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时世平

【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专题号】J3

【复印期号】2013年03期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12年5期第79~84页

【英文标题】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 En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简介】时世平,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大致可分为两种路向,一是意译方式,二是直译方式,前者以严复等封建士大夫为代表,后者以周氏兄弟等精英知识分子为代表。严复等人立足于汉语,以汉语为中心,强迫外来语迁就汉语的传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西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系统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与严复等人以中化西的视野及中国文化优势论不同,鲁迅将中西文化作为两大相互平行并各具价值的文化体系来对待,意在借《域外小说集》的直译方式,为中国小说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形式。由于受到章太炎语文观的影响,周氏兄弟倾向使用古奥语体翻译中国传统小说里完全没有的西方象征主义与心理描写,这是一种对先秦古汉语近乎偏执的使用,且逐字逐句地对应外文的内容甚至是语法,这无疑是对文言文表达能力的一种极限试验,很难被当时读者所接受。从严复等人到周氏兄弟的翻译实践,将文言对于现代思想的涵纳能力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失败,预示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言对于西方文化翻译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翻译实践促使了“文言的终结”。

【日期】2012-05-20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文言

“在历史上,一个大的文化运动往往有一个翻译运动伴随或作为前驱。中国在19、20世纪之交酝酿着一个文化上的巨变,也有一个翻译运动应运而生”①。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来都不是平等进行的,这种不平等的交流使得翻译实践展现出各种不同的面相。据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一个民族的文学的文化地位决定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的翻译策略。文化古老、实力强大的国家,由于其文化传统较长、较强且能自给自足,往往把翻译文学置于次要地位。处于次要地位的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内构成了一个边缘系统,对目标文化中的主流文学规范难以形成重大的影响,并且,翻译文本所遵循的是该文化既定的传统规范。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翻译策略往往是保守的。而且,在翻译文学处于次要地位的时候,译者多不自觉地在翻译中寻求现成的语言形式。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就此产生:“翻译,本该是可以被用来引进新的观点、表达方式和特征的,却成了维护传统情调的手段。”结果,“译者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在外语文本中找寻最佳的现成模式之上”②。其目的在于巩固现有的审美规范,而不是引进新的语言技巧。也就是说,更多地倾向于归化式翻译。

归化,就其本质而论,就是在自身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文化作为补充,外来文化被自身文化所“化”,因此,归化的结果,就是外来文化要改变原有的身份:文化的、语言的、文体的,等等。在晚清的翻译运动中,以严复等翻译界巨擘为代表的以文言为中心的归化式翻译是主流。他们所生活的年代,中国仍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封建帝王和臣民们仍抱有华夏中心的成见,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世界上居于强大优势地位。

西方列强的逼促所带来的危机感,并没有让君臣的大国意识、文化优胜意识瞬时瓦解。虽然现实中的挫折感让严复等人开始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与文学作品,但是,与生俱来的文化优越感却不可避免地在翻译中显现出来。

严复借古文来译介西方文化,在翻译实践中,他立足于汉语,以汉语为中心,强迫外来语迁就汉语的传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西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系统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各种差异。这种以中化西的翻译原则,在吴汝纶给严复的信中便显露出来:“欧洲文字,与吾国绝殊,译之似宜别创体制;如六朝人译佛书,其体全是特创。”并且认为,翻译语言必须坚持如下原则:“来示谓行文欲求尔雅,有不可阑入之字,改窜则失真,因仍则伤洁,此诚难事。鄙意与其伤洁,毋宁失真。凡琐屑不足道之事,不记何伤?若名之为文,而俚俗鄙浅,荐绅所不道。此则昔之知言者无不悬为戒律。曾氏所谓‘辞气远鄙”③。这种“与其伤洁,毋宁失真”的对于翻译水平的评判标准,是指译文应该用中国古代雅文学的语言去翻译。在《天演论》的翻译中,严复顺应国人的阅读习惯,对原文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进行了改写,完全采用了古典小说惯常的第三人称叙事——将原文中的“I”替换成了第三人称的“赫胥黎”。并且,为了更好地减少国人的阅读排斥,严复按照传统文言小说的既有体裁惯例,袭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并创制了一个史诗般的开篇,即《天演论·导言》开头的一小段。这样的体例,无形中消除了阅读者对于西方的源语文本的排斥感与陌生感。

这种归化式翻译恰正是翻译文学处于次要地位的表征。这样的翻译定位,使得目标语,也即文言成为高于源语的文化存在,目标语所需要的是源语中所含的“新的思想”,至于其文体形式、语言风格等,都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严复对于《天演论》的改造,并非像他所言“信、达、雅”,而是有时为了“雅”,不得不牺牲“信”和“达”。冯友兰先生指出,在严复的翻译实践中,“现代英文却变成了最典雅的古文,读起来像读《墨子》《荀子》一样。中国人有个传统是敬重好文章。严复那时的人更有这样的迷信,就是任何思想,只要能用古文表达出来,这个事实本身就像中国经典的本身一样地有价值。”④毫无疑问,这也是严复受到桐城大家吴汝纶及其他士大夫推崇的原因了。这一点周作人有所评论:“在严译的《天演论》内,曾有吴汝纶所作的一篇很奇怪的序文。他不看重天演的思想,他以为西洋的赫胥黎未必及得中国的周秦诸子,只因为严复用周秦诸子的笔法译出,因文近乎‘道’,所以思想也就近乎‘道’了。如此《天演论》是因为译文而才有了价值。这便是当时所谓‘老新党’的看法。”⑤在严复的翻译中,一向居于正宗的文言传统“化用”了本来异质的外来文化。

人称改变在林纾的翻译中也可见到。在其所翻译的《茶花女》中,林纾将第一人称替换为第三人称“小仲马”。不过,相对于严复而言,林纾的翻译小说更加失真,甚至可以说是借西方材料的自我再创作,个人化色彩浓重。“林先生译外国小说,常常替外国人改思想,而且加入‘某也不孝’,‘某也无良’,‘某事契合中国先王之道’的评语,不但逻辑上说不过去,我还不解林先生何其如此之不惮烦呢?林先生以为更改意思,尚不满足,巴不得将西洋的一切风俗习惯,饮食起居,一律变成中国式,方才快意。”⑥

这种追求“以中化西”的归化式翻译,在同时代的其他人的翻译中也有表现。比如翻译《佳人奇遇》《十五小豪杰》的梁启超,翻译《电术奇谈》的吴趼人,以及前期的包笑天等,都存在类似的问题。那时评论界对于翻译水平高低的评价,也多以译笔为讨论对象,而目标语对源语的翻译是否符合“信”与“达”反倒在其次了。从实际翻译效果看,归化式翻译虽然聚拢了大量的读者,当时的影响也颇大,但就“信”这一点而言,他们都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郑振铎认为:一是妥协,即在内容上不敢违背中国读者的品位及伦理观,甚至以牺牲个性来和中国旧势力妥协;在形式上也把它译成文言及章回体。二是利用,即简单地想利用外国作品来作改革的工具。三是不忠实,翻译的差错很多,甚至还任意更改。这种以汉语为中心的归化式译法,虽然尚可做到对原作主旨的尊重,但对原文的“误读”、“漏译”、“增

删”等归化现象却是不可避免的⑦。

严复辈的归化式翻译更多地表现在政治诉求上,对于思想的传达是其首要考虑的,因而他采用本国受众较易接受的语言(文言)。在传统文化的销蚀与打磨下,翻译所起到的介绍与刺激作用也就大打折扣。梁启超就指出:“意译而失者,则经译者之思想,横指为著者之思想,而又以文从字顺故,易引读者入于迷途。是对于著者读者两皆不忠,可谓译界之蟊贼也已”⑧。

严复辈以其时通行的古文翻译西方著作,有其不可克服的内在悖谬性。西方著作在思想体例上,多是现代的产物,其内中所包含的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性思想,与一直以来脱离普通大众的、为权贵士人所掌握的文言在内在精神上存在悖谬之处。张君劢也看到了严氏以古文译西书的语言矛盾:“以古今习用之说,译西方科学中之义理,故文字虽美,而义转歧”⑨。再者,文言与外来语言本来就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其负载的封建思想与科学民主思想具有天壤之别,在用文言对西方语言转译过程中,严复很难创造出相对应的词语来。在《天演论·译例言》中,严复就感慨地说:“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⑩王国维批评严复对待外来新词汇的态度说:“造语之工者固多,而其不当者亦复不少”,“又西洋之新名,往往喜以不适当之古语表之”(11)。长期以来的语言工具论以及中国固有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意识,使得严复的翻译暴露出古代汉语体系,也即文言体系在应对西方文化时的力不从心(12),因此,所谓的误读、偏谬、辞不达意等,都在所难免。严复以文言翻译西学时虽竭力维护古文的尊严与完整性,但在客观上,正是这种文言翻译西学的力不从心以及勉力为之,却为古文系统向现代语言的嬗变打开了缺口。伴随翻译活动带来的大量外来新词语的输入与影响,同时由于时局动荡与国运危机,文言的权威性被一步步侵蚀,一向颠扑不破的严密的文言传统就在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开始破绽百出,大厦将倾。

在清末民初,在意译翻译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有坚持异化翻译者,那就是鲁迅、周作人兄弟。

清末民初的翻译先走的是归化的路子,鲁迅也难脱时代规囿。可以说,“在1909年《域外小说集》出版以前,周代兄弟的译作从选材到文字都不脱时尚,没有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13)即从选材与译笔来看,在《域外小说集》之前的鲁迅的翻译,其选本多为当时在中国盛行的科学小说和政治小说,其国别多是处于强势文化的英美法等国家。“他的动机是政治性的,跟梁启超等人大力提倡翻译政治小说之类的做法完全配合”;“他所运用的方法,与那时的意译风尚一致,所差别的可能只是程度上有轻重罢了。”(14)这种局面直到《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出版才发生了转变。

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域外小说集》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极具现代文学意识的文本选择;弗失文情的直译方法(异化式翻译);古奥的翻译语体;读者的缺席(正是由于前三个方面的特征,才会导致读者的缺席)。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何要选用直译,为何要用古奥的翻译语体?为何会有极具现代文学意识的文本选择?

所谓异化,就是用外来文化影响和改造本土文化。周氏兄弟何以如此锲而不舍地追求直译、硬译的异化式翻译呢?这与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文学的认识有关。鲁迅将中西文化作为两大相互平行并各具价值的文化体系来对待。在鲁迅看来,西方文化是一种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殊异”之学,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灿然可观”的历史,具有为本民族文化所没有的足可“为师资”的“善者”(独特价值)。因此,重构中国文化既要“审己”,又要“必知人”,在异质文化的相互比较与选择中,自觉地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新宗”(15)。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指出,真正的翻译,不但在于输入新的内容,也在于输入新的表现法。1918年周作人在写给张寿朋的通信中,也表达了对翻译的

一贯看法:“要使中国文中有容得别国文的度量……又当竭力保存原作的‘风气习惯,语言条理’。最好是逐字译,不得已也应逐句译,宁可‘中不像中,西不像西’,不必改头换面。”

(16)也就是说,翻译的作用在于,在引进思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引进新的表现形式。

从鸦片战争至清末民初,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知识分子表现出以下倾向:或是以板结的思维定式固守着以夏变夷的僵化观念,或是虽承认中国在“器”上落后西方列强,但在“道”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中体西用就是典型的反映;或者正视现实,承认“道”、“器”甚至文学上皆不如人,主张建立适应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新型文化。在鲁迅看来,中国文学与别国相比,还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中国文学处于闭关自守、囿于成规的境地,只在“梦”、“魂”、“痕”、“影”、“泪”之类的文字上徘徊、消耗。要使中国文学有新兴的希望,必须从境外引进具有现代意识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使外国的新兴文学在中国脱离‘符咒’气味,而跟着的中国文学才有新兴的希望。”(17)这一对于翻译文学重要性的重视,源于鲁迅对于文学的艺术性美学功能的体认。

在鲁迅眼中,文学不是低等文类,娱乐消遣之物,而是所谓国民精神的火炬,诗人是人类未冕的立法者,所以才值得毕恭毕敬地直译,不敢随意改造,恐失去原意。故《域外小说集》中尽心收录极具现代意识的域外新文艺,并用直译方法真实再现域外文化。他期望《域外小说集》的译介不但为我们的文学输入新的内容,也输入新的表现法。在借鉴西方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在艺术上也广泛汲取各种流派的精髓,为惰怠、混乱的旧文坛注入新的活力。他认为文艺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他渴望在异域小说里发现崭新的文学和文化因子来重新构建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也就是说,其时鲁迅强调的,则是借《域外小说集》的翻译,为中国小说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形式,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以及与世界文学的接轨拓展道路。

完全采用异化式翻译的《域外小说集》虽说在语言中也采用了古文体,但是,其所选的翻译文本几乎都是短篇小说,这与其时流行的章回体小说的接受语境完全相左,也迥异于中国传统短篇小说模式。传统小说往往是有始有终的故事的浓缩,但《域外小说集》所选的小说文本,则大多是属于侧重于主观表现的抒情化小说,这些作品没有清晰完整的情节,只有不连贯的碎片式的生活场景、人物主观的感觉与想象,小说叙述的主观视点与意识流手法,对当时的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这种超越时代的现代文学趣味与审美倾向显然超越了当时读者的审美习惯与能力。这一点,鲁迅深有体会,“这三十多篇短篇里,所描写的事物,在中国大半免不得很隔膜;至于迦尔洵作品中的人物,恐怕几于极无,所以更不容易理会。同是人类,本来决不至于不能互相了解;但时代国土习惯成见,都能够遮蔽人的心思,所以往往不能镜一般明,照见别人的心了。”(18)需要说明的是,在意译之风盛行,且读者也多追捧意译作品的情况下,用直译翻译出来的文体或表达方式,很难被读者所接受。这一点,陈平原先生也有所论及。他指出:“‘直译’始终没占主导地位,理论上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相反,‘直译’在清末民初是个名声很坏的术语,它往往跟‘率尔操觚’、‘诘曲聱牙’、‘无从索解’,跟‘如释家经咒’、‘读者几莫名其妙’联在一起。”(19)陈氏所举的对于直译的批评,多出于其时一些有经验的译者或是最有资格的译评人,上述“率而操觚”、“诘曲聱牙”、“味同嚼蜡”、“无从索解”系近代文学翻译家周桂笙所言;“如释家经咒”、“读者几莫名其妙”则系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曾任《申报·自由谈》主笔的陈蝶仙所写。当时,周氏兄弟相对于严复、林纾、梁启超等人而言,还是翻译界的无名小卒,其译著销售情况也就可想而知。

如上所述,周氏兄弟的文化立场带有极强的精英主义色彩。晚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虽历数文言的不合理之处,但此篇具有宣言性的文章却是用文言写成的。这说明,在晚清民初,白话文虽然通行于俗,作为普及工具较之文言有很大优势,但对于精英知识分子

而言,文言依旧是其所中意的高雅语言。于是,“行文古涩”的古奥语体,就成了周氏兄弟翻译《域外小说集》的不二之选。

其时的读者认为《域外小说集》佶屈聱牙,这一点从销量可以得到印证。同为翻译者,且翻译了大部分篇目的周作人,同时期翻译了《炭书》,1913年将之投给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但却被退回。在退稿信中,编辑提到如下的阅读感觉:“虽未见原本,以意度之,确系对译,能不失真相,因西人面目俱在也。但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殊为憾事。”(20)从这封退稿信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不失真相”、“面目俱在”,明显是周代兄弟所提倡的直译的反映。第二,“行文生涩”、“如对古书”的评判,也确实是周氏兄弟当初因受章太炎的影响而用文言翻译的缺点,后来他们也都是承认的。在1934年《集外集·序言》中,鲁迅就说“以后又受了章太炎先生的影响,古了起来”(21)。周作人在《〈点滴〉序》中,也谈到到这一问题:“我从前翻译小说,很受林琴南先生的影响,1906年往东京以后,听章太炎先生的讲论,又发生多少变化。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正是那一时期的结果。”(22)

《域外小说集》的句子用古奥的古文,受到章太炎的影响,这是学界共识。我们要追问的是,其时的鲁迅为什么会受到章太炎的影响,以至于在翻译文体上都会追随章太炎。

如上所述,鲁迅初期对于严复的翻译还是很心仪的。许寿裳在1947年出版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中便已指出,鲁迅起初极为称道严复的译著,甚至能背诵《天演论》中的几篇文章。据许氏的忆述,鲁迅对严复的赞誉主要在于其翻译的严谨。鲁迅虽然在1921年《关于翻译的通信》中为了论战的需要而一再强调严复的翻译以“信”为主,进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原则。但是,在20世纪之初,鲁迅却对严复翻译理论中的“雅”最为关切。事实上,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对“雅”的解释,并非“文字之美”,而是指运用汉代以前的句法和字法进行翻译:“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于斯二者之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23)也就是说,在严复看来,只有汉以前的字法和句法才能通达地翻译西学学理。对于严复这种做法,鲁迅应该甚为认同。(24)在鲁迅看来,以汉以前的雅言翻译西方学术作品即是力求信实的途径。

但是,就是这样的翻译,却被古文大家章太炎看出了桐城派的近八股的习气。章太炎在《〈社会通诠〉商兑》一文中对严复的翻译提出了批评:“就实论之,严氏固略知小学,而于周、秦、两汉、唐、宋儒先之文史,能得其句读矣。然相其文质,于声音节奏之间,犹未离于帖括。申夭之态,回复之词,载飞载鸣,情状可见。盖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趋其庭庑者也。”(25)

1909年的鲁迅,本来对于严氏的意译翻译就有改作之意,现在,就连他一向偏重的“雅”也被章太炎先生指出其中的桐城习气后,可想而知,鲁迅完全改变了对严复的看法。因为,“桐城古文无论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十分接近八股文,当严氏以这种文体翻译西书时,实际上也落入他所讽刺的古人的昏庸子孙之列。”(26)也就是说,严复的译文标举“信”、“达”、“雅”,本来“信”、“达”就受到质疑,唯一能炫耀于世者,其“雅”也。现在,就连“雅”也出现了问题,这“雅”的文体竟然桐城习气十足,因此,告别严复的译文,重新拾回“古文”应有的“雅”,也就成了鲁迅所追求的。于是,章太炎替代了严复,成了鲁迅的师法对象,并改变了周氏兄弟的翻译观,促使他们以古语对西方文学作品作逐字逐句的“直译”。

章氏对于鲁氏兄弟的影响,就是其“文学复古思想”。章太炎认为,宋朝以前,汉文的字数每有增益,至丁度等撰《广韵》时,已有不少于三万字的字数。但北宋亡国以后,字数不但没有任何增益,士官百姓的用字范围反而日渐狭窄,他们常用的字数不过数千,以至大部分的汉字变成废弃不用的古字。而要应对中西交流的翻译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创制新字词,一方面则要起用已废弃的古字或某字的古义(27)。孙郁先生指出章太炎“因为是文字学大家,

对词语的变化有自己的看法。另外受了日本武岛又次郎《修辞学》影响,‘见在语’‘国民语’‘著名语’之外,对‘外来语’‘新造语’‘废弃语’亦多关注。太炎认为,中国古代‘废弃语’很多,其实可以重新采用。它们能够转化为新式语言。那些恢宏的雄文,采用‘废弃语’,一面有古风;一面又多是高远的气象。这对鲁迅兄弟,是很大的影响。他们初期文章其实就是在‘废弃语’中转化新句式的努力。”(28)

这种独特的语文观很可能启发了周氏兄弟以古语直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因此,木山英雄的说法不无道理:“章炳麟有关把文学不作为传统的文饰技巧,而是以文字基本单位加以定义的独特想法及其实践,为周氏兄弟的翻译活动暗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在阅读原文时,把自己前所未有的文学体验忠实不贰地转换为母语,创造了独特的翻译文体。进而,为了对应于细致摹写事物和心理的细部的西方写实主义,他们所果敢尝试的以古字古义相对译实验,哪怕因而失之于牵强,但恰恰因为如此,通过这样的摩擦,作为译者自身的内部语言的文体感觉才得以真正形成吧。”(29)也就是说,章太炎对于中西语翻译的思路,“颠覆了旧文人的俗套,鲁迅从中有所心得也是自然的”(30)。也正是这样的语言观念下的直译,造成了《域外小说集》行文生涩,颇不通俗的风格,遭致销量不佳的命运。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尝试与失败,周氏兄弟亦发生变化,走出了章太炎的“家法”,从外来句式和传统中寻找新的表达,有了自己的“家法”,转向提倡白话文并反对复古。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中,对《域外小说集》的翻译进行的这种特立独行的语言复古进行了反思与定性:“此所谓文字上的一种洁癖,与复古全无关系,且正以有此洁癖乃能知复古之无谓……若穿深衣,写篆文的复古,虽是高明而亦因此乃不可能也”(31)。这里的所谓“洁癖”就是用古文本字来译写文章的癖好。而这种做法“与复古全无关系”,因为它旨在以中国既有的言词帮助时人接受外来事物,意不在“复古”,这也是时代使然。周作人认为这在当时“意译”之风盛行的环境中无疑是一种认真的语言实验,但也正是这一实验使他们了解到“复古之无谓”和“不可能”,促使他们日后转向白话文和“文学革命”。

正如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所谈到的,时势的逼迫,种种的需要使语言文字不能不朝着“应用”的方向变去,但自严复、林纾以至于鲁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并不“成功”,“他们都不肯从根本上做一番改革的工夫,都不知道古文只配做一种奢侈品,只配做一种装饰品,却不配做应用的工具”。而且,其时“古文究竟是已死的文字,无论你怎样做得好,究竟只够供少数人的赏玩,不能行远,不能普及”,“用古文译小说固然可以做到‘信,达,雅’三个字,——如周氏兄弟的小说——,但所得终不偿所失,究竟免不了最后的失败。”(32)周氏兄弟在《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实践中,将自己前所未有的文学体验忠实不贰地转换成母语,创造了独特的翻译文体,使用古字古意翻译中国传统小说里完全没有的西方象征主义与心理描写,这是十分大胆的尝试,这是一种对先秦古汉语近乎偏执的使用,且逐字逐句地对应外文的内容甚至是语法,这无疑是对文言文表达能力的一种极限试验。

综上所述,从严复等封建士大夫的意译式、归化式的翻译实践,到周氏兄弟等精英知识分子的直译式、异化式的翻译实践,他们将文言对于现代思想的涵纳能力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失败,预示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言对于西方文化翻译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说,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促使了“文言的终结”。

注释:

①王佐良:《严复的用心》,商务印书馆编:《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2页。

②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年第4期。

③吴汝纶:《答严几道》,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第2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第676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74页。

⑤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8-49页。

⑥志希:《今日中国之小说界》,《新潮》1919年第1卷第1号。

⑦(20)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7-238页,第175页。

⑧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3804页。

⑨转引自贺麟:《严复的翻译》,商务印书馆编:《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3页。

⑩(23)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3页,第12页。

(11)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87页。

(12)张艳华:《新文学发生期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13)(19)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9页,第37页。

(14)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3期。

(15)袁盛勇:《论鲁迅留日时期的复古倾向(上)》,《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9期。

(16)此段文字是周作人于1918年11月8日,针对张寿朋题为《大学改良与孔数》的商榷文章而作的回复。刊发于《新青年》五卷六号“通信”栏,1918年12月出版。

(17)周国伟编:《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41页。

(18)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21)鲁迅:《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22)周作人:《〈点滴〉序》,高瑞泉编选:《理性与人道——周作人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8页。

(24)(26)张历君:《迈向纯粹的语言——以鲁迅的“硬译”实践重释班雅明的翻译论》,《中外文学》2001年第7期。

(25)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3页。

(27)章太炎:《〈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8页、第229页。

(28)(30)孙郁:《在章太炎的影子里》,《文艺报》2011年9月16日,第7版。

(29)本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孙歌译,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31)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宇宙风》第30期,1936年12月1日。

(3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0页、第98页、第99页。

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析

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析 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史研究:周秦至民国的翻译思想谱系》四、侦探小说翻译的接受和影响 整体来说,清末翻译小说所得到的评价是毁多于誉,这个情况到近10年才有所改善。以五四运动所奉行的文学规范来看,大多数晚清小说不论是题材、语言和翻译目标都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西方侦探小说在宣传“科学”和“法制”的同时,在艺术上对中国近代小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叙事角度方面来看,我国传统小说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而西方侦探小说的译介却为中国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叙事视角,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限知叙事使得读者无法知晓案件的来龙去脉,只能随书中某一人物去观察、探索、判断、思考,这种叙事方式无疑给读者带来了悬念,大大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和可读性。虽然不同的译者在侦探小说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但相当一部分译者采用直译,再现原著的风貌,这也影响了中国本土侦探小说的創作。比如在程小青的《霍桑探案》系列中,案情都以包朗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包朗作为侦探霍桑的助手,深入现场亲自参与案件的调查,带领读者进入扑朔迷离的案情,最后在霍桑的精辟剖析中揭开事情的真相。就叙事时间而言,我国传统的章回小说一般采用直线叙述和连贯叙事,按照事情发展进行的始末娓娓道来。而侦探小说往往采用倒叙的手法,在故事开头先交代案件的结果,给读者造成一种悬念和疑问,然后在后文将故事一步一步铺展开去。1903年,《新小说》第八号刊登了法国小说家鲍福的作品《毒蛇圈》,小说开篇是一对父女的对话,这段对话是以倒叙为开头的。知新室主人在《译者识语》中评论说:“我国小说体裁,往往先将书中主人翁之姓氏、来历,叙述一番,然后详其事迹于后;或亦有用楔子、引子、词章、言论之属,以为之冠者,盖非如是则无下手处矣。陈陈相因,几于千篇一律,当为读者所共知。此篇为法国小说巨子鲍福所著。其起笔处即就父女问答之词,凭空落墨,恍如奇峰突兀,从天外飞来,又如燃放花炮,火星乱起。然细察之,皆有条理。自非能手,不敢出此。”知新室主人即周桂笙,他的好朋友吴趼人受到此篇影响,随后在同一杂志上发表小说《九命奇冤》,可见侦探翻译小说对侦探小说创作的直接影响。 叙事时间和叙述角度的变化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相,在这之后是小说旨趣功能、创作阅读方式的潜在变迁(苗怀明,2001:17)。由全能叙事到限知叙事、作者由洞察一切到故弄玄虚、读者由被动阅读到积极介入,这些都体现了文学新气象。语言的转变、文体的变异和创作理念的更新,这些改变无一不预示着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发生。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即“二标准六方法”;形成初步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重点:以“二标准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翻译的操作 教学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几年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点也同样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从试题来看,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到内容,因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这对考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比以客观题形式更高。 二、分析错例,提出翻译的原则 (一)读下面的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解析: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二)小结明确:得分点设置 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 ④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 ⑤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⑥固定结构:附例 表询问:如……何奈……何若……何谁……者 表反问、商榷、猜度: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

何以……为何……之有 表比较、选择:……孰与…………孰若……与其……孰若(岂若) “所”字结构:有所(以)无所(以)何所所以 “者”字结构:形容词+者动词+者动宾词组+者数词+者 知道了这些文言知识点易被设为翻译得分点,那么文言的翻译是不是只需掌握这些就能翻译好呢?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又是遵循怎样的标准的呢? (三)明确句子翻译的原则: 1.严复:信、达、雅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若是全盘而真实地‘信’了,把原作的思想感情,意思之最微妙的地方,连它的文字的风格、神韵都传达了出来,则不但‘顺’没有问题,就是所谓‘雅’(如果原作是‘雅’的话)也没有问题。‘信’、‘达’(顺)、‘雅’三字,实在作到一个‘信’就都有了。”⑧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信、达、雅”在逻辑上确实“先天不足”。 译文除了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之外,还必须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2.“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第二课时 三、结合实例,探讨翻译的方式方法 1、方式 直译和意译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才意译。 实例研究 翻译下列句子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译文:扁鹊望见桓侯就掉头跑开。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_汤哲声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 汤哲声 朱全定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改译、删译与当时中国精英分子要利用小 说启蒙国民有着很大关系,虽然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是以言情小说和侦 探小说为主,却对当时的中国政治思想和小说的美学思想、艺术结构产 生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清末民初翻译家的史学地位以及他们的“为我所 需”、意译的观念和方式作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清末民初 小说翻译 价值和意义 这是一批被遗忘或者受到不公评价的外国小说翻译群体,他们是(按照翻译外国小说出现的先后为排列顺序):包天笑、周桂笙、陈景韩(冷血)、徐卓呆、许指严、王蕴章(西神)、李涵秋、张春帆、恽铁樵、周瘦鹃、贡少芹、张毅汉、徐枕亚、严独鹤、胡寄尘、程瞻庐、陈蝶仙、李定夷、程小青、叶小凤、李常觉、陈小蝶、朱瘦菊、陆澹安、姚民哀、许瘦蝶、吴绮缘、王钝根、顾明道、闻野鹤等等。他们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翻译作家,并且主要活动于清末民初时期。根据既有的文学史描述,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的翻译作家素质不高,被认为翻译的随意性很强;清末民初小说的译作改译、删译之风严重,被认为不忠于原著;清末民初小说译作的原著品味也不高,被认为鲜有一流作品。从这样的观念出发,清末民初的那些小说翻译作品就成为了一堆文字垃圾,关注的人不多,更别说研究了。问题是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作品真如文学史所描述的那样吗?如果放入历史语境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思考,也许我们会有另一番解读。 一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确实改译、删译之风严重,包天笑、杨紫驎合译的《迦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价值评估体系建构与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批准号:12 BZW107)的阶段性成果。

文言文翻译之“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之“信”“达”“雅” 翻看各地教师招聘考试,不管是小学岗位还是中学岗位的招考试卷,凡是考文言文阅读的试卷,必定会考文言文翻译。且分值比重比一般文言文阅读的题目大,有时候甚至达到整个文言文阅读分值的一半,这在中学岗位招考试卷中尤其明显。所以,能否准确地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能否保分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解答文言文翻译题呢? 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我相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在听到文言文翻译五个字后,是可以将这三个原则脱口而出的。但是“信”到底指的什么?“达”又指的什么?“雅”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不一定清楚,即便清楚,也不一定能在实际中严格地遵循。下面我们着重讲讲,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及其落实。“信”“达”“雅”最初是由我国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意思是“翻译的事情有三个难点:意思不悖于原文,不拘于形式,选词准确、简明、优雅。“信”“达”“雅”最初是针对外文翻译而言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白话文的掀起,现代汉语的统一,普通话的推广,我们渐渐也不能明白那些古朴、言简意赅的古文了,也需要对古典文献中的语句进行一番 译作,这时“信”“达”“雅”三原则也成了文言文翻译的一条定律了。 “信”“达”“雅”三原则实质上是递进的,体现了翻译逐步完善、升华的过程。文言文翻译中,“信”,通常是直译,逐字逐句地翻译,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能明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各个义项;“达”“雅”,通常是意译,就是根据 语境领会的意思进行翻译,这主要表现在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能力的掌握上,要求我们跳出一词一义的对应,进入化境的状态。 实际的翻译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首先,翻译时要有所取舍。对地名、人名、官名、国号、物品名等专有名词要取文言文句中的名称,进行保留,因为这类名称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有所专指

晚清小说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准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2649778.html, 晚清小说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准备 作者:胡江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9期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却出现了小说革命的浪潮,晚清翻译小说是这次小说浪潮中坚力量,翻译小说大量输入,数量巨大,类型全面,影响深远,在整个翻译文学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本文分析晚晴小说翻译出现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译以致用为大量输入所做的文化准备,并指出晚清小说翻译的功利本质。 关键词:晚清小说革命译以致用 中国古代小说长期并且一直归属于社会的边缘,为文人士大夫不齿。鲁迅曾感叹“在中国,小说向来不算文学家的”,“做小说的也不能称文学家的”。然而,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却出现了小说革命的浪潮,晚清翻译小说是这次小说浪潮中坚力量,翻译小说大量输入,数量巨大,类型全面,影响深远,在整个翻译文学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无论是中国小说,还是翻译小说,从“小道”一跃而成为“文学之上乘”,并非偶然,亦非靠几声热情的呐喊即能定音。只有把整个翻译活动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抓住特定的历史时代主流思潮和意识形态,才能深刻地理解晚晴翻译活动。因此,要研究晚清小说翻译,首先必须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动力。晚清小说革命是小说翻译活动的直接动力,而翻译、介绍域外小说又是小说界革命的第一步。 一.小说界革命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代表着当时政界、思想界、文学界先锋人物的维新派对至上而下的改革彻底绝望,认识到不能依靠保守的官吏和腐败的晚清政府来完成改革大业;只有从国民做起,唤起国民议论,振作国民精神,使改革之事成为国民共同的事业,方能成功。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小说界革命口号。 国民素质关乎救国强种之要。在维新派的笔下,开民智、育民德一直是“新民”的主要任务。严复根据Herbert Spencer学说,提出“生民之大要三,……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他进而呼吁:“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梁启超①在《新民说》叙论里开宗明义指出,同是圆颅方趾,同样的日月山川,为什么国家有强有弱?不在于地利,不在于个别英雄,而在于国民。梁启超还指出,欧美国民虽然强调个人权利,视独立、自由高于生命,但其群体观念又绝非中国民众所能及。他批评中国人奉行“人人皆知有己,不知有天下”的处世之道。他提倡“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的新道德,即公德。

古文书信和格式

书信和格式: 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 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 用“此致、即颂、顺祝”等 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 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 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 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 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 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 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 些。最后填写好寄信 人的邮政编码。 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文中绝对不可以出现你我他的字样。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共两课时)(教师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考点解读及应对方法 (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所给译句的特点: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5、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6、句子的语气有特点。7、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二)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呢? 首先,要明白所给译句的特点: 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 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 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5、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6、句子的语气有特点。7、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其次,要认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例如: 2、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 3、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雅?是翻译的最高要求、最高标准,也是翻译工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再次,要明白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 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直译佶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的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代汉语?简明、连惯、得体?的基本要求,进行意译。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不能随心所欲地翻译,意译也要符合?信、达、雅?的要求。 三、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一)留 即对文言文中的古代专有名词和古今词义相同的普通名词,可以直接抄录,不必翻译。 ①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观巴黎油画记》) [译文]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 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译文]深远的谋略,行军用兵的本事,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 (二)调

【清末民初翻译与新式教育】清末民初新式学堂

【清末民初翻译与新式教育】清末民初新式学堂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先进知识份子大量的翻译促进了新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初的翻译与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初翻译新式教育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开始被动地吸收外来文明,而吸收的途径之一就是外国书籍的翻译。中国从而迎来了继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之后的第三次翻译高潮,这次翻译高潮促进了新式教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一.教育小说的翻译和新型教育理念的传播 清末民初,大量外国教育小说经译介进入国人视野,这些小说的译介,同时承载着倡导新小说和传播新教育思想两种使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梁启超等人极力推崇和引介西学,并将小说置放在配合政治改革的思想启蒙位置加以倡导和呼吁。梁启

超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而译介西方小说可以补旧小说之弊,并起到“开启民智”、“保国保种”、“救国图强”的作用。在他们的积极倡言下,一批具有开启民智、启蒙大众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学者,将目光投向西方,开始译介西方 小说。当时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他一生翻译的小说多达160余种。他所译介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年一经刊行即引起轰动,一时之间文人学士争说“茶花女”。20世纪初,西方小说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译介外国小说之风盛极一时。教育小说即是此时乘欧风美雨进入中国的文化舶来品。 这些译介教育小说以欧美小说为主,多数是根据日译本重译的,这一时期教育小说译介的成功对于新教育思想的导入和传播起到了 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二.日本学制的译介与新型学制的移植 1900年以前,中国人主要通过直接翻译欧美书籍来介绍西学,而到1900年以后,大量日本译著与欧美译著风行海内,充斥书肆,形成了“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的局面。 在学日热潮的催化作用下,1904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学制《癸卯学制》诞生了,而这一学制确立主要是以日本学制模

古文翻译----信、达、雅

古文翻译 一、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指把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的重要手段。 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基本上按照原文的字句来翻译,努力使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例如: 原文: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如果现在真的用我们这群人假 GD799 说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队伍,作为全国的倡导,一定会有许多响应的人。 所谓意译,是指不全按照原文字句、只按照原文的大意,笼统地加以翻译。例如,上面那个例句可以译为: 如果我们现在果真发动义举,向老百姓假称我们就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军队,在全国带个头,那么,一定会有许多人响应我们,跟我们一起干。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直译,而不采用意译。 二、翻译的标准 近代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首次提出了翻译的三项原则和标准,即“信、达、雅”。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 焉。…… 信、达而外,求其尔雅。”这也是古文翻译的标准。 1 信 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例如:《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有的人把“方七百里”译成“方圆七百里”,这就错了。这儿的“方”,是“见方”的意思,即把大山的占地面积截长补短变成正方形计算,其边长叫“方”;而“方圆”则指周长。 又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有的人把“吾得兄事之”译成“我要像哥哥一样侍奉他”,这是不准确的。“兄”在原句中是名词活用为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译成“像哥哥一样”,表义就可能产生分歧:刘邦究竟是把自己放在“哥哥”的地位上呢,还是把自己放在“弟弟”的地位上呢?因此,“兄”必须译成“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二字不 可少。 2 达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例如: 《战国策·赵策》:“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有的人把这句话译成:“鄂侯争这件事很急、辩这件事很急,所以就把鄂侯作成了干肉。”这个译文,基本上做到了“信”,因为它对每个词的翻译和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没有做到“达”,因为译文在表达上还不很规范。“争之急”、“辨之疾”中的“争”、“辨”是动词谓语,“之”是宾语,“急”、“疾”是补语。这种句型,翻译时最好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争之急、辨之疾”是同义复用,可合在一起译成“为这件事(同纣王)争辩得很厉害”。“脯”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故脯鄂侯”应译成“所以(纣王)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3 雅 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 清末民初出现的小说翻译高潮,在学术界有多种表述方式,有的称之为“晚清小说翻译”,有的称之为“近代小说翻译”。本文以林纾在1898年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开始到“五四”前夕的小说翻译为背景,因此称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 一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起因 清末民初是小说翻译大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全,如阿英先生的《晚清戏曲小说目》就收翻译小说608种,日本学者樽木照雄教授等人编有《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等。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在这些翻译小说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所谓的通俗文学,即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等。这些小说盛行的原因是它们能够满足当时读者的愿望和需求。尤其是在当时的封建制度、虚伪的共和制度及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深切地感到了科学力量的伟大,人们迫切地想从所翻译的政治小说中领悟到新的民主制度、在科学小说中领略到科技的力量、在侦探小说中获得公正的法制。当时的译者带有的这种翻译动机,迎合了当时政治改良、文化改良和启迪民智的需求,给民众带来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从创作角度来讲,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在价值观念、人物塑造和小说的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当时一些小说家明显地从类似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汲取了很多营养进行小说创作。特别是“五四”时期的一批新文学作家都曾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谈到晚清翻译小说,如鲁迅、郭沫若、冰心等,这些文字在文学界和翻译界至今仍广为人知。 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写道:“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鲁迅的这句话所指的是旧文学处于“边缘”或“弱势”阶段。因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 摘要: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古至今与翻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五大翻译高潮:唐朝的佛经翻译;清朝的科学翻译;1919年以前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科书、工具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高潮走向高峰的重点时期,而其中的科学翻译活动,以其影响之大成果之多为中国翻译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亮眼之处,对于现代科技翻译来讲仍具有借鉴价值和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学翻译;特点;影响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ltogether,there are five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of Tang Dynasty,Scientific Translation in Qing Dynasty,Western Translation before 1919,Scientific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and the Social and Natural Scientific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re crucial period toward a translation climax,in which many scientific activities with their influential results providing

古文翻译----信、达、雅

古文翻译----信、 达、雅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古文翻译 一、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指把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的重要手段。 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基本上按照原文的字句来翻译,努力使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例如: 原文: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如果现在真的用我们这群人假GD799说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队伍,作为全国的倡导,一定会有许多响应的人。 所谓意译,是指不全按照原文字句、只按照原文的大意,笼统地加以翻译。例如,上面那个例句可以译为: 如果我们现在果真发动义举,向老百姓假称我们就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军队,在全国带个头,那么,一定会有许多人响应我们,跟我们一起干。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直译,而不采用意译。 二、翻译的标准 近代着名学者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首次提出了翻译的三项原则和标准,即“信、达、雅”。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这也是古文翻译的标准。 1 信 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例如: 《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有的人把“方七百里”译成“方圆七百里”,这就错了。这儿的“方”,是“见方”的意思,即把大山的占地面积截长补短变成正方形计算,其边长叫“方”;而“方圆”则指周长。 又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有的人把“吾得兄事之”译成“我要像哥哥一样侍奉他”,这是不准确的。“兄”在原句中是名词活用为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译成“像哥哥一样”,表义就可能产生分歧:刘邦究竟是把自己放在“哥哥”的地位上呢,还是把自己放在“弟弟”的地位上呢因此,“兄”必须译成“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二字不可少。 2 达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例如: 《战国策·赵策》:“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有的人把这句话译成:“鄂侯争这件事很急、辩这件事很急,所以就把鄂侯作成了干肉。”这个译文,基本上做到了“信”,因为它对每个词的翻译和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没有做到“达”,因为译文在表达上还不很规范。“争之急”、“辨之疾”中的“争”、“辨”是动词谓语,“之”是宾语,“急”、“疾”是补语。这种句型,翻译时最好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争之急、辨之疾”是同义复用,可合在一起译成“为这

信、达并重,意、辞兼顾——文言翻译对比解析

信、达并重,意、辞兼顾——文言翻译对比解析 文言翻译的原则,一般人都推崇近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而以“信”置首位。这固然不错,但如果“信”不与“达”并重,则译出来的不是地道的现代白话,读起来别扭,还会费解甚至误解,达不到翻译古文的目的,也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问题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表现。随便找一个例子。如《师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参书的译文是:“(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既是译文,为什么要像课文注释一样加括弧呢?由此导致学生也把译文弄得疙疙瘩瘩。“从”应译作“跟随”,才符合现代词语搭配习惯。“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不像一句正常的话,“成为疑难问题的”难道不是疑难问题,还是别的什么?不如译成:“那么他的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理解了。”我觉得这和汉译英有相通之处。某英语教科书上有一篇小说,其中有这么一句对话:“Even if you go then , there where wouldn’t be any result.”大多数同学译作:“即使你去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有一个同学译作:“你去了也是白搭。”虽然前者是不错的,甚至称得上是标准译文,但比起后者就要逊色多了。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语文教育家于在春先生的一套《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当时我初出茅庐,他这套书起了很大作用。我非常赞同于先生在翻译古文上的观点:要“扫荡文言成分”,译文应当“彻底的白话化”。但是我们现在从教参书和各地模拟试题答案上所看到的文言翻译,却少有能达到于先生所提出的标准的。 为了让读者明白笔者的观点,我选了一篇被不少学校用作高考模拟试题的《李疑传》作例子,对比两种不同的译文(分别记为A、B),分析它们的优劣,归纳出某些翻译的道理来。 【原文】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1]。金华范景淳吏吏部[2],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3]。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4]。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5]。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6]。”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7]。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8]。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9]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10]。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1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译文对比】 [1]A:李疑由于崇尚道义在当时很闻名,只喜欢危难时周济别人。B:李疑因为崇尚道义闻名一时,特别喜欢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人。(析:A对译比较准确,但不如B的口语化,“独”译作“只”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李疑的褒扬,“周济”这个词现在很少用。) [2] A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做官;B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析:第一个“吏”字是名词动用,译作“做官”本也不错,但不如译作“当差”能恰当传达出范景淳的地位和处境,与下文他生病后的窘态比较一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吏”:“官吏。春秋以前,大小官都可以称为吏。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的官。”)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时世平 【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专题号】J3 【复印期号】2013年03期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12年5期第79~84页 【英文标题】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 En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简介】时世平,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大致可分为两种路向,一是意译方式,二是直译方式,前者以严复等封建士大夫为代表,后者以周氏兄弟等精英知识分子为代表。严复等人立足于汉语,以汉语为中心,强迫外来语迁就汉语的传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西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系统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与严复等人以中化西的视野及中国文化优势论不同,鲁迅将中西文化作为两大相互平行并各具价值的文化体系来对待,意在借《域外小说集》的直译方式,为中国小说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形式。由于受到章太炎语文观的影响,周氏兄弟倾向使用古奥语体翻译中国传统小说里完全没有的西方象征主义与心理描写,这是一种对先秦古汉语近乎偏执的使用,且逐字逐句地对应外文的内容甚至是语法,这无疑是对文言文表达能力的一种极限试验,很难被当时读者所接受。从严复等人到周氏兄弟的翻译实践,将文言对于现代思想的涵纳能力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失败,预示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言对于西方文化翻译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翻译实践促使了“文言的终结”。 【日期】2012-05-20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文言 一 “在历史上,一个大的文化运动往往有一个翻译运动伴随或作为前驱。中国在19、20世纪之交酝酿着一个文化上的巨变,也有一个翻译运动应运而生”①。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来都不是平等进行的,这种不平等的交流使得翻译实践展现出各种不同的面相。据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一个民族的文学的文化地位决定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的翻译策略。文化古老、实力强大的国家,由于其文化传统较长、较强且能自给自足,往往把翻译文学置于次要地位。处于次要地位的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内构成了一个边缘系统,对目标文化中的主流文学规范难以形成重大的影响,并且,翻译文本所遵循的是该文化既定的传统规范。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翻译策略往往是保守的。而且,在翻译文学处于次要地位的时候,译者多不自觉地在翻译中寻求现成的语言形式。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就此产生:“翻译,本该是可以被用来引进新的观点、表达方式和特征的,却成了维护传统情调的手段。”结果,“译者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在外语文本中找寻最佳的现成模式之上”②。其目的在于巩固现有的审美规范,而不是引进新的语言技巧。也就是说,更多地倾向于归化式翻译。 归化,就其本质而论,就是在自身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文化作为补充,外来文化被自身文化所“化”,因此,归化的结果,就是外来文化要改变原有的身份:文化的、语言的、文体的,等等。在晚清的翻译运动中,以严复等翻译界巨擘为代表的以文言为中心的归化式翻译是主流。他们所生活的年代,中国仍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封建帝王和臣民们仍抱有华夏中心的成见,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世界上居于强大优势地位。

高考文言文翻译易错点分析

高考文言文翻译易错点分析 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直译和意译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基本形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只有在不能直译的情况下才能意译。高考设题大都是要求直译,做到逐字落实,意译容易失分。通常有十种简易的方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2)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不表意的虚词。(3)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4)换:翻译时应把古代词语换成现代词。(5)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7)译:一字不漏地译出实词(含活用的词、通假字)和有表意的虚词。(8)意: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内容,无法直译的就要意译。(9)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10)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高考文言文翻译有九大易错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以减少失误: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 [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 [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 [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 [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

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专练

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专练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准确、明白、通顺,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具体来说,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翻译出来。所谓“达”,是指泽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无论是翻译文段还是句子,都要求以直译为主,即要求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对关键词语不能正确把握,就很难译出文意。在翻译时,要学会如何从句中找出关键词;要做到逐字逐句翻译,而不是对整体大意的翻译;要注意对省略内容和特殊句式的理解;要结合全文大意推知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1.准确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词,孤立地看,一词一义的情形很少。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然而。一个同一旦进入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 例如: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 例句的“急”是什么意思?联系下文,“法宽则失罪”与“法急则人残”是结构相同的一对句子,在这样的句子中,相对应的词语的意思通常具有相同或相反的关系。可见“急”与“宽”词义应相反,当理解为“严”。整个句子应译为: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严就会残害百姓,刑法过于宽松,就会让一些罪犯受不到惩治。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古代汉语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并且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厂读音。被称为词类活用。常见活用方式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例如:将”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字是翻译该句的关键。“多”指数量大,与“少”或“寡”相对,形容词,在该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称赞、赞扬”。 译文: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3.转换古今句式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处理好古今句式之间的转换,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例如: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李将军之谓也?

文言翻译“信”与“达”

文言翻译“信”与“达” 做到“信” 尽量直译,一一对应;不能直译,意译辅之 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就要努力做到直译,能直译的时候绝对不意译,句中的每一个实词、虚词都力求一一对应,逐个落实。这样,一道翻译题的分数可以说能拿到一半了。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的两道翻译题: ①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凯] [页],[凯] [页]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②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句①中的重要实词有:从弟(堂弟)、陵折(压倒、折服)、陶然(和悦)、校(计较)、益(更加)、宗附(尊崇依附)。 句②中的重要实词有:过(过错)、有司(有关官员)、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重要虚词是:为(被)。 再来看参考译文: ①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凯] [页],周[凯] [页]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凯。 ②后来周[凯] [页]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

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很明显,以上参考译文均为直译,重要实词与虚词在翻译时均做到了一一对应。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要求翻译的句子一般都能通过直译解决,偶有个别不能直译的词语,就需要意译来辅助。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翻译题: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参考译文为: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句中的“刀圭”本是古代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指药物,这个词在翻译时只能意译。 像“刀圭”这样比较生僻无法直译的词,命题者有时会在文后给出注释,帮助我们理解。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无法直译的词旨在考查同学们平时的积累。比如《张衡传》中的一段文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其中,下车(官员到任)、视事(到职工作)、乞骸骨(告老还乡)等词语不能直译,只能意译。这几个词语在文言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