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大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大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及其标准 1.健康:实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 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健康(生理无重大疾病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十条标准(略) 二.心理 ?历史上,相当长一段实际,人们曾经认为心理是产生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 是心脏的机能。 ?亚里斯多德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 液冷却而已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是心理现象的 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 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包括自我意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1)自我意识 2)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3)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所谓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中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卫生联合会 ●心理健康分为狭义的心理健康和广义的心理健康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即除了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无心理疾病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 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 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 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1、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 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 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 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 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 2、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 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 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 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 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 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 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3、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 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 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 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 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 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 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 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 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 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 的育人活动,其特定的工作范围在心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育心”作为 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这一结论得到了有关实证研究的支撑。据黄希庭、郑涌等的调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评价呈现如下特征:“从心理健康教育中收益最大的是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95%)、了解心理素质的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服务建设

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激发潜能拓展素质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服务建设 引言 您为什么要上大学呢? 您想在大学里面学到什么呢? 您是否想充实、健康、快乐地度过您的大学生涯呢? 您是否想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呢? …… 不管您答案是如何,有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您绝不会想虚度光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任务是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主要由学院领导、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系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体系组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对于大学生心的身健康发展、人格品质完善、潜能激发和素质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谨以此小册子赠送与您,以便您更加了解我们,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您服务。 最后祝愿您能够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充实生活,顺利成才! 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2019年11月11日

目录 引言 一、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概述 (3) (一)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概述 (3) 1.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简介 (3) 2.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架构 (3) 3.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师资队伍介绍 (4) 4.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服务 (4) (二)心理协会概述 (5) (三)心理委员概述 (6) 1. 心理委员的性质 (6) 2. 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6) 3. 心理委员的素质要求 (6) 4. 心理委员的聘用方法 (7) 5. 心理委员开展活动方式 (7) 二、心理咨询中心招聘活动介绍 (7) 1. 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7) 2. 大学生素质拓展月系列活动 (7) 3. 心灵成长工作坊 (8)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8) 1. 课程性质 (8) 2. 课程目标 (8) 3.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8) 4. 教材编写与选用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写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中,教师要较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精选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解我省高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文)的精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关工委、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 在省教育厅有关方面协同配合下, 组织开展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全省确定南京大学等25所高校参与调研, 这些学校既有部属高校也有省属高校, 既有综合性的本科院校, 也有专业性的高职专科院校, 高校驻地覆盖全省各地, 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参与调研的高校关工委在学校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动员和组织本校离退休老同志, 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总结经验, 分析问题, 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 我们召开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工作座谈会, 听取调研情况汇报, 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现将这项专题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 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是好的, 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 热爱生活, 乐观豁达, 不怕困难, 善于合作, 体现了较好的心理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杜月菊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53) 【内容摘要】学生的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成为各国教育的主流之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存在问题较多。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品格为目标,健康为基础,就业为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式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作者简介】杜月菊女河南孟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德育、德育心理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经历20多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10多年来,也进行得有声有色,积累了一些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测验、调查分析、理论研究、意义论述多,泛德育化倾向严重、实效性较差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且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为此,党中央、中宣部、教育部等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认知偏差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 首先,社会认知偏差。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评价。在当今社会,只要能上大学就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的升学理念与学生求学、就业难形成了明显的落差,导致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中学形成的亚健康状况没有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加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晚,在社会上的知晓率较低,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其次,学生认知偏差。面对当今的社会竞争,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自身缺乏了解,对社会、职业知之甚少,不恰当的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传统的否定教育、纠错教育、家常便饭似的批评训斥使他们情感缺失;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导致的学非所爱、学非所用的现况、在竞争中找不到与别人比拼的交点等,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立足社会的希望,导致他们迷失自我。 再次,教师认知偏差。不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心理有病”的人进行教育治疗,针对个别学生教育活动或把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的观念,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二)大学生诸多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身心和谐统一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在2005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对象 适用于全院各专业大一高职学生 三、课程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必修和任选相结合的课程。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四、教学目标 通过主体体验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实训模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

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能力要求: 1.自我认知能力 要求:通过课堂学习、宣传活动和团体训练,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运用标准正确衡量自己,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特征、行为能力等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2.环境适应能力 要求:了解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困惑,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和途径;认识人际交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并学习使用倾听和共情两个最基本的技巧;要能够准确表述个人想法或意愿,并能以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达到能够适应大学生活的目的。 3. 心理调适能力 要求:了解常见心理障碍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学会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掌握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能够宣泄自己的困惑,及时调节情绪;能够辨证看待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学会写心理日记。

普通高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解答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走进心理学 1 心理学是在(C)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2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C)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3 学习心理学要追求(B)、不要苛求()。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4 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5 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什么是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感觉、(B)、情绪、意识与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A、思想 B、行为 C、外形 D、动作 2 【多选题】 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ABC)(多选)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这是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智商较高 3 主观是由我们的感知和觉知之间构成的现实。√ 4 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5 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心理学讨论什么 1 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2 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3 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4 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5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古典心理学 1 马丁·布伯是(C)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2 科学世界有三大未解之谜:物质起源、生命起源、(A) A、意识起源 B、生物起源 C、文化起源 D、宇宙起源 3 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C)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0年 第03期(总第194期)世纪桥Shi Ji Q i ao N o .03,2010(G enera lN o .19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冬名 (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摘要:进入21世纪,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增多,并且初见成效。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理论研究薄弱、实践操作推广性弱、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分析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9-12-04 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冬名(198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 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 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 [1](P .398) 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 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 [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 [4](P .19) 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 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 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 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 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 [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 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 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 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 107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原点,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要方式普及在校大学生心理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在校大学的心理综合素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素质教育课程,从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内容和课程价值定位等方面看,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延续了传统主流心理学即消极心理学理论,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把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上,把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既无法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和彻底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不可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和培养,再加上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理解不一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逐渐暴露出不足。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开拓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视野,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

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作者:DJ.LEE 这些天,经常听到同学们议论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本该是有正常收入的员工,却因为不满加班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是什么使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脆弱。是社会,是公司,还是个人原因……我不禁又想起一年前华农的跳楼事件,心有余悸。思之良久良久,仍不敢发表什么评论,太沉重了。诗人说:死是一种艺术。我愚钝,不懂得什么是艺术,我只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十月房租还不起,身为人子,我们是否应该孝敬父母,敬畏生命。从这一点出发,无论是你我他,都没有资格轻生。 这是从对家庭责任角度出发的。 更深一层,作为个人,我们有着朋友、国家与人民,我们深受他们的期望,一言一行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我们的每一道伤痕都会迎来莫大关注,不,是关心。难道我们忍心纵身一跃,留下一声声哀叹。死者或许逝矣,生者却不得不悲恸泪洒千行,还要担起责任继续前行,孤独走,未完之路,悲剧啊。 人活多了,见的多了,很多事也就见怪不怪,也就活腻了,开始烦了,稍有不顺心,也许悲剧就发生了。究其根本,是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吧,时有过于消极与悲观,我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一面,久而久之,有一个心结就会越来越明显,百般难解。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总有难以排遣的时刻,给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很有必要。 庆幸,学校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专门设立了这一门学科。对我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引领我们走向积极的轨道。还记得,老师解释: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来找我,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并不丢人……很多时候,就是那么几句简单的话语让我们心中的迷雾弥散,心如释重负。心理问题,由心而生,唯觉悟解之,旁人虽不能代劳,只是指点迷津。通过进修这门课程,我明白,烦恼会有,学会排解;事情具有两面性,乐观对待;很多的不开心都是由误会引起的,多一份理解就行了…… 但,我不明白,如此重要的课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逃课呢?是兴趣还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也许各占一半吧。很多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偶尔我也觉得)。其实不然,他们全然错误(过于武断)。人嘛,感性的动物,

最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4篇

XX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4篇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这是小编分享的工作总结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XX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 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 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 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 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

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 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 的实效。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 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 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 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作者: 这些天,经常听到同学们议论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本该是有正常收入的员工,却因为不满加班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是什么使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脆弱。是社会,是公司,还是个人原因……我不禁又想起一年前华农的跳楼事件,心有余悸。思之良久良久,仍不敢发表什么评论,太沉重了。诗人说:死是一种艺术。我愚钝,不懂得什么是艺术,我只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十月房租还不起,身为人子,我们是否应该孝敬父母,敬畏生命。从这一点出发,无论是你我他,都没有资格轻生。 这是从对家庭责任角度出发的。 更深一层,作为个人,我们有着朋友、国家与人民,我们深受他们的期望,一言一行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我们的每一道伤痕都会迎来莫大关注,不,是关心。难道我们忍心纵身一跃,留下一声声哀叹。死者或许逝矣,生者却不得不悲恸泪洒千行,还要担起责任继续前行,孤独走,未完之路,悲剧啊。 人活多了,见的多了,很多事也就见怪不怪,也就活腻了,开始烦了,稍有不顺心,也许悲剧就发生了。究其根本,是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吧,时有过于消极与悲观,我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一面,久而久之,有一个心结就会越来越明显,百般难解。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总有难以排遣的时刻,给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很有必要。

庆幸,学校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专门设立了这一门学科。对我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引领我们走向积极的轨道。还记得,老师解释: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来找我,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并不丢人……很多时候,就是那么几句简单的话语让我们心中的迷雾弥散,心如释重负。心理问题,由心而生,唯觉悟解之,旁人虽不能代劳,只是指点迷津。通过进修这门课程,我明白,烦恼会有,学会排解;事情具有两面性,乐观对待;很多的不开心都是由误会引起的,多一份理解就行了…… 但,我不明白,如此重要的课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逃课呢是兴趣还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也许各占一半吧。很多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偶尔我也觉得)。其实不然,他们全然错误(过于武断)。人嘛,感性的动物,都有精神需求,情绪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总有一些近乎白痴的想法,理智就会被侵蚀,某些不雅的行为就会发生。但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开导,思想就会豁然开朗。当然,学校心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的同学感到乏味也是情有可原。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一门课程,它更是心里情绪的梳理、调节……其途径不唯一,应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从多种渠道进行。 我建议:一,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开展心理保健和良好行为训练等。二,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帮助信箱,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使班会内容更加充实,又有利于解决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四,利用学校宣传条件进行多种方式的心理保健知识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五里岗学校 一.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5.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对 B. 错 2 【单选题】(3分) 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A A. 对 B. 错 3 【单选题】(3分) 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A A. 对 B. 错 4 【单选题】(3分) 常模是某一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标准。A A. 对 B. 错 5 【单选题】(3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效率与情绪唤起水平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关系。C A. 正比 B.

C. 倒U型 D. 正U型 6 【单选题】(3分) 内在修复期指的是交往双方在经历了()期以后,都要在自己的观念、评价和情感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向着修复两人关系的积极方向发展。D A. 接触期 B. 涉入期 C. 亲密期 D. 恶化期 7 【单选题】(3分) 观看足球赛时大声吼叫,不会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但在安静的电影院中大声吼叫就非常引人注目,这是()不同对印象形成的影响。D A. 行动者 B. 知觉者 C. 观察者 D. 交往情景 8 【单选题】(3分) 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关系建立的重要标志是()的出现。B A. 互惠行为

为了保证自己的行动能与努力的目标一致,就需要制定计划,用具体的行动方案来约束自 A. 性意识 B. 性情感 C. 性知识 D. 性经验 12

A. 23/10万 B. 2-3/10万 C. 10/10万 D. 1/10万 14 【单选题】(3分) 求_________是性心理的目的性追求。C A. 互补 B. 交流 C. 愉悦 D. 新奇 15 【单选题】(3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效率与情绪唤起水平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关系。C A.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1分×60,共计60分): 1.心理素质中的“素质”是。 A.广义上讲;B.狭义上讲;C.综合上讲;D.潜能上讲。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教集体育;B.咨询;C.开设相关课程;D.个别教育。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一对一的“镜像”反映;B.个人的主观反映;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4.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与有意识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心理活动统称为。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情、意的过程。 5.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 6.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A.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 7.心理自我不包括。 A.能力;B.角色;C.爱好;D.智慧。 8.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9.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一个人具有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1.一个人具有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2.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最好地说明哪种调节情绪方法。 A.转移调节;B.延缓调节;C.宣泄调节;D.升华调节 13.一个人企图摆脱或逃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是。 A.恐惧;B.愤怒;C.悲伤;D.羞耻 14.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A.动机;B.需要;C.行为;D.认知 15.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调控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是意志。 A.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16.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A.遵循循序渐进;B.增强挫折承受力;C.确立适当目标;D.完善人格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思政厅[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我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并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请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我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