造口患者做好造口护理。 1、观察造口有无异常:术后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日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注意肠段有无回缩、出血、坏死等情况。 2、保护腹部切口:造口开放后取左侧卧位,用塑料薄膜将腹壁切口与造口隔开。 3、保护肠造口周围皮肤:应注意清洗造口周围的皮肤,并在造口周围涂复方氧化锌软膏,造口与皮肤愈合后改用人工肛门袋。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造口坏死、感染。 (2)造口狭窄。 (3)便秘。 5、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结肠造口的知识。 (1)学会使用人工肛门袋。

结肠癌直肠癌围手术期宣教

结肠癌直肠癌围手术期宣教 一、结肠癌直肠癌术前宣教 (1)心理护理:要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尤其对需作人工肛门者,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及意义,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同时注意社会、家庭的相互配合,从多方面给病人以关怀和心理支持。 (2)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采取输液、输血、输蛋白等支持疗法。 (3)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前3日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0.4g,每日3次,以预防术后感染;术前3日控制饮食,给流质饮食,以减少粪便产生和保证肠道的清洁;术前晚及术日晨作清洁灌肠。也有人用大量含盐溶液口服,在数小时内作全肠道灌洗。(4)术日晨安置尿管、胃管。 (5)术前备皮、皮试、配血等常规准备,并做好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透、心电图等常规检查。(6)备好术中所用抗癌药物(如氟脲嘧啶250mg3支)。 二、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宣教 (1)一般护理: ①术后平卧6h,如无禁忌可改半卧位; ②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内出血和吻

合口瘘迹象; ③加强术后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④胃肠减压一般使用48~72h至肛门排气或结肠造口开始开放,起初少量进流质,如无腹胀改为半流质,2周后改为少渣饮食; ⑤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 ⑥术后化疗期间,随时防止和处理化疗副作用。 (2)引流管护理:骶前引流管接负压装置,观察和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2~3日后如无引流液排出者可拔除引流管。肛门部切口手术后4~7天,可开始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日1次,同时更换敷料。 (3)直肠癌术后导尿管护理:①留置导尿一般需1~2周; ②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导尿管;③数天后关闭导尿管,每隔4~6h或有尿意时开放尿管一次,训练膀胱收缩排尿功能;④拨管后如排尿困难,可先试行针刺、按摩、热敷等。 (4)人工肛门(结肠造口)护理:人工肛门一般于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并预先用塑料薄膜将造瘘口与腹部切口隔开;腹部切口用特制胶布封闭,以防粪便污染;造瘘口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并以氧化锌软膏涂抹周围皮肤,以免浸渍糜烂;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净皮肤并揩干,及时更换敷料。病人可起床时,适当使用人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1]。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死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8]。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50年来,尽管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手段不断发展, 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生存率却无太大变化, 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在50%一60%, 50%的患者术后因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最终死亡[10-14]。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复发和转移[9]。治疗比较棘手,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结直肠癌分期系统众多:TNM分期、Dukes分期、MAC分期(改良Astler-Coller 分期)、Kirklin分期,Concord Hospital分期、中国分期、日本分期等。使用最广泛的是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5]。TNM分期是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 被世界各国学者接受, 也被全球各地肿瘤登记机构采用, 适于多学科结直肠癌分期的全球性语言[36]。 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 目前研究认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如下:1.性别:大多数研究表明[55,63,65,70],性别并不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研究显示,男性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同期相应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而对预后并无显著影[60]。另外,相关文献分析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差的主要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永久肠造口、急症手术、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吻合口瘘[61]。2.年龄:目前关于年龄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不一致。有研究显示,年龄不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2,65]。另有研究显示,年龄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7-49,59,82]。国内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年龄不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65,42]。但是有报道显示≤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可能更差[66]。目前关于青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主要认为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就诊时间晚、延误诊断有关, 并认为青年患者中与侵袭和转移相关的3个生物学指标明显增加: 印戒细胞癌、肿瘤边缘浸润和侵袭性的组织学分级。3.术前病程:有研究显示,术前病程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71]。4.家族肿瘤史:文献报道,家族肿瘤史是大肠癌生存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家族肿瘤史是大肠癌预后的保护因素,有家族肿瘤史的5和10年生存率比无家族肿瘤史的高15%~19%[52]。4.术前肠梗阻或穿孔: 国外Crucitti等[72]综述的国外8项多因素研究结果中,有5项报道肠梗阻是预后影响因素。国内研究也显示,肠梗阻是大肠癌生存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52]。研究显示,术前合并梗阻或穿孔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75,79,88]。文献报道,穿孔对于Ⅱ期患者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测因素[81]。5.TNM分期:文献报道,TNM分期是决定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54]。众多研究显示,TNM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42,49,59,63,70,82]。6.Dukes’分期:文献报道,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45,47,48,52,65,76,83]。张忠国[44]等报道,Dukes’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7.肿瘤部位:目前关于肿瘤部位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不一致。有研究显示,肿瘤部位是结直肠癌生存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52,76]。有文献报道,直肠癌预后比结肠癌差[47,52]。另有文献报道,肿瘤部位与预后无相关性[42,45,46,70]。8.肿瘤最大直径: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黄爱萍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综合性护理措施)和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术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术后给予适当的预防与处理,才能收到较高的疗效。%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Surgical treatment of 44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22 case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22 cases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compare the nursing ef 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wo groups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dif erence is significant ( < 0.05). Conclusion Colorectal cancer perioperative patients to get everything ready before work, give appropri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to receive high curative ef ect. 【总页数】1页(40-40) 【关键词】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作者】黄爱萍

解读左右结直肠癌生存期差异很大

解读左右结直肠癌生存期差异很大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好发于左侧结肠,最多见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亦有发生于右侧结肠者。二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敏感性不完全相同。2016年6月5日的ASCO口头报告加利福尼亚大学Alan P. Venook教授等人进行的CALGB80405研究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关于不同解剖部位与转移性结肠癌生存率的结果。数据显示,原发病灶的解剖部位不仅与药物治疗效果有关,亦与预后有联系,原发于右侧结肠(盲肠和升结肠)者预后较原发于左侧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者差。肿瘤原发部位在左半结肠的mCRC 比原发在右半结肠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原发于左半结肠者西妥昔单抗比贝伐珠单抗更优生存获益(36 个月比31.4 个月),原发于右半结肠者,贝伐珠单抗优于西妥昔单抗(24.2 个月比16.7 个月)。大量临床、基础研究表明近端和远端的结直肠癌致癌的信号通路不同。原发于右侧结肠者更倾向于膨胀性生长,有高度的微卫星不稳定性、CpG甲基化和BRAF突变;相比之下,原发于左侧结肠者则更倾向于浸润生长,存在染色体不稳定和非整倍体现象。除手术切除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靶向药也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CALGB/SWOG 80405 (Alliance)关于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

结直肠癌药物研究结果在2014年的ASCO年会上就已报道过,使用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即FOLFOX(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FOLFIRI(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疾病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研究者在一个小的系列研究中发现,当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在右半结肠时,西妥昔单抗不能发挥治疗作用。CALGB/SWOG80405 III期临床研究数据,纳入了29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732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上述患者KRAS基因均为野生型。研究结果显示,原发于左半结肠癌中,西妥昔单抗治疗对比贝伐珠单抗获得了更长的生存获益(36月vs. 31.4月),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中,贝伐珠单抗较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更好的生存获益(24.2月vs. 16.7月),该研究首次在两种分子靶向治疗的头对头研究中发现这种重要临床现象,即KRAS野生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选择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存在预后差异。于是,研究者对数据重新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原发于左半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生存时间较长、西妥昔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而对于原发于右半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生存时间较短、贝伐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是上述现象仅发生于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对于K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解剖位置则与生存率、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eborah Schrag对结直肠癌患者做了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肿瘤报告“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显示,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810万例,其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占10.2%,居第3位[1]。2018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CRC每年发病约37万例,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2]。50%CRC病人可出现体重丢失,20%出现营养不良[3]。营养不良导致CRC病人错过最佳手术时机,降低辅助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并导致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上升[4-6]。CRC病人的营养治疗已成为其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治疗对改善CRC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7-9]。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CRC病人的临床营养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营养支持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及中国和国际营养相关学术组织的指南和专家共识,综合我国专家意见,最终形成本共识。 1 CRC病人的全程营养管理 营养摄入不足与癌症病人的体重减轻有关;肌肉蛋白质的丢失是癌症恶液质的主要特征,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性;肿瘤病人常存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并不同程度地影响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10]。CRC常引起营养不良,反之营养不良会影响CRC的手术、放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效果,并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病人整体康复与预后。2015年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与国家外科质量改善项目(ACS-NSQIP)报道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CRC 病人术后病死率与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低体重和体重指数(BMI)<18.5显著相关,仅低白蛋白血症一项即可预测术后并发症[11]。 营养治疗在CRC病人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拟接受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病人,充足的营养治疗被证实可以通过增加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减少并发症来改善病人短期结局,加速康复时间,并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鉴于营养治疗对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营养治疗应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图1)。 建议:CRC病人的治疗应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除手术外还可能涉及新辅助放化疗、辅助放化疗、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营养治疗应贯穿于从首诊到完成整个综合治疗的全过程。 2 CRC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 CRC病人实施规范化营养治疗首先要筛查营养风险,进而准确评估营养状况,并及时给予营养治疗。2003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颁布的《营养风险筛查指南》[12]指出,营养风险筛查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 发表时间:2015-11-13T14:51:33.9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姚芳 [导读] 湖南省人民医院快速康复外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目标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及引起的应激反应。 姚芳 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将其分为快速康复组(200例)与常规组(200例),常规组患者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快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目标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及引起的应激反应,缩短患者康复时间[1],本文旨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结直肠癌患者,本组患者均排除合并有其他代谢性疾病、免疫功能异常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肝肾等其他器官重大疾病者,根据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将其分为快速康复组(200例)与常规组(200例),快速康复组中男117例,女83例,年龄34岁-81岁,平均年龄(55.42±20.66)岁;常规组中男115例,女85例,年龄35岁-82岁,平均年龄(56.68±21.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在手术前晚十点钟开始禁食禁饮,并按照手术要求进行备皮等准备,并常规实施灌肠处理,为患者放置鼻胃管;其次是在完成手术未对患者下次活动时间强制性要求,进食时间为完成手术后排气排便后,先将鼻胃管拔出,然后再进食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未给予患者限制补液;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首先是在手术前加强健康宣教,不给予备皮、灌肠以及口服肠道抗生素处理,术前六小时开始禁食,术前两小时禁饮;术前一天应用两包聚二乙醇电解质散剂,与2000ml温开水混合口服,未给予患者留置鼻胃管;其次是在完成手术后尽早的将各种导管拔除,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要求患者术后六小时开始禁食流质食物以及半流质食物,饮食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同时在手术后给予限制性补液。所有病人围手术期中均实施全麻,并做好保温处理。患者的出院标准为:无发热等表现、导管拔除、能够正常下次活动以及进食半流质食物,病人自愿出院回家。 1.3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2-3]。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快速康复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快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与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相比,快速康复外科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式能有效降低病人围手术期应激,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尤其是对于结直肠癌等手术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4]。大量的临床研究均报道称,给予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留置鼻胃管往往会对病人的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分析其原因,不给予患者留置胃管、同时在手术后尽早将各种导管拔除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避免了留置的导管产生的刺激,病人能够在术后早期积极的下床活动以及经口进食,从而有效的促进术后康复[5-6]。临床表明,在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后饮食中,早期经口进食对于术后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由于进口进食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从而避免或减少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便经口进食,不仅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缩短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本次研究中,快速康复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别为(52±5)h、(65±7)h,常规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别为(69±7)h、(80±9)h,快速康复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便证实了以上结论。 当然,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而定,同时,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表明,快速康复外科也不是一成不变

常用的六类结直肠癌化疗药物

常用的六类结直肠癌化疗药物详解 全网发布:2012-09-17 12:44:23 发表者:邓艳红(访问人次:6163) 2008年全球约有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20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0%,其相关死亡人数超过60万[1]。结直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十分常见,粗发病率达40/10万-66/10万,占所有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逐年迅速上升的趋势。 虽然结直肠癌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产生的负担依然沉重,但是近二十年在其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50%提高到了63%,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上述成绩很大程度归因于结直肠癌药物治疗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合理的规范化用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一直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基本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90年代中后期,新的高效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以及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相继研发上市,使得结直肠癌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将对上述六种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即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案、剂量用法及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为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 1.1 5-FU 5-FU是尿嘧啶5位上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进入细胞后转化为单磷酸脱氧氟尿嘧啶(FdUMP),后者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的活性,进而阻止脱氧尿苷酸(dUMP)转变为脱氧胸苷酸(dTMP)干扰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合成,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Buyse等对25项随机对照研究将近10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含5-FU 的辅助化疗比单纯手术治疗略有生存优势[2]。INT0035随机对照研究入组了1200例II期或III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左旋咪唑(LEV)组和5-FU/LEV组。结果显示:5-FU/LEV 较单纯手术可减少40%的复发风险(P﹤0.0001)和33%的死亡风险(P =0.0007)[3]。因此,5-FU/LEV一度曾作为标准的辅助化疗方案。NSABP C-04研究对接受5-FU联合亚叶酸钙(LV)和5-FU/LEV辅助化疗1年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5-FU/LV组的5年DFS优于 5-FU/LEV组(65% vs 60%,P =0.04)[4]。基于此研究结果,5-FU/LV方案取代5-FU/LEV作为标准的辅助化疗方案。此外,INT0089研究显示:5-FU联合高剂量LV相比低剂量LV,9-12个月相比6-8个月的辅助化疗均未显示出优势[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推荐6个月的5-FU/LV为低危II期的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 5-FU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超过40余年。其单药方案疗效有限,有效率仅为10%-15%。一项纳入18项临床试验3300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5-FU联合LV的有效率可从11%提高至21%(P﹤0.0001)[6]。此外,多项研究探讨了5-FU不同给药方法和剂量对疗效和毒性的影响。相关荟萃分析显示5-FU静脉滴注有效率显著高于静脉推注(22% vs 14%,P﹤0.0002),消化道毒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7-8]。因此,NCCN推荐5-FU联合LV静脉持续滴注作为5-FU的标准给药方法。表1列举了一些常用的5-FU给药剂量和方法。

2020年结肠癌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结肠癌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主要问题 1、知识缺乏(特定的):有关术前方面的知识。 2、低效性呼吸形态。 3、疼痛。 4、有液体不足的危险。 5、有感染的危险。 6、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有组织灌注不足的危险:血栓静脉炎,静脉血栓。 8、知识缺乏(特定的):有关术后方面的知识。 9、自我形象紊乱。 护理措施 一、知识缺乏(特定的):有关术前方面的知识。 1、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 2、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1)腹部切口(其大小和位置取决于手术的种类),均为敷料覆盖。(2)腹腔引流,其目的是引流手术创面的渗液。

(3)静脉输液,其目的是在肠蠕动恢复前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肠蠕动常在术后72-96小时内恢复。 (4)胃肠减压,其目的是抽吸胃内液体和气体,防止腹胀,恶心,呕吐。 (5)早期活动,若特殊情况,可在手术第一天下床活动,可预防肺不张和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术后组织粘连。 (6)多翻身,咳嗽和深呼吸,以预防肺不张,痰液坠积,避免引起肺料,术前指导病人通过按压伤口进行有效的咳嗽,并且让病人演示。(7)疼痛护理:让病人参与疼痛的护理,并选择病人认为有效减轻疼痛的方法。 二、低效性呼吸形态。 (1)止痛,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2)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半卧位。 (3)鼓励/协助病人翻身Q2小时,预防压疮。 (4)鼓励病人深呼吸每小时至少10次。 (5)鼓励病人每小时咳嗽一次以清除气管内的痰液。 (6)帮助病人用手按压腹部切口,按压切口可减轻咳嗽和深呼吸的不适。 (7)鼓励病人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多活动。 三、疼痛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综述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 引言: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长约1.5米,由结肠和直肠组成。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恶性肿瘤, 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人工肛门 手术或肠造口术是指因治疗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先做一个开 口,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外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用于 排泄粪便,粪便可收集于贴于开口处的特制塑料袋内,因此, 人工肛门是重新构建的一个排出粪便的人为肠道开口。 一、病史介绍: 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 现病史:患者,刘桂英,女,78岁,于2014年10月4日08:15入院,入院时测T:36.5℃,P:72次/分,Bp:115/65mmHg,体重:43kg。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10~30ml,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腹胀,便血间歇性发作,无呕血黑便。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直肠占位”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肠镜示:直肠占位。病理示:直肠腺癌。肝胆胰脾B超示:胆囊结石。腹部增强CT示:肝脏未见明显转移性病灶,直肠占位。血常规、凝血四项、大生化、肺功能测定、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患者于9年前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 二、病理生理及手术方式: 直肠癌发病原因通常有三个方面:直肠慢性炎症;饮食与致癌

物质;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常会出现:1、排便异常,即直肠刺激症状;2、粪便反常,如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粪形变细等;3、梗阻症状,为直肠被癌肿梗阻,有排便困难,伴有腹胀腹痛等。大体分型可分为:肿块型,也称菜花型,向肠腔内生长,预后相对较好。溃疡型,多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易发生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周围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检查及诊断的方法有:1、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直接和主要的方法;2、肠镜,是诊断肠癌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可直接取组织做病检;3、大便隐血试验是高危人群的初筛方法及普查手段。直肠癌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临床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手术方式:肿瘤距肛缘5cm以上的患者可以行保留肛门的手术,即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当肿瘤距肛缘5cm 以内的患者行不保留肛门的手术,即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当肿瘤有远期转移或患者年老体弱、不能承受根治性手术时,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即Hartmann术。 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直肠镜、病理检查、B超、腹部增强CT 治疗方案:直肠癌根治术,但因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肠壁全层及骶前筋膜,如果分离肿瘤,易导致致命性大出血,故 实施姑息性结肠造瘘术,给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 疗,留置导尿管、胃管、盆腔引流管。 四、护理诊断: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 【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它的治疗目前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近些年随着化疗的研究进展,以及放疗和手术术式的发展,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拟对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适应症与功能,化疗药物、化疗的问题、新辅助化疗的前景展望做以综述。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CRC)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处于恶性肿瘤的第4位[1]、第5位[2]。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指术前辅助化疗,这一名称是为了区别于术后辅助化疗。它最初用于难以切除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以使肿瘤缩小而便于手术切除。随着大规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它的用途日趋扩大,目前新辅助化疗已应用于多种肿瘤如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肺癌等,并取得一定疗效,成为许多患者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根据2010 NCCN直肠癌和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7,8],下列情况可以使用NACT:术前分期为可切除的T3,N0,M0;术前分期为可切除的任何T,N1-2,M0;T4结直肠癌,M0;局部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M0;可切除或潜在可转化为可切除的转移瘤仅局限于肝脏的CRC肝转移灶;CRC肺转移灶(同肝转移);弥漫转移性CRC。 2新辅助化疗的功能 新辅助化疗具有如下优点:①控制、减小原发病灶, NACT减轻组织水肿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缩小肿瘤,降低临床分期而实现肿瘤降期[9,10] ,有利于手术切除。②NACT有助于术后化疗药物和方案的选择,在术前就证明有效者可以为术后化疗提供参考。③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11] ④控制术前存在的微小癌、亚临床灶,降低肿瘤复发率[12]。 3化疗药物 3.1 氟尿嘧啶 一项以5-FU和亚叶酸钙对98例直肠癌病人进行的治疗研究[13]中,13.5%的病人病理学完全缓解,在平均31.5个月的随访中,3例病人(3.0%)局部复发、19例(19.3%)远处转移、10例(10.1%)死亡,平均无病生存期约为70.6个月。Alison Grann等人对32例T3期直肠癌患者[14]术前联合应用5-FU和亚叶酸钙(LV)以及放疗,术后再给予5-FU和亚叶酸钙,结果32例患者中,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和临床缓解率分别达到9%和13%;在平均22(3-59)个月的随访中,没有出现局部复发,3年无病生存率为60%。5-FU是目前很多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一线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