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汇总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汇总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汇总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1.根据成人剂量按小儿体重计算:

(1).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

此方法简单易记,但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

(2).根据推荐的小儿剂量按小儿的体重计算:

每次(日)剂量=小儿体重*每次(日)剂量/kg

2.根据小儿年龄计算:

(1).Fride公式

婴儿量:月龄*成人量/150

(2)Young公式

儿童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

(3).其他公式

1岁以内用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用量=0.05*(年龄+2)*成人剂量

根据年龄计算的方法不太实用,但是对某些剂量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仍有使用;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1.73m2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合理,但比较繁琐,首先要计算小儿的体表面积。

30kg以下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30kg以上小儿年龄超过10岁者,每增加体得5kg,体表面积增加0.1 m2,体重超过50kg者,每增加体重10kg,增加加体表面积0.1 m2.

4.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计算:

该算法总体剂量偏小,但较安全。

5. 按药动学参数计算

血药浓度=

此方法较合理更安全,但是目前我国血药浓度监测还不普遍,故其应用方面还受到一定限制。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

————————————————————————————————作者:————————————————————————————————日期: ?

平喘药: 沙丁胺醇 2.4mg/片(2mg/片)禁忌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 成人1-2片tid 儿童0.1-0.15mg/kg tid; 雾化吸入0.1-0.2mg/次; 丙卡特罗 25ug/片1ug/kg bid 6岁以上25ug bid 1-2岁半片 bid; 3-5岁2/3片 bid; 氨茶碱:0.25/支;成人:0.5g、qd-bid;+5-10%GS 静滴。小儿:2-4mg/kg.次。多索茶碱:0.2g/片;通常成人0.3-0.4g bid。 (初期中毒症状)服用过量可能出现严重心律不齐、阵发性痉挛危象。急性心梗、哺乳期妇女禁用。 止咳化痰: 复方福尔可定溶液(奥特斯) 2岁以下:2.5ml tid; 2-6岁:5ml tid; 8岁以上及成人:10ml tid 氨溴特罗口服液(易痰静) 8月以下:2.5 ml,bid; 8月-2岁:5.0ml bid; 2-3岁:7.5ml; 4-5岁 :10.0ml; 6-12岁:15.0ml; 肺力咳合剂:100ml 清热解毒、镇咳祛痰; 7岁以内:10ml tid 7-14岁 15ml tid; 成人:20mltid; 抗过敏: 酮替芬 1mg/片 <3岁者0.5mg bid >3岁者 1mg bid 退热药: 泰诺林 15ml/瓶 对乙酰氨基酚 每次10~20 mg/kg, 1-3岁 1-1.5ml 4-6岁1.5-2ml 7-9岁 2-3ml 10-12岁 3-3.5ml 美林100ml:2g;即20mg/ml 布洛芬混悬液 1-3岁4ml 4-6岁 5ml 7-9岁 8ml 10-12岁10ml 美林适用年龄 美林?混悬滴剂:6-36个月婴幼儿,6个月以下遵医嘱 美林?混悬液:2-11岁儿童 剂量、包装及服用方法 复方锌布颗粒:(臣功再欣) (葡萄糖酸锌0.1、布洛芬0.15、 扑尔敏2mg ) 3岁以下:1/3包 tid 3-5岁:半包 tid; 6-14岁:一包tid; 成人2包tid; 上呼吸道中成药: 双黄连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黄颗粒:清热解毒 1袋bid; 小柴胡颗粒:解毒散热,疏肝和胃。 1-2袋,tid; 复方氨林巴比妥 2ml/支 成人 2ml im 2岁以下 0.5-1ml 2-5岁1-2ml? > 5岁2ml 消化道用药: 思密达每1岁1g 或1-3袋+温水50-100ml灌肠吗叮林 0.3mg/kg tid; 西咪替丁:10-15 mg/kg.d 奥美拉唑:0.6-0.8 mg/kg.d 清晨服。 法莫替丁:20mg 连续应用不超过7天。

药物剂量换算法

由于小儿和婴幼儿的用药剂量很少或极少,护士执行医嘱时必需将患儿的用药剂量(g、mg、u)换算为毫升(ml),然后才能注射。为了快捷、准确地换算,笔者研究推出“药物分类系数换算法”即mg→ml速算法(口算法)[1]。为临床解决了小剂量用药mg→ml的换算容易失误、出现差错的难题,为抢救紧急用药赢得了时间与效率。本法已被20多家医院及2间医学院校推广应用,获得一致的好评:简单实用、教学效果高。介绍如下: 1换算公式:所需毫升量(ml)=用药剂量(g、mg、U)×分类系数/10n(小数点定位)[1]。 首先掌握“分类系数”与“小数点定位”,然后才能快速换算(口算)。 1.1 分类系数(简称:系数) 1.1.1 定义:将所有注射液按每毫升含药量的1、2、5、25、125分为五类(不论单位、小数点和0),分别赋予换算系数10、5、2、4、8,每类数只有一个系数,又称“分类系数”,如下: ①0.001、0.01、0.1、1、10、100、1000、10000(1万)、10万等,属“ 1类数”, 系数10; ②0.002、0.02、0.2、2、20、200、2000、20000(2万)、20万等,属“ 2类数”, 系数5; ③0.005、0.05、0.5、5、50、500、5000、50000(5万)、50万等,属“ 5类数”, 系数2; ④0.025、0.25、2.5、 25、250、2500、25000(2.5万)、25万等,属“25类数”, 系数4; ⑤0.125、1.25、12.5、125、1250、12500 (1.25万)、12.5万等,属“125类数”,系数8。 1.1.2 找系数:①将1、2、5、25、125等5个数字,称为“分类数”,每毫升“含药量”不论单位和数字大小,一律以“分类数”寻找“系数”,非常简单,如西地兰0.2mg/ml、阿托品2mg/ml、2%利多卡因20mg/ml、依地酸钙钠200mg/ml、青霉素200000u/ml等,因分类数相同(2),系数只有1个(5);②“凑10法” 找系数:如1×10(系数)=10、2×5(系数)=10、5×2(系数)=10、25×4(系数)=102、125×8(系数)=103。因系数与分类数是“凑10法”相对应的数字,知其一必知其二,如已知“含量/ml”必知系数(不需计算)。 1.2 小数点定位法 以每毫升含量的“整数位”为“用药剂量×系数”所得数的小数点向左移的“小数位”。如1)整数/ml:山莨菪碱5mg/ml(1位整数)、2%利多卡因 20mg/ml(2位整数)、氨茶硷250mg/ml(3位整数)、肝素12500u/ml(5位整数),各得数的小数点向左移1位、2位、3位、5位=毫升。2)小数/ml:阿托品0.5mg/ml、西地兰0.2mg/ml、毒K0.25mg/ml、25%硫酸镁0.25g/ml等,因“整数位0”(不起定位作用),得数的小数点不变(即毫升数)。 1.3 注意事项: “小数点后有0”的小数含量(如0.02g/ml、0.005g/ml、0.025g/ml 等),找系数方法同上,但“小数点定位”方法则相反,是以“小数点后0的个数”,定得数的“整数位”(小数点向右移n位)。例题:冬眠灵0.025g/ml(小数点后1个0),用药剂量0.002g=ml?计算:0.002×4(系数)=0.008,小数点向右移1位=0.08ml。此法的用药剂量g、含量g,而小儿用药剂量均以mg计算(mg/kg),含量必需同步(mg/ml),g→mg(小数→整数),如冬眠灵0.025g/ml→25mg/ml(2

小儿常用药剂量

小儿常用药剂量 安痛定2ml支1~3岁1~~5岁~2ml 安定10mg支~ 鲁米那(苯巴比妥)瓶5~10mgkg 速尿20mg支1~2mgkg 冬眠灵50mg支 非那根50mg支~1mgkg 止血敏支10mgkg 止血芳酸支次 肠虫清(阿苯达唑片)*10片,晚餐清淡饮食,饭后服,一次。布洛芬混悬液100ml:~kg 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20mg/kgprn 成人一次15-20毫升,一日3-4次 1-3岁10-15Kg一次用量4ml 4-6岁16-21Kg一次5ml 7-9岁22-27Kg一次8ml 10-12岁28-32Kg一次10毫升 布洛芬片5~10mgkg. 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5ml:次 12岁以下儿童用滴管量取,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毫升)一日次数

1~310~151~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4~616~~224小时不超过4次。 7~922~272~3 10~1228~323~ 安乃近注射液(为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解热、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用于高热时的解热用法用量深部肌肉注射一次~;小儿一次5~10mg/kg。) 来比林支10~25mg/kg. 复方氨基比林2ml支>5岁1ml/次肌注或皮下注射 6~12月~1ml 赖氨比林(阿沙吉尔)瓶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4ml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注射。 (1)成人:一次~,一日2次。 (2)儿童:一日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地塞米松5mg支~kg静脉滴注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mg/kg5~10mg/kg/.d静推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12袋(含125mg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5mg)【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用法用量】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袋)一日次数 1~310~~1一日3次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婴儿,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本人整理的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资料,仅供 参考。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一、给药途径的选择 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虽然注射法给药剂量准确、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响,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刺激性、药物本身的毒性、输液中的微粒和热原等都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病情不严重时,请选择口服或肌注给药,病情严重时才选择静脉给药。 二、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给药物量一定要根据日龄或体重计算给药量。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药物的选择要合适 儿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应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 1、抗菌药物的选择: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 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选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

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四环素类可引起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避免用于18岁 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乏安全性资料,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儿童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 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2、泻药与止泻药的应用: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 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使用止泻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3、解热止痛药的应用: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 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药物。 4、镇静催眠药的应用: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渡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异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也可造成患儿呼吸抑制。不应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 药学部裕海明 儿童的用药量要根据年龄或月龄来计算。一般药物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只写“儿童酌减”。那么,该酌何情减多少呢?下面提供几种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1:按体重折算小儿用药剂量。 有很多药品需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如果有条件称量出准确的体重,其剂量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X每公斤体重规定用量=小儿每日用量 在不方便称体重的情况下,一般按年龄来推算体重。公式如下: 1~6个月:月龄数×0.6十3=体重(公斤) 7~12个月:月龄数×0.5十3=体重(公斤) 1 岁以上:年龄×2十8=体重(公斤) 举例:比如痢特灵(呋喃唑酮)的小儿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10毫克,分4次服。如果按每日每公斤体重7.5毫克计算,8岁儿童每日剂量为:7.5×(8×2十8)=180毫克。痢特灵的规格为每片100毫克,8岁儿童每次的剂量45毫克(约半片),每日剂量在2片以内。 计算方法2:按成人剂量根据年龄折算。列表如下: 计算方法3: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公式如下: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01×(月龄十3) 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05×(年龄十2) 举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式计算:10 0(毫克)×0.05×(8十2)=50(毫克)。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计算方法4: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输液,成人和小儿用抗肿瘤药物,多按体表面积来计算剂量。计算方法是: 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035十0.1=体表面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平方米。比如30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1.15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25平方米,40公斤体重者为1.35平方米。 计算方法5:小儿中药剂量的计算 小儿中药剂量的计算与西药的有所不同,一般按年龄分成4种。即1岁以下者用成人量的1/4,3~4岁用成人量的1/3,4~7岁用成人量的1/2,7~15岁用成人量的2/3,1 5岁以上按成人量。

儿童用药剂量

儿科常用药物用使用剂量大全(人卫版) 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kg)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kg) 2岁后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是: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 A 阿米卡星: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一日5-10mg/Kg,分2-3次 阿奇霉素:口服、静注:10mg/(kg?d),1次/日,连服3日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3个月-1岁,次,1-7岁,125mg/次;,7-12岁,次,>12岁,250mg/次,3次/日;静滴:30mg/kg?次,3-4次/日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10-20mg/(kg?d),1次/4h;静滴:口服:5-10mg/(kg?d),每日3次 氨曲南:肌注、静滴:50~100mg/(kg?d),分2~3次。 阿托品:解痉:口服、皮下注射,一次Kg,一次极量。抗休克:静脉注射,一次,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根据病情需要,隔15-30分钟用一次。 氨茶碱:口服,一次3-5mg/Kg,一日2-3次;静脉注射,一次2-4mg/K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浓度为),缓慢滴注。 阿司匹林:口服:解热:30-60mg/(kg?d),分4-6次或5-10mg/kg?次;抗风湿:80-100mg/(kg?d),分3-4次,后期减量 氨溴索:口服:一日,分3次服;静脉注射:一次15mg(6岁以下一次);慢速静脉滴注:6岁以下,一次,6岁以上,一次15mg。 安乃近:口服:10-20mg/kg?次,每日3次;肌注:5-10mg/kg?次 胺碘酮:口服:一日5-10mg/kg,分3次服,4-8次后改为一日5-6mg/kg 奥美拉唑:口服、静脉注射:一次,一日1-2次;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静脉滴注,一次,一日1-2次,一次滴注20分钟以上。

剂量计算

1、放射性及其常用度量单位 1.1元素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称为元素。 例如 等它们同属于碘元素。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了118种不同的元素,其中92种是地球上存在的天然元素。26种是人造元素。 1.2 同位素 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Z和不同的质量数A,或者是原子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的一类原子(或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在元素同期表上占据同一个位置,故称为同位素, 等均属钴的同位素。目前已知的118种元素的同位素达2500余种。 一种元素可以有许多种同位素,例如元素周期中的元素的同位素就有 30种。 一种元素的各个同位素的某些性能可能是不同的。因引,又将核内具有特定数目中子和质子的一类原子。称为某一核素。例如都是氢的同位 素,但它们都属不同的核素。 由核的稳定性能又可将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不稳定同位素两类。不稳定的同位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 1.3放射性 不稳定的同位素(或核素)能不属外界条件的影响自发地放出携带能量的射线,使其原子核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1.4放射性同位素 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从而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又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5核衰变(或衰变) 不稳定同位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发生变化而入射出某种粒子(例发α、β-、β+等)和射线(例如γ射线等)的现象称为核衰变或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与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外界条件无关,而是取决于原子核内部的物理状态。对某种特定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某个特定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随机的,但是可以用统计方法来处理的,则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都是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 儿童的用药剂量。儿童的用药量要根据年龄或月龄来计算。一般药物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只写“儿童酌减”。那么,该酌何情减多少 呢?下面提供几种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1:按体重折算小儿用药剂量。 有很多药品需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如果有条件称量出准确的体重,其剂量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X每公斤体重规定用量=小儿每日用量 在不方便称体重的情况下,一般按年龄来推算体重。公式如下:1~ 6个月:月龄数X 0. 6十3=体重(公斤) 7?12个月:月龄数X 0. 5十3=体重(公斤) 1岁以上:年龄X2十8 =体重(公斤) 举例:比如土霉素片剂,口服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5~ 50 毫克,分3~ 4 次服。痢特灵的小儿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 10 毫克,分4次服。如果按每日每公斤体重7. 5 毫克计算,8 岁儿童每日剂量为:7. 5X(8X2十8)= 180毫克。痢特灵的规格为每片100毫克,8 岁儿童每次的剂量45 毫克(约半片),每日剂量在 2 片以内。 计算方法2:按成人剂量根据年龄折算。列表如下:

计算方法3: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公式如下: 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X 0. 01X(月龄十3) 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X 0. 05X(年龄十2) 举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式计算:100 (毫克)X 0. 05X(8十2)= 50 (毫克)。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计算方法4: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输液,成人和小儿用抗肿瘤药物,多按体表面积来计算剂量。计算方法是: ①体重在30 公斤以下者,其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 x 0. 035十0.1=体表面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 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 5 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 1 平方米。比如30 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 1 . 15 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 25 平方米,40 公斤体重者为1. 35 平方米。 计算方法5:小儿中药剂量的计算 小儿中药剂量的计算与西药的有所不同,一般按年龄分成 4 种。即1岁以下者用成人量的1/4, 3?4岁用成人量的1/3, 4?7岁用成人量的1/2, 7?15岁用成人量的2/3, 15岁以上按成人量。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儿科常用药剂量计算

、静脉用药 常用抗生素: 青霉素5万-20万U/(kg.d),分2-4次;新生儿2.5万-5万U/kg苯瞠西林50- 100mg/(kg.d),分4-6 次 氨节西林0.1-0.2g/(kg.d),每4-6小时一次 阿莫西林100mg/k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次30mg/kg,6-8小时一次 哌拉西林0.1-0.3g/(kg.d)每6-8小时一次 美洛西林每次50-75mg/kg,每4小时1次; 头抱哌酮50-200mg/(kg.d)分2-3次 头孑包哌酮xx80mg/kg 头抱他唳10Omg/kg 头抱咲辛50-100mg/(kg.d) 头孑包曲松80mg/(kg.d)分2次,不宜超过2g/d 头孑包囉月亏钠100mg/(kg.d),分2-3次,总量不超过12g/d 头孑包毗月亏40-80mg/(kg.d),分2次,严重感染可100mg/(kg.d),分2-3次氨曲南50mg/kg xx 霉素10-15mg/kg 克林霉素15-25mg/ ( kg.d),分3-4次 磷霉素100-300mg/(kg.d)分2-3次(2岁以下慎用) 麟甲酸钠40mg/kg

利巴韦林10-15mg/ (kg.d),分2次 每次5mg/kg,>10岁,每次10mg/kg,每8小时1次炎琥宁阿昔洛韦v10岁, 10-15mg/kg 痰热清0.5ml/kg 喜炎平: 年龄体重肌注静滴 3-6 月 4.8-6.6kg 0.5ml 1-2ml 月 6.6-9 kg 0.5-1 ml 1.5-3ml 1-3 岁9-14 kg 2ml 2-4ml 3-6 岁14-20 kg 2ml 4-6ml 6-12 岁20-32 kg 2ml 6-10ml 热毒宁0.6ml/kg奥美拉瞠8岁以上儿童每次030.5mg/kg苯巴比妥:镇静、抗癫痫每次3-5mg/kg (214)(新生儿10?15mg/kg) 抗惊厥5-8mg/kg 惊厥持续状态,负荷剂量,每次15-20mg/kg,维持量,3-5mg/kg安定: 每次0.25-0.5mg/kg 异丙嗪0.5-1 mg/kg 氨茶碱3-5mg/kg 甘露醇5ml/kg 速尿1-2mg/kg肾上腺素0?01?0.03mg/kg果糖二磷酸钠70-160mg/kg/次654- 2 0.2-1 mg/kg 地塞米松0?3?0?5mg/kg维生素K1每日5-1 Omg西地兰: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新生儿用药剂量应该没有专门的书籍介绍,不过可以参照临床《指南》和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有几种计算方法,可以掌握。 ? 方法一: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公式如下: 1 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 **(月龄 +3) 1 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 **(年龄 +2) 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 100 毫克 (即 1 片),8 岁儿童 1 次该服多少按上式计算:100(毫克)**(8+2)=50(毫克),即 8 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 50 毫克 (即半片)。 ? 方法二: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每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 (千克) 计算用药量。公式如下: 小儿剂量 = 每公斤每天 (或每次) 用药量 * 体重(千克) ? 方法三:按公斤折算剂量 小儿剂量 = 成人剂量 * 儿童体重 /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婴儿 6 月前体重 (千克)= 月龄 *+3 7 个月~12 个月体重 (千克)= 月龄 *+3 一周岁以上体重 (千克)= 年龄 *2+7 ? 方法四: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其计算方法如下: 1、体重在 30 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 体重 (公斤)*+= 体表现积 (平方米)。 2、体重在 30 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 5 公斤,体表面积增加平方米。比如 30 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平方米,35 公斤体重者为平方米,40 公斤体重者为平方米。

常用抢救药物的计算方法及剂量表

硝酸甘油50mg + NS 40ml 0.6ml/h (10ug/min) 硝普钠50mg + NS 50ml 0.6ml/h (10ug/min) 多巴胺 200mg + NS 30ml 4ml/h (5ug/kg/min) 多巴酚丁胺200mg + NS 30ml 4ml/h (5u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50mg + NS 25 mL 1.5ml/h (0.5ug/kg/min) 胰岛素50u +NS 50ml 5ml/h (0.1u/kg/h kg=50) 阿端(哌库溴铵) 0.08mg-0.1mg/kg 4mg-5mg 肾功能不全不超过 0.04mg/kg 2mg 仙林(维库溴铵) 70-100ug/kg 3.5-5mg/h (kg=50) 咪唑安定15mg + NS 15 ml 2ml/h (2mg/h) 施他宁 3mg + NS 50ml 4.1ml/h (250ug/h) 吗啡 10mg + NS 9ml 可达龙(胺碘酮)首剂150 mg + NS 20 ml 维持300 mg + NS 44ml 小于等于6 ml(35mg/h)异丙酚首剂40mg 维持40mg/h 尼莫同起始2小时1mg/h (>70kg) 或0.5mg/h(<50kg) 可耐受者2小时后2mg/h 氨茶碱起始250mg+ NS 40ml (30min内) 维持500mg+NS 50ml (5ml/h) 利尿合剂5%葡萄糖250ml +多巴胺20mg+立其丁5-10mg+速尿80mg 仙林(维库溴铵)首剂0.08—0.1mg/kg 补充0.03---0.05mg/kg 地高辛首剂1—1.5mg/d 维持量0.25—0.5mg/d 多巴酚丁胺20-40mg+100mlGS(40---120mg/d) 2.5—10ug/kg/min 利多卡因首剂 50mg iv 无效100mg /5-10min (<=500—800mg) 维持400mg +GS 500ml (<=1000—1500mg/d) 胺碘酮首剂5-10mg/kg iv 维持300mg ivgtt <=30min 去甲肾上腺素首剂2mg/次8—12ug/min 维持2---4ug/min 阿拉明 0.015—0.1g + NS 500ml ( 0.2---0.4mg/min) 常用药物输注计算 药名微泵药物浓度配制数字显示输入剂量常用剂量 (mg/50ml) (ml/h) 多巴胺体重(kg) ×3 1 1.0μg/(kg?min) 5--20μg/(kg?min) 硝普钠体重(kg) ×3 1 1.0μg/(kg?min) 0.5--8μg/(kg?min) 硝酸甘油体重(kg) ×0.3 0.1μg/(kg?min)1--5μg/(kg?min) 最大剂量10μg/(kg?min) 多巴酚丁胺体重(kg)

小儿用药剂量换算方法

小儿用药剂量换算方法 小儿(出生一18岁,包括新生儿、早产儿)的用药剂量,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状况所决定的,不是单纯将成人剂量缩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根据小儿体重计算、根据成人的剂量换算。 (一)体重计算方法 (1)按年龄推算体重:新生儿2-4(kg) 6个月4-7(kg) 1岁7-10(kg) 1岁以上体重按下式计算:实足年龄 ×2 + 8 = 体重(kg) (二)按体重计算剂量 计算出体重,再乘以某药每公斤体重每天的药量,然后再分次服用即可。 按年龄换算剂量(折合成人剂量): 初生~1个月成人量的 1/15-1/8 2~6个月成

人量的1/10-1/6 7~11个月成人量的1/5-1/4 1~2岁成人量的1/4 3~4岁成人量的1/3 5~6岁成人量的2/5 7~9岁成人量的1/2 10~14岁成人量的2/3 如果孩子过胖或过瘦,可采用体重折算法:儿童剂量=成人剂量/50×儿童体重。 (三)按成人剂量换算 年龄 剂量(成人=1) 出生-1个月 1/18-1/14

1个月-6个月 1/14/1/7 6个月-1岁 1/7-1/5 1岁-2岁 1/5-1/4 2岁-4岁 1/4-1/3 4岁-6岁 1/3-2/5 6岁-9岁 2/5-1/2 9岁-14岁 1/2-2/3 14岁-18岁 3/4 (四)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 计算公式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某小儿体表面积/1.7 (1.7为成人70kg体重的体表面积,单位为m2。)

体表面积的计算: 小儿体重在30kg以下时:小儿体表面积=体重× 0.035 + 0.1 体重在30kg以上的儿童,其体表面积按下法推算:小 儿体表面积=1.1+[0.1*(体重-30)/5],但体重60kg时为1.6m2;70kg时为1.7m2 。 附加:成人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

沙丁胺醇 2.4mg/片(2mg/片)禁忌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 成人1-2片tid 儿童0.1-0.15mg/kg tid; 雾化吸入0.1-0.2mg/次; 丙卡特罗25ug/片1ug/kg bid 6岁以上25ug bid 1-2岁半片bid; 3-5岁2/3片bid; 氨茶碱:0.25/支;成人:0.5g、qd-bid; +5-10%GS 静滴。小儿:2-4mg/kg.次。 多索茶碱:0.2g/片;通常成人0.3-0.4g bid。 (初期中毒症状)服用过量可能出现严重心律不齐、阵发性痉挛危象。急性心梗、哺乳期妇女禁用。 复方福尔可定溶液(奥特斯) 2岁以下:2.5ml tid; 2-6岁:5ml tid; 8岁以上及成人:10ml tid 氨溴特罗口服液(易痰静) 8月以下:2.5 ml,bid; 8月-2岁:5.0ml bid; 2-3岁:7.5ml; 4-5岁:10.0ml; 6-12岁:15.0ml; 肺力咳合剂:100ml 清热解毒、镇咳祛痰;7岁以内:10ml tid 7-14岁15ml tid; 成人:20ml tid; 酮替芬1mg/片 <3岁者0.5mg bid >3岁者1mg bid 泰诺林15ml/瓶 对乙酰氨基酚 每次10~20 mg/kg, 1-3岁1-1.5ml 4-6岁1.5-2ml 7-9岁2-3ml 10-12岁3-3.5ml 美林100ml:2g;即20mg/ml 布洛芬混悬液 1-3岁4ml

4-6岁5ml 7-9岁8ml 10-12岁10ml 美林适用年龄 美林?混悬滴剂:6-36个月婴幼儿,6个月以下遵医嘱 美林?混悬液:2-11岁儿童 剂量、包装及服用方法 复方锌布颗粒:(臣功再欣) (葡萄糖酸锌0.1、布洛芬0.15、扑尔敏2mg ) 3岁以下:1/3包tid 3-5岁:半包tid; 6-14岁:一包tid; 成人2包tid; 双黄连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黄颗粒:清热解毒1袋bid; 小柴胡颗粒:解毒散热,疏肝和胃。 1-2袋,tid; 复方氨林巴比妥2ml/支 成人2ml im 2岁以下0.5-1ml 2-5岁1-2ml >5岁2ml 思密达每1岁1g 或1-3袋+温水50-100ml灌肠 吗叮林0.3mg/kg tid; 西咪替丁:10-15 mg/kg.d 奥美拉唑:0.6-0.8 mg/kg.d 清晨服。法莫替丁:20mg 连续应用不超过7天。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 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Fried’s公式婴儿药物剂量=月龄×成人剂量/150 Young’s公式小儿药物剂量=(年龄×成人剂量)/(年龄+12) 其他 1岁以内儿童用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儿童用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根据年龄计算用药剂量的方法不太实用,很少被儿科医师采用,但对某些剂量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如镇咳药、助消化药,仍可以按年龄计算。 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若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直接乘以体重即可得1日或1次剂量。 如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70 如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可按下式计算 1~6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6+3 7~12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5+3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2+8 如所得结果不是整数,为便于服药可稍做调整。用体重计算年长儿童的剂量时,为避免剂量过大,应选用剂量的下限。反之,对婴幼儿可选择剂量的上限以防药量偏低。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按体面面积计算剂量最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看,包括新生儿及成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时相同的。对某些特殊的治疗药,如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应以体表面积计算。 儿童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但是对10岁以上的儿童,每增加5kg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m2,体重超过50kg时,则每增加10kg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m2。 若已知每平方米剂量,直接乘以个人的体表面积即可。 若不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m2

精选-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 (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①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 ②不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 ③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 ①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 D =每千克体重剂量×体重(kg) 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1日每千克体重20~80mg,分4次服用。 某儿童体重为15kg,即为:(20~80)×15=300~1200mg,分成4次,即为一次75~300mg。 ②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成人剂量折算法): ——“小大人” 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高,按传统的按体重计算剂量的方法(成人剂量折算法),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③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 1~6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6+3 7~12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5+3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2+8 注:如所得结果不是整数,为便于服药可稍做调整。 用体重计算剂量时: *年长儿应选用剂量的下限,以防药量偏高。 *婴幼儿应选择剂量的上限。以防药量偏低。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最为合理 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是相同的。对某些特殊的治疗药,如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应以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计算比较合理,但较为繁琐,首先要计算儿童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计算:①公式法: ②查表法: ①公式法: 如体重≤30kg: 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如体重>30kg: 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 ②查表法: 此表不适宜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 表4-5 儿童体重与体表面积粗略折算表

儿童用药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计算方法 1、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换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计算用药量:按公斤折算剂量公式:小儿剂量=每公斤每天(或每次)用药量*体重(千克)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婴儿6月前体重(千克)=月龄*0.6+3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0.5十3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x2+7 2、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公式如下: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01×(月龄+3)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05×(月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05×(8+2)=50(毫克)。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其计算方法如下: 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 体重(公斤)×0.035+0.1=体表现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平方米。 比如30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1.15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25平方米,40公斤体重者为1.35平方米。 4、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小儿年龄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 出生~1月1/18~1/14 1月~6月1/14~1/7 6月~1岁1/7~1/5 1岁~2岁1/5~1/4 2岁~4岁1/4~1/3 4岁~6岁1/3~2/5 6岁~9岁2/5~1/2 9岁~14岁1/2~2/3 14岁~18岁2/3~3/4

儿科常用药剂量计算

一、静脉用药 常用抗生素:青霉素 5万-20万U/(kg.d),分2-4次;新生儿 2.5万-5万U/kg 苯唑西林 50-100mg/(kg.d),分4-6次 氨苄西林 0.1-0.2g/(kg.d),每4-6小时一次 阿莫西林 100mg/k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次30mg/kg,6-8小时一次 哌拉西林 0.1-0.3g/(kg.d),每6-8小时一次 美洛西林每次50-75mg/kg,每4小时1次; 头孢哌酮 50-200mg/(kg.d),分2-3次 头孢哌酮舒巴坦 80mg/kg 头孢他啶 100mg/kg 头孢呋辛 50-100mg/(kg.d) 头孢曲松 80mg/(kg.d),分2次,不宜超过2g/d 头孢噻肟钠 100mg/(kg.d),分2-3次,总量不超过12g/d 头孢吡肟 40-80mg/(kg.d),分2次,严重感染可100mg/(kg.d),分2-3次 氨曲南 50mg/kg 阿奇霉素 10-15mg/kg 克林霉素 15-25mg/(kg.d),分3-4次 磷霉素 100-300mg/(kg.d),分2-3次(2岁以下慎用) 膦甲酸钠 40mg/kg 利巴韦林 10-15mg/(kg.d),分2次 阿昔洛韦 <10岁,每次5mg/kg,>10岁,每次10mg/kg,每8小时1次 炎琥宁 10-15mg/kg 痰热清 0.5ml/kg 喜炎平:年龄体重肌注静滴 3-6月 4.8-6.6kg 0.5ml 1-2ml 6-12月 6.6-9 kg 0.5-1ml 1.5-3ml 1-3岁 9-14 kg 2ml 2-4ml 3-6岁 14-20 kg 2ml 4-6ml 6-12岁 20-32 kg 2ml 6-10ml 热毒宁 0.6ml/kg 奥美拉唑 8岁以上儿童每次0.3-0.5mg/kg 苯巴比妥:镇静、抗癫痫每次3-5mg/kg(214)(新生儿10-15mg/kg) 抗惊厥 5-8mg/kg 惊厥持续状态,负荷剂量,每次15-20mg/kg,维持量,3-5mg/kg 安定:每次0.25-0.5mg/kg 异丙嗪 0.5-1mg/kg 氨茶碱 3-5mg/kg 甘露醇 5ml/kg 速尿 1-2mg/kg 肾上腺素 0.01-0.03mg/kg 果糖二磷酸钠 70-160mg/kg/次 654-2 0.2-1mg/kg 地塞米松 0.3-0.5mg/kg 维生素K1 每日5-10mg 西地兰:饱和量,1-2岁, 0.03-0.04mg/kg <1岁或 >2岁,0.02-0.03mg/kg 速给法,首次用饱和量的1/2-2/3,4-6h后根据病情再用1/4 法莫替丁 0.4mg/kg 胃复安 0.1-0.3mg/kg(口服量一样) 甘草酸单铵(强力宁)每次0.8-1.5ml/kg

给药剂量换算

一.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 一种方法为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二.不同动物给药剂量的换算: 1.折算系数法: A.根据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中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比值剂量表。 对此表说明:a.此表所得到的比值是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出来。 b.所有的比值都是根据点对点的关系计算出来的,即质量完全按照蓝色数字计算出来的,如果质量有所改变时,对比值将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c.表中数据的值=横栏动物的重量*给药剂量/竖栏动物的重量*给药剂量。 d.给药剂量一般用mg/kg为单位,对于临床给药剂量有时单位为每天服用Xmg,要进行单位转换。如:质量为70kg的人每天服用50mg药物,应该如下转化:50mg/70kg= 0.7mg/kg B.根据上表进行剂量换算的方法: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换算成大鼠的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 0.018/0.2kg=6.3 X mg/kg. C.以上述方法类推可得到其他动物与人的剂量换算关系,如下表: D. 2.体表面积法: A.原理:根据能量代谢原理,人和动物的向外界释放的能量与体表面基本成正比的关系。很多研究指出:基础代谢率、热卡、肝肾功能、血药浓度、血药浓度_时间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肌酐(Cr)、Cr 清除率、血液循环等都与体表面积基本成正比,因此按照动物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比体重更为合理。 B.转换的公式为:a动物的体表面积/b动物的体表面积=a动物的给药剂量/b动物的给药剂量。 如: C.体表面积=体型系数*体重2/3. 各动物的的体型系数如下表:(认为可能根据一定的经验数据总结出来) D.计算举例: 体重为70kg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换算成200g大鼠的剂量: 人的体表面积为:=0.1×(70)2/3=1.722 大鼠的体表面积=0.09×(0.2)2/3=0.0306 体表面积比(大鼠/人)=0.0306/1.722=0.0177~~=0.018(折算系

儿童用药剂量

儿童用药剂量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儿科常用药物用使用剂量大全(人卫版)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 体重(kg)=6(kg)+月龄×0.25(kg) 2岁后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是: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 A 阿米卡星: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一日5-10mg/Kg,分2-3次 阿奇霉素:口服、静注:10mg/(kg?d),1次/日,连服3日?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3个月-1岁,62.5mg/次,1-7岁,125mg/次;,7-12岁,187.5mg/次,>12岁,250mg/次,3次/日;静滴: 30mg/kg?次,3-4次/日?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10-20mg/(kg?d),1次/4h;静滴:口服:5-10mg/(kg?d),每日3次? 氨曲南:肌注、静滴:50~100mg/(kg?d),分2~3次。? 阿托品:解痉:口服、皮下注射,一次0.01mg/Kg,一次极量0.3mg。抗休克:静脉注射,一次0.03-0.05mg/kg,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根据病情需要,隔15-30分钟用一次。

氨茶碱:口服,一次3-5mg/Kg,一日2-3次;静脉注射,一次2- 4mg/K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浓度为6.25-12.5mg/ml),缓慢滴注。 阿司匹林:口服:解热:30-60mg/(kg?d),分4-6次或5-10mg/kg?次;抗风湿:80-100mg/(kg?d),分3-4次,后期减量? 氨溴索:口服:一日1.2-1.6mg,分3次服;静脉注射:一次15mg(6岁以下一次7.5mg);慢速静脉滴注:6岁以下,一次7.5mg,6岁以上,一次15mg。 安乃近:口服:10-20mg/kg?次,每日3次;肌注:5-10mg/kg?次? 胺碘酮:口服:一日5-10mg/kg,分3次服,4-8次后改为一日5-6mg/kg 奥美拉唑:口服、静脉注射:一次0.4-0.7mg/kg,一日1-2次;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静脉滴注,一次0.4-0.7mg/kg,一日1-2次,一次滴注20分钟以上。 B 布洛芬:口服:5-10mg/kg?次,每日3次,宜饭后服? 布洛芬混悬液:1-3岁,10-15kg ,4ml/次;4-6岁,16-21kg,5ml/次;7-9岁,22-27kg,8ml/次;10-12岁,8-32kg,10ml/次。 布地奈德吸入剂:吸入:一次100-200ug,一日2-3次 D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mg/kg?次,分3-4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