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基础习题选(附详细答案)-答案

等差数列基础习题选(附详细答案)-答案
等差数列基础习题选(附详细答案)-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3=9,a9=3,则公差d的值为()

A .

B

1C

D

﹣1

点:

等差数列.

题:

计算题.

析:本题可由题意,构造方程组,解出该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

答:

解:等差数列{a n}中,a3=9,a9=3,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解得,即等差数列的公差d=﹣1.

故选D

评:

本题为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只需构造方程组即可解决,数基础题.2.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2n+5,则此数列是()

A .以7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B

以7为首项,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C .以5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D

不是等差数列

点:

等差数列.

题:

计算题.

析:

直接根据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2n+5求出首项,再把相邻两项作差求出公差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因为a n=2n+5,

所以 a1=2×1+5=7;

a n+1﹣a n=2(n+1)+5﹣(2n+5)=2.

故此数列是以7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故选A.

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如果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3.在等差数列{a n}中,a1=13,a3=12,若a n=2,则n等于()

A .23B

24C

25D

26

点:

等差数列.

题:

综合题.

分析:

根据a1=13,a3=12,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d的值,然后根据首项和公差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其等于2得到关于n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n的值.

答:

解:由题意得a3=a1+2d=12,把a1=13代入求得d=﹣,

则a n=13﹣(n﹣1)=﹣n+=2,解得n=23

故选A

评:

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4.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S3=6,a4=8,则公差d=()

A .一1B

2C

3D

一2

点:

等差数列.专

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之和是6,得到这个数列的第二项是2,这样已知等差数列的;两项,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数列的公差.

解答:解:∵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S3=6,

∴a2=2

∵a4=8,

∴8=2+2d

∴d=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这是一个基础题,解题时注意应用数列的性质,即前三项的和等于第二项的三倍,这样可以简化题目的运算.

5.两个数1与5的等差中项是()

A .1B

3C

2D

点:

等差数列.

题:

计算题.

析:

由于a,b的等差中项为,由此可求出1与5的等差中项.解

答:

解:1与5的等差中项为:=3,

故选B.

评:

本题考查两个数的等差中项,牢记公式a,b的等差中项为:是解题的关键,属基础题.6.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六项均为正数,第七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是()

A .﹣2B

﹣3C

﹣4D

﹣5

点:

等差数列.

题:

计算题.

析:

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因为数列前六项均为正数,第七项起为负数,所以,结合公差为整数进而求出数列的公差.

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

所以a6=23+5d,a7=23+6d,

又因为数列前六项均为正数,第七项起为负数,所以,

因为数列是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

所以d=﹣4.

故选C.

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结合正确的运算.7.(2012?福建)等差数列{a n}中,a1+a5=10,a4=7,则数列{a n}的公差为()

A .1B

2C

3D

4

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析:

设数列{a n}的公差为d,则由题意可得 2a1+4d=10,a1+3d=7,由此解得d的值.

解答:解:设数列{a n}的公差为d,则由a1+a5=10,a4=7,可得 2a1+4d=10,a1+3d=7,解得 d=2,故选B.

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数列的首项为3,为等差数列且,若,,则=()

A .0B

8C

3D

11

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专计算题.

题:

析:

先确定等差数列的通项,再利用,我们可以求得的值.解

答:

解:∵为等差数列,,,

∴b n=b3+(n﹣3)×2=2n﹣8

∴b8=a8﹣a1

∵数列的首项为3

∴2×8﹣8=a8﹣3,

∴a8=11.

故选D

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由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我们可以求出数列的通项,是基础题.9.已知两个等差数列5,8,11,…和3,7,11,…都有100项,则它们的公共项的个数为()

A .25B

24C

20D

19

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分析:

(法一):根据两个等差数列的相同的项按原来的先后次序组成一个等差数列,且公差为原来两个公差的最小公倍数求解,

(法二)由条件可知两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来求解.

解答:解法一:设两个数列相同的项按原来的前后次序组成的新数列为{a n},则a1=11∵数列5,8,11,…与3,7,11,…公差分别为3与4,

∴{a n}的公差d=3×4=12,

∴a n=11+12(n﹣1)=12n﹣1.

又∵5,8,11,…与3,7,11,…的第100项分别是302与399,

∴a n=12n﹣1≤302,即n≤.

又∵n∈N*,

∴两个数列有25个相同的项.

故选A

解法二:设5,8,11,与3,7,11,分别为{a n}与{b n},则a n=3n+2,b n=4n﹣1.设{a n}中的第n项与{b n}中的第m项相同,

即3n+2=4m﹣1,∴n= m﹣1.

又m、n∈N*,可设m=3r(r∈N*),得n=4r﹣1.

根据题意得1≤3r≤100 1≤4r﹣1≤100 解得≤r≤

∵r∈N*

从而有25个相同的项

故选A

点评:

解法一利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解法二利用了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10.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满足a n=a n﹣1+2(n≥2),且S3=9,则a1=()

A .5B

3C

﹣1D

1

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析:

根据递推公式求出公差为2,再由S3=9以及前n项和公式求出a1的值.

解答:解:∵a n=a n﹣1+2(n≥2),∴a n﹣a n﹣1=2(n≥2),∴等差数列{a n}的公差是2,

由S3=3a1+=9解得,a1=1.

故选D.

评: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即根据代入公式进行求解.11.(2005?黑龙江)如果数列{a n}是等差数列,则()

A .a1+a8>a4+a5B

a1+a8=a4+a5C

a1+a8<a4+a5D

a1a8=a4a5

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析:

用通项公式来寻求a1+a8与a4+a5的关系.

解答:解:∵a1+a8﹣(a4+a5)=2a1+7d﹣(2a1+7d)=0∴a1+a8=a4+a5

∴故选B

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来证明等差数列的性质.12.(2004?福建)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

A .1B

﹣1C

2D

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题:

计算题.

析:

充分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某些特殊项之间的关系解题.

解解:设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1,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答:a

1

+a9=2a5,a1+a5=2a3,

∴====1,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综合应用,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则有如下关系S2n﹣1=(2n﹣1)a n.

13.(2009?安徽)已知{a n}为等差数列,a1+a3+a5=105,a2+a4+a6=99,则a20等于()

A .﹣1B

1C

3D

7

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和等差中项的性质可分别求得a3和a4的值,进而求得数列的公差,最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答案.

解答:

解:由已知得a1+a3+a5=3a3=105,

a2+a4+a6=3a4=99,

∴a3=35,a4=33,∴d=a4﹣a3=﹣2.

∴a20=a3+17d=35+(﹣2)×17=1.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的性质求得a3和a4.

14.在等差数列{a n}中,a2=4,a6=12,,那么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

A .

B

C

D

点:

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题:

计算题.

分析:

求出等差数列的通项,要求的和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积构成的数列,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数列的前n项的和.

答:

解:∵等差数列{a n}中,a2=4,a6=12;

∴公差d=;

∴a n=a2+(n﹣2)×2=2n;

∴;

∴的前n项和,

=

两式相减得

=

故选B

评:

求数列的前n项的和,先判断通项的特点,据通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求和方法.15.已知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a2+a5=4,S7=21,则a7的值为()

A .6B

7C

8D

9

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题:

计算题.

分析:由a2+a5=4,S7=21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3+a4=a1+a6=4①,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联立可求d,a1,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

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a2+a5=4,S7=21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3+a4=a1+a6=4①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

所以 a1+a7=6②

②﹣①可得d=2,a1=﹣3

所以a7=9

故选D

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的综合应用,属于基础试题.16.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a1+a3+a5=15,a4=7,则s6的值为()

A .30B

35C

36D

24

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专计算题.

分析:

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求得a3的值,进而利用a1+a6=a3+a4求得a1+a6的值,代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求得答案.

解答:解:a1+a3+a5=3a3=15,

∴a3=5

∴a1+a6=a3+a4=12

∴s6=×6=36故选C

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特别是等差中项的性质.

17.(2012?营口)等差数列{a n}的公差d<0,且,则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时的项数n是()

A .5B

6C

5或6D

6或7

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析:

由,知a1+a11=0.由此能求出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时的项数n.解

答:

解:由,

知a1+a11=0.

∴a6=0,

故选C.

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公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性质简化计算.18.(2012?辽宁)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

A .58B

88C

143D

176

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题:

计算题.

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得 a

1

+a11=a4+a8=16,再由S11=运算求得结果.解

答:解:∵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4+a8=16,∴a1+a11=a4+a8=16,∴S11==88,故选B.

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9.已知数列{a n}等差数列,且a1+a3+a5+a7+a9=10,a2+a4+a6+a8+a10=20,则a4=()

A .﹣1B

0C

1D

2

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题:

计算题.

析:

由等差数列得性质可得:5a5=10,即a5=2.同理可得5a6=20,a6=4,再由等差中项可知:a4=2a5﹣a6=0

解答:解:由等差数列得性质可得:a1+a9=a3+a7=2a5,又a1+a3+a5+a7+a9=10,故5a5=10,即a5=2.同理可得5a6=20,a6=4.

再由等差中项可知:a4=2a5﹣a6=0

故选B

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等差中项,熟练利用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20.(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8n,第k项满足4<a k<7,则k=()

A .6B

7C

8D

9

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题:

计算题.

析:先利用公式a n=求出a n,再由第k项满足4<a k<7,建立不等式,求出k的值.解

答:解:a n=

=

∵n=1时适合a n=2n﹣9,∴a n=2n﹣9.

∵4<a k<7,∴4<2k﹣9<7,

∴<k<8,又∵k∈N+,∴k=7,

故选B.

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公式a n=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

21.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 n=2n2﹣17n,则当S n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为()

A .4或5B

5或6C

4D

5

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题:

计算题.

分析:

把数列的前n项的和S n看作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把关系式配方后,又根据n为正整数,即可得到S n 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

答:

解:因为S n=2n2﹣17n=2﹣,

又n为正整数,

所以当n=4时,S n取得最小值.

故选C

评:

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22.等差数列{a n}中,a n=2n﹣4,则S4等于()

A .12B

10C

8D

4

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题:

计算题.

析:

利用等差数列{a n}中,a n=2n﹣4,先求出a1,d,再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S4.

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a n=2n﹣4,∴a1=2﹣4=﹣2,

a2=4﹣4=0,

d=0﹣(﹣2)=2,

∴S4=4a1+

=4×(﹣2)+4×3

=4.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先由通项公式求出首项和公差,再求前四项和.

23.若{a n}为等差数列,a3=4,a8=19,则数列{a n}的前10项和为()

A .230B

140C

115D

95

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

题:

综合题.

分析:

分别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已知的两个等式,得到①和②,联立即可求出首项和公差,然后利用求出的首项和公差,根据公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即可求出数列前10项的和.

解答:解:a3=a1+2d=4①,a8=a1+7d=19②,②﹣①得5d=15,

解得d=3,

把d=3代入①求得a1=﹣2,

所以S10=10×(﹣2)+×3=115

故选C.

评:

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26.设a n=﹣2n+21,则数列{a n}从首项到第几项的和最大()

A .第10项B

第11项C

第10项或11项D

第12项

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题:

转化思想.

分析:

方法一:由a n,令n=1求出数列的首项,利用a n﹣a n﹣1等于一个常数,得到此数列为等差数列,然后根据求出的首项和公差写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得到前n项的和与n成二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开

口向下的抛物线,当n=﹣时,前n项的和有最大值,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方法二:令a n大于等于0,列出关于n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n的范围,在n的范围中找出最大的正整数解,从这项以后的各项都为负数,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解:方法一:由a n=﹣2n+21,得到首项a1=﹣2+21=19,a n﹣1=﹣2(n﹣1)+21=﹣2n+23,则a n﹣a n﹣1=(﹣2n+21)﹣(﹣2n+23)=﹣2,(n>1,n∈N+),

所以此数列是首项为1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则S n=19n+?(﹣2)=﹣n2+20n,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n=﹣=10时,S n最大.

所以数列{a n}从首项到第10项和最大.

方法二:令a n=﹣2n+21≥0,

解得n≤,因为n取正整数,所以n的最大值为10,

所以此数列从首项到第10项的和都为正数,从第11项开始为负数,

则数列{a n}从首项到第10项的和最大.

故选A

点评:

此题的思路可以先确定此数列为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及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得到n的值;也可以直接令a n≥0,求出解集中的最大正整数解,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7.如果数列{a n}满足:= .

点:

数列递推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分根据所给的数列的递推式,看出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根据所给的原来数列的首项看出等差数列的首

析:项,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进一步得到结果.解

答:

解:∵根据所给的数列的递推式

∴数列{}是一个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

∵a1=3,

∴=,

∴数列的通项是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看出数列的递推式和数列的通项公式,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通项,本题是一个中档题目.

28.如果f(n+1)=f(n)+1(n=1,2,3…),且f(1)=2,则f(100)= 101 .

点:

数列递推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分析:

由f(n+1)=f(n)+1,x∈N+,f(1)=2,依次令n=1,2,3,…,总结规律得到f(n)=n+1,由此能够求出f(100).

解答:解:∵f(n+1)=f(n)+1,x∈N+,f(1)=2,

∴f(2)=f(1)+1=2+1=3,

f(3)=f(2)+1=3+1=4,

f(4)=f(3)+1=4+1=5,

∴f(n)=n+1,

∴f(100)=100+1=101.

故答案为:101.

评:

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29.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则数列{|a n|}的前10项之和为58 .

点:

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

计算题.

分析:先求出等差数列的前两项,可得通项公式为a n=7﹣2n,从而得到n≤3时,|a n|=7﹣2n,当n>3时,|a n|= 2n﹣7.分别求出前3项的和、第4项到第10项的和,相加即得所求.

答:

解:由于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故a1=s1=5,

∴a2=s2﹣s1=8﹣5=3,故公差d=﹣2,故a n=5+(n﹣1)(﹣2)=7﹣2n.

当n≤3时,|a n|=7﹣2n,当n>3时,|a n|=2n﹣7.

故前10项之和为 a1+a2+a3﹣a4﹣a5﹣…﹣a10=+=9+49=58,故答案为 5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