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优秀教案

开国大典优秀教案

【篇一: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2.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的有详有略地记叙方法。

3. 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党、

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问题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开国大典》(师板书:1. 开国大典)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这个“典”是本课的生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生1:隆重。

生2: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生1:一个国家的开始。

生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

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

齐读课题。

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

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师

用课件出示问题)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认真,谁能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

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生:课文是从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师分别找学生说。

(师板书: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

师:你概括的非常的准确课文是从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方面

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师指板书)

二、细读课文,学习重点

(师出示课件:天安门前的景象)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就是典礼前天安门广场的情景,看到这么盛

大的场面老师可真激动啊,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1:我也很激动。

生2:我很感动。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激动地心情到课文中去看一看,请同学们

一边读一边思考(师用课件出示问题)典礼时是按照哪些环节进行的?

生读课文。

生: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升国旗,接着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师板书:宣布成立、升国旗、宣布公告)

师总结概括。

(一)典礼时

(1)第一环节:宣布成立

师:我们看看毛泽东主席是怎样说的(师出示课文,引导生读课文

第五自然段)师再找生读毛泽东主席宣布的话。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具有伟大

的意义,它在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中国人

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引导学生反复读)(师出示课件)

师: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

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

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

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

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宣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你读的很有感情。

师:在“宣布成立”这一环节中,你认为哪些词和句子表达了首都人

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生:我认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

呼起来。这庄严的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

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最能表

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师:是啊!“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会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师:请同学们“一齐”有是什么意思呢?

生1:非常整齐,不约而同的。

生2:“一齐”是齐刷刷的意思。

生3:“一齐”是非常崇敬毛主席的心情。

师:你们概括的非常的准确,那现在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但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个“一齐”。

师:还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呢?。

生:还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看出毛主席的声音传得很远,使

全中国人民都激动、自豪。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

那些地方呢?生1:传到了学校、工厂。

生2:传到了香港,传到了澳门。

生3:传到了新疆、西藏

生4:传到了重庆,传到了万州,传到家乡。

师:由此看来,全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新中国的心。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热爱新中国的心再来读一读。

生练读——找生读——齐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吧!

(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师:让我们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脑海里。

师生齐读课文。

(2)第二环节:升国旗

师: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做的。

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

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

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千言万语就化作一

句话,就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骄傲、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找生个

别读)(师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天安门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祖

国已经度过了61岁的生日。在这61年里我们的五星红旗一面面升起,这是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这是奥运赛场上同时升起的三面国旗;这是神七飞天时高举在宇航员手中的五星国旗。这一面面的升起,一定会一次次的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同学们请你们拿起手中

的笔画一画五星红旗。

(3)第三环节:宣布公告

师:当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人民听到“选举了毛泽东主

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

生: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

响起一阵掌声。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之情,请同

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三、回读课文,感情升华

师:是啊!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站起来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人民群众的兴奋、欢跃之情是无以伦比的,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

的感情再来读读课文。生读课文。

师指板书总结本课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看到典礼时隆重,盛大的场面,除了这些

还有隆重盛大壮观让人难忘的阅兵式呢?让我们带着期待的心情下

节课在去学习。

四、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篇二:语文a版《开国大典》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6-8自然段。课前准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读题,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a.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b.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c.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d.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交流: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部分,学生默读。

理清典礼的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

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

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画出反映人们心情的

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

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

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练习用“人

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感

受自豪,扬眉吐气)找出描写人民群众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

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

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

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练

习背诵第7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

兵式心情的句子,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而

________ ;为_________而________ 阅读第四部分。默读,画出

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朗读第14自然段,读出欢庆的

气氛;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

征什么?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二、总结全文。

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四个怎样的场面;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

场的“红旗”? “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

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

描述)

三、作业

摘录最使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写一写你读

后的感受。

【篇三:26《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26 开国大典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

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重在通过自读自悟,勾画批注,

合作学习,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使学生感悟文本内容,

体会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领略毛泽

东的伟人风采,同时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

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句子,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的精妙;

通过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的学习活动,训练学生略读、精读、有

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准

备图片、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搜集有

关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进入情境,兴趣阅读

1.教师板书: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用以上内容说一句话。请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语。

3.教师简介文章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祖国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

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

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

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

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4.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内容距离学生比较远,学生体会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开课伊始利用三个词语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从整体

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借助资料的引

入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给词语注音。

城楼、檐下、庄严、典礼、擎着、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

易写错。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例如:“开国大典、城防部队、迎风招展、肃立、汇集、排山倒海、瞻仰”等,并用“肃立”和

“瞻仰”各说一句话。

3.指生分段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应从字音、字义和字形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点拨,扫除生字、词语的障碍,奠定基本的学习基础。做到把课文读

正确、流利。本环节旨在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理解题目,理清脉络

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说说题目的含义。重点理解“典”和“大典”。

(预设:“典”字有五种解释,即:①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②

典故;③典礼;④旧指主持,主管;⑤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本

文中的意思是③,“大典”就是“隆重的典礼”。)

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试着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3)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体会。

(4)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批注,并质疑。

3.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每个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补充说明。

(2)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补充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教师组织学生共同释疑。

设计意图:在按自学要求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理顺了课文层次,从整体上把握了

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总结全文,指导朗读

1.师生共同总结读后感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总结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初步体会中国人民因为新中国

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奠定

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指导积累

1.抄写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词语和句子。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文中比较生僻的词语,如:中央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等。设计意图: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

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第二课时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谈一谈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深刻,促进学生与教材的对话。

2.引言:今天,我们通过时间隧道一起回到那一天,重温那激动人

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传统手段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

文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烘托本节课的教学氛围,为下面的学习奠

定了情感基调。

二、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你

有什么感受?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这

些关键词。

2.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学习。

3.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小组内展开交流。

4.课堂练习:

开国大典于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

成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估计人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

__________。以此掌握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和

人数,了解会场主席台的布置情况。

(1)指名填写。

(2)说一说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预设: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

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5.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引问:换成“走向”可以吗?(预设:不可以,只有“直奔”这个词能生

动表现出人们当时的急切和激动的心情。)

6.(课件出示)比较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

波浪。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预设:课文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

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7.指导朗读,读出喜悦、兴奋的心情。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8.练习朗读,指名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的过程。

(1)学生自读第二、三部分,理清典礼的过程。

(2)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并板书: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

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3)试着用“先……再……接着……”的形式,根据板书和课文的叙述

顺序,简要述说开国大典典礼过程。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

(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师导学:“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

此时群众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不再受压迫了,从此过

上了幸福的生活。句子点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此时人民群

众的心情是激动、兴奋、喜悦的。)

师:请同学们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体会每一次是在什么情

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追问:人们为什么激动、兴奋、喜悦?带着感情读一读。

③课文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师生共同交流总结。(比喻、排比。)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导学: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

画面吗?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学生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①导学:是呀,人们的心情激动而兴奋;是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

着无以言表的幸福和喜悦。

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就一定能读好。让我们共同向全世界宣

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吧!

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读后追问: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

(指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③师讲述:这样的宣告意味着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结束了。翻开

这段屈辱的历史看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无地位、无尊严,腐败无

能的清政府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南京大屠杀”,日本军队屠

杀了我们30多万同胞。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将园内珍

宝洗劫一空并付之一炬……现在,中国人民迎来了光明。此时,你

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呢?

生交流感受。

④导学: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伟大的时刻,一睹领袖的风采吧!(播放毛主席的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