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美术学科教学效果

刘俊

艺术教育中的美术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地传授美术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智能以及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然而要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不是很容易的,这里就个人从事美术教学教研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从实际出发,端正教学思想

首先,转变观念,明确目标。众所周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美术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美术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次,改变单一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第一,教师要会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第二,要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特长创造出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善于创模;最后,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好教学模式,学会用模。一节课从导入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去激发、调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这就需要教师既要会运用现成的教学模式,又要善于把各种成功的模式合理地糅合到一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最后,强化过程评价,优化教育过程的育人功能。在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学生作业的优劣为学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模式,着力激励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创造性,优化课堂美术活动过程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寻找学生的成功之处,肯定其成绩,即使是微小的进步老师也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避免伤害学生

的自尊心,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中相互欣赏,相互促进,激励发展。

二、结合农村教学,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农村中学的学情、校情,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挖掘乡土艺

术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生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灵活运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经验的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环境所积累的经验是学生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又不了解,那么学生在进入新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到茫然,也就更谈不上兴趣,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什么经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好教材

第二,根据“教学装备”的条件,适当调整教材。“教学装备”这里是指教师实施教学的硬件装备、资料和学生学习所需的工具教材,是制约实施教学手段和完成教学任务的瓶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教”和“学”的装备,必须考虑到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装备”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更便于教学手段的实施,使美术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如绘画教学,形式上可以侧重线描和纸版画,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工具材料问题而给国画、木刻课题教学带来的困难,反而能使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能达到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力、构图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和再造想象力的目的。

第三,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实教材。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控制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大纲》提出的明确要求。虽然我们没有博物院、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但农村的自然风貌、人文文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民间工艺美术品

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实教材。如利用本地传统的剪纸资源,组织学生观看民间剪纸作品展,运用当地丰富的粘土资源把泥塑引进课堂,让他们学会用雕、刻、捏、贴等手法去塑造他们所熟悉的动物、水果、人物等,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一)勇于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初三的雕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

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

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三)强化训练,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