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电子教案课程

财务管理电子教案课程
财务管理电子教案课程

财务管理电子教案课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财务管理》教案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教案1:

课题: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1)

目的要求:理解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教学内容:

1、企业财务管理概念

2、财务活动

3、财务关系

4、财务管理特征

重点难点:

1、企业财务管理概念

2、财务活动

3、财务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

手段:面授

教学步骤:

导入:

请大家说说你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

新授: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几个基本概念

1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2资金的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值。

3财务活动: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

4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财务活动

含义: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投入、耗费及收回又称投资。

(二)内容: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以下过程。

(一)筹资活动

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预测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

(二)投资活动

企业投资分为广义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如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对外投入资金的过程(如投资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企业投资不仅必须考虑投资规模,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并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三)资金营运活动

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分配活动

广义地说分配是指对投资收入和利润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

三、财务关系

(一)含义

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产生的与相关利益集团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内容

1、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在性质上属于所有权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

在性质上属于债权关系、合同义务关系。

3、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

是生产经营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4、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5、企业财务部门同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各部门、各单位相互之间发生资金结算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体现着职工个人和集体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四、财务管理特征

1.财务管理的基本属性是价值管理

2.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3.财务管理兼有决策和控制二重职能及多样化手段作业:

1.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2.简述企业资金运动中各种财务关系的性质。

预习:

财务管理的目标

教案2:

课题: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目标(2)

目的要求:掌握财务管理对象、目标及特点

教学内容: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特征

二、一般财务目标(3种)

重点难点: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特征

二、3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

手段:面授

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新课讲解、讨论、小结。复习提问:

1.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2.简述企业资金运动中各种财务关系的性质。

新授: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特征

(一)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财务目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整体性 2.多元化 3.层次性 4.定量性。

二、一般财务目标

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理财目标是有其合理的一面。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优点:

①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

②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③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

缺点:

①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②没有反映所创造的利润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

③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④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比如承包责任制。

(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净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每股利润

优点:

①能够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②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③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

缺点:

①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②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③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比如承包责任制。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优点:

①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②体现了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③有利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④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缺点:

①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是所有股票的市价。但是股价受很多因素影响;

②对于安定性股东,他们对股价的短期变动不感兴趣,而对企业的控制更为关注;

③对于非上市公司,由于其股票的流动性受影响,企业价值不易衡量。

作业题目: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预习内容:财务管理的职能和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教案3:

课题:第二节财务管理的职能和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目的要求:了解财务管理的职能和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1、财务管理的职能

2、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3、财务管理主体

4、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5、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重点难点:1、财务管理的职能

2、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

手段:面授

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新课讲解、讨论、小结。

复习提问:

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新授:

一、财务管理的组织

1、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管理主体

(1)企业组织形式:独资、合伙、公司

(2)财务管理主体:

2、财务管理机构

(1)以会计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机构:

(2)与会计机构并行的财务管理机构:

(3)公司型财务管理机构:

3、财务管理法规制度

(1)企业财务通则:

(2)行业财务制度:

(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法:

4、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1)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的预计和测算。

明确预测对象和目的→收集整理资料→确定预测方法、利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2)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运用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区最佳方案。

明确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3)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定主要的计划指标,拟定增产节约措施,协调各种计划指标。

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协调财务能力,组织综合平衡→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

(4)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预算任务和各项定额为依据,对各项财务收支进行日常的计算、审核和调节,将其控制在制度和预算规定的范围之内,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以保证实现或超过预定的财务目标。

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分析执行差异,搞好考核奖惩

(5)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以核算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查研究,评价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的因素,挖掘企业潜力,提出改进措施。

收集资料,掌握信息→进行对比,作出评价→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措施,改进工作

作业题目:1、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2、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教案4:

课题:第三节货币时间价值(1)

目的要求: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教学内容: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2、单利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3、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重点难点: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2、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手段:面授

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新课讲解、讨论、小结。

复习提问:

1、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2、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导入:

现在的1元钱和5年后的1元钱价值是否相同?

新授:

第一节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含义:货币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

在商品经济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现在的1元钱和1年后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不相等,或者说其经济效用不同。现在的1元钱,比1年后的1元钱经济价值要大一些,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也是如此。例如,将现在的1元钱存入银行,假设存款利率为10%,1年后可得到1.10元。这1元钱经过1年时间的投资增加了元,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实务中,人们习惯使用相对数字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即用增加价值占投入货币的百分数来表示。例如,前述货币的时间价值为lO%。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二)原因: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货币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如果货币是货币使用者从货币所有者那里借来的,则货币所有者要分享一部分货币的增值额。方式:用相对数和绝对数两种形式表现。

相对数:1.定义:其实际内容是社会货币利润率。是指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平均利润率或平均报酬率。

2.原因: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一)终值与现值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比如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0元,年利率为10%,一年后取出110元,则110元即为终值。

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如上例中,一年后的110元折合到现在的价值为100元,这100元即为现值。

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涉及到利息计算方式的选择。目前有两种利息计算方式,即单利和复利。单利方式下,每期都按初始本金计算利息,当期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算基础不变。复利方式下,以当期末本利和为计息基础计算下期利息,即利上滚利。现代财务管理一般用复利方式计算终值与现值。

(二)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单利是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每期都按初始本金计算利息,当期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算基础不变。这里所说的“初始本金”是指贷款给别人以收取利息的原本金额。“利息”是指借款人付给贷款人超过本金部分的余额。

在计算利息时,除非特别指明,给出的利率是指年利率。对于不足1年的利息,以1年等于360天来折算。

在单利计算中,经常使用以下符号:

p——现值,又称本金;

i——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与本金之比;

S——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

n——计算利息的期数。

1、单利利息的计算

I=P·i·n

[例1-1]某人持有一张带息票据,面额为2000元,票面利率5%,出票日期8月12日,到期日为11月10日(共9 0天)。则到期利息为:

I=2000×5%×60/360=25(元)

2、单利终值的计算

单利终值计算公式为

S=P+P·i·n

=P(1+i·n)

[例1—2]某人存入银行15万,若银行存款利率为5%, 5年后的本利和为多少?

S=15×(1+5%)=(万元)

3、单利现值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P=S/(1+ i·n)

[例1—3]单利现值的计算

某人希望在5年末取得本利和1000元,用以支付一笔款项。则在利率为5%,单利方式计算条件下,此人现在存入银行的货币为:

P=1000/(1+5×5%)

=800元。

(三)复利的计算

复利是以当期期末本利和为计息基础计算下期利息的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这里所说的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时间间隔,如年、月、日等。除非特别说明,计息期为一年。

1.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

若某人将P元存放于银行,年利率为i,则:

第一年的本利和为: F = P + P·i = P· ( 1 + i )

第二年的本利和为: F = P· ( 1 + i )· ( 1 + i ) = P·(1+i)2

第三年的本利和为: F = P·(1+i)2· (1 + i ) = P·(1+i)3

第 n年的本利和为: F = P·(1+i)n

式中(1+i)n通常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如(F/P,7%,5)表示利率为7%,5期复利终值的系数。复利终值系数可以通过查阅“1元复利终值系数表”直接获得。

[例2-4]某人将20000元投资于一项事业,年存款利率为6%,经过一年时间的本利和为:

S=P+Pi

=p·(1+i)

=20000×(1+6%)

=21200(元)

若此人并不提走现金,将21200元继续投资于该事业,则第二年本利和为:

S=[P·(1+i)]·(1+i)

=P·(1+i)2

=20000(1+6%)2

=20000×

=22472(元)

同理,第三年的本利和为:

S=[P·(1+i)2]·(1+i)

=P·(1+i)3

=20000×(1+6%)3

=20000×

=(元)

第n年的本利和为:

S=P·(1+i)n

式中(1+i)n通常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S/P,i,n)表示。

2.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货币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或者说是为取得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

复利现值计算,是指已知S、i、n,求P。

通过复利终值计算已知:

S=P·(1+i)n

所以:

P=S·(1+i)-n

上式中的(1+i)-n是把终值折算为现值的系数,称复利现值系数,或称1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S/P,i,n)来表示。可直接查阅“1元复利现值表”(见附表二)。上式也可写作P=S·(P/S,i,n)。

[例2-5]某投资项目预计6年后可获得收益800万元,假设投资报酬率为12%,问这笔收益的现在价值是多少?

P=S·(1+i)-n

=S·(P/S,i,n)

=800×(1+12%)-6

=800×(P/S,12%,6)

=800×

=(万元)

答案是这笔收益的现在价值是万。元。

3.复利利息

本金P的n期复利利息等于:

I=S-P

=P(1+i)n-P

=P[(1+i)n-1]。

课堂练习:

1、某人现在存入银行1000元,利率为5%,3年后取出,问:在单利方式下,3年后取出多少钱?

F = 1000 × ( 1 + 3 × 5% ) = 1150 (元)

2、某人希望在3年后取得本利和1150元,用以支付一笔款项,已知银行存款利率为5%,则在单利方式下,此人现在需存入银行多少钱?

3、某人现在存入本金2000元,年利率为7%,5年后的复利终值为:

F = 2000 ×(F/P,7%,5) = 2000 × = 2806 (元)

某项投资4年后可得收益40000元,按利率6%计算,其复利现值应为:

p = 40000 × (P/F,6%,4) = 40000 × = 31680 (元)

作业题目:一、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你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2.什么是复利?复利和单利有何区别?

二、练习题

1.某公司希望在三年后能有200000的款项,用以购买一台机床,假定目前银行存款年复利率为8%。

要求:计算该公司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2.某企业现在存入800000元,准备2年后用于建一新车间,年存款复利率为8%。

要求:确定该车间的投资额。

预习内容: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教案5:

课题:第三节货币的时间价值(2)

目的要求:掌握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教学内容:1、年金的概念和种类

2、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3、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重点难点: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手段:面授

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新课讲解、讨论、小结。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你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2.什么是复利?复利和单利有何区别?

新授:

一、年金概述

(一)年金的含义: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次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即如果每次收付的金额相等,则这样的系列收付款项便称为年金,通常记作A 。

年金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保险费、折旧、租金、等额分期收付款以及零存整取或整存零取储蓄等等,都存在年金问题。

年金终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发生款项的复利终值的累加和。

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发生款项的复利现值的累加和。

(二)三个要点:等额性、定期性、系列性。

(三)年金的种类

A、普通年金: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

B、预付年金:每期期初收款、付款的年金。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1 课程性质及适用专业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专业限选课。 1.2 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学。 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会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习题、实验(实验课单独开设)和课程设计,学习和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技能。教学中要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侧重动手能力培养。 3 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系统掌握《会计学》等课程的知识。 4 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财务报告目标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五、会计计量 六、财务报告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熟悉财务报告目标;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教学重点: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内容;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计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现金 二、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 四、外币交易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与范畴;掌握现金、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核算和明细分类账核算;掌握银行存款清查及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结算程序;掌握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及两种业务观。 教学重点;现金、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核算和明细分类账核算;银行存款清查及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教学难点:银行存款清查及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第三章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 三、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四、贷款和应收账款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各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及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了解贷款及应收款项核算的内容,掌握坏账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转换;金融资产减值测试;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转换;金融资产减值测试;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利息、贴现的会计处理;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及会计处理;坏账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教学难点: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转换;金融资产减值测试;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的贴现的会计处理;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及会计处理;坏账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第四章存货 一、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 三、存货的期末计量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掌握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形成的存货的核算;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教学重点;存货的概念及分类;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存货入账价值的构;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形成的存货的核算;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及其会计处理;存货期末计价方法及其会计处理。 教学难点: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及其会计处理。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财务管理》电子教案

《财务管理》教案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教案1: 课题: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1) 目的要求:理解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教学内容: 1、企业财务管理概念 2、财务活动 3、财务关系 4、财务管理特征 重点难点: 1、企业财务管理概念 2、财务活动 3、财务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 手段:面授 教学步骤: 导入: 请大家说说你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 新授: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几个基本概念

1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2资金的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值。 3财务活动: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 4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财务活动 含义: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投入、耗费及收回又称投资。 (二)内容: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以下过程。 (一)筹资活动 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预测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 (二)投资活动 企业投资分为广义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如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对外投入资金的过程(如投资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企业投资不仅必须考虑投资规模,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并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三)资金营运活动 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分配活动 广义地说分配是指对投资收入和利润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 三、财务关系 (一)含义 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产生的与相关利益集团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内容 1、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在性质上属于所有权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 在性质上属于债权关系、合同义务关系。 3、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 是生产经营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4、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5、企业财务部门同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各部门、各单位相互之间发生资金结算关系。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48 执笔人签字:焦振娟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方法。使学生建立起供应链管理知识结构。 课程的作用:供应链管理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业务外包,以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业务流程重组、绩效评价等理论和实践知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先修课程为物流学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抽象新颖,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对供应链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刻的了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1)熟练掌握掌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和类型,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标、运作方式等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策略,理解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内

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大纲

全面的教学资源服务商·专业的教学资源服务者 中级财务会计(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一) 开课对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预修课程:基础会计学 学分:4学分 学时:72学时(其中实验部分8学时) 一、课程简介: 中级会计学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在企业(公司)范围内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本依据,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和方法,着重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在会计国际趋同愈来愈明显的今天,会计的视野更加宽阔。因此,本大纲以企业(公司)为背景;以“决策有用论”为基础;以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六大会计要素的基本业务处理为重心;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以会计信息的披露为终点,构建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目的在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掌握主要会计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其会计信息披露;培养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总论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涵义与本质、财务会计的系统结构、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会计的环境与目标、财务会计信息与质量特征、财务报告的构成与信息提供、会计规范。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行为规范,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及其用户。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的目的 一、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全面的教学资源服务商·专业的教学资源服务者 二、财务会计的特点 三、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目的的影响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期间 四、货币计量 第三节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客观性 二、相关性 三、明晰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复习思考题: 1、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什么?明确财务会计的目标有何意义?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以下内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应收票据的核算与贴现;应收账款的总价法与净价法;应收账款的融资;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坏账的计提范围与计提方法;货币资金及应收预付项目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资金 一、现金的核算与内部控制。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与内部控制。 三、其他货币资金。 第二节应收账款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置 1.课程依据—依据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设该课程 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和理论;能熟练掌握企业筹资、投资的渠道和方式;会运用金融工具计算财务管理的相关指标;能合理编制财务预算;能正确进行财务决策。 2.课程定位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 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课程位置 《财务管理》课程以《会计职业基础》、《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政与金融》、经济法》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是进一步学习《证券投资》、《资产评估》、《税收筹划》、《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 4.课程目标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脑子灵、懂管理、善经营、会动手、身心好、讨人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淮安、面向江苏,为中小企业培养“讲诚信、重操守、负责任,精算善管”的适应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该课程总体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 准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基于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且集学科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它面向企业采购、生产、存储、物流、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经过对学生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供应链管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经过后继的物流仿真、ERP、物流综合实训等后继课程的训练,进一步细化、强化、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 经过《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编制单项材料的采购计划,参与编制采购预算,参与供应商信息的分析,参与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运用,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供应链管理平台所需的理论知识,积极配合仓储部保质、保量地完成货物的出入库,物流配送的分析总结报告。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系统有序地开展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能与供应商保持竞争而合作的良性供应关系,能够在商业运作中,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技巧,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 前导课程:物流概论、物流运筹学、仓储与配送、电子商务实务、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网络营销

后续课程:物流仿真、ERP、物流综合实训、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报检实务 2.设计思路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按实际企业物流工作的流程设计学习模块,立足于培养学生从事物流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在广泛听取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来自行为企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参与下,以一个企业为背景,按实际物流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采购流程、表单等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物流工作过程的各项工作内容,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 首先对实际物流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将物流工作过程划分为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供应商开发与管理、生产流程管理、质量控制、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流程再造七个阶段。 然后经过对企业物流工作的实践调查,并在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参与下,选择出各主要岗位的典型业务,再按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融合,形成一个贯穿于课程全过程的工作任务。 最后从该工作任务出发,突出过程、淡化岗位分工,对原《供应链管理》课程进行彻底改造,打破以知识的内在完整与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学时:72学时 课程安排:第一学期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物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理解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各项会计项目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时数 72学时 (四)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五)面向专业 会计学 二、教学内容 共十八个章节,各章节是按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六大会计要素展开讲述的,后面又讲解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及编制。其中重点章节是前面的资产类项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三、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平时成绩 四、教材选用及参考书籍 选用教材:《中级财务会计》,罗绍德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中级财务会计》学科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这门课是会计学的专业课,理论性强,实物性也强。此课程是建立在会计基础和初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学习过会计基础,并没有接触过初级财务会计,因此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多做相关练习题,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中级财务会计》,罗绍德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所得税等。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对会计各项目有了基础的理解和运用,会对具体的会计事项做出会计处理,并能理解各个会计报表的原理和编制。 二、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考核:理论考试(80分)+平时成绩(20分)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财务管理答案46771电子教案

财务管理答案 计算与分析 1. 某企业为筹集资金,计划发行债券200万元,票面利率8%;优先股200万元,股利率15%;普通股100万元,预计下一年的股利率为20%,股利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筹资费用率为5%。试计算此次筹资计划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 答案: 债券资本成本率= 8%(1-33%) =5.36%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 15%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20%/(1-5%) +2%≈23.05% 综合资本成本率=5.36%*40%+15%*40%+23.05%*20%=12.75% 2. 某企业发行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筹集资金。发行债券500万元,票面利率8%,筹资费用率2%;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12%,筹资费用率5%;普通股300万元,筹资费用率7%,预计下年度股利率14%,并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若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0%。试计算个别资金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 答案: 债券资本成本率= 8%(1-30%) /(1-2%) =5. 714%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12%/(1-5%) =12.632%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14%/(1-7%) +4%≈19.054% 综合资本成本率=5.714%*50%+12.632%*20%+19.054%*30%=11.10% 3. 某企业有资产2000万元,其中负债800万元,利率7%;普通股票12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0元。企业本年度的息税前利润为400万元,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0%,要求: (1)计算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和企业的每股利润。 (2)若息税前利润增长20%,则每股利润为多少? (3)若每股利润增长30%,则息税前利润应为多少?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一(放大)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会计 初学者对会计一词的理解:1、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学科,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2、会计是一个部门(机构),如单位内部设置的财务处;3、会计是一项具体的核算工作,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4、会计是人们从事的一种职业,如张会计,是某一公司的会计人员。 以上都只是对会计初浅、片面的认识,那究竟什么是会计科学完整的含义呢?这就必须从世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说起。(二)会计是如何产生的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 2、人类要满足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要生存,解决温饱问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要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为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提高产出效益,就会促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劳动耗费、劳动成果

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比较分析

→→由此,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会计。 3、总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发展的基础;会计源于生产实践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会计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书P1) (三)会计的发展史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阶段(公元15世纪末,即1494年前)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通过头脑记忆或工具来记载劳动收支,会计只是生产职能中的一个附带部分。(如: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刻木记日等。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发现的赤色鹿角棒,上面也刻划着一些有规则的符号,也被怀疑是古人对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字中已有“获”、“入“等文字来专门反映收入情况,而用“用”、“出”等字来专门反映支出情况。)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会计也从一种必要的附带工作逐渐成为一项由专门人员从事核算记录的专门工作(如:古代印度公社中的农业记账员,专门负责农业账目的登记。)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教案—05投资

第五章投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投资的性质、特点与分类;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及核算;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及核算;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和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性质、分类以及核算。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投资的性质、特点及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及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债券溢价或折价应当在债务工具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和核算、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及核算。 本章难点内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以及债券溢、折价的实际利率摊销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演示;课堂练习和案例分析等。 课时分配:12课时,其中案例2课时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2016年《中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辅导教材 2016年《初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辅导教材 2016年《会计》财政部指定CPA考试辅导教材 主要观点提示: 投资是指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如购买股票、债券、基金,与其他企业共同创办联营企业或子公司等。投资按其目的,可分为交易性投资、持有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的权益不同,将投资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讲明 1.大纲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专业和材会电算化专业所开设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同时适用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专业专科。 2.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省开放教育财会电算化专业和金融专业(财务方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本课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差不多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操

作能力。 3.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治理会计、审计学原理和财务治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财务会计课程只涉及到有关费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费用按要素的核算与归集。费用按成本项目或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与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有关报表分析的内容放在财务治理课程中讲授。有关破产清算、合并报表等内容列入高级财务会计中讲授。 4.课程的教学差不多要求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差不多理论,运用财务会计的差不多方法处理一般财务会计问题。 5.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

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纳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明白、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讲明。各市级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不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有条件的地点还能够安排进行会计模拟实验。 6.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依照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差不多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1.学时分配 本课课内学时108,6学分,一学期开设。电视录像课建议采纳专题讲授形式,依照专题可编制30个左右的标准本。作业和模拟实验应许多于36学时。

财务管理教案完整版

第一章财务管理导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学也称理财学或财务学。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管 理工作。 一、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分资(即收益分配)引起的资金运动(流入与流出)。具体包括: (一)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三)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四)企业分资(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相关利益主体发 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包括: (一)企业与所有者(即投资者或股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所有权的性质,反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二)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债务与债权关系的性质。(三)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所有权的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四)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债务与债权关系的 性质

(五)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职工间的薪酬结算关系以及内部各单位间的资金结算关系。 (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第二节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即理财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根本目的。 一、几种代表性理财目标 (一)利润最大化 优势:1.利润=全部收入一全部费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2■利润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对股东和企业自身均有利;3.逐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缺陷:1.利润是绝对数,只反映产出,未反映投入,不能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比较经济效益的高低;投入产出比=产出/投入2.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3.未考虑风险;4.易诱发短期行为。 例1: 例2:单位:万元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 (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具体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 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 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 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 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教学 (4)提问式教学 (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6)实践教学 2、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开展,大多企业早已放弃了以往“大而全”的发展思路,转而向“小而专”演变,由此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成为企业主的不二选择。那么,如何整合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实现协同发展就变得十分迫切。《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优秀实践与相关前沿理论相融合,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商科学生尤其是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 《供应链管理》内容丰富,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供应链中的基本原理和若干操作技巧,既注重系统阐述理论,也注重介绍可操作的实践方法。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供应链管理的决策体系构架、供应链运作管理(供应链运行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合作关系、生产、采购及库存、物流、绩效管理等)、供应链信息技术应用、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五大模块,并力争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拓展到现代组织管理的一般应用领域。 《供应链管理》课程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本课程作为物流专业必修课程,是物流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有利于学生物流专业素质和思想的养成; (二)本课程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为主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重,通过教授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是一门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一)开放自由的教育观 改变以往学生必须“正危襟坐”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有兴趣学习。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要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供应链管理》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教师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中级财务会计 授课学时: 64 授课班级: 09级财务管理1—6班任课教师: 阳雪 教师职称: 助教 教师所在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务处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的目标(0.5学时) 一、受托责任观。 二、决策有用观。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计价基础(0.5学时) 一、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计价基础 1权责发生制

2、现金收付制 第三节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0.5 学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四节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0.5 学时)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有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教学要求: 第一节财务会计目标(熟悉)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计价基础(掌握) 第三节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掌握) 第四节财务的信息质量要求(熟悉)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计价基础解决办法:结合实际分析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有哪些,以及如何加强对计价基础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 1、PPT多媒体讲授财务会计的目标、基本前提、计价基础、基本要素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结合例子讲解财务会计的计价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四、作业 1、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财务会计的计价基础有哪些? 五、参考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编写东北财大出版社2009 年6 月出版;《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陈立军编写东北财大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六、教学后记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0.5 学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1. 课程描述 1.1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一) 、(二) 适应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学时标准: 112 学分标准: 6 1.2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与审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 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理论,运用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财务会计问题。 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记 录和计算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等。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必须是有 《基础会 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 、《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 1.3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具体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 程体系” 的总体设计要求, 本课程以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基本目标, 彻底打破学科课 程的设计思路, 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 的联系, 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 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编排是以行业就业为导向,以会计报表结构布局涉及到的会计六大要素涵盖 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 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分解设计成若干个 工作任务, 分二个学期开设。 第一学期主要阐述和训练的是资产要素的核算知识和技能, 第 二学期主要阐述和训练的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等业务的核算 知识和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要求学生 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的养成起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培养学 生具有团队协作、人际交流、自信心、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等社会能力,以及自我控制与 管理、再学习、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扩充知识和收集信息, 提升知识和技能迁移等能力。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 的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2.1 知识目标 能正确应用《新会计准则》处理各项经济业务; 能办理日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并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进行日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能填制和审核常用的银行结算凭证,能办理常用的几种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了解常用的几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 适用范围、结算程序;能选择适当的银 行结算方式为企业供、销部门办理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业务的款项结算; 能进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处理; 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 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 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 本课程 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核 台匕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教案—12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二章收入、费用与利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收入的定义、特征以及确认条件;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理解费用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掌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计算和利润的核算,以及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和核算;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以及确认条件;销售业务中的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等;委托代销等情况下的会计处理;费用的含义、主要内容及会计处理;利润的形成和构成;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利润的分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内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和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 本章难点内容: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演示;课堂练习和案例分析等。 课时分配:8课时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国际会计准则:《IAS18——收入》、《IAS11——建造合同》、《IAS12——所得税》2016年《中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辅导教材 2016年《初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辅导教材 2016年《会计》财政部指定CPA考试教材 主要观点提示: 收益的确定有资本保全观和交易观。按资本保全观确定的收益为经济收益,按交易观确认的收益为会计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必须满足规定的条件才能加以确认。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设计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创新,以解决实务问题的过程。从会计学教学来说, 课程设计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所学前项课程和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财务制度的动手能力和在 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能尽快适应财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 从现行财务会计实务来看,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在会计政策上的更大选择权,因此,如何结合企业实际环境,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会计制度是会计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一般来说,设计包括模拟设计和实务设计,二者在设计思路、方法、程序上是基本一致的。从模拟设计来看,设计包括对组织、组织的经营环境以及组织当前的处境的描述,而组织面临的问题既有可能在设计资料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也可能并不清晰。为此,学生作为设计者,需要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组织的环境,并提出适当的对策或建议。 三、设计的具体要求 1、为新开业的“运通汽车修配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会计制度 进度要求及主要内容 (1)识别问题(第一周:星期一) 识别问题是设计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而本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应通读相关的背景资料,按业务循环确定主要的会计问题。一般来说,业务循环主要包括: 收入循环,主要问题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或签订合同,核准客户信用,以进行信用决策和判断贷款的可回收性;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开具销货发票;记录预收账款或者收益和应收账款,记录现金收入的程序及坏账的处理方法等。 支出循环。主要包括购买存货、其他资产或劳务,发出订单,检查所收货物和开具验收报告,记录债务,核准付款,支付款项和记录现金支出等。 生产循环。包括领取各种原材料以及其他物料用品,交付生产,分摊费用,计算生产成本或者劳务成本,核计销货成本等。 员工循环。包括雇用、辞退员工,制定工资标准,核计实际工时,计算应付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和其他代扣款项,发放工资等 投资理财循环。包括授权、核准、执行和记录有关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实收资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 在具体划分业务循环时应结合企业的业务性质和规模而定。本案例涉及的企业属于以提供工业性劳务为主,同时兼营商品销售的小型企业。学生应在本步骤中拟定各个循环中应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描述可以采用文字形式,也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由学生自由选择。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篇一:中职基础会计第六章教案 引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2、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3、能界定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核算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 生产过程成本的核算 四、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习。 五、课时安排: 共10课时(总48课时之23—32课时) 第一课时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2 筹集资金的核算 二、教学重难点: 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投资者以3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 会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二)新课讲授: 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500 000 2、“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结余数。 例如:3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本公积 120000 3、“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1206022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 课时:32 开课学期:5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一、课程简介 《供应链管理》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本课程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动作管理模式的差异,对供应链的类型和构造策略、供应链协调与激励、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库存控制、生产计划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供应链动作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内涵、支持供应链动作的物流管理原理,以及供应链运行管理的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先修课程有《管理学》和《现代物流概论》,后续课程有《物流运作与现场管理》和《物流预测与决策技术》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 业主干课。使学生对供应链有了系统的学习与了解,对供应链中各功能详细介绍时学生更深 入学习物流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物流综合型人才。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特征、供应链的类型和构造策略、供应链协调与激励。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供应链模式下采购、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的内涵。 掌握供应链的原理以及供应链运行管理的绩效评价等。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导论 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及其基本思想、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供应链管理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成功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及其基本思想、理解供应 链管理研究的进展、学会供应链管理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成功应用案例分析。 重点、难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生活事例进行讨论 (二)第二章供应链系统的结构类型与运行特征 主要内容:供应链结构分类、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特征、ZARA的极速供应链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结构类型和运行特征,掌握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特征,学会进行案例分析。 重点、难点:供应链系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生活事例进行讨论 (三)第三章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